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日戰爭中,用的重機槍是什麼繳獲日本的是92式重機槍嗎
有中國仿製的馬克沁機槍定名為二四式重機槍也有繳獲日本的九二式重機槍。
B. 抗戰時期步槍和機槍的射程是多遠
老式的步槍由於口徑、質量、槍彈(老式槍彈一般是全威力槍彈,不過2戰時已經出現了半威力彈版)等有差異,射程差權異較大,最遠能達到1500米,近的也就800米,這些不好說
射程是能打多遠,狙殺距離是狙擊手准確擊斃對方的距離,比有效射程還要近,因為它要求的著彈點散布要小得多。有效射程是以規定的射擊姿式和射擊方法,對典型目標達到規定的射擊精度和足夠的終點效應的最大射程。
輕機槍有效射程500~800米.重機槍有效射程平射為800~1000米.
C. 2戰時期性能最好的重機槍和性能最差的重機槍分別是哪種抗日戰場的國軍是裝備的哪種重機槍
性能最好的機槍當屬德軍的MG—無疑。
優點:
1、射速非常快,短時間內能以密集的彈雨壓制敵軍,如果是處在隱蔽陣地突然開火的話,會給沒有防備的敵軍造成重大傷亡。
2、通用機槍設計思想,如果使用輕型槍管和兩腳架的話,就是可以伴隨步兵班快速機動的輕機槍,如果使用重型槍管和三腳架的話,就變成持續開火而且射擊精確的重機槍。
3、製造工序簡單,大量採用堪稱簡陋的沖壓金屬部件製造拼裝,對於大規模生產十分有利,短時間內即可大量製造,而且價格便宜用料節省,絕對屬於質優價廉軍火。
缺點:
1、彈葯消耗速度過快,MG—42機槍在老兵們手裡可以用精確的短點射槍槍奪命,然而再偶爾配合長點射壓制敵軍抬不起頭來。但如果是缺乏訓練的新兵蛋子來操縱MG—42的話,那本來能預計打1天的子彈可能會在1個小時之內就全部消耗完畢。
2、無法長時間連續開火,MG—42是氣冷式機槍,連續射擊超過數百發子彈之後就會過熱,這時候就必須更換備用槍管來代替,不能像馬克沁機槍那樣只要冷卻水和子彈就能夠足足打上半天時間。
至於最差的機槍應當是日本鬼子的92式重機槍
優點:
1、再爛的武器也應該有優點的,比如92式重機槍的射擊精度很高,如果裝上瞄準鏡的話鬼子機槍手可以在1000米開外輕松壓制敵軍碉堡火力點的射孔,抗戰中國軍素質差,經常被鬼子用92重機槍和50mm擲彈筒壓制住,連大炮還沒有上就稀里嘩啦垮掉了。(吐槽一句,其實德軍MG—42機槍也有瞄準鏡,如果是日軍跟德軍打的話,92式這個優點根本不算優點了。)
缺點:
1、太重,作為一款氣冷式重機槍本來應該是較為輕便的,但92式的重量竟然比以笨重著稱的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還要沉重,屬於設計上完全失敗的垃圾產品。
2、射速太慢,重機槍本來就是要以密集的彈雨來壓制或者大量殺傷敵軍,結果日本資源匱乏國力貧弱,認為重機槍射速太快的話日本經濟承受不起,於是92式就成了射速最慢的重機槍。
3、供彈具設計糟糕,92式重機槍採用金屬彈板供彈,理論效果似乎不錯,但實際上裝滿子彈的金屬彈板經常彎曲變形,所以每挺機槍還得配一個彈板矯正器,要是實戰中弄丟了的話就麻煩大了。
4、火力持續性極差,槍管過熱這是氣冷式重機槍的共同缺點,然而德軍的MG—42可以快速更換備用槍管,但日軍的92式重機槍在設計的時候就沒考慮過在戰斗條件下快速更換槍管,因此92式重機槍射擊超過幾百發子彈之後就必須降低射速以便冷卻槍管,實戰中這可是要命的缺點。
5、製造工序繁瑣,92式重機槍很好的體現了日本人「做小事認真,做大事腦殘」的特點,為了讓槍管更好的散熱,日本人在92式重機槍的槍管上搞出了一圈加工程序極為麻煩的散熱片,結果散熱效率的確提高了,但是整挺重機槍的製造時間和製造成本也跟著上去了,完全得不償失。
最後回答你抗戰時期國軍的重機槍型號,是民國24年式馬克沁水冷重機槍,以德國方面提供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軍MG—08重機槍圖紙進行略微改進後仿造的。
D. 抗戰時期的一種機槍,彈夾是彎的在槍身正上方,學名叫什麼
英國布倫輕機槍概述
生產單位: 英國恩菲爾德皇家輕武器廠(Royal Small Arms Factory, Enfield, GB)
30年代中期,英國恩菲爾德皇家輕武器廠和捷剋期洛伐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協作,把著名的捷克ZB26式(也有說是根據ZB 30)7.92mm輕機槍改進成為布倫0.303 in口徑的輕機槍,BREN 這個名字的來源就是從捷克廠名 Zbrojovka Brno 和英國廠名 Enfield 各取前兩個字母而來。並先後裝備於英國、加拿大等數十個國家。該槍有MK1、MK1(M)、MK2、MK3和MK4等基本型號。
這槍使用 .303in British 彈葯,中國也曾向加拿大某公司訂購使用 7.92x57mm 的布倫機槍在抗戰中使用。它是非常可靠而且成功的機槍,在第二次大戰中廣泛地被大英國協部隊使用。甚至到了戰後,它改為使用 7.62x51mm NATO 子彈,仍然一直服役到 1980 年代。
抗美援朝期間我軍曾使用過7.7mmMKⅡ式布倫輕機槍。MKⅡ式布倫輕機槍的前身是ZB-26式輕機槍,它是由ZB-26式輕機槍演變而來,首先是ZBG式,後為 MKl式和MK1M式布倫輕機槍, MKⅡ式是由MKl式和MK1M式改進而來。此槍自動方式為導氣式原理,由空氣冷卻槍管,槍的口徑為7.7mm。它發射英國造7.7mmMKⅦ式各種彈,表尺射程為1645m(1800碼),由20發弧形彈匣供彈,膛線右旋6條,理論射速為600發/min,槍全長為 1167mm,槍管長575mm,瞄準基線長為718mm,槍全重為10.42kg。
1953年,當北約組織決定採用7.62mm制式槍彈後,英國即對布倫輕機槍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彈匣、槍管和槍機均重新更換,機匣也有所改動,消焰器則改成瓣形,MK系列最終改成L4系列。L4A4式由MK3式改成,槍管鍍鉻,不帶備份槍管,被列為英軍制式裝備,但現大量裝備的輕機槍已為L7A2式。
E.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重機槍是 三個人使用。為什麼三個人使用他們分別負責什麼
請問您是在電視劇中看到是3個人,還是有資料明確表示3個人?據我所回知,輕機槍(而不答是重機槍)在我軍建設初期是難得的寶貝,一般都要配備三個人來使用,一個主射手,一個副射手,一個專門背彈葯的。主射手背槍射擊,副射手背備用槍管並且負責隨時換彈夾。
F. 抗日戰爭中中國的二四式重機槍射程多遠啊
射程2000米
但是,二四式重機槍給日軍帶來了極大的傷亡,一個二四式重機槍陣地如果沒有遭到日軍裝甲部隊的進攻或炮火摧毀,往往都可以給沖鋒的日軍部隊帶來上百人的傷亡,而日軍裝備的九二式重機槍和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又無法壓制馬克沁重機槍的火力,因此日軍形容二四式重機槍為「死神的鐮刀」。單從性能上來說,中國二四式重機槍強於日軍裝備的九二式重機
G. 二戰時日本用的重機槍叫什麼就是那把子彈是一排排的
九二式重機槍。來源:日本陸軍於昭和4年(1928年)開發了以對空射擊為主的使用7.7mm子彈的八九式迴旋重機槍。陸軍於是將八九式重機槍進行了改裝,以用於地面部隊,並進行量產裝備。但以當時的日本的工業能力,無法大量生產八九式,所以在昭和7年(1932年)利用的三年型重機槍(1914年裝備陸軍)試驗開發度使用7.7mm子彈,因為口徑增大,加強加大了槍體使其更加堅固也導到全槍重量增加,之後從昭和7年到8年對樣槍進行了射擊試驗,昭和14年(1939年),正式以九二式重機槍的名稱定型,並批量生產裝備部隊,投入到侵華戰爭中。優點: 採用光學瞄準,命中率高 握把折疊,容易機動 使用槍口消焰器(不影響射手的觀察)但說達到了「對方很難被發現」的程度還是有疑問的 ) 缺點: 比改裝前的三年型機關槍更重了 發射速度和當時的其他機槍相比慢(這也是其最大的缺點,重機槍是可日軍的火力支柱) 戰時更換槍管困難 性能和數據:皇記2592年定型,導氣自動原理 服役年代:1932-1945 口徑:7.7mm 槍管長:721 mm 全槍長:1156 mm 重量:55.3 kg 裝彈數:30發保彈板 發射速度:450發/ 分(最大)實際200發/ 分 子彈初速:800 m/sec 表尺射程:2400m 最大射程:4500m 生產商 日立 總產量45000挺由於九二式重機槍在射擊時會發出咯咯咯響的聲音,所以抗日戰爭時被抗日軍民稱為雞脖子。
H. 抗日戰爭時期步槍和機槍的子彈可互相使用嗎
平常所說的7.62mm 5.56mm是指子彈的口徑,即彈頭的直徑。
武器能不能發射這種彈葯,還要看該彈葯的其它尺寸。
比如彈殼的長度就是很關鍵的一個尺寸,同樣是7.62mm口徑,就有
7.62X39mm、7.62X51mm、7.62X54mm、7.62X63mm很多種尺寸(X後面的數字是指彈殼的長度),彈殼長度不同,根本就無法裝填,更無從發射了。
如果是同系列的槍械,或者班用機槍,在設計時就考慮了彈葯的通用,那步槍和機槍的彈葯還是可以通用的。如美軍當年裝備的M-14自動步槍,就是考慮和M-60班用機槍搭配使用的,都使用7.62X51mm NATO步槍彈,可以互換使用,只是彈種可能有區別,步槍一般使用普通彈,而機槍是用穿甲彈和弋光彈。
而蘇聯的AK-47使用7.62X39mm M43彈,機槍使用7.62X54mm機槍彈,就不能通用,後來裝備的RPK班用機槍使用7.62X39mm彈才能和步槍通用。
補充:即使是同種彈葯,不同彈種使用也有區別,如果步槍長期發射弋光彈,槍管內燒灼會很嚴重,影響槍的壽命;用穿甲彈時過高的膛壓也會使步槍故障頻發,所以一般步槍和機槍的彈葯還是分開使用的,緊急情況才通用。
你可以比較一下,2種彈葯都是7.62mm口徑的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 抗戰時中國使用的步槍和機槍
中國部隊普遍裝備的是中正式和漢陽造
其原型分別為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和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他們使用的都是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
而中國部隊普遍裝備的機槍為zb26捷克式輕機槍其的口徑也為7.92毫米 其使用的也是7.92×57毫米步槍彈
而日本使用的步槍和機槍分別是 三八式和大正十一式(歪把子)
其使用的都是6.5×50毫米步槍彈
所以其都是可以通用的
望採納!!
I. 抗戰中,中日雙方的步槍,機槍
日軍
1、三八式步槍。這款裝備和國軍對應的中正式步槍(仿製德國步槍)各有優缺點。三八式步槍是一種手動槍機步槍。在中國俗稱三八大蓋,是因其槍機上有一個拱形防塵蓋有如蓋子般而得名。防塵蓋在開栓拋殼和推彈關栓時,能隨槍機一起後退或前進,起到防塵作用。
2、四四式騎槍。這種槍1909年在日本開始試制,在1910年底定型,命名為「四四式騎銃」,一直生產到1940年間。我軍部隊中的四四騎槍數量不少,在朝鮮戰爭中仍有使用。
3、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十一年式輕機槍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非常有名。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曾經繳獲過不少日軍的十一年式輕機槍。八路軍繳獲後,裝備再用的不多。據說其供彈較卡,還有射擊很麻煩,新生難以操作,需要較長時間訓練才行。這款武器不如國軍對應裝備捷克式輕機槍。
4、92式重機槍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曾繳獲過不少日軍92式重機槍並裝配部隊。此槍也是我志願軍裝備的重機槍之一。
5、89式擲彈筒。它和輕機槍一樣,裝備於日軍步兵小隊(排),每個小隊有一個輕機槍分隊2挺,一個擲彈筒分隊2門,4個步槍分隊(班)。1942年的冀中,新官上任的日本冀渤特區司令官坂本旅團長 帶著三百多人精銳衛隊在自己的佔領區巡視。當路過一個名叫宋庄的村子的時候,這隊日軍突然遭到了埋伏在此的八路軍戰士的襲擊。
6、92式步兵炮。裝備於日軍步兵大隊直轄的炮兵小隊2門,適合山地作戰,口徑70毫米,既可平射也可曲射,國軍對應的裝備是75毫米山炮,裝備於步兵師直轄的山炮營。
7、九七式81mm曲射步兵炮和九九式81mm曲射步兵炮,日軍把90毫米口徑以下的曲射炮叫擲彈筒和步兵炮,實際都是輕型迫擊炮,90毫米以上才叫迫擊炮(又叫化學炮),國軍對應的有81和82毫米兩
8、野炮和重炮。日軍的野炮就是輕型榴彈炮,凡口徑70MM以上8英寸以下,火炮重量8噸以內,射程不到15公里的壓制火炮都是野炮。野戰重炮是炮重8噸以上或射程15公里以上的火炮,重炮是口徑8英寸以上的火炮或射程超過20公里的火炮。
9、車輛和裝甲車、坦克
95式,98式,一式坦克
10、速射炮(戰防炮)
九四式37mm速射炮
一式37mm速射炮
一式47mm速射炮
試制二式57mm速射炮
11、高射機關炮和高射炮
九六式25mm高射機關炮
九六式三聯裝25mm高射機關炮
九八式20mm高射機關炮
二式甲型20mm高射機關炮
二式乙型20mm高射機關炮
四式聯裝20mm高射機關炮
一式37mm高射機關炮
ボ式40mm高射機關炮
大正十一年式75mm高射炮
大正十四年式105mm高射炮
八八式75mm高射炮
九九式88mm高射炮
三式120mm高射炮
四式75mm高射炮
五式150mm高射炮
國軍
「漢陽造」步槍
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時,即用此槍。由清朝新軍開始,北洋軍、北伐軍、中央軍、紅軍,漢陽造武裝了無數的中國部隊,一直到抗戰結束,漢陽造在中國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
「中正式」步槍
為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本,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抗戰時期,國軍
主要裝備的制式武器,曾經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中正式」步槍與日軍主要使用的三八式步槍相比,射擊精度差一些,但子彈威力要大。
捷克ZB26輕機槍
原由捷克勃諾國營兵工廠生產,後來中國方面在大批采購的同時,還大量仿造, ZB-26使用數量世居界第一。是抗戰時期的標准班用機槍。理想上,國軍每個班編有一挺捷克式輕機槍。 當時的中國部隊的輕機槍組, 對日軍殺傷很大。該槍在抗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
以德國造7.92mm 08式馬克沁重機槍為藍本仿製而成的。1934年(民國23年),金陵兵工廠取得了德國7.92mm 08式馬克沁重機槍的工作圖紙。隨即按圖紙開始仿製,於1935年(民國24年)仿製成功並正式出品,列為國民黨軍隊的裝備,因為是民國24年仿製成功,定為「二四式」。 由於重機槍殺傷力極大,又被稱為「魔鬼的畫筆」。 戰場上,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曾令無數日軍為之聞風喪膽。
湯姆遜沖鋒槍
由於譯音的不同,我國曾稱湯姆森沖鋒槍。在美國,該槍又被軍迷稱之為\"芝加哥打字機\"和\"芝加哥小提琴\",由美國自動軍火公司出品。二戰時期,曾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國。抗戰後期,國軍部隊陸續裝備。該槍威力驚人,缺點是重量較大,且瞄準困難。
上述幾種槍械,是抗戰時期,國軍裝備的主要武器。不過由於當時中國的軍隊編制很亂,不同的部隊之間,裝備差別可能也很大。
望採納
J. 抗日戰爭時的重機槍子彈 能穿透當時的坦克嗎
普通子彈絕對不行,鋼芯穿甲彈打豆丁應該可以,97式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