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拓跋、慕容與蒙古,為何游牧民族遷往東西方的結局完全不同
公元220年,拓跋部首領拓跋詰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獲擁戴,長子拓跋匹孤率屬部遷至河西涼州,「拓跋」姓也被同音異譯為「禿發」。公元397年,禿發匹孤八世孫禿發烏孤建立南涼。
都向鄰國稱過臣(南涼王禿發傉檀向後秦君主姚興稱臣;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向後燕君主慕容垂稱臣);都遇到了一個北方夙敵(公元411年與公元413年,南涼兩度被北涼圍都被迫交人質以求撤兵;公元402~487年,柔然南侵與北魏北伐均達二十餘次)。
都因為北方強敵的壓力遷都(公元410年,迫於北涼威脅,南涼將都城由姑臧遷往樂都,次年姑臧被北涼攻佔;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柔然對北魏舊都平城的威脅);都因為漢化而使國家走向滅亡(南涼在抓回了乞伏熾磐後效仿漢族慣例並未將其處死,最終被其消滅;北魏孝文帝改革使統治階層漢化後迅速走向衰落,為未來北魏滅亡埋下了伏筆)。
⑵ 拓跋家族歷史
拓跋家族出自鮮卑拓跋部落。鮮卑族拓跋部,原來居住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游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在酋長拓跋詰芬的率領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
到酋長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後又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於氏族部落聯盟階段。
公元338年,首領什翼犍建立代政權,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逐漸強大起來。公元376年,前秦王苻堅攻代,什翼犍戰死,代滅。
(2)三國全面戰爭拓跋力微擴展閱讀:
拓跋氏復姓或是古老的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五十四位門閥,得姓歷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拓跋氏望出潁川郡、雁門郡。拓跋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歷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鮮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內蒙古等地建立代國,後為前秦苻堅所滅。淝水之戰後,拓跋珪於公元386年重建代國稱王,同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後孝文帝遷都洛陽。統治區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東部,東至遼西,南至淮河、秦嶺為界。共歷17帝,171年。
⑶ 拓拔一族的祖先是誰
經查實,無此姓,乃筆誤,應為「拓跋」姓。
拓跋[拓跋,讀音作tuò bá(ㄊㄨㄛˋ ㄅㄚˊ)]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後裔鮮卑族拓跋(亦稱托跋)部拓跋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相傳,黃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陽氏顓頊。昌意的小兒子悃被封在北土(今中國北部地區)。黃帝以土德之瑞稱王。鮮卑族人則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土德後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張旗鼓地進行漢化改革時,率王族改為漢字單姓「元」氏,其王族之外德拓跋氏遂成為庶姓,仍為拓跋氏,不與皇室同族。
第二個淵源:源於李姓所改。出自西漢時期有李氏者改為拓跋氏。
由於李氏有三個主源,改為拓跋氏的李氏,一說源自嬴姓即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一說源自回族阿跌失氏,到底源自何源,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得姓始祖:拓跋力微。
拓跋氏尋宗溯源,黃帝有四妃,有二十五子,其中十二個兒子繼承父姓姬姓,另外十三個兒子改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為西陵氏女,號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囂、龍苗。西陵氏所生長子昌意,降居若水(由帝子下降為諸侯),生子三人:長子名乾荒,乾荒生顓頊(高陽氏,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後裔為李氏;三子名悃,遷居北土,其後裔即為拓跋氏,即後來北朝的鮮卑族。
據史籍《魏書·序紀》記載,拓跋氏歷史的序幕是從拓跋毛開始的。他為「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謂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約都是一個氏族部落聯盟中的氏族部落。拓跋毛之後,五傳到了拓跋推寅時候,正值東漢初年,拓跋氏開始從原來的居地向南遷徙。「南遷大澤,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七傳到了拓跋鄰,以所在地荒遐,又謀南遷,因年老,傳位於子拓跋詰汾,帥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歷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獸之說,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話傳說。拓跋詰汾死,子拓跋力微立。在《魏書·序紀》里,拓跋力微被稱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歲。在拓跋氏歷史上,力微是有貢獻的,因此他被稱為始祖。
⑷ 曹操認識拓跋力微嗎
拓跋力微(公元174年—公元277年)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3月15日)
曹操死的那年,專拓跋力微46歲,
但正史記載,甘屬露三年(258年),拓跋力微遷徙部眾到定襄的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居住,採取與魏國友好親善的外交政策。
由此推論,在此之前,他和魏國根本不接壤,理論上沒有認識的可能,正史中更無相關記載。
⑸ 求三國年事表
(漢滅後,我把包括蜀國和吳國各皇帝年號都打出來了,全手動輸入,手都酸了,不加分,實在對不起我啊!!!!另外鄙視一群不看人家問題就回答的黏貼黨!)
三國大事件年表
(184年十二月-189年三月)是東漢皇帝漢靈帝劉宏的第四個年號。漢朝使用這個年號時間
共記6年。
中平六年三月,漢靈帝逝世,漢少帝劉辯即位。四月改元光熹元年。
漢獻帝永漢元年(189年)十二月,即中平六年十二月,「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
復稱中平六年。
184年 (漢靈帝 中平元年) 2月 黃巾起義。
10月 張角病死。
187年 (漢靈帝 中平三年)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 (漢少帝 光熹元年【此年號僅維持了四個月,被廢】 同年漢獻帝即位 恢復中平六年
)9月 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 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漢獻帝 改元初平元年) 1月 各路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 ,卒年15。
2月 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 (漢獻帝 初平二年)孫堅破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192年(漢獻帝 初平三年)4月 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卓。
6月 傕、汜圍長安,殺允,敗布。操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壯大。堅擊
表,戰死。
193年 (漢獻帝 初平四年)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 (漢獻帝 改元興平元年)呂布擊操。謙病亡,備領徐州牧。
195年 (漢獻帝 興平二年)10月 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
196年 (漢獻帝 改元建安元年)7月 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回長安。布占徐州,劉備投操。
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197年 (漢獻帝 建安二年)袁術在壽春稱帝。操討伐張綉,失敗。紹佔領冀、幽、青、並
四州。
198年 (漢獻帝 建安三年)9月 布攻打備,破小沛。
12月 操擒殺布。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漢獻帝 建安四年) 11月 綉降操。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操。策襲取廬江,敗劉勛
。備討伐術,術病死。
200年 (漢獻帝 建安五年)操誅殺承等。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
渡之戰開始。
10月 操偷襲烏巢。
201年 (漢獻帝 建安六年)操敗紹於倉亭。備投奔劉表。
202年 (漢獻帝 建安七年)5月 袁紹病死。
203年 (漢獻帝 建安八年)權討伐黃祖。
204年 (漢獻帝 建安九年)操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 (漢獻帝 建安十年)操平定青州。
206年 (漢獻帝 建安十一年)操平定並州。
207年 8月 (漢獻帝 建安十二年)操大破烏桓,滅袁氏殘余勢力,統一北方。備三顧茅廬
請諸葛亮。操從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 (漢獻帝 建安十三年)6月 操封為漢丞相,郭嘉病死
7月 操南征表。
8月 表病死。操殺孔融。
9月 劉琮降操。
11月 赤壁之戰,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 (漢獻帝 建安十四年)10月 備與權之妹成親。
210年 (漢獻帝 建安十五年)操建成銅雀台。瑜亡。公孫康遣公孫模、張敞等興兵伐韓、
濊,建帶方郡。
211年 (漢獻帝 建安十六年)操攻破馬超。備入川。
212年 (漢獻帝 建安十七年)10月 操南下進攻濡須口。備駐扎霞萌關。權移治秣陵,改名
建業。
213年 (漢獻帝 建安十八年)5月 獻帝封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 (漢獻帝 建安十九年)5月 權攻破宛城。
7月 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 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操,事泄,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備,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 (漢獻帝 建安二十年)7月 操征張魯。
11月 魯降操。逍遙津之戰。操在濡須打敗權。
216年 (漢獻帝 建安二十一年)操稱魏王。
217年 (漢獻帝 建安二十二年)2月 操進攻濡須口,權敗。
218年 (漢獻帝 建安二十三年)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漢獻帝 建安二十四年)7月 備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 羽失荊州,被權殺害。
220年 (漢獻帝 建安二十五年同年改元延康元年)1月 操病亡。
10月 (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東漢亡,曹魏建立,曹丕追曹操為武帝,建元黃初)丕稱帝,
建魏國。
221年 (魏文帝黃初二年,劉備稱帝沿用國號漢,改元章武)4月 備稱帝。備伐吳。張飛
遇害。
222年 (魏文帝黃初三年,蜀漢昭烈帝二年,孫權接受魏國封王,稱王東吳,正式建元,
黃武元年)權稱吳王。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備。
223年 (魏文帝黃初四年,蜀漢昭烈帝三年,蜀漢懷帝後主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孫吳黃
武二年)4月 備死於白帝城,禪繼帝位。
8月 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雍闓叛亂。
225年 (魏文帝黃初六年,蜀漢後主建興三年,孫吳黃武四年)亮南征。亮七擒七縱孟獲
,平定蜀南方。
226年 (魏文帝黃初七年,曹魏曹睿即位 蜀漢後主建興四年,孫吳黃武五年)丕病亡,曹
睿繼位。
12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 (魏明帝改元太和,蜀漢後主建興五年,孫吳黃武六年)亮上書北伐。
228年 (魏明帝 太和二年,蜀漢後主建興六年,孫吳黃武七年)亮一伐中原。姜維降蜀。
馬謖失街亭。周魴詐降誘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亮二伐中原。
229年 (魏明帝 太和三年,蜀漢後主建興七年,東吳孫權稱帝,建國號吳,黃武八年)權
稱帝。亮三伐中原。
230年 (魏明帝 太和四年,蜀漢後主建興八年,孫吳太祖改元黃龍)吳派衛溫、諸葛直航
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真病亡。
231年 (魏明帝 太和五年,蜀漢後主建興九年,孫吳太祖黃龍二年)亮第五伐中原。
234年 (魏明帝於233年改元青龍,224年為曹魏青龍二年,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孫吳太
祖於232年改元嘉禾,234年為嘉禾三年)亮六齣祁山。
8月 亮病逝於五丈原。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 (魏明帝青龍三年,蜀漢後主建興十三年,孫吳太祖嘉禾四年)1月 曹睿封懿為太傅
。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 (魏明帝青龍五年,同年改元景初,蜀漢後主建興十五年,孫吳太祖嘉禾六年)遼
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 (魏明帝5月景初二年,蜀漢後主改元延熙,孫吳太祖嘉禾七年,同年改元赤烏)
魏明帝遣劉昕、鮮於嗣取帶方、樂浪
8月 懿平遼東,殺公孫淵。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親魏倭王」
。
239年(魏明帝景初三年,同年曹芳即位,蜀漢後主延熙二年,孫吳太祖赤烏二年) 1月 曹
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 (魏哀帝改元正始,蜀漢後主延熙三年,孫吳太祖赤烏三年)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
亂。魏帶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241年 (魏哀帝正始二年,蜀漢後主延熙四年,孫吳太祖赤烏四年)魏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 (魏哀帝正始三年,蜀漢後主延熙五年,孫吳太祖赤烏五年)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高句麗東川王位宮叛,寇西安平。
244年 (魏哀帝正始五年,蜀漢後主延熙七年,孫吳太祖赤烏七年)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
,傷亡慘重。
8月 幽州刺史毋丘儉從玄菟出發攻高句麗
9月 百濟臣智襲取樂浪邊民,後懾太守劉茂威歸還
10月 魏軍攻克丸都,東川王奔沃沮
11月 毋丘儉以王頎東追至挹婁界,劉茂、弓遵別遣伐濊
245年 (魏哀帝正始六年,蜀漢後主延熙八年,孫吳太祖赤烏八年)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
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5月 魏軍各路征伐高句麗的軍隊皆告捷,毋丘儉刻石紀功並凱旋。
246年 (魏哀帝正始七年,蜀漢後主延熙九年,孫吳太祖赤烏九年)毋丘儉兩破高句麗。
247年 (魏哀帝正始八年,蜀漢後主延熙十年,孫吳太祖赤烏十年)蜀將維出隴右攻魏,
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王頎繼任帶方太守,遣張政攜詔書、黃幢等赴倭。
248年 (魏哀帝正始九年,蜀漢後主延熙十一年,孫吳太祖赤烏十一年)懿封為丞相。
249年 (魏哀帝正始十年,同年改元嘉平,蜀漢後主延熙十二年,孫吳太祖赤烏十二年)1
月 懿殺曹爽一夥。夏侯霸降蜀。維伐魏。
250年 (魏哀帝嘉平二年,蜀漢後主延熙十三年,孫吳太祖赤烏十三年)權廢孫和為庶人
,賜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 (魏哀帝嘉平二年,蜀漢後主延熙十四年,孫吳太祖改元太元)魏太尉王凌陰謀叛
變,被懿平定。
7月 懿亡。
252年 (魏哀帝嘉平三年,蜀漢後主延熙十五年,孫吳太祖太元二年,同年改元神鳳,同
年孫權亡,會稽王孫亮即位改元建興)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權亡,孫亮繼位。司馬昭
攻吳,失敗。
253年 (魏哀帝嘉平四年,蜀漢後主延熙十六年,孫吳會稽王建興二年)諸葛恪進攻魏,
無功而返。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恪。
254年 (魏哀帝嘉平五年,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為帝,改元正元,蜀漢後主延熙十七年,
孫吳會稽王改元五鳳)9月 師廢曹芳。
10月 曹髦繼位。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 (魏高貴鄉公曹髦正元二年,蜀漢後主延熙十七年,孫吳會稽王五鳳二年)鎮東將
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師。師亡。昭為大將軍。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 (魏高貴鄉公曹髦正元三年,同年改元甘露,蜀漢後主延熙十八年,孫吳會稽王五
鳳三年,同年改元太平)4月,昭討伐諸葛誕。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
吳政。孫綝殺滕胤等人。
257年 (魏高貴鄉公曹髦甘露二年,蜀漢後主延熙十九年,孫吳會稽王太平二年)誕與孫
吳聯合起兵反魏。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 (魏高貴鄉公曹髦甘露三年,蜀漢後主延熙二十年,同年改元景耀,孫吳會稽王太
平三年,同年孫綝廢孫亮,立孫休為帝,改元永安)魏軍破壽春,斬誕。孫綝廢吳帝孫亮
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綝。
260年 (魏高貴鄉公曹髦甘露五年,被誅,曹奐即位,改元景元,蜀漢後主景耀二年,孫
吳景皇帝永安三年)5月 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6月 曹奐繼位。
262年 (魏元帝景元三年,蜀漢後主景耀四年,孫吳景皇帝永安五年)10月, 維攻魏,被
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 (魏元帝景元四年,蜀漢後主景耀五年,同年改元炎興,同年後主劉禪投降於魏,
蜀漢亡,孫吳景皇帝永安六年)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魏元帝景元五年,同年改元咸熙,孫吳景皇帝永安七年,同年改元宣陵,同年孫
休亡,孫皓即位改元元興,追父孫和為文皇帝)鍾會維密謀失敗被殺。昭稱晉王。孫休亡
,孫皓繼位。
265年 (魏元帝咸熙二年,司馬炎廢曹奐,建國西晉,建元泰始,孫吳末帝元興二年,同
年改元甘露)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12月 炎廢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 (西晉武帝泰始七年,孫吳末帝於266改元寶鼎,於269改元建衡,271為建衡三年,吳
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西晉武帝泰始八年,孫吳末帝改元鳳凰)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
陵。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6年 (西晉武帝於275年改元咸寧,266年為咸寧二年,孫吳末帝於265年改元天冊,266年
改元為天璽)2月 東夷八國歸化
7月 東夷十七國內附
277年 (西晉武帝咸寧三年,孫吳末帝改元天紀)晉文鴦擊破鮮卑人。
278年 (西晉武帝咸寧四年,孫吳末帝天紀二年)羊祜死、杜預駐扎襄陽。
2月 東夷六國來獻
279年 (西晉武帝咸寧五年,孫吳末帝天紀三年)西晉出六路兵馬攻打吳。
280年 (孫吳末帝天紀四年,同年,孫吳滅亡,西晉武帝咸寧六年,滅吳改元太康)西晉
滅吳,皓降,吳亡 。
⑹ 三國群英傳7武將特性有3個的是誰
水面、山地、雪地、森林、沙漠、室內、城寨戰熟練(在水面、山地、雪地、森林、沙漠、室內、城寨作戰時提高武力、智力、速度、命中率),水面、山地、雪地、森林、沙漠、室內、城寨戰擅長(在水面、山地、雪地、森林、沙漠、室內、城寨作戰時大幅提高武力、智力、速度、命中率)。
格擋(個人 受到一般攻擊時偶爾能完全防禦)
免脫(個人 落馬是被俘幾率較低)
遁逃(個人 全軍撤退時,可以立即離開戰場)
體回(個人 千人戰中每秒回復體力2)
技回(個人 千人戰中每秒回復技力2)
養生(個人 每天可回復體力1)
靜思(個人 每天可回復技力1)
募兵(個人 不在建築物時,每隔2天增加士兵1)
剛體(個人 大幅降低受到傷害時損失的體力)
護身(個人 降低受到傷害時損失的體力)
破招(個人 大幅降低千人戰時受到的必殺技傷害)
拆招(個人 降低千人戰時受到的必殺技傷害)
擅謀(個人 使用軍師技消耗計力減少5)
精武(個人 使用武將技消耗計力減少5)
死戰(個人 體力低於一半時,提高必殺技使用幾率,體力越低,幾率越高)
不屈(個人 體力低於三成時,提高必殺技使用幾率,體力越低,幾率越高)
劍術、槍術、刀術、扇術、弓術精髓(個人 持劍、槍、刀、扇、弓時,大幅提升殺傷力)
劍術、槍術、刀術、扇術、弓術(個人 持劍、槍、刀、扇、弓時,提升殺傷力)
屍魂(個人 殺死敵兵時,有很高幾率使其復活成為我方屍兵)
屍靈(個人 殺死敵兵時,有相當幾率使其復活成為我方屍兵)
屍魘(個人 殺死敵兵時,有少許幾率使其復活成為我方屍兵)
搶奪(個人 戰役結束後,有少許幾率奪取一名交手過的武將道具)
辯才(個人 擔任外交指令的執行武將時,有相當高的成功率)
交涉(個人 擔任外交指令的執行武將時,有較高的成功率)
破城(個人 對守城軍械的傷害加倍)
沖城(個人 對守城軍械有較高的傷害力)
隱密伏兵(個人 率領的士兵具有隱形能力)
增編士兵(個人 帶兵數額外增加50但不會突破200兵的上限)
調兵(個人 帶兵數額外增加25但不會突破200兵的上限)
增編從將(個人 帶將數額外增加2但不會突破5將的上限)
遣將(個人 帶將數額外增加1但不會突破5將的上限)
念體(個人 可用自身的技力抵擋一定程度的傷害)
魂轉(個人 可用自身的技力抵擋相當程度的傷害)
劍訣(個人 大刀與劍系武器的經驗成長兩倍)
扇決(個人 劍與扇系武器的經驗成長兩倍)
刀決(個人 劍與槍系武器的經驗成長兩倍)
槍決(個人 大刀與槍系武器的經驗成長兩倍)
弓決(個人 大刀與弓系武器的經驗成長兩倍)
慧劍(個人 讓武將的殺傷力除了武力之外,再額外加上智力的20%傷害)
鍛造(個人 進行鍛造的時候,成功率提高15%)
冶煉(個人 進行鍛造的時候,成功率提高10%)
擊劍(個人 大刀與劍系武器的特殊攻擊發動率提高10%)
弄扇(個人 劍與扇系武器的特殊攻擊發動率提高10%)
舞刀(個人 大刀與槍系武器的特殊攻擊發動率提高10%)
旋槍(個人 劍與槍系武器的特殊攻擊發動率提高10%)
操弓(個人 槍與弓系武器的特殊攻擊發動率提高10%)
威勢(主將 有少許幾率使敵方兩成士兵害怕逃跑)
殘暴(主將 有少許幾率使敵方兩成士兵害怕逃跑)
仁義(主將 有少許幾率勸說敵方兩成士兵倒戈)
惑眾(主將 有少許幾率勸說敵方兩成士兵倒戈)
媚力(主將 有少許幾率誘使敵方兩成士兵倒戈)
勸服(主將 對陣時,有少許幾率勸說敵方部隊加入我方軍團)
逼迫(主將 對陣時,有少許幾率強逼敵方部隊加入我方軍團)
挑釁(主將 要求單挑時,成功機會較大)
罵陣(主將 降低敵方部隊士氣)
懦弱(主將 能完全拒絕敵方的單挑要求)
卑鄙(主將 單挑時有少許幾率,命令士兵加入戰局)
慧眼(主將 戰前布陣時,有相當高的幾率隨機消除敵方一個軍師技)
心眼(主將 戰前布陣時,有幾率隨機消除敵方一個軍師技)
識破(主將 進入千人戰時,有相當高的幾率解除敵方部隊隱形能力)
偵查(主將 進入千人戰時,有少許幾率解除敵方部隊隱形能力)
神機神算(主將 戰前布陣時,有相當高的幾率探知敵軍施展的軍師技)
洞察(主將 戰前布陣時,有幾率探知敵軍施展的軍師技)
截天弩改良(主將 大幅加快我軍布置的截天弩發射速度)
截天弩操作(主將 加快我軍布置的截天弩發射速度)
霹靂車改良(主將 大幅加快我軍布置的霹靂車發射速度)
霹靂車操作(主將 加快我軍布置的霹靂車發射速度)
百獸號令(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大批飛鷹、惡狼、猛虎、花豹、大熊作戰)
百獸呼喚(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飛鷹、惡狼、猛虎、花豹、大熊作戰)
飛鷹、惡狼、狂牛、猛虎、花豹、大熊號令(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大批飛鷹、惡狼、狂牛、猛虎、花豹、大熊作戰)
飛鷹、惡狼、狂牛、猛虎、花豹、大熊召喚(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飛鷹、惡狼、狂牛、猛虎、花豹、大熊作戰)
式神降臨(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大批式神童子、式神姬、犬神助戰)
式神招來(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式神童子、式神姬、犬神助戰)
童子、姬、犬神降臨(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大批式神童子、式神姬、犬神助戰)
童子、姬、犬神招來(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式神童子、式神姬、犬神助戰)
機關驅動(主將 千人戰時,發動大批木牛、流馬、機關兵助戰)
機關操縱(主將 千人戰時,發動木牛、流馬、機關兵助戰)
木牛、流馬、機關兵驅動(主將 千人戰時,發動大批木牛、流馬、機關兵助戰)
木牛、流馬、機關兵操縱(主將 千人戰時,發動木牛、流馬、機關兵助戰)
妖兵赦令(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大批稻草妖兵助戰)
妖兵現身(主將 千人戰時,召喚稻草妖兵助戰)
劍陣精通(主將 使用劍陣時的效果兩倍)
錘陣精通(主將 使用錘陣時的效果兩倍)
盾陣精通(主將 使用盾陣時的效果兩倍)
斗陣(主將 進行沖陣對抗時,配置點數增加15%)
用謀(主將 進行沖陣對抗時,配置點數增加20%)
好謀(主將 進行沖陣對抗時,配置點數增加30%)
解陣(主將 10%幾率識破對手將要使用的陣形)
破陣(主將 20%幾率識破對手將要使用的陣形)
回春(主將 當我方武將體力低於一定值時,每秒回復1點生命)
命回(主將 當我方武將體力低於一定值時,每秒回復2點生命)
聚精(主將 當我方武將技力低於一定值時,每秒回復1點技力)
振奮(主將 當我方武將技力低於一定值時,每秒回復2點技力)
戰栗(主將 降低敵方氣力的累積速度10%)
恫喝(主將 降低敵方氣力的累積速度20%)
激昂(主將 提高士兵使用特殊攻擊的幾率5%)
奮勇(主將 提高士兵使用特殊攻擊的幾率10%)
沖陣精通(主將 進行沖陣對抗時,我方沖陣單位的傷害兩倍)
統馭(主將 我方士兵不會害怕逃跑或者倒戈)
奇襲(主將 有機會在進入千人戰時,使我方所有士兵進入隱形狀態)
行軍(元帥 加快大地圖的移動速度)
航船(元帥 加快大地圖水面的移動速度)
劫掠(元帥 千人戰勝利時,自敵軍團或建築物奪取的金錢數增加)
開路(元帥 大地圖上移動速度不受地形影響,皆視同道路)
王道(元帥 大幅提高靈獸、猛獸、山賊的降服幾率)
人望(元帥 提高靈獸、猛獸、山賊的降服幾率)
醫療(元帥 大幅增加千人戰後,全軍團武將的體力回復量)
包紮(元帥 增加千人戰後,全軍團武將的體力回復量)
屯田(元帥 不在建築物內時,軍團金錢每天增加50)
築寨節約(元帥 軍團扎營時,減少消耗金錢)
築寨御敵(元帥 軍團扎營時,全軍團士兵防禦力上升)
築寨備戰(元帥 軍團扎營時,全軍團士兵命中率提高)
領導(元帥 全軍團武將每日士氣增加2)
鼓舞(元帥 全軍團武將每日士氣增加1)
攻城奇略(元帥 領軍攻城時,大幅提高全軍團士兵的命中率、移動速度)
攻城戰術(元帥 領軍攻城時,提高全軍團士兵的命中率、移動速度)
強襲奇略(元帥 大幅提高全軍團士兵命中率)
強襲戰士(元帥 提高全軍團士兵命中率)
防禦奇略(元帥 大幅提高全軍團士兵防禦力)
防禦戰術(元帥 提高全軍團士兵防禦力)
人和(元帥 提高附近山野豪傑幫助我方戰斗的幾率10%)
募兵(元帥 每次千人戰後,回覆全軍團武將所帶士兵量2%)
徽兵(元帥 每次千人戰後,回覆全軍團武將所帶士兵量5%)
調理(元帥 行軍時,每天回覆全軍團武將的體力2%)
軍醫(元帥 行軍時,每天回覆全軍團武將的體力5%)
包圍(元帥 使敵軍團無法撤退)
說服(元帥 提高戰後俘虜投降的成功率10%)
恩義(元帥 提高戰後俘虜投降的成功率20%)
有些是武將本身自帶特性,有些是自創武將特性選項和成長特性,有些是武將物品附帶,有些是武器和坐騎附帶。
丁奉:水面戰擅長、練兵
刁玄:卑鄙
於禁:精武、免脫
於詮:死戰
士孫瑞:劍術、冷箭
士壹:森林戰熟練、冷箭
大喬:扇術精髓、飛刀、媚力
小喬:刀術、冷箭、媚力
山濤:靜思、冷箭
公孫度:雪地戰熟練
公孫恭:雪地戰熟練
公孫康:雪地戰熟練
公孫淵:雪地戰熟練
公孫范:雪地戰熟練
公孫續:搶奪
公孫瓚:雪地戰擅長
天香:搶奪、刀術
太史昭容:水面戰擅長、刀術
太史慈:水面戰擅長、格擋、槍術
孔融:擅謀、交涉
文蕊:雪地戰擅長、決斗、媚力
文丑:雪地戰擅長、決斗、刀術
毋丘儉:雪地戰熟練
牛輔:沙漠戰熟練
王子服:擅謀
王元姬:弓術、交涉
王允:劍術、開路
王匡:遁逃
王若華:槍術
王祥:擅謀
王筠:沙漠戰擅長
王雙:沙漠戰擅長、刀術
司馬孚:劍術
司馬炎:槍術、技回
司馬昭:劍術、擅謀
司馬師:劍術
司馬朗:交涉
司馬鈴:交涉
司馬瑋:劍術
司馬徽:慧眼、識破
司馬懿:神機神算、妖兵赦令
左慈:妖兵赦令、心眼
甘若男:水面戰擅長、搶奪、冷箭
甘寧:水面戰擅長、搶奪、劫掠
田欣:弓術、靜思
田豐:擅謀、靜思
申耽:劍術
申儀:刀術
石苞:屯田
石崇:屯田
伊大目:護身
伊籍:擅謀、交涉
全琮:水面戰擅長、槍術
全端:水面戰熟練、槍術
吉太:技回、包紮
吉穆:包紮
吉邈:包紮
朱治:水面戰熟練
朱虹:水面戰熟練
朱桓:水面戰擅長
朱異:水面戰熟練
朱然:水面戰熟練
朱損:水面戰擅長
羊徽瑜:擅謀
何姬:弓術
何進:調兵、遣將
何蜜:調兵
何儀:搶奪
冷苞:槍術
吳蘭:流馬操控
吳懿:木牛操控、流馬操控
呂布:驍勇、鬥志、飛馬
呂威璜:雪地戰熟練
呂凱:森林戰擅長
呂菁:水面戰擅長、劍術
呂雯:精武
呂蒙:水面戰擅長、劍術、專心
李文姬:專心
李恢:流馬操控
李異:水面戰擅長
李傕:卑鄙
李儒:卑鄙
李嚴:木牛操控
杜遠:搶奪
辛毗:擅謀
辛憲英:擅謀
阮咸:靜思
阮籍:靜思
典韋:短戟、死戰、沖城
周玉:水面戰擅長、飛刀
周倉:搶奪
周泰:水面戰擅長、不屈、護身
周瑜:水面戰擅長、劍術精髓、航船
孟達:劍術、木牛驅動
武安國:刀術
法正:擅謀、專心
沮授:交涉
芙蓉:沙漠戰擅長、槍術
邴原:槍術
俞涉:雪地戰擅長
姜維:沙漠戰擅長、神機神算、屯田
姜霞:沙漠戰擅長、洞察
施但:搶奪
紀靈:森林戰擅長
胡車兒:沙漠戰熟練
凌統:水面戰擅長、搶奪
凌操:水面戰擅長、搶奪
夏侯令女:冷箭
夏侯涓:飛刀、交涉
夏侯惇:死戰、精武、戰意
夏侯淵:決斗、精武、沖鋒
夏侯嬌:精武
孫大虎:水面戰擅長
孫小虎:水面戰擅長
孫仁:水面戰擅長、戰意、飛刀
孫亮:水面戰熟練
孫恆:水面戰熟練
孫狼:雪地戰熟練、搶奪
孫乾:機關兵操控、洞察
孫堅:水面戰擅長、調兵
孫翔:水面戰擅長
孫皓:水面戰熟練、懦弱
孫策:槍術精髓、驍勇、挑釁
孫瑜:扇術
孫韶:水面戰擅長
孫霓裳:水面戰擅長、航船
孫權:水面戰擅長、航船、人望
徐晃:拆招、修煉、刀術精髓
留略:水面戰熟練
祖茂:水面戰熟練
祖郎:搶奪
荀攸:辯才、偵查、心眼
荀彧:辯才、擅謀、罵陣
袁杏:雪地戰熟練
袁尚:雪地戰熟練
袁芳:雪地戰熟練
袁紹:雪地戰擅長、劍術、鼓舞
袁術:雪地戰熟練
袁熙:雪地戰熟練、劍術
袁遺:雪地戰熟練
袁譚:雪地戰熟練
馬元義:搶奪
馬良:擅謀、專心
馬岱:沙漠戰擅長
馬延:弓術
馬玩:沙漠戰熟練
馬琳:沙漠戰擅長
馬超:沙漠戰擅長、銅鎚、驍勇
馬雲蘿:沙漠戰擅長
馬翠:沙漠戰熟練
馬謖:沙漠戰熟練、銅鎚
馬騰:沙漠戰擅長、銅鎚、決斗
馬鐵:沙漠戰擅長、銅鎚
高堂隆:擅謀、機關兵操控
張布:水面戰熟練
張白騎:搶奪
張角:屍靈、修煉、惑眾
張佩:屍魘
張承:水面戰熟練
張松:擅謀、交涉
張昭:擅謀、辯才、機關兵操控
張苞:狂擊、槍術
張郃:雪地戰擅長、騎術、精武
張飛:驍勇、狂擊、威勢
張梁:屍魘
張梅:妖兵現身
張陵:屍靈、惑眾、妖兵赦令
張寧:屍靈、惑眾
張魯:屍魘、惑眾、妖兵赦令
張燕燕:狂擊、流馬操控
張遼:沖城、精武、戰意
張寶:屍魘
張罄:沖城、精武
張鶯鶯:狂擊、木牛操控
曹仁:擅謀、精武、槍術
曹丕:靜思、冷箭
曹宇:堅守
曹洪:槍術、弓術、精武
曹殷:冷箭
曹爽:殘暴
曹植:辯才、靜思
曹華:擅謀
曹節:技回
曹羨:靜思
曹彰:戰意
曹操:劍術精髓、威勢、領導
梅成:搶奪
許子將:弓術、開路
許靖:流馬操控
許褚:剛體、鐵壁、猛虎號令
許儀:剛體
郭汜:卑鄙
郭淮:善謀
郭嘉:扇術精髓、募兵、機關兵驅動
陳到:劍術
陳武:水面戰熟練
陳宮:機關兵驅動、心眼
陳珪:擅謀
陳雪:機關兵操控
陳登:機關兵操控
陳群:妖兵現身
陸抗:水面戰熟練、擅謀
陸英:水面戰擅長
陸遜:擅謀、精武、洞察
陶芷:擅謀、洞察
陶謙:洞察、仁義
焦觸:雪地戰熟練
程昱:擅謀、練兵
程普:水面戰擅長、航船
程遠志:搶奪
程銀:沙漠戰熟練
華佗:養生、扇術、包紮
華雄:騎術、決斗
貂蟬:刀術、劍術、媚力
費詩:木牛操控、流馬操控
費禕:木牛操控
賀齊:水面戰擅長、募兵
黃忠:凝神、騎術、弓術精髓
黃祖:水面戰熟練、槍術
黃皓:卑鄙
黃舞蝶:弓術、冷箭
黃蓋:水面戰擅長
黃權:木牛驅動
楊松:交涉
楊修:辯才、弓術
董卓:沙漠戰擅長、殘暴、卑鄙
董和:流馬操控
董宜:沙漠戰擅長、卑鄙
虞翻:擅謀、技回
賈詡:交涉、心眼
雷銅:刀術、短戟
廖化:搶奪
滿寵:技回、冷箭
甄宓:劍術、媚力
管輅:劍術、擅謀、妖兵現身
管寧:擅謀
臧洪:刀術
威霸:槍術
裴元紹:搶奪
趙統:槍術、騎術
趙雲:驍勇、飛馬、迅雷
趙崴:戰意、騎術
趙廣:槍術、騎術
劉巴:木牛驅動
劉表:劍術
劉封:卑鄙
劉珠:弓術
劉焉:劍術
劉備:劍術精髓、仁義、人望
劉琦:養生
劉琮:懦弱
劉瑩:劍術精髓
劉璋:懦弱
劉禪:撤退、懦弱
審配:靜思、偵查
樊稠:沙漠戰擅長
樂進:刀術、騎術
潘鳳:槍術
稽康:擅謀
蔣欽:水面戰擅長
蔣琬:劍術
蔡琰:慧眼、識破
蔡瑁:擅謀、精武
蔡薇:精武
諸葛芸:扇術精髓、機關驅動
諸葛亮:扇術精髓、機關驅動、慧眼
諸葛恪:扇術、水面戰熟練
諸葛琪:扇術、水面戰熟練
諸葛瑾:扇術、機關兵操控
諸葛誕:槍術、專心
諸葛靚:專心
鄧艾:辯才、機關兵操控、慧眼
鄧芝:識破
鄧茂:搶奪
鞏志:弓術、精武
魯肅:辯才、扇術
盧植:威勢
霍戈:森林戰熟練
糜竺:凝神、堅守
糜貞:凝神
薛綜:冷箭
薛瑩:冷箭
鍾會:弓術、擅謀
韓當:水面戰熟練
韓遂:沙漠戰熟練
韓黛:槍術
顏良:專心、短戟、拆招
魏延:破招、狂擊、刀術精髓
龐統:扇術精髓、堅守、專心
龐義:木牛操控
龐德:騎術、決斗
譚雄:槍術
關平:戰意
關羽:驍勇、鬥志、疾風
關索:決斗
關統:騎術
關鳳:刀術精髓、戰意
關興:格擋
禰衡:辯才、罵陣
嚴白虎:水面戰熟練、刀術精髓
嚴顏:刀術精髓、弓術、精武
蘇飛:屯田
闕澤:弓術、擅謀
丘力居: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北宮伯玉:沙漠戰熟練
去卑:沙漠戰擅長、雪地戰擅長、騎術
白虎文: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步度根: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拓跋力微:沙漠戰熟練、銅鎚
於扶羅: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越吉: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雅丹:沙漠戰熟練
徹里吉:沙漠戰擅長、雪地戰擅長
苻健: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索利:沙漠戰擅長、雪地戰擅長、銅鎚
能臣抵之: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厥機:沙漠戰熟練、擅謀
普盧:沙漠戰熟練、銅鎚
無臣氏:沙漠戰擅長、雪地戰擅長、騎術
彌加:沙漠戰熟練
左賢王:沙漠戰熟練
那樓: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呼廚泉:沙漠戰擅長、雪地戰擅長、銅鎚
速仆丸: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樓班:沙漠戰熟練
蹋頓: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治元多: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治無戴: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千萬: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騎術
俄何燒戈:沙漠戰熟練、騎術
月牙兒:沙漠戰擅長、雪地戰擅長、銅鎚
依爾倫:沙漠戰擅長、雪地戰擅長、騎術
喀麗兒: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呼蘭:沙漠戰熟練、擅謀
葉絲婉:沙漠戰熟練、擅謀
華黎:沙漠戰熟練、雪地戰熟練
穆塔兒:沙漠戰熟練、騎術
兀突骨: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剛體
孟香: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飛鷹呼喚
孟優: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猛虎號令
孟獲: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百獸呼喚
祝融夫人: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飛刀
木鹿大王: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花豹號令
朵思大王: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飛鷹號令
沙摩柯: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猛虎號令
金環三結: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銅鎚
迷當大王: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猛牛號令
帶來洞主: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猛虎呼喚
忙牙長: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惡狼呼喚
阿會喃: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大熊呼喚
董荼那: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猛牛呼喚
軻比能: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大熊號令
孟鷹: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飛鷹號令
孟狼:森林戰擅長、山地戰擅長、惡狼號令
黑龍洞主: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刀術
孟節: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慧眼
哈尼: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懦弱
楊鋒: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花豹呼喚
孔雀: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惡狼呼喚
阿詩瑪: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劍術
莎雅: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刀術
麻荷蘿: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飛鷹呼喚
銀花夫人: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弓術
翠娃:森林戰熟練、山地戰熟練、劍術
須佐之男:水面戰擅長、破招
大國主:水面戰擅長、破城
建御名方:水面戰擅長、手裡劍
少彥名:水面戰熟練、童子降臨
大物主:水面戰熟練、童子降臨
建御雷:水面戰擅長、手裡劍
山幸彥:水面戰熟練、犬神降臨
海幸彥:水面戰熟練、手裡劍
天手力男:水面戰擅長、犬神招來
迦具土:水面戰擅長、犬神降臨
大山津見:水面戰熟練、童子降臨
久久能智:水面戰熟練、手裡劍
志那都彥:水面戰熟練、手裡劍
棉津見:水面戰熟練、童子招來
阿曇:水面戰擅長、犬神招來
隼人:水面戰熟練、犬神降臨
神武:水面戰擅長、童子降臨
五瀨:水面戰熟練、童子招來
月讀:水面戰熟練、童子降臨、姬降臨
玉依姬:水面戰熟練、姬降臨
市寸島姬:水面戰熟練、姬招來
多紀理姬:水面戰熟練、姬降臨
多歧都姬:水面戰熟練、姬招來
佐久夜姬:水面戰熟練、手裡劍
弟橘姬:水面戰熟練、姬降臨
須勢理姬:水面戰擅長、姬招來
豐玉姬:水面戰熟練、姬降臨
櫛名田姬:水面戰熟練、手裡劍
卑彌呼:水面戰擅長、隱密伏兵、式神招來
有幾個武將名字不認識,打不出來所以沒寫上。
⑺ 《軒轅劍中撻跋族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
歷史上是有拓跋族的。
其一
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陽氏顓頊。昌意的小兒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國北部地區)。黃帝以土德之瑞稱王。鮮卑族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的後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時,率王族改為元姓,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為庶姓,仍為拓跋氏,不與皇室同族。
其二
出自鮮卑拓跋部落。
拓跋氏始祖:拓跋力微。據《魏書·序紀》記載,拓跋氏歷史的序幕是從拓跋毛開始的。他為「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謂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約都是一個氏族部落聯盟中的氏族部落。拓跋毛後,五傳到了拓跋推寅時候,正值東漢初年,拓跋氏開始從原來的居地向南移動。「南遷大澤,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七傳到了拓跋鄰,以所在地荒遐,又謀南遷,因年老,傳位於子拓跋詰汾,帥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歷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獸之說,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話傳說。拓跋詰汾死,子拓跋力微立。在《魏書·序紀》里,拓跋力微被稱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歲。在拓跋氏歷史上,力微是有貢獻的,因此他被稱為始祖。
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瓦解。公元386年,鮮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孫)恢復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或者「後魏」(三國魏之後的魏)拓跋魏(拓跋氏所建的魏);在拓跋宏493年遷都洛陽並改姓「元」後,也稱元魏。
⑻ 拓跋力微 子女
拓姓為拓跋氏省稱。這類省稱的例子還可以舉出一些。如復姓呼延,省稱呼或省稱延。關於拓跋氏,古文獻及姓氏研究著作均指出是北魏皇姓,出自北魏王朝建立者鮮卑拓跋氏部落。他們自稱黃帝之後,受封北土。謂黃帝以土為德,鮮卑語稱土為拓,稱後為跋,故以拓跋為氏,即黃帝後裔之意。 陝北拓姓族源主要有二。一是直接得自鮮卑拓跋氏,二是得自黨項羌化了的鮮卑禿發氏(拓拔氏異譯)。而且與後者的關系可能更為密切。 拓跋鮮卑原居大興安嶺北部。在其二世祖推寅時,命子率部眾佔領匈奴故地,沿內蒙草原西進南遷。他的兒子詰汾與草原天女(匈奴女)生下北魏始祖力微,即「鮮卑父胡母「的拓跋鮮卑之祖。以後,拓跋鮮卑長期與匈奴民族相互通婚。另外。據《南齊書•魏虜傳》說,拓跋鮮卑還有漢將李陵的血統。「初,匈奴女名托跋(拓跋之異寫,下同)妻李陵。胡俗以母名為姓。故姓托跋」。這說明拓跋氏是鮮卑與匈奴混血的,並且具有漢人血統的民族。北匈奴西遷後他們還接納了南匈奴余部十餘萬落數十萬眾,勢力迅速發展,成為鮮卑部落中最重要的一支,建立了包括匈奴、烏桓、敕勒等民族在內的強大的部落聯盟。公元386年拓跋王圭建立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並向四方用兵,南攻北伐,經過二十多年征戰,到太武帝拓跋燾時逐步統一中國北方。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奉行穿漢服、娶漢妻、說漢話的多項漢化政策,並提倡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大姓通婚,加速了鮮卑漢化和融入漢族的過程。 拓跋氏為北魏皇姓宗室。拓跋氏勢力發展到陝北,可以追溯到始祖猗盧(?-316)前後。「自神元帝以來,與晉和好。是歲(昭帝元年),穆帝始出並州,遷雜胡北徙雲中、五原、朔方。又西渡河,去匈奴、烏丸諸都。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長城原,夾道立碑,與晉分界」(《北史•魏紀》)。杏城在今黃陵縣城南。長城原即今富縣羊泉原。 拓跋氏子弟大量進入關中陝北,約在孝武帝(532—535)時。《周書•元偉傳》載,元偉在孝武帝時任華州刺史。又有元季海被封為馮翊(今大荔)王。公元534年,北魏分裂,孝武帝逃到長安,在宇文泰扶植下建立西魏,大批拓跋氏貴族入居關中。至於元氏怎麼又復姓拓跋氏,這與北周時的以一次復辟事件有關。北周為宇文氏取代拓跋氏建立的鮮卑政權。周閔帝元年(557)年二月,趙貴等大臣謀圖重新扶植元氏之後稱帝。失敗後,元氏子女被株連而株者甚眾。到周明帝時,始把元氏淪為奴僕者免為平民,復為拓跋氏。另外,北周宇文泰還提倡過賜姓復姓和恢復太平以前代北復姓的運動。這些拓跋氏之後,經過千百年來的繁衍、遷徙,分布關中陝北各地,逐步融入漢民族之中。 北周政權滅亡以後,鮮卑作為一個民族實體已不復存在。逐漸融入漢族之後,其後裔人才輩出,在隋唐兩代王朝的各個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隋唐兩代的建國者,都是鮮卑漢了的漢人。也有人認為楊氏、李氏即為鮮卑人。隋文帝的皇後和唐高祖的母親為親姊妹,同出於鮮卑化了的匈奴獨孤氏之門。唐太宗之母竇氏和太宗的長孫皇後都是鮮卑人。唐朝宰相中,有30個為鮮卑人後裔。隋代建築家宇文愷、《切韻》的作者陸法言、中唐著名詩人元稹、劉禹錫等也為鮮卑後裔。難怪胡三省注釋《資治通鑒》時驚呼「自隋以來,名揚與時者,代北子弟十居六七」。 拓姓的第二個族源是黨項羌化了的鮮卑禿發氏。其過程說起來要曲折一些。黨項拓跋氏源自鮮卑禿發氏。禿發為拓跋之異寫,即前面提到的北魏始祖力微之兄禿發匹孤。他沒有得到王位繼承權,憤而率領部眾沿黃河與賀蘭山之間西進,最後遷到今甘肅河西地區,並與公元397年建立了南涼政權,建都西平(今西寧市)。公元414年為紇伏氏鮮卑建立的西秦所滅,部眾大部分歸西秦。後西秦為赫連夏滅,夏又為吐谷渾所滅。北魏統一北方後,西秦之地歸與北魏版圖。禿發氏一部分歸於北魏,另一部分投奔北涼。後北涼為北魏所滅,其部眾也歸屬北魏。這兩部分最終都與鮮卑拓跋氏一起漢化。還有一支在北涼滅亡後,在禿發樊尼率領下,西度黃河,過積石山,到南部黨項羌之地,居於今青、甘、川交界地區,最後同化於羌,形成黨項羌中的拓跋氏。隋唐時期,由於受到吐蕃的侵襲,黨項拓跋氏不斷內遷,定居於夏州、銀州(今靖邊、子洲、綏米一帶),號為黨項平夏部,力量日益壯大,為黨項中勢力最強大的一支。唐末黃巢起義時,其首領拓跋思恭率部眾鎮壓黃巢義軍,被賜姓李。歷五代各朝,長期盤踞陝北,擔任地方軍政長官。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黨項拓跋氏首領李繼捧率領部落酋長270餘人,民戶數十萬人投附宋朝,宋太宗為李繼捧賜名趙保忠。唐宋兩代的賜姓,僅給於了拓跋集團的少數當權者,不可能惠及廣大部民。這些人仍然延用拓跋姓氏,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李繼捧之弟李繼遷不願降宋,率領部落貴族及未降部眾抗宋自立,建立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西夏極盛時,勢力包括今寧夏、陝北、甘肅西北部、青海東部和內蒙部分地區,長期與北宋王朝時戰時和,到寶義二年(1277)為蒙古所滅,歷18位皇帝,建國190年。後來西夏的這部分黨項拓跋氏也逐漸融入漢族中。陝北是黨項拓跋氏的發祥地,其部眾居陝北600餘年,對這里民眾的民族成份與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李自成的村子就叫李繼遷寨。可以推論李自成一族可能也是黨項拓跋氏後裔。 上述鮮卑拓跋氏和黨項拓跋氏為陝北拓姓的主要族源。而黨項拓跋又源自鮮卑拓跋。現在拓姓的主要聚居區域,又與唐宋時黨項拓跋氏在陝北的活動地區大體相吻合。拓姓為鮮卑拓跋氏後裔,而且與黨項拓跋氏的關系更近,更為密切。 現在,子洲,橫山,清澗,米脂,安塞,延長,子長,甘泉,志丹,宜川,洛川,等縣都有拓姓戶族。子洲縣裴家灣、費家溝、拓家峁(裴)、拓家崖窯、拓家砭、官王岔、黃土坬、關道峁、高家塔、坬坪、千塌、拓家溝、拓家峁(杜)、拓家灣、清水溝、廟溝、曹家墕、黃峁河、拓家莊、拓家畔、杏咀溝、園則溝、佟家坬、水路圪堵、橫山縣高鎮鄉拓家墕,清澗縣石咀驛鎮拓家灣。
⑼ 拓跋力微的介紹
拓跋力微(公元174年—來公元277年),聖武帝源拓跋詰汾之子,早期鮮卑族索頭部首領,約在公元200年繼任。繼位之初,拓跋部所屬的西部鮮卑相互攻伐,部眾離散,因此拓跋力微投靠「沒鹿回部」大人竇賓。竇賓賞識拓跋力微,欲分封國土之半予拓跋力微,拓跋力微不接受,竇賓因此將女兒嫁給拓跋力微。拓跋力微率部北居長川,因治理有方,舊部都來歸附。公元277年,因西晉幽州刺史衛瓘的計策,拓跋力微聽信讒言,使得兒子拓跋沙漠汗被各部大人所殺。衛瓘又設計使各部大人離散,拓跋力微憂愁而死,史載104歲。其子拓跋悉鹿繼立。北魏立國後,道武帝拓跋珪追謚拓跋力微為神元皇帝,廟號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