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姓龍的名人有哪些
1、龍子
龍子應該是我國早期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具體生平、思想,今皆不可考。早在漢代,關於他的言論的流傳就已經出現巨大差異。《大傳》和《論書》體現出來的龍子和孔子的刑教觀念,正好相反。
2、龍賈
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陰晉人犀首為大良造,次年魏國獻陰晉給秦,與秦修好。未久,公孫衍率兵攻魏上郡重地雕陰,魏將龍賈集中兵力迎戰。
經二年激戰,至三十八年,全殲魏軍,斬首四萬五千人。此役魏國防衛西河、上郡的主力全軍覆沒,主將龍賈被俘,魏惠王被迫於次年將西河郡全部獻給秦國。至此,秦全部收復了被魏奪占的河西地區。
5、龍瑞
筆名大龍、蜀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之後從事工藝美術設計10餘年。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研究生班,受教於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畢業後於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1985年調中國畫研究院為專職畫家,曾為該院業務處副處長,副研究員。
2001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2003年,改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2006年,中國畫研究院更名中國國家畫院,龍瑞任院長。
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會美術組主任、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 靜樂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靜居寺石窟
靜居寺,位於靜樂縣城南12公里處的豐潤鎮豐潤村南500米處,地處靜婁公路之東側。
靜居寺座東向西,始建於唐代。原寺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寇燒毀,現僅存石窟8個,依山勢鑿刻功德碑兩通。窟內東、南、北三排各有石雕佛像5尊。第1、3、5、6窟門雕火焰券面裝飾。石窟平面布局均為方形。規模較小,大部分寬2.5米、深2.5米,高1.87米。四壁均直立,平頂。除第四窟為晚唐時期建造外,其餘均為唐代儀鳳二年(677)雕造。石窟洞口均為正方形狀,門楣上有石刻蓮花浮雕,門兩側有垂花雕。3號廟門蹲兩個小憎。2號窟壁上有毛筆題字。6號窟門北側刻有「南天救苦觀音菩薩」字樣。所立碑文字較模糊,風化比較嚴重。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懸鍾山
懸鍾山,地處靜樂東部康家會鎮境內,其形似倒扣古鍾,又名「饅頭山」。高約150餘米,四周560餘米,頂部平坦,屬天然花崗岩山體。留有古人類石坑、石井、石崖等遺址,是一處集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景點。
天柱山風景區
天柱山風景區,位於靜樂縣城南1公里處的米碾河與汾河交界處。據縣志記載:「北魏都督爾朱榮自為天柱大將軍,即此。」可見,北魏時此山即以天柱命名。山勢俊秀,古木參天。山前碾河如帶,汾水似錦,山間泉水清澈見底,相傳泉0龍,故名「龍泉」。「天柱龍泉」為靜樂八景之一。
原山中建有玉帝廟、關帝廟、龍王廟、水閣涼亭、石凳仙床等建築。傳說王母娘娘赴南海時路經此山,見松柏蒼翠,殿閣巍峨,風光秀麗,停留觀賞,石凳仙床傳為王母石炕。古人登山曾有詩曰:「風日清河柳帶煙,峻崛高處出龍泉。銀河誰識源頭遠,疑是山中別有天。
寺廟大體分為三部分。下方的應該是大雄寶殿;正上方的是靈霄寶殿,供著玉皇大帝;左上方是關公廟。
汾河
汾河,中國黃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內。源於山西寧武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長716公里,流域面積約39,000平方公里。四周為山脈環繞。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來源。
蘭村至介休附近為中游,河出山谷,經太原市入晉中平原,有瀟河、文峪河兩大支流注入。坡降變緩,泥沙淤積嚴重。這段河床舊時很不穩定,往往氾濫成災,但也是流域內最富庶地區。介休以下為下游,谷地時寬時窄。汾河流域是中國文化發展較早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這里發現。灌溉業發達,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則創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臨汾也是中國煤炭、重型機械工業的基地。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長710公里,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內縱貫北南,全長一百公里,佔到整個汾河的七分之一。
靜樂文廟
靜樂文廟始建於宋大觀年間,明洪武二年(1545年)遷建於此,萬曆十五年(1587年)重建,萬曆九年(1581年)增建岑山書院(即明倫堂)、文廟,後歷代屢有維修、增建。
文廟坐北朝南,為兩座院落,文廟院內僅存大成殿、東西廂房。岑山書院內有明倫堂及東西兩側存心、養心二齋。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栱七踩三昂,前檐明次間出45度斜昂。明倫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硬山頂。
3. 閻錫山是山西哪裡人
閻錫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伯川,號龍池,漢族,山西五台縣河邊村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協軍校,同盟會員,組織與領導了太原辛亥起義。民國時期,歷任山西省都督、督軍、省長、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一級上將。解放前夕去台灣,1960年,病逝台北,葬於七星區陽明山。奉行「中庸哲學」的閻錫山,從辛亥革命開始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
好像一直是個悲劇角色,光挨揍了。
4. 嘉峪關開五金可以嗎
十大名關1.居庸關居庸關是位於北京昌平縣北,距北京市區約50公里的一座關隘,關城建築在一條長達15公里的深谷中,為萬里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長城沿途的險要關口,舊稱軍都關。關隘兩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巒間花木蔥蘢,猶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這里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在居庸關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建於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的全用漢白玉砌成的「雲台」,雕刻異常精美。現存「雲台」高9.5米,東西長26.84米,南北長17.57米。台頂四周設有石護欄和用以排除積水的龍頭。台座中間,南北向開一券門,其券洞為半五角形折角拱券,中可通馬車。券洞及券面雕有卷吐花、迦樓羅(金翅鳥)、大龍神等造像,洞內兩壁刻四大天王造像和《陀羅尼經咒》、《造塔功德記》。而這部經文和表記則是以梵、藏、漢、西夏、維吾爾、八思巴六種文字題刻。券頂正面雕以曼陀羅紋五撰,兩側斜面雕造形生動的塵佛10尊,而佛與佛之間則飾以小佛像,以實其間,其數量有千尊之多。造像表情生動,雕工精美,實為元代雕刻中的稀有之物。2.山海關山海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處的山海關區,與首都北京相距300餘公里,又稱之為「榆關」或「渝關」,為我國明代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萬里長城沿燕山山脈蜿蜒綿亘而下,繞經角山,與大海相接,氣勢磅礴,自古以來即成為險要關隘,因城樓題額「天下第一關」而又名「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築建於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山海關城位於山、海之間約8公里的夾道之間,由七座城堡、十大關隘和萬里長城上眾多的敵台、墩台組建而成,將山、海、關融成一體。關城為四方形,設四門:東門鎮遠,西門迎思,南門望洋,北門威遠。門上均築城樓,城樓雄踞關上,巍然矗立,環城一條寬17米,深8米的護城河,城的中心位置築有鍾鼓樓。現存的「鎮東門」即「天下第一關」。關口是高12米的長方形城台,東西朝向,往東為關外,西為關內,南北連接長城。城台上築有兩層重檐九脊布瓦頂的城樓,樓上有塊「天下第一關」的巨匾,系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時進士肖顯所寫。 離山海關城南4公里處,是今天萬里長城遺址之首,因龍頭在此深入大海,所以得名「老龍頭」。3.娘子關娘子關,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雄踞於晉冀兩省的交界處,為三晉東面的門戶和交通的咽喉,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素有天險之稱,是大行山上一個著名的關隘。娘子關的城堡,背依高接雲天的嵯峨綿山,面臨澗壁如削的萬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隨山勢蜿蜒,桃河環繞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帶水,金城湯池」,整個關城兩翼是依山勢蜿蜒起伏的長城,這里的長城,歷史上成為山西、河北兩省間的天然屏障,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十分險要。現在所存的關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築,有關門兩座,外城門為磚券門洞,上為平台。城門頂上有「直隸娘子關」幾個字。平台,是為了檢閱士兵望敵情而築。內城門,下為磚券,上為門樓。城門上方為「京畿藩屏」四個大字。關外古道,曲折起伏綿延,這就是著名的燕趙古道。4.雁門關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里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雁門關又名西徑關,在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雁門山腰,與寧武關和偏關合稱三關。現存關城為明初所建,是長城要口之一,古人稱為「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祟第一關」。5.平型關平型關是內長城的一個關口,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151年)修築,位於繁峙、靈丘兩縣交界處。北連恆山余脈,南接五台山脈。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峽谷幽深,危岩突起。一條峽谷山路,東通河北,西接雁門,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城虎踞平型嶺上,呈正方形,周長3000餘米,城樓巍巍,高約8米,南北各置一門,原皆有瓮城,現僅存北瓮城。城內正中有過街樓。舊曾設顯赫的武衙門,現改建民房。城東2.5公里處為關門,門洞內置一塊大型巨石碑,上鐫「平型嶺」三個大字,字體雄健峭拔,真謂峻嶺雄關。城南面東西高處,各設烽火台一座,遠遠可見。城北有大郎城,傳為宋將楊延昭鎮駐之地,堡痕歷歷可辨。平型關因抗日戰爭時期的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在此地北橋溝一帶伏擊日本侵略軍坂垣師團二十一旅,消滅日軍數千人而名揚中外。6.寧武關 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始建於明代中期,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 據史料記載,寧武關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故《邊防考》上說:「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世。」現存關城舊址范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牆依山勢而建,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里。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牆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台峙立,氣勢雄偉。 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了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今在寧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為磚石所築。傳說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身,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儼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臟,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 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觀為三層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頂,下置磚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餘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紫荊關紫荊關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的紫荊嶺上,關也因此而得名。它是內長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身居倒馬關、居庸關之間,故明代合稱其為「內三關」。關門額上嵌石匾一方,橫書「紫荊關」三字。門前有營房、廟宇各一座。這些建築雖已塌毀,但遺址尚清晰可辨。關門內是通向關城的十八盤。全程10公里,縱深2.5公里余,均系羊腸路。 紫荊關主城分東西兩部分,中間以牆相隔,東城設文武衙門,西城為屯兵之所。關城東、西、南牆外有牆,形成環抱於主城外的三座小城池。紫荊關共有城門9座、水門4座、戰台19處。雄關壯麗,地勢險要。紫荊關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較多。古代軍用水井、碾盤,仍保存完好;古棧道至今清晰可辨。紫荊關素有「畿南第一雄關」之稱,曾經歷大小戰爭130多次。清康熙皇帝兩次駐蹕紫荊關,題有「天子閱武」石碑 。8.武勝關中國古代大別山與桐柏山之間重要隘口,古稱直轅,與平靖關、九里關合稱「義陽(信陽古名)三關」,今存部分古代建築。位於今河南省信陽市南35公里,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南鎖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勝關古稱大隧隘道(一說直轅隘道)。南朝齊稱武陽關。唐稱禮山關,後復稱武陽關。清始稱武勝關。與東之九里關,西之平靖關,合稱義陽(今信陽)三關。武勝關地處險□,附近山巒交錯,群峰環結,關城以山為障,鑿山成隘,古以 「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形容其險。歷來為南北抗衡之地,行師必由之道。南北朝時期,梁、魏為取得關隘要道的控制權,曾在三關相持,反復爭奪數十年。南宋開慶元年(1259),忽必烈率軍渡淮河,攻大勝關,宋軍憑關據守,攻不得克,後因戍兵棄關南逃,方越關南下直取鄂州(今湖北武昌),逼南宋求和,結「鄂州之盟」。今有京廣鐵路經此。9.友誼關在祖國的南疆廣西憑祥市區西南18公里處,坐落著惟一位於祖國南方、又惟一同外國接壤的邊陲重鎮,祖國的南大門——友誼關。該關建於劉漢王朝,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又稱為大南關、界首關、睦南關。友誼關依山憑險而築,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幾逢戰火,屢毀屢建。明朝洪武年間重建,置「鎮南關」,到了清朝,法軍入侵鎮南關後焚毀關樓,後又重建,但抗日戰爭時期又被毀滅。現存的關樓為1965年改建樣式,並由陳毅元帥親筆題寫「友誼關」三個大字。 友誼關的關樓高為22米,共有四層,整個基層均用長條石料堆砌而成,城樓大門為圓拱洞造型,高大明敞,前窄後寬,整個建築佔地180平方米。10.嘉峪關嘉峪關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隅、嘉峪山東南麓,為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關城始建於明代初期,有「天下第一雄關」之譽。現關城內外遺存部分多為清代所建。嘉峪關依山而築,居高憑險,自古為東西交通要沖。嘉峪關南有綿亘千里的祁連山雪峰,北有龍首山和馬鬃山,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秦漢以來的歷代王朝都在這里派兵駐防。「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樓閣高聳,巍峨壯觀,與遠隔萬里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名動天下。 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留下了許多古跡和珍貴的文物:古拙粗獷的黑山石刻畫像、反映魏晉時勞動人民的生產活動的新城魏晉壁畫磚畫墓、以及我國第一座全面、系統展示長城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長城博物館等。古老的絲路文化、皚皚冰川和茫茫戈壁共同構成了當地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嘉峪關城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嘉峪關的修建,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於是演繹出了定城磚、冰道運石、山羊馱磚、擊石燕鳴等動人故事。 另外幾處名關:1.玉門關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建於公元前111年左右。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於敦煌城西北90千米處戈壁灘中。關城為正方形,黃土壘就高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的城牆保存完好,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面積633平方米,西北各開一門。城北100米左右為哈拉湖,湖水為淡鹽水生有大片蘆葦。小城堡挺立在荒涼的戈壁灘中,腳下的哈塔湖2000年前連接疏勒河故道,水面擁擠著運送糧食兵士的船舶,從大漠戈壁辛苦而來的商旅僧人在這里接受入關檢查,然後就算進入中原大地了。 1907年,冒險家兼考古者兼偷運者斯坦因在關城北面不遠處廢墟中挖掘到了許多漢簡,從簡的內容判定出小方盤城為玉門關所在地。根據史書記載玉門關的位置也應當就在附近,但是小方盤城只有600餘平米作為漢朝最西面的海關實在是太小了。所以目前玉門關的具體位置尚不能肯定,目前保存完好的小方盤城遺址暫定為玉門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陽關 提起陽關,人們馬上會想到一首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這首傑作,可謂千古絕句,經配曲吟唱,廣為流傳。陽關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鄉「古董灘」上,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取名陽關。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據史料記載,西漢時為陽關都尉治所,魏晉時,在此設置陽關縣,唐代設壽昌縣。宋元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舊《敦煌縣志》把玉門關與陽關合稱「兩關遺跡」列敦煌八景之一。而今,昔日的陽關城早已盪然無存,僅存一座被稱為陽關耳目的漢代烽燧遺址,聳立在墩墩山上,讓後人憑吊。在山南面,有一片一望無際的沙灘,這里沙丘縱橫,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間為礫石平地。當地人稱為「古董灘」。在古董灘沙丘之間的礫石平地上,散布著許多古代的錢幣、兵器、裝飾品、陶片等古遺物,分布廣泛,隨手可撿。所以當地人有「進了古董灘,空手不回還」之說。除此之外,這里還殘存部分房屋、農田、渠道等遺址,當大風過後,這些遺址清晰可見,引人矚目。古董灘面積約上萬平方米,面積大、散布文物豐富。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工作隊勘察古董灘四十道沙梁後,發現了大片版築遺址。經挖掘、測量,這里的房屋基礎排列清晰整齊,附近有斷續寬厚的城堡牆基,還出土了大批遺物。從遺跡及文物分布來看,在古代這里是一個十分繁華的地方。此挖掘發現與《新唐書·地理志》及敦煌遺書《沙洲圖經》等史料記載的漢代陽關位置相符合,考古學家根據史料考證,認為現在的古董灘就是古代陽關的關城所在地。至於陽關何時何因被掩埋,至今還無從考證。陽關,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凄涼悲惋,寂寞荒涼。今日的陽關,不再是王維筆下「西出陽關無故人」凄涼委婉的代名詞,陽關一帶已是敦煌最大的葡萄基地。站在烽燧高聳的墩墩山上,舉目遠視,綠樹蔥蔥,一派塞上綠洲的好景色。3。劍門關 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北30公里處。它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 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 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俗稱「天下第一關」。1982年被 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於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 地。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 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 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 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岩,架飛梁,搭棧道。諸葛亮六齣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 為門,修築關門,派兵把守。當年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領10萬精兵進 取漢中,直逼劍門關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姜維領3 萬兵馬退守劍門 關,抵擋鍾會10萬大軍於劍門關外。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原古關城樓是三層翹角式箭樓,閣樓正中懸一橫匾,書「天下雄 關」,頂樓正中的匾額題有「雄關天塹」。可惜,這座歷經千餘年的 雄偉古關樓,在1935年修築川陝公路時被全部拆毀,僅存一塊長方形 「劍門關」石碑。現關樓是1992年在原關樓舊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更 為壯觀的仿古式關樓。劍門關集雄、險、幽、秀、奇於一體,它除山雄關險之外,還以 峽谷的幽深、翠雲廊的秀麗、岩石的怪異、山洞的奇特而聞名,這里 風光名勝和文物古跡甚多。現已開發的有:大小劍山「七十二峰」、 仙峰觀、梁山寺、翠屏峰、經皇洞、照壁、雷公峽、仙女橋、玉女峰、 大小穿洞、捨身崖、一線天、石筍峰、後關門、營盤嘴、姜維墓、干 河壩等景點。現在大劍山腳下有纜車可上石筍峰,然後攀登崖壁小徑, 順環山天梯抵達山巔梁山寺和翠屏峰;或從後關門依山傍險的環山天 梯抵達石筍峰,再從石筍峰攀崖壁小徑抵達山巔。梁山寺,相傳是南 北朝時梁武帝來此修行而得名。翠屏山下的「經皇洞」,據傳是唐明 皇避」安史之亂」,經過該地,將金銀珠寶、佛經藏在洞裡面得名。 在關樓東側扼劍門關險的山頂是當年姜維列營鎮守的「營盤嘴」,也 叫「姜維城」。這里還有清代炮台遺址,右側石崖上還刻有康熙皇帝 第十七子果親王親筆書寫的「第一關」三個字。這些勝跡和傳說,給 秀麗的自然風景增添了風采和稚趣,更讓遊人流連忘返。在劍門關游 覽,能充分領略唐朝大詩人李白《蜀道難》的詩句中所描寫的:「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神韻。4.函谷關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里進行的。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
5. 古代地名
由於你沒有寫明具體的行政級單位,如府、州、縣等,所以會存在一些同名而不同行政級別,不同時期同一名字也會有不同的地方。因此,都列於下,你自己參考一下吧。
【安定】
安定衛:明洪武八年置,治所在今甘肅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南。後廢。
安定關:在今雲南景東縣北。
安定州:元朝時以定西州改名,治所即今甘肅定西縣。明初降為安定縣。
安定村:①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南;②又名驢坊村,即今北京市大興東南安定鎮。
安定縣:①西漢時置,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涇河北岸,東漢時廢。西晉復置。唐至德二年改名保定縣;②西漢時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南省南定西北紅河南岸。南朝劉宋時避重名而改名定安縣;③王莽時以廣陵縣改名,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北。東漢時復名廣陵縣;④唐武德六年置,治所在今陝西吳堡縣境內。貞觀二年廢;⑤金大定七年以定安縣改名,治所即今甘肅寧縣。元至元七年廢;⑥元升安定堡為安定縣,治所即今陝西子長縣西北安定鎮。1939年移治瓦窯堡,改名子長縣;⑦元至元十二年改邛水縣為安定縣,治所在今貴州三德縣西南。二十年復為邛水縣;⑧明初降安定州為安定縣,治所即今甘肅定西縣。1913年改名定西縣。
安定驛:明置,在今甘肅涇川縣境內。
安定郡:①西漢元鼎三年置,治所在高平縣(今寧夏固原)。東漢移治臨涇縣(今甘肅涇川縣北涇河北岸)。隋開皇三年廢,大業三年復置。唐初改為涇州,天寶元年復改名安定郡,至德元年又改名保定郡;②南朝齊時置,治所在今湖北南漳縣西。後廢。
安定堡:①北宋置,即今陝西子長縣西北安定鎮。元升為安定縣;②明置,即今寧夏鹽池縣西北安定堡。清設守備駐防;③在今廣西崇左縣東北馱蘆鎮東左江畔。徐霞客曾游歷於此。
安定塘:在今廣西扶綏縣西。
安定鎮:金置,在今山東濱州西南。
【西平】
西平州:①唐置,在今越南諒山省諒山北。明以後廢;②唐武德四年置,治所在附唐縣(今貴州興義市)。八年改名盤州;③北宋元佑二年西南磻石以定等自稱西平州武聖軍,治所在今貴州省惠水縣南,後廢。
西平縣:①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南西平縣西,甘露元年改為侯國,後復為縣。王莽時改名新亭縣。東漢初復舊名,建初七年改置為西平侯國,章和二年復為縣。隋大業末廢。唐武德初復置,貞觀元年廢入郾城縣,天授初復置,移治到今西平縣治所在;②三國吳太平二年分臨汝縣置,治所在今江西臨川市西南。西晉太康初改名西豐縣;③西晉末置,治所在今廣西西林縣東南西平。南朝梁時廢;④東晉安帝時置,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北周時廢;⑤北魏時置,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市北。北周時廢;⑥唐武德四年以高涼縣改名為西平縣,治所在今廣東陽江市西。貞觀二十三年廢。
西平河:即今蒙古東部克魯倫河。南宋紹興中金人割西平河以北與蒙古。
西平驛:①明成化十一年置,在今河南西平縣城中;②明洪武初置,在今廣東陽江市,萬曆中改名平豆驛;③明置,在今廣東羅定縣西扶合;④明置,即今四川平武縣東南西平驛。
西平城:在今山西臨汾市西北。西晉永嘉六年漢劉驥屯兵於此。
西平郡:①東漢建安中分金城郡置,治所在西都縣(今青海西寧市)。北魏時廢;②西晉永嘉五年置,治所在西平縣(今廣西西林縣東南西平)。南朝梁時廢;③隋大業初改鄯州為西平郡,治所在隍水縣(今青海樂都縣)。唐武德二年改名為鄯州,天寶初復名西平郡,乾元元年又改為鄯州。
西平寨:在今江西泰和縣東南。南寧紹興時置巡檢司於此。
【雁門】
雁門山:①又名句注山、陘嶺、西陘山,在今山西代縣西北。唐於山上置雁門關;②在今山西陽高縣西北。雁門水所出;③在今江蘇南京。李白有「綠水向雁門」詩句。
雁門關:①西晉時置,在今山西代縣西北雁門關西雁門山上,明初移於今址。為歷代兵家重地;②一名雁門村,在今山西靜樂縣南;③明正統中置,在今四川茂縣南,接汶川縣界。
雁門觀:在今四川汶川縣北。
雁門縣:隋開皇十八年以廣武縣改名,治所即今山西代縣。元中統四年廢。
雁門驛:明洪武五年置,在今山西代縣城內。
雁門郡:戰國趙武靈王置,秦、西漢治所在善無縣(今山西右玉縣東南)。王莽時改名填狄郡。東漢復為雁門郡,並移治陰館縣(今朔州市東南夏關城)。三國魏時移治廣武縣(今山西代縣西南古城)。隋開皇初廢,大業初改代州為雁門郡,治所在雁門縣(今代縣)。唐武德元年復改為代州,天定初又改為雁門郡,乾元初又復為代州。
雁門道:辛亥革命後置,治所在大同縣(今山西大同市),後廢。
6. 說說吳橋的歷史吧我會給你們加分的
奴隸社會時期
據清康熙版《吳橋縣志》載:「陶唐時治水分九州,邑當兗州之分」。在奴隸社會時期,黃河流域分九州,吳橋屬兗州。春秋戰國時,吳橋縣地屬齊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滅齊,置齊郡,今縣地屬齊郡。
西漢初
西漢初,在今縣地置安縣、重平縣。安縣故城在今水波鄉窯廠店,重平縣故成在今鐵城鎮南三十里。安縣屬青州平原郡,重平縣屬幽州渤海郡。東漢時廢安縣,今縣地為 縣,屬州渤海郡;三國時為魏地,今縣地仍為 縣,屬幽州渤海郡。西晉泰始元年(265),在安縣故址置東安陵縣(因區分於扶風之安陵縣,故加「東」字),後,晉室東遷,縣地先後為後趙、前秦、後燕所屬。至北魏天賜五年(408),改東安陵縣為安陵縣,屬冀州渤海郡。
隋開皇六年
隋開皇六年(586),析東光縣之東廊城置安陵縣。開皇十六年(596),析安德縣(故址在今山東省陵縣)置將陵縣(故址在今陵縣趙寨鎮)。時縣地分屬安陵縣與將陵縣。大業二年(606),析東光縣之宣府鎮得置安陵縣。時縣地分屬安陵縣與將陵縣。安陵縣屬觀州(今景縣);將陵縣屬德州。隋末,河北竇建德起義,占據此地,國號「夏」,後為唐滅。唐開德四年(621),析東光縣之宣府鎮復置安陵縣。時縣地分屬安陵縣與將陵縣。安陵縣屬觀州(今景縣),將陵縣屬德州。貞觀十七年(643)安陵縣劃屬德州;永徽二年(651),安陵縣治徙白社橋(故址今景縣安陵鎮)。宋景祜元年(1043),將陵縣析長河鎮,置長河縣(故址今山東陵縣境內),屬永靜軍(今景州)。景祜二年(1035),廢安陵縣,並入將陵縣,靖康二年,宋室南遷,縣地屬金。
金世宗大定二年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徙將陵縣之吳橋鎮,置吳橋縣(址今鐵城鎮)屬河北路景州。元設行中書省,吳橋縣屬中書省燕南河北道河間路景州。明洪武元年(1386),吳橋縣隸屬京師河間府景州。清沿明制,吳橋縣屬直隸省河間府景州。
民國元年
民國元年(1912),吳橋縣屬直隸省河間府。1913年,撤銷府級建置,隸屬直隸省渤海道。1914年,屬屬津道道。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吳橋縣為河北省屬縣。1937年秋,抗日戰爭爆發。9月,日軍占據津浦鐵路沿線,國民黨吳橋縣政府解體。1938年初,國民黨地方武裝二路軍在高家集(今屬山東省寧津縣大趙鄉)設立吳橋縣政府。1940年末,二路軍被八路軍消滅,所屬吳橋縣政府亦隨之瓦解。1939年2月,日軍侵佔吳橋縣城,組織吳橋縣公署,隸屬滄州渤海道道尹公署。1941年4月14日,中國共產黨在吳橋東光邊境地區,建立吳橋縣抗日政府,仍屬冀魯邊區第六督察專員公署。1944年4月,東吳縣抗日政府與東南縣抗日政府合並為東南吳縣抗日政府,隸屬渤海區一專署。1944年9月,東南吳抗日政府,復分劃為東吳縣抗日政府與東南縣抗日政府。1945年9月15日,吳橋縣城解放,東吳縣抗日政府進駐吳橋縣城。1946年2月,山東省政府決定按原疆域恢復東光、吳橋建制。吳橋縣政府駐今吳橋鎮,屬山東渤海行署一專署。 1949年5月,吳橋縣屬山東省渤海行署滄南專區。1950年6月,改屬山東德州專區。1952年10月7日,吳橋縣劃歸河北省,屬滄縣專區。1958年11月,吳橋縣與故城、景縣合並,仍稱吳橋縣。縣駐地由城關鎮遷至桑園鎮,屬天津專區。是年12月20日,劃歸天津市轄。1961年7月,吳橋、景縣、故城三縣分治,恢復原建制。吳橋縣劃歸滄州專區,縣治桑園鎮。
就這些,OK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