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一個排,營,連,團,師,各多少人,知道多少給我回答多少,謝謝!
一個師大概10000人左右,一個團大概有1000人左右,一個營大概500人左右,一個連大概90到120人左右,一個排大概35人左右,望採納
B. 原浙江省守備二十五團團史
董存瑞:
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葯包,導火索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盪在我們的耳邊。 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劉胡蘭
1946年秋天,國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住文水一帶的八路軍調往晉西作戰,閻錫山趁機掃盪晉中平川,形勢惡化。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中共文水縣委根據上級指示,決定留少數幹部組織「武工隊」,堅持敵後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劉胡蘭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經過鍛煉逐漸成熟起來的劉胡蘭,想到自己年齡小易於隱蔽,敵後工作更需要她,請求留下來堅持斗爭,上級批准了她的請求。在艱苦的環境里,她深入敵區;收集情報,發動群眾,開展斗爭。經常出入「青紗帳」,隱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協助「武工隊」鎮壓了雲周西村罪大惡極的反動村長石佩懷。
黃繼光:
攻打上甘嶺的戰斗是1952年10月14日開始的。主力部隊是我們45師的134團和135團。黃繼光當時是135團二營六連的通信員。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 他被抽到營部當通信員。六連的戰斗任務是依次收復六號、五號、四號和零號陣地。拿下了前面的三個陣地後,六連的90多人只剩下十來個人了。19日凌晨,連長萬福來把剩餘的戰士編成三個爆破小組,對零號陣地的幾個地堡實施爆破。結果,三個爆破組輪番上陣,全部傷亡殆盡。
正在這時,黃繼光、吳三羊和肖登良沖了上去。他們三個人交替掩護爆破,很快炸掉了三個小地堡,只剩下最後一個大地堡了。這時,吳三羊犧牲了,肖登良也重傷後奄奄一息。指導員在敵照明彈的光亮上看見只剩黃繼光一個人帶著傷在運動時,連忙爬過來用機槍掩護黃繼光。黃繼光拖著受傷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後奮力投出一顆手雷。不料這個大地堡很堅固,手雷爆炸後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敵人的機槍依然瘋狂噴吐著火舌。這時,黃繼光的身體向機槍射孔果斷移動,用身體堵住了那條熾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趙一曼
趙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奮好學,從小就向封建習俗示威。她逃脫了裹小腳的惡習,她還帶頭把長辮子剪了,從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趙一曼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東山省。在這緊急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派出大批優秀幹部到東北發動人民抗日戰爭。趙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員。在復雜的對敵斗爭中趙一曼經受了種種挑戰。為了便於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鄉下,一直到犧牲,她一直沒見過自己的孩子。
1935年趙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敵人用用盡了殘酷的手段,也無法使趙一曼開口。1936年8月2日,敵人用子彈取了趙一曼年輕的生命。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C. 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各戰區長官以及下轄軍隊是什麼
1937年8月20日,軍事委員會頒布戰區及戰斗序列,成立五個戰區:
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下轄第六、七、十八集團軍(八路軍);
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司令長官為馮玉祥(後改由蔣介石兼),下轄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團軍;
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下轄第四、十二集團軍;
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後改為李宗仁),下轄第三、五集團軍;
另將西南各省部隊編為一、二、三、四四個預備軍,隨時聽候調遣。
1937年9月17日,軍事委員會劃津浦路北段為第六戰區,以馮玉祥為司令長官。
1937年10月26日,增設第七戰區,以劉湘為司令長官,下轄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團軍,在長江下游沿岸布防。
1938年2月,軍事委員會重新劃分戰區。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為程潛,在平漢路作戰;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在山西作戰;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為顧祝同,在蘇浙作戰;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在粵桂作戰;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為李宗仁,在津浦路作戰;
第六、第七戰區撤銷,增設第八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守備甘寧青地區。
1938年6月14日,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1938年11月軍令部在南嶽召集軍事會議。會議決定撤銷廣州、重慶、西安行營,增設直屬於軍事委員會的戰地黨政委員會,並根據戰局變化對戰區進行了調整。
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為衛立煌(1947年3月改編為西安綏靖公署);
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陝西一部,司令長官為閻錫山(1948年改制為太原綏靖公署);
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顧祝同;
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李宗仁;
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為朱紹良(後改制為西北軍政長官公署);
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為陳誠(由薛岳代理);
第十戰區,轄陝西省,司令長官為蔣鼎文;
另設魯蘇戰區、冀察戰區兩個游擊戰區,分別以於學忠、鹿鍾麟為總司令。
因南北戰區相距數千里,難於統一指揮,1938年12月,軍事委員會設立桂林行營、天水行營,分任西南、西北各戰區的作戰指揮。
D. 抗日戰爭中日本鬼子進過陝西嗎
進過
1937年10月,日軍侵佔晉西北大部分地區後,隔河炮擊西岸,企圖渡河西版犯,進攻陝甘寧權邊區,形勢非常危急。
國民黨軍委任鄧寶珊為第二十一軍團軍團長,坐鎮榆林,下轄新一軍(當時也被稱為甘軍,主要由甘肅各縣團練組成,新一軍從蘭州步行到榆林前線)和駐榆林的高雙城部八十六師,駐榆林的國民黨部隊分駐榆、神、府、橫等地。
抗戰期間,榆林人民經受了激烈的戰火考驗,付出了房屋被毀及人員傷亡的沉重代價,但最終粉碎了日軍進犯大西北的野心,鞏固了河防,保衛了陝甘寧邊區。
(4)抗日戰爭中各縣守備團擴展閱讀:
神府河防戰斗
1938年3月12日,日軍2000餘人,附炮20餘門,攜帶渡河器材侵佔山西興縣。13日,抵神府河防對岸的日軍以大炮、機槍向河防陣地轟擊。同時,以10餘架飛機在河防陣地上空偵察,轟炸了3個多小時後強渡黃河。
河防守備部隊警備第六團沉著應戰,待敵密集部隊渡河之際,集中火力予以猛擊,並分兵一部乘日軍混亂時迂渡河東,襲擊敵側背。在兩面夾擊下,日軍向興縣潰退。此戰擊斃日軍40餘人,傷100多人,繳獲步槍10支及軍用品若干。
網路-榆林抗戰
E.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各個軍種共有多少抗日部隊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為了有效抗擊日本的入侵,國民政府整編了全國的軍隊,並將全國劃分為若干作戰區域。陸海空軍最高統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是蔣中正,總參謀長是何應欽。
具體戰斗序列及指揮官如下:
陸軍
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程潛上將 (1939年被授予一級陸軍上將銜。)
作戰地區:平漢路方面
兵力:共轄25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2個騎兵師
第21集團軍司令官商震,下轄:第32軍軍長商震(兼),騎兵第14旅 旅長張占魁
第1集團軍司令官宋哲元,下轄:第53軍軍長萬福麟,第77軍 軍長馮治安,第181師 師長石友三,第17師師長趙壽山,騎兵第3軍 軍長鄭大章
第68軍軍長劉汝明(直屬),第92軍軍長李仙洲(直屬),第106師 師長沈克(直屬),第118師師長張硯田(直屬),新編第8 師 師長蔣在珍(直屬),新編第35師師長王勁哉(直屬),騎兵第4師師長王奇峰(直屬)
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閻錫山一級陸軍上將
作戰地區:山西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
南路前敵總司令衛立煌,下轄:第3軍軍長曾萬鍾,第9軍軍長郭寄嶠,第14軍 軍長李默庵,第93軍 軍長劉堪,第15軍軍長劉茂恩,第17軍 軍長高桂滋,第19軍 軍長王靖國,第47軍 軍長李家鈺,第61軍軍長陳長捷,第14軍團軍團長馮欽哉
北路前敵總司令傅作義,下轄:第35軍軍長傅作義(兼),新編第2師師長金憲章,騎兵第1軍 軍長趙承綬,騎兵第2軍軍長何柱國,
第18集團軍總指揮朱德二級陸軍上將
第66師師長杜春沂(直屬),第71師師長郭宗汾(直屬),第33軍 軍長孫楚(直屬),第34軍 軍長楊澄源(直屬)
第三戰區 司令長官:顧祝同上將 (1954 年被授予一級陸軍上將銜)
作戰地區:蘇浙方面
兵力:共轄24個步兵師,6個步兵旅
第10集團軍司令官劉建緒,下轄:第28軍軍長陶廣,第70軍 軍長李覺,第79師 師長陳安寶,暫編第13旅旅長楊永清
第19集團軍司令官羅卓英,下轄:第4軍軍長吳奇偉,第18軍 軍長羅卓英(兼),第79軍 軍長夏楚中,第25軍軍長萬耀煌,第73 軍 軍長王東原
第23集團軍司令官唐式遵,下轄:第21軍軍長唐式遵(兼)
第28集團軍司令官潘文華
第23軍軍長潘文華(兼)
新編第4軍軍長葉挺中將(直屬),獨立第6旅旅長周志群(直屬)
寧波守備司令王皓南,轄第194師師長陳德法
溫台守備司令徐旨干,轄暫編第12旅旅長李國鈞
游擊總司令黃紹雄
第四戰區 司令長官:何應欽一級陸軍上將(兼)
作戰地區:兩廣方面
兵力:共轄9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
第12集團軍司令官余漢謀,下轄:第62軍軍長張達,第63軍 軍長張瑞貴,第64軍 軍長李漢魂,第65軍軍長李振球,獨立第9旅 旅 長李振良,獨立第20旅 旅長陳勉吾
第8軍團軍團長夏威,
虎門要塞司令陳策
第五戰區 司令長官:李宗仁 一級陸軍上將
作戰地區:津浦線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
第3集團軍司令官於學忠,下轄:第51軍軍長於學忠(兼),第12軍 軍長孫桐萱,第55軍 軍長曹福休,第56軍軍長谷良民
第11集團軍司令官李品仙,下轄:第31軍軍長韋雲淞
第21集團軍司令官廖磊,下轄:第7軍軍長周祖晃,第48軍 軍長廖磊(兼)
第22集團軍司令官鄧錫侯,下轄:第41軍軍長孫震,第45軍 軍長鄧錫侯(兼)
第24集團軍司令官顧祝同(兼),下轄:第57軍軍長繆溦流
第27集團軍司令官楊森
第3軍團軍團長龐炳勛
第59軍軍長張自忠
海軍陸戰隊
第八戰區 司令長官:蔣中正 特級上將(兼),副司令長官:朱紹良上將(1963年追贈陸軍一級上將)
作戰地區:甘寧青方面
兵力:共轄5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5個騎兵師,4個騎兵旅
第17集團軍司令官馬鴻逵,下轄:第81軍軍長馬鴻賓,第168師 師長馬鴻逵(兼),騎兵第1旅 旅長馬光宗,騎兵第10旅旅長馬全忠,寧夏警備第1旅 旅長馬寶琳,寧夏警備第2旅旅長馬得貴
第80軍軍長孔令恂
第82軍軍長馬步芳
騎兵第5軍軍長馬步青
第191師師長楊德亮
挺進軍司令馬佔山
武漢衛戍司令部 總司令:陳誠上將 (1947年升陸軍一級上將)
F.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和新四軍 除了平型關 娘子關 雁門關 百團大戰
有啊!八路軍129師打的神頭嶺伏擊戰。
神頭嶺伏擊戰之所以如此有名,主要在於其確實是一場傳奇色彩濃厚的戰斗。當年,陳賡旅長對友軍提供的舊地圖不放心,與劉伯承、李達等人一起去的神頭嶺,他們親自踏勘,結果發現兩者相差甚大,要按地圖上的標定部署兵力,還沒打到日軍就已被發現了;進行了研究, 作出了後來大家都知道的伏擊戰部署。於是發揮了兵無常勢、因敵而變的軍事智慧,命令部隊仍在神頭村地區設伏,充分利用廢舊工事隱蔽自己,使表面看上去沒法設伏的地域變成了暗藏精兵的陷阱。結果八路軍386旅伏擊成功,一舉取得神頭嶺大捷,殲滅從潞城出援的日軍2個師團各一部,擊毀敵卡車100多輛,殲敵1500餘人,繳獲數百件武器及騾馬數百匹,沉重打擊了敵人。
G. 抗日戰爭中,日本的王牌師團是哪幾個啊,戰績如何
第四師團,王牌中王牌,1945年日本投降的時候,整個師團仍然滿員,八年戰爭幾乎沒有死幾個官兵。
H. 在抗日戰爭中一個團有多少人,一個連和其他的等級各是多少人,
在抗日戰爭中一個班有5到10人
三三進制,一個排三個班,一個連內三個排,一個營三個連···
排為20到30人
連為100人左右
營為容300人左右
團為1000人左右
師為3000人到5000人
軍為10000人到20000人
I.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正規軍的武器裝備有哪些什麼是守備團
1.那時候國軍手裡來多是舊軍閥的槍械自(像漢陽造之類的6.5毫米口徑步槍,LS說三八大蓋是不對的,那時三八大蓋在國軍只是少量裝備,日軍那才是標配)。野炮山炮較少,而且雜得很。重武器最多的是擲彈筒(這玩意幾乎不計型號的)。置於裝甲車,連戰區司令部出門都騎馬裝甲車能有多少。
2守備團原來是為了地方守衛組建的部隊,但戰鬥力小得可憐,在戰爭中幾乎是忽略不計的(注意不是戰略防守而是戰術防禦,而且往往也沒有真正達到一個團的建制)。
3抗日戰爭中的正面戰場幾乎是國軍撐下來的,要不然叫GCD去淞滬撐他三個月?抗日戰爭中GCD的主要功勞在敵後戰場,正面只有一個百團大戰,所以國軍的功勞不比GCD小。
4國軍抗日不是全都不積極,只有一部分是消極抗日,而剩下那些是因為腐朽的軍隊結構讓他們看上去不積極。當然,國軍高層的反共熱情一直都是很高的,所以是同時積極反共積極反日。
而陣亡多的原因是因為國軍負責的是正面戰場,他們是直接面對的是關東軍精銳而且不可能像GCD一樣打游擊戰。
其實真的讓GCD和國軍打一場估計也是平局,GCD的戰斗意志比國軍高,優良指揮人員略多,而國軍的裝備比GCD好,背後有整個南方經濟帶提供戰爭資源。
J.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一個營大約有多少人,一個團有多少營.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編制是很混亂的,團一級就有「大團」、「標准團」、「小團」的差別
一、標准團
八路軍主力部隊一個團(大團和小團之間的比較標準的團)為例,三個步兵營,一個步兵營下設三個連,連三個排,排三個班,每班8-12人,一個團有1500人左右;
主力團,排有輕機槍,有的班就有輕機槍,連有重機槍,擲彈筒,營有迫擊炮班;團有炮兵連,幾門步兵炮;以這樣的裝備和人數規模,對付一個標準的日軍甲級師團的1100人的大隊,在槍炮配置上可能差別不大,但加上八路軍彈葯、訓練和單兵素質等因素以及日寇的快速增援能力,肯定還是處於明顯的劣勢;但在華北的日軍師團多為丙丁級師團或獨立旅團,每個大隊也就五六百人,如果地形有利,准備充足,用伏擊戰、圍點打援等戰術,劣勢應該不是很大,再以集中優勢兵力原則,以三個這樣規模的團,與其作戰,應該有勝面。
二、大團
典型的「大團」編制為3營12連(若含團直屬連隊和特殊兵種則可達到17、18個連),人數達到2000-3000人。這種大團主要是因為抗戰初期為應對國 民 政 府壓縮八路軍編制而形成的辦法。
三、小團
為適應敵後游擊戰需要而形成了「小團」的靈活編制,專為對付日軍守備部隊:
即一團只有五個大連;一個大連有三個大排,每排除了三個步槍班之外,還有一個機炮班;機炮班有一挺輕機關槍,有一門小炮兒,這小炮兒就是擲彈筒。這一個連就有一百三十人,五個連再加上團一級的指揮員和少數的工作人員,總共有七百來人,把團的直屬隊和營一級的組織全都取消了。所以這就變成了小團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