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中國成立後發生過哪幾次對外戰爭
中國建國後發生了6次對外戰爭,其中有和鄰國發生的戰爭,也有在鄰國和第三國發回生的戰爭。具體答如下:
1、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
2、1962年對印反擊戰,原因是領土爭端;
3、1965年春,抗美援越;
4、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領土爭端;
5、1971年對南越的收復西沙戰,領土爭端;
6、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領土爭端。
(1)新中國成立後的戰爭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為和平而戰,為正義而戰,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決心和力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
2. 新中國建國後還都發生了哪些戰爭
1、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指1950年6月爆發於朝鮮半島的軍事沖突,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2、越南抗法戰爭
越南抗法戰爭(英語:Vietnam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France),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語:Guerre d'Indochine),或稱法越戰爭,越南稱東洋戰爭、反法抗戰。是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間越南獨立同盟會為使越南獨立與法國進行的一場戰爭。
3、中印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因為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
美國的古巴導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於同一時間爆發。
4、抗美援越戰爭
抗美援越戰爭是發生在1964年8月5日,美國借「北部灣事件」,發動侵略戰爭,軍用飛機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導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解放軍戰士,威脅中國安全。
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請求中國支援。毛澤東主席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南越阮文紹政權四方在巴黎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侵越美軍部隊開始撤出越南南方。
1973年8月,在越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中國支援部隊全部撤回國內。
5、中蘇邊界沖突
中蘇邊界沖突是指發生於20世紀60年代中蘇交惡高潮時一系列中國和蘇聯之間的武裝軍事對抗。其中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幾乎導致了蘇聯和中國兩國之間的戰爭。
蘇聯不斷挑起邊境流血事件,導致中蘇邊界沖突升級。其中的珍寶島保衛戰(亦作: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幾乎導致了蘇聯和中國兩國之間的戰爭。
3. 新中國成立後6次戰爭是
六次戰爭
1、抗美援朝;
2、中..印邊境反擊戰;
3、抗美援越;
4、中..蘇珍寶島之戰;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戰;
6、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
4. 新中國成立後參加過哪幾次對外戰爭
共發生了六次對來外戰爭,具源體如下:
1、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
2、1962年對印反擊戰,原因是領土爭端。
3、1965年春,抗美援越
4、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領土爭端。
5、1971年對南越的收復西沙戰,領土爭端。
6、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領土爭端。
5. 新中國成立後世界上發生了哪些戰爭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際上發生了一下重要戰爭:
1,50年代的朝鮮戰爭
(1)朝鮮戰爭:北朝鮮發起了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結果是由於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干涉和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北朝鮮並肩作戰,打了三年的朝鮮戰爭停戰,朝鮮半島正式形成了對立的兩個國家。原因:起源於朝鮮統一戰爭,戰爭引發了兩個不同陣營(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戰爭。第二次印巴戰爭。
(2)第二次印巴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主權爭議引起的戰爭,在聯合國調停下結束。
2,60年代,中印邊界戰爭,原因:印度為爭奪中國藏南地區發動戰爭,以印度軍隊失敗而結束。
3,70年代,越南戰爭,分法越、美越、中越戰爭,印巴戰爭。
(1)法越戰爭是越南作為法國的殖民地,為了獲得民族獨立發動的趕走法國殖民者的戰爭。以越南獨立建國,法國承認越南獨立而結束。
(2)美越戰爭是冷戰的體現。美國扶持的資本主義南越政權侵略社會主義越南,在中國的幫助下,越南勝利,並且同意了南越,美軍撤軍結束。
(3)中越邊界戰爭,越南覬覦中國雲南,爆發了戰爭,以雙方和解而結束。
(4)第三次印巴戰爭,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意識形態不同,宗教觀念不同,再加上主權爭議和印度不斷膨脹的野心引起。最終巴基斯坦戰敗被肢解成孟加拉國和新的巴基斯坦。
4,80年代,兩伊戰爭、馬島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印巴戰爭,越南入侵柬埔寨戰爭。
(1)兩伊戰爭,是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爆發是兩伊交界處阿拉伯河主權爭議引起的,持續了八年,最終在聯合國調停下結束。
(2)馬島戰爭,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的戰爭,原因,主權爭議引起的戰爭,以阿根廷失敗結束,馬島任然控制在英國手裡。
(3)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原因,蘇聯想吞並阿富汗,來顯示自己的霸權地位,蘇聯入侵阿富汗,陷入戰爭泥潭,最終撤軍。這場戰爭也是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
(4)越南入侵柬埔寨戰爭.。原因:越南戰爭越南趕跑了美軍,自尊心得到了大大提升,在蘇聯支持下,地區霸權主義思想作祟,入侵柬埔寨,後陷入戰爭泥潭撤軍。
5,90年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索馬里內戰、南斯拉夫內戰、美國轟炸南聯盟。都以美國的勝利結束。原因是美國為鞏固全球霸權地位,掠奪礦產資源,倚強凌弱。
南斯拉夫內戰,意識形態不同,種族沖突引起的戰爭,戰爭導致南斯拉夫解體。
6,21世紀,
(1)美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原因是美國為鞏固全球霸權地位,爭當世界警察,掠奪礦產資源,倚強凌弱。
(2)俄羅斯和喬治亞,俄羅斯和車臣戰爭,俄羅斯鎮壓內部反動武裝的戰爭 。
7,除此之外,還有5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東戰爭也被稱為亢龍之戈.意為因伊斯蘭在反西方思想同化,文化滲雜而引發的政治沖突和戰爭.是指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等周圍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5次大規模戰爭。
8,反恐戰爭,ISIS與敘利亞,伊拉克的戰爭。葉門胡塞武裝戰爭等等。
6. 新中國成立以後又有哪些戰爭
1-抗美援朝戰爭
2-中印戰爭邊界問題
3-中蘇珍寶島戰爭邊界問題
4-抗美援柬(柬埔寨)
5-抗美援越戰爭
6-中越(南越西貢當局)西沙群島戰爭領土戰爭
7-中越戰爭邊界戰爭(中越自衛反擊戰)
7. 求中國近代戰爭(新中國成立後的)
回答過一次:
一、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這是一場朝鮮與韓國兩個意識形態對立的政府之間的戰爭,同時也是美蘇兩強爭霸在朝鮮半島(韓半島)的體現。美國、蘇聯與中國三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這場戰爭冷戰中的一場「熱戰」。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朝鮮的第七警備旅向韓國的陸軍第十七團發動進攻開始,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半島軍事停戰協定》。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議而非和平協議,因此從法理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傷亡: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軍民因各種原因死亡的人數在1560,000餘人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犧牲。美軍方面軍隊共計陣亡33 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 600餘人,負傷103 248人,被俘後遣返3 746人,另外尚有8 142人失蹤,估計也只好歸於死亡一類。共計損失169 300餘人。許多時候中美的傷亡近20:1。但就這樣,美軍還是被打回三八線。
二、中印邊界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歷時1個月,我軍在西段清除了印軍全部入侵據點,在東段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全殲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另殲滅印軍5個旅各一部,俘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擊斃印軍第六十二旅旅長希爾•辛格准將,總計殲滅侵印軍890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300餘門,坦克10輛,汽車400輛各種槍6300餘支(挺),及其它許多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在反擊作戰中,我軍共傷亡2400餘人。在這次自衛反擊戰中,我邊防部隊同仇敵愾、英勇戰斗,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驅逐了入侵的印軍,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打擊了當時印度擴張主義者的囂張氣焰,大揚了國威軍威。
三、珍寶島之戰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在烏蘇里江上的一個島上(中國一方稱之為珍寶島,蘇聯稱之為達曼斯基島(Остров Даманский),面積0.74平方公里),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蘇聯伊曼邊防總隊隊長列昂諾夫上校陣亡,蘇軍的一輛T-62型坦克被擊壞並被中國邊防部隊拖回運往北京展覽。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為:蘇聯方面亡58人,傷94人。中國方面公布的數字為:中國邊防部隊亡29人,傷62人,失蹤1人。
這次戰斗中方稱為「珍寶島保衛戰」。戰斗之後中蘇雙方都在江岸集結大量軍隊。
四、西沙海戰
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越南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 。這次戰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共擊沉南越海軍護航炮艦1艘,擊傷其驅逐艦3艘,俘49人(戰斗結束後不久,中國即將全部俘虜遣返),收復被南越軍隊侵佔的永樂群島中的3個島嶼。這一勝利,沉重打擊了南越當局的擴張主義,維護了國家領土主權。戰斗結束後,參戰部隊和民兵受到中共中央軍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通令嘉獎。而老蔣的表現無疑讓人對他刮目相看。
五、中越自衛反擊戰
1978年11月底,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的參戰部隊完成一切行動准備。12月8日,中央軍委下達戰略展開命令。12月13日,下達開進命令,至12月底,中國軍隊9個軍、22.5萬人雲集廣西、雲南中越邊境,箭在弦上。這也是共和國史上最為艱苦的戰爭。 一言難盡,推薦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雲南、廣西邊防部隊發動了對越南軍隊的自衛還擊戰;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方參戰人數:陸軍和民兵約:100,000+ ,指揮官:文進勇
我方:步兵:85,000+、400輛坦克 ,指揮官:楊得志,許世友
越南方面傷亡數據
爭議中,20,000人傷亡
中國聲稱:40,000人陣亡
越南聲稱有平民10,000以上死亡
我方傷亡
爭議中,20,000人陣亡
越南聲稱:26,000人陣亡;40,000人負傷
中國聲稱:6,954人陣亡;15,000人負傷
六、80、90年代的老山反擊戰
1984年4月2日凌晨,沉睡中的老山、者陰山靜悄悄的。
忽然間,隨著兩顆信號彈騰空而起,我邊防部隊集結的數千門各式火炮同時開火,數十萬發炮彈帶著中國人的憤怒猛烈地傾瀉在老山、者陰山的越軍陣地上。炮火打得氣壯山河,越軍陣地完全被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越軍士兵在睡夢中就被炸得屍骨無存。
火力准備整整持續了26天!
1984年4月28日,昆明軍區(後並入成都軍區)第14軍40師,49師分別對老山,者陰山一線越軍發起進攻!40師一部7分鍾佔領662.6高地,5小時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兩個主力營向船頭,八河裡東山方向推進,佔領敵10餘個高地。到5月15日,又收復了八里河東山。
經過18天的血戰,我邊防部隊收復老山、者陰山。
90年代,又陸陸續續發生沖突,直到1996年,才平靜下來。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謝謝!
8. 新中國成立後對外戰爭有哪些
截止2020年11月10日,新中國成立後的對外戰爭有:
1、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2、抗美援越戰爭:
抗美援越戰爭是發生在1964年8月5日,美國借北部灣事件,發動侵略戰爭,軍用飛機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導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解放軍戰士,威脅中國安全。
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請求中國支援。毛澤東主席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南越阮文紹政權四方在巴黎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
3月,侵越美軍部隊開始撤出越南南方。1973年8月,在越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中國支援部隊全部撤回國內。
3、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
20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造成中印邊界的領土爭端。1951年至1953年間印軍侵佔「麥克馬洪線」南面領土。
1954年起,中印雙方開起會談,數次交涉無果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1962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4、中蘇珍寶島之戰: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戰斗。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侵入珍寶島,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打死打傷6人。
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將入侵的蘇軍逐出珍寶島。15日,蘇聯邊防軍3次出動向守衛珍寶島的中國邊防分隊發起猛烈進攻,並用多種火炮轟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
中國邊防部隊激戰近9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挫敗了進攻。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
5、西沙海戰:
西沙海戰,是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與陸軍、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南越軍隊進行的一次反擊作戰。1956年起南越持續佔領中國西沙珊瑚島。
1973年9月南越宣布將中國南沙群島的一些島嶼劃入版圖。1974年1月南越派出何文鍔艦隊北上,1月17日再次佔領甘泉島和金銀島,並打死打傷中國漁民和民兵多人,攻擊中國巡邏艦艇。
中國增加巡邏艦艇進行反擊,在總參謀部作戰室設立六人領導組,由鄧小平和葉劍英具體負責,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等執行作戰方案。
9. 新中國成立後對外戰爭
九個。
援越抗法戰爭。1950年1月,印度支那共產黨(次年改稱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訪蘇,與斯大林和當時在蘇訪問的毛澤東商討有關越南革命的重大問題。2月,胡志明向中共中央提出軍事物資援助和派遣軍事顧問團的請求,以幫助越南的抗法戰爭。此時中國革命剛剛取得全國性勝利,正面臨各種困難,但為了支援越南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立即同意了胡志明的請求。
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志願軍實行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幫助朝鮮人民軍轉入戰略反攻,連續進行5次大規模戰役,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三八線。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志願軍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作戰與談判緊密配合,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創造性地解決物資運輸補給和堅守防禦問題,越戰越強,越戰越主動,終於迫使美國簽訂停戰協定,勝利實現了朝鮮停戰。
援越抗美戰爭。20世紀50年代,法國從越南撤走後,美國極力阻撓越南統一。1960年代,美軍侵入越南,挑起戰爭,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應越南政府請求,中國決定堅決支持越南抗美救國斗爭。1965~1975年,中國在物力和人力上向越南提供了真誠、巨大、無私的援助。
援老抗美戰爭。20世紀50年代,美國在干涉越南內政的同時,還接替法國控制了寮國。寮國人民在人民黨和愛國戰線的領導下,建立武裝,進行抵抗。寮國鑒於自己武裝力量弱小,請求中國給予援助。寮國是中國的鄰邦,中國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援老抗美的義務。從1959年起,中國向寮國無償提供各種槍11萬余支,各種火炮2780餘門,槍彈1.7億發,炮彈267萬余發,以及其他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共有269位中國人犧牲,其中210人長眠在寮國孟塞和班南舍的烈士陵園里。1975年,寮國抗美斗爭勝利結束。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從1951年起,印度乘新中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之機,搶佔中印邊境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爾後又陸續侵佔中印邊境中段的巨哇、曲惹、波林三多和西段的巴里加斯等地。從1961年起,印度大肆推行「前進政策」,蠶食中國領土,侵犯中國領空。1962年9月20日,印軍越過東段「麥克馬洪線」侵入克節朗地區,向中國邊防部隊哨所發起攻擊,製造了擇繞橋流血事件。10月10日,印軍向中國尺冬哨所發起進攻,再次製造流血事件。為了維護領土主權和尊嚴,中央軍委決定進行自衛反擊作戰。作戰歷時1個月。在西段,清除印軍設在中國境內的所有43個侵略據點。在東段,中國邊防部隊進到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地區,共斃、俘印軍87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
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位於海南島東南約330公里的海域中,由宣德、永樂兩個群島和其他島礁組成,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海上交通的必經之路,也是通往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航海要津。它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和其他礦產儲量充沛,魚類品種眾多。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越南抗美救國戰爭尚未結束,就暴露出地區霸權主義嘴臉。從1974年開始,越南當局不斷製造邊境挑釁事件,驅趕華僑和華裔。1978年,越南出兵20萬侵略柬埔寨,加劇中越邊境摩擦。僅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越南就侵佔中國領土160多處。在此嚴峻形勢下,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進行自衛還擊作戰。1979年至1989年,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進行了3次戰役。
南沙群島自衛還擊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越南政府所發表的聲明和正式照會,所出版的地圖和教科書,一直承認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可是越南在抗美救國戰爭結束後,忘恩負義,出爾反爾,開始搶佔中國南沙群島,對中國科學考察活動進行騷擾。至1980年代,越南的騷擾活動日益加劇,最終導致軍事沖突。
還有珍寶島自衛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