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軍在哪裡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軍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1-03-05 04:42:13

A.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分為哪幾個軍(中央軍除外)

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初期使用的一種作戰指揮層次,介於集團軍和軍之間,相當於路軍,它部分代替了軍的職能。啟用於1937年9月,至1939年初除暫保留了劉文輝之第5軍團外,其餘全部取消(第5軍團不久後也取消了)。必須一提的是,在第二次北伐時,國民黨中央軍系統的部隊曾使用過軍團這一形式,但其編制比較大,相當於抗日戰爭時期的集團軍。軍團的最高指揮官稱軍團長。 (www.axfy.cn)
集團軍:國民黨軍在北伐時曾使用過集團軍的形式,但那時的集團軍與抗日戰爭時期的集團軍不同。北伐時的集團軍是按當時的大派系劃分的,共編了四個集團軍,其中第1是中央軍(蔣)系,第2是西北軍(馮)系,第3是晉閻軍(閻)系,第4是桂(李)系軍。抗日戰爭的集團軍是介於戰區和軍之間的戰役兵團指揮機構,一般是轄2個軍(劉建緒的第10集團軍)至3個軍(顧祝同的第5集團軍),也有的轄1個軍(蔣鼎文的第4集團軍),或4個軍(宋哲元的第1集團軍),還有的是轄幾個師(如中共的第18集團軍轄3個師),集團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作戰的基本單位。集團軍的最高指揮官稱總司令。八路軍後來的正式番號為第18集團軍。 (www.axfy.cn)
說到抗日戰爭,要提一下戰區, (www.axfy.cn)
戰區:國民黨的戰區是為了協調作戰區域和作戰方向國民黨軍的作戰行動而成立的。戰區的最高指揮官稱司令長官。司令長官可代表最高統帥部對該戰區內所有抗日軍隊實施統一指揮。國民黨軍的戰區級格是最高的了,相當於解放軍的幾野幾野吧。朱德是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是閻錫山)。 (www.axfy.cn)
到解放戰爭時,國民黨的指揮形式又有了變動,具體如下。 (www.axfy.cn)
逐步取消了戰區和集團軍,新建了五大行營和綏靖公署(相當於戰區)和綏靖區(相當於集團軍)。行營的最高長官稱主任。綏靖公署的最高指揮官也稱主任。而綏靖區的最高指揮官稱為司令官。 (www.axfy.cn)
整編軍:1946年初,國民黨軍統帥部根據蔣介石的指示,擬定了1946年度國軍陸軍整編計劃,准備將其109個軍339個師分兩個階段進行統一整編,其中第一階段安排整編84個軍225個師又2個旅,第一階段准備分三批整編完畢。國民黨的軍整編後稱為整編師,師改稱整編旅。所以我告訴大家,在解放戰爭時期提到國民黨軍隊時,如果加上整編二字了,那就不是原有的級別了。如整編軍就相當於原來的集團軍,而整編師相當於軍(如著名的整編74師就是74軍),整編旅或旅相當於原來的師。國民黨的整編在外觀上看,我理解有三個特點(請大家指點)。一個是沒有全部整編,番號非常雜亂。所以我們區分是哪一個級別的,一定要看是不是帶整編二字;第二個特點是整編前後的番號不統一,如第1軍整編後稱整編第1師,第2軍整編後稱整編第9師。我列幾個軍整編軍前後的番號讓大家參考(前邊是軍番號,後邊是整編師番號)。 (www.axfy.cn)
3——6、4——4、5——5、10——3、11——18、14——10、18——11、52——2、91——23、92——28等等。但是大多數番號前後一致,如整編74師就是74軍。第三個特點就是實行時間不一致,有的改了一段,有的堅持時間較長,甚至有的整編師自已就改稱軍了。 (www.axfy.cn)
整編軍我就不多說了(相當於集團軍)整編旅就是原來的師。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分析形勢時,常提到多少旅,然後加括弧是師,這里的旅就是師,而提到的師加括弧是軍,這里的師是整編師,也就是軍。 (www.axfy.cn)
為適應大兵團機動作戰的需求,國民黨軍在進入解放戰爭的第二年,相繼組建了兵團。這個兵團相當於集團軍或整編軍,但後來兵團的實力要大於前兩者。如杜聿明後來是邱清泉的第2兵團,下轄第5、第12、第70、第74、第100軍和新編第21旅、獨立騎兵旅等。廖耀湘的第9兵團和黃維的第12兵團都是挺大的。兵團的最高指揮官稱司令官 (www.axfy.cn)
最後一個要提的就是某某「剿匪」總司令部,國民黨用的時候對剿匪二字是不加引號的,實際是對人民解放軍的污衊,稱人民解放軍為匪,我們在用的時候要加上引號。這個「剿匪」總司令部相當於戰區了,最高指揮官稱總司令,指揮多少個兵團,沒有定數。後來看「剿匪」不利,逐漸就不這樣稱呼了,改稱長官公署了,最高指揮官就稱長官。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由衷感謝! 其他回答共 1 條 國民黨軍現行編制,理論上是軍團-軍-師-團-營-連-排-班。但本世紀初實行「精實案」後實際情況是:
1、保留了部分軍團部和部分軍部,但不再是上下隸屬關系
2、軍團或軍下轄若干聯合兵種旅(簡稱聯兵旅)
3、聯兵旅由若干個營組成,這些營包括:步兵營、坦克營、戰車營、地炮營、高炮營、航空營等等

B. 在抗戰前期,中央軍與國民革命軍有什麼區別

一、包括范圍不同:

國民革命軍大派系有中央軍、桂軍、晉軍、滇軍和綏軍(傅作義),此外相對弱小和分散的派系如粵軍、西北軍、東北軍、川軍、陝軍、馬家軍,甚至還有接受改編的偽軍諸派系。中央軍只是其中之一。

二、內部實際掌控對象不同:

中國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 ,過去又稱「中國國民黨軍隊」,由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創設領導,同時效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但內部派系林立,蔣介石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加上紅軍在全國各地的革命以及日本對中國的逐步蠶食,除中央軍外其它派系只是名義上歸順中央。例如晉綏軍實由閻錫山掌控。綏軍(傅作義)掌控等 。

中央軍是國民政府時期對直接聽命於南京中央政府的軍隊的總稱,但這支軍隊實際上是聽命於蔣介石並由其直接掌控的。

(2)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軍在哪裡擴展閱讀

國民革命軍創立過程: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廣州創立中國黃埔軍校。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也稱黨軍。

由黃埔軍校學生組成的黃埔軍校軍為第一軍,軍長蔣中正。「建國湘軍」為第二軍,「建國滇軍」改為第三軍,「建國粵軍」為第四軍,福軍為第五軍。初期國民革命軍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

1926年1月,改編湖南的「攻鄂軍」為第六軍,軍長程潛。3月,改編廣西軍隊為第七軍,軍長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參加革命,部隊改編為第八軍。7月誓師北伐,

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為八個軍約十萬人。蔣介石任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為政治部副主任。

國民黨中央軍以與蔣親疏關系來看,大體分為以下3個層次:

(1) 黃埔嫡系將領統率的部隊,稱中央軍嫡系;

(2) 蔣在北伐及歷次的軍閥混戰中不斷收編的部隊,在中央序列內,但是仍保持相對獨立人事體系的,稱中央軍旁系,多為被收編的北洋部隊。這類部隊不少被中央嫡系部隊吞並改造,變為嫡系。

(3) 在軍閥混戰中被蔣(或其他軍閥)打敗,失去地盤,為自保編入中央序列,但是仍保持相對獨立人事體系的。與上一類不同的是,這些部隊多出於地方實力派,在失去勢力後仍與地方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廣東的19路軍、廣東的薛岳、湖南的譚延闓/魯滌平等部。

C. 抗日時期國民黨軍隊和共產黨軍隊各叫什麼名字

國民黨正規軍叫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的軍隊北方的叫八路軍,南方的叫新四軍,也屬於國民革命軍的序列。

1、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由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創設領導,同時效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1947年「行憲」前改為「中華民國國軍」,即為國家之軍隊,但實質上仍屬國民黨控制領導,1949年國共內戰失敗後退守台灣地區,由台灣地區行政當局直接控制,在大陸也稱為台軍 。

國軍早期的將領和軍官,是由設立在廣州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中國黃埔軍校)培養和訓練的,國軍參加過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爭。

2、八路軍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八路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指揮部改為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

但由於八路軍的稱號已經在各級部隊中廣泛傳播,且八路軍內部對此叫法已成習慣,因此,在一定的范圍內仍沿用八路軍番號,人民群眾亦習慣稱這支部隊為八路軍,在非正式場合,八路軍這個稱號一直沿用。因此八路軍的稱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戰爭後期。

3、新四軍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迫於日軍進攻上海,威脅南京,終於與中國共產黨達成關於南方各省紅軍游擊隊組成一個軍,於大江南北和閩浙兩省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的協議。1937年10月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南方8省13個地區(不包括瓊崖紅軍游擊隊)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任命葉挺為軍長。

經由中共中央提名,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核定,任命項英為副軍長,張雲逸為參謀長,袁國平為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為副主任。為加強對新四軍的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以項英為書記,陳毅為副書記。

(3)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軍在哪裡擴展閱讀

國民革命軍創立過程: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廣州創立中國黃埔軍校。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也稱黨軍。由黃埔軍校學生組成的黃埔軍校軍為第一軍,軍長蔣中正。「建國湘軍」為第二軍,「建國滇軍」改為第三軍,「建國粵軍」為第四軍,福軍為第五軍。初期國民革命軍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

1926年1月,改編湖南的「攻鄂軍」為第六軍,軍長程潛。3月,改編廣西軍隊為第七軍,軍長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參加革命,部隊改編為第八軍。7月誓師北伐,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為八個軍約十萬人。蔣介石任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為政治部副主任。

一至八軍軍長及黨代表分別為:(一軍)何應欽/繆斌;(二軍)譚延闓/李富春;(三軍)朱培德/朱克靖;(四軍)李濟深/廖乾五;(五軍)李福林/李朗如;(六軍)程潛/林伯渠;(七軍)李宗仁/黃紹竑;(八軍)唐生智/劉文島(1926年8月前)。北伐戰爭時期隨著戰爭的進展,擴編為49個軍,19個獨立師。

D. 抗戰結束時國民黨中央軍有多少軍隊

抗戰結束時國民黨中央軍共有大約240萬人左右。 關於「中央軍」這個名詞內,大家可能用得容多了,熟視無睹,但是要給中央軍的范圍下出准確的界定,卻沒有嚴格標准。 以與蔣親疏關系來看,大體分為以下3個層次: (1) 黃埔嫡系將領統率的部隊,稱中央軍嫡系; (2) 蔣在北伐及歷次的軍閥混戰中不斷收編的部隊,在中央序列內,但是仍保持相對獨立人事體系的,稱中央軍旁系,多為被收編的北洋部隊。這類部隊不少被中央嫡系部隊吞並改造,變為嫡系。 (3) 在軍閥混戰中被蔣(或其他軍閥)打敗,失去地盤,編入中央序列,但是仍保持相對獨立人事體系的。與上一類不同的是,這些部隊出於地方實力派,失去勢力後仍與地方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廣東的19路軍、廣東的薛岳、湖南的譚延闓/魯滌平等部。

E. 一九四四年國民黨軍隊在哪裡抗日

1944年--中華民族抗復戰大事制記:
1月1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發出《關於一九四四年的方針》。八路軍、新四軍對日偽軍相繼發起春季攻勢。
1月24日 日本大本營下達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作戰命令。
3月10日 日本中國派遣軍制定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作戰計劃。
3月29日 中國駐印軍開始進入孟拱河谷作戰。
5月17日 中國遠征軍和美軍襲占緬北重鎮密支那的機場,並開始攻城。
5月25日 日軍佔領洛陽。
6月18日 日軍佔領長沙。
8月03日 中國遠征軍攻克緬北重鎮密支那。
9月08日 日機對重慶開始連續進行大規模轟炸。
9月14日 中國遠征軍攻克騰沖。
12月15日 中國駐印軍攻佔緬甸的八莫。

F. 抗日戰爭的中央軍

你所看到的應該是電視劇里的,實際上 抗日時期,主要戰場「俗稱正面戰場」內還是國民黨軍隊發揮出容很大作用,畢竟他們是中央軍,武器裝備精良。然而 後方戰場 當然是 共產黨八路軍厲害,小米加步槍,擅長打游擊戰。

G. 抗戰時中央軍以及國民黨各個派系的部隊 有哪些

主要的派來系有蔣中正先源生的嫡系(也稱中央系)、即陳誠上將的土木系.胡宗南系.湯恩伯系.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馮玉祥的西北軍系(後來楊虎城的小西北軍)、閻錫山.傅作義的晉綏軍系、張學良的東北軍系、以及劉湘等人的川軍、龍雲的滇軍、余漢謀的粵軍等。

國民黨軍的派系有多少呢?抗戰前,屬於南京國民政府編制的有171個師和40個獨立旅。而這二百餘個師旅,卻又分別屬於幾十個派系。其中,中央軍27個師又5個旅;東北軍25個師又3個旅;西北軍14個師又7個旅;晉軍11個師又7個旅;陝軍8個師;馬家軍7個師又2個旅;原國民三軍1個師;舊直軍1個師又1個旅;舊奉軍1個師;原五省聯軍7個師又1個旅;原直魯聯軍4個師又1個旅;黔軍5個師又2個旅;川軍4個師又2個旅;滇軍3個師;湘軍13個師;粵軍2個師;鄂軍2個師又4個旅;福建土著2個師;河南土著4個師;甘肅土著2個師又2個旅;察哈爾土著1個師又2個旅;湘西土著1個師;新疆土著1個師;劉桂堂土匪部隊1個旅;孫殿英部隊4個師、鎮嵩軍2個師;商震部隊3個師;方振武部隊1個師又1個旅。以上這些軍系,雖然名義上隸屬國民政府,實際上仍保持著程度大小不等的獨立

H. 抗戰國軍地方軍和中央軍有什麼不同

1、武器抄物資待遇不同。由於中央軍是南襲京政府嫡系而政府掌握最大的財力,所以中央軍得到的武器物資是最優的。

2、戰鬥力狀況不同。由於中央軍武器裝備優於地方軍,再加上受到政府正規訓練,中央軍的戰鬥力遠高於地方軍。

3、所屬勢力范圍不同。抗戰時期地方軍雖然在抗日旗幟下,統一收南京國民黨政府領導,但實際受地方軍閥指揮;而中央軍受南京政府無條件領導。

I.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有多少軍隊

1937年8月底,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開赴晉東北,利用平型關天險設伏,在月24日一舉殲滅日軍坂垣師團一部1000餘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戰鬥志。接著,第一二0師進入晉西北,取得雁門關大捷。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敵後戰場成為抗日的主戰場。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抗日武裝以無數次小的戰斗,對日軍進行襲擊。這樣的戰斗,天天進行,處處發生,使日軍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其中,重大的戰役戰斗主要有:1939年7月,八路軍一二九師在晉東南打破日偽軍14萬人的「九路圍攻」,殲敵近萬人;1939年冬季晉察冀北嶽區反「掃盪」作戰中,雁宿崖、黃土嶺之役,共殲敵1500餘人並擊斃日軍所謂「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創抗戰以來在敵後戰場上擊斃日軍高級將領的先例;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出動105個團、40萬人的兵力,連續對日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共與敵作戰1824次,斃傷日偽軍25790人,俘日軍2811人,俘偽軍18407人,破壞鐵路470公里,破壞公路1500公里。
1941年起,敵後抗戰進入了極端困難的階段。抗日軍民面對日軍野蠻、殘酷的軍事「掃盪」、蠶食、清鄉,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英勇頑強的斗爭。其中冀中軍民的反「掃盪」斗爭,尤其艱苦卓絕。敵後抗日軍民運用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打得敵人人仰馬翻,魂飛魄散。蘇北新四軍82烈士血戰劉老莊,晉察冀狼牙山五壯士捨身跳懸崖,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戰歌。從1941年6月至1943年5月,八路軍、新四軍共進行反「掃盪」戰斗4200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34萬人。
1943年開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變化,中國敵後解放區度過嚴重困難時期。到1945年4月,主力部隊發展到91萬人,民兵發展到220萬人,19個解放區共有面積95萬平方公里,人口9500萬。從5月起,八路軍、新四軍相繼發動對敵夏季攻勢,晉察冀軍民發動了察南、雁北、子牙河、大清河戰役,晉察魯豫軍民發動了東平、安陽戰役;山東軍民發動了臨沂等10個戰役;新四軍發動了宿南和睢寧戰役。這些戰役皆沉重打擊了日軍,為全面反攻創造了有利的態勢。
1945年8月上旬,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敵後各解放區軍民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了對日軍的全面大反攻。從8月11日到10月10日的兩個月中,共斃傷俘日偽軍23萬餘人,收復城市197座,收復國土31.52萬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800餘萬

J. 抗戰時期國民黨各戰區劃分

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序列一
(1938年1月)
第一戰區(作戰地區 平漢路方面)
司令長官 程 潛
第二戰區(作戰地區 山西方面)
司令長官 閻錫山
第三戰區(作戰地區 蘇浙方面)
司令長官 顧祝同
第四戰區(作戰地區 兩廣方面)
司令長官 何應欽
第五戰區(作戰地區 津浦線)
司令長官 李宗仁
第八戰區(作戰地區 甘寧青方面)
司令長官 蔣中正 副 朱紹良
武漢衛戍總司令部
總司令 陳 誠
西安行營
主任 蔣鼎文
閩綏靖公署
主任 陳 儀
軍委會直轄兵團
第二十軍團 湯恩伯
第二集團軍 孫連仲
第二六集團軍 徐源泉
第八集團軍 張發奎
整訓部隊及未經調動部隊
計後方整訓部隊二十六個步兵師,未經調動部隊十四個步兵師,七個步兵旅。
國民革命軍序列二
(1938年11月)
第一戰區(轄區 豫省及安徽之一部)
司令長官 衛立煌
第二戰區(轄區 山西及陝西之一部)
司令長官 閻錫山
第三戰區(轄區 蘇南皖南浙閩兩省)
司令長官 顧祝同
第四戰區(轄區 兩廣方面)
司令長官 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區 皖西鄂北豫南方面)
司令長官 李宗仁
第八戰區(轄區 甘寧青及綏遠方面)
司令長官 朱紹良
第九戰區(轄區 贛省一部鄂南(長江以南)及湘省)
司令長官 陳 誠 薛 岳(代)
第十戰區(轄區 陝西方面)
司令長官 蔣鼎文
魯蘇戰區(轄區 蘇北及山東方面)
總司令 於學忠
冀察戰區(轄區 冀察文面)
總司令 鹿鍾麟

國民革命軍序列三
(1944年冬)
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 胡宗南(代)
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 閻錫山
第三戰區
司令長官 顧祝同
第五戰區
司令長官 李宗仁
第六戰區
司令長官 孫連仲
第七戰區
司令長官 余漢謀
第八戰區
司令長官 朱紹良
第九戰區
司令長官 薛 岳
第十戰區
司令長官 李品仙
冀察戰區
總司令 高樹勛
駐印軍
總指揮 薩爾登 副 鄭洞國
第一方面軍
司令官 盧 漢
第二方面軍
司令官 張發奎
第三方面軍
司令官 湯恩伯
第四方面軍
司令官 王耀武
昆明防守司令部
司令 杜聿明
總部直轄部隊
地方綏靖部隊
軍委會直轄部隊
回答者:Lyu - 經理 四級 8-31 12:07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謝,回答的很好,很詳細!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你也沒提他們的軍銜啊?司令長官不是軍銜!
評論者: fenggezhencool - 秀才 二級

其他回答共 2 條
東北戰區,華北戰區,西北戰區,華東戰區,西北戰區,華中南戰區
縛作義,杜聿明,衛立煌,湯恩伯,閻錫山,黃維
回答者:cly880301 - 童生 一級 8-31 12:15

第三編 抗日戰爭時期的軍隊(1937年7月一1945年9月)

第一章 抗日戰爭第一期的軍隊(1937年7月一1938年12月)
第一節 國防最高會議和大本營
一、國防最高會議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國民黨於8月11日舉行中央政治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會議為謀在作戰期間統一指揮黨政軍一切事項,將原設立的國防會議及國防委員會合並,設立國防最高會議,同時將原國防會議撤銷.
1937年8月11日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決議通過了《國防最高會議組織條例》,並送經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五十次會議決議通過. 1937年11月中央常務委員會決議.將中央政治委員會之職權暫行停止,由國防最高會議代行國防最高會議應設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所在地.1938年2月23日國防最高會議第七次會議決議修正《國防最高會議組織條例》,並送經中央常務會員會第七十次會議決議通過。6月又經中央常務委員會第八十一次會議修正,《國防最高會議組織條例》共10條。條例規定,國防最高會議為全國國防最高決定機關,對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負責.
國防最高會議設主席、副主席各1人,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為主席,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為副主席.委員有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秘書長、各部部長、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五院院長、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各部部長,軍事委員會委員;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軍令部、軍政部、軍訓部、政治部各部部長:軍事參議院院長和由主席提出經本會議通過者;主席在上述委員中指定9人為常務委員,其他各關系人員遇有必要時、可由主席通知列席會議. 國防最高會議的職權為,國防方針之決定;國防經費之決定;國家總動員事項之決定和其他與國防有關重要事項之決定、
國防最高會議常務委員會議每星期開會2次,全體委員會議由主席隨時召集之;作戰期間關於黨政軍—切事項,國防最高會議主席可不依平時程序以命令.採取簡便措施。國防最高會議設秘書處,處理會議一切事務.秘書長由主席指定任之. 1939年1月國民黨召開第五屆五次中央全會,決定設置國防最高委員會,取代國防最高會議。

二、大本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 8月20日,國民黨政府為領導抗戰,成立大本營:其職權為統率陸海空軍,及指導全民力求我中華民族之永久生存.和國家主權領土之完整,對於侵犯我主權領土與企圖毀滅我民族生存之敵國倭寇,決以武力解決之. 大本營最高領導為大元帥.以蔣介石任之。設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各1員,程潛為參謀總長,其職權為指揮大本位各部、輔助大元帥策劃全局;白崇禧為副參謀總長,襄助參謀總長指揮幕僚,達成全任務,並設立秘書廳、以張群為秘書長,陳布雷為副秘書長.
大本營對於作戰指導,以達成「持久戰」為主旨,因此將軍令、政略、財政、經濟、宣傳、訓練劃為6個部,分擔任務,各應本主旨,適切運用,緊密聯系,俾獲最後之勝利,為共同一致最高之原則.
大本營成立後.為動員組織全國抗戰,頒發《國軍作戰指導計劃》、《第三戰區作戰指導計劃訓令稿》等訓令,同時.將全國劃分為5個戰區,組建4個預備軍和利組建若干個集團軍,指揮了華北方面的抗戰和淞滬會戰等。8月30日蔣介石決定,仍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不另設大本營,原大本營所設各部均轉隸軍事委員會,大本營於1938年1月正式撤銷.

三、大本營所屬各部
第一部 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成立.掌作戰。大本營第一號訓令規定該部直接指導後方勤務部.任命黃紹竑為部長.11月13日部長易徐永昌,王俊、張定璠先後於9月11日和11月18日任副部長.12月27日任命王鴻韶為該部辦公廳主任,1938年1月該部和參謀本部合並編成軍令部
第二部 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成立、掌政略。8月20日任命張群為部長:9月11日張他調,任命熊式輝為部長、周佛海、盧作孚為副部長。11月16日該部歸並於國家總動員設計委員會。
第三部 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成立。先為掌財政金融,後改掌國防工業。8月20日任命孔祥熙為部長。9月11日任命翁文灝為部長,錢昌照、俞大維為副部長.1938年1月該部歸並於經濟部及其地有關各部。
第四部 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成立,掌國防經濟:任命吳鼎昌為部長,何廉、黃季陸為副部長。1938年1月該部歸並於經濟部及有關各部。
第五部 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成立,掌國際宣傳,陳公博任部長,董顯光於11月2日接陳任部長. 9月11日任命谷正綱、董顯光為副部長。該部於11月16日取消.其業務歸國民黨中央宣傳部辦理。
第六部 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成立,掌民眾訓練。任命陳立夫為部長.張厲生、劉健群為副部長。11月16日該部並入中央組織、訓練兩部。

第二節 軍事委員會及所屬
一、軍事委員會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8月12日,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並授
權軍事委員會對黨政軍實行統一指揮. 8月20日,《大本營國軍作戰指導計劃訓令》曾擬議成立大本營,統率陸海空軍及指導全民抗戰.以下成立第一至第六部及後方勤務、管理、衛生勤務等各部,作為辦事機構。8月30日蔣介石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不另設大本營,原大本營所屬第一至第六部及管理部歸軍事委員會統轄。9月8日為整肅軍隊又成立軍法執行總監部。設立國家總動員設計委員會,蔣介石兼主任。9月17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議決定,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使陸海空軍最高統率之權,並授權軍事委員會對於黨政實行統一指揮。在其之下,又相繼設立農產調整委員會,以周作民為主任委員;工礦調整委員會,以翁文灝為主任委員;貿易調整委員會,以盧作孚為主任委員。11月又在3個委員會之下設立水陸運輸聯合辦事處。是年11月26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非常時期黨政機構調整及人員疏散辦法》,其中關於軍事委員會的有:中央黨部之組織、宣傳、訓練3個部暫歸軍事委員會指揮,其職掌與總動員委員會有關系者,歸並國家總動員設計委員會辦理.貿易調整委員會改隸行政院財政部,禁煙委員會改隸行政院內政部。所建6個部有的合並,有的取消,並由參謀總長擬訂軍事委員會其他單位機構調整辦法。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國民政府遷至武漢;1938年1月17日軍事委員會又進行改組,將黨政軍分開。《修正軍事
委員會組織大綱》規定,軍事委員會為戰時統轄全國軍民作戰,直隸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統率全國陸海空軍,並指揮全民,負國防之全責。軍事委員會設委員7—9人,由中央政治委員會選定,由國民政府特任之。此外,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軍令部、軍政部、軍訓部、政治部4部部長及軍事參議院院長為當然委員,委員之職責為贊襄委員長籌劃國防用兵大計。1月15日國民政府重新任命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程潛、陳紹寬、李濟深為軍事委員會委員:根據《修正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規定,參謀總長何應欽、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軍令部部長徐永昌、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軍訓部部長白崇禧、政治部部長陳誠、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為當然委員。
軍事委員會內設辦公廳。1937年2月17日原主任朱培德病逝;3月6日徐永昌接任主任;1938年1月徐永昌調任軍令部部長,賀耀組任主任;
調整後的軍事委員會設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原參謀本部和原大本營第一部合並為軍令部,專掌軍令。參謀總長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之幕僚長,指導軍事委員會所屬各部、會、廳.襄助委員長處理軍事委員會一切業務。
軍事委員會經過這次改組、機構基本固定下來,此後除增加或擴編一些新的機構外,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沒有多大變化.
二、軍政部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 8月12日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並授權
軍事委員會對黨政軍實行統一指揮:軍政部由此時歸軍事委員會指揮.1938年1月公布的《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規定,該部
部長何應欽為軍事委員會當然委員.政務次長仍為曹浩森,常務次長陳誠.1938年1月陳誠調任政治部部長,張定璠接任常務
次長.同時,經過修訂的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對該部的職掌作了具體規定:(1)陸海軍建設改進、人馬之維持補充、交通通訊之整備,及全國總動員之籌劃。(2)陸海軍軍需、糧秣、被服、裝具、營繕及其他軍需品之籌辦、分配。(3)軍械彈葯之籌辦分配.場廠倉庫之建設管理,及民間有關工業資源之利用。(4)陸海軍之衛生保健,及衛生機關之籌劃運用:與此同時,軍政部所屬之各署、司機構亦有變動:
軍務司 司長仍為王文宣.該司轄軍事、防務、整備3個科。1937年7月為適應抗戰需要增設要塞組,負責各要塞之整理、建設與行政教育事項。1938年為統籌辦理炮兵部隊.成立炮兵組,專司其責,
軍法司 1937年9月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監部成立,將該司所屬軍法處並入軍法執行總監部審判組,仍由軍法司人員兼辦:該司司長仍為王震南:
交通司 司長王景祿。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交通業務日益繁重,陸續增設汽車、燃料、經理3個科.
兵工署 仍以俞大維擔任署長。所屬除署本部外,軍械司、司長陳隱冀.1938年陳隱冀調任參事,陳東生任司長:1937年9月增設機械、兵器2個科:製造司。司長楊繼曾。技術司,司長仍由俞大維兼任。
軍需署 署長周駿彥,所屬各司基本沒有變化。
軍醫署 1937年9月由軍醫司擴大而成,司長原為梅貽琳,擴大為署後於1938年7月任命胡蘭生為署長,下設3個處及1個視察室,以下分科辦事:第一處分人事、經理、事務3個科及會計室:第二處分醫務、傷病處理、材料3個科;第三處分教
育、衛生2個科及統計室。1937年9月張建調任軍醫學校教育長,胡蘭生接任署長。
會計處 1937年10月設立軍政部武昌辦事處,1938年冬,又在桂林設立分處,均受會計長指揮:軍事委員會計政室於1938年6月歸並於會計處,定名為軍政部會計處軍事計政設計委員會,內分歲計、會計、審核、統計各組,每組設組長1人,辦理關於規劃、改進軍事計政業務:會計長仍為陳良.
該部所屬總務廳、馬政司等人事、職掌仍舊:

三、軍令部
1938年初,國民黨國防最高會議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三次會議決定,將原大本營所設第一部與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合並組成為軍令部。該部於2月1日正式成立,直隸軍事委員會,掌國防建設、地方綏靖及陸海空軍之動員作戰;後方勤務之籌劃運用;情報及國際政情之搜集整理;參謀人員、陸軍大學、測量總局及駐外武官之統轄與運用等事項:以徐永昌為部長,熊斌、楊傑為次長.軍令部下設總務及第一、第二3個廳:第一廳掌關於國防作戰事宜,轄4個處12個科;第二廳掌關於情報與派遣駐外武官及外國武官接待等事宜,轄4個處12個科及技術室、偵查電台;總務廳掌關於參謀人事教育及總務章則等事宜,轄3個處6個科。每廳設廳長、副廳長各1人。1938年3月28日任命劉斐為第一廳廳長,徐培根為第二廳廳長,陳焯為總務廳廳長。另外設有部屬幕僚,由主任高級參謀、主任秘書及高級副官分別主管各有關業務,即高級參謀掌不屬於各廳的機要及審核章則等事宜,部成立之後,任命張華甫為主任高級參謀,張元祜、劉雲乾、楊宣誠等18人為特級高級參謀;主任秘書掌擬各種文牘及部分會報等事宜;高級副官掌接待中外來賓及傳達重要命令等事宜.旋因人事、經費無著,仍於2月間先後呈准設將級高級參謀18人,校級參謀40人.6月該部呈奉核定顧問3人,附員80人.
根據軍令部組織法,該部下轄工兵指揮部、炮兵指揮部、通訊兵指揮部、戰史編纂委員會,通訊總所、技術室、各省測量局、各種測量隊、陸軍大學暨參謀班、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暨分校、邊務研究所、重慶核心陣地參謀團、特種兵器實驗組、通訊人員訓練班、諜報參謀訓練班等。工兵指揮部掌一般工兵的使用計劃與作戰指導,獨立工兵的指揮;工兵部隊的編組、整補、訓練、考核:工兵技術的設計改進;預備陣地的偵察、永久工事位置的算勘及作業指導等事宜.炮兵指揮部掌各戰區有關炮兵的使用計劃及考核各炮兵部隊的戰斗指揮、整補、訓練等事宜.通訊兵指揮部掌一切通訊兵使用的計劃與指導;通訊兵的調查分派;研究關於通訊兵的使用對策及技術設計等事宜.戰史編纂委員會掌戰史的編纂及編譯事宜。各省測量局掌各省測量及其行政事宜:各種測量隊掌測量事宜.陸軍大學掌高等軍事教育,中央測量學校掌測量教育:邊務研究所掌邊務教育。重慶核心陣地參謀團掌重慶核心工事的規劃並監督其實施事宜。特種兵器實驗組掌水雷及江湖阻塞兵器的研究事宜。通訊人員訓練班掌情報通訊教育。諜報參謀訓練班掌諜報參謀教育。

四、軍訓部
1938年1月軍事委員會對所屬進行改組.將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改為軍訓部。2月16日任命白崇禧為部長。3月1日任命劉土毅、陳繼承為次長。7月16日陳繼承調任中央軍校教育長.調黃琪翔接任次長 該部掌全國陸軍訓練、整理、校閱;軍事學校教育建設改進;國民兵教育規劃、校閱.
成立後的軍訓部下轄機構大致同原訓練總監部。設有參事室,掌理關於法令章制之撰擬及交辦事項,1938年2月任命徐
國鎮為主任參事,另有若干名參事;秘書室,掌機要電文撰擬及交辦事項;總務廳,下轄3個科及醫務、印刷所.掌理該部日常事務,廳長以參事室主任徐國鎮兼任;步兵監.1938年2月以阮肇昌任之,該監下設3個科,掌理步兵軍隊、院校教育、校閱及本兵科科典範令、參考書編訂和編制裝備研究事項;騎兵監,1938年2月以門炳岳任之,該監下設2個科,掌理騎兵部隊、軍校的教育、校閱和騎兵的科典範令參考書的編訂、修正審查以及騎兵編制裝備、軍馬繁殖與調養等事項;炮兵監,1938年2月以劉翰東任之,該監下設有辦公室、3個科和1個視察組,掌理炮兵教育、人事考核和炮兵的建設整理,以及校閱、游動教育事項;工兵監,1938年2月以林伯森任之.該監下設2個科,掌關於工兵(包括鐵道隊)教育指導、校閱視察及院校教育、建設事項和關於工兵編制裝備、技術器材研究、科典範令修訂等事項;輜重監,1938年2月以毛福成任之,該監下設2個科,掌理本兵科科典範令參考書編訂、編制裝備、運輸工具研究和部隊(包括鐵道船舶運輸)教育規劃、校閱視察及所屬軍校教育計劃指導建設事項;通信兵監,1938年3月以華振麟任之,該監下設2個科,掌本兵科學校教育規劃指導,科典範令、參考書修訂和本兵科部隊教育指導、校閱視察及編制裝備技術器材之研究等事項;機械兵監,1938年3月以徐庭瑤任之,該監下設3個科,掌機械化部隊、學校教育規劃、校閱視察、建設改進事項和本兵科科典範令、參考書編訂修正審查事項以及部隊器材裝備研究改善、軍用車輛檢查事項;國民教育處,1938年2月以杜心如為處長,該處下設兩科,掌教育計劃及教材編訂事項和校閱統計、人事考核事項;軍事編輯處,1938年2月以楊言昌為處長,掌軍事參考圖書編輯、翻譯審核及搜集保管事項。

五、軍事參議院
1938年1月17日為適應抗戰的需要,軍事參議院由直隸於國民政府改為隸隸於軍事委員會,為軍事研究及建議機關.
軍事參議院院長為陳調元,根據1938年1月17日修正之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院長為軍事委員會當然委員;副院長王樹常.1938年2月1日又任命張鈁為副院長。軍事參議院下分軍事、總務2個廳,軍事廳廳長為周維寅、總務廳廳長為厲爾康.
六、軍法執行總監部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9月8日軍事委員會為整肅軍紀,組建軍法執行總監部,特派唐生智為總監;9月16日派谷正倫、王懋功為副監。
軍法執行總監部,掌理軍隊紀律之維持與軍法執行事務.該部下分總務、審判和督察3個組:總務組,掌理該部文電收發.承辦文書典守印信、編審預算及經費出納並庶務和官兵升降開補功過、賞罰請假曠職等各項事項。審判組,並軍政部軍法司而成立,掌軍人犯罪案件審核事項;非軍人犯漢奸、煙毒、盜匪、貪污及其他法令應歸軍法審判案件之審理、審核事項;關於軍法法規審查事項;關於解答法律疑問事項;關於軍事犯處理事項;關於該組禁閉人犯收管、戒護衛生登記、接見檢查書籍信件各事項;關於軍法行政事項。督察組,掌前後方文武機關人員違反軍事法令之事項;關於考察各級司令部軍法處有無枉縱事項;關於消查各地漢奸活動加以制裁事項;關於考察軍情戰況、交通運輸、防空警衛、救護衛生及民眾組織訓練各事項.
1938年2月9日免唐生智總監職,以鹿鍾麟任之.是年6月14日鹿鍾麟他調,以何成浚任總監。1940年12月秦德純代理副監,1942年10月實任。1941年1月免去谷正倫副監職,賀國光繼任副監。

七、政治部
1938年1月將原大本營第六部、軍事委員會政訓處、訓練總監部政訓處合並成立為政治部;1月任命陳誠為部長,2月正式成立。同時任命周恩來、黃琪翔為副部長,是年7月黃琪翔調任軍訓部副部長,張厲生接任副部長。
政治部設有秘書長,1938年1月以張厲生任之;7月張他調,遺缺由第一廳廳長賀衷寒兼任。總務廳,朱代傑任廳長,掌經理人員訓練、考核 調查登記和經費預算等事項.第—廳,1938年1月任命賀衷寒為廳長,下設3個科和人事行政研究會.掌法規方案編審、政工人員任免銓敘事項,關於幹部選拔、通信聯絡及人事登記事項,關於全部政工人員考績考核、獎懲撫恤事項,關於人事行政研究事項;第二廳,1938年2月任命康澤為廳長,下設3個科和訓練研究會,掌關於訓練和政工方面設計事項,關於訓練方面指導與考核事項,關於訓練方面編審事項,關於訓練方面的研究事項等;第三廳,1938年2月任命郭沫若為廳長,下設3個科,其中第二科設美術工廠和國際問題研究委員會、藝術問題研究委員會等,掌關於各種宣傳之設計指導事項,關於對國內國外及敵偽各種宣傳品之編審事項,關於慰勞徵募、印刷發行、設計考核及文化服務事項,關於敵情及國際問題研究事項,關於戲劇、電影、音樂、歌詠、繪畫等研究事項,其中第二科美術工廠,掌關於國際宣傳畫報編輯、木刻製作及有關抗戰建國之照片攝影搜集事項。

八、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
抗日戰爭開始後不久,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隨國民政府由南京撤遷武漢。1938年夏在武漢會戰前夕,又由武漢撤至重慶.
侍從室的組織,除原已成立的各處、組外,1938年在武漢又成立了第六組,隸屬第二處,同時也受第一處領導,綜理一切特工組織的情報業務,派唐縱任組長。
侍從室第一處,主任錢大鈞。錢於1938年3月調任航空委員會主任,林蔚接任主任。同時,陳希曾接莫我若任第一組組長。兼侍衛長錢大鈞調離後,侍衛長一職空缺,王世和接陳善周任第三組組長,並代理副侍衛長: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軍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