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

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

發布時間:2021-03-03 14:15:43

㈠ 中國和越南的戰爭不是一段歷史嗎為什麼歷史書上沒有呢

這一段歷史已被塵封,毛澤東的越南戰爭。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越戰是美國人的切身問題,有刻骨錐心之痛,不斷地進行反思是很正常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美國至今記述和討論越戰的書籍多達一萬二千多本,有關的專論、小說、雜文、電影,更是不計其數。可見美國人對越戰是多麼的重視,多麼的刻骨銘心!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然而,反觀越戰中作為美國主要對手之一的中國人,一個飽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之苦的當代中國人,一個關心中國南大門安全的中國人,是怎樣看待這場與中國國運密切相關的戰爭呢?說來頗令人失望。首先是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人,不敢大聲地像在朝鮮戰爭時將之稱為「中國人的反帝衛國戰爭」一樣,而把越南戰爭也說成是「中國人的反帝衛國戰爭」,也不敢把越南戰爭稱之為「抗美援越戰爭」。其次是相對於美國有關越戰的書刊文獻而言,中文這方面的學術專著竟然少得可憐,當然偶爾也會有一些專論和回憶散見於報章雜志。 我認為這是很不正常的,是令人困惑的,甚至是病態的,不但有損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的發揚,還危及國家民族的安全意識。所以,我們應當正視這種現象,並加以糾正,明確指出越戰同中國國運的關系。這是軍事史家、歷史學者和愛國主義者,不可迴避的責任。 好在越戰離我們並不太遠,我們不妨回想一下,中國在越戰前所處的惡劣的外在環境。那是冷戰時期,是兩極世界,是兩霸橫行霸道的時代,是國際矛盾極其尖銳的歲月,是中國夾在兩霸的夾縫里討生活的屈辱時代,是對中國充滿敵意的時代。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作為中國的舵手,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為了國境四周安寧,為了創造促進發展經濟的和平大環境,毛晚年朝思暮想的頭等大事之一,就是如何突破美蘇的圍堵,突破兩霸的包圍,徹底打破這種不利於新中國生存發展的國際舊秩序、舊格局。否則,連國家的生存和安全都沒有保障,還奢談什麽經濟建設! 但是,如何突破美蘇兩霸的包圍圈呢?突破點在哪裡?選定了之後,如何著手進行?在在都需要高超的政治和軍事智慧、非凡的膽識和魄力、豐富的戰爭戰斗經驗和細致嚴密的戰術安排。 毛把突破點定在越南。越南和印支是冷戰時期六十年代兩大陣營矛盾沖突的焦點,毛選擇這個突破點是形勢使然。但要在越南打開這個缺口,意味著必然要再次同美國兵戎相見。中國當時又正同蘇聯進行激烈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路線之爭,也是水火不容。這就意味著可能同時同美蘇翻臉,意味著中國可能兩面作戰,這可是兵家的大忌啊。 毛的許多老同志、老戰友都認為,這是主席拿黨國的命運孤注一擲,作一場勝負難測的豪賭。所以,對此深表疑慮不安。 所以毛晚年面臨了他戰斗的一生中又一次兩難的困境:不突破兩霸的圍堵,中國將無法生存發展,但要同兩霸攤牌,兵戎相見,中國又沒有那麽大的有形物質實力。怎麽辦,何去何從? 但毛面臨的最棘手的難題還是無法說服黨政軍內握有實權的務實派。他們認為,美蘇不是在封鎖圍堵我們嗎,正好我們藉此關起門來,漸進地、有秩序地發展經濟科技,充實國力,以備將來有一天同兩霸攤牌。毛認為這不實際,兩霸不會讓你關起門來搞建設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在兩霸的圍堵封鎖夾擊之下,你沒有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經驗, 如何大搞經濟建設?那隻能是一廂情願的空想。但這些人中不少是開國元勛、老同志、老戰友,以及學術界和文藝界的權威、社會的名流啊!都是一些具有善良意願的正人君子啊! 對毛來說,進退都是充滿危機,他的革命生涯從來都是包圍在危機之中,但都沒有像這次這麽復雜、這麽令他嘔心瀝血,這麽險象環生。進雖然危險,可能還會傷害到一些無辜的正人君子,但卻可能打出一條血路、生路;退,雖能暫可自保,但終將無法避免一戰。毛的一生,曾經作過無數次的政治和軍事豪賭,對他來說,再作一次冒險的決策不難,難在必須作最壞的打算,作全面的准備,才能「不打則已,一打必勝」,一打就要打出長期的和平。但作這樣的打算,作這樣的准備,就無法不影響到全國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產秩序。這可是會搞得全國大亂、天下大亂啊! 具體而言,同時反美、反蘇,涉及到一系列極其復雜的內政、外交問題,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和策略問題,黨內的團結甚至接班人等問題。這對毛一個身心俱疲的遲暮老人來說,的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戰。 首先,從理論上要打破兩極世界的格局。實際上,毛在六十年代初,就已意識到來自南疆的美國的威脅,並預感到將無法避免同美國再次一搏。所以毛在當時就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先從理論上開始作出打破冷戰兩極世界的思想和理論准備。 其次是,反美帝是馬列主義的應有之義,很容易得到黨內同志和世界各國的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同意和支持。但要反蘇,反社帝,人家要問你為什麽要去反一個列寧所締造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就不能不在馬列理論上有所突破,有所發展;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比蘇聯更革命,更紅,更左,這樣才能在理論思想上同蘇聯劃清界線,才能同它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所以,毛提出了「不斷革命論」,而且是文化思想領域里的革命,這就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產生的時代大背景和理論上的根本原因。 「不斷革命論」,是一箭三雕,既可反美,又可反蘇,還可封國內政敵之口,起到統一思想,統一步伐,集中意志的作用;此外,在世界范圍內,可以爭取到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共產黨的支持,還可以進而贏得歐美廣大進步人士和知識界的同情和支持。所以,文革是反兩霸的整體斗爭中的一個重要的文化思想方面的斗爭,決不可孤立地單從中國國內的形勢來考察。任何懂得毛澤東軍事思想和理論的人,如果是正直的、不是別有居心的,都應該會看到這點,看到毛一貫極其重視文化、思想、理論在軍事斗爭中的密切互動作用。 但是,就純軍事上而言,中國如何南北兩面作戰,而且還要准備應付兩霸可能發起的核子戰爭?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極大的政治軍事智慧以及理論素養。毛巧妙地運用美蘇之間的矛盾,在戰略上以霸制霸,用蘇聯牽制美國;中國同蘇聯所爭的是真假馬列主義,是共產主義陣營內部的矛盾,不是爭如何搞資本主義,所以蘇聯不敢因此而聯合美國對付中國;不但如此,蘇聯為了表示它才是正統馬列主義者,才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真正領袖,不得不率領社會主義國家援助越南對抗美國。毛同時反過來用美國牽制蘇聯,因為美國的謀略家一直夢想分裂共產主義陣容,以中制蘇,緩解蘇聯對西方的壓力,所以據說因此反對蘇聯摧毀中國的核子基地。 對於越戰本身,美國講明了是為了維護民主自由,必須遏制中國共產主義對東南亞的擴張,一旦失掉越南,將引起骨牌效應,波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對中國而言,越南是中國的南大門,攸關國家的安全,豈能置於美國勢力范圍之內,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中國為了保障東北國防安全,抗美援朝,基於同一考慮,不惜以任何代價,抗美援越,直到取得全面勝利為止。所以毛決心要參戰,要打越戰。但是具體上怎麼參戰、怎麼打呢? 鑒於朝鮮戰爭血的教訓,中國直接參戰,犧牲太大,而且會冒同美國直接開戰的危險,所以毛採取了1954年「抗法援越」的奠邊府模式,間接參戰。實際上是一種隱蔽戰爭,或代理戰爭,也即讓北越出面同美國正面作戰,中國在背後全力提供戰略、戰術、人員和物資的支持。當然,如果美軍敢於跨越十七度線,深入北越,則將改采「抗美援朝」模式,以志願軍名義派遣正規的野戰軍公開直接參戰。結果,自始至終,美軍地面部隊一直未敢越雷池一步,中國的戰略威懾,保證了北越的安全。 但以北越的貧窮落後,加上二十多年的抗法救國戰爭使國民經濟殘破不堪,可以想像,沒有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後勤、人員、物資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北越的「抗美救國戰爭」很難長期支持下去,更談不上勝利了。就是再有十個被西方吹捧為軍事天才的武元甲,也抵擋不了美國的五十四萬如虎似狼的、現代化地面武裝部隊的瘋狂進攻和空中的狂轟濫炸。 必須強調,毛對「抗美援越戰爭」的最實質性的貢獻是他的人民戰爭思想,特別是他出名的飄忽機動、變化莫測的游擊戰思想、戰略、戰術。這是他經過數十年革命烈火干錘百煉的以弱克強的絕招,他用它打敗了蔣介石,現在他又傳授給越南人,用來對付美霸。但越戰期間,他的人民戰爭思想有所發展,從中國國內運用到世界范圍;不僅在中國、越南形成了人民戰爭的海洋,還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海洋,也即反戰怒潮,席捲歐美各國。毛的人民戰爭這一獨家絕學,理論上並沒有什麽深奧難解之處,表面上看似平淡無奇,但被他運用起來,卻威力無窮,擋者披靡,使得美國的現代化武器起不了要起的作用。上面說過,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對毛的人民戰爭甘拜下風,尼克松總統也領教了毛人民戰爭的厲害,最後不得不承認失敗,形勢迫使他必須從越南撤軍,把美國從越南和印支的大泥沼中拔出泥足。 但是,進來容易,出去難。美國不但要其數百萬大軍(武裝部隊加後勤部隊)安全地撤出,還要「體面地」撤出,真是談何容易。 尼克松想到了中國,中國或許可以幫他這個忙,因為他知道中國有求於美國,聯美抗蘇。如果尼克松不知道是中國而不是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背後鼎力支持北越反美,老謀深算的尼克松怎麽會屈尊就駕接過毛澤東的橄欖枝,不遠萬里跑到北京—而非河內或莫斯科――去向毛求教、求救? 當然,毛幫助美國在越南拔出泥足,不是沒有代價的,而且要的價錢非常之高;政治是很現實的,本來就是利益交易,有予有取: 第一、承認中國政治大國的地位; 第二、解除對中國的封鎖圍堵; 第三、撤銷美台防衛條約,把美軍撤出台灣; 第四、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會籍; 第五、共同防蘇制蘇。 這些都在毛尼、周基的會談和《上海公報》中得到了體現和諒解。這些可都是一個戰爭的勝利者才能獲得的豐碩戰果啊! 這不僅涉及到東亞的格局,更涉及到世界的格局;從此,越戰後的世界,不再是二分天下,而是三分天下,國際政治由兩極變為三極,中國由此轉危為安,脫出兩霸圍堵的困境。毛終於贏得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豪賭,為中國殺出了一條血路。 尼基為什麼同毛周不僅談到台灣和越南問題,更談到東亞和世界的格局?如果不是中國在越戰中起著不容漠視的關鍵作用,中國有資格來談這樣的大問題嗎?美國人是崇拜實力的,如果你沒有把它打得口服心服了,尼克松會同你商談如何安排國際格局這樣的大問題嗎?在世界的外交史上,只有戰爭的勝利者才有資格坐在談判桌上同對手商談重劃政治地圖的大問題。所以,這表明尼克松承認中國是越戰的勝利者。難道不是這樣嗎? 而且,繼尼克松訪問中國之後,英、法、德、日等大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幾十個二三流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爭相前往北京,朝拜世界級的元老政治家—毛澤東。毛由此從中國的偉人一躍而成為世界的偉人;從此毛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世界出了個毛澤東!真是應了他在《沁園春》里所說的「數古今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預言。 這可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一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偉大外交勝利啊!過去的舊中國一向是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越戰後卻大步走上了國際舞台,發揮舉足輕重的政治大國的作用。然而,現在卻隻字不提當時中國國際地位所獲得的這種空前的突破和飛躍,而只是把它當成是一個天下掉下來的既成事實。這只國史上前所未有的曲筆真是夠「曲」的了! 總結而言,他在越戰中,充分發揮了高超的政治智慧、非凡的的政治膽識和傑出的軍事藝術,打破美蘇對中國的圍堵,為中國人打出了廣闊的生存空間,為千秋後世的子孫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並直接為改革開放,鋪平了道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國際政治大前提。

㈡ 求問中國抗美援朝是什麼背景之下為什麼中國幫助朝鮮

我們來設想一下中國在越戰前所處的惡劣的外在環境。那是冷戰時期,是兩極世界,是兩霸橫行霸道的的時代,是國際矛盾極其尖銳的歲月,是中國夾在兩霸的夾縫討生活的屈辱時代,是對中國充滿敵意的時代。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作為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和舵手,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為了國境四周安寧,為了創造促進發展經濟的和平大環境,毛澤東朝思暮想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突破美蘇的圍堵,突破兩霸的包圍,徹底打破這種不利於新中國生存發展的國際舊秩序、舊格局。否則,連國家的生存和安全都沒有保障,還奢談什麼經濟建設!
選定越南為突破點
越南和印支是冷戰時期六十年代兩大陣營矛盾沖突的焦點,毛澤東選擇這個突破點是形勢使然。但要在越南打開這個缺口,意味著必然要再次同美國兵戎相見。中國當時又正同蘇聯進行激烈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路線之爭,也是水火不容。這就意味著可能同時同美蘇翻臉,意味著中國可能兩面作戰,這可是兵家的大忌。
許多毛的老同志、老戰友認為,這是拿黨國的命運作一場勝負難測的豪賭。所以,對此深表疑慮不安。有文說毛晚年「左傾」,「驕傲起來」,「專斷」,「不謹慎」等,都是這種情緒的反映。
所以毛晚年面臨了兩難困境:不突破兩霸的圍堵,中國將無法生存發展,但要同兩霸攤牌,兵戎相見,中國又沒有這么大的有形實力。怎麼辦,何去何從?但毛面臨的最棘手的難題還是無法說服黨內的務實派,他們認為,美蘇不是封鎖圍堵我們嗎,正好我們藉此關起門來,漸進地、有秩序地發展經濟科技,充實國力,以備將來有一天同兩霸攤牌。毛認為這不實際,兩霸不會讓你關起門來搞建設,樹欲靜而風不止啊!在兩霸的圍堵封鎖之下,你沒有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經驗,如何能搞經濟建設?那隻能是一廂情願的空想。但這些人中不少是老同志、老戰友、學術界和文藝界的權威、社會的名流啊!都是一些正人君子啊!
對毛來說,進退都是充滿危機,他的革命生涯從來都是包圍在危機之中,但都沒有像這次這么復雜、這么令他嘔心瀝血,這么險象環生。進雖危險,但可能打出一條血路;退,雖暫時自保,終將無法避免一戰。毛的一生,作過了無數次的政治和軍事賭博,對他來說,再作一次冒險的決策不難,難在必須作最壞的打算,作全面的准備,才能「不打則已,一打必勝」,一打就要打出長期的和平。但作這樣的打算,作這樣的准備,就無法不影響到全國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產秩序。這可是會搞得全國大亂、天下大亂啊!
具體而言,同時反美、反蘇,涉及到一系列極其復雜的內政、外交問題,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和策略問題,黨內的團結問題等等。這對毛澤東來說,的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戰。
首先,從理論上要打破兩極世界的格局。實際上,毛在六十年代初,就已意識到來自南疆的美國的威脅,暗下決心同美國一搏。所以毛在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
這就不能不在馬列理論上有所突破,有所發展;也就是說,你要比蘇聯更革命,更紅,更左,這樣才能在理論思想上同蘇聯劃清界線,才能同它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所以,毛提出了不斷革命論,而且是文化思想領域的革命,這就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產生的理論上的原因。不斷革命論,是一箭三雕,既可反美,也可反蘇,還可封國內政敵之口,起到統一思想,統一步伐,集中意志的作用;此外,在世界范圍內,可以爭取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的支持,還可以贏得歐美廣大進步人士和知識界的同情和支持。
但是,軍事上中國如何南北兩面作戰,而且還要准備應付可能爆發的核子戰爭?毛巧妙地運用美蘇之間的矛盾,在戰略上以霸制霸,用蘇聯牽制美國,中國同蘇聯所爭的是真假馬列主義信徒,不是搞資本主義,所以蘇聯不敢因此而聯合美國對付中國;不但如此,蘇聯為了表示它才是正統馬列主義者,才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不得不率領社會主義國家援助越南對抗美國。毛同時反過來用美國牽制蘇聯,因為美國的謀略家一直夢想分裂共產主義陣容,以中制蘇,緩解蘇聯對西方的壓力,所以反對蘇聯摧毀中國的核子基地。
對於越戰本身,美國講明了是為了維護民主自由,必須遏制中國共產主義對東南亞的擴張,一旦失掉越南,將引起骨牌效應,波及其他東南亞各國。對中國而言,越南是中國的南大門,攸關國家的安全,豈能置於美國勢力范圍,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中國為了保障東北國防安全,抗美援朝,基於同一考慮,不惜以任何代價,抗美援越,直到取得全面勝利為止。
但是鑒於朝鮮戰爭血的教訓,中國直接參戰,犧牲太大,而且會冒同美國直接開戰的危險,所以毛採取了一九五四年「抗法援越」的奠邊府模式,間接參戰。實際上是一種隱蔽戰爭,或代理戰爭,也即讓北越出面同美國正面作戰,中國在背後全力提供戰略、戰術、人員和物資的支持。當然,如果美軍敢於跨越十七度線,深入北越,則將改?「抗美援朝」模式,派遣志願軍直接參戰。結果,自始至終,美軍地面部隊一直未敢越雷池一步,中國的戰略威懾,保證了北越的安全。
但以北越的貧窮落後,加上二十多年的抗法救國戰爭使國民經經濟殘破不堪,可以想像,沒有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勤、人員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北越的「抗美救國戰爭」很難長期支持下去,更談不上勝利了。就是再有十個武元甲也抵擋不了美國的五十四萬如虎似狼的現代化地面武裝部隊的瘋狂進攻和空中的狂轟濫炸。
必須強調,毛對「抗美援越戰爭」的最實質性的貢獻是他的人民戰爭思想,當然包括他的飄忽機動、變化莫測的游擊戰術。這是他經過數十年革命烈火千錘百煉的絕招,他用它打敗了蔣介石,現在他又傳授給越南人,用來對付美霸。但越戰期間,他的人民戰爭思想有所發展,從中國國內運用到世界范圍,不僅在中國、越南形成人民戰爭的海洋,還在世界范圍內形成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海洋,也即反戰怒潮,席捲歐美各國。毛的人民戰爭這一招理論上並沒有什麼深奧難解之處,但看似平淡無奇,被他運用起來,卻威力無窮,擋者披靡,使得美國的現代化武器毫無用武之力。尼克松總統領教了毛人民戰爭的厲害,最後不得不承認失敗,下令從越南撤軍,從越南和印支的泥沼中拔出泥足。
中國的豐碩戰果
但是,進來容易,出去難。美國不但要其數百萬大軍(武裝部隊加?勤部隊)安全地撤出,還要體面地撤出,真是談何容易。尼克松想到了中國,中國或許可以幫他這個忙。政治是很現實的,如果尼克松不知道是中國而不是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背後鼎力支持北越反美,老謀深算的尼克松怎麼會屈尊就駕,不遠萬里跑到北京,而非河內或莫斯科,去向毛求教、求救?當然,毛幫助美國在越南拔出泥足,不是沒有代價的,而且要的價錢非常高。第一、承認中國政治大國的地位;第二、解除對中國的封鎖圍堵;第三、撤銷美台防衛條約,把美軍撤出台灣;第四、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會籍;第五、共同防蘇制蘇。
這些都在毛尼、周基的會談和《上海公報》中得到了體現和諒解。這些可是一個戰爭的勝利者才能獲得的豐碩戰果啊!
這不僅涉及到東亞的格局,更涉及到世界的格局;從此,越戰後的世界,不再是二分天下,而是三分天下,國際政治由兩極變為三極,中國由此轉危為安,脫出兩霸圍堵的困境,毛澤東贏得了豪賭,為中國殺出了一條血路。
毛周不僅同尼基談到台灣和越南問題,更談到東亞和世界的格局,如果不是中國在越戰中起著不容漠視的關鍵作用,中國有資格來談這樣的大問題嗎?美國人是崇拜實力的,如果你沒有把它打得口服心服了,尼克松會同你商談如何安排國際格局這樣的大問題嗎?而且,繼尼克松訪問中國之後,英、法、德、日等大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幾十個二、三流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政要爭相前往北京,朝拜世界級的元老政治家——毛澤東。毛由此從中國的偉人一躍而成為世界的偉人,從此毛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真是應了他在《沁園春》中所說的「數古今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詞句。這可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一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偉大外交勝利啊!過去的舊中國一向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越戰後卻走上了國際舞台,發揮舉足輕重的政治大國的作用。
由上可見,毛晚年發揮高超的政治智慧、非凡的的政治膽識和傑出的軍事藝術,利用越戰為突破口,打破美蘇的圍堵,為中國人打出了廣闊的生存空間,為千秋後世子孫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並直接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鋪平了道路,提供了政治前提。

㈢ 為什麼中國這幾十年來沒有發動戰爭卻有中國威脅論

正是因為沒有發動戰爭,所以給人一種暗地搞鬼的感覺,你看有人說美國威脅論么,人家內就是容流氓,流氓實打實。所謂威脅不是明顯強過你,而是,看著很文靜,但是在身邊時時很壓迫。其次威脅論一直是美國提出的,這是歷史原因和你發動戰爭與否有毛線關系,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㈣ 1979中美正式建交,為什麼同年還爆發越南戰爭,從南面威脅中國

美國打的越南戰爭是1955-1975好吧,你說的越南戰爭對內叫對越自衛反擊戰用以和前者區別。前者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對掐,後者是社會主義陣營內部互掐,關人家美國人什麼事?莫名其妙。

㈤ 美國打越戰,中國出兵幫助越南了嗎

1964年8月5日,美國借口軍抄艦在北部灣越南沿海遭到北越海軍攻擊,即所謂的「北部灣事1件」,發動侵略戰爭,軍用飛機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導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解放軍戰士,威脅中國安全。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請求中國支援。毛澤東主席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

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國先後派出了高炮、工程、鐵道、掃雷、後勤等部隊,總計32萬餘人,最高年份達17萬餘人,在越南北方執行防空、作戰、築路、構築國防工程、掃雷及後勤保障等任務。其中光擊落各種飛機就達到3000架。有千名戰士犧牲在越南國土。

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南越阮文紹政權四方在巴黎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侵越美軍部隊開始撤出越南南方。1973年8月,在越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中國支援部隊全部撤回國內。

㈥ 公司王國的參考文獻

《金融帝國:美國金融霸權的來源和基礎》(美) 邁克爾·赫德森 Michael Hudson 2008
《全球分裂:美國統治世界的經濟戰略》(美) 邁克爾·赫德森 Michael Hudson 2010
《美聯儲的秘密》(美)尤斯塔斯·穆林斯Eustace Mullins 2011
《誰統治美國:權力、政治和社會變遷》(美) 威廉·多姆霍夫William G. Domhoff 2009
《精英的反叛》 (美) 克里斯托弗·拉希 ChristopherLasch 2010
《誰在真正統治世界》湯姆·伯內特,亞歷克斯·蓋姆斯Thom Burnett 2010
《權力的聲音:美國的媒體和戰爭》張巨岩 2004
《統治世界:神秘共濟會揭秘》何新 2011
《統治世界2:手眼通天共濟會》何新 2013
《世界陰謀史》 (日)海野弘 2002
《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 (美) 托馬斯·R·戴伊 Thomas R. Dye 2002
《彼德伯格俱樂部:操縱世界的影子集團》(加) 丹尼爾·伊斯圖林Daniel Estulin 2009 2009
《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 (美) 威廉·恩道爾 F.William Engdahl 2009
《悲劇與希望:我們時代的世界歷史》卡羅爾·奎格利 Carroll Quigley
《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卡羅爾·奎格利 Carroll Quigley
《從華盛頓到奧巴馬:美國200多年來的家族政治》京虎子 2009
《公司帝國》 (美) 查爾斯·德伯Charles C. Derber 2004
《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The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ugene Stiglitz 2013
《新世界秩序》 (美) A·拉爾夫·埃帕森 Ralph A. Epperson 2010
《目標中國——華盛頓的「屠龍」戰略》(美)威廉·恩道爾 F.William Engdahl 2013
《石油大棋局:下一個目標中國》 (美)威廉·恩道爾 F.William Engdahl 2011
《美國隱蔽經濟金融戰爭: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楊斌 2010
《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 (美) 約翰·珀金斯 John Perkins 2011
《一切都是騙局:一個經濟殺手眼中顛倒的世界》(美) 約翰·珀金斯 John Perkins 2010
《經濟殺手:美國欺詐全球真相》(美) 約翰·珀金斯 John Perkins 2009
《帝國金錢游戲》 (美) 史蒂文·希亞特 Steven Hiatt 2007
《富國陷阱:發達國家為何踢開梯子?》 (英) 張夏准
《把他們全部扔出去》Throw Them All Out (美)彼得·史威澤 PeterSchweizer 2011


公司王國 (corporatocracy或corporocracy) 是一個由全球正義運動(Global Justice Movement)的支持者發明的新詞,用來形容屈從於組織實業壓力的政府。
雖然原則上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股東,但現實中能夠掌握足夠股份來影響公司選舉投票的通常是富人。因此公司王國在某種意義上是富人政治的同義詞。
有些人會說只有政府將賄賂政治家合法化後才會出現公司王國。也有許多人認為當主要媒體被大公司控制後,公司會使人們更多得到有利公司利益的信息,這樣公司利益反過來定義了國家政治議程。最終當政治家的資金投資在公司中時,他們更加有了足夠的理由去支持那些公司。
新加坡就是典型的這種體制,國家支持強大的自由市場。政治自由有時幾乎不存在。雖然公司並不統治新加坡,國家經常支持它。
評論家認為公司王國這個詞在政治理論上來說並沒有實際的含義。他們認為公司不過是由個體組成的團體。因此,它與別的團體(如選民)有著一樣的權利。把股東利益放在公司利益首位直接引導了公司管理部門的行動。

㈦ 抗美援越中國對世界格局的影響是什麼對其他國家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中國在越戰前所處的惡劣的外在環境是冷戰時期,是兩極世界,是兩霸橫行霸道的時代,是國際矛盾極其尖銳的歲月,是中國夾在兩霸的夾縫討生活的屈辱時代,是對中國充滿敵意的時代。毛澤東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作為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和舵手,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為了國境四周安寧,為了創造促進發展經濟的和平大環境,毛澤東朝思暮想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突破美蘇的圍堵,突破兩霸的包圍,徹底打破這種不利於新中國生存發展的國際舊秩序、舊格局。否則,連國家的生存和安全都沒有保障,還奢談什麼經濟建設!

但是,如何突破美蘇兩霸的包圍圈呢?突破點在哪?選定了之後,如何突破?都需要高超的政治和軍事智慧、非凡的膽識和魄力。

選定越南為突破點

越南和印支是冷戰時期六十年代兩大陣營矛盾沖突的焦點,毛澤東選擇這個突破點是形勢使然。但要在越南打開這個缺口,意味著必然要再次同美國兵戎相見。中國當時又正同蘇聯進行激烈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路線之爭,也是水火不容。這就意味著可能同時同美蘇翻臉,意味著中國可能兩面作戰,這可是兵家的大忌。

「抗美援朝」時,有蘇聯作戰略後盾,現在美蘇一齊反,以一敵二,中國有這個實力嗎?有必勝的信心和把握嗎?

許多毛主席的老同志、老戰友認為,這是拿黨國的命運作一場勝負難測的豪賭。所以,對此深表疑慮不安。有文說毛晚年「左傾」,「驕傲起來」,「專斷」,「不謹慎」等,都是這種情緒的反映。

所以毛晚年面臨了兩難困境:不突破兩霸的圍堵,中國將無法生存發展,但要同兩霸攤牌,兵戎相見,中國又沒有這么大的有形實力。怎麼辦,何去何從?但毛面臨的最棘手的難題還是無法說服黨內的務實派,他們認為,美蘇不是封鎖圍堵我們嗎,正好我們藉此關起門來,漸進地、有秩序地發展經濟科技,充實國力,以備將來有一天同兩霸攤牌。毛認為這不實際,兩霸不會讓你關起門來搞建設,樹欲靜而風不止啊!在兩霸的圍堵封鎖之下,你沒有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經驗,如何能搞經濟建設?那隻能是一廂情願的空想。但這些人中不少是老同志、老戰友、學術界和文藝界的權威、社會的名流啊!都是一些正人君子啊!

對毛主席來說,進退都是充滿危機,他的革命生涯從來都是包圍在危機之中,但都沒有像這次這么復雜、這么令他嘔心瀝血,這么險象環生。進雖危險,但可能打出一條血路;退,雖暫時自保,終將無法避免一戰。毛的一生,作過了無數次的政治和軍事賭博,對他來說,再作一次冒險的決策不難,難在必須作最壞的打算,作全面的准備,才能「不打則已,一打必勝」,一打就要打出長期的和平。但作這樣的打算,作這樣的准備,就無法不影響到全國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產秩序。這可是會搞得全國大亂、天下大亂啊!

具體而言,同時反美、反蘇,涉及到一系列極其復雜的內政、外交問題,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和策略問題,黨內的團結問題等等。這對毛澤東來說,的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戰。

首先,從理論上要打破兩極世界的格局。實際上,毛在六十年代初,就已意識到來自南疆的美國的威脅,暗下決心同美國一搏。所以毛在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

其次是,反美帝可以從馬列理論里找到根據,可以得到黨內同志和世界各國的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同意和支持。但要反蘇,反社帝,人家要問你為什麼要去反一個列寧所締造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就不能不在馬列理論上有所突破,有所發展;也就是說,你要比蘇聯更革命,更紅,更左,這樣才能在理論思想上同蘇聯劃清界線,才能同它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所以,毛提出了不斷革命論,而且是文化思想領域的革命,這就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產生的理論上的原因。不斷革命論,是一箭三雕,既可反美,也可反蘇,還可封國內政敵之口,起到統一思想,統一步伐,集中意志的作用;此外,在世界范圍內,可以爭取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的支持,還可以贏得歐美廣大進步人士和知識界的同情和支持。

但是,軍事上中國如何南北兩面作戰,而且還要准備應付可能爆發的核子戰爭?毛巧妙地運用美蘇之間的矛盾,在戰略上以霸制霸,用蘇聯牽制美國,中國同蘇聯所爭的是真假馬列主義信徒,不是搞資本主義,所以蘇聯不敢因此而聯合美國對付中國;不但如此,蘇聯為了表示它才是正統馬列主義者,才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不得不率領社會主義國家援助越南對抗美國。毛同時反過來用美國牽制蘇聯,因為美國的謀略家一直夢想分裂共產主義陣容,以中制蘇,緩解蘇聯對西方的壓力,所以反對蘇聯摧毀中國的核子基地。

對於越戰本身,美國講明了是為了維護民主自由,必須遏制中國共產主義對東南亞的擴張,一旦失掉越南,將引起骨牌效應,波及其他東南亞各國。對中國而言,越南是中國的南大門,攸關國家的安全,豈能置於美國勢力范圍,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中國為了保障東北國防安全,抗美援朝,基於同一考慮,不惜以任何代價,抗美援越,直到取得全面勝利為止。

但是鑒於朝鮮戰爭血的教訓,中國直接參戰,犧牲太大,而且會冒同美國直接開戰的危險,所以毛採取了一九五四年「抗法援越」的奠邊府模式,間接參戰。實際上是一種隱蔽戰爭,或代理戰爭,也即讓北越出面同美國正面作戰,中國在背後全力提供戰略、戰術、人員和物資的支持。當然,如果美軍敢於跨越十七度線,深入北越,則將依照「抗美援朝」模式,派遣志願軍直接參戰。結果,自始至終,美軍地面部隊一直未敢越雷池一步,中國的戰略威懾,保證了北越的安全。

但以北越的貧窮落後,加上二十多年的抗法救國戰爭使國民經經濟殘破不堪,可以想像,沒有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後勤、人員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北越的「抗美救國戰爭」很難長期支持下去,更談不上勝利了。就是再有十個武元甲也抵擋不了美國的五十四萬如虎似狼的現代化地面武裝部隊的瘋狂進攻和空中的狂轟濫炸。

必須強調,毛對「抗美援越戰爭」的最實質性的貢獻是他的人民戰爭思想,當然包括他的飄忽機動、變化莫測的游擊戰術。這是他經過數十年革命烈火千錘百煉的絕招,他用它打敗了蔣介石,現在他又傳授給越南人,用來對付美霸。但越戰期間,他的人民戰爭思想有所發展,從中國國內運用到世界范圍,不僅在中國、越南形成人民戰爭的海洋,還在世界范圍內形成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海洋,也即反戰怒潮,席捲歐美各國。毛的人民戰爭這一招理論上並沒有什麼深奧難解之處,但看似平淡無奇,被他運用起來,卻威力無窮,擋者披靡,使得美國的現代化武器毫無用武之力。尼克松總統領教了毛人民戰爭的厲害,最後不得不承認失敗,下令從越南撤軍,從越南和印支的泥沼中拔出泥足。

㈧ 簡介我國5大野戰軍

中原野戰軍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組編野戰軍的指示 ,1945年冬,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整編為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轄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個縱隊。1946年6月底,以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的第三、第六、第七縱隊和冀魯豫軍區主力一部,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1948 年5月,改稱為中原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1949 年2月,中原野戰軍編為第二野戰軍,轄第三、第四、第五 3個兵團。第三兵團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軍;第四兵團轄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軍;第五兵團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軍。
抗日戰爭勝利後,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1945年9~11月,先後取得了上黨、邯鄲戰役的勝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又取得破擊隴海路和定陶、鄄城、晉南、豫北等戰役的勝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魯南戰役勝利,隨即挺進大別山,進軍豫西,與華北野戰軍密切協同,縱橫馳騁於長江、淮河、黃河、漢水之間的廣大地區,殲滅大量國民黨軍;1948年11月~ 1949年1月,與華東野戰軍一起,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巨大勝利,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華東和中原地區。1949年4月,第二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並肩發起了渡江戰役,突破了西起湖口 ,東至江陰的國民黨長江防線,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和皖、贛 、浙、閩廣大地區。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主力部隊協同下,進行西南戰役,解放了四川、貴州、雲南、西康;隨後,又抽調一部分主力部隊進軍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解放戰爭時期,第二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00餘萬人,其中投誠、俘虜 160 余萬人。在戰斗中,第二野戰軍官兵犧牲3.7萬餘人,其中團以上幹部200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東北野戰軍,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有林彪、羅榮桓、肖勁光、黃克誠、鄧華、譚政、劉亞樓、李天佑、陳伯鈞、洪學智等一批 「猛將」、「怪才」。
第四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第一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政委萬毅,轄1、2、3師;
第二縱隊司令員劉震、政委吳法憲,轄4、5、6師;
第三縱隊司令員韓先楚、政委羅舜初,轄7、8、9師;
第四縱隊司令員吳克華、政委彭嘉慶,轄10、11、12師;
第六縱隊司令員洪學智、政委賴傳珠,轄16、17、18師;
第七縱隊司令員鄧華、政委陶鑄,轄19、20、21師;
第八縱隊司令員黃永勝、政委劉道生,轄22、23、24師;
第九縱隊司令員詹才芳、政委李中權,轄25、26、27師;
第十縱隊司令員梁興初、政委周赤萍,轄28、29、30師。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軍委又發出指示,指出:根據戰爭的發展,去年1 1月1日關於各野戰軍冠以軍區地名已不適合,決定改為按序數排列,西北野戰軍改稱第一野戰軍,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1949年1月至6月,人民解放軍各部隊先後進行了整編。與此同時,在長江以南各地區堅持斗爭的4支較大的游擊隊,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分別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滇黔邊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閩浙贛邊縱隊。隨後,其他地區的游擊隊也先後進行了整編,編成縱隊或總隊。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第三野戰軍(即原華東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一部逐步改編擴建而成的。抗日戰爭勝利後,遵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關於「向北發展, 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羅榮桓等率領山東軍區部赴東北,陳毅等率領新四軍軍部及第7師、第2師第4和第5旅、第4師第9旅、蘇浙軍區第2和第4縱隊及蘇中軍區教導第1旅等部,由華中先後北上,執行鞏固和發展山東解放區的任務。留在華中的新四軍部隊,於1945年10月25日成立華中軍區,張鼎丞任司令員,鄧子恢任政治委員,粟裕、張愛萍任副司令員,譚震林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鍾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轄蘇中、淮南兩個軍區及四個軍分區,全部兵力約13.5萬餘人。同年11月10日,正式組成華中野戰軍,粟裕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治委員,劉先勝任參謀長,下轄第6縱隊,王必成任司令員,江渭清任政治委員;第7縱隊,吉洛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8縱隊,陶勇任司令員;第9縱隊,張震任司令員。全部兵力約4.7萬餘人。華中野戰軍在建制上屬華中軍區,在戰略行動上受陳毅指揮。
1946年1月7日,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新四軍軍部兼山東軍區領導機關,新四軍軍長陳毅兼山東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饒漱石兼山東軍區政治委員,副軍長張雲逸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黎玉任新四軍副政治委員兼山東軍區副政治委員,陳士榘任新四軍參謀長兼山東軍區參謀長,舒同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山東軍區轄濱海、魯中、魯南、膠東、渤海等五個二級軍區,全部兵力約20萬人。
與此同時,組成山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黎玉任政治委員,宋時輪任參謀長,唐亮任政治部主任,轄第1縱隊(含第1、第2、第3旅),葉飛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第2縱隊(含第4、第5、第6旅),羅炳輝任司令員,趙啟民任政治委員;第7師(含第19、第20、第21旅),譚希林任師長,曾希聖任政治委員;第8師(含三個團)何以祥任師長,丁秋生任政治委員。總兵力約7.4萬餘人。 山東與華中我軍在統一編組的同時,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 向日偽軍進行大反攻,並堅決回擊國民黨正規軍的進犯。經過五個多月的作戰,殲敵近4萬人,解放縣城及重要市鎮約90處,鞏固和發展了華中與山東解放區。 從1946年3月起,山東和華中野戰軍在進行「百日」大練兵運動中及其以後,進一步調整了部隊的戰斗序列。5月間,中央軍委任命羅炳輝為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韋國清為第2縱隊司令員。同時,華中野戰軍第8縱隊改為第1師,粟裕兼師長和政治委員;第6縱隊改為第6師,譚震林兼師長和政治委員;第7、第9縱隊番號不變;華中第5軍分區基幹武裝及向我投誠的趙雲祥部改編為第10縱隊,謝祥軍任司令員,劉培善任政治委員。6月2日,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決定: 以第7縱隊兼蘇中軍區,第9縱隊兼淮北軍區,第10縱隊兼蘇北軍區。7月,東江縱隊等部和中原軍區第13旅,先後到達膠東和蘇皖解放區,分別編入山東和華中我軍。至此,山東與華中野戰軍13萬餘人,軍區部隊26.6萬餘人。 1946年夏季,蔣介石集中約占其進犯解放區總兵力三分之一的正規軍,即62個旅(師)約50萬人開始向我華東解放區進攻。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山東、華中野戰軍和軍區部隊,分數路迎擊進犯之敵。至1947年2月,我軍在蘇中、淮北、淮南及宿北、魯南和萊蕪等地區連續作戰,殲敵有生力量約30萬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對華東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1947年第一季度,山東與華中我軍進行統一整編,撤銷山東軍區、山東野戰軍和華中軍區、華中野戰軍,組成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華東軍區以陳毅為司令員,饒漱石為政治委員,張雲逸為副司令員,黎玉為副政治委員,陳士榘為參謀長,舒同為政治部主任,轄魯南、魯中、膠東、渤海、蘇北、蘇中等六個軍區及濱海分區和東江縱隊,共約36.6萬餘人。華東野戰軍以陳毅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為副司令員,譚震林為副政治委員,陳士榘為參謀長,唐亮為政治部主任。轄第1縱隊(含第1、第2、第3師和獨立師),葉飛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2縱隊(含第4、第5、第6師),韋國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3縱隊(含第7、第8、第9師),何以祥任司令員,丁秋生任政治委員;第4縱隊(含第10、第11、第12師),陶勇任司令員,王集成任政治委員;第6縱隊(含第16、第17、第18師),王必成任司令員,江渭清任政治委員;第7縱隊(含第19、第20、第21師),成鈞任司令員,趙啟民任政治委員;第8縱隊(含第22、第23、第24師),王建安任司令員,向明任政治委員;第9縱隊(含第25、第26、第27師),許世友任司令員,林浩任政治委員;第10縱隊(含第28、第29師),宋時輪任司令員,景曉村任政治委員;特種兵縱隊,陳銳霆任司令員,張潘任政治委員。 另外,原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改為第11縱隊,兼蘇中軍區(轄第31、第32旅和三個軍分區),管文蔚任司令員,吉洛任政治委員;第10縱隊與蘇北軍區一部合編成第12縱隊,兼蘇北軍區(轄第34、第35旅和三個軍分區),陳慶先任司令員,曹荻秋任政治委員。
整編後,華東野戰軍約有27.5萬餘人(不包括第11、第12縱隊)。
從1947年3月起,蔣介石先後集中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向我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4月下旬,華東野戰軍在泰安殲敵第72師。接著,轉移至蒙陰、新泰和萊蕪以東地區隱蔽集結。至7月底,舉行了孟良崮及南麻、臨朐等戰役,殲敵近8萬人,其中孟良崮戰役全殲國民黨軍精銳整編第74師3.2萬餘人,基本上粉碎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1947年8月,遵照黨中央關於將戰爭引向蔣管區的戰略方針,中共華東野戰軍前委確定:
以第1、第3、第4、第6、第8、第10縱隊及特種兵縱隊組成外線兵團,由陳毅和粟裕率領,執行外線進攻作戰任務;
以第2、第7、第9縱隊和新組建的第13縱隊(由周志堅任司令員,廖海光任政治委員)組成內線兵團,由許世友和譚震林率領,擔負山東內線作戰任務;
以第11、第12縱隊和各軍區武裝繼續堅持敵後斗爭,配合外線和內線兵團作戰。

西北野戰軍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組編野戰軍的指示,1946 年4月,陝甘寧晉綏邊防軍整編為5 個野戰旅,王世泰任司令員;晉綏軍區組成下轄4個野戰旅的晉綏野戰軍,賀龍任司令員、李井泉任政治委員。1947年3月,上述兩支部隊成立西北兵團,同年 7月,定名為西北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第一 、第二、第三縱隊、新編第4旅、教導旅等 。至同年10 月,又新組編第四、第六縱隊。1948年7月,相繼又成立第七、第八縱隊。1949 年2月,西北野戰軍編為第一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所屬各縱隊依次改編為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軍。同年 4月,中央軍委決定將第十八兵團( 轄第六十 、第六十一 、第六十二軍)、第十九兵團(轄第六十三、第六十四、第六十五軍 )撥歸第一野戰軍建制。同年10月,第一野戰軍將原轄的 6個軍改編為2 個兵團:第一兵團( 轄第一、第二、第七軍 );第二兵團(轄第三、第四、第六軍)。
1947年3月,國民黨軍23萬人,向西北野戰軍只有 2 萬多人駐守的西北地區發動進攻。西北野戰軍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英勇作戰,連續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等戰役、戰斗的勝利;1948 年2月,先後又取得宜川、陝中等戰役的勝利,於4月收復延安;同年8~11月,相繼進行了澄郃、荔北戰役和冬季攻勢;1949年7~12月,進行扶(風)眉(縣)、蘭州、寧夏等戰役,並進軍新疆,解放了西北全境;同時以一部分兵力配合第二野戰軍進行西南戰役和以後的向西藏進軍。第一野戰軍經過兩年半艱苦戰斗,共殲滅國民黨軍51萬餘人,俘將級軍官 197人,在戰斗中,第一野戰軍官兵犧牲 1.8萬人,其中團以上幹部50人。第一野戰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0年10月25日,參加抗美援朝的中國方面部隊的名稱。
志願軍作戰簡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總統H.S.杜魯門宣布美軍進入朝鮮半島。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阻礙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中國領土台灣,在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的情況下。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准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美國無視中國的嚴正立場,同時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並通過申請協助南韓的動議案,組成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為總司令的「聯合國軍」,7月7日至10日,中國中央軍委召開國防會議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根據會議決定於7月13日組建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兵團為主共25萬餘人部隊組成東北邊防軍,以確保中國東北邊境安全。8月下旬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和第19兵團分別調至津浦線、隴海線等鐵路沿線。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並並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城鎮。中國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9月30日宣布:「中國人民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美國對中國政府的警告仍然置若罔聞,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佔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並向鴨綠江進犯,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10月8日,中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請求決定出兵朝鮮,並將東北邊防軍改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17日,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同意了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要求蘇聯方面提供空軍掩護的請求。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前線。當時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添加志願軍胸條 志願軍出國作戰時,任命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任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洪學智、韓先楚任副司令員,解方任參謀長,杜平任政治部主任。在戰爭期間,陳賡、宋時輪、楊得志曾先後任副司令員,甘泗淇曾任副政治委員,李志民曾任政治部主任,李達曾任參謀長。朝鮮停戰後,鄧華曾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楊得志、楊勇曾先後任司令員,李志民、王平曾先後任政治委員,梁必業曾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王蘊瑞曾任參謀長。志願軍入朝作戰時,共有6個軍 。兵力最多時為19個軍,連同由劉震任司令員的志願軍空軍,以及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等部隊,共134萬餘人。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經歷兩個階段。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運動戰階段,一般按戰役過程分為五次戰役。從1951年6月中旬~1953年7月27日,為陣地戰階段。戰爭期間,志願軍於1951年5月成立後方勤務司令部,由洪學智兼任司令員,周純全任政治委員,統一組織指揮後方對敵斗爭和後勤保障。志願軍後勤部隊在空軍、高射炮兵、鐵道兵、工程兵和警衛部隊等的密切協同下,使後勤保障逐步適應作戰需要。

㈨ 中國威脅亞洲日本可以變可以戰爭國家也可以理解你們呢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

自從春秋以來,中華民族在孔夫子三綱八目偉大專旗幟的指引下,社屬會、經濟、科技全面持續快速發展,到嬴政統一中國建立秦朝時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此後一千三百餘年裡中華民族一直傲然挺立於世界民族之巔,直到宋朝時中國GDP到達全世界GDP的80%。
中國即使是在如此強大的一千三百年裡也從未發起任何侵略戰爭,僅僅是在邊境上築起一條萬里長城。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鐵證,是烙印在中華民族血液深處的和平基因。熱愛和平的中華民族不僅僅不會侵略別國,而且是阻止侵略的中流砥柱。在新中國建國伊始,一窮二白的中國人民就連續支援了朝鮮、越南反抗霉國侵略、實現國家統一、維護民族獨立的戰爭。
今天,還侵佔著琉球的倭鬼和還侵佔著朝鮮半壁江山的海盜說中國威脅了他們的生存。中國對他們有威脅嗎?答案是肯定的啊。從歷史上看無論是倭鬼和海盜都是依靠侵略戰爭生存的,而中國早在建國之前就粉碎了倭奴對中國的侵略,在建國初期就阻止了霉國海盜對朝鮮和越南的侵略,今天在強大的中國面前倭鬼和海盜怎能再對東亞進行侵略呢?不能侵略的倭鬼和海盜又如何生存呢?

㈩ 朝韓半島戰爭對中國有什麼危害

1、影響我國的戰略安全,朝鮮作為我國的鄰國,如果戰敗容易成為他國對我國專偵查的前哨基地。屬
2、直接的軍事威脅,鄰國發生戰爭很有可能就會發生越境傷害。如朝鮮戰爭期間美方戰機就曾多次越境進入我國臨空。緬甸政府軍與反政府軍戰爭期間也有炮彈直接落入我國邊境村落,造成人員傷亡。
3、難民影響邊境安定,增加我國人道援助。目前的歐洲難民危機及緬甸內戰期間部分難民湧入我國邊境都是事實證明,難民湧入後需要武警和警察維持秩序,需要提供醫療保障,食物和水。
4、對進出口和我國經濟環境的影響,中韓現在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簽訂是迄今為止,中國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領域范圍最為全面的一份自貿協定。根據規定,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中國將在最長20年內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韓國發生戰爭將影響進出口貿易和我國對經濟開放,互聯互通的推進。
5、朝韓發生戰爭將會是國際力量的角力,中國作為大國和鄰國,極有可能會捲入其中,影響我國和平崛起的總體路線。

閱讀全文

與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