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天王抗日戰爭

天王抗日戰爭

發布時間:2021-03-04 07:38:09

1.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都有哪些王牌飛行員

抗戰時期,從1932年2月5日到1945年8月14日,中國空軍共戰斗出動1128批,8847架次,其中:驅逐機(含偵察機)戰斗出動529批5892架次,轟炸機(含攻擊機)戰斗出動599批2955架次,擊落敵機529架,炸毀敵機277架。中國空軍損失各種飛機(包括訓練損失)2468架,犧牲飛行人員661人。2011年的電視連續劇《遠去的飛鷹》真實的記錄了這段歷史。

柳哲生
柳哲生擊落敵機11架,中國空軍的頭號雙料王牌,外號"荒鷲」,座機為霍克3戰斗機、伊16戰斗機。

劉粹剛
劉粹剛擊落敵機11架,中國空軍「四大天王」之一,外號「飛將軍」,座機為霍克3戰斗機。1937年10月25日不幸犧牲,被追贈為空軍少校。

陳瑞思
陳瑞思(圖左) 擊落敵機8架,美籍華人,座機為霍克2戰斗機。1932年,19歲的陳瑞鈿和波特蘭其他13名華裔青年共同搭船到上海,加入中國空軍抗日。

王光復
王光復擊落敵機8架,抗日戰爭中最著名的飛虎英雄之一,座機為p40戰斗機。民國政府《中央日報》將他譽為「一滴汽油一滴血」的抗日英雄。

黃新瑞
擊落敵機8.5架,美籍華人,座機為格洛斯特驅逐機、伊15戰斗機。1941年 3 月 14 日在成都雙流機場附近空戰中壯烈殉國。

樂以琴
擊落敵機8架,是中國空軍的第一位王牌飛行員,中國空軍「四大天王」之一,被譽為「江南大地上的鋼盔」座機為霍克3戰斗機。1937年12月3日在南京保衛戰中不幸犧牲,年僅23歲。

高志航
高志航擊落飛機6架,中國空軍「四大天王」之一,被譽為"空軍戰神」,座機為霍克3戰斗機。1937年11月21日,周家口機場接到報告,有11架日機向該機場飛來。他立即下令作戰,然而此時日軍戰機已飛至機場上空,在日機的俯沖轟炸下高志航登上座機,剛進入機艙既被早有準備的日軍戰機投下的炮彈炸中而殉國,時年30歲。
梁添成
梁添成印尼華人,1939年6月11日,日軍第六次轟炸重慶,第四大隊15架飛機全部起飛,在激烈的交戰當中,他的座機被擊中,墜落於涪陵附近,機毀人亡。

李桂丹
李桂丹擊落敵機8架,中國空軍「四大天王」之一。在武漢保衛戰中,僅其1人即擊落日機3架,也在激戰中不幸被日機擊中,壯烈殉國,時年24歲。

2. 抗日戰爭以來的民族英雄事跡

1、謝子長是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他和劉志丹共同領導創建的西北革命根據地,成為黨中央、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東征的出發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

1934年8月,謝子長在清澗河口鎮戰斗中不幸負傷,1935年2月21日,因傷勢惡化在燈盞灣逝世,年僅38歲。毛澤東先後3次為謝子長題詞並撰寫了祭文。1942中共中央轉戰陝北期間,佳縣人民表現出空前的擁軍支前熱情。

2、1936年4月14日,紅二十八軍軍長劉志丹在率部渡過黃河東征、攻打山西省中陽縣三交鎮的戰役中,左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3歲。獲悉這一噩耗後,無數幹部群眾扼腕嘆息,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毛澤東同志為劉志丹烈士題詞:「群眾領袖、民族英雄。」

3、趙伊坪,原名趙廉越,1910年生於河南郾城。1925年經彭雪楓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之後,他在郾城平民小學以教書作掩護,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成立農民協會,開展農民運動。1935年,在杞縣私立大同中學擔任國文教員,在學校傳播馬列主義,開展抗日救亡活動。

西安事變後,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局華北聯絡局書記彭雪楓「放下教鞭,喚醒士兵參加抗戰」的要求,趙伊坪到魯西北范築先部擔任秘書科文書,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揭露國民黨政府實行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反動實質。在趙伊坪等共產黨人的推動下,范築先走上了與共產黨合作抗日的光明之路。

4、范子俠,江蘇省豐縣人,1908年出生在一個貧苦的佃農家中,少年時代投身軍旅,一直在努力尋求光明的道路。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他毅然脫離國民黨陣營,將所部改編為平漢抗日游擊縱隊,後改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新十旅,為粉碎日、偽、頑的多次進攻與「掃盪」,堅持和鞏固大行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5、童長榮,1907年出生在安徽省樅陽縣,14歲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就讀期間,童長榮積極參加學運斗爭,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踏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艱苦卓絕的東北地區抗日戰爭中,童長榮組織創建反日游擊隊,團結各方力量結成抗日統一戰線,為東滿後來的抗日奠定了良好基礎。童長榮非常重視東滿地區的黨團組織建設,形成了縣委、區委、游擊大隊的黨委會,中隊的黨支部,小隊的黨小組等比較健全的組織網路。

3. 中國空軍四大天王都有誰

中國空軍中的四大天王

梁添成是中國抗日戰爭史和中國航空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梁添成生於1913年2月1日。祖籍福建省南安縣,印尼華僑,被萬隆的華僑們譽為「華僑之鷹」。畢業於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第六期甲班。

抗戰初期,梁添成決定回國參加抗戰,他報考了當時的中央航空學校,畢業後成為當時空軍第四大隊第22隊的一名飛行員,後調至第23隊任分隊長,參加過河南、山東、重慶等地的空戰,抗戰中,梁添成以驍勇善戰,硬性攻擊著稱,屢建戰功。1939年駕駛戰機與日機作戰時,在涪陵上空不幸被日機擊中,犧牲時年僅26歲

4. 在抗日戰爭中帶領中國空軍首創空戰勝利的記錄的人是

高志航

中國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兼第4航空大隊大隊長

(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

中國空軍「四專大天王」之一,屬淞滬會戰為中國空軍首次擊落敵機,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5. 抗戰電視劇王司令王朝天王瘋子

抗戰電視劇王司令王朝天王瘋子,這個我不太熟悉,您再問一下別人好吧?

6. 中國抗日戰爭中的著名空戰有哪些

1、淞滬作戰
淞滬會戰是中國抗戰第一期第一階段東戰場的重要戰役。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西部派遣隊中尉隊長大山勇夫及一名士兵駕車闖入上海虹橋機場尋釁滋事,被我官兵擊斃,日軍先是提出無理要求,遭拒絕後便派遣其海軍陸戰隊於8月13日晨,突然向上海閘北中國守軍發起進攻,淞滬大戰由此揭開帷幕。會戰從8月14日開始,歷時三個月。
第一階段從8月13日起至9月11日,為攻勢作戰。戰事打響一晝夜後,中國空軍派出裝備精良的空軍第4大隊正式參戰,該大隊轄21、22、23中隊,有美式霍克-III型戰斗機36架。日軍派9架96式轟炸機朝筧橋機場猛烈轟擊。大隊長高志航起飛迎敵,分隊長譚文首先擊中日機1架,接著李桂丹、柳哲生、王文驊、鄭少愚也擊中了日機。加上在實施轟炸前的2架和空戰中被打傷墜入基隆港以北海面的1架,日機損失飛機計6架。中國空軍以6:0的結果初戰告捷,日軍航空兵所謂百戰百勝的神話破滅。1939年國民政府為紀念這個光輝的日子,把8月14日定為中國空軍節。8月15日,日本鹿屋、木更津航空隊以及3艘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全部出動,轟炸筧橋、南京大校場、嘉興等機場。經8月16、17、19日激戰,中國空軍頻繁出擊,給侵華日軍一定的打擊,支援了地面部隊。16日鹿屋、木更津兩個王牌航空隊被擊中墜海。中國空軍將日艦楚雲號作為轟炸目標,但日軍火力強大,中國未能將其擊沉。8月19日、22日,中國空軍派出第4大隊。由代理大隊長王天祥率領第4、5大隊的18架飛機到上海瀏河一帶,轟炸日本登陸部隊。8月24日日本海軍停泊在吳淞口外的3艘航空母艦派出105架飛機,轟炸中國守軍,試圖為日本登陸部隊打開通路。次日又派50架飛機猛烈轟炸中國海軍,我在建的水健號被擊沉。日軍第3師團遂得以登陸,此後便向羅店鎮發動猛攻。羅店作戰期間,中國空軍頻繁出擊,半個月內擊落日機61架,擊沉日艦10 艘。有精銳航空隊之稱的鹿屋、木更津兩個飛行隊基本被殲滅,中國則涌現了高志航、劉粹剛、沈崇海、樂以琴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飛行員。但裝備上的劣勢,迫使中國守軍9月初撤離上海軍工路一線。是月底,日本陸軍第3飛行團和海軍第2聯合航空隊進駐上海,中國完全失掉了華東的制空權。 9月12日至11月4日為淞滬作戰的第二階段,可稱守勢作戰階段。軍事行動在羅店以南地區展開。中國空軍決定利用9月18日這一天向日軍復仇,實施了對上海日軍目標的徹夜大轟炸。第二天,日軍海軍航空隊為報復,出動30架飛機轟炸南京。至9月25日一周的時間里,日軍共出動289架次,投彈32.3噸,南京軍民遭受極大損失。中國只出動46架次,損失飛機36架。10月共發生空中戰斗一百餘次。兩個月里,中國空軍的300架飛機幾乎全部消耗,10月底僅有的八十餘架飛機或傷或報廢,已經不能起飛迎敵。日軍於10月26日派出約一百五十架飛機轟炸大場鎮,大場鎮被日軍佔領。 抗戰爆發後的3個月里,中國空軍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擊落日本飛機30架,擊斃日本飛行員327人。南京淪陷後,中國政府遷移至武漢。
2、南昌空戰
南昌地處大後方,是中國空軍的一個重要軍事基地,有一個後備機場和飛機製造廠,自然成了日軍襲擊的目標。1937年12月9日,日本海軍第2 聯合航空隊戰斗機7架,攻擊機12架轟炸南昌,使用的是性能比較先進的伊-96型。中國空軍第9大隊4架新霍克Ⅲ起飛迎敵。至1938年8月4日,日軍幾乎每隔10天就對南昌轟炸一次,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航空隊的飛行員A.C.布拉戈維申斯基、Н.斯米爾諾夫、А.古班科等駕駛蘇式И-15和И-16型飛機參戰。其間1938年7月4日的空戰最為激烈,中國空軍第3大隊的6架、4大隊的12架飛機和蘇聯志願航空隊的28架飛機與日軍第2 聯合航空隊的26架攻擊機和23架戰斗機在南昌上空交戰,是抗戰以來最激烈的一次空戰。8月4日,日本出動2批計27架飛機對南昌狂轟濫炸,一百多枚炸彈破壞了南昌機場,炸死近二百七十名平民。連續幾個月的空戰,整個形勢是敵強我弱。中蘇航空隊被迫放棄南昌,移防至高安、上高機場。
3、激戰武漢上空
南京失陷後,中國把指揮中心轉移到武漢。該地是中國空軍的重要基地之一。日本以陸海軍航空兵近四百架飛機連續轟炸武漢、南昌等地,欲奪取這一地區的制空權。中國人民在1938年進行了長達一百三十多天英勇的武漢保衛戰。這是中國第一期抗戰的第三階段。會戰期間,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飛行隊並肩作戰,配合地面戰斗頻繁出擊,轟炸和掃射溯長江而上的日軍,其中值得特別提出的是以下三次戰役。
第一次發生在1938年2月18日。日軍出動的都是1936年剛剛裝備的轟炸機和戰斗機。日海軍第1、2航空隊15架攻擊機和11架戰斗機,掩護著12架重型轟炸機排山倒海飛向武漢。中國方面起飛迎敵的是「志航大隊」,李桂丹任隊長,與蘇聯飛行員一起出動19架N-15型、10架N-16型飛機分別從漢口、孝感機場起飛攔截敵機。空戰歷時12分鍾,取得每分鍾擊落一架敵機的戰績。日本指揮官金子隆司大尉墜機身亡,其他則狼狽逃竄。我喪失了優秀飛行員李桂丹、中隊長呂基淳、飛行員巴清正、王怡、李鵬翔。中蘇飛行員美名傳揚,捷報傳來,武漢三鎮一片歡呼雀躍。
第二次是4月29日,送給日本天皇的「生日大禮」。中國空軍從被打死的日本飛行員身上的一個筆記本中得知:日本空軍定在「天長節」(天皇生日) 4月29日這一天轟炸武漢,一則「獻禮」,二則向全世界炫耀自己侵華的軍事「優勢」。4月29日下午2時30分,日軍佐世保第2航空聯合隊出動54架轟炸機和戰斗機向武漢狂轟濫炸,目標是中國的空軍基地和有幾十年歷史的漢陽兵工廠。中國空軍「志航大隊」由毛瀛初和董明德率領19架N-15型戰斗機,會同蘇聯「正義之劍」的飛行員圖恩、別斯帕洛夫、朋圖斯等的45架戰斗機參加作戰。一時間武漢上空火花迸發,機群翻飛。出現了飛行員徐懷民在座機中彈後放棄跳傘自救,猛烈撞向高橋憲一的飛機與之同歸於盡的壯舉,以2:1的戰績埋骨青山。中國官兵士氣高昂。30 分鍾後戰斗結束,中蘇飛行員擊落日機二十餘架,打死飛行員50名,活捉兩名跳傘的敵飛行員。6月5日,武漢舉行庄嚴隆重的慶功會和追悼會。兩萬市民前來表達對烈士的崇敬。這一仗大傷日軍,使其此後一個月不敢前來武漢上空。
第三次發生在5月31日,駐南昌的蘇聯「正義之劍」航空隊出動21架N-16、N-15型飛機,中國飛行員駕駛同型號的飛機6架在1500米和2400 米的高空布成立體陣勢,與日機激戰,取得了擊落14架敵機的戰果,出現了古邊科駕受傷飛機撞擊日機勝利返回機場的奇跡。
武漢會戰期間,從5月至10月,中國空軍擊落敵機60架,炸中敵大小軍艦一百餘艘,內有17艘沉沒,37艘被炸傷,12艘起火。但中國海、陸軍無法保住武漢,10月24日棄之。此後,中國「飛機亦損失殆盡,人員損失甚多。此時一面接收蘇聯補充之飛機,整訓部隊,一面視戰況之發展,而應付作戰。」
4、戰略轟炸
空襲台灣和遠征日本是中國為既從戰略上壓制敵人,又鼓舞中國軍民鬥志而設計的兩個絕妙的戰例。
襲擊台北松山機場。松山是日本的重要軍事基地。1938年2月23日,中蘇空軍聯合執行任務,由駐南昌的12架轟炸機和駐漢口的28架轟炸機分兩隊,駕駛蘇制CБ輕型單翼轟炸機,參戰的是蘇聯飛行員波雷寧、帕維爾、瓦西里耶維奇和雷恰戈夫。日軍控制的松山機場毫無戒備,中蘇戰機投彈280餘枚,松山機場大火熊熊,12架敵機、10棟營房、3座機庫被炸毀,足夠使用3年的航空油料及設備化為灰燼,機場癱瘓。損失慘重。
「天女散花」,是一次特殊的戰役,史稱 「紙片轟炸」或「空前之長征」,它使用的是精神戰法。5月20日凌晨3時25分,徐煥升和佟彥博奉命駕駛兩架馬丁B-10型轟炸機秘密從寧波起飛「長征」日本,飛臨長崎3500米高空。但投擲的不是什麼重型炸彈,而僅僅是「紙片」。只見一張張傳單在照明彈輝映下天女散花般飄撒下來,一百多萬張傳單在兩個小時內布滿了日本長崎、福岡、九州,傳單警告日本軍國主義者「爾再不馴,則百萬傳單,將一變為千噸炸彈」,同時向日本人民揭發軍閥的罪惡。中國不丟炸彈,不襲擊非戰斗人員,「充分表示我民族的偉大德行」。徐、佟二人出色地完成任務,兩個小時後勝利飛返祖國。武漢的居民在晴空下熱烈歡迎他們。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外國飛機襲擊。
5、駝峰航線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由泰國北上,於1942年5月攻陷緬甸以及中國雲南怒江以西地區,切斷了中國最後一條國際交通線——滇緬路。中美合營的中國航空公司便開辟了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汀江等地越過中緬印邊境到昆明、重慶的空中國際運輸線,全長約1200公里。航線越過崇山峻嶺,故有「駝峰」之稱。盡管此時滯留在美國本土待運往中國的物資已達14.9萬噸,有的限於運力只能移作他用。但從5月至7月運至中國的貨物還是達到了290萬噸。到1945年6月,通過駝峰的官兵達到33938人,運送物資總量至1945年達780674噸。
6、中國奪回制空權
中國空軍在1943年開始轉入反攻。1943年常德會戰時,中國空軍和美國第14航空隊以恩施、芷江、衡陽、白市驛、梁山為基地,經常主動出擊,配合中國地面部隊的行動,轟炸日軍主力部隊、日軍航空基地和設施。中美投入了第2、4、11大隊、中美第14航空隊,共使用200架飛機。在11月25日這一天,我空軍第1、3大隊和第14航空隊就兩次出動,對日本在台灣的新竹機場進行飽和轟炸,擊毀日機三十餘架,性能高強的「零式」機兩架也未能倖免。新竹日軍受到嚴重損失。11月29日,中國空軍第4大隊中隊長高又新在飛往長德途中,先後擊落4架日機。12月1日,第14航空隊出動13架B-52轟炸機,由24架戰斗機掩護轟炸了日軍在香港和九龍的基地,12月24日再出動28架B-24轟炸機,由24架飛機掩護空襲日軍佔領的廣州天河機場,炸毀和擊落日機9架。至1943年底常德會戰結束,中美航空隊共出擊261次,使用轟炸機280架、驅逐機1467架,空戰中擊落敵機25架,擊傷19架,在地面擊毀12架,奪回了制空權。
7、從黎明前的暗淡到勝利的曙光
1944年春開始,日本為打通大陸交通線使侵華日軍與南洋一帶日軍聯絡方便,同時摧毀中國空軍基地,阻止中美空軍對淪陷區和日本本土的襲擊,謀劃了一場規模空前的「1號作戰」(豫湘桂會戰),動用兵力達五十餘萬,火炮1500門,汽車15,000輛,投入飛機270餘架。中美空軍也做了相應部署:中國空軍第4大隊派駐白市驛、安康各2個中隊,P-40 型戰斗機48架,美第14航空隊和中美混合團6個中隊分駐南鄭、梁山、恩施,共有P-40 型飛機72架;中國空軍第2 大隊1個中隊駐南鄭,有A-29型攻擊機12架,中美混合團1個中隊B-25型轟炸機12架駐梁山;美第14航空隊1個中隊B-24型重轟炸機12架駐成都;12架偵察機駐梁山。會戰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4月18日凌晨打響的中原會戰。日本空軍出動4個戰隊,約有飛機56架,從北方戰場調來114架。中美航空隊共出動飛機312批,戰斗機1646架次、轟炸機272架次,擊落敵機87架,襲擊黃河大橋13次,炸毀橋梁16座,各種車輛1000多輛,船隻36艘。但中國對此戰役准備不足,日本以強大兵力控制了平漢路。
第二階段自5月26日開始,日軍集結二十餘萬兵力進攻衡陽和長沙。日陸軍航空隊共出動飛機168架,中美投入181架。中日空軍激烈交戰,中美空軍晝夜連貫出擊,計戰斗機3978架次、轟炸機554架次,日軍指揮部、機場、工事等均受到嚴重破壞,日軍死傷約七千人,被炸毀飛機105架。此次戰役敵陸軍力量大於我軍,加之中國守軍在各陣地奮戰長達兩個半月,衡陽之所以能固守如此長的時間,除了地面部隊的艱苦作戰,「空軍日夜鏖戰的勞績,更是不可埋沒的」。我軍死傷官兵90,500名,日軍死傷66,000名。8月8日衡陽失陷。
第三階段在8月16日開始。日軍出動15萬軍隊由湘桂路及西江進犯。於是有桂柳會戰。中國空軍出動228批次1386架次,擊落敵機14架,傷10架,炸毀敵機6架、軍車400餘輛。
在三次會戰中,中國共出擊784次,擊落敵機227架,炸毀日軍飛機155架、船隻3599條、汽船120條,炸毀橋梁61座、機車22個、卡車3809輛。 中國陸軍雖在衡陽失利,長沙、株州也相繼失守,但日本侵略勢力整體上卻已是強弩之末。我軍利用日軍佔領上述地方後面臨的補給線加長、供應困難增大而得以避其鋒,取得相對的休整時間。同時,中美空軍開始轟炸日軍目標。
1944年6月15日,美國超級空中堡壘B-25轟炸機75架從成都起飛,轟炸日本八幡,使這個占日本鋼鐵產量近四分之一的大型鋼鐵廠化為灰燼。8月10日炸長崎,12日炸朝鮮南部、日本九洲西北部。7月29日,美機B-29轟炸機72架再次從成都起飛,轟炸日本佔領的鞍山鋼鐵基地,使其產量降至原來的四分之一。8月1日,美轟炸海南島日軍,9日炸黃浦江日本軍艦。9月26日盟軍轟炸鞍山、大連。10月11日,美航空母艦派出飛機襲擊台灣日軍事目標。19日美國在菲律賓登陸成功,直接牽制了日本在東南亞的力量。12月18日,在華美軍第20 轟炸部隊、第14 航空隊全部飛機聯合出動,轟炸武漢和岳陽的日本軍事設施。日軍此時已經窮於應付,沒有力量出擊。
至1944年底,中美空軍已經取得了絕對的空中優勢。1945年春,中美空軍為配合地面部隊的行動連續發動了5次殲滅戰。第一次在4月1日至7日,發生於內鄉、魁門關。第2次在西峽口。第3 次發生於5月10日,中國陸軍向西峽口挺進,日軍精銳部隊110師團瘋狂抵抗,遭我空軍猛烈襲擊,日軍1300具屍體橫陳道途,該師團被我全殲。第4次殲滅戰相繼發生,日軍調兵遣將至西峽口,攻擊我地面部隊,當我空軍抵達後,陸空軍協同反擊,再殲滅日軍一千五百餘人。日軍在漢中一帶的兵力幾遭全殲。第5 次殲滅戰發生在隴海路正面,我空軍配合寺河衛、岔道口一帶的地面部隊作戰,一舉殲滅日軍3400人。
鄂豫會戰開始,日軍集結8萬人,我軍正面由王耀武部扼守。空軍第1大隊一部和第5、2兩個大隊參戰,主力集中於芷江和陸良。4月1日至5月9日,我空軍配合地面部隊協同追擊日軍,共出動727次。4月,日本空軍被迫撤出華中,中美空軍則對運城、太原、青島、上海、南京、徐州、杭州等地日軍基地進行頻繁襲擊。這時,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侵略勢力都已土崩瓦解,5月初蘇軍攻克柏林。8月美軍在廣島、長崎扔下原子彈,中蘇也在中國戰場乘勝追擊,聯合打擊日軍,直至其投降。

希望能夠幫到您!

7. 抗日戰爭時期,軍統和中統是什麼樣的組織

抗日戰爭時期,軍統和中統是特務組織。

軍統

軍統全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華民國情報機關之一。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華民國情報機關之一。

早期的領導人為戴笠,戴笠死後,1946年,由毛人鳳繼任。軍統局的組織形式是局-區-站-組-隊,有的地方設有相當區、站的辦事處。

1949年,軍統主要機構撤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對留在大陸的軍統進行清洗,到五十年代中期,軍統在大陸大致被肅清。

中統

中統全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

中統是國民黨黨務部門控制的特務機構,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中統的作戰對象除了中共。

還包括汪偽等蔣介石的敵對政治力量,1947年4月,中統改為黨員通訊社1949年3月,又改為內政部調查局,隸屬於行政院內政部。

(7)天王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軍統局的組織形式是局、區、站、組、隊。有的地方設有相當區、站的辦事處。組是軍統局特工組織的基本單位。

由於任務不同,組又分普通組、潛伏組、行動組、策反組、隨軍組、防諜組等。每組通常由十人左右組成。

軍統局內勤組織共有八處、六室、一所。軍統的特工人員分布到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以及交通運輸等各個部門。

此外,軍統局還設有電訊組織、武裝組織、訓練機構以及在軍、政、警、憲等機關中的控制運用組織和特種組織。

如中共一大代表張國燾主持的特種政治問題研究所。 軍統局的特務稱為組員或通訊員,多系受過專門訓練的特工人員。

當地錄用者需經組長引薦,局方批准,並經試用合格。試用期間,稱為試用員或試用通訊員。尚未經局方批準的,稱為運用員或運用通訊員。

8.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空軍的「四大天王」是指哪幾個人

高志航、樂以琴、劉粹剛、李桂丹 四位在抗日戰爭時期稱為中國空軍的四大天王。

1.高志航。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中國空軍王牌飛行員。原名高銘久,字子恆,吉林省通化縣人。1920年投筆從戎,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後到法國學習兩年飛機駕駛,回國後在空軍任職。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著名的空軍抗日英雄、民族英雄,中國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兼第4航空大隊大隊長。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援華戰機,轉場至河南周口機場時,高志航部隊遭遇敵機空襲。機場傷亡慘重,高志航率戰友迎敵,他腿部受傷奮力登機,在滑出跑道的瞬間尚未起飛就不幸被日機炸彈命中而犧牲。

2.樂以琴。
樂以琴 (1914年11月11日―1937年12月3日) ,四川蘆山人,中國空軍飛行員。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空軍著名的抗日英雄。曾一次空戰中擊落敵機4架,創造空戰史上空前絕後的紀錄。他是中國空軍第一位空戰王牌飛行員,抗日戰爭中他總共擊落敵機8架。有「空中趙子龍」、「江南大地之鋼盔」之美譽。1937年12月3日在南京保衛戰中不幸殉國,犧牲時年僅23歲。

3.劉粹剛。
劉粹剛(1913―1937年10月25日) ,原籍安徽宿縣(今宿州), 生於遼寧省昌圖縣。中央航校第二期畢業,任空軍第五航空大隊第二十四隊上尉隊長。劉粹剛在抗日戰爭時期,是一位叱吒風雲、名震中外的「飛將軍」。
在對日空戰中,劉粹剛常以寡敵眾,以弱抗強。從8月16日首開紀錄到10月中旬,共擊落敵機11架,與高志航、樂以琴、李桂丹一並被譽為中國空軍的「四大金剛」。
抗戰期間,劉粹剛身為中國空軍飛行員,英勇殺敵,壯烈殉國,國民政府為表彰其英勇殺敵,不畏犧牲的精神,特追贈其為空軍少校。

4.李桂丹。
李桂丹(1914―1938), 遼寧新民人。李桂丹身為中國空軍軍人,抗戰期間英勇殺敵。與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一並被譽為中國空軍的「四大天王」。
在抗戰初期的空戰中,曾先後擊落敵機8架,戰績輝煌。曾被國民政府授予二級雲麾勛章。
在武漢保衛戰中,僅其1人即擊落敵機3架,激戰中不幸被日寇擊中,壯烈殉國,時年24歲,是抗日英雄。

9. 日本歷屆天皇時代

第一系天皇簡介日本從古代起即沒有改換朝代,始終為皇室一系(號稱「萬世一系」)。但古代的天皇的事跡有來自傳說、神話之虞,從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能確認其實際存在,自應神天皇開始歷史之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自第一代神武天皇起直至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這33位天皇在日本《古事記》中出現過。但自神武至第十四代仲哀,這14位天皇在歷史中無法確認,應該是《古事記》及《日本書紀》 為了完成從神代到人代的過渡而虛構出來的人物,而在仲哀天皇與應神天皇中間填充長達70年歷史的神功皇後,也不能說是實際的存在。因此,有著比較真實的存在依據的第十五代應神天皇,應該是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的真正祖先吧。此外,第一個應用「天皇」這一稱號的,應該是在推古朝攝政的聖德太子吧。他在遣小野妹子給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曾引起過隋煬帝的怒火。之前都以的日本統治者「王」或「大王」作為稱呼。我國《宋書·蠻夷傳》里所記載的「倭五王時代」中的「倭贊、珍、濟、興、武五王」,即是指自仁德天皇起至雄略天皇止,除履中天皇外的五位日本統治者。第一系天皇一覽表序號. 在位時間(西歷). 謚 號 . 1. 前660 - 前585 神武天皇 2. 前581 - 前549 綏靖天皇 3. 前549 - 前511 安寧天皇 4. 前510 - 前477 懿德天皇 5. 前475 - 前393 孝昭天皇 6. 前392 - 前291 孝安天皇 7. 前290 - 前215 孝靈天皇 8. 前214 - 前158 孝元天皇 9. 前158 - 前98 開化天皇 10. 前97 - 前30 崇神天皇 11. 前29 - 70 垂仁天皇 12. 71 - 130 景行天皇 13. 131 - 190 成務天皇 14. 192 - 200 仲哀天皇 15. 270 - 310 應神天皇 16. 313 - 399 仁德天皇 17. 400 - 405 履中天皇 18. 406 - 410 反正天皇 19. 412 - 453 允恭天皇 20. 453 - 456 安康天皇 21. 456 - 479 雄略天皇 22. 480 - 484 清寧天皇 23. 485 - 487 顯宗天皇 24. 488 - 498 仁賢天皇 25. 498 - 506 武烈天皇 26. 507 - 531 繼體天皇 27. 531 - 535 安閑天皇 28. 535 - 539 宣化天皇 29. 539 - 571 欽明天皇 30. 572 - 585 敏達天皇 31. 585 - 587 用明天皇 32. 587 - 592 崇峻天皇 33. 592 - 628 推古天皇(女) 註: 推古二年(593年)至推古三十年(622年)由聖德太子攝政。第二系天皇簡介孝德天皇統治的大化年間,以中大兄皇子(即後來的天智天皇)、中臣鐮足等人為首的改革派發動了日本歷史上從奴隸制到封建制過渡的大化革新。並經過天武、持統跟文武三代,將大化革新未盡的事業加以完成。之後,日本進入了封建社會,日本天皇制也進入了在歷史上為期不長的一段鼎盛時期。這一鼎盛時期貫穿了奈良時代,一直到平安時代中期。奈良時代(710-794年),可以說是女帝稱雄的時代。這一時期,先後經歷了元明、元正、聖武、孝謙、淳仁、稱德、光仁、桓武八代天皇,其中元明、元正跟孝謙(重登基後改稱稱德)三位均為女皇,在位統治近30年。此外,聖武天皇在位的25年,完全由光明皇後在幕後操縱。而淳仁天皇在位的六年,則由已宣布退位的孝謙女皇掌握實權。因此,這一時代真正由男性掌握權力的只有14年,為光仁天皇跟桓武天皇。延歷十三年(794年),桓武天皇將都城由平城京(即奈良)遷往平安京(即京都),平安時代開始。遷都的那一夜,火樹銀花,一派祥和的景象,似乎預示著新都平安京能夠「萬年平安」。可是,自70年後的平安時代中期開始,皇室頹廢,實權外落到藤原氏手中。號稱「萬世一系」的天皇家族從此走上了衰敗的道路,被旁人所操縱。自藤原氏政權起,經歷平氏政權、鐮倉幕府、室町幕府、豐臣政權、江戶幕府,天皇無權這一凄慘的狀況一直持續了一千年左右。直到十九世紀江戶幕府滅亡,政權才被奉還於天皇。第二系天皇一覽表序號. 在位時間(西歷). 謚 號. 年 號. 34. 629 - 641 舒明天皇 35. 642 - 645 皇極天皇(女) 36. 645 - 654 孝德天皇大化、白雉 37. 655 - 661 齊明天皇(女) 38. 661 - 671 天智天皇 39. 671 - 672 弘文天皇 40. 673 - 686 天武天皇朱鳥 41. 686 - 697 持統天皇(女) 42. 697 - 707 文武天皇大寶、慶雲 43. 707 - 715 元明天皇(女) 和銅 44. 715 - 724 元正天皇(女) 靈龜、養老 45. 724 - 749 聖武天皇神龜、天平 46. 749 - 758 孝謙天皇(女) 天平感寶、天平勝寶、天平寶字 47. 758 - 764 淳仁天皇 48. 764 - 770 稱德天皇(女) 天平神護、神護慶雲 49. 770 - 781 光仁天皇寶龜、天應 50. 781 - 806 桓武天皇延歷 51. 806 - 809 平城天皇大同 52. 809 - 823 嵯峨天皇弘仁 53. 823 - 833 淳和天皇 天長 54. 833 - 850 仁明天皇 承和、嘉祥 55. 850 - 858 文德天皇仁壽、齊衡、天安 56. 858 - 876 清和天皇貞觀 57. 876 - 884 陽成天皇元慶 58. 884 - 887 光孝天皇仁和 59. 887 - 897 宇多天皇寬平 60. 897 - 930 醍醐天皇昌泰、延喜、延長 61. 930 - 946 朱雀天皇承平、天慶 62. 946 - 967 村上天皇天歷、天德、應和、康保 63. 967 - 969 冷泉天皇安和 64. 969 - 984 圓融天皇天祿、天延、貞元、天元、永觀 65. 984 - 986 花山天皇寬和 66. 986 - 1011 一條天皇永延、永祚、正歷、長德、長保、寬弘 註: 第37代齊明女皇為第35代皇極女皇重新登基後的稱號,因此她們是同一人;同樣,第46代孝謙與第48代稱德也是同一人。第三系天皇簡介在藤原氏掌握大權之後,天皇始終無法將權力真正掌握在自己手裡。除了藤原氏、平氏跟豐臣氏三個時期是關白攝政外,其餘時期的權力都是掌握在幕府將軍手裡。但不管是實際上也好,還是名義上也好,畢竟因為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的緣故,在皇權旁落後的歷代天皇中,也有那麼一些既不甘心做外戚或幕府政權的傀儡,並且也有一定實力的天皇,為將大權奪還而努力。後醍醐天皇即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繼後嵯峨天皇之後,他的兩個兒子即後深草天皇跟龜山天皇相繼即位,從那時開始,天皇開始分為兩個皇統——即後深草一系的持明院統跟龜山一系的大覺寺統。這兩派圍繞皇位繼承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斗。面對這種情況,對皇位繼承擁有決定權的鐮倉幕府採取不偏不倚的政策,制定了兩統交替即位的「兩統迭立」方案。按照這一方案,1318年,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即位。後醍醐天皇即位後,立即重用勤王派的大臣,與鐮倉幕府展開斗爭。各地勤王軍紛紛舉起討幕大旗。後來,由投靠後醍醐天皇的幕府武將足利尊氏給予鐮倉幕府致命一擊。1333年5月,鐮倉幕府滅亡。後醍醐天皇將政權握在自己手中,並取我國漢光武帝劉秀消滅王莽、復興漢室之意,改年號為「建武」,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 建武中興」。然而,由於建武新政權對廣大武士階層採取防範政策,引起各地武士的不滿和失望。1335年7月,足利尊氏奏請天皇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未獲,憤然離京。次年5月,足利軍在湊川大敗朝廷的新田義貞軍和楠木正成軍,攻入京都。8月,足利尊氏擁持明院統豐仁親王為光明天皇。12月,後醍醐天皇逃入吉野山,並在此再次即位,稱為「南朝」,並稱京都方面的北朝為「偽朝」。日本進入長達50多年的南北朝時代。在南北朝時代,雖然北朝的持明院統居住在京都,然而,象徵天皇神權的「三神器」——八咫鏡、坂瓊曲玉和草剃劍卻在南朝大覺寺統手裡。因此,雖然幕府擁立北朝,但是北朝卻並不能算是「正統」。1392年,在將軍足利義滿(就是《聰明的一休》裡面的那個將軍,)的調停下,南朝的後龜山天皇將「三神器」交予北朝的後小松天皇,自己進入京都大覺寺當了上皇。然而,足利義滿並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即並沒有實行「兩統迭立」的方案。雖然大覺寺統後龜山天皇的後代們發現上了當,但是為時已晚。於是從後小松天皇開始,歷代的天皇均為持明院統的嫡系後代,而大覺寺統的皇族們再也無緣染指皇位。第三系天皇一覽表序號. 在位時間(西歷). 謚 號. 年 號. 67. 1011 - 1016 三條天皇長和 68. 1016 - 1036 後一條天皇寬仁、治安、萬壽、長元 69. 1036 - 1045 後朱雀天皇長歷、長久、寬德 70. 1045 - 1068 後冷泉天皇永承、天喜、康平、治歷 71. 1068 - 1072 後三條天皇延久 72. 1072 - 1086 白河天皇承保、承歷、永保、應德 73. 1086 - 1107 堀河天皇 寬治、嘉保、永長、承德、康和、長治、嘉承 74. 1107 - 1123 鳥羽天皇 天仁、天永、永久、元永、保安 75. 1123 - 1141 崇德天皇 天治、大治、天承、長承、保延、永治 76. 1141 - 1155 近衛天皇 康治、天養、久安、仁平、久壽 77. 1155 - 1158 後白河天皇 保元 78. 1158 - 1165 二條天皇 賓士、永曆、應保、長寬 79. 1165 - 1168 六條天皇 永萬、仁安 80. 1168 - 1180 高倉天皇 嘉應、承安、安元、治承 81. 1180 - 1185 安德天皇 養和、壽永 82. 1185 - 1198 後鳥羽天皇 文治、建久 83. 1198 - 1210 土御門天皇正治、建仁、元久、建永、承元 84. 1210 - 1221 順德天皇建歷、建保、承久 85. 1221 仲恭天皇 86. 1221 - 1232 後堀河天皇 貞應、元仁、嘉祿、安貞、寬喜、貞永 87. 1232 - 1242 四條天皇 天福、文歷、嘉禎、歷仁、延應、仁治 88. 1242 - 1246 後嵯峨天皇 寬元 89. 1246 - 1259 後深草天皇 寶治、延長、康元、正嘉、正元 90. 1259 - 1274 龜山天皇 文應、弘長、文永 91. 1274 - 1287 後宇多天皇 建治、弘安 92. 1287 - 1298 伏見天皇 正應、永仁 93. 1298 - 1301 後伏見天皇 正安 94. 1301 - 1308 後二條天皇 乾元、嘉元、德治 95. 1308 - 1318 花園天皇 延慶、應長、正和、文保 96. 1318 - 1339 後醍醐天皇 元應、元亨、正中、嘉歷、元德、元弘、建武、延元 97. 1339 - 1368 後村上天皇 興國、正平 98. 1368 - 1383 長慶天皇 建德、文中、天授、弘和 99. 1383 - 1392 後龜山天皇 元中 1331 - 1333 (北朝)光嚴天皇 正慶 1336 - 1348 (北朝)光明天皇 歷應、康永、貞和 1348 - 1351 (北朝)崇光天皇 觀應 1352 - 1371 (北朝)後光嚴天皇 文和、延文、康安、貞治、應安 1371 - 1382 (北朝)後圓融天皇 永和、康歷、永德 1382 - 1392 (北朝)後小松天皇 至德、嘉慶、康應、明德 100. 1392 - 1412 後小松天皇 應永 註: 從第96代後醍醐天皇到第99代後龜山天皇,這四代天皇是南朝天皇,居住在吉野山。但由於北朝沒有象徵神權的「三神器」,因此這四代天皇仍是「正統」, 所以按南朝來記代。直到後龜山天皇將「三神器」交予北朝後小松天皇,後小松天皇才能算是第100代天皇。第四系天皇簡介雖然自藤原氏以來,天皇皇權便已旁落到攝政關白或是幕府將軍手中,但使天皇的政治地位跌落至谷底的,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個幕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1615年,幕府公布《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十七條,詳細地限制了天皇和公卿貴族的權力和行動。《法度》明確地規定,天皇「以學問為第一」,無須過問國事。凡宮廷官員的任命、天皇公卿的服飾冠帶、天皇的出巡等等均需徵得幕府的同意。《法度》中唯一保留天皇權力的條文只有第八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於是,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實際上,皇室的權力完全被幕府所剝奪。1853年,隨著培理艦隊的到來,日本鎖了兩百年的國門被堅船利炮敲開。日本歷史的年輪轉到了被稱為「幕末」的時期。隨著倒幕派的烽起,孝明天皇的去世,德川幕府統治走到了盡頭。1868年1月,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孝明天皇之子睦仁繼承皇位,改年號為「明治」,同時發布「王政復古」詔書。從此,天皇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心。1868年11月,明治天皇將都城由京都遷往江戶,同時將江戶改名為東京。遷都東京後,明治政府大張旗鼓地開始了資產階級改革,這就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不再是任由列強欺辱的封建小國,而是本身成為了帝國主義列強之一。對沙皇俄國的宣戰以及取得日俄戰爭的最後勝利,使日本的野心急速膨脹,最終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1926年,大正天皇沒,皇太子裕仁登基,改年號「昭和」。昭和時代初期,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大規模展開。1931年(昭和6年)秋,「九·一八」事變 爆發,日軍侵佔我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同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發動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 約30多萬中國軍民慘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系列戰爭,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人民帶來地獄般的災難,同時,日本人民也承受著戰爭所帶來的苦難。而昭和天皇裕仁,對於這一系列戰爭的發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1989年1月7日清晨,昭和天皇去世,前半段伴隨著戰爭的陰影,後半段構建了日本繁榮的基礎的昭和時代降下帷幕。同日,皇太子明仁繼位,改年號「平成」。第四系天皇一覽表序號. 在位時間 (西歷). 謚 號. 年 號. 101. 1412 - 1428 稱光天皇 正長 102. 1428 - 1464 後花園天皇 永享、嘉吉、文安、寶德、享德、康正、長祿、寬正 103. 1464 - 1500 後土御門天皇 文正、應仁、文明、長享、延德、明應 104. 1500 - 1526 後柏原天皇 文龜、永正、大永 105. 1526 - 1557 後奈良天皇 享祿、天文、弘治 106. 1557 - 1586 正親町天皇 永祿、元龜、天正 107. 1586 - 1611 後陽成天皇 文祿、慶長 108. 1611 - 1629 後水尾天皇 元和、寬永 109. 1629 - 1643 明正天皇(女) 110. 1643 - 1654 後光明天皇 正保、慶安、承應 111. 1654 - 1663 後西天皇 明歷、萬治、寬文 112. 1663 - 1687 靈元天皇 延寶、天和、貞享 113. 1687 - 1709 東山天皇 元祿、寶永 114. 1709 - 1735 中御門天皇 正德、享保 115. 1735 - 1747 櫻町天皇 元文、寬保、延享 116. 1747 - 1762 桃園天皇 寬延、寶歷 117. 1762 - 1770 後櫻町天皇(女) 明和 118. 1770 - 1779 後桃園天皇 安永 119. 1779 - 1817 光格天皇 天明、寬政、享和、文化 120. 1817 - 1846 仁孝天皇 文政、天保、弘化 121. 1846 - 1866 孝明天皇 嘉永、安政、萬延、文久、元治、慶應 122. 1867 - 1912 明治天皇明治 123. 1912 - 1926 大正天皇大正 124. 1926 - 1989 裕仁天皇昭和 125. 1989 - (明仁天皇)平成 註: 明治元年,「一世一元制」確立,即一代天皇一個年號。 因為現今的日本天皇明仁在世,所以沒有謚號,不叫做「平成天皇」。異說天皇、准天皇與自稱天皇者一覽(旁系)日本武尊 – 十四代仲哀天皇之父。『風土記』里記為「倭武天皇」。 神功皇後 – 十五代應神天皇之母。古時也將其列為歷代天皇之一。 菟道稚郎子 – 應神天皇皇太子。播磨國風土記記為「宇治天皇」。 市邊押磐皇子 – 十七代履中天皇皇子。二十三代顯宗天皇之父。播磨國風土記記為「市邊天皇」。 飯豐青皇女 - 履中天皇之女(也有其他說法)。二十二代清寧天皇死後,在二十三代顯宗天皇與二十四代仁賢天皇互相讓位之時,她曾代理天皇處理政務。扶桑略記等書記為「飯豐天皇」。 蘇我馬子、蘇我蝦夷、蘇我入鹿 - 大臣。邸宅被稱為「宮門」,兒子得到近似親王的地位。 聖德太子 - 日本書紀記為「豐聰耳法大王」、「法主王」。 間人皇女 – 三十六代孝德天皇的皇後、三十四代舒明天皇的皇女。三十七代齊明天皇死後,三十八代天智天皇即位之間的空檔,她似乎曾經即位過。有說法萬葉集里「中皇命」就是指間人皇女。 道鏡法王 - 769年,以受到八幡神托宣之由而就皇位,而托宣是假的。 鹽燒王 - 天平寶字八年(764年)發生『惠美押勝之亂』,惠美押勝擁立他當「今帝」。後來惠美押勝軍與朝廷軍交戰時戰敗,他在逃跑途中被捕,之後被斬殺。 草壁皇子 –四十代天武天皇的皇太子,四十二代文武天皇之父。即位前就病逝,被追尊為「岡宮御宇天皇」,又稱為「長岡天皇」。 舍人親王 –四十七代淳仁天皇之父。兒子即位後,追尊他為「崇道盡敬皇帝」,又簡稱為「盡敬天皇」。 施基親王 – 四十九代光仁天皇之父。兒子即位後,追尊他為「春日宮天皇」,又稱「田原天皇」。 早良親王 – 五十代桓武天皇之弟,後被廢太子(785年沒)。800年,追尊他為「崇道天皇」。 平將門 - 桓武天皇五世孫。940年,以受到八幡神托宣為由而即位為「新皇」,同年戰敗身死。 敦明親王(小一條院) - 六十七代三條天皇皇子。1016年封為東宮,翌年即辭去東宮之位,後來受到院號宣下,得到准太上天皇的地位。 守貞親王 – 八十六代後堀河天皇之父。受封為太上法皇,稱為「後高倉院」,執行院政。 恆良親王 – 九十六代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後醍醐逃往吉野時曾一度將皇位讓給他,但隨著南朝成立,這件事就不成立了。 懷良親王 - 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做為南朝的征西將軍,擴張勢力至九州,受到明要求取締倭寇而被冊封為「日本國王」。 足利義滿 - 室町幕府三代將軍。受封為准三宮(待遇等同上皇)。之後不但是將軍,又被明冊封為「日本國王」。死後被封為太上天皇,不過幕府辭去了這個封賜。院號「鹿苑院」。 伏見宮貞成親王 – 一百零二代後花園天皇之父。生前得到太上天皇的尊號,院號「後崇光院」。 中興天皇 - 後南朝的初代天皇。九十九代後龜山天皇之孫,小倉宮實仁親王的皇子,名叫尊義。嘉吉三年十月即位,在吉野北山逝世。 自天王 - 後南朝的二代天皇。後龜山天皇的曾孫,中興天 皇的一宮,名叫尊秀。在奧吉野川上即位。長祿元年十二月,遭到赤松家遺臣暗殺。 南天皇 - 後南朝的三代(也是最後的)天皇。後龜山天皇之孫,小倉宮實仁親王的皇子,名叫尊雅。長祿二年八月,遭赤松家遺臣斬傷,負傷後在熊野的光福寺過世。 西陣南帝 - 應仁之亂時,山名宗全支持的後南朝天皇,名熊野宮雅信王。 誠仁親王 – 一百零六代正親町天皇的東宮。即位前就過世了,追尊為太上天皇,院號「陽光院」。 閑院宮典仁親王 – 一百一十九代光格天皇之父。1884年,追尊為太上天皇,謚號「慶光天皇」。詳見尊號一件。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 據說在日光輪王寺門跡時代(1868年),被奧羽越列藩同盟推戴為「東武皇帝」。 熊澤天皇 - 後龜山天皇第十九代子孫,自稱為南朝第一百一十七代天皇,名諱「尊熟」也是自稱。 長濱天皇 – 自稱是八十一代安德天皇的後代。 璽光尊 – 戰後自稱新天皇的人。改年號為靈壽,命令天皇與皇族、甚至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都要到他的皇居參見,之後遷都金澤,私自發行紙幣,也是某新興宗教的教祖。 三浦天皇 - 南朝長慶天皇的後代,後醍醐天皇皇子尊良親王的另一種稱呼。 橘天敬 – 自稱是一百二十二代明治天皇的私生子,自名為耀禪宮義仁與小松中宮長仁等名字。

10.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他從 幾幾年什麼事開始至幾幾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

抗日戰爭是從1931年9·18事變開始,全面抗戰是從1937年開始,所以抗戰是從1931年至1945年,經歷了14年;全面抗戰從1937年到1945年,經歷了8年。

閱讀全文

與天王抗日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