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楚漢爭霸中韓信是什麼樣的人啊
劉邦當初談到劉邦將來是否會殺了韓信時,劉邦承諾有「三不殺韓信」:一,天不殺韓信,二,君不殺韓信,三,鐵不殺韓信。君不殺韓信就是說劉邦自己不會殺韓信,鐵不殺韓信就是說所有的兵器都不能殺韓信,因為當時所有的兵器幾乎都是鐵質的,劉邦是天子,有了他的這三條金口玉言,當時一般人認為,韓信是不會被殺掉的,劉邦當時也認為他能拿住韓信,並不想殺掉韓信。但是,呂後卻非常想殺死韓信,呂後為什麼要殺掉韓信呢?從具體原因上講,是因為當年呂後被項羽俘虜,韓信不去救她,她恨之入骨,從廣義上講,呂後出身於官宦世家,極會玩弄權術,她知道象韓信這種具有超凡天才的人是不能留的,既然已經打敗了項羽,漢王朝已經穩固,就應該殺掉韓信。
為了做到劉邦說過的「三不殺韓信」,呂後選擇了劉邦不在首都咸陽的時候殺害韓信,這樣就做到了第二條——劉邦不殺韓信。他讓蕭何把韓信騙進未央宮,先命令軍士們抓了韓信,把他鎖在一個大籠子里,這時韓信感嘆道:「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實蕭何猜到了呂後讓他叫韓信來的目的,因為那段時間韓信很謹慎,它決不輕易出門,只有蕭何的話他才會聽,因為蕭何是他的伯樂,但是,蕭何卻怕死,他不敢不聽呂後的話。
呂後讓人用黑布把鎖韓信的籠子嚴嚴地裹起來,使韓信不見天日,就自認為做到了第一條——「天不殺韓信」,然後她命令一群宮女拿著削尖的長竹簽,圍著籠子齊聲往裡猛刺,這樣就做到了第三條——「鐵不殺韓信」,而且,宮女是受皇後領導的,不屬於兵士,也彌合了第二條,呂後這時說:「我就殺你個三不見」!韓信就這樣被殺害了。
殺掉一個封了候的開國元勛不是一件小事,即使是皇後要殺也應該經過皇帝的同意,所以,我認為,呂後殺韓信至少是劉邦默許的。呂後的所謂殺韓信的「三不見」,只有第三條做到了,其他兩條本人都不認同。
至於韓信當年為什麼不去救呂後,韓信認為當時他所面臨的戰局比救呂後更重要!我認為:韓信不是一個具有中國傳統思想的人,比起一般中國人,他太不「世故」,太不會處事,他的思想很像西方人,他不大明白中國官僚帝王的狹窄心胸,又比如,當劉邦問他:「你認為孤王能帶多少兵哪?」韓信說:「主公可帶十萬兵」,劉邦很生氣地問:「那麼你能帶多少兵呢?」韓信回答:「那當然是多多益善嘍」!由此可見,韓信是多麼的不會說話!傳統的中國人的為官之道,就是要「保官」,「陞官」,起碼要保命,表現在行為上就是下級對上級一味的逢迎,不敢出於公心堅持正確的意見,否則就會被認為是「犯上」,就會被「穿小鞋」,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丟官丟命,中國人從古至今,做官者的思想,行為,或者說本性,從上到下就形成了這種規矩,誰違反了這種規矩,誰就沒有好結果,我們中國為官者不能容人的狹隘心胸,已經成為一種民族傳統,但是,這種仕途傳統哲學對於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進步卻有害無益,所以,中國的封建社會的歷程是最長的,達兩千四百年之久,在世界各國中,中國是最早進入封建社會的,比西方國家早一千多年,但是,當西方國家進入訊速發展的資本主義工業化革命階段時,我們卻仍在封建社會的長夜中,本應該走在世界社會進步最前面的中國,卻由於我們的封建落後思想和處世之道,使我們落在了西方國家的後面。
⑵ 歷史上楚漢爭霸中的韓信是個怎樣的人
1胸懷大志,忍辱負重(胯下之辱)
2自負(對劉邦說,自己善擅兵,多多益善,說回劉邦只是善答擅將而已,弄的劉邦很不爽)
3知恩圖報(一飯千金)
4足智多謀(。。。很多啦)
韓信有沒有謀反,是有爭議的,我認為韓信絕對沒有謀反,在楚漢爭霸的最後關鍵時期,項羽曾派使者,讓韓信背叛劉邦,他願意與韓信平分天下,他的謀士蒯通也多次勸他謀反,但韓信一直以「漢王對他有知遇之恩」為由。沒有背叛漢王,並把蒯通趕走。
韓信在戰爭時期就一直忠誠與漢王,在天下太平後又怎麼會冒這個險,謀反呢?說韓信謀反,只不過是統治者,為殺韓信找的理由而已,所謂狡兔死,走狗烹,很現實的。
以上純屬自己理解。想了解更多詳細的韓信生平可以上網路搜,很全
連接 http://ke..com/view/2653.htm
⑶ 歷史上韓信是怎麼死的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屠宰功臣,是歷代帝王都採用的手段。韓信是軍事家,輔助劉邦打下江山以後,國度安寧以後,就失去作用了,劉邦必然過河拆橋,為防止韓信111ttt.com,必然要除去韓信及其他功臣。
劉邦滅掉項羽後,就開始排擠異姓王,先後除掉英布、彭越,陳耳。
當他要除掉蕭何時,蕭何裝瘋。當他想除掉張良時,張良早已功成告退,逃跑了。張良臨跑之前,勸韓信,說劉邦是個小人,只能與他共苦,不能與他同甘。勸他逃走,韓信不聽。
劉邦除掉韓信採取三步走,第一步,殺了韓信的謀士李佐車。第二步,把韓信由楚王將為淮陰侯,並壓送到京師,看管起來。第三步,以韓信謀反罪名把韓信殺掉。
陳耳造反後,劉邦去平叛陳耳,臨走時讓呂後辦這件事情。呂後找來蕭何,蕭何為了保全自己,只有協助呂後把韓信騙到未央宮。於是蕭何跑到淮陰府,說劉邦請他去開會,實際劉邦已經離開長安,韓信不知道。等韓信到時,呂後發布韓信謀反。下令斬韓信。
韓信說,高祖賜我四個不死。1、見天不死。2、見地不死。3、見鐵不死。4、見人不死。呂後把韓信裝進木籠子,用布蒙上籠子,用繩子吊到空中,讓宮女用竹簽把韓信刺死(古人婦女不是人)。足以證明,一切都是預先部署好的。韓信之死,實為冤案。
韓信至命的錯誤,1、功高蓋主。2、看不透形勢,早就應當解甲歸田,交權回鄉為民 。3、為人高傲不謹慎。
韓信臨死時說的明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悔不聽張良之勸,我不及張良也!做人要留有後路,做事要留有餘地。我悔以晚誒!
⑷ 把韓信留在抗日時代,會怎麼樣兵王還存在史載嗎
我覺得把韓信留在抗日時代。那麼我覺得抗日戰爭我們又多了一員,將軍。
⑸ 韓信嶺戰役失敗的時間
衛立煌率部在韓信嶺與日軍惡戰至26日,寸土不讓,在韓信嶺堅守了10天,於2月27日撤出戰場,韓信嶺戰役失敗。
1938年2月中旬,衛立煌認為,敵人的戰略是速戰速決,我國軍隊採用持久戰,則是對日軍的有效打擊手段。
中國軍隊應主動阻擊其由北南下的師團,爭取時間,讓兄弟部隊轉入太行、呂梁、中條山脈和敵後。於是,他與閻錫山、朱總司令研究,阻擊點選擇在臨汾北面的韓信嶺。
2月17日,衛立煌指揮所部在太行山區的韓信嶺一帶展開,構築工事,進行了繼忻口之後的第二次阻擊戰。
(5)抗日戰爭時韓信擴展閱讀:
韓信嶺轉移途中,由於行蹤不斷被漢奸告密,衛立煌迭遭險情,幾遇不測。起初,衛立煌打算先向晉東南移動,以便與主力會合。
可汾河上的橋梁全部被日軍炸毀,無法渡河。在進退兩難中,衛立煌派人要八路軍掩護。朱德知悉後,馬上派部隊在其東進的道路上等候接應,並命令部隊要不惜一切地保證衛立煌的安全。
但部隊等了一天,不見蹤影。後來得知衛立煌已向北轉移,八路軍又向北跟進接應,在石樓一帶,才遇上被日軍剛剛沖散,情勢岌岌可危的衛立煌。
八路軍當即派一連人在白兒嶺阻擊日軍,與2000多敵人展開了血戰。日軍還調來飛機大炮向白兒嶺猛烈轟炸,都受到八路軍的堅決抵抗,寸步不得前進。
⑹ 韓信打過一些什麼有名戰役
1、東歸之戰
這一仗,初出茅廬的韓信採取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策略大獲成功,結果劉邦的漢軍從四面環山、出入極其困難的漢中盆地,一下就佔領了陝西省的關中平原,使得劉邦的漢軍擁有了與西楚霸王項羽的楚軍爭奪天下的根據地。
2、伐魏之戰
這一仗,韓信採取木罌渡軍戰術。當時魏國的都城在山西省的平陽,韓信和灌嬰、曹參帶兵十萬來到陝西一側的臨晉津,黃河對岸的魏兵防守很嚴密,韓信留灌嬰帶領一萬士兵和一百多條船隻在這邊准備渡河,並且派人收買了好多瓶口小、肚子大的木罌。
他和曹參帶著這些木罌和一部分士兵來到上游的陝西韓城縣一帶,這里河對岸的魏兵很少,韓信讓士兵把木罌綁在木筏下面,這樣木筏子的載重量大大增加。
他們用這種木罌筏子把大軍順利渡過黃河,向陽平一路殺來,魏王豹帶兵來抵擋時,灌嬰也趁機帶兵渡河,攻下了臨晉津,向平陽殺了過來,在前後夾擊下,魏王豹投降了。
3、滅趙之戰
這一仗,韓信靈活運用背水而擊的超級戰術。當時趙國的相國陳余把二十萬兵馬集中河北省的井陘口,韓信了解到這個情況以後,就大膽地通過了狹窄的山路,在距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
韓信安排兩千名騎兵每人持一桿漢軍的紅旗,隱藏在可以看見趙國軍隊的山林里,第二天漢軍渡過河,在岸上扎了營,擺了陣勢,叫做背水陣。
趙軍看了哈哈大笑,他們笑韓信不懂兵法,在這種地方扎營,一旦失敗就沒有退路,非全軍覆沒不可。
等到天色大亮,漢軍便向趙軍進攻,趙軍開門迎敵,打了好久,漢軍漸漸支持不住,漢軍便扔了旗幟、丟了戰鼓,向河邊退去,趙國營寨里的士兵看到趙軍勝利了,便出來撿拾漢軍的旗幟和戰鼓,漢軍退到河邊,見無路可退,便拚命的殺向趙國軍隊。
這時候,埋伏在樹林里的兩千名漢軍騎兵便沖向趙軍的營寨,拔掉趙軍的旗幟,插上漢軍的紅旗。趙國軍隊打著打著,發現自己的軍營飄揚著漢軍的旗幟,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軍營已經被漢軍佔領了,他們可能已經被包圍了。
於是,他們兵敗如山倒,四散逃跑,將軍們攔也攔不住,結果趙國軍隊一敗塗地,漢軍殺了陳余和趙國國王。
4、滅齊之戰
這一仗,韓信靈活運用半流而擊的戰術。韓信帶兵先是在齊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攻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
這時項羽派大將龍且帶領二十萬兵馬前來對付韓信,龍且是項羽手下頭等大將,他並不把韓信放在眼裡,認為韓信以前的勝利是因為韓信沒有碰到真正的對手,碰到的都是些無能之輩,而韓信卻不敢輕視龍且。
他先是撤退,在一個適當的地方駐兵,又請漢王調來了曹參、灌嬰兩支人馬,他觀察濰水河的地形,用一萬多隻麻袋裝上沙子堵住了濰水的上游,使下游的水量很少,然後,韓信帶領一支人馬過河挑戰,打了一陣子後,漢軍戰敗、撤退,龍且不顧副將周蘭的勸阻,命令全軍渡河追擊。
正當楚軍渡河時,漢軍在上游搬開了沙袋,滾滾河水淹死了不少楚軍,過了河上岸的楚軍,全被早已等待在那裡的漢軍殺死,就連龍且也在慌亂中被漢軍殺死。接著,漢軍去追擊齊王田廣,齊王被漢軍活捉,被韓信所殺,至此,齊國滅亡了。
5、垓下之戰
這一仗,韓信採取「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的超級戰術。結果成功消滅了西楚霸王及其楚軍的主力部隊,楚漢相爭,徹底結束,劉邦建立了漢王朝。
⑺ 抗日戰爭韓信鎮在哪兒
地點:井陘抄口(今河北井陘東)一帶。
背水一戰,又稱井陘之戰,發生於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國的國王和將領們,大勢已去,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慌潛逃一鬨而散。
⑻ 韓信!歷史人物!
韓信
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卻刻苦讀書,熟演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苦於生計無著,於不得已時,在熟人家裡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朝丞相。中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族。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曹丕代漢後,曹操被尊稱為「大魏武皇帝」,廟號「魏太祖」。
周瑜
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此戰之後,東吳進取南郡,周瑜中曹操之計,被曹仁伏兵所傷,後一直養病於柴桑。由於荊州之故,東吳曾多次與劉備發生沖突,在此期間,周瑜三次設計討還荊州,終被諸葛亮識破,於是怒氣沖犯,於公元二一〇年病逝於東吳,年僅三十五歲。
我還挺喜歡周瑜的: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清濤拍岸 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不知你喜不喜歡!O(∩_∩)O~
⑼ 韓信是哪個朝代人
秦末漢初人
韓信(約公抄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9)抗日戰爭時韓信擴展閱讀
韓信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呂後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⑽ 韓信是楚漢爭霸時的著名軍事家他少年時能忍__________________
韓信能忍胯下之辱。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③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