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岷縣

抗日戰爭岷縣

發布時間:2021-02-05 11:09:08

❶ 紀念抗戰70周年,紅色青春,光輝歲月的詩歌

重走長征路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

●歌吟有夢

我們從瑞金出發
從1934年的那個春天出發
隆隆的槍炮聲,似乎還回盪在歲月的密林里
在崎嶇的山路上,我們尋找著那支穿草鞋的隊伍留下的足跡
濃烈的硝煙,一縷縷地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彌漫
那面蘇維埃的旗幟,在迎風招展中正把鐮刀和鐵錘碰撞的光輝
播灑進中國革命的歷史

走在漫漫的長征路上
我們呼吸著70多年前的空氣
我們感受著70多年前的風雨
我們聆聽著70多年前的故事
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好像踩在英勇的紅軍戰士留下的一串串腳印里
那些草地在我們的腳下不斷地延伸
延伸著一種頑強和毅力
那些山峰在我們的仰望中巍峨地矗立
矗立著一個個紅軍戰士的影子

撫摸著瀘定橋的鐵索,我們彷彿把7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緊握
在金沙江的岸邊,是誰在深情地哼唱著《十送紅軍》的民歌?
站在遵義的天空下,我們追憶的翅膀舒展在那片蔚藍的高空上
傾聽著打響的小竹板,我們想起了井岡翠竹的堅韌與挺拔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紅艷艷的,是正在燎原的星星之火
五嶺逶迤蜿蜒的,是壯烈的人生
金沙水拍激盪的,是揮灑的熱血
皮帶和野菜煮出的,是昂揚的鬥志……

我們重走長征路
就是重新閱讀一部二萬五千里的浩瀚史詩
我們知道,七百二十個日日夜夜的驚心動魄,隱藏在這部史詩里
幾萬雙草鞋的艱難險阻,隱藏在這部史詩里
萬水千山的運籌帷幄和力挽狂瀾,也隱藏在這部史詩里
這部史詩,本身就是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絕唱

紀念長征70周年詩歌:走出草地
一位紅二方面軍戰士的故事

告別「瓮、那」山皚皚白雪,
走出甘孜城石砌藏樓。
渺無際涯的荒原上,
紅旗引領著北進的鐵流。(注1)

橫亘百里,
古蒼原廣袤浩瀚,
黑水泥沼,
大草灘
處處險阻艱難。

時而暑氣蒸騰,
時而濃霧彌漫,
時而冰雹襲來,
時而暴雨撲面。

給養極度匱乏,
終日飢腸轆轆,
衣衫襤褸不堪,
難遮濕寒徹骨。

嚴酷的環境,
即使飛鳥也不願停留,
不盡的困苦,
卻擋不住,
具備鋼鐵意志的洪流。

沒有糧食,
嚼草根啃樹皮。
一塊牛皮帶,
也成為
挽留生命的期冀。

「走出草地,
就是勝利!」
朴實堅毅的言辭,
激勵著每位紅軍戰士。(注2)

…………

遠去的隊伍,
漸漸在視野中消失。
踉蹌前行的小戰士,
依舊不懈地努力。

還是出征的次日,
狂風裹著冰雹,
飢餓伴著疲憊,
病魔恣意舞蹈,
把這贛西的小戰士擊倒。

側卧草氈,
小戰士已筋疲力盡,
面向北方,
他喃喃低吟……

「走出草地……
走出草地……!」
竭盡僅存的氣力,
他支起廋弱的身體。

朝著北方,
他彷彿看見了霞光,
霞光里,
一騎駿馬弛近身旁。

「小兄弟,
莫慌張,
跨上戰馬扛起槍,
天大的困難嚇不倒,
紅軍戰士要堅強!」

還是那親切和藹的面容,
還是那濃重熟悉的湘音,
真是任弼時政委……
又送來七色美麗祥雲?(注3)

數月前,
普渡河畔遇頑敵,
鏖戰中,
小戰士負傷落殘疾。(注4)

葯品奇缺,
傷口化膿
連日高燒不退熱,
無奈何掉隊轉戰中。

巧遇政委任弼時,
詢問安慰讓坐騎。
一路關心細照料,
階級情深勝兄弟。

正是困苦艱難,
鍛造出紅軍意志如鋼,
依靠官兵一致,
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力量。

美好的憧憬,
煥發出小戰士激情無限,
崇高的理想,
更堅定他必勝的信念,

重新站立,
小戰士鼓足勇氣,
蹣跚而行,
又將身軀緩緩前移。

鉛幕低垂,
除卻呼嘯的北風,
空寂的荒野,
僅有小戰士孤獨的身影。

朔風捲起團團飛雪,
纏繞著倔強的戰士,
就像亂舞的銀蛇,
欲將萬物吞噬。

猙獰的魔獸,
任你肆意暴虐。
英雄的紅軍,
絕不做半步退卻。

咬緊牙關,
嘴角滲出了鮮血,
奮力拚搏,
沒有絲毫的膽怯。

抗爭,
絕不在惡魔面前顫栗,
抗爭,
一定要活著走出草地!

又是一天過去,
倦怠使病痛愈加劇烈。
正當暮色降臨,
眼前一黑,
小戰士再度昏厥。

…………

恍惚中,
莫名的力量拉住雙手,
飄飄渺渺,
他彷彿趟著浮雲遊走。

沒有色彩,
除非黑與白,
沒有聲音,
靜謐的如同死寂。

身旁,
不時閃過游魚、飛鳥,
幾只野兔追著狐狸嬉鬧,
多麼奇怪的世界,
一切全然顛倒。

浮雲游動,
時疾時緩,
雲層里,
隱約跳動著明亮的光環。

漸行漸近,
光環連成了一片,
光的中央,
閃爍著流光溢彩的星團。

猛然間,
他眼前一亮——
那不是星團,
那是頭戴八角軍帽,
鐵塑鋼鑄的指戰員。

——
普渡河
壯烈犧牲的好戰友,
雪山頂
滑落懸崖的親兄弟,
金沙江
流盡熱血的黨代表,
敵占區
英勇就義的鄉蘇維埃老主席。
還有……
還有……(注5)

一個個似曾相識,
一個個猶又陌生,
一個個目光堅毅,
一個個鐵骨錚錚。

大顆的淚珠,
從他的面頰滾落,
抑制不住的悲憤,
在胸中燃起熊熊烈火。

好同志呀好兄弟,
如今你們在哪裡?
向前撲去,
小戰士要與星光融為一體。

…………

「小同志!小同志!」
輕輕的聲音又在耳畔響起,
就像慈愛的母親,
呼喚年幼的孩子。

睜開雙眼,
又見五彩的世界,
打量身旁,
圍繞三位紅軍大姐。

大姐笑了,
笑得那樣真切,
捧上木碗,
木碗里盛著糌粑一些。

小戰士哭了,
哭得那樣動情,
推開木碗,
他神情極為平靜。

「莫要費心,
將我放棄,
省出糧食,
就一定能走出草地!」

「走出草地!
我們是紅軍戰士,
走出草地!
我們是階級兄弟,
只要還有一口氣,
就決不能把你丟棄。」

三位大姐,
逼著小戰士咽下麵糊,
挽起胳膊相互攙扶,
他們又踏上北進的征途。

幾天過去,
四位堅強的戰士,
終於趕上紅軍主力,
赤色的旗幟下,
他們從勝利走向勝利。

注1:紅二、六軍團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從湘鄂川黔根據地出發開始長征,一九三六年四月作為右路的紅六軍團翻越了瓮水、那坡兩座大雪山,七月與左路的紅二軍團和紅四方面軍會師甘孜,根據黨中央的命令組成紅二方面軍。之後,紅四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形成前後兩個梯隊,由甘孜向北進入草地,朝著甘肅省岷縣的哈達鋪鎮前進。
注2:「走出草地,就是勝利!」是紅二方面軍向全軍將士提出的口號。
注3:任弼時同志時任紅二軍團政治委員,與賀龍同志一道統領紅二、六軍團。
注4:普渡河在昆明以北百餘里處,長征途中,紅二、六軍團原擬在此西渡擺脫敵人追擊,不料遇到滇軍拚死堵截,西渡受阻,繼而轉向南進。
注5:66年筆者跟隨父親回江西故里,在南昌紅軍烈士紀念館的空曠大廳里,目睹父親邊流淚邊翻閱一本記錄著家鄉紅軍烈士的厚厚名冊。那時,還是少年的筆者,雖沒有戰爭年代切身的體會,心靈卻深深地被這種場景所震撼。

望採納O(∩_∩)O~

❷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詩歌朗誦稿小學生

重走長征路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

●歌吟有夢

我們從瑞金出發
從1934年的那個春天出發
隆隆的槍炮聲,似乎還回盪在歲月的密林里
在崎嶇的山路上,我們尋找著那支穿草鞋的隊伍留下的足跡
濃烈的硝煙,一縷縷地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彌漫
那面蘇維埃的旗幟,在迎風招展中正把鐮刀和鐵錘碰撞的光輝
播灑進中國革命的歷史

走在漫漫的長征路上
我們呼吸著70多年前的空氣
我們感受著70多年前的風雨
我們聆聽著70多年前的故事
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好像踩在英勇的紅軍戰士留下的一串串腳印里
那些草地在我們的腳下不斷地延伸
延伸著一種頑強和毅力
那些山峰在我們的仰望中巍峨地矗立
矗立著一個個紅軍戰士的影子

撫摸著瀘定橋的鐵索,我們彷彿把7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緊握
在金沙江的岸邊,是誰在深情地哼唱著《十送紅軍》的民歌?
站在遵義的天空下,我們追憶的翅膀舒展在那片蔚藍的高空上
傾聽著打響的小竹板,我們想起了井岡翠竹的堅韌與挺拔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紅艷艷的,是正在燎原的星星之火
五嶺逶迤蜿蜒的,是壯烈的人生
金沙水拍激盪的,是揮灑的熱血
皮帶和野菜煮出的,是昂揚的鬥志……

我們重走長征路
就是重新閱讀一部二萬五千里的浩瀚史詩
我們知道,七百二十個日日夜夜的驚心動魄,隱藏在這部史詩里
幾萬雙草鞋的艱難險阻,隱藏在這部史詩里
萬水千山的運籌帷幄和力挽狂瀾,也隱藏在這部史詩里
這部史詩,本身就是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絕唱

紀念長征70周年詩歌:走出草地
一位紅二方面軍戰士的故事

告別「瓮、那」山皚皚白雪,
走出甘孜城石砌藏樓。
渺無際涯的荒原上,
紅旗引領著北進的鐵流。(注1)

橫亘百里,
古蒼原廣袤浩瀚,
黑水泥沼,
大草灘
處處險阻艱難。

時而暑氣蒸騰,
時而濃霧彌漫,
時而冰雹襲來,
時而暴雨撲面。

給養極度匱乏,
終日飢腸轆轆,
衣衫襤褸不堪,
難遮濕寒徹骨。

嚴酷的環境,
即使飛鳥也不願停留,
不盡的困苦,
卻擋不住,
具備鋼鐵意志的洪流。

沒有糧食,
嚼草根啃樹皮。
一塊牛皮帶,
也成為
挽留生命的期冀。

「走出草地,
就是勝利!」
朴實堅毅的言辭,
激勵著每位紅軍戰士。(注2)

…………

遠去的隊伍,
漸漸在視野中消失。
踉蹌前行的小戰士,
依舊不懈地努力。

還是出征的次日,
狂風裹著冰雹,
飢餓伴著疲憊,
病魔恣意舞蹈,
把這贛西的小戰士擊倒。

側卧草氈,
小戰士已筋疲力盡,
面向北方,
他喃喃低吟……

「走出草地……
走出草地……!」
竭盡僅存的氣力,
他支起廋弱的身體。

朝著北方,
他彷彿看見了霞光,
霞光里,
一騎駿馬弛近身旁。

「小兄弟,
莫慌張,
跨上戰馬扛起槍,
天大的困難嚇不倒,
紅軍戰士要堅強!」

還是那親切和藹的面容,
還是那濃重熟悉的湘音,
真是任弼時政委……
又送來七色美麗祥雲?(注3)

數月前,
普渡河畔遇頑敵,
鏖戰中,
小戰士負傷落殘疾。(注4)

葯品奇缺,
傷口化膿
連日高燒不退熱,
無奈何掉隊轉戰中。

巧遇政委任弼時,
詢問安慰讓坐騎。
一路關心細照料,
階級情深勝兄弟。

正是困苦艱難,
鍛造出紅軍意志如鋼,
依靠官兵一致,
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力量。

美好的憧憬,
煥發出小戰士激情無限,
崇高的理想,
更堅定他必勝的信念,

重新站立,
小戰士鼓足勇氣,
蹣跚而行,
又將身軀緩緩前移。

鉛幕低垂,
除卻呼嘯的北風,
空寂的荒野,
僅有小戰士孤獨的身影。

朔風捲起團團飛雪,
纏繞著倔強的戰士,
就像亂舞的銀蛇,
欲將萬物吞噬。

猙獰的魔獸,
任你肆意暴虐。
英雄的紅軍,
絕不做半步退卻。

咬緊牙關,
嘴角滲出了鮮血,
奮力拚搏,
沒有絲毫的膽怯。

抗爭,
絕不在惡魔面前顫栗,
抗爭,
一定要活著走出草地!

又是一天過去,
倦怠使病痛愈加劇烈。
正當暮色降臨,
眼前一黑,
小戰士再度昏厥。

…………

恍惚中,
莫名的力量拉住雙手,
飄飄渺渺,
他彷彿趟著浮雲遊走。

沒有色彩,
除非黑與白,
沒有聲音,
靜謐的如同死寂。

身旁,
不時閃過游魚、飛鳥,
幾只野兔追著狐狸嬉鬧,
多麼奇怪的世界,
一切全然顛倒。

浮雲游動,
時疾時緩,
雲層里,
隱約跳動著明亮的光環。

漸行漸近,
光環連成了一片,
光的中央,
閃爍著流光溢彩的星團。

猛然間,
他眼前一亮——
那不是星團,
那是頭戴八角軍帽,
鐵塑鋼鑄的指戰員。

——
普渡河
壯烈犧牲的好戰友,
雪山頂
滑落懸崖的親兄弟,
金沙江
流盡熱血的黨代表,
敵占區
英勇就義的鄉蘇維埃老主席。
還有……
還有……(注5)

一個個似曾相識,
一個個猶又陌生,
一個個目光堅毅,
一個個鐵骨錚錚。

大顆的淚珠,
從他的面頰滾落,
抑制不住的悲憤,
在胸中燃起熊熊烈火。

好同志呀好兄弟,
如今你們在哪裡?
向前撲去,
小戰士要與星光融為一體。

…………

「小同志!小同志!」
輕輕的聲音又在耳畔響起,
就像慈愛的母親,
呼喚年幼的孩子。

睜開雙眼,
又見五彩的世界,
打量身旁,
圍繞三位紅軍大姐。

大姐笑了,
笑得那樣真切,
捧上木碗,
木碗里盛著糌粑一些。

小戰士哭了,
哭得那樣動情,
推開木碗,
他神情極為平靜。

「莫要費心,
將我放棄,
省出糧食,
就一定能走出草地!」

「走出草地!
我們是紅軍戰士,
走出草地!
我們是階級兄弟,
只要還有一口氣,
就決不能把你丟棄。」

三位大姐,
逼著小戰士咽下麵糊,
挽起胳膊相互攙扶,
他們又踏上北進的征途。

幾天過去,
四位堅強的戰士,
終於趕上紅軍主力,
赤色的旗幟下,
他們從勝利走向勝利。

注1:紅二、六軍團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從湘鄂川黔根據地出發開始長征,一九三六年四月作為右路的紅六軍團翻越了瓮水、那坡兩座大雪山,七月與左路的紅二軍團和紅四方面軍會師甘孜,根據黨中央的命令組成紅二方面軍。之後,紅四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形成前後兩個梯隊,由甘孜向北進入草地,朝著甘肅省岷縣的哈達鋪鎮前進。
注2:「走出草地,就是勝利!」是紅二方面軍向全軍將士提出的口號。
注3:任弼時同志時任紅二軍團政治委員,與賀龍同志一道統領紅二、六軍團。
注4:普渡河在昆明以北百餘里處,長征途中,紅二、六軍團原擬在此西渡擺脫敵人追擊,不料遇到滇軍拚死堵截,西渡受阻,繼而轉向南進。
注5:66年筆者跟隨父親回江西故里,在南昌紅軍烈士紀念館的空曠大廳里,目睹父親邊流淚邊翻閱一本記錄著家鄉紅軍烈士的厚厚名冊。那時,還是少年的筆者,雖沒有戰爭年代切身的體會,心靈卻深深地被這種場景所震撼。

❸ 岷縣啥最好吃

岷縣小吃歷史悠久,享譽隴原。街道鋪面里和地攤上,各種小吃琳琅滿目。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誘人胃口。主要有: 姜粉魚 早在清光緒年間,縣城大南門一帶就有人經營,延至今日,在小南門、洪家橋、西郊葯材商場、鍾樓口一帶就有20多戶人家設點出售。其具體作法是大豆澱粉溶水,倒入開水鍋中煮成糊狀,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魚狀。然後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再用開水煮沸。食用時,調上用姜粉拌的生蔥花或蒜苗絲、鮮醋、油潑 辣子、食鹽、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時候,泡一把油絲(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魚以姜為主,姜性散發,溫中暖胃,豆粉營養豐富,人人喜歡。經常喝可以使人身體健壯,長壽不衰。一到隆冬,喝的人多,銷售量高。 瞎瞎肉 瞎瞎,又名中華鼢鼠,屬哺乳綱鼴鼠科。其肉細膩而清香,瞎瞎骨、肉均可食用,尤以其骨民間視為「虎骨」,有明目提神、驅風散寒的功能。每逢春季,鄉民在山坡荒地用弓弩捕捉,以生、熟兩種上市。生的烹調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塗上清油,加花椒、鹽沫用木炭火烤黃,食時骨脆肉香;二是清蒸,用籠隔水蒸之,蒸熟,蘸以花椒、醬油、辣子,清爽可口,老少皆宜,贊口不絕。 羊肉臛臛 一般俗寫為「糊糊」,來源於古代的「肉羹」,歷時很久了,做糊糊的原湯是帶骨髓的羊骨頭熬成的。其作是將羊肉切碎成小片,摻入上等粳米,用文火入湯燜焌 ,成糊狀稀粥。調和以胡椒為主,突出一個「辣」字。一般在冬季早晨開鍋,經過數小時熬煎,回味無窮。吃起來香噴噴,辣呼呼,熱流涌遍全身,非常舒適。近年來有牛肉代羊肉製作的,其味不如羊肉鮮美,但如果配料精當,食用起來也不失岷州風味。 花糕 岷縣的麥面花糕,非常精巧。花糕有發糕、蜜糕、層層糕、筒筒糕、水波浪、萬卷書六種。發糕可用雜糧,蜜 糕蘸蜂蜜,其他捲入玫瑰花、苦豆兒、姜黃、紅山丹等,以它們為佐料,分層轉圈卷動,做法非常細致,看起來似一種精美的藝術品。花糕不但做法精巧,而且還重視形狀的切法。切法有方塊、斜角、牙牙子三種,方塊是春節時用的,斜角是九九重陽節切的,牙牙子隨便家常食用,這些都要求剝皮。可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送親戚的一般不切,叫做「一團兒」,取吉祥團圓之意。不剝皮的花糕,糕皮上用竹簽夾成「花好月圓」、「富貴牡丹」、「龍鳳呈祥」,寓意深刻,表達著美好的願望。 拉麥索兒 岷縣婦女每年在六月間,青稞即將成熟的時候,做「麥索兒」。她們把麻黃 色的青稞,割芒截桿,留禿穗頭,放在籠里蒸熟,搓取禾衣,磨成二、三寸長的繩索狀物,即是「麥索兒」了。吃時,盛入盤、碗中,澆上清油,加上蒜泥和鹽,清香柔軟,非常可口,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岷縣北路地區和卓尼、臨潭的親友,互相都有「送麥索兒」的風俗,年年來往不斷。有幾句童謠說得好:「山裡人對著干,提上麥索兒去換蒜,你送我麥索兒我送你蒜,蒜拌麥索兒賽過干拌面……」。在外地的岷縣遊子,回歸故鄉,都對麥索兒懷著深厚的感情,念念不忘,有些詩人說的:「舊俗戶戶種青稞,甜醅煮酒勸君酌,而今店鋪尚有酒,遊子歸來憶麥索。」 罐罐面 流行於清光緒年間。傳說,原是縣城和政街(今大南門街)西巷李姓經營。李姓為人和藹,忠厚誠實,技藝高超,名噪一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他又開始經營葯材,成立「義協公」商號,這種食品就不再經營了。食品的具體作法:據說用燉肉的砂罐熬湯,罐子與蘭州砂鍋相似。所不同者,砂罐是本地峪兒嶺鑄成的,皮薄容量大,尖咀小口,煮沸時不易溢出。作時,將幾個砂罐依次圍在一個大銅火盆邊沿,罐內用鮮肉汁、調和加水熬湯,文火慢煨,以味鮮為佳。湯成後,放在筐內,置於避光陰暗處儲存。待春節前後再來上市食用。食時,因長期在低溫處擱放,凍硬如石卵,需要在冷水裡浸泡一小時左右,然後剝掉外圍冰層即在咀里吸吮。甜滋滋、酸迷迷、清涼涼的一包水,最能解酒,而且味中帶有漿水餘味,真舒服。民國三十年間,洮河北面陳家崖村王尕鳳家園中的八楞子梨,質量最好,傳譽一時。現在,據林業部門統計:全縣有梨園202畝,白梨樹17116株,最高年份產量425300斤。大力發展漿水梨,既可以增加農民副業收入,又可豐富本地特有的風味小吃。 黃酒泡饃 岷縣大南門上早晨的黃酒好喝。黃酒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明清時期,《岷州竹枝詞》中說:「西川禾老家家釀,閭井魚肥處處筌。」禾老,指當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釀酒。這種酒,原先是黃酒,以後發展成為烈酒了。古時岷州人在清明時節釀酒,用黃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誠灑向黃土,祈求吉祥如意,這是特有的風俗。黃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稱「液體蛋糕」,喻之為「酒的精魂」。用黃酒泡饃吃早餐,對身體大有補益。岷縣的風味與各地不同,所泡的饃,除了花糕,還有一種油鍋兒,這是南關回民特意製作的。裡面入油,鍋鏊炕黃,吃起來又脆又酥,泡在碗內像棉花團樣散開,別有一番滋味。 燒雞肉香湯凍凍兒 興起於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與大老李的清湯羊肉、耿懷遠的小籠包子等一起活躍於市場,其中以白升福的燒雞肉凍凍最為馳名。白升福原先經營雞蛋、油炸豆,以後專門就地取材做凍凍。凍凍的主要原料,還是山坡野地里的薺薺菜,揀凈洗 清後剁成細末,摻入粉面中,在鍋里煮成糊狀,冷凍後,切成小方塊,仍保持薺薺菜的清香雋永。吃凍凍時,調上加工好的原雞湯,將鹵好的雞蛋劃為四牙子,放入碗中,別有一番風味,確實一種美的享受。

❹ 岷縣有什麼好吃的

岷縣小吃歷史悠久,享譽隴原。街道鋪面里和地攤上,各種小吃琳琅滿目。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誘人胃口。主要有: 姜粉魚 早在清光緒年間,縣城大南門一帶就有人經營,延至今日,在小南門、洪家橋、西郊葯材商場、鍾樓口一帶就有20多戶人家設點出售。其具體作法是大豆澱粉溶水,倒入開水鍋中煮成糊狀,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魚狀。然後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再用開水煮沸。食用時,調上用姜粉拌的生蔥花或蒜苗絲、鮮醋、油潑 辣子、食鹽、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時候,泡一把油絲(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魚以姜為主,姜性散發,溫中暖胃,豆粉營養豐富,人人喜歡。經常喝可以使人身體健壯,長壽不衰。一到隆冬,喝的人多,銷售量高。 瞎瞎肉 瞎瞎,又名中華鼢鼠,屬哺乳綱鼴鼠科。其肉細膩而清香,瞎瞎骨、肉均可食用,尤以其骨民間視為「虎骨」,有明目提神、驅風散寒的功能。每逢春季,鄉民在山坡荒地用弓弩捕捉,以生、熟兩種上市。生的烹調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塗上清油,加花椒、鹽沫用木炭火烤黃,食時骨脆肉香;二是清蒸,用籠隔水蒸之,蒸熟,蘸以花椒、醬油、辣子,清爽可口,老少皆宜,贊口不絕。 羊肉臛臛 一般俗寫為「糊糊」,來源於古代的「肉羹」,歷時很久了,做糊糊的原湯是帶骨髓的羊骨頭熬成的。其作是將羊肉切碎成小片,摻入上等粳米,用文火入湯燜焌 ,成糊狀稀粥。調和以胡椒為主,突出一個「辣」字。一般在冬季早晨開鍋,經過數小時熬煎,回味無窮。吃起來香噴噴,辣呼呼,熱流涌遍全身,非常舒適。近年來有牛肉代羊肉製作的,其味不如羊肉鮮美,但如果配料精當,食用起來也不失岷州風味。 花糕 岷縣的麥面花糕,非常精巧。花糕有發糕、蜜糕、層層糕、筒筒糕、水波浪、萬卷書六種。發糕可用雜糧,蜜 糕蘸蜂蜜,其他捲入玫瑰花、苦豆兒、姜黃、紅山丹等,以它們為佐料,分層轉圈卷動,做法非常細致,看起來似一種精美的藝術品。花糕不但做法精巧,而且還重視形狀的切法。切法有方塊、斜角、牙牙子三種,方塊是春節時用的,斜角是九九重陽節切的,牙牙子隨便家常食用,這些都要求剝皮。可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送親戚的一般不切,叫做「一團兒」,取吉祥團圓之意。不剝皮的花糕,糕皮上用竹簽夾成「花好月圓」、「富貴牡丹」、「龍鳳呈祥」,寓意深刻,表達著美好的願望。 拉麥索兒 岷縣婦女每年在六月間,青稞即將成熟的時候,做「麥索兒」。她們把麻黃 色的青稞,割芒截桿,留禿穗頭,放在籠里蒸熟,搓取禾衣,磨成二、三寸長的繩索狀物,即是「麥索兒」了。吃時,盛入盤、碗中,澆上清油,加上蒜泥和鹽,清香柔軟,非常可口,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岷縣北路地區和卓尼、臨潭的親友,互相都有「送麥索兒」的風俗,年年來往不斷。有幾句童謠說得好:「山裡人對著干,提上麥索兒去換蒜,你送我麥索兒我送你蒜,蒜拌麥索兒賽過干拌面……」。在外地的岷縣遊子,回歸故鄉,都對麥索兒懷著深厚的感情,念念不忘,有些詩人說的:「舊俗戶戶種青稞,甜醅煮酒勸君酌,而今店鋪尚有酒,遊子歸來憶麥索。」 罐罐面 流行於清光緒年間。傳說,原是縣城和政街(今大南門街)西巷李姓經營。李姓為人和藹,忠厚誠實,技藝高超,名噪一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他又開始經營葯材,成立「義協公」商號,這種食品就不再經營了。食品的具體作法:據說用燉肉的砂罐熬湯,罐子與蘭州砂鍋相似。所不同者,砂罐是本地峪兒嶺鑄成的,皮薄容量大,尖咀小口,煮沸時不易溢出。作時,將幾個砂罐依次圍在一個大銅火盆邊沿,罐內用鮮肉汁、調和加水熬湯,文火慢煨,以味鮮為佳。湯成後,放在筐內,置於避光陰暗處儲存。待春節前後再來上市食用。食時,因長期在低溫處擱放,凍硬如石卵,需要在冷水裡浸泡一小時左右,然後剝掉外圍冰層即在咀里吸吮。甜滋滋、酸迷迷、清涼涼的一包水,最能解酒,而且味中帶有漿水餘味,真舒服。民國三十年間,洮河北面陳家崖村王尕鳳家園中的八楞子梨,質量最好,傳譽一時。現在,據林業部門統計:全縣有梨園202畝,白梨樹17116株,最高年份產量425300斤。大力發展漿水梨,既可以增加農民副業收入,又可豐富本地特有的風味小吃。 黃酒泡饃 岷縣大南門上早晨的黃酒好喝。黃酒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明清時期,《岷州竹枝詞》中說:「西川禾老家家釀,閭井魚肥處處筌。」禾老,指當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釀酒。這種酒,原先是黃酒,以後發展成為烈酒了。古時岷州人在清明時節釀酒,用黃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誠灑向黃土,祈求吉祥如意,這是特有的風俗。黃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稱「液體蛋糕」,喻之為「酒的精魂」。用黃酒泡饃吃早餐,對身體大有補益。岷縣的風味與各地不同,所泡的饃,除了花糕,還有一種油鍋兒,這是南關回民特意製作的。裡面入油,鍋鏊炕黃,吃起來又脆又酥,泡在碗內像棉花團樣散開,別有一番滋味。 燒雞肉香湯凍凍兒 興起於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與大老李的清湯羊肉、耿懷遠的小籠包子等一起活躍於市場,其中以白升福的燒雞肉凍凍最為馳名。白升福原先經營雞蛋、油炸豆,以後專門就地取材做凍凍。凍凍的主要原料,還是山坡野地里的薺薺菜,揀凈洗 清後剁成細末,摻入粉面中,在鍋里煮成糊狀,冷凍後,切成小方塊,仍保持薺薺菜的清香雋永。吃凍凍時,調上加工好的原雞湯,將鹵好的雞蛋劃為四牙子,放入碗中,別有一番風味,確實一種美的享受。

❺ 有哪些中華兒女奮力抗戰、愛國愛人民的故事

一、楊靖宇

1940年的一天晚上,楊靖宇帶著十幾名戰士向濛江東邊大森林進發,但不幸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寇的包圍圈裡,與敵人周旋五天以後還沒突圍,這時情況危急,楊靖宇果斷的叫大家分開走。楊靖宇把戰友安頓好後,把危險留給了自己,隻身一人與敵人周旋了五天五夜。

23日凌晨,楊靖宇不幸被敵人的坐探發現,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楊靖宇絲毫沒有動搖,楊靖宇負了重傷,他毅然決定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壯烈犧牲了。楊靖宇雖然倒下了,但他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激勵著優秀的中華兒女走向抗日前線。

二、晏福生將軍在隴南失去了一隻胳膊

開國將領中,有10位獨臂將軍備受矚目,毛澤東曾稱「只有我們的部隊才能培養出這樣獨特的人才」,晏福生就是其中一位。晏福生原名晏國金,湖南株洲縣仙井鄉人,1904年2月28日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拳師世家,192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5月參加工農紅軍。

1936年秋,國民黨胡宗南部直逼紅二方面軍賀龍率領的部隊,9月7日,紅軍第6軍團16師從甘肅兩當縣出發為大部隊開辟通道,紅二方面軍十六師政委晏福生、師長張輝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部隊行至禮縣羅家堡附近,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晏福生右臂不幸被敵人子彈打傷。

部隊邊打邊沖,敵人越聚越多,晏福生怕連累大部隊,將密電交給警衛員後,自己引開敵人掩護戰友突圍,最後縱身躍下山谷。戰斗結束後,紅六軍團政委王震以為晏福生犧牲了,在幹部大會上沉痛建議為晏福生同志默哀3分鍾,不料晏福生拖著受傷的身軀奇跡般地回來了。

原來晏福生忍著劇痛連滾帶爬地藏進龍池灣山坡下的一個土窯洞里。敵人撤走後,晏福生找到一戶窮苦人家過了一夜。第二天,又拖著負傷的身體追趕部隊,經過半個多月的艱難行進,終於在通渭縣境內找到了紅四方面軍三十一軍的一支部隊。

由於晏福生的傷口得不到及時治療,開始惡化,到山丹縣後,晏福生做了截肢手術。從這時起,晏福生就失去了整個右臂,成為了一名獨臂將軍。

三、紅二十五軍在兩當慶祝了建軍節並合影留念

1934年9月,紅二十五軍3400多人從河南羅山何家沖開始長征,轉戰鄂豫陝,浴血奮戰,於第二年7月下旬經周至、佛坪、留壩佔領鳳縣雙石鋪。8月1日,在雙石鋪進行休整並舉行慶祝第三個「八一」建軍節的活動。活動結束當晚,又從雙石鋪揮師東進兩當,於8月2日攻佔兩當縣城。

為了慶祝部隊進入甘肅,紅二十五軍參謀長戴季英特別找到了當時兩當縣城北街一家由叔侄倆開辦的照相館,並讓他們把照相機帶到了部隊駐地,給徐海東、吳煥先和其他領導拍了幾組照片,將此作為部隊慶祝第三個「八一」建軍節系列活動的一部分。

這是中國工農紅軍二十五軍長征期間僅存於世的一組照片,尤為珍貴。十多天後,在涇川的四坡村戰斗中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壯烈犧牲,吳煥先是紅軍長征部隊進入甘肅犧牲的最高級別的領導人之一。

紅二十五軍東進兩當其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央紅軍的困境,為中央紅軍走出草地、進入甘肅做出了貢獻。9月15日,紅二十五軍到達延川縣永坪鎮與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勝利會師。至此,紅二十五軍勝利地完成了長征,成為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支長征隊伍。

四、隴南兒女血灑河西走廊

從1935年9月到1936年10月,在岷縣與宕昌、徽縣、成縣等地有5000多名兒女參加了紅軍,是紅軍在長征途中最大的一次兵源補給。這些新入伍的紅軍戰士,被編入西路軍,隨紅五軍和紅三十軍參加了悲壯慘烈的西征。

數千名岷、宕籍紅軍戰士壯烈犧牲在了西征戰斗中,活下來的岷、宕兩地紅軍戰士僅80多人,這些戰士又相繼犧牲在了後來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活著迎接新中國到來的少之又少。

據張明遠將軍回憶,他在岷縣當臨時「縣長」時,招募了岷、宕兩地3000名子弟當紅軍,後來成立了一個獨立團,會寧會師後交給了紅五軍團,後來這部分人隨紅五軍團血戰高台時,不幸全軍覆滅。

五、戴安瀾——身經百戰,血染異域

1942年3月,戴安瀾率部赴緬甸參加遠征軍抗戰。他率領200師不惜冒孤軍深入的危險,開進同古,逐次接替了英軍的防務。為了掩護英軍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戰准備,戴安瀾率部日夜搶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線,阻擊遲滯敵軍前進。同古保衛戰打響以後,200師全體官兵堅守陣地,勇猛還擊。

雖是孤軍作戰,後援困難,但師長戴安瀾決心誓死抵禦到底。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寫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計未定,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斗,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他帶頭立下遺囑: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需堅守到底。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戰死,以某某團長代之。全師各級指揮官紛紛效仿,誓與同古共存亡。敵人的猛烈進攻,造成傷亡猛增,掩體被毀。

戴安瀾指揮將士利用殘垣斷壁、炸彈坑繼續抵抗。他還採取百米決斗術,等攻擊的敵人到達50米處時,才從戰壕里一躍而出,或用手榴彈集中投擲,或用刺刀進行肉搏。同古保衛戰歷時12天,200師以高昂的鬥志與敵鏖戰,以犧牲800人的代價,打退了日軍20多次沖鋒,殲滅敵軍4000多人,

俘敵400多人,予敵重創,打出了國威。戰斗結束後,戴安瀾在撤退過程中,遭敵襲擊,身負重傷。由於緬北復雜的地形和連綿的陰雨,戴安瀾終因缺乏葯物醫治,傷口化膿潰爛,在緬北距祖國只有100多公里之地的茅邦村,壯烈殉國,時年38歲。

❻ 岷縣的什麼最好吃

岷縣點心

岷縣小吃歷史悠久,享譽隴原。街道鋪面里和地攤上,各種小吃琳琅滿目。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誘人胃口。主要有:

姜粉魚

早在清光緒年間,縣城大南門一帶就有人經營,延至今日,在小南門、洪家橋、西郊葯材商場、鍾樓口一帶就有20多戶人家設點出售。其具體作法是大豆澱粉溶水,倒入開水鍋中煮成糊狀,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魚狀。然後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再用開水煮沸。食用時,調上用姜粉拌的生蔥花或蒜苗絲、鮮醋、油潑 辣子、食鹽、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時候,泡一把油絲(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魚以姜為主,姜性散發,溫中暖胃,豆粉營養豐富,人人喜歡。經常喝可以使人身體健壯,長壽不衰。一到隆冬,喝的人多,銷售量高。

瞎瞎肉

瞎瞎,又名中華鼢鼠,屬哺乳綱鼴鼠科。其肉細膩而清香,瞎瞎骨、肉均可食用,尤以其骨民間視為「虎骨」,有明目提神、驅風散寒的功能。每逢春季,鄉民在山坡荒地用弓弩捕捉,以生、熟兩種上市。生的烹調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塗上清油,加花椒、鹽沫用木炭火烤黃,食時骨脆肉香;二是清蒸,用籠隔水蒸之,蒸熟,蘸以花椒、醬油、辣子,清爽可口,老少皆宜,贊口不絕。

羊肉臛臛

一般俗寫為「糊糊」,來源於古代的「肉羹」,歷時很久了,做糊糊的原湯是帶骨髓的羊骨頭熬成的。其作是將羊肉切碎成小片,摻入上等粳米,用文火入湯燜焌 ,成糊狀稀粥。調和以胡椒為主,突出一個「辣」字。一般在冬季早晨開鍋,經過數小時熬煎,回味無窮。吃起來香噴噴,辣呼呼,熱流涌遍全身,非常舒適。近年來有牛肉代羊肉製作的,其味不如羊肉鮮美,但如果配料精當,食用起來也不失岷州風味。

花 糕

岷縣的麥面花糕,非常精巧。花糕有發糕、蜜糕、層層糕、筒筒糕、水波浪、萬卷書六種。發糕可用雜糧,蜜 糕蘸蜂蜜,其他捲入玫瑰花、苦豆兒、姜黃、紅山丹等,以它們為佐料,分層轉圈卷動,做法非常細致,看起來似一種精美的藝術品。花糕不但做法精巧,而且還重視形狀的切法。切法有方塊、斜角、牙牙子三種,方塊是春節時用的,斜角是九九重陽節切的,牙牙子隨便家常食用,這些都要求剝皮。可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送親戚的一般不切,叫做「一團兒」,取吉祥團圓之意。不剝皮的花糕,糕皮上用竹簽夾成「花好月圓」、「富貴牡丹」、「龍鳳呈祥」,寓意深刻,表達著美好的願望。

拉麥索兒

岷縣婦女每年在六月間,青稞即將成熟的時候,做「麥索兒」。她們把麻黃 色的青稞,割芒截桿,留禿穗頭,放在籠里蒸熟,搓取禾衣,磨成二、三寸長的繩索狀物,即是「麥索兒」了。吃時,盛入盤、碗中,澆上清油,加上蒜泥和鹽,清香柔軟,非常可口,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岷縣北路地區和卓尼、臨潭的親友,互相都有「送麥索兒」的風俗,年年來往不斷。有幾句童謠說得好:「山裡人對著干,提上麥索兒去換蒜,你送我麥索兒我送你蒜,蒜拌麥索兒賽過干拌面……」。在外地的岷縣遊子,回歸故鄉,都對麥索兒懷著深厚的感情,念念不忘,有些詩人說的:「舊俗戶戶種青稞,甜醅煮酒勸君酌,而今店鋪尚有酒,遊子歸來憶麥索。」

罐罐面

流行於清光緒年間。傳說,原是縣城和政街(今大南門街)西巷李姓經營。李姓為人和藹,忠厚誠實,技藝高超,名噪一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他又開始經營葯材,成立「義協公」商號,這種食品就不再經營了。食品的具體作法:據說用燉肉的砂罐熬湯,罐子與蘭州砂鍋相似。所不同者,砂罐是本地峪兒嶺鑄成的,皮薄容量大,尖咀小口,煮沸時不易溢出。作時,將幾個砂罐依次圍在一個大銅火盆邊沿,罐內用鮮肉汁、調和加水熬湯,文火慢煨,以味鮮為佳。湯成後,放在筐內,置於避光陰暗處儲存。待春節前後再來上市食用。食時,因長期在低溫處擱放,凍硬如石卵,需要在冷水裡浸泡一小時左右,然後剝掉外圍冰層即在咀里吸吮。甜滋滋、酸迷迷、清涼涼的一包水,最能解酒,而且味中帶有漿水餘味,真舒服。民國三十年間,洮河北面陳家崖村王尕鳳家園中的八楞子梨,質量最好,傳譽一時。現在,據林業部門統計:全縣有梨園202畝,白梨樹17116株,最高年份產量425300斤。大力發展漿水梨,既可以增加農民副業收入,又可豐富本地特有的風味小吃。

黃酒泡饃

岷縣大南門上早晨的黃酒好喝。黃酒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明清時期,《岷州竹枝詞》中說:「西川禾老家家釀,閭井魚肥處處筌。」禾老,指當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釀酒。這種酒,原先是黃酒,以後發展成為烈酒了。古時岷州人在清明時節釀酒,用黃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誠灑向黃土,祈求吉祥如意,這是特有的風俗。黃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稱「液體蛋糕」,喻之為「酒的精魂」。用黃酒泡饃吃早餐,對身體大有補益。岷縣的風味與各地不同,所泡的饃,除了花糕,還有一種油鍋兒,這是南關回民特意製作的。裡面入油,鍋鏊炕黃,吃起來又脆又酥,泡在碗內像棉花團樣散開,別有一番滋味。

燒雞肉香湯凍凍兒

興起於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與大老李的清湯羊肉、耿懷遠的小籠包子等一起活躍於市場,其中以白升福的燒雞肉凍凍最為馳名。白升福原先經營雞蛋、油炸豆,以後專門就地取材做凍凍。凍凍的主要原料,還是山坡野地里的薺薺菜,揀凈洗 清後剁成細末,摻入粉面中,在鍋里煮成糊狀,冷凍後,切成小方塊,仍保持薺薺菜的清香雋永。吃凍凍時,調上加工好的原雞湯,將鹵好的雞蛋劃為四牙子,放入碗中,別有一番風味,確實一種美的享受。

❼ 長征是為了保存紅軍實力嗎可是長征時又死了那麼多人

如果不長征則全軍覆沒,但是長征途中也會遇到敵軍和亞劣的生存條件,因此紅軍人數會縮小。

❽ 岷縣二郎山鍾的由來

岷縣復二郎山銅鍾,是明朝時期制為慶祝岷州衛軍民指揮使司的設置而鑄造的。
據二郎山銅鍾鍾身上的銘文記載,洪武十六年即公元1383年,明朝廷始在岷州衛設軍民指揮使司,為慶祝岷州衛軍民指揮使司的設立,民間特鑄造該銅鍾以志紀念。
二郎山銅鍾一開始懸掛於岷州城內鍾樓上。清朝末年,因兵亂城內鍾樓被毀,鍾樓被移存至宣道會。及至國內抗日戰爭勝利,1945年為慶賀抗日戰爭勝利,紀念在中條山之戰中犧牲的岷縣籍士兵,地方紳士李貴悟等於二郎山重新修建「正氣亭」,又將該銅鍾移懸至亭內。

❾ 中國有哪些『紅色』旅遊景點

1、 北京-遵化-樂亭-天津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北京市天安門廣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宛平城,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李大釗烈士陵園,順義區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唐山市樂亭縣李大釗故居和紀念館;天津市****鄧穎超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盤山烈士陵園。

2、 北京-保定-西柏坡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北京市天安門廣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宛平城,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順義區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保定市阜平縣城南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易縣狼牙山五壯士塔,安新縣白洋淀景區,清苑縣冉庄地道戰遺址,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紀念館和********舊址。

3、 上海-嘉興-平陽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上海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龍華革命烈士陵園,宋慶齡陵園,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嘉興市南湖風景名勝區(****一大舊址);溫州市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

4、 南京-鎮江-句容-常熟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南京市梅園新村紀念館,雨花台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鎮江市句容縣茅山新四軍紀念地;常熟市沙家浜旅遊區。

5、 泰州-鹽城-淮安-徐州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泰州市泰興市黃橋戰役紀念館,白馬廟;鹽城市新四軍重建紀念館;淮安市****紀念館和故居,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新安旅行團革命歷史陳列館;徐州市淮海戰役紀念館。

6、 南昌-吉安-井岡山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南昌八一 ** 紀念館、方誌敏紀念館;吉安市蘇區政府舊址;井岡山市茨坪革命舊址群、黃洋界、井岡山烈士陵園等。

7、 贛州-瑞金-於都-會昌-長汀-上杭-古田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贛州市瑞金市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舊址,於都縣紅軍長征出發地;龍岩市長汀縣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瞿秋白烈士紀念碑,上杭縣古田會議舊址,毛****才溪鄉調查紀念館。

8、 井岡山-永新-茶陵-株州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吉安市井岡山市茨坪革命舊址群、黃洋界、井岡山烈士陵園等,永新縣三灣改編舊址;株洲市茶陵縣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紅軍牆、紅軍村,醴陵市左權將軍紀念碑。

9、 韶山-寧鄉-平江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湘潭市韶山市毛****故居和紀念館,湘潭縣彭德懷故居和紀念館;長沙市寧鄉縣花明樓劉少奇故居和紀念館,楊開慧故居和紀念館;岳陽市平江縣平江 ** 舊址。

10、 南寧-崇左-靖西-百色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崇左市龍州縣紅八軍軍部舊址;百色市百色 ** 紀念館,百色 ** 烈士陵園,紅七軍軍部舊址,田東縣紅軍碼頭,右江區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樂業縣紅七軍和紅八軍會師地舊址。

11、 貴陽-凱里-鎮遠-黎平-通道-桂林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貴陽市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息烽縣烏江景區;黔東南州黎平縣黎平會議舊址;桂林市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舊址,興安縣界首鎮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

12、 貴陽-遵義-仁懷-赤水-瀘州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貴陽市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息烽縣烏江景區;遵義市遵義會議會址,紅花崗區紅軍山烈士陵園,匯川區和桐梓縣婁山關景區,仁懷市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習水縣黃陂澗戰斗遺址,赤水市紅軍烈士陵園,丙安紅一軍團紀念館。

13、 成都-松潘-若爾蓋-迭部-宕昌-岷縣-臨夏-蘭州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雪山草地,****松潘縣紅軍碑園,若爾蓋縣巴西會議會址;甘南州迭部縣臘子口戰役遺址;隴南地區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定西市「岷州會議」紀念館;蘭州市戰關區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

14、 成都-雅安-石棉-瀘定-康定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雅安市寶興縣夾金山紅軍紀念碑,石棉縣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甘孜州瀘定縣瀘定橋革命文物紀念館。

15、 昆明-會理-攀枝花-冕寧-西昌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昆明市「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尋甸縣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涼山州會理縣皎平渡紅軍渡江遺址、會理會議遺址,冕寧縣彝海結盟遺址、紅軍長征紀念館。

16、 蘭州-定西-會寧-靜寧-六盤山-銀川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定西市岷縣「岷州會議」紀念館,通渭縣榜羅鎮革命遺址;白銀市會寧縣紅軍長征會師舊址;固原市隆德縣六盤山長征紀念亭,西吉縣將台堡一、二方面軍會師紀念碑,興隆鎮單家集紅軍長征遺址,涇源縣老龍潭革命烈士紀念亭。

17、 西安-洛川-延安-子長-榆林-綏德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西安市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西安事變紀念館;延安市洛川縣洛川會議舊址紀念館,棗園舊址,楊家嶺舊址,王家坪舊址,鳳凰山舊址,清涼山舊址,瓦窯堡會議舊址,「四八」烈士陵園,子長縣子長烈士紀念館。

18、 黃山-婺源-上饒-弋陽-武夷山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黃山市岩寺新四軍軍部及八省健兒會師地;上饒市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陵園,弋陽縣方誌敏故鄉;南平市武夷山赤石、大安紅色旅遊景區。

19、 黃山-績溪-旌德-涇縣-宣城-蕪湖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黃山市岩寺新四軍軍部及八省健兒會師地;宣城市涇縣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及新四軍軍部舊址;蕪湖市王稼祥紀念園。

20、 濟南-濟寧-棗庄-臨沂-連雲港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濟南市濟南戰役紀念館;濟寧市微山湖;棗庄市鐵道游擊隊紀念地,台兒庄大戰遺址;臨沂市沂蒙山孟良崮戰役遺址,華東烈士陵園;連雲港市抗日山烈士陵園。

21、 武漢-麻城-紅安-新縣-信陽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武漢市漢口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武昌區毛****舊居及****農民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施洋烈士陵園,向警予烈士陵園;黃岡市麻城市烈士陵園,紅安縣黃麻 ** 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信陽市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舊址,將軍故里,金剛台紅軍洞群,羅山縣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

22、 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慶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六安市皖西烈士陵園,獨山革命舊址群,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金寨縣紅二十五軍政機構舊址,霍山縣西鎮暴動紀念館,岳西及金寨縣紅二十八軍軍部及重建舊址。

23、 太原-大同-靈丘-淶源-易縣-涿州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太原市太原解放紀念館,山西省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大同市煤礦展覽館,靈丘縣平型關戰役遺址;忻州市五台縣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徐向前故居和紀念館;保定市易縣狼牙山,黃土嶺戰斗遺址。

24、 石家莊-西柏坡-涉縣-長治-晉城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石家莊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平山縣西柏坡********舊址等革命歷史遺址;邯鄲市涉縣129師司令部舊址;長治市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黎城縣黃崖洞革命紀念地。

25、 沈陽-錦州-葫蘆島-秦皇島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撫順市平頂山慘案遺址紀念館,戰犯管理所舊址;錦州市遼沈戰役紀念館、黑山阻擊戰紀念館,葫蘆島市塔山阻擊戰紀念館。

26、 四平-吉林-敦化-延吉-白山-臨江-通化-集安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四平市四平戰役紀念館及烈士陵園;白山市郊七道江遺址,靖宇縣楊靖宇將軍殉難地;通化市臨江市「四保臨江」烈士陵園,陳雲舊居,楊靖宇烈士陵園。

27、 哈爾濱-阿城-尚志-海林-牡丹江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哈爾濱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抗聯博物館,哈爾濱烈士陵園,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尚志市趙一曼被捕地;牡丹江市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園,海林市楊子榮烈士墓及剿匪遺址,寧安市馬駿故居和紀念館。

28、 重慶-廣安-儀隴-巴中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重慶市紅岩革命紀念館,沙坪壩區歌樂山革命烈士陵園,開縣劉伯承同志紀念館,江津縣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酉陽縣趙世炎烈士故居;廣安市****故居和紀念館,華鎣市華鎣山游擊隊遺址,儀隴縣朱德故居紀念館;巴中市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陝蘇區紅軍烈士陵園,紅軍崖紅軍石刻標語。

29、 海口-文昌-瓊海-五指山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海口市瓊山區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五指山市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30、 張家界-桑植-永順-吉首-銅仁線

主要紅色旅遊景點有:張家界市桑植縣賀龍故居和紀念館;湘西自治州永順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恩施自治州鶴峰縣滿山紅紀念園;銅仁市周逸群故居。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岷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