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的演變

抗日戰爭的演變

發布時間:2021-03-03 12:31:12

1. 抗日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的歷史變化

公元1937年
·1月,中國共產黨中央由保安遷往延安
·2月1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致電國民黨,提出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以實現兩黨重新合作
·7月7日,日軍炮擊中國宛平城,盧溝橋事變發生,中日全面戰爭開始,史稱七七事變
·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淞滬會戰開始
·8月2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25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10月2日,南方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
·9月23日,中國蔣介石被迫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9月25日,中國八路軍115師一部在平型關殲滅日軍1000多人(見平型關戰役)
·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軍屠殺中國軍民30多萬人(見南京大屠殺)
·錢塘江橋建成,為中國自行設計監造的第一座大型公路、鐵路兩用橋
公元1938年
·4月,中國台兒庄會戰,大敗日軍(見徐州會戰)

公元1940年
·3月30日,汪精衛偽政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見汪偽國民政府)
·8月20日,中國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百團大戰

公元1941年
·1月,中國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皖南事變
·中國侯德榜創造出「侯氏制鹼法」

公元1942年
·2月1日,中國毛澤東在延安作整頓黨的作風報告,其後全黨開展整風運動
·5月,中國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見《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協助英軍對日作戰,救出被圍英軍7000人
·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形成

公元1943年
·12月1日,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滿洲、台灣、澎湖列島應歸還中國

公元1945年
·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大會通過的黨章中規定以毛澤東思想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指南
·5月,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重慶召開,決定堅持獨裁、准備內戰的政策
·8月28日,中國毛澤東抵重慶,與蔣介石會談(見重慶談判,《雙十協定》)
·10月25日,日本台灣總督簽署投降書,台灣、澎湖列島重入中國版圖
中國作家老舍的《四世同堂》第一部出版

·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6年1月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1946年6月國民黨餓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中國餓內餓戰全面爆發1947年印度宣布獨餓立,1950年建立共和國1948年9月-次年1月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百萬餓大軍橫餓渡餓長江1949年5月「冒險家的樂園」上海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餓和國成立

2. 抗日戰爭給中國帶來的變化

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侵略軍的絕大部分,使日本侵略者不能完成與德國達成的在中東會師的目的,為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奠定了基礎,斯大林和羅斯福都對中國的抗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爭中的作用有過高度評價;抗日戰爭對中國人民來說,是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對外國侵略者都是以敗戰的局面,開創了戰勝外國侵略者的偉大勝利,為中國人民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國之所以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就是因為中國在抗日戰爭的傑出表現被世界各國所承認的結果,所以說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一頁,為中國人民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民族榮譽有著重要意義。

版圖的變化,使割讓日本之台灣從回母國,但也為外蒙獨立埋下禍根.
民眾思想只變化,有了清晰的國家意識,對和平美好生活的憧憬.使民國初期的文化啟蒙運動得到了更高的提攜!
經濟之變化 ,8年抗戰完全拖跨了民國經濟,使33-36年剛有起步的民族資產階級瀕臨破產!也為國民黨敗走台灣壓了最重的個稻草!也為今日之台灣問題留下錯綜復雜的歷史背景!
當然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成為現今唯一的非西方的常任理事國(在此向那些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獻身的勇士們致敬!希望台灣那些有良心的中國人還記得自己留著的炎黃子孫的血,回來吧!你快回來!)

3. 抗日戰爭期間的日偽軍,後來是如何演變的

很大一部分是這樣子滴,比如攻佔國府首都南京的吳化文部原來就版是偽軍,抗戰勝權利之後國軍,後來又被編為解放軍,本來是用來當炮灰的,沒想到國府放棄了南京,基本沒什麼抵抗;朝鮮戰爭中攻佔漢城的志願軍50軍也是原來國軍部隊改編的

4. 關於歷史抗日戰爭

雙方有抵抗侵略的共同目的,為了避免在對外斗爭中出現自己內部消耗的局面。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發揮統戰線
的重要功能。歷史證明,要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必
須運用統一戰線這個法寶,同樣,今天我們在構建社
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仍然需要運用這個法寶。
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
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
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然而,這
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還有許多利益矛盾
需要協調和解決。這就需要發揮統一戰線具有的協調
關系、化解矛盾,溝通思想、理順情緒的功能,需要
全黨全社會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需要最廣泛、最充
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方面的創造活力,不
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2.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必須堅
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持
黨的團結統一,是黨和人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中
國共產黨是統一戰線的核心和支柱,沒有中國共產黨
的堅強領導,就不會有廣大和鞏固的統一戰線。黨對
統一戰線的領導,主要是實行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
政治方向、重大決策的領導。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
導,既要反「左」,又要反右。右表現為採取「一切

聯合,否認斗爭」,放棄對統一戰線的領導;「左」則
表現為主張「一切斗爭,否認聯合」,把統戰對象拒之
門外。這兩種傾向都是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大
敵。
3.推動祖國完全統一,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與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關系。港澳台海外統戰工作
是統一戰線的特殊組成部分。廣泛團結廣大港澳同
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對於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具
有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保持香港、
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面臨的
嶄新課題,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黨
肩負的神聖使命。要按照這一要求,發揮統一戰線的
優勢,做好新時期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
工作。一是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團結島內擁護祖國
統一的人們,大力開展反分裂、反「台獨」 的斗爭。
二是要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鞏固和發展
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統一戰線,不斷推進港澳人心回
歸的歷史性偉大工程。三是要以中華文化為紐帶,廣
泛團結海外華僑、華人,共同致力於統一祖國、振興
中華大業。
4.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發展,必須堅持以史為鑒,
面向未來。多年來,中日關系不斷發展,反映了兩國
人民謀求和平友好和共同發展的願望。但長期以來,
日本國內總有一些勢力在歷史等問題上堅持錯誤態
度,不斷採取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錯誤行為,使中日
關系面臨困難局面。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友好相處,
合作共贏,是符合兩國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因
此,正確處理中日關系,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要
「嚴格遵守<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
《中日聯合選言》三個政治文件,堅持通過對話、平等
協商,妥善處理中日之間的分歧,加強兩國在廣泛領
域的交流合作,加強民間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擴
大共同利益,以實際行動致力於發展面向21世紀的
中日友好合作關系,使中日關系健康穩定地向前發
展,使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5. 1931-1945中國國民黨抗戰政策的演變過程,原

1931年918事變發生後,日本為把中國變成進攻蘇聯以及稱霸世界的跳板繼而又發動了一二八事變,瘋狂進攻華北和上海,威脅華中和華南地區。國名黨當局派代表到國聯控訴日寇的侵略行徑,幻想以公理對抗強權,然而結果是不得而終。當時國名黨方針是 「攘外必先安內」。對於日本是妥協退讓方針。
隨著東三省淪陷,1933年日軍佔領了熱河,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加快了佔領滿蒙地區的步伐,策劃所謂的「華北五省自治」,武裝進犯綏遠。國名黨已經在試圖與共產黨打成政治和解,並且加緊修建防禦工事。直到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後,蔣介石開始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放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1938年時候,中日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日本對國民黨採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政策。汪精衛率先投降日本,隨後蔣介石為首的親美派確立了溶共、限共、防共的方針,開始消極抗日,積極反共。
1941年底,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將軍事重心轉移到東南亞地區。國民黨政府根據形勢的變化,發表聲明對日宣戰,並開始大量接受美國的軍事援助,在正面戰場與日軍展開了激戰。又派遠征軍去緬甸作戰,奠定了世界強國的基礎。
1945年春,國民黨軍在湖南西部雪峰山與日軍的一戰,粉碎了日軍進攻重慶的企圖。此後,正面戰場轉入反攻。隨後日本投降。
手打不易,望採納,謝謝!

6.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 抗戰到底多少年

是14年。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人們往往把政府宣戰作為敵我雙方交戰的開始,並以此作為「八年抗戰」的依據。

但這忽略了另外一個事實,即當時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的時間不是在七七事變後,而是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的1941年12月。作為一場反侵略戰爭,中國抗日戰爭與兩國兩軍間的普通戰爭有很大不同,這是一場弱國反抗強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

這就決定了抗日戰爭不是一場簡單的政府和軍隊之間對決的戰爭,而是一場由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並發揮了巨大力量的人民戰爭,是一場促進民族覺醒民族團結的戰爭。

人民群眾由戰爭的旁觀者躋身於重要的參與者,人民性是這場反侵略戰爭的獨特特性。這決定了抗日戰爭的進程不是由軍隊的一兩個大的作戰行動所決定,而是由人民群眾的動員和參與程度來決定的。因此,在界定抗日戰爭的起點問題時,就不宜單純以政府是否宣戰作為「標准」。

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在局部抗戰的六年中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把精力主要放在「剿共」上,極力壓制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甚至調集十幾萬大軍對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進行圍剿破壞民眾抗戰,還捏造罪名逮捕了沈鈞儒、鄒韜奮等救國會領導人,造成轟動一時的「七君子事件」。

但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並不能阻止廣大愛國民眾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

中國共產黨代表全國人民要求抗日的意願,站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最前列。

自1931年9月20日至193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分別發表了《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為國民黨反動政府出賣中華民族利益告全國民眾書》《對日戰爭宣言》等十多份文件,堅決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號召收復失地、抗日救國。

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推動下,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城鄉蓬勃興起。九一八事變後,各種形式的抗日義勇軍,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推動下迅速遍布於東北各地,拿起武器英勇抵抗日本的侵略。

全民族抗戰爆發後,與國民黨堅持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抗戰路線不敢發動人民群眾不同,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全民族抗戰路線,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爭,把發動群眾武裝群眾放在抗戰重要位置。

正是堅持了人民戰爭的思想,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武裝群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才能在敵後堅持抗戰並獲得巨大發展,到抗戰勝利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達到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從而證明了「兵民是勝利之本」。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十四年抗戰」概念,可以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人民群眾在抗戰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理解全面全民族抗戰路線和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意義,理解抗日戰爭在促進中華民族覺醒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6)抗日戰爭的演變擴展閱讀:

確立「十四年抗戰」的重大意義:

1、有利於完整還原抗日戰爭的歷史過程

「十四年抗戰」是指,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結束於1945年日本簽訂投降書,經過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歷程。

其中,以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戰時期,後8年是全國抗戰時期。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

一方面,局部抗戰與全國抗戰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局部抗戰時期,就全國范圍而言,雖然軍事行動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區,抗戰的規模、范圍、投入都比較有限。

它卻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相互推動、共同發展,並為全國抗戰准備著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特別是人心、人力等方面的條件,對於喚起民族覺醒,發動全國抗戰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國抗戰時期,中華民族空前覺醒,舉國團結抗戰的局面業已形成,與日本侵略者不僅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更加激烈的軍事較量,同時也在其他各領域進行了全方位的抗爭。全國抗戰的范圍之廣、規模之大、投入之多、影響之深,都是空前的。

另一方面,14年抗日戰爭是一個連貫的、發展的歷史過程。從日本方面看,自「九一八」事變發動蓄謀已久的、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後,無論日本在侵略的具體目標、政策、步驟和手段上如何變化,但其實現先征服「滿蒙」、再侵佔整個中國、進而稱霸世界的大陸政策的戰略企圖始終沒有改變。

其侵華戰爭由局部侵略擴大到全面侵略的罪惡步伐始終沒有停止。從中國方面看,自「九一八」事變開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正義戰爭後,無論面臨的形勢多麼復雜,遇到的困難多麼巨大,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斗爭從未中斷過,中華民族團結覺醒的潮流從未滯緩過。

因而,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一個由局部抗戰演變為全國抗戰的歷史過程。局部抗戰是全國抗戰的基礎和准備,全國抗戰是局部抗戰的延伸和擴大,盡管二者不能等量齊觀,卻共同構成一個連續的歷史鏈條。

從這個角度說,「十四年抗戰」不僅對8年全國抗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而且也肯定了6年局部抗戰的歷史地位,完整還原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真正體現了對歷史的尊重。

2、有利於客觀反映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戰爭的基本特點,一是民族解放戰爭,二是人民戰爭。前者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力量,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後者要求充分地動員和組織民眾,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戰爭。

這既是處於積貧積弱、「一盤散沙」狀態的中國免遭厄運的客觀要求,也是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必然選擇。

掌握國家政權的國民黨集團,曾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誤國方針,推行對內武力「剿共」、對日妥協甚至「不抵抗」的錯誤政策,既削弱了抗日力量,也給了日本侵略中國以可乘之機。

在中華民族面臨空前危機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代表全民族的根本利益,首先高舉起武裝抗日的大旗,肩負起民族解放先鋒的歷史重任。

中共中央自「九一八」事變後即通電全國,號召廣大民眾迅速行動起來,組織起來,建立反日武裝,驅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國,並於1932年4月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名義正式對日宣戰。

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影響和領導下,東北地區的愛國軍民沖破國民黨對日「不抵抗」政策的束縛,相繼興起為數眾多的抗日義勇軍,一度形成抗日斗爭的高潮。

義勇軍斗爭受挫後,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成為東北抗日斗爭的主要力量。至1937年秋,東北抗日聯軍共組建成11個軍、3萬餘人,活動范圍遍及南滿、東滿、吉東、北滿70餘縣的廣大地區。

東北抗日聯軍和此前東北抗日義勇軍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游擊戰爭,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民族精神,擾亂了日軍進攻中國關內的計劃。

繼東北愛國軍民開始抗戰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屢掀高潮,上海軍民進行了「一·二八」淞滬抗戰,長城一線和察哈爾、綏遠等地的愛國軍民相繼展開了英勇抗戰,從而使局部抗戰在曲折中不斷向前發展。

為了匯聚盡可能多的力量以抗日禦侮,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積極倡導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早在1933年1月,中國共產黨即發表了願在停止進攻紅軍、保證人民民主權利和武裝民眾三個條件下,與全國各軍隊共同抗日的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了《八一宣言》,呼籲停止內戰,實現對日作戰。12月,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正式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政策。

此後,為促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斷調整政策,從「抗日反蔣」發展為「逼蔣抗日」「聯蔣抗日」,特別是力促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兩黨合作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准備了全民族抗戰的前提條件。

中國鄉村建設派領導人梁漱溟評價說:「自日本侵略中國後,中共提出一系列的抗日主張,特別是國共合作,一致抗日,深得人心」。

如果說抗日戰爭的歷史是靠全民族的力量寫就的,是靠中國人民的力量寫就的,那麼在局部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凝聚全民族的力量,為動員和組織人民的力量所作出的重大貢獻,無疑是不可磨滅的。

如果因為國民黨政府在前6年局部抗戰中沒有起主導作用甚至還在一個時期內阻撓抗戰,就否定這6年抗戰的存在,那也是不符合抗日戰爭實際的。

所以,以「十四年抗戰」來敘述抗日戰爭的歷史,不僅能夠涵蓋盧溝橋事變之前愛國軍民所進行的抗爭,比如東北抗戰、「一·二八」淞滬抗戰、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綏遠抗戰以及「一二·九」運動等重要內容。

而且能夠更好地反映中國共產黨率先號召並領導廣大人民開展抗日斗爭,積極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事實,凸顯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確立「十四年抗戰」的重大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於興衛:為什麼是「十四年抗戰」

7. 8年抗戰改為14年抗戰的意義原因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為什麼

一、有利於完整還原抗日戰爭的歷史過程

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結束於1945年日本簽訂投降書,經過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歷程。

其中,以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戰時期,後8年是全國抗戰時期。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

一方面,局部抗戰與全國抗戰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局部抗戰時期,就全國范圍而言,雖然軍事行動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區,抗戰的規模、范圍、投入都比較有限,它卻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相互推動、共同發展;

並為全國抗戰准備著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特別是人心、人力等方面的條件,對於喚起民族覺醒,發動全國抗戰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國抗戰時期,中華民族空前覺醒,舉國團結抗戰的局面業已形成,與日本侵略者不僅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更加激烈的軍事較量,同時也在其他各領域進行了全方位的抗爭。全國抗戰的范圍之廣、規模之大、投入之多、影響之深,都是空前的。

另一方面,14年抗日戰爭是一個連貫的、發展的歷史過程。從日本方面看,自「九一八」事變發動蓄謀已久的、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後,無論日本在侵略的具體目標、政策、步驟和手段上如何變化;

但其實現先征服「滿蒙」、再侵佔整個中國、進而稱霸世界的大陸政策的戰略企圖始終沒有改變,其侵華戰爭由局部侵略擴大到全面侵略的罪惡步伐始終沒有停止。

從中國方面看,自「九一八」事變開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正義戰爭後,無論面臨的形勢多麼復雜,遇到的困難多麼巨大,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斗爭從未中斷過,中華民族團結覺醒的潮流從未滯緩過。

因而,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一個由局部抗戰演變為全國抗戰的歷史過程。局部抗戰是全國抗戰的基礎和准備,全國抗戰是局部抗戰的延伸和擴大,盡管二者不能等量齊觀,卻共同構成一個連續的歷史鏈條。

從這個角度說,「十四年抗戰」不僅對8年全國抗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而且也肯定了6年局部抗戰的歷史地位,完整還原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真正體現了對歷史的尊重。

二、有利於客觀反映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戰爭的基本特點,一是民族解放戰爭,二是人民戰爭。前者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力量,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後者要求充分地動員和組織民眾,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戰爭。

這既是處於積貧積弱、「一盤散沙」狀態的中國免遭厄運的客觀要求,也是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必然選擇。

掌握國家政權的國民黨集團,曾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誤國方針,推行對內武力「剿共」、對日妥協甚至「不抵抗」的錯誤政策,既削弱了抗日力量,也給了日本侵略中國以可乘之機。

在中華民族面臨空前危機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代表全民族的根本利益,首先高舉起武裝抗日的大旗,肩負起民族解放先鋒的歷史重任。

中共中央自「九一八」事變後即通電全國,號召廣大民眾迅速行動起來,組織起來,建立反日武裝,驅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國,並於1932年4月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名義正式對日宣戰。

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影響和領導下,東北地區的愛國軍民沖破國民黨對日「不抵抗」政策的束縛,相繼興起為數眾多的抗日義勇軍,一度形成抗日斗爭的高潮。

義勇軍斗爭受挫後,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成為東北抗日斗爭的主要力量。至1937年秋,東北抗日聯軍共組建成11個軍、3萬餘人,活動范圍遍及南滿、東滿、吉東、北滿70餘縣的廣大地區。

東北抗日聯軍和此前東北抗日義勇軍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游擊戰爭,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民族精神,擾亂了日軍進攻中國關內的計劃。

繼東北愛國軍民開始抗戰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屢掀高潮,上海軍民進行了「一·二八」淞滬抗戰,長城一線和察哈爾、綏遠等地的愛國軍民相繼展開了英勇抗戰,從而使局部抗戰在曲折中不斷向前發展。

為了匯聚盡可能多的力量以抗日禦侮,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積極倡導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早在1933年1月,中國共產黨即發表了願在停止進攻紅軍、保證人民民主權利和武裝民眾三個條件下,與全國各軍隊共同抗日的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了《八一宣言》,呼籲停止內戰,實現對日作戰。

12月,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正式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政策。此後,為促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斷調整政策,從「抗日反蔣」發展為「逼蔣抗日」「聯蔣抗日」;

特別是力促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兩黨合作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准備了全民族抗戰的前提條件。

中國鄉村建設派領導人梁漱溟評價說:「自日本侵略中國後,中共提出一系列的抗日主張,特別是國共合作,一致抗日,深得人心」。

如果說抗日戰爭的歷史是靠全民族的力量寫就的,是靠中國人民的力量寫就的,那麼在局部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凝聚全民族的力量,為動員和組織人民的力量所作出的重大貢獻,無疑是不可磨滅的。

如果因為國民黨政府在前6年局部抗戰中沒有起主導作用甚至還在一個時期內阻撓抗戰,就否定這6年抗戰的存在,那也是不符合抗日戰爭實際的。

所以,以「十四年抗戰」來敘述抗日戰爭的歷史,不僅能夠涵蓋盧溝橋事變之前愛國軍民所進行的抗爭;

比如東北抗戰、「一·二八」淞滬抗戰、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綏遠抗戰以及「一二·九」運動等重要內容,而且能夠更好地反映中國共產黨率先號召並領導廣大人民開展抗日斗爭,積極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事實,凸顯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三、有利於正確認識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義大利、日本和德國法西斯先後粉墨登場,將這些國家推上法西斯侵略擴張的軌道,威脅著整個世界的和平與正義。

日本率先發動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戰爭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擴張行動的第一個節點。從那時起,日本法西斯既是中國人民的凶惡敵人,也是世界人民的凶惡敵人。

然而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不僅在國內受到國民黨政府「攘外必先安內」和「不抵抗」政策的束縛,而且還曾在相當長時期內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

當時,英、法、美等國為了各自利益都極力避免與日本的矛盾激化,對其侵略行徑採取了「中立」「不幹涉」的綏靖政策。蘇聯雖在道義上同情中國,譴責日本的侵略,但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也採取了「不幹涉」政策。

各大國對日本侵略中國行徑的放任和縱容,客觀上助長了日本的侵略氣焰,致使日本肆無忌憚地擴大侵略。德、意、日等法西斯國家也不斷加強歐洲和亞洲兩個戰爭策源地的戰略配合,加快相互勾結、稱霸世界的步伐。法西斯國家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矛盾已成為世界的主要矛盾。

歷史把中華民族推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前列。中國人民不但肩負起挽救國家危亡、爭取民族解放的歷史使命,而且承擔了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偉大責任。

「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本法西斯的猖狂進攻,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打響了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盧溝橋事變後,中國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並逐漸發展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至1939年9月戰爭在歐洲爆發時,中國已獨立進行了8年的抗戰;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中國獨立抗戰則已持續了10年之久。

在漫長而艱難的抗戰歲月里,中國不僅在為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而戰,同時也在為整個人類的前途命運而戰。

歷史表明,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確立「十四年抗戰」,更能完整地審視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密切關聯,更能完整地體現中國人民為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正義與進步事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作出的重大貢獻,更能完整地講好「中國抗戰故事」。

四、尊重了所有為抗日犧牲的仁人志士

雖然說「八年抗戰」與「十四年抗戰年」,並不存在本質矛盾,但也無法否認的是,「八年抗戰」的提法,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客觀上都在人們尤其是年輕及後代心目中;

都讓在從1931年到1937年這六年的抗戰歷史,在心目中有些淡忘或不足夠重視,尤其是在這期間為抗日犧牲的仁人志士,有些不夠同等記憶和緬懷的味道。

「十四年抗戰」的提法,在還原歷史、更有利教育後人全面記憶抗戰歷史的同時,也讓人一視同仁看待為抗戰做貢獻乃至犧牲的人和事,是對所有為抗日犧牲仁人志士的尊重。

五、有利於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偉大的抗日戰爭孕育了偉大的抗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將抗戰精神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抗戰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這是中華兒女在數千年文明發展中形成的深沉社會心理和基本價值追求,也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支撐。

但長期以來,由於受封建宗法思想的束縛,大多數中國人只有血緣親緣認同和鄉土認同,缺乏現代意義上的對國家的責任,現代國家意識淡薄。

這也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九一八」事變的隆隆炮聲猶如沉重一擊,此後中國各族各界民眾迅速地覺醒起來;

展現出堅持國家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品格,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愛國主義意識,逐漸形成全民族團結抗戰的熱潮,用血肉築成了一座侵略者無法逾越的鋼鐵長城。

偉大的時代傳承光榮的歷史,呼喚偉大的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闊步行進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上。

面對一系列重大挑戰,我們需要深入發掘抗日戰爭留下的寶貴戰略遺產和歷久彌新的歷史啟迪,尤其需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獲取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堅定「四個自信」,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從歷史使命和時代方位來看,確立「十四年抗戰」恰逢其時。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確立「十四年抗戰」的重大意義

8. 抗日戰爭勝利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變化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對外來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雪洗了中華民族的恥辱
。抗日戰爭的勝利,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了民族覺醒,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轉折點。

9. 抗日戰爭前後中國人口數量的變化

我國遭受了極大地損失,共有2000多萬同胞直接或間接死於這場戰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的演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