① 解放前的農民生活
聽我奶奶講,在解放前,過年才吃一頓白面呀。幾乎都在溫飽線上掙扎。生產力地下,但是孩子多。沒有辦法呀1
② 以前的農民生活是怎樣
面朝黃土背朝天,兩耳不聞窗外事,現在農民種地都機械化了,玩起了網路,穿上了名牌,開上了汽車,城鄉差距越來越小了!
③ 抗日戰爭時期廣東農村百姓的生活狀況,並列舉一些具體事例。
1943年華北出現了亘古未有的大飢荒,特別是在敵占區尤為嚴重.日偽曾以天旱專、農業歉收為由,掩蓋屬其瘋狂的掠奪政策.事實上飢荒正是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來,整個敵占區慘遭戰禍,廣大田園盡成戰場,農民流離失所,農業生產破壞殆盡.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更以華北為其兵站基地,對華北的掠奪愈加野蠻,對佔領區人民的奴役和統治癒加殘酷.
抗戰時期中國的災荒與人口遷移
1939年7月的海河
大水時,日軍甚至在淪陷區和游擊區大肆掘河放水,致使災情進一
步擴大;冀南日偽軍在德州,隆平,平鄉,東光等地還用機槍掃射修1938—1947黃河花園口決口,黃水漫淹豫皖蘇3省44縣市,
1250萬人受災,死亡89萬餘人;
1939年海河大水災,波及冀豫魯晉4省近900萬人口,淹斃
13320餘人;
1942—1943年中原大飢荒,災民3000餘萬,餓死約300
萬人;
1942—1943年廣東大飢荒,死亡約50萬人(一說300萬人).
補河堤的民眾,僅德州一地飲彈而亡者即達50餘人,
④ 解放前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怎樣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國民黨捲走大量金銀財寶。留給共產黨一個爛攤子。當時國內重工業幾乎等於〇。人均鋼鐵產量只夠打一把鐮刀。吃飯問題都難以保障。
社會上處處可見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惡果。人民生活必需物資相當匱乏,大多數老百姓的生活仍然處於十分貧窮的狀態;那時的中國,仍然是「豪門廣廈高洋樓」與「破房漏屋貧民窟」共存,仍然是「朱門酒肉臭」與「貧民豬狗食」對映,貧富差距是那樣的巨大,已經為當時的中國造成很難消除的尖銳矛盾:社會中日益加劇貧富對立,已經促使當時社會中極為嚴重的「仇富心理」和「仇窮心理」,演變成人與人之間難以化解的相互仇視與對立。那時的中國,這種貧富對立與仇視,已經到了隨時都可能引起社會劇烈動盪的危險……;
一些國民黨潛存的特務威脅新中國。鎮壓反革命的任務很艱巨。人民群眾有一種不安全的心理。
物價飛漲,一些商人囤積商品,投機倒把,哄抬物價。
新解放區還有三億農民沒有得到土地或者只有極少的土地,沒有勞動積極性。
所用的一些商品還是洋貨,如洋火,洋布。。。。。。
一些黨政幹部露出了貪污、浪費、官僚主義的苗頭。五毒三害現象比較嚴重。毛澤東的「三反」為新中國開創了一個空前穩定祥和的社會新貌。「三反」後的中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沒有貪官污吏、沒有腐敗現象、沒有花天酒地的場面、沒有賭博、沒有吸毒賣淫、沒有棄嬰、沒有乞丐、沒有流氓團伙、沒有車匪路霸、沒有搶劫偷盜、沒有拐賣婦女兒童、沒有性病、沒有包二奶、沒有假冒偽劣的商品、沒有惟利是圖的坑人……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廉潔社會,這是中國老百姓在物質生活條件雖然很不富裕仍然十分滿意的嶄新社會!
"三反"後的新中國,確實有一個很好的"黨風":那時的黨政領導幹部能夠"吃苦在前",以身作則,既沒有"官味",也沒有"官架子",極少坐小汽車,即使趕時間也是騎自行車......;那時的中國,衣食住行的條件很差,一些領導"三反"的大幹部,都能同一般工作人員一樣吃最簡單的"工作餐",穿一般的舊軍服或普通的幹部服;那時的廣大老百姓的生活,雖然比舊中國好一些,事實上仍然貧窮,但是老百姓心裡確實很高興、很喜悅、很滿意毛澤東的"三反"之後的政府,很滿意自己能夠挺起胸堂面對世界,昂起頭面對世界列強,能夠感受到新中國的中國人可以不再受外國人欺負和壓迫,特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把武裝到牙齒的美國軍隊和聯合國軍隊從中國邊界線趕回"三八線"的時候,確實使眾多的人民群眾興高采烈,無比振奮,深受鼓舞
⑤ 中國抗日時期人民是怎樣生活的
吃飽穿暖,這是長期陷於飢寒交迫困境的中國人民的最低要求。舊中國的歷代政府不僅沒有能解決這一問題,反而加重了人民的災難。在舊中國,只佔農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農佔有70%的土地,而占農村人口70%的貧雇農卻只佔有10%的土地;占人口極少數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壟斷著80%的工業資本,操縱著全國的經濟命脈。中國人民遭受著地租、賦稅、高利貸和工商資本的層層盤剝,其所受的剝削和貧困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見的。據統計,1932年,僅苛捐雜稅的名目就多達1656種,捐額約占農民收獲量的60%至90%。加上反動政府在政治上腐敗無能,喪權辱國,充當帝國主義的統治工具,大小軍閥割據,長期戰亂不已,使人民災駿深重,生存維艱。據估算,舊中國有80%的人長期處於飢餓、半飢餓狀態,幾乎每年都有幾萬到幾十萬人因飢餓而死。一遇自然災害,更是餓殍遍野。1931年,華東地區水災,造成370多萬人死亡。1943年,僅河南省餓死者就達300萬人,另有1500萬人靠啃草根、吃樹皮度日,瀕臨死亡邊緣。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政府發動內戰,榨取民脂民膏,造成經濟全面崩潰。1946年,各地餓死1000萬人。1947年,全國飢民竟達1億多人,占當時全國人口的22%。
⑥ 抗日戰爭之前, 中國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
不怎麼樣,官僚資本主義主義橫行,大肆壓榨民族資本,國內戰爭不斷,蔣介石剿"匪",社會動盪。
⑦ 土地改革之前農民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來1)意味著封建剝削土地制度的廢除源。 (2)生活難以維持。住著破陋的草棚,穿著破爛衣裳,赤腳無鞋。 (3)貧困農民不僅分得土地,還分到了生活用品,成為土地的主人,在經濟、政治上翻了身。農民臉上露出笑容。 (4)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了,同時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發展。
⑧ 新中國成立前,廣大農民經歷了怎樣的苦難歲月
新中國成立前,從辛亥革命後說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但是回未真正的改變國答家的性質,仍然是封建專制制度。百姓思想落後,而這時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國從此進入北洋政府統治的時期,因袁世凱向外國借錢等遭到國民反對後郁悶而終,北洋政府分裂,人民日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後進行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台,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國民黨與共產黨第一次合作進行北伐戰爭後發生蔣介石領導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共產黨走了武裝割據政權的道路,建立井岡山根據地等。經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共產黨開始長征。而後爆發了西安事變,七七事變。日本侵略者發起戰爭,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亞洲主戰場。廣大農民飽受艱苦。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發動內戰,國共合作又分裂,解放戰爭。由於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物價暴漲,相比之下共產黨實施土地改革,農民都有土地,促使農民參戰積極性提高,在劉、鄧挺進大別山、三大戰役之後解放戰爭結束。
⑨ 抗日戰爭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狀況要詳細點
1943年華北出現了亘古未有的大飢荒,特別是在敵占區尤為嚴重.日偽曾以天旱回、農業歉收為由,掩蓋其瘋答狂的掠奪政策.事實上飢荒正是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來,整個敵占區慘遭戰禍,廣大田園盡成戰場,農民流離失所,農業生產破壞殆盡.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更以華北為其兵站基地,對華北的掠奪愈加野蠻,對佔領區人民的奴役和統治癒加殘酷.
抗戰時期中國的災荒與人口遷移
1939年7月的海河
大水時,日軍甚至在淪陷區和游擊區大肆掘河放水,致使災情進一
步擴大;冀南日偽軍在德州,隆平,平鄉,東光等地還用機槍掃射修1938—1947黃河花園口決口,黃水漫淹豫皖蘇3省44縣市,
1250萬人受災,死亡89萬餘人;
1939年海河大水災,波及冀豫魯晉4省近900萬人口,淹斃
13320餘人;
1942—1943年中原大飢荒,災民3000餘萬,餓死約300
萬人;
1942—1943年廣東大飢荒,死亡約50萬人(一說300萬人).
補河堤的民眾,僅德州一地飲彈而亡者即達5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