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美援朝時中國出兵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內爆發。6月27日,美國政容府宣布出兵朝鮮,實行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阻止對台灣的任何進攻」,公然干涉中國內政。隨後,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使其入侵朝鮮「合法化」。
侵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並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
(1)朝鮮戰爭時中國處境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的意義
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連續發起五次大規模戰役,五戰五捷,共殲敵23萬餘人,從根本上改變了朝鮮戰爭的形勢,把戰線穩定在敵人發動戰爭的三八線附近地區。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② 抗美援朝時中國軍隊有投降的嗎
抗美援朝時中國軍隊有投降,當時的被俘軍人也很多,當然有的是沒辦法的,有的是怕死的。
解放戰爭後期部隊中補充了大量解放戰士,大部分是國民黨的士兵,思想教育還沒有跟上。五次戰役由於高層的絕策失誤造成了180師的悲劇,全師差不多成了戰俘,這是1W多志願軍戰俘中的絕大部分,有近7000人。除此,志願軍的戰俘沒有多少人。同樣為志願軍,他們的行為不應當受到任何歧視,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抗美援朝後期志願軍因為補給問題,只可以持續攻擊1個星期,一周後,志願軍疲憊不堪,美軍利用這點誘敵深入,然後以機械化部隊穿插切斷退路,以重火力轟擊,志願軍整建制的被消滅的有很多,主動投降的很多,被俘的也不計其數。
當然,我軍很多英雄俘虜在聯合國軍戰俘營中與敵人展開堅持不懈的斗爭,最終由約數千人經過斗爭,返回祖國,而數萬人卻選擇了去台灣。
最終,回國、投台者的下場各不相同。回國的戰俘在回到祖國後,先是鳴鑼鳴鼓歡迎、好酒好肉伺候,繼而詢問其為何要投降,要其反思,歸國戰俘們便開始了自我批評,然後組織為防止有敵特混入,根據其自我批評展開調查;歸台灣者卻在台灣受到英雄般的待遇,被稱作義士。
③ 朝鮮戰爭之後中國發生了哪些重新定位
一戰爆發之後,中國雖然戰隊成功,通過幾十萬勞動換來一個戰勝國地位,不過其他國家依然沒有正眼瞧過中國,根本不會平等的看待中國,要求北洋政府簽訂21條。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將日本攔在了自己的領土范圍內,整個民族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此時的中國才剛剛得到列強的一些注意,但是也沒有平等的看待過中國,認為中國的貢獻微不足道。
space
二戰結束中國,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同盟關系破裂,變為了敵人。朝鮮半島的局勢也發生了變化,朝鮮政府迫切的希望統一朝鮮半島,突然之間發動戰爭,美國立刻介入到戰爭中,將戰火燃燒到了我國邊境,此時的朝鮮面臨著滅國的危險,因此迫切需要中國的幫助。此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但是考慮到朝鮮如果被美軍佔領,那麼我國東北地區將遭遇嚴重的威脅,況且美國軍艦還進入了台灣海峽,嚴重影響我國周圍安全。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毛主席下令彭德懷帶領軍隊進入朝鮮,幫助朝鮮和聯合國軍對抗。這場艱苦卓絕的戰斗,到底帶給我們那些影響呢?我們的國際地位如何呢?
space
1950年10月25日,我志願和美軍在戰場相遇,雙方的第一次對戰開始,這一戰中全殲美軍,戰爭進行到11月1日,志願軍對雲山發起總攻,經過兩天時間的激戰,美軍戰鬥力不斷下降,在3號撤退。在雙方第一次交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敵人逃出包圍,剩餘的都被殲滅,美軍的王牌軍隊騎1師第5團也被我軍打退,消滅了有1800餘名美軍,擊毀坦克28輛,繳獲火炮190門。從此美軍不再是戰無不勝的,曾經二戰中的精銳部隊,也戰敗在我軍手下。
space
1950年11月7日我軍發動第二次戰役,聯合軍全面轉入防禦階段。在這次戰役中,雙方在長津湖地區進行了一次生死決戰,這次戰斗非常慘烈,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中,拿著手動的步槍,吃著像石頭一樣堅硬的土豆,穿著非常單薄的衣服。美軍裝備優良,還有源源不斷的補給,但是憑借著強大的戰斗精神,和敵人在冰天雪地戰斗20多天,殲滅了美軍一整個團,這次戰役讓整個世界都震驚了,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打敗美軍。此時的西方世界才注意到,原來他們眼裡的睡獅已經徹底覺醒了。
space
朝鮮戰爭中中國獲勝的消息在日本人中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二戰中,日本曾經在美軍手中吃過大虧,因此將美軍作為自己的老大哥,新中國在他們眼裡還是一個弱小的國家,是完全沒辦法和美國對抗的。但是出乎日本人預料的,美國竟然失敗了,一時間美軍不再是戰無不勝的。曾經一個日本軍官說過,直到中國軍隊打敗美軍,我們才發現中國和之前不一樣了,是徹底的站起來了。
④ 中國在抗美援朝損失了多少人
美國和聯合國軍被俘人數
美國 7140
聯合國 92970
美國和聯合國軍共計傷亡人數為:死亡683079,受傷1167737,傷亡合計1850816。
自1950年10月25日參戰至1953年7月27日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共陣亡114 000餘人,醫院救治戰斗和非戰斗負傷的傷員383 000餘人次,其中救治無效致死者21 600餘人,去掉傷員因第二、第三次負傷而造成統計上的重復數位和救治無效死亡以及非戰斗負傷者,故最後確定的戰斗傷亡減員總數為366 000餘人。
除傷亡減員外,志願軍還有29 000餘人失蹤,失蹤者中除在美方戰俘營中的21 400餘人外,尚有8 000餘人下落不明,估計多已在戰地或在被俘後死亡。
如此可以確定,加上失蹤,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共計戰斗損失390 000餘人。
除戰斗損失外,醫院還收治過患病住院的軍民450 000餘人次,其中病亡者13 000餘人,加上陣亡、因傷救治無效死亡等明確死亡者和失蹤後估計已死亡者,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軍民因各種原因死亡的人數在156 000餘人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犧牲。
加上朝鮮人民軍的傷、亡、失蹤數位,中朝軍隊共付出628 000餘人的兵員損失代價。
在戰爭中,中國軍隊共消耗各種物資560萬噸,其中彈葯一項即達25萬噸,開支戰費62億元人民幣。中國軍隊共戰損坦克9輛、飛機231架、各種炮4 371門、各種槍87 559支(挺)。對於一個新生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相當昂貴的支出。
為了最寶貴的獨立、自主和國家安全環境,這個支出,值!
聯合國軍的數位與中朝方的統計大相徑庭,而且前後不一。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曾發表了一個數位,稱聯合國軍方面的傷亡和失蹤/被俘總數為1 474 269人,其中美軍戰斗傷亡及失蹤人數為144 360人。
1957年,在朝鮮戰爭中曾擔任過美步兵第七師師長、後來又先後擔任過美國遠東戰區司令官、美國陸軍參?#092;長、美國參?#092;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萊曼·蘭尼茲爾上將曾在漢城對此說予以認同。但韓國方面後來聲稱,這個數位包括平民的傷亡。
韓國軍隊報出的戰損數位最為混亂。
根據美聯社公開的數位,韓國方面共損失1 312 836人,其中陣亡415 004人,傷殘425 868人,失蹤459 428人,被俘12 536人。
而1976年韓國國防部戰史編寫委員會出版的《韓國戰爭史》則聲稱,聯合國軍方面的傷亡及失蹤/被俘數位是1 168 160人。而韓國軍隊的損失為984 400餘人,其中陣亡227 800餘人,負傷717 100餘人,失蹤43 500餘人。
這個數位與中朝方估計殺傷韓軍的數位相差不算太遠。但韓方另外的資料聲稱這其中包括非軍事人員的傷亡數位。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認為,細究起來,韓國方面承認的最低的軍人戰斗傷亡約為30餘萬人,失蹤10萬餘人,失蹤人數中作為戰俘遣返者僅7 800餘人。
戰爭期間,韓軍曾多次陷入整體性混亂,其統計數字水分很大。美國軍方的數位雖然也有過變動,但相對來說前後比較一致。
據美國方面近年的數據統計,在整個戰爭中,美國軍隊共計陣亡33 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 600餘人,負傷103 248人,被俘後遣返3 746人,另外尚有8 142人失蹤,估計也只好歸於死亡一類。共計損失169 300餘人。
戰史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認為,相對於韓國軍隊來說,美國軍隊這個統計數字要更可*一些。按美國的國家體制,在死亡人數上不太可能出現大的差錯,否則如果有人沒有列上陣亡名單,刻上朝鮮戰爭美軍陣亡將士紀念牌,那麼死者家屬肯定會折騰,一折騰,輿論界掀起的軒然大波會讓合眾國政府極為難堪。
⑤ 朝鮮戰爭時,為何美國幾次都沒有進攻到中國境內,為何撤退呢
1950年6月份,在這之後,戰爭局勢不斷變化,已經成為了世界的焦點。韓國在美國的扶持之下一直是戰敗方,人口和土地迅速流失。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插手進去,戰線又一次擴大,到了鴨綠江畔。最後在蘇聯的支持之下,新中國派了志願軍進行支援,給了美國非常大的打擊。短短幾個月之內,志願軍參加了5次戰爭,直接將美國打回三八線附近。在朝鮮的戰場上,美國接連戰敗,這可是讓世界為之震驚的一件事情,當時美國也極為震驚,在那時,美國的實力就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任何的對手,當時美國最大的對手便是曾經橫掃了半個歐洲的蘇聯。在二戰過後,世界便形成了一個微妙的格局,就是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個營地,這兩個強國可謂是正處於冷戰期。所以當時美國的核心利益就是防止蘇聯不斷的擴張,還要在全球增強美國的影響力。所以他才會最先參與到朝鮮內戰當中,歸其原因,參與到朝鮮內戰當中,就是在這種思維之下所做的決定。
⑥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的國內環境是咋樣
抄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鮮前線。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中的一場「熱戰」。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定而非和平條約,因此從國際法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⑦ 當年中國為什麼抗美援朝
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⑧ 抗美援朝中國付出了多少慘痛的代價
新中國剛剛成立,便參加了朝鮮半島上的一場當時世界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局部戰爭,難免要付出一定代價。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先後有297萬部隊以志願軍名義入朝,直接消耗戰費62億元人民幣,還對蘇聯欠下30億元人民幣(當時摺合13億美元)的軍火債,戰時犧牲15萬多人(近些人因又有事後補報的因傷病死亡者,確認烈士為18萬人)。
將抗美援朝戰爭的花費與當時中國的國民經濟總量相比,其總量並不算太高。戰爭期間中國的整個國民產值達2000億人民幣,國家財政支出為600億元人民幣,抗美援朝戰爭的開銷只佔同期財政支出的十分之一。正因為如此,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國內順利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每年經濟增長率平均在15%以上。至1952年年底,我國工農業生產都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並於1953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
⑨ 抗美援朝當時中國自己的處境
抗美援朝時當時中國的經濟也不是很發達鄭是建國初期正是發展經濟的時候。啊這個是那個啊就是說建設祖國的時候也不是那麼特別的富裕。真的是對抗美國那種大零真的是小美咋不搶。
⑩ 朝鮮戰爭時中國為什麼不在東北留出海口
中國東北為什麼沒有日本海出海口?原因說出來後,令人非常惋惜
日本的西北方向和大陸架之間有一個半封閉的海域,被稱為日本海。而這個日本海並不是日本的海,這是一片公害,不僅有著豐富的物產,而且有六條海峽和西太平洋直接相連。而這片海域在元朝的時候我們叫鯨海,在遼宋時期被稱為金海,為什麼現在叫日本海,是因為在一八一五年俄國的一位航海家克魯森斯特根據海的東邊有一個國家,就是日本,之後,這片海域就被稱為日本海了。在清朝初期的時候,東北沿岸有著很多出海口,但是現在卻一個都不準進入日本海。
因為中國的東北出海口全都被當時的沙俄奪走了,當時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瑗琿條約》上面顯示清政府自主放棄烏蘇里江和興凱湖東面的所有土地。,不過在實際劃分國界的時候興凱湖南邊的土地也被沙俄強行拿走了,而在中日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俄羅斯為了能夠直接進入朝鮮半島,將圖們江下游固定在他的版圖之上。而圖們江和日本海的地段就成為朝鮮和俄羅斯兩國共有的,這就導致了日本海的出海口在我國全部沒有了。
對於這些要求,一開始清政府也是不同意的,但是在後來鴉片戰爭爆發的第二次之後,本來是英國和清朝在那裡對抗,但是沙俄又過來橫插一腳,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在條約中顯示,承認了《瑗琿條約》是有效的,至此中國就喪事了日本海的出海口權,並且上市了烏蘇里江以東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更可笑的是,曾經的日本海出海口離得最近的只有十五公里。
在十九世紀就是年代的時候,中國也曾試圖恢復圖們江的出海權,但是當時俄羅斯低估了淤泥,所以不準商業船出海,為了能夠成功的發展起來東北的經濟,我國還是積極的尋找合作希望能夠尋找出東北的出海口,不過最直接的還是和俄羅斯合作,這樣就可以抵禦港口進行升級,並且東北的出海權也能獲得。
中國和俄羅斯一起合作的扎魯比諾大型海港,在未來的扎魯比亞海港60%的貨物會在那裡裝在,並且是中國東北各省,和南方各省份的貿易往來,中國也能獲得日本海的出海權,這對國家的戰略意義,和東北經濟振興也同樣有著非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