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30萬軍隊包圍共產黨6萬軍隊
你講的應該是皖南事件
抗戰爆發後,毛澤東堅持要求部下「不受國民黨的限制,超越國民黨所能允許的范圍,不要別人委任,不靠上級發餉,獨立自主地放手地擴大軍隊,堅決地建立根據地」,國共軍隊沖突不斷,最終導致1940年10月4日的黃橋事件。
為避免雙方接觸繼續沖突,從維護抗戰大局出發,1940年10月19日,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名義,強令新四軍、八路軍必須在一個月內全部撤到舊黃河河道以北之冀察兩省和晉東北及冀魯交界地區;中國共產黨對此予以嚴詞拒絕,僅答應將皖南新四軍撤到長江以北,但一直拖延時間。國民政府第三戰區最初允許皖南新四軍採取東進、再從蘇南北渡長江的路線。但1940年11月29日,蘇北劉少奇指揮八路軍新四軍發動進攻韓德勤餘部的曹甸戰役,國民政府方面大為惱怒,轉而拒絕皖南新四軍東進從蘇南渡江的方案(怕皖南新四軍與蘇北新四軍會合後再打韓德勤),重新命令皖南新四軍必須直接北上,從安徽銅陵、繁昌間北渡長江,並延長最後期限至1940年12月31日。但中共方面認為國民黨規定的直接北渡方案是陰謀,皖南新四軍最終堅持走東進再由蘇南北渡的路線。1941年1月4日,在超過國民政府規定的最後期限4天後,新四軍軍部及所屬支隊9000多人由雲嶺出發向南移動,違抗國民政府直接北上渡江的命令,南下企圖繞過國民革命軍防區再東進由蘇南渡江;6日,行至皖南涇縣茂林時,與國軍第40師發生沖突,雙方互稱對方先開槍,隨後第三戰區國軍將新四軍包圍。激戰七晝夜,新四軍除約2000人突圍外,大部被俘或陣亡;葉挺與國軍談判時被扣押,項英、周子昆被其副官劉厚總殺害。
實際上共軍被圍人數並沒有6萬,國軍也沒有動用30萬兵力. 當時還在抗戰咧,你當國軍整天閑著對付共產黨?
⑵ 國民黨軍銜如何規定的
國民黨軍隊軍銜制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當時授軍銜沒有統一的機構,國民政府可以授,總司令部可以授,軍事委員會可以授,甚至上級機關或軍政長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軍閥馬步芳曾把還在小學讀書、只有12歲的兒子馬繼援,委派為青海省南北邊區警備司令部的上校參謀長。更為荒唐的是,上報到南京中央軍政部後,竟然給予正式命令,發給了委任狀。另外,當時軍銜和職務相比,銜高職低的情況比較普遍,軍長大都授上將。一些地方軍閥,手中不過萬把人最多幾萬人,也自封為上將。1933年,當時蔣介石在一次紀念周上講話說:「國民黨軍隊同列強相比,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 為了整頓軍隊軍銜混亂狀況,以適應其軍事上的需要,國民政府決定對軍銜進行修訂。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國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陸、海、空軍《官製表》和《士兵等級表》。1935年3月,頒布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為第一、第二兩級,增設特級上將。整個軍銜等級為六等十八級: 將官: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軍: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軍士兵分八級,稱謂與北洋政府時期相同。 國民政府時期的軍佐銜,最初等級設置與北洋政府時期相同,但改變了稱謂,即在軍官銜的前面冠以專業名稱,如「軍需少將」、「軍醫中校」、「軍法上尉」等。1934年以後,軍佐銜改用新稱謂,將級軍佐銜統稱「監」,校級軍佐銜統稱「正」,尉級軍佐銜統稱「佐」。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軍隊為適應全面內戰的需要,對各級軍官的服現役限齡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級上將,62歲;二級上將,60歲;中將,56歲;少將,52歲;上校,46歲;中校,44歲;少校,42歲;上尉,40歲;中尉,38歲;少尉,36歲。這在當時主要軍事國家中是比較低的。 國民黨軍隊的上將銜,比較復雜。除了分特級、一級、二級三個檔次外,還有中將加上將銜和追贈上將幾種。 特級上將為最高軍銜,授予陸海空軍最高軍事長官。實際上這一銜級是專為蔣介石而設的。 特級上將、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常服的軍銜標志,抗戰結束前都是金版領章上綴3顆三角星。抗戰以後,常服的軍銜標志,由領章改為肩章,二級上將為3顆五角星,一級上將、特級上將分別為4顆星、5顆星。因此,也分別被俗稱為「三星上將」、「四星上將」、「五星上將」。也有人是死後才被追贈的,如張自忠、廖磊等;還有人生前死後都為正式晉升二級上將,如錢大鈞、羅卓英等。 此外,國民政府於1934年12月對駐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職官員,頒行了一種特殊的官銜,共分三等十級,其稱謂類似於清末的軍官銜稱:一等一級稱都統、一等二級稱副統、一等三級稱協統,二等一級稱都領、二等二級稱副領、二等三級稱協領,三等一級稱都衛、三等二級稱副衛、三等三級稱協衛,此外還設有準衛一級。 中國的軍銜制從清末建立到民國的幾次改動,軍銜等級中都沒有「大元帥」這一級,那麼孫中山和蔣介石等人的大元帥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孫中山等人的大元帥並不是軍銜,而是職務,是一種權力象徵。1917年7月張勛復辟後,孫中山即提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的主張。8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有130多名議員出席,決議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規定軍政府設海陸軍大元帥一人,元帥二人,均由國會選舉產生。大元帥是國家元首兼行政首長,元帥則協助其工作。9月1日國會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桂系軍閥陸榮廷、滇系軍閥唐繼堯為元帥。10日,孫中山在廣州就大元帥職,但陸、唐二人不願和孫中山合作,分別通電拒受元帥職務。可見,孫中山的大元帥是一種職務,即最高軍政長官,其權力相當於實行「總統制」國家的總統,即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而不是軍銜。 其實,在晚清實行軍銜制時,就有陸海軍大元帥一職,是由光緒皇帝兼;光緒病逝後,宣統皇帝即位,因他當時才3歲,大元帥之職由其父攝政王載灃兼。 而民國時期的大元帥也不止孫中山一人。北洋政府歷屆元首(總統或執政),均兼陸海軍大元帥。1924年11月,孫中山督師北上,國民黨元老譚延 、胡漢民在廣州先後代理大元帥職。張作霖在北京組織安國軍政府,宣誓就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的大元帥也是一種實際職務名稱,其權力相當於實行「內閣制」國家的總統。 1934年3月溥儀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持下,在長春當上了「滿洲國」兒皇帝,並兼「滿洲國陸海軍大元帥」。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發生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⑶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軍的哪位高級將領違抗軍令一槍不發放棄了濟南和泰安以及
因為委員長調走了韓總的炮兵團,韓總鬧情緒了
⑷ 抗日戰爭要怎樣成為國民黨一個營或者團的團長、參謀長
抗日戰爭期間要想成為營團級軍官,方式還是比較多的。
方法1:投考各類軍校,版特別是民國時期鼎鼎大名的權黃埔軍校。如果在30年代初投考黃埔軍校,那麼經過一年學習畢業之後,充任排長、然後5~10年左右升到營長,特別優秀的可能會提前晉升,6、7年升到團長的也有。當然,能當正職也可以當副職或參謀,就看個人特點了。
方法2:通過各類關系得到委任,一般如果以前的親朋好友是大軍官的,都可以到裡面混個參謀、副官,如果關系特別好的,說不定視作心腹給個營長、團長。國軍當年有個人帶著一個排的人找到某軍軍長要給個位子,結果那個軍長給了他一個「團長」,當然要人要槍沒有,他的團只有一個營、那個營只有一個連、那個連只有一個排,但他對外還是團長。
方法3:各類「民間武裝」被招安。民間武裝定義非常廣泛,可以是佔山為王的土匪流寇,也可以是民間自發的義勇武裝,或者小軍閥改換門庭等等。一般來說,有個百八來號人,幾十條槍,就能想方設法在國軍那邊混個營長。
方法4:抓壯丁。在著名電影《抓壯丁》中,有句台詞「抓滿60個,當個連長,抓滿150個,當個營長。」反正有了人手,就可以當上。
⑸ 求國民黨特務組織在抗日戰爭時期積極的作用的資料
應該有很多國軍特務在抗日戰爭中取義成仁,但資料可太不好找了
⑹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編制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補充一點,復國軍序列下至團級,也分制甲乙丙三種。甲種團全團2400餘人,除作戰3個正規營以外,配備炮兵營,特務營,通訊營,野戰醫院等。像著名的部隊36,87,88抗戰初期著名的3個德式樣板師都是這樣編制的。像宋希濂的36師下轄的,還配備完整的沖鋒槍連,全連一色沖鋒槍。充分發揮團隊沖鋒槍優勢活力。戰鬥力可見強悍。多少日本鬼子成了他們的刀下鬼
記得採納啊
⑺ 抗日戰爭期間指揮三次長沙會戰的中國國民黨領導是
薛岳。。他在台灣島內被稱抗日第一戰將。。
薛岳,又名仰岳,1896年生於廣東省樂昌縣。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擔任孫中山警衛團的營長。後在國民革命軍李濟深第4軍任師長。1935年任貴陽綏靖主任,一度代理黔省主席。抗戰開始後,薛岳主動請纓殺敵,率部參加了「八一三」上海抗戰。1939年代理第9戰區司令長官,負責指揮兩湖和江西部分地區對日作戰。
廣州、武漢相繼陷落後,粵漢間的湖南成為日本侵略者攻擊的主要目標。日軍在兩次攻佔長沙均未得逞的情況下,於1941年12月23日,又以第40師團主力發動了第三次對長沙的進攻。薛岳總結前兩次會戰的經驗教訓,提出了一套利用湘北復雜地形,與敵後退決戰的「天爐戰法」。敵軍先乘大雨和夜色突破了我軍前沿陣地,渡過新牆河,撲向汨羅江北,並與沿粵漢線南下的日軍第3師團會合後,很快攻至汨羅江南岸,進入我軍預設之決戰區域。薛岳向所部官兵下達手令:「第三次長沙會戰,關系國家存亡。岳抱必死決心、必勝信念。」他要求「各集團軍總司令,軍、師長,務必確實掌握部隊,親往前線指揮,適時捕捉戰機,殲滅敵軍」。日軍第3師團在飛機支援下向長沙東南阿彌嶺等中方陣地發起了進攻。薛岳下令第10軍李玉堂布下巷戰陣勢,守衛長沙市區。雙方在長沙東南郊展開激戰,拚死爭奪,幾乎所有據點都反復易手。敵軍的攻勢受挫。為了加強長沙防守和反擊力量,薛岳又調第77師進入長沙預備作戰。與此同時,他部署外圍的中國各軍由遠處向長沙逼近。當敵軍看到被中國內外線兵團包圍的危險准備撤退時,薛岳即命令各部隊從不同方向對敵軍展開圍追堵截。日軍且戰且退,損失慘重。薛岳指揮中國軍隊利用湘北山丘河流交錯縱橫的復雜地形,繼續以各種方式追擊,使敵處處挨打。第三次長沙會戰取得大捷。整個戰役共殲滅日軍5萬多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抗戰勝利後,薛岳被委任為徐州綏靖公署主任。1949年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同年底任海南島防衛總司令。1950年5月去往台灣。
⑻ 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中真的無所作為嗎
希望答案您還滿意】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隊積極抗戰拚死抵抗.作出巨大犧牲.成為抗戰的主力軍.據統計.八年抗戰中.國民黨軍隊中陸軍陣亡將士三百萬人以上.當中將級軍官已超過二百名.中下級軍官更大幅傷亡.國民黨軍陣亡將領有: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9軍軍長郝夢齡.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等等.其中張自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犧牲級別最高的將領.而在共產黨人中.犧牲的高級將領僅有左權將軍和彭雪楓將軍(左權為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彭雪楓為新四軍的師長).
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革命軍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中國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與日軍共有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斗.小型戰斗28931次.國民革命軍陸軍死亡.失蹤321萬1914人.空軍陣亡4321人.損失戰機2468架.海軍幾乎全滅.加上因病減員等非戰場損失.國軍總損失400多萬人.不過.亦於大小會戰中.讓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將官陣亡於與國軍會戰中.(中日戰爭中.共129名日本將官陣亡.只有其中3名是死於跟八路軍的戰斗中.包括阿部規秀中將.)除此.由共產黨領導的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及抗日根據地民兵在內主要以在日本佔領區內游擊戰為主.
從抗擊日軍的數量和地域來看.國民黨軍的貢獻則遠遠要大於八路軍和新四軍.國民黨軍的對日戰場是主戰場.抗擊著大部分的日軍.僅從殲滅日軍的數量來看就超過一百萬.而八路軍新四軍殲滅日軍和偽軍共計52.7萬人.國民黨軍在除西北以外的廣大地區抗擊日軍.而八路軍.新四軍只是占據華北和華中等地區.只是局部戰場.國民黨軍在一次戰役中殲滅日軍的數量可以達到上萬人(不少為日軍精銳部隊).如台兒庄大捷.萬家嶺大捷.而共產黨的軍隊聊以自慰的平型關大捷只不過是殲滅一千多人的輜重部隊.當然.八路軍.新四軍人數較少.條件較差.而國民黨軍作為當時中國正規的政府武裝.戰績突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往者雖已逝.來者猶可追.中國的抗戰史應該重新為國民黨書寫.那些國軍的抗日老戰士應該得到尊重.哪怕是遲到的尊重.否則我們對不起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魂.歷史將永遠記住那些為了中國的主權和獨立為了保衛民族和人民而捐軀的烈士們.不管他們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他們將永垂不朽!
⑼ 國民黨軍銜詳細
國民黨軍銜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當時授軍銜沒有統一的機構,國民政府可以授,總司令部可以授,軍事委員會可以授,甚至上級機關或軍政長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軍閥馬步芳曾把還在小學讀書、只有12歲的兒子馬繼援,委派為青海省南北邊區警備司令部的上校參謀長。更為荒唐的是,上報到南京中央軍政部後,竟然給予正式命令,發給了委任狀。另外,當時軍銜和職務相比,銜高職低的情況比較普遍,軍長大都授上將。一些地方軍閥,手中不過萬把人最多幾萬人,也自封為上將。1933年,當時蔣介石在一次紀念周上講話說:「國民黨軍隊同列強相比,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
為了整頓軍隊軍銜混亂狀況,以適應其軍事上的需要,國民政府決定對軍銜進行修訂。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國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陸、海、空軍《官製表》和《士兵等級表》。1935年3月,頒布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為第一、第二兩級,增設特級上將。整個軍銜等級為六等十八級:
將官: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軍: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軍士兵分八級,稱謂與北洋政府時期相同。
國民政府時期的軍佐銜,最初等級設置與北洋政府時期相同,但改變了稱謂,即在軍官銜的前面冠以專業名稱,如「軍需少將」、「軍醫中校」、「軍法上尉」等。1934年以後,軍佐銜改用新稱謂,將級軍佐銜統稱「監」,校級軍佐銜統稱「正」,尉級軍佐銜統稱「佐」。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軍隊為適應全面內戰的需要,對各級軍官的服現役限齡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級上將,62歲;二級上將,60歲;中將,56歲;少將,52歲;上校,46歲;中校,44歲;少校,42歲;上尉,40歲;中尉,38歲;少尉,36歲。這在當時主要軍事國家中是比較低的。
國民黨軍隊的上將銜,比較復雜。除了分特級、一級、二級三個檔次外,還有中將加上將銜和追贈上將幾種。
特級上將為最高軍銜,授予陸海空軍最高軍事長官。實際上這一銜級是專為蔣介石而設的。
特級上將、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常服的軍銜標志,抗戰結束前都是金版領章上綴3顆三角星。抗戰以後,常服的軍銜標志,由領章改為肩章,二級上將為3顆五角星,一級上將、特級上將分別為4顆星、5顆星。因此,也分別被俗稱為「三星上將」、「四星上將」、「五星上將」。也有人是死後才被追贈的,如張自忠、廖磊等;還有人生前死後都為正式晉升二級上將,如錢大鈞、羅卓英等。
此外,國民政府於1934年12月對駐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職官員,頒行了一種特殊的官銜,共分三等十級,其稱謂類似於清末的軍官銜稱:一等一級稱都統、一等二級稱副統、一等三級稱協統,二等一級稱都領、二等二級稱副領、二等三級稱協領,三等一級稱都衛、三等二級稱副衛、三等三級稱協衛,此外還設有準衛一級。
⑽ 誰知道抗戰時期國民黨軍官軍銜
1934年來7月和1935年1月,國民政府制定了陸、源海、空軍《官製表》和《士兵等級表》。1935年3月,頒布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為第一、第二兩級,增設特級上將。整個軍銜等級為六等十八級:
將官: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軍: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軍銜和職務有一定的相關性,但不是絕對對應,不同的資歷和部隊等級有不同情況,比如精銳部隊的師長可能是中將,比某些雜牌軍的軍長軍銜還高。大致上士為班長,少尉為排長,中尉-上尉為連長、少校為營長,中校-上校為團長,師參謀長為上校,師長為少將,軍長為中將,集團軍司令為上將。一級上將大多為當年擁兵自重的老軍閥,特級上將僅蔣介石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