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想問一下,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哪省的人民抵抗最激烈
論人民抗日,一是敵後的晉察冀等根據地,一是東江縱隊等游擊隊活躍區,這些都是依靠人民自發抗日,以很少的武裝力量抗日的典型。中國之所以不會滅亡,歸根到底還是人民戰爭。
② 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抵抗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你從中得到的最大感悟是什麼
一切帝國主義、軍國主義是戰爭的發源地,他們是紙老虎,正義的事業一定取得最後勝利。
③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人民運用哪些方式來抵抗日本的侵略
如果武器相當或者稍占弱勢,倭寇都不是我們的對手。
倭寇趁我還未發展起來,自甲版午海戰權之後又在中華大地狠狠踩上一腳,亡國滅種的仇一定得報。
全民皆兵,寸土必爭。
1: 張學良不放一槍一炮丟棄東三省;
2: 國民政府首都基本無抵抗丟棄南京城;
倭寇是被中國人拖死的。
雖然在1945年倭寇進入廣西,名義上打通大陸交通線,實際上倭寇已經是強弩之末,國內無兵可派了。 著中國軍隊的反攻, 倭寇基本上就開始全線退縮,因為國內15歲以上的青壯年都被徵召,死光了。倭寇已經無力固守,一旦撤退便是全線潰退。
④ 為抵抗日本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艱苦卓絕的斗爭
為抵抗日本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斗爭 。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平民則約有900萬死於戰火,另有800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成為難民。而據蔣夢麟的回憶錄稱有1400萬壯丁被拉夫後死於飢餓疾病。另有估計中國抗戰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同時,還有估計認為,中國抗戰直接傷亡人口合計可能在4100萬上,合戰時失蹤被俘等項數字,戰爭直接給中國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共計超過4500萬人;而從人口損失的角度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總數應在5000萬人以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中國軍隊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
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實在什麼時候開始的啊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是1931年。
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性全面戰爭被稱作中國抗日戰爭。抗日戰爭是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至1945年結束,共計十四年。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戰結束。
(5)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的抵抗擴展閱讀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歷史意義
1、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3、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⑥ 談談你對中國人民進行的抗日戰爭的認識
一、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率先獨立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國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在這場關乎世界和平、人類命運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軍的主要兵力,對戰勝日本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二、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民族解放的先鋒隊,先後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論,創造性地回答了決定抗日戰爭成敗的根本性、戰略性問題,並在戰爭中開辟了廣大的敵後戰場,建立了鞏固的抗日根據地,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堅持持久抗戰、奪取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
三、中國人民為贏得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
當時的中國,與日本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在很多情況下,中國軍民幾乎是以血肉之軀奮勇抵抗,以奮不顧身的精神彌補裝備上的劣勢,緩解戰場上的危機。而且,日本法西斯滅絕人性、喪心病狂,對中國人民進行了駭人聽聞的屠殺、迫害、奴役和摧殘,各種兇殘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最殘暴、最醜陋的黑暗一頁。
(6)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的抵抗擴展閱讀
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東方主戰場,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頑強奮戰和巨大犧牲,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從此,再也沒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肆虐。
⑦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由於全面戰爭時間約為8年(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為抗戰。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太平洋戰場,是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
戰爭前期獨力抵抗日本進攻,牽制日本陸海軍的大部分力量,戰爭進入中期後,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戰區成了二戰中對日作戰的最主要戰區之一,大量日軍被拖入中國戰場,使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兵力的投入嚴重不足。戰爭中後期,中國更成為盟軍打擊日本本土最主要的根據地。
正是中國戰場的泥潭使日本陸軍沉陷其中而導致了日本對美作戰時的兵力嚴重不足,二戰四強和聯合國五常之一已經確立了中國在整個戰爭中的地位。
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稱霸世界的侵略圖謀 。
中國抗日戰爭由中國軍民獨立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開始,發展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融為一體,始終把日本陸軍主力牢牢地牽制在中國戰場,造成了日軍的重大傷亡。中國抗日戰爭為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中國戰場牽制和斃傷日軍主力最多、持續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
⑧ 中國人民進行哪些抵抗戰爭
那應該稱為戰役
平型關戰役、台兒庄戰役、徐州會戰、淞滬會戰、長沙會戰.....
統一戰專線的形成:因為華北屬事變,導致華北地區全都淪為了敵占區。中共召開了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之後發生了著名的西安事變,隨著中共的談判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國民黨提交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宣言標志著最終的形成 (參考資料)
⑨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抵抗
中國國民革命軍(國軍)抗戰大型戰役時間表:
長城抗戰(1933年1月-1933年5月)
熱河抗戰(1933年2月-1933年2月)
淞滬抗戰(又稱一二八抗戰,1932年1月-1932年3月)
綏遠抗戰(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37年盧溝橋事變後:
平津作戰(1937年7月)
太原會戰(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戰役(1937年9月)
平型關戰役(1937年9月)
忻口戰役(1937年10月)
娘子關戰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衛戰(1937年11月)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戰役(1937年12月)
徐州會戰(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兒庄戰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武漢會戰(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廣州戰役(1938年10月)
南昌會戰(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隨棗會戰(1939年5月)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939年10月)
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侖關戰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棗宜會戰(1940年5月-1940年6月)
上高會戰(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晉南戰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1942年1月)
香港保衛戰(1941年12月)
滇湎路戰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常德會戰(1943年11月-1944年1月)
豫湘桂會戰(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會戰(1944年4月)
長沙會戰(1944年5月)
衡陽保衛戰(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會戰(1944年8月)
緬北滇西戰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密支那戰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強渡怒江戰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湘西會戰(1945年4月-1945年6月)
桂柳反攻戰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
中國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共軍)大型戰役(一次):
百團大戰(1940年8月-1940年12月)
睜大眼睛看清楚!
八年抗戰中,大型會戰22次,重要戰役1117次,小型戰斗28931次
國軍共損失380萬人,206位國民黨將軍陣亡
⑩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共打了多少年
14年。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國局部抗戰開始興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爆發。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粵軍)展開回擊,隨後張治中率中央軍第五軍增援上海,雙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滬會戰(淞滬抗戰)。
1933年1月1日,日軍開始進犯山海關,把侵略矛頭指向了華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
7月16日、17日,中華民國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蔣介石廬山抗戰聲明》,號召全民族抗戰;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
(10)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的抵抗擴展閱讀
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從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國其它省份皆遭日軍鐵蹄蹂躪,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620多億美元,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從1874到1945日本侵華時期,中國非正常死亡累積人數至少達2.8億,經濟損失50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