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中國近現代同列強戰爭

中國近現代同列強戰爭

發布時間:2021-03-04 07:30:57

① 在中國近代與列強的戰爭

主要是7次戰爭
1,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
2.中英法第二次鴉片戰爭
3.中法戰爭
4.中日甲午戰爭
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6.西藏人民抗英戰爭
7.江東六十四屯抗俄國戰爭

② 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發動了哪幾次戰爭時間結果與日本有關的有哪些

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抄戰爭,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時要與英方協定.從此使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1856年秋,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了<天津條約>,條約規定: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加開放沿海沿江10處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清政府賠償軍費4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同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加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增加到800萬兩白銀.到此,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了.

1894年8月,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歷史上稱此戰爭為甲午中日戰爭,簽定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賠償軍費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輪船可以駛入以上各個口岸,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資辦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由此,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③ 列舉近代列強對中國五次侵略戰爭(名稱,時間,條約及影響)

1、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年,《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年8月)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的主權;清朝統治者投靠了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的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的沖擊。文化上,使傳教上有了更大的自由,西方宗教勢力開始發展,並且開始干涉中國內政,配合了政治和經濟的侵略。

3、中法戰爭(1883~1885年),法國以越南為跳板發動的對華侵略戰爭。由於清政府的腐敗,以勝求和,簽訂了《中法新約》,法國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

4、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馬關條約》,馬關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一個賣國條約。使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社會地位的基本確立。

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1901年,《辛丑條約》,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收作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深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國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④ 近代列強發動哪些侵華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各是什麼

這些侵略戰爭主要有:
鴉片戰爭(1840~1842年):英國發動的侵華戰爭。通過這場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法黃埔條約》、《中美望廈條約》等中國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條約,使中國歷史發生了巨變,中國開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為擴大侵華權益,英法聯合侵華,攻佔了北京,進行野蠻的洗劫。清政府被迫再次大肆出賣國家權益,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程度進一步加深。
中法戰爭(1883~1885年):法國以越南為跳板發動的對華侵略戰爭。由於清政府的腐敗,以勝求和,簽訂了《中法新約》,法國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
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年):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為實現其"侵韓征華"的狂妄計劃而發動的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大大加深。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是多個西方列強共同參與的侵華戰爭。為了鎮壓中國人民反抗斗爭,瓜分中國,帝國主義國家勾結起來,共同侵華,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半殖民地社會完全形成。

列強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破壞中國領土與主權的完整,使中國逐步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
在這一時期,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了中國大片領土,使中國的領土完整遭破壞,使中國長期不能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他們通過在中國的通商口岸劃分租界,建立了一個個不受中國政府管轄的「國中之國」。19世紀末,帝國主義又通過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幾乎把中國瓜分完畢。他們還通過控制中國海關,使中國的海關管理權落入外國人之手;通過協定關稅,使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於被宰割的地位,無法保護本國的民族工商業;通過片面的最惠國待遇,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他們還取得了在中國的駐軍權和派駐軍艦權,嚴重破壞了中國的國防主權,包括領海主權。
其次,大規模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使中國逐步淪為外國侵略者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掠奪地,是造成近代中國社會經濟長期不能有效發展的根源。
自1842年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向中國勒索賠款之後,其後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列強向中國索賠的賠款數額步步升高。截止1901年,中國對外八次主要賠款達13億兩白銀,相當於清政府1901年全年財政總收入的16倍。由於賠款數額太大,清政府無力償還,不得不向外國銀行團借款,並以鹽稅、海關稅、常關稅為擔保,使列強從財政和金融上扼住了中國的咽喉。而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卻越來越重,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依賴越來越大,中國人民也因此而日益貧困。巨額賠款也使中國喪失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機遇,使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缺少必要的資金,增強了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依賴性。列強的經濟侵略使近代中國成為一個「一窮二白」的落後國家。 第三,列強在進行侵略的同時,也把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傳入中國,對中國的舊制度和舊觀念產生前所未有的沖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列強的經濟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當然,西方列強在侵華的時候只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其主觀動機是不希望中國成為獨立自主富強的近代化國家,因此總是千方百計壓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阻撓和破壞中國社會進步。相對於它們對中國社會造成的消極作用來看,其在客觀上的積極作用無疑處於次要和從屬的地位。只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中國才有可能走上富強的道路。
總之,近代以來,外國資本主義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通過發動戰爭、強佔領土、迫簽條約、開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關稅、壟斷航運以及進行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等多種方式,對中國從政治上加強控制,經濟上大肆掠奪,文化上逐步滲透,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⑤ 中國近代有哪四次大規模的列強侵華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

結果
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靜海寺與英國政府議約,雙方共在寺內議約四次。8月29日,中國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國提出的議和條款,在英軍旗艦「汗華」(亦譯康華麗)號上正式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滿足了英國大多數的要求。香港島因此被割讓給英國,上海、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五大口岸被迫開放給英國人貿易和居住。
列強不欲英國坐大,紛紛與中國簽訂更多不平等條約。1844年7月3日,中美簽訂《中美望廈條約》。1844年10月24日,法國與中國簽訂《黃埔條約》,享有領事裁判權和傳教權等。1843年10月8日,中英簽署了《虎門條約》,重新規定了英國所享有的最惠國待遇和領事裁判權。

影響
鴉片戰爭是中國抗擊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第1次戰爭。英軍以較少的兵力、較小的代價戰勝了中國。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觀上敵人兵器佔有優勢,戰略戰術運用得當,能集中大部兵力轉沿海城市,佔領經濟命脈之地,戰斗中常以正面攻擊與側翼包抄相結合之外,在主觀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社會制度到了19世紀30年代,更加沒落腐朽,不僅經濟停滯,十分落後,削弱了戰爭賴以取勝的經濟基礎,而且整個統治集團內部,彌漫著享樂苟安,貪污腐化氣息。隨著鴉片的輸入,統治集團中的大部分人越來越依賴這種毒品來消磨荒淫無度的寄生生活。他們既接受內外煙販的收買,又依賴這種毒品的走私,從中取得利益。有些走私船,公然插著兩廣總督或粵海關監督的旗號,威風十足地從伶仃洋駛進廣州。清廷的貴族大臣,則從廣東和沿海官吏那裡,獲得豐厚的賄賂。甚至皇帝也收取大量的西洋奇珍,成為這種「通商」關系裡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在禁煙與反禁煙、戰與和的問題上,他們始終搖擺不定,在整個戰爭中,始終沒有堅定的方針。從皇帝到將軍、督、撫,戰守無策,沒有切合實際的作戰方法。當戰爭受挫時,他們立刻求和;和議不成,又空喊作戰。當議和投降比打仗有利於維系搖搖欲墜的反動統治時,他們就屈辱投降。
政治上的反動和腐朽,帶來了軍事上的無能和腐敗遼闊綿長的中國海岸線,長期疏於戰備,有邊無防。以八旗、綠營為主力的清軍,長時期養尊處優,懶於訓練,軍心渙散,紀律鬆弛;將帥素質低下,軍事思想保守落後,不會組織、指揮打仗。鴉片戰爭爆發後,許多將領不諳敵情,株守建築落後的營壘要塞,一線防禦,不顧縱深側後;許多地區的守軍,遠遠看見敵軍即開炮轟擊,未等敵軍靠近,便一鬨而散,逃之夭夭,甚至舉起白旗投降。寧波、餘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戰自棄。而以林則徐、鄧廷楨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國侵略者的斗爭中雖有決心,有成果,但他們最終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徒有救國之志,而無尺寸之權」(詩人陸嵩語)。任用投降主義分子耆英、伊裡布等去抵抗侵略者,無疑是緣木求魚。
脫離人民、反對人民甚至鎮壓人民起來反抗侵略者 在民族自衛戰爭中,清朝反動政府不廣泛動員、組織民眾,單靠有限的軍力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到處分兵把口,本來是敵寡我眾的形勢,但在實際戰場上卻成了敵眾我寡的形勢。甚至當中國人民自發地起來抗擊侵略者時,他們卻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責他們「潛相煽惑」、「為害甚大」,橫加反對、破壞、鎮壓,直至墮落到去勾結外國侵略者,鎮壓愛國人民的抗侵斗爭。這樣的反動、腐朽的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戰爭勝利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

結果
侵略軍一路燒殺搶掠,在清廷長期經營的圓明園大肆搶掠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並將園內建築付之一炬。10月24日、25日,奕欣分別與額爾金、葛羅交換了《天津條約》批准書,並訂立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①開天津為商埠;②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③割讓九龍司給英國;④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法方還擅自在中文約本上增加:「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⑤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八百萬兩,恤金英國五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
俄國自以「調停」有功,逼迫奕欣於11月14日訂立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並為進一步掠奪中國西部領土製造條約根據。1864年,俄國據此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割占巴勒喀什池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影響
中國 再次損失了大量主權和領土,向半殖民地道路又前進了一步。其中,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趨激化。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進入中國內地,並日益擴展,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中國社會進一步半殖民地化。

甲午中日戰爭

結果
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中國認明朝鮮為獨立國家、撤出朝鮮半島,並割讓台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日本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清朝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
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影響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認明朝鮮為獨立國家、撤出朝鮮半島,並割讓台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日本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清朝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經濟迅速發展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同時日本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導致數年後的英日聯盟和日俄開戰。而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清朝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准備積極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即戊戌變法)。

八國聯軍侵華

結果
1900年12月,列強各國(除了出兵的八國外,又加上比利時、荷蘭、西班牙三國)向清政府提出《議和大綱》,後又訂立詳細條款,於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簽字。《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懲辦「得罪」列強的官員;派親王、大臣到德國、日本賠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國人建立和參加抵抗侵略軍的各種組織;賠款4億5000萬兩白銀,分39年付清,本息9億8000萬兩白銀;在北京東交民巷一帶設使館區,各國可在使館區駐兵,中國人不準在區內居住;平毀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國可以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兵。《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完全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

影響
1. 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2.「使館界」是「國中之國」,成為列強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
3.清朝腹地置於列強武裝控制之下
4.列強通過外交途徑加強了對清政府的控制
5.迫使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6.《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半封社會的境地

⑥ 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的侵華戰爭有哪幾次

一、1840-1842,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對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二、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對英法,簽訂《北京條約》,這之後清朝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標志清朝中央政府開始半殖民地化。這期間,沙俄強佔中國西北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三、1884-1885,中法戰爭,簽訂《中法新約》,列強獲得了從緬甸等地近進入西藏的通路。

四、1894-1985,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喪失了對朝鮮的宗主權,巨額的戰爭賠款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五、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簽訂《辛丑條約》,中與十一國 1901年 賠款9.8億兩,劃定「使館界」,拆除炮台,懲辦義和團,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修訂商約 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中國完全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六、1931-1945,抗日戰爭,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6)中國近現代同列強戰爭擴展閱讀:

1、《南京條約》:

又稱「萬年和約」、「白門條約」、「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該約於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

《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

(1)割讓香港島;

(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

(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

(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

(5)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

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22日、10月8日,耆英與璞鼎查又先後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和細則,將協定關稅和租界制度予以落實,並使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權益。

《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主權,便利了英國對華的商品輸出,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一步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並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2、抗日戰爭總體評價: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⑦ 列舉中國近代歷史上列強侵略中國發動的戰爭包括時間

鴉片戰爭1840-1842《中英南京條約》《中英虎門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美望廈條約》:2100萬賠款,割香港島,五口通商,協定關稅,片面最惠國待遇,開設租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傳教權(法國)。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天津條約》(中國與英法美俄)《北京條約》(中國與英法):十口通商,內河航行權,內地傳教權,公使駐京,設領事館,200萬賠款;增開天津通商口岸,割九龍司,800萬賠款。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
中法戰爭1884-1885《中法新約》:承認越南為保護國,西南開通商口岸。中國西南門戶被打開
甲午中日戰爭《中日馬關條約》:割遼東、台灣、澎湖,賠款2億兩,四口通商,開設工廠。大大加深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894-1895《辛丑條約》(中國與11國):撤除大沽口炮台,駐兵北京至山海關鐵路,駐兵使館區東交民巷,賠款4.5億兩加上39年中利息總數10億兩,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結社反帝活動。使中國社會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日本侵華戰爭1931-1945。中國同胞經過了14年艱苦奮戰,終於取得了這場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勝利。

⑧ 中國近代史上被列強侵略的戰爭。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1年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
1856年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互相殘殺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進呈《資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 平型關大捷
1937年秋 中國共產黨陝北洛川會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
1938年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⑨ 中國近代,西方列強共發動了哪些侵略中國的戰爭

如果只計算『西方列強發動的對中國侵略戰爭』有:
1、鴉片戰爭
2、第二內次鴉片戰爭
3、中法戰爭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西藏抗英戰爭
6、江東六十四屯抗俄國戰爭
7、中俄珍寶島沖突(只能算沖突)

註:對中國傷害最大的是讓國人,俄國從1858年至1915年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形成的,割去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並違約侵佔了數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近代中國還有一些(非西方國家)戰爭為:
中日甲午戰爭、容日本侵華戰爭(自1931年至1945年)、朝鮮戰爭(非對中國本土的侵略)、中印邊境戰爭、中越戰爭。

⑩ 列舉中國近代以來遭受列強入侵的戰爭

1840-1842鴉片戰爭
1856-1860二鴉
1860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1883-1885中法戰爭
1894-1895甲午中日戰爭
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31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1937-1945抗日戰爭

閱讀全文

與中國近現代同列強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