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日戰爭對中國明間文化的影響(強調一下是明間文化)
本人分析,抗日戰爭對於國內民間文化沒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異文化的包容上幾乎沒內有變容化。因為第一、日本是一個文化底蘊很差的國家,僅僅維新後的短時間內形成的文化強度和我們是無法比擬的。就好像是一個臭棋給一個國手將心得,國手能得到什麼呢?第二、侵華戰爭時間雖然不短,但是日軍侵華後,沒有採用文化融合的戰略,而是以焦土戰略以物質上的消滅為主基調,這不僅形成了我國民間同仇敵愾的心理,更是在文化上產生了抵觸心理,這也是不能融合日本文化的根本原因。
B. 抗日戰爭對近代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抗日戰爭來影響:
1.政治:自
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文化:
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3.經濟:
中國在戰爭中所承受的損失極大,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
C. 抗日戰爭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抗日戰爭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
以往人們對抗日戰爭歷史經驗的總結,主要集中在抗日戰爭對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影響方面,而實際上,抗日戰爭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發生過重要影響。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日本的侵華戰爭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如果說甲午戰爭已經表明日本的侵略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那麼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中國發起的全面侵略戰爭,則完全地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在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0年裡,中國現代化工業每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7.6%,而且這種增長突出地表現在基礎工業上 , 1936年資本主義生產已佔工業總產值的65%,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4.48%。 假設沒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工業化步伐必將大大加快。這種假設雖然已經無法得到歷史的驗證,但正如毛澤東所說:沒有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始於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這都是有事實為根據,因而也是合乎邏輯的假設。
但是,假設畢竟沒有成為現實,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徹底地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先是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佔領,使中國喪失了1/3的森林、鐵礦和煤礦;4/10的鐵路;7/10的大豆產量;2/5的出口貿易;以及93%的石油;55%的黃金。 另據統計,至1932年底,中國政府在東北的損失達178億元,加上私人損失,不下200億元。 在全面侵華的8年間,日本佔領了中國城市總數的47%以上,其中包括大城市的80%以上。這些城市聚集著中國幾乎全部的現代化工業。這些工業,有的直接損毀於炮火之中,有的因戰爭而失去運轉的條件導致關閉,有的被迫內遷損毀於途中。在淪陷區,日軍不僅任意掠奪公私財產,還截留稅收,把持金融,並建立起依附於日本的以掠奪中國資源財富為目標的殖民地經濟體系。據1995年中國政府公布的數字,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的直接財產損失是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是5000億美元。對於一個本來就十分貧窮的中國來說,上述戰爭損失不僅使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難以為繼,還足以使它的經濟全面崩潰。
第二,中國的抗日戰爭積累了新的現代化因素。有人認為,中國的現代化本來就不是中國社會內部自身現代性積累和成熟的結果,而是對外部挑戰所做出的回應,因此主張將其稱為「後發外生型」現代化。抗日戰爭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現代化的「後發外生型」性質,同時使得新的「自發內生型」現代化進程在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過程中悄然開啟。
首先從政治層面來看。抗日戰爭無疑地為中國民主制度的發展,在客觀上提供了條件。中國共產黨於「七七」事變不久即在著名的《抗日救亡十大綱領》中提出了「改革政治機構」的要求,與此同時,其他政治派別也先後發出了開放民主的聲音。而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嚴重威脅的時候,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政府也只能順應潮流,在全國開放了民主。盡管這種民主是十分有限的,但卻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國民黨因抗戰所需開放的「民主」是以國民黨執政地位的鞏固為條件的。如果離開了這個條件,「民主」隨時都要被關閉。因此,政治民主還需要另外的社會條件作為支撐,這個條件就是進步力量能夠很好地發揮對社會的主導作用。而這個條件,在抗日戰爭之前的中國社會是不具備的。但在抗日戰爭開始之後,由於以共產黨為代表的進步力量已經在中國社會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在民主與獨裁的較量中,後者就很難佔到上風了。而進步力量的發展和壯大,同樣是中國現代化因素積累的一個重要表現。
另外,關於民主政治建設,就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而言,也同樣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基層政權的普遍選舉制和抗日民主政權中的「三三制」原則,與現代國家的民主制度仍有很大不同,但這些政策的制訂和實施,確實表明了中國社會出現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雛形。這也是現代化因素的積累。
其次從經濟層面來看。前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指的就是日本侵略對戰前中國積累起來的現代化經濟的嚴重破壞。但是,也正是由於日本侵略對中國經濟的摧殘,迫使中國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戰時經濟體制的建立就是應對的結果。戰時經濟體制是一種被迫的應變措施,它的實施一方面是通過金融、物資、資源的統制,集中了抗日戰爭所需的財力物力,一方面又使官僚資本擴大了勢力,從而壓縮了民族資本的發展空間。但是,如果從現代化的視角來審視,這種體制下的現代金融體制的建立,工業結構的調整,資源的調查與統籌開發,工業發展的布局調整等等,都表現出了現代化因素。尤其是被稱作工業化傳動的沿海工業的內遷,改變了中國西部工業落後的狀況。
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根據地,由於它是建立在中國經濟最為落後的地區,在那裡並不具備實現現代化經濟的條件。但是共產黨制訂與實施的包括減租減息,鼓勵墾荒,發放農貸,發展商業等一系列經濟政策,不僅使抗日力量在貧困的地區得以生存,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質生活,階級構成的比例也由此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最終又為後來的土地革命准備了條件。從這點來看,這是現代化因素的積累。
再次從國家主權層面來看。自1842年中國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以來,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了諸多基本主權,因此,中國一直沒有取得完整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地位。但是在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尤其是中國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融為一體的時候,這種狀況很快得到了改變。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已經獨自與日本作戰4年,並且牽制了日本陸軍的大部兵力。正是由於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美、英等國不能不對中國加以重視。1943年初,中國先後與美、英等國簽署了廢除舊約、簽訂新約的協議。從此,中國擺脫了束縛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條約,獲得了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應有的尊嚴。
D. 歷史上日本侵略中國,給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帶來的影響.
積極影響:促進國內分裂黨派和軍閥的團結,各方面為了生存被迫團內結在國民黨的統一指揮容之下,結束了中國幾十年來軍閥混戰的局面。
另外,東部大片領土淪陷後,中國政府被迫西遷到重慶,大量資金也流向西部地區,對貴重,四川和雲南的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軍事上使中國得以取得美,蘇兩國的共同支援,對中國的內部軍事科技和軍隊體系發展有積極作用。
消極影響主要是使大量平民百姓喪生,導致以農為本的中國損失了大量勞動力。日本所採取的轟炸,「三光政策」和要求中國所支付的賠款等使中國經濟雪上加霜,使中國的發展倒退。中國錯失了歷史發展機遇而不能成為世界強國。
E. 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的影響,請從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權這五個方面回答!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爭由中國軍民獨立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開始,發展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融為一體,始終把日本陸軍主力牢牢地牽制在中國戰場,造成了日軍的重大傷亡。中國抗日戰爭為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中國人民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在世界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七七事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起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一開始就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民族解放戰爭的性質。在戰爭形態上,它起初表現為一系列弱小國家反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侵略的接連不斷的局部戰爭,後來逐漸演變成全面戰爭,其間經歷了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形成法西斯侵略戰爭策源地的國家。早在19世紀末,日本由資本主義發展成為帝國主義國家時,即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日本通過發動甲午戰爭,參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發動以爭奪我國東北為目標的日俄戰爭,先後從中國攫取了台灣、澎湖和旅順、大連等,並勒索了巨額戰爭賠款,從而增強了其經濟和軍事實力,成為世界列強中新崛起的最富於侵略性的帝國主義國家。1927年7月,日本內閣提出所謂解決「滿蒙政策」的「田中奏摺」,露骨地表明了日本先奪「滿蒙」、後取整個中國,進而吞並亞洲、稱霸世界的狂妄野心和侵略步驟。同時,它也表明日本由一般帝國主義向法西斯帝國主義國家的轉變。
世界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把戰火是日本點燃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侵略我國東北的戰爭,打響了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第一炮,從而在遠東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這比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早兩年多。「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華局部戰爭不斷擴大。從「七七事變」全面侵華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它完全按照「田中奏摺」所確定的侵略計劃來實施,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且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日本軍國主義者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敵人,也是亞太地區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敵人。因此,我們不能把「九一八事變」看作中日兩國地區性的一般軍事沖突,而應把它看作日本軍國主義企圖建立軍事獨裁法西斯專政,實現獨佔中國、建立大東亞帝國的「大陸政策」的第一步。
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在東北興起的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和東北部分愛國官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和影響下,激於民族義憤,沖破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奮起抵抗,組成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進行抗日游擊戰爭。抗日武裝遍布遼寧、吉林、黑龍江省的70多個縣,到1933年發展到30多萬人。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到全國抗戰爆發前發展到11個聯軍共4.5萬餘人,成為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主體骨幹力量。東北三省的抗日游擊戰爭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殖民統治,14年裡,東北抗日聯軍等部共殲滅日軍25萬餘人。「九一八事變」後興起的東北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斗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爭取民族解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聯檢察官克倫斯基1948年在遠東軍事法庭曾說:「如果我們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段血腥時期的開端的話,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據的」。(日本歷史學研究會編:《太平洋戰爭史》第4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第150頁)戰後,日本許多歷史學家也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佔『滿洲』(九一八事變)為導火線而開始升起的」。(日本歷史學研究會編:《太平洋戰爭史》第4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第150頁)
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開端。1936年11月25日,日本與德國在柏林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也加入了這個協定。「柏林—羅馬—東京」,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在重新瓜分世界、反共反蘇的共同目標下終於緊密勾結到了一起,一個世界范圍的法西斯國家的侵略同盟正式組成,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一個重要標志。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把局部侵華戰爭發展為全面侵華戰爭,它表明日本法西斯首先將局部戰爭推向世界性規模,因為征服中國是日本實行「北進」或「南進」、稱霸亞太地區的世界戰略的先決條件。因此,在德、意、日結成法西斯侵略同盟之後,日本以「盧溝橋事變」為契機挑起的全面侵華戰爭,既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政策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全球侵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七七事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起點,中國開始全國性抗戰,首先在世界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舉國動員,奮起抗擊,實行全民族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抗戰方針。八路軍、新四軍開辟的廣闊的敵後戰場和游擊戰爭的迅猛發展,加之正面戰場的正規戰,在戰略上對日軍構成戰略夾擊的態勢,陷敵於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全國性抗戰第一年,中國軍隊先後進行了平型關、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殲滅日軍44萬餘人,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克強的有效作戰方式,粉碎了日本法西斯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企圖。到1938年10月,日本速戰速決戰略破產,被迫停止戰略進攻。此時,日本侵華兵力已達32個師、海軍2個艦隊和28個航空中隊,分別占其陸軍總數的94%、海軍的2/3和航空兵力量的60%。
中國的抗日戰爭直接影響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進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雙方投入兵力400餘萬人,戰火遍及中國10多個省區,面積約60餘萬平方公里。抗日戰爭成為當時世界基本矛盾在亞洲全面激化的最高形態。首先強烈譴責日本法西斯侵華行徑,同情和支援中國抗戰的是蘇聯等各國共產黨、共產國際、各階層進步人士和勞動人民。蘇聯政府與中國政府於1937年8月21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更是對中國抗戰的有力支持。隨後,蘇聯又向中國政府提供4筆貸款,並直接派遣空軍志願隊與中國空軍並肩對日作戰。朝鮮、蘇聯、印度、加拿大、美國等10餘國志願援華友人陸續來到中國戰場,投入到抗日斗爭的洪流中。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各國人民通過捐款、捐物和拒購、拒運日貨等手段,支援中國抗戰。美、英、法在1938年後為防日本「南進」,逐漸改變抗日戰爭之初的兩面政策,也以貸款形式給予中國抗戰一定的援助。總之,隨著「七七事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起點,世界的焦點也由歐洲轉向亞洲、遠東。美國二戰史委員會主席、國際二戰史委員會副主席戴德華教授和以色列教授夏阿龍等人撰文提出: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稱霸世界的侵略圖謀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展開後,由於中國堅持持久抗戰,始終抗擊和牽制著日本陸軍主力,打破了日本的「北進」計劃,遏制和遲滯了日本「南進」的侵略步伐,使日本不能在德軍需要戰略配合之時採取必要的軍事行動,進而使德國企圖勾結日本東西夾擊蘇聯和德日兩軍會師中東的計劃無法達成。
中國的持久抗戰打破了日本的「北進」計劃,保障了蘇聯遠東地區的安全。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至8月,日本關東軍先後在中國境內挑起張鼓峰和諾門坎事件,與蘇軍發生武裝沖突,企圖以此推動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並以武力試探蘇聯的虛實,結果由於中國抗戰對日軍主力的牽制,使日軍在兵力懸殊之下均遭失敗。日本為什麼甘心吃啞巴虧而不擴大武裝沖突,最後採取外交談判加以解決?當時任關東軍副參謀長的石原莞爾說了實話:「此次張鼓峰事件,蘇聯之所以威脅日本者,則以日本對華用兵故……設日本一旦與中國議和,則日本即可威脅蘇聯」。(華西列夫斯基:《畢生的事業》,第122頁)可見,蘇聯能夠在1938—1939年擺脫東線威脅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國抗戰對日本陸軍主力的打擊和牽制。
中國抗日戰爭解除了蘇聯的後顧之憂,使德國企圖勾結日本夾擊蘇聯的陰謀破產。德國入侵蘇聯前夕,希特勒親自接見日本訪德考察團團長山下奉文,告訴他,「希望盡早返回日本,請日本從滿洲打進西伯利亞」。日本外相松岡曾力主對蘇開戰,以與德國法西斯配合,從東西兩面夾擊蘇聯。但從中國關內抽調5個師加強關東軍的計劃卻遭到軍方的堅決反對。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說:「日本現在中國使用的兵力很大,北進對蘇開戰實際上辦不到」。(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53頁)日軍大本營最後只好無可奈何地決定:「帝國政府將繼續努力解決中國事變……暫不介入德蘇戰爭。」(赫伯特·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28頁)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里賓特羅甫再次向日本提出:「日德兩國應迅速聯合軍事行動,從東西兩面夾擊蘇聯,在西伯利亞鐵路上握手。」希特勒企圖在嚴冬到來之前,聯合日本打垮蘇聯。但此時的日本正集中兵力強化侵華戰爭。1941年12月初,日本陸軍共51個師,其中35個師用於侵華戰爭,占其陸軍總兵力的69%。中國抗日戰爭消耗和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使其無力「北進」發動侵蘇戰爭。當時日軍大本營統帥部決定:「不管德蘇戰爭如何演變,以昭和二六(1941)年度內放棄解決北方的企圖」。(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62頁)正因為如此,蘇聯才大膽地從遠東地區把兵力不斷西調,集中力量對付德國法西斯。僅莫斯科戰役期間,蘇聯就從遠東方面軍調出15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及部分坦克、航空兵部隊,加強了蘇聯西線對德作戰的實力。中國的持久抗戰捆住了日本法西斯的手腳,使德國企圖勾結日本夾擊蘇聯的陰謀破產。對此,蘇聯元帥崔可夫曾感激地說過:「甚至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裡日本也沒有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都不能不考慮到這一明顯而無可爭辯的事實。」(崔可夫:《在華使命》,新華通訊社,1980年版,第38頁)
中國持久抗戰遲滯了日本「南進」的侵略步伐,為盟軍在太平洋戰場迅速轉入反攻贏得了時間。日本「北進」侵蘇被迫放棄,「南進」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也同樣因其陸軍主力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自拔而一再推遲。1940年春夏,德國進攻西歐,法國敗降,英軍被趕出歐洲大陸,希特勒稱霸西歐。日本本來可以在英、法遭受德國襲擊、無暇東顧,美國又尚未直接捲入同德、意、日沖突的情況下,趁機南下,向太平洋地區擴張,以攫取英、法、荷、葡在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既得利益。德國法西斯也竭力唆使日本南進,以期望它從東方打垮英、法等勢力,與其在戰略上相互策應。但此時的中國戰場正進行百團大戰,將日軍主力牢牢牽制在中國戰場。對此,日本訪德特使寺內壽一解釋說:「中日戰爭不結束,南進是辦不到的。」1940年,日本陸軍共49個師,其中38個師陷於侵華戰爭中,占陸軍總兵力的78%。
中國抗日戰爭使日本陸軍主力深陷於中國戰場,使日德在中東會師的戰略計劃成為泡影。日本海軍在偷襲珍珠港得手,攻擊英國「威爾士親王」號及「反擊」號兩艘巨艦成功,暫時取得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優勢後,曾制訂了一個用5個師攻打澳大利亞、奪取錫蘭,與希特勒在印度洋上會師的狂妄計劃。是時,德國也力促日本進軍印度洋。1942年3月23日,里賓特羅甫和日本駐德大使大島商討軸心國的戰略問題時,要求日本佔領錫蘭和馬達加斯加等地,以配合德軍向中東和高加索的進軍。但是,中國抗日戰爭愈戰愈強,使日本陸軍主力深陷於中國戰場,力不從心。1942年春,羅斯福曾慶幸地對自己的兒子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區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突擊,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割吞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羅斯福見聞秘錄》,新群出版社,1949年版,第49頁)
中國戰場牽制和斃傷日軍主力最多、持續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
中國戰場牽制日軍主力最多。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中國戰場始終牢牢牽制著100萬左右的日本陸軍主力。據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所資料載,1937年,日本陸軍共24個師,其中21個師投入侵華戰爭,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8%以上,還有50%的空軍和40%的海軍力量用於侵華戰爭。1938年,日本陸軍共34個師,其中32個師用於侵華,占其陸軍總兵力的94%。1939年,日本陸軍共41個師,其中投入侵華戰爭34個師,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3%。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共51個師,其中34個師和44個獨立旅、混成旅團用於侵華,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0%,而用於南太平洋戰場的陸軍只有10個師,不及侵華兵力的20%。
中國始終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一直到1945年,擁有100餘萬兵力的日本陸軍最大戰略集團中國派遣軍,在中國軍民多年的打擊消耗和最後的全面反攻下,既不能回援太平洋戰場和日本本土「決戰」,又無力在大陸進行決戰,最後不得不在中國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美、英盟軍沒有直接參加對日本中國派遣軍的作戰,相反,中國遠征軍卻以10—20多個師的兵力兩次入緬,參加印緬戰區對日南方軍和緬甸方面軍的作戰,並擔任了緬南防禦和緬北、滇西反攻的主力,為緬甸人民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作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8月,日軍向中國戰區投降的兵力128萬餘人,這個數目超過了在東南亞及太平洋各島的日軍總和,大約相當於全部海外日軍(不含向蘇聯投降的日軍數)的50%以上。
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時間最長。從1931年「九一八」算起,前後達14年之久,它是蘇聯、美國進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的三倍半,是英國進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的兩倍半。中國戰場斃傷俘日軍155萬餘人,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5%以上。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餘人,其中軍人傷亡413萬餘人,民眾傷亡2249.9萬餘人,被侵華日軍強擄的中國勞工800餘萬人,香港同胞10萬餘人、台灣同胞115餘萬人被日軍致死、致病殘等。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
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因外敵入侵而割地、賠款、出讓國家主權的屈辱歷史;使中華民族空前覺醒和團結,愛國主義精神得到極大弘揚;光復了自甲午戰爭以來的失地,台灣、澎湖列島等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廢除了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長達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國之一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地位。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燦爛篇章,為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解放樹立了光輝的旗幟,極大地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使第二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它對中國革命的發展、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響。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說明:中國人民能夠在「滅種亡國」的最危險時刻開辟救亡圖存的新出路,中華民族的生命力是無限的。
F.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中國文化的破壞有多大
古建築損失概要
古建築是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年代比較久遠的建築物。古建築作為人類歷史的見證,是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實物資料,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由於古建築是不可再生的,不可復制,理應得到全人類的廣泛尊重和保護。根據海牙陸戰法規慣例第27條規定,一切有關文化方面,如宗教、美術、學術、及古物的機關與財產,如不作為軍事用途,交戰國必須盡力保全,不得施以破壞。即使1940年8月至10月的「不列顛之戰」,德國空軍猛襲英國重工業區和雷達站,但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在內的著名古建築則完好無損。而在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中,中國古建築或因轟炸、焚燒所至的損失不計其數,寺廟、鑄像、鍾樓、碑塔、陵墓等的破壞損失十分嚴重,山東的章民、高密、海陽、鄒平、菏澤、沂水等地,均是無廟不毀。沂水古塔,摧毀殆盡。山西境內的純陽宮、大佛寺、三清店、關帝廟、大禹廟等寺院,非劫即毀。1946年3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基本完成文物損失調查工作,最終形成《中國戰時文物損失數量及估價總目》,該文件列舉了除東北、台灣和中共領導的解放區以外,全國各地文物損失情形,其中古跡被毀741處(公705處,私36處)。日軍大規模破壞古建築和古跡,顯然是處心積慮摧毀中國的歷史傳統及根植於人心的信仰和倫理觀念,其狼子狠心,可見一斑。
文物損失概要
文物是文化的結晶,是文化的延續,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延續。日本侵略者搶劫和破壞中國文物,有計劃和有規模者可以追溯至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軍掠奪、摧殘中國文物進入有計劃和有組織的階段。掠奪中國文物成為日本侵華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調查文物損失的過程中,初步掌握了一些重要文物被劫的情況。如原存於北京協和醫院實驗室中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化石,在1942年倭寇侵佔期間突然失蹤的情由;北平研究院發掘寶雞斗雞台所獲文物分藏北平部分被盜三百多件的情況;日偽從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館運走銅缸、銅炮、銅燈亭損失情況;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移藏香港馮平山圖書館的珍本被劫運日本情況;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在北平和南京兩批珍貴文物被劫情況等。
此外,還掌握了一些日本考古學者無視中國主權,大肆進行劫掠式發掘的情況。如日本東亞考古學會和東亞文化協會的原田淑人等發掘北魏平城遺址、邯鄲趙王城、齊國故城、膝薛二國故城、曲阜漢魯靈光殿遺址、周口店和殷墟遺址,以及東京帝國大學在大同等地的發掘。僅在遼寧、吉林等地,就有為數達17起之多的盜掘。封存和清理了日偽劫奪分藏的文物,追回部分散佚在中國和被日人藏匿的文物。如追回溥儀在天津的珍貴文物一千餘件;追繳在杭州被日人坂原道直劫藏的東周長方鼎,梁代觀音石造像、秦鏡、漢鏡、端硯等古物43件。
調查並統計出全國公私文物損失數量,尤其是上海、北平、浙江、江蘇、南京等重災區損失狀況。戰後統計,北平市損失公私書籍586萬冊,古物2800餘件,碑帖21萬余件。上海市損失公共圖書約30萬冊。天津、濟南、杭州等地,約各10萬余冊。據不完全統計,江蘇省公私文物損失為:書籍132270冊另3部,字畫984幅,碑帖642件,古物1334件,古跡119間,雜件3箱,共計135376件,南京市的文物損失為:書籍公共部分406461冊156箱1725種。私人圖書53118冊1790種840部59箱,字畫7720件另6箱,碑帖3851件,古物26584件,儀器990件另63箱,標本20614件另1165箱,雜件648368件,合計1180982件另1449箱,按戰前價值估價為2330430元。南京市文物損失統計數尚不包括中央研究院殷墟發掘所的古物、拓片、古籍損失,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考古組的人獸骨、陶片等標本954箱,因價值卓特而無法估列。
經過各地查報和綜合,民國政府教育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匯編了《中國戰時文物損失數量及估價總目》,它先闡明中國損失的數量及其估計價格,然後按地區即分:南京、上海、浙江、江蘇、河南、湖南、湖北、陝西、東北、安徽、河北、福建、廣東及香港、廣西、江西、其他各省等共17個省、市、區,分別記述其圖書、文物、字畫碑帖、古跡古建築等的被掠奪和破壞的情況。該目錄所列戰時中國被劫遭毀公私文物,查明有據者計有3607074件又1870箱,古跡741處。類別損失數量估計價值書籍公2253252冊另5360種411箱44538部3804014元私488856冊另18315種168箱1215部1204766元字畫公1554幅185490元私13612幅另16箱555035元碑帖公455件37135元私8922件170764元古物公17818件1035888元私8567件另2箱318246元古跡公705處1620600元私36處65000元儀器公5012件另63箱626658元私110件另3箱40025元標本公14582件另1204箱77369元私17904件15000元地圖公125件480元私56003件13926元藝術品公私2506件39721元續表類別損失數量估計價值雜件公648368件65429元私3箱10000元合計3607074件另741處1870箱9885546元。
高校教育損失
教育主管部門對西遷的69所高校財產損失進行調查。1939年據統計,這69所高校由於在西遷途中輾轉搬運,圖書設備損壞嚴重,直接財產損失22491867元。1940年,時任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在《中國季刊》上撰文稱,截至1939年12月底,全國公立專科以上77所院校總損失達90451000元以上,國立23所院校共損失37013000元,省立16所院校共損失9276000元,私立38所院校共計損失44171000元。1943年,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學者韓啟桐對高等院校財產損失進行分析研究,將南開大學損失數內的中學部分減去不計;補充了陳立夫報告中沒有的12所院校的損失,這12所院校為:東北大學、貴陽醫學院、福建學院、湘雅醫學院、戲劇專科學校、中央工業職業學校、華西大學、燕京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山西醫學專科學校、大同大學及廣西大學;根據教育部1943年統計,對廈門大學、暨南大學、光華大學、大夏大學、東吳大學、上海商學院、民國學院、南通學院、廣東光華醫學院、音樂專科學校、同德醫學院及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等12校損失進行了修正;扣除校園土地價值部分,初步估計89所院校的損失為74750000元,即國立26所院校損失35970000元;省立20所院校損失7700000元;私立43所院校損失31080000元。對照可以發現,韓啟桐的統計並沒有將1940年、1941年倭寇對內地高校轟炸所致損失計算在內。
事實上,有些學校也作了西遷損失的調查和統計。如1944年私立金陵大學統計,截至1941年8月,金陵大學共計損失146785008元,其中,校舍損失2999000元,設備損失1479500元,林場損失10200000元,摺合美金4448028元。以金陵大學戰前每年預算100萬中國元計算,其損失相當於14年的預算。金陵大學戰前圖書已達317839冊,而據1938年5月31日的統計,僅剩16946冊,這裡面還包括1938年添置的603冊。
1943年10月,國民政府指示行政院和教育部,迅速成立「向敵要求賠償文化事業研究會」,專門從事文化教育事業損失調查統計工作,並形成了一些統計資料。但由於戰事仍未結束,統計局限於一時一地,無法完整地反映抗戰中高等院校損失的全貌。抗戰勝利後,內遷69所高校的大部分又千里迢迢遷回原地,撇開物質和精神損害不論,這往返的搬遷費用就很驚人。1946年統計,專科以上學校間接損失中,遷移費為503 120 695元。戰後調查統計,1937年全國專科以上學校計有108校,七七事變後應戰時停頓及先後遷移後方者達2/3以上,其後陸續增設至1945年8月,共有專科以上學校142校,其中受戰事損失者共115校,占總校數80%以上,其未受損失者僅後方新設之少數學校。
G. 從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論述抗日戰爭對中國的重要影響。
戰爭對生命的褻瀆絞殺和對自然與社會財物的破壞是巨大的。但是專戰爭後的一切是全屬新的,是充滿生機的。正如野草經過大火的浩劫。
戰爭之後的繁榮發展,首先需要政治制度下的社會秩序和國民的勞動創造熱情。中國共產黨在戰火中成長,順應和領導中國底層工農大眾的意志,這全新的團體,煥發出空前的創造力,使國民萬眾一心的集合力共同度過千瘡百孔的秩序經濟修復階段。陳腐的舊世界去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所有的領域都發生了質的改變。因為領導者代表了被領導者的意志。當今的中國發展速度很快,趨勢很好,如果各個領域改革成功,真乃黨和人民之幸事。雖然法制,但需要人來完善和運行法制。黨和政府,決定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黨政好了,一切都會好的。剛才從收音機聽到醫保存在的諸多漏洞,很有感慨:開始的醫保,就應該是大病醫保,個人賬戶積累。結果是有病無病/進了醫院就保/沒進醫院都報銷,使本來應該盈餘的醫保資金被倉鼠盜盡。總感覺,有些政策可以完善到一步到位,可是非要留出諸多漏洞,啥原
H. 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抗日戰爭抄是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打破了近代中國在抵抗外來武裝侵略作戰中屢戰屢敗的局面,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為中國獨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礎。 抗日戰爭在中國近代歷史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有著明顯的特點。第一,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是中國歷史上遭到的第一次最大規模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它是中華民族面臨亡國的嚴重危機。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鍵,中國社會各階級,各政治派別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戰的洪流中,這是中國人民為戰爭取得生存和解放而進行一次艱苦卓絕的戰爭,突出了這場戰爭的民族性,全面性。d2918事變後,中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納入學習主題之中,反應在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擴大,侵略戰爭,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國從局部抗戰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戰的過程。
I. 抗日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抗日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1、財產方面
中國在戰爭中所承受的損失極大,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在抗日戰爭中,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另一說6500億美金。
2、空軍方面
抗戰八年中,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1543架,擊傷330架,出動轟炸、驅逐、偵察、運輸等飛機計18500架次,作戰達4027次。中國空軍損失各種飛機(包括訓練損失)2468架,6164人殉國。
3、人民群眾方面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平民則約有900萬死於戰火,另有800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成為難民。而據蔣夢麟的回憶錄稱有1400萬壯丁被拉夫後死於飢餓疾病。另有估計中國抗戰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
同時,還有估計認為,中國抗戰直接傷亡人口合計可能在4100萬上,合戰時失蹤被俘等項數字,戰爭直接給中國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共計超過4500萬人;而從人口損失的角度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總數應在5000萬人以上。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J. 抗日戰爭的影響
影響:1國民經濟停滯 大批礦產被掠奪 人民心靈受到嚴重傷害 教育系統嚴重毀壞 歷史文化被版摧殘 2中國共產黨及其權武裝極大增強 3喚醒了沉睡的東方雄獅! 4中國抗戰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 。。
中國抗戰爭勝利的原因有:1、是日本人對我國人民的殘酷,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意識;2、在當時日本人少、國小、資源缺乏;3、日本鋪的戰場面積太大,由於長年戰爭死傷人員太多,能作戰的士兵太少;4、國內為戰爭准備物資跟不上戰爭的需求;5、德、意不能有效的支援;6、太平洋戰爭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