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戰爭與和平中國瑪麗

戰爭與和平中國瑪麗

發布時間:2021-03-03 05:20:43

❶ 愛因斯坦的生平簡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日-1955年4月18日),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他創立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的相對論,也是質能等價公式(E = mc2)的發現者。他在科學哲學領域頗具影響力。
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的原理」,他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發現為量子理論的建立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愛因斯坦在職業生涯早期就發覺經典力學與電磁場無法相互共存,因而發展出狹義相對論。他又發現,相對論原理可以延伸至重力場的建模。根據研究出來的一些重力理論,他於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
他持續研究統計力學與量子理論,這讓他給出了粒子論與對於分子運動的解釋。1917年,愛因斯坦應用廣義相對論來建立大尺度結構宇宙的模型。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一生總共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有「現代物理學之父」之譽。他卓越和原創性的科學成就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天才」的同義詞。
(1)戰爭與和平中國瑪麗擴展閱讀:
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的一封早期往來信件於1987年被發現與發表,信中透露他們在婚前曾有一名稱為麗瑟爾的女兒。。1902年初,麗瑟爾誕生在塞爾維亞諾威薩米列娃的娘家。米列娃並沒有帶著麗瑟爾回瑞士,麗瑟爾的命運至今仍舊未知。
愛因斯坦可能從未見過麗瑟爾。在1903年9月一封寫給米列娃的信里,愛因斯坦最後一次提到她,內容暗示女嬰可能被收養或死於猩紅熱。
愛因斯坦在論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里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公設:「光速不變」,以及「相對性原理」,
按照這兩個基本公設對於經典力學在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做出一些重要修正,從而化解了麥克斯韋方程組與經典力學定律之間的矛盾。經過整理之後,這些創舉成為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❷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讀後感~

如果說當我手捧《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是懷著崇敬的心情的話,那麼,當我讀完《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在此之前,關於俄羅斯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已經聽說不少,今天,當我完整地學習了《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後,對小說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認識。
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上幾乎無人能與之媲美的偉大作家。他的文學創作,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體裁豐富,被譽為19世紀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象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期俄羅斯社會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會變動。
《戰爭與和平》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在戰爭與和平年代裡的生活為情節線索,生動地展現了1805年至1820年間,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如果說當我手捧《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是懷著崇敬的心情的話,那麼,當我讀完《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在此之前,關於俄羅斯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已經聽說不少,今天,當我完整地學習了《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後,對小說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認識。
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上幾乎無人能與之媲美的偉大作家。他的文學創作,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體裁豐富,被譽為19世紀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象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期俄羅斯社會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會變動。
《戰爭與和平》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在戰爭與和平年代裡的生活為情節線索,生動地展現了1805年至1820年間,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入侵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崙軍隊潰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表現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偉大勝利。場面壯觀,結構清晰,具有強烈時代感。
體會最深的是,這部小說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富有個性。如安得烈性格內向,意志堅定,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彼埃爾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際活動能力,更側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氣質的女人。他們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這幾個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我覺得,《戰爭與和平》這樣的小說,對我來說,雖然有點深奧而新鮮,但通過這次學習,我對這樣的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學習慾望。

❸ 急需,古今戰爭故事2個,(要概括內容),詩詞1首,文學作品3部(作者,主人公)

1.孫犁的《蘆花盪》、《荷花澱》
《蘆花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一個老頭子撐著一隻小船,在白洋淀里無數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幹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隻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在萬畝葦塘里穿梭,從未發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聯絡。但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在夜間穿越封鎖線時,撞上了敵人的小火輪,一個女孩子負了傷。這個打擊差一點使他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力量;但他發誓要為女孩子復仇,第二天,他單身智斗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這篇小說很有點傳奇色彩,人物形象鮮明,環境描寫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荷花澱》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 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的船...

作家簡介:

孫犁(1913~2002年7月11日),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 ,被譽為「荷花澱派」創始人。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1936年到安新縣的小學教書,了解到白洋淀一帶勞動群眾的生活。後任教於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澱》、《蘆花盪》等短篇小說。1945年回冀中農村,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周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等職。1956年起因病輟筆。1977年以後,又寫有不少散文和評論以及少量小說。從40年代起,孫犁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蘆花盪》、《荷花澱》、《采蒲台》、《囑咐》,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長篇小說《風雲初記》,敘事詩集《白洋淀之曲》,通訊報告集《農村速寫》,散文集《津門小集》、《晚華集》、《秀露集》、《澹定集》、《書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澤集》、《曲終集》,論文集《文學短論》,還出版了《孫犁小說選》、《孫犁詩選》、《孫犁散文選》、《孫犁文論集》以及《孫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孫犁紀念館在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淀荷花大觀園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餘萬字的《孫犁全集》。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斗情景。茅盾說過:「孫犁的創作有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於抒情味,他的小說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

2.列夫·托爾斯泰 的《戰爭與和平》
內容簡介:
《戰爭與和平》人物眾多,場面宏大,事件繁雜,結構嚴重,具有恢弘的氣勢。作家把他的人物放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和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與氛圍中加以描寫,時而是豪華優雅的貴族沙龍,時而又是硝煙彌漫的戰場;既有青年男女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又有慘不忍睹的戰斗場面。托爾斯泰注重描寫人物的復雜性,並從各方面展示人物性格的發展。所以書中幾百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獨具神韻,富有感染力。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鴻篇巨制,全書共四冊,近一百二十萬字。現根據原著,並參照同名電影,將原書業華提練出來,濃縮為十萬字,供青少年學生閱讀。相信廣大讀者從這濃縮的少年版《戰爭與和平》中,也能體味到這部偉大作品的些許魅力。
回答者:珍珠奶茶的哥哥 - 童生 一級 8-28 21:09

《戰爭與和平》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鴻篇巨制,長達130 多萬字,歷經7 年艱辛創作,受到列寧很高稱贊。
小說以1805年開始的爭奪歐洲戰爭和1812年的俄國衛國戰爭為主線,揭露俄國首都彼得堡的宮廷顯貴和官僚貴族伐西里為代表的貪婪與卑劣。作品描寫的年代跨度長達十多年,人物500 多個,歌頌了民族的英雄品質和堅強性格,多方面反映俄國一個重要歷史時期中各階級的生活面貌。

1805年7 月,拿破崙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後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巴甫洛夫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卻行為不端的女兒美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彼爾,他戴著眼鏡,剪短發,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彼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竺豪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崙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里,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包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瑪麗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裡,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彼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竺豪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伐西里早就窺視別竺豪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彼爾,一方面為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美倫嫁給彼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彼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的曖昧關系,他與多勃赫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斗就要打響了。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採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為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為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於領地。
回答者:信歆十足 - 經理 四級 8-28 21:12

戰爭與和平故事梗概(簡介)
這是一部製作精緻、構思嚴謹的巨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前蘇聯在拍攝歷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傳統,完美地融托爾斯泰原著精神於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影片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 根據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名著改編拍攝的美國版,論藝術成就雖不及蘇聯版,但燦燦巨星和好萊塢式敘事手法則更能讓本地觀眾接受這部通俗劇化的208分鍾長片。氣質高雅的奧黛麗.赫本飾演娜塔莎和文質彬彬的亨利.方達飾演皮埃爾都是不錯的選擇,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成為劇情的焦點。但其他有如八國聯軍的演員組合卻難以忠實地重現拿破崙揮軍進攻俄國時的大時代動盪故事,導演金.維多顯然大幅度簡化了原著的情節和內涵,但戰爭大場面還是拍得相當認真可觀

作家介紹: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

戰爭作品:
《戰爭與和平》列夫托爾斯泰;
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描寫美國南北戰爭的小說《飄》;
還有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一個人的遭遇》、《解放》和《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描寫中國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風斗古城》、
馮德英的《苦菜花》、
劉知俠的《鐵道游擊隊》、
吳強的《紅日》、
馮志的《敵後武工隊》

這些都是``!
sorry```!
本人比較懶``
這個太多勒``
就不一一介紹勒``
回答者: xueqq12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9-9 10:51
查看用戶評論(13)>>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xie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52 個人評價

71% (37) 不好
28% (15)
相關內容
•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主

❹ 戰爭與和平的資料

20世紀,人類社會發生了重大變革。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社會生產力空前提高,民族獨立運動和反霸斗爭風起雲涌……然而,這一切,都伴隨著戰爭的陣痛。可以這樣說,戰爭,是20世紀歷史的一個重要特徵。回顧20世紀,我們不能忽略這段歷史中所發生的重大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繼續在國際范圍激烈爭奪勢力范圍。英、法、俄等國結成了同盟,史稱「協約國」;德國和奧匈帝國結成了另一個同盟,史稱「同盟國」。

1914年7月,這兩個國家集團之間爆發了戰爭,即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一直打到1918年11月結束,歷時4年多時間。這場戰爭的規模大,戰爭雙方動員的總兵力超過7000萬人,直接或間接被捲入戰爭的國家和地區有33個,人數達15億,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3/4。這場戰爭的戰場大,戰火從歐洲蔓延到亞洲和非洲。雙方海軍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地中海還開辟了諸多海戰場。這場戰爭中軍人傷亡約3750萬人。雙方直接用於戰爭的費用多達1863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已具有機械化戰爭的特點:戰爭力量生成與動員依賴國家強大的工業基礎,許多大型軍艦和潛艇用於海戰,坦克在這次戰爭中首次亮相,飛機被用於作戰保障。大工業的生產力已經在戰爭能量上充分反映出來。雙方的戰略和戰役指揮都沒有給後人留下深刻印象。雙方軍隊在長時間的戰略相持中大量消耗,有人曾用「絞肉機」形容當時攻防作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戰敗而告結束。但這次戰爭最大的獲利者,不是英國和法國,而是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歷時6年。這場戰爭是德、日、意軸心國與中、蘇、美、英等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戰爭。戰爭以反法西斯同盟國和世界人民的最終勝利而告終。

1937年7月,日本侵略中國,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端。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戰爭全面爆發。接著,軸心國軍隊橫掃歐洲,兵臨莫斯科城下。與此同時,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將美國拖入戰爭。1942年11月前後,盟軍在3個戰場上先後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會戰、阿萊曼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均取得勝利。戰局從此轉折。1944年後,同盟國轉入戰略進攻。盟軍從東西兩線快速推進,迫使德國於1945年5月8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太平洋戰場上,為迫使日本投降,美國於1945年8月6日、9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也於9日出兵中國東北,殲滅了日本的關東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這場戰爭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全世界有5000多萬人死於戰爭,直接軍費開支1117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4萬億美元。但在同時,社會主義力量得到進一步發展。民族解放運動壯大,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打破……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現代世界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從軍事上看,這場戰爭是一場非常典型的機械化戰爭,體現了非常明顯的大工業特徵:總體戰理論得到充分運用,藉助空中火力支援和依賴坦克集群高速大縱深突擊的閃擊戰法充分展示,出現了登陸與抗登陸作戰、潛艇戰與反潛戰、航母編隊作戰、戰略轟炸與防空作戰、空降與反空降作戰等新的作戰形式,首次使用雷達、導彈、原子彈等新式武器和技術,提出並完善了有關同盟戰略、戰略突襲、戰爭初期、諸軍兵種協同、游擊戰等戰略戰役理論。這次戰爭創下許多世界之最。捲入戰爭的國家和地區80多個(其中參戰國61個),人口約20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80%以上。在這次戰爭中,還進行了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諾曼底登陸戰役和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萊特灣海戰。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建立人民民主政權而進行的一次偉大的革命戰爭。這場戰爭歷時近4年,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807萬餘人,解放了除西藏及台、澎、金、馬、西沙、南沙等少數島嶼以外的全部國土。

這場戰爭,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國民黨軍隊有美國支持,裝備精良,是 「飛機加大炮」,而我軍則是「小米加步槍」。我軍堅持毛澤東軍事思想,採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敵人。在戰略決戰階段,我軍及時抓住決戰時機,組織三大戰役,並且著眼戰爭全局,統攬各戰區的力量和作戰進程,殲滅了國民黨軍的主力。在戰略追擊階段,我百萬雄師渡過長江,採取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迅速掃除了國民黨軍殘余勢力。在這場戰爭中,人民群眾的力量得到了充分體現,人民戰爭理論得到了全面運用。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使佔世界1/4的人民獲得了新生,使一個強大的中國開始崛起,極大地改變當時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力量對比。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世界歷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

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爆發了全面內戰。美國出於維護其世界霸權的目的,進行全面干涉。同時,美國悍然將戰火燒到了中國境內,並派遣第7艦隊入侵台灣海峽。為了保家衛國,並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邀請,我志願軍部隊於10月19 日入朝參戰,連續組織5次戰役,將美韓軍隊擊退,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兩年多時間里,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7月2 7日,美國政府終於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在這場戰爭中,中朝軍隊共殲敵約109萬人,擊退了敵人的侵略,穩定了東亞地區的戰略格局。這是一場以劣勝優的戰爭。中朝軍隊以劣勢裝備迎擊世界頭號強敵,並迫使這個強敵第一次在沒有勝利的協定書上簽字。這是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這場戰爭,使中國軍隊取得了現代戰爭的經驗,加快了現代化的進程。

越南戰爭

50年代後期,美國為了推行其全球戰略,粗暴干涉東南亞國家的內部事務。 1964年8月5日,美國借口其軍艦在公海遭到攻擊,出動飛機轟炸了越南北方港口,製造了北部灣事件。次年3月,美國直接派兵,全面介入越南戰爭。但是,美國並沒有在戰爭中撈到好處,反而遭到越南軍民更猛烈的反抗,損失了10多萬人和 3300多架飛機。美國在越南戰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其國內反戰情緒越發高漲。在這種情況下,1969年1月上台的美國總統尼克松推出戰爭「越南化」政策,宣布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1975年,印度支那三國四方(越南南方、越南北方、柬埔寨、寮國)聯合抗美統一戰線統一了越南,解放了金邊,建立了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取得了戰爭最後勝利。

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間最長的反侵略戰爭,也是一場典型的以弱勝強的戰爭。印度支那人民靈活運用以游擊戰為主的戰法,使擁有優勢裝備的美軍付出了傷亡36萬人、損失8612架飛機和耗費2000多億美元的代價。

中東戰爭

中東戰爭是指以色列同周邊阿拉伯國家在1948年至1973年期間所發生的4次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48年5月15日。結果巴勒斯坦領土除加沙地區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均被以色列佔領。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56年10月29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封鎖亞喀巴灣為由向阿拉伯國家發起突然襲擊。阿拉伯國家喪失了6.5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集中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的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後來,以色列在美國緊急援助下,調集兵力,轉入反攻,逐步奪取了戰場主動權。最後,雙方在國際社會的調停下簽署了停戰協定。

中東戰爭是現代化戰爭。戰爭雙方使用了美國或蘇聯提供的先進武器裝備,其中包括武裝直升機、電視制導炸彈、「薩姆」型防空導彈等。戰爭雙方展開了大規模電子對抗。雙方飛機損失約60%、艦艇損失80%以上,大部分坦克為各種導彈所擊毀。

中東戰爭爆發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從表面上看,中東戰爭是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拼殺,實際上卻是兩個超級大國的間接較量。

英阿馬島戰爭

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位於南美洲阿根廷東南。圍繞該島歸屬,英阿之間存在爭議。兩國於1982年4月2日爆發戰爭,歷時74天。

馬島戰爭是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島嶼爭奪戰,英國派出特混艦隊,遠征萬里,在馬島周圍海空戰場上與阿軍展開激烈的封鎖與反封鎖作戰。雙方參戰兵力10 余萬人,參戰各型艦船140餘艘、各型飛機數百架。戰爭最後以英軍兩棲登陸、奪占馬島而告終。

這場戰爭展現了現代島嶼戰爭許多新特點,諸如:遠洋奔襲,海、空、陸戰協同,海上封鎖與反封鎖,島嶼登陸與抗登陸以及在海戰、空戰和陸戰中廣泛進行電子對抗等。這次戰爭,一改過去那種「大炮巨艦」近距對陣的傳統戰法,顯露出新的海戰模式。阿軍使用「超級軍旗」式戰斗機在距英艦48公里處施放一枚 「飛魚」導彈,擊沉了英軍最新式的「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

兩伊戰爭

1980年至1988年,在兩個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就是伊拉克與伊朗之間進行的「兩伊戰爭」。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動上千輛坦克和大批飛機,兵分3路,向伊朗發起進攻。伊朗於1982年7月集中兵力發起「齋月」戰役,將戰爭推向伊拉克境內,數年間攻佔了伊拉克許多重鎮和盛產石油地區。雙方還使用導彈展開了「襲船戰」 。這種作戰方式,損害了一些大國的利益,引起國際社會干預。美、蘇、法等國曾出動80多艘軍艦在海灣為油輪護航。1988年上半年開始,戰場形勢又向有利於伊拉克的方向轉化。伊拉克轉守為攻,並又佔領了伊朗的許多領土。8月20日,雙方在聯合國軍事觀察團監督下實現停火。

這場戰爭的結果,使雙方付出了慘重代價。這場戰爭雖然在現代化程度上並不突出,但卻反映出現代局部戰爭一些明顯的「國際化」、「經濟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徵。

海灣戰爭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佔領科威特全境,引發震動世界的海灣戰爭。

1991年1月17日當地時間凌晨2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向伊軍發動猛烈進攻。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施空中戰役,代號為「沙漠風暴」。在歷時38天時間里,多國部隊出動飛機近10萬架次,投彈9萬多噸,發射各類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數百枚,使伊軍喪失了70%的作戰能力。第二階段是實施地面進攻,代號為「沙漠軍刀」。多國部隊成功組織了戰役欺騙和戰役機動,出其不意,僅用100個小時便收復科威特。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條件。戰爭於2月28日結束。

這次戰爭初步展示了信息化戰爭的特點,出現了獨立的空中戰役、導彈精確打擊、大規模信息壓制等新的作戰樣式。盡管伊拉克擁有大量的飛機和坦克,但在綜合實力和技術先進性方面,與多國部隊存在巨大差距。戰爭雙方並沒有構成實質性的對抗,多國部隊僅有400多人陣亡。

科索沃戰爭

1999年3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繞過聯合國對南斯拉夫這個主權國家發動了空中突襲,挑起了科索沃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北約共派遣1000多架飛機和40多艘艦艇,對南斯拉夫的軍事目標乃至民用經濟目標狂轟濫炸。北約共出動飛機3.6 萬架次,投擲和發射了2.3萬余枚炸彈和導彈,造成南斯拉夫1800多名平民喪生,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超過了這個國家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受損失的總和。

科索沃戰爭,絕不是一場偶然和簡單的地區沖突,而是由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精心策劃的。美國利用強大的軍事力量,推行北約東擴戰略,保持其在巴爾乾地區的「軍事存在」。這場戰爭,是美國推行其「塑造、反應、准備」全球戰略的前奏。

在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主要使用空中力量對南聯盟實施打擊。這表明,現代化的空中力量,能夠成為一支有效的戰略力量,直接地達成戰略目的。空中打擊,有利於發揮美國的軍事優勢,減少人員傷亡,並且給予美國在戰略上很大的靈活性和主動性。按美國人的看法,空中打擊,能夠全面摧毀敵對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種目標,迫使對方因無法承受巨大損失而屈服。今後,空中打擊,很可能是美國發動戰爭的一個主要方式。

❺ 描寫戰爭的作品

戰爭作品: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瑪格麗特·米切爾:《飄》;專
肖洛霍夫:《靜靜的屬頓河》;
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海明威:《喪鍾為誰而鳴》;
瓦西里耶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魏巍:《東方》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
馮德英的《苦菜花》;
劉知俠的《鐵道游擊隊》;
吳強的《紅日》;
馮志的《敵後武工隊》等等。

❻ 戰爭與和平介紹

簡介:

故事描述在拿破倫揮軍攻俄時的大動盪年代的一段經典愛情故事:安德專列棄懷孕的妻子和屬年邁的父親到軍隊服役。戰役失敗,他頹喪回家,恰逢妻子難產而死,彼埃爾則在父親臨終前被立為財產繼承人,並承襲了其父的伯爵稱號,和貴族庫拉金的女兒艾倫結婚,婚後不久,因兩人性格不合而分居。彼埃爾與羅斯托夫伯爵一家在去打臘的路上把沉浸在喪妻之痛的安德烈拉去打臘,伯爵的女兒娜塔莎.羅斯托娃對安德烈產生了好感,娜塔莎接受了安德烈的求婚,訂立了婚約。不久,安德烈又回軍隊。艾倫的弟弟阿納托里騙得娜塔莎的愛,唆使其與他私奔。俄法戰爭開始,擔任總司令的庫圖佐夫將軍決定暫時放棄莫斯科,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受重傷的安德烈,安德烈諒解了娜塔莎,但他卻因傷勢過重而離開了人世,戰爭勝利結束後,彼埃爾回到了莫斯科,娜塔莎把自己的命運永遠的與彼埃爾結合在了一起……
有電影版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導演:金.維多King Vidor

演員: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亨利.方達Henry Fonda、梅爾.法瑞爾Mel Ferrer

❼ 戰爭與和平 主人公形象

娜塔莎·羅斯托娃
娜塔莎·羅斯托娃是《戰爭與和平》中最動人的女性形象專。在托爾斯泰的心目中,她是生屬命和幸福的化身。在小說的提要中,她被形容成一個「可愛而富於詩意的淘氣鬼。」父親提起她來時常說她是「火葯」,母親親切的稱她為「我的哥薩克」。彼爾說她簡直令人消魂。但托爾斯泰筆下,她「一點也算不上漂亮」。她的面孔的全部特點是不吸引人的,眼睛小,額頭窄,鼻子不壞,但臉的下部、下巴和嘴都是太大,嘴唇又是不成比例的顯得厚了一點。你把她端詳後,就簡直鬧不明白,她為什麼討人喜歡。」但娜塔莎一說話:「小姑娘的聲音是這樣柔軟和富於變化,就象她的全部外貌一樣,她所做的一切,都好象應該那麼做,只有那麼做才恰如其分的。」這段話是把握娜塔沙的外貌,同時也是揭示她的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在這種基調——罕見的活潑、性格的多變加上天性的優雅——之上形成了這個「迷人精」的動人形象。

❽ 關於戰爭與和平的資料

編輯本段戰爭與和平-小說介紹
【小說】--引言
托爾斯泰卷秩浩繁的長篇小說。場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成就非凡。《戰爭與和平》問世至今,一直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 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歷史,戰爭,人間一切慘劇,各種情慾,人生各個階段,從嬰兒降臨人間的啼聲到氣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後迸發,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和痛苦,各種可能的內心思緒,從竊取自己同伴的錢幣的小偷的感覺,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沖動和領悟透徹的沉思— —在這幅畫里都應有盡有。」作者對生活的大面積涵蓋和整體把握,對個別現象與事物整體、個人命運與周圍世界的內在聯系的充分揭示,使這部小說具有極大的思想和藝術容量。 這是托爾斯泰創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長篇小說。 作者把戰爭與和平,前線與後方、國內與國外、軍隊與社會、上層與下層連結起來,既全面反映了時代風貌,又為各式各樣的典型人物創造了極廣闊的典型環境。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形象既復雜又豐滿,常用對比的藝術方法來表述,體裁在俄國文學史上是一種創新,也超越了歐洲長篇小說的傳統規范。
【小說】--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Л.Н.Толстой,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Leo Tolstoy,1828—1910),19世紀俄羅斯文學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公認的最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國著名文學教授兼批評家哈洛·卜倫甚至稱之為「從文藝復興以來,惟一能挑戰荷馬、但丁與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家」。對文學擁有「狂戀式愛情」的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史上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數量最多、影響最深遠、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節、重典型、重寫實、重批判的文學時代,在他筆下達到巔峰。長篇巨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是托爾斯泰文學藝術上的三個里程碑。百年來,他的作品被譯為各國文字,銷售量累積超過5億冊,是大師中的大師。
《戰爭與和平》恢弘的構思和卓越的藝術描寫震驚世界文壇,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學名著和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英國作家毛姆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稱贊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是近代的伊利亞特」。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宏偉巨著,它以戰爭問題為中心,以庫拉金、包爾康斯基、勞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為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歷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是一部再現當時社會風貌的恢弘史詩。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畫精準細膩,景物如臨眼前,雖是19世紀的小說作品,但流傳至今,卻沒有任何隔閡感,其中流露出來對人性的悲憫情懷,穿越時空背景,仍舊撼動人心。
【小說】--內容簡要
1805年7月,拿破崙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後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巴甫洛夫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卻行為不端的女兒美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彼爾,他戴著眼鏡,剪短發,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彼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竺豪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崙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里,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包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瑪麗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裡,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彼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竺豪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伐西里早就窺視別竺豪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彼爾,一方面為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美倫嫁給彼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彼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的曖昧關系,他與多勃赫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斗就要打響了。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採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為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為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於領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與法言和,和平生活開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因貴族會之事而去拜託羅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於禿山老公爵強烈反對,只好互相約以一年的緩沖期,而 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即出國去了。但是,年輕的娜達莎無法忍受寂寞,且經不起彼爾之妻愛倫的哥哥阿納托爾的誘惑,而擅自約定私奔,因此,與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婚約即告無效。
一八一二年,俄、法兩國再度交戰,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於多勃琪諾戰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節敗退,眼見莫斯科即將陷於敵人之手了。羅斯托夫家將原本用來搬運家產的馬車,改派去運送傷兵,娜達莎方能能於傷兵中發現將死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她向他謝罪並熱誠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爾化裝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 侖,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為俘虜。其妻愛倫於戰火中,仍繼續其放盪行為,最後,因誤服墮胎葯而且死亡。
幾番奮戰後,俄國終於贏得勝利,彼爾於莫斯科巧遇娜達莎,兩人便結為夫 婦,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妹妹瑪莉亞也與娜達莎之兄尼克拉結婚,而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小說】--精彩語句或段落
1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2任何看似愚蠢的東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3隻要人們沒有發現生命的游戲是愚蠢的,他就會期待它,人們一旦能夠認識它的愚蠢,便會自殺,這是我將要做的。
4沒有人想到,承認與是非標准不相符合的偉大,不過是承認他自己的沒有價值和無限的卑劣。
5假使每個人只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沒有戰爭了。
6她們哭,因為她們是朋友,因為她們有好心腸;因為她們從小是朋友,卻為金錢這樣庸俗的事煩心;還因為她們的青春都過去了……但兩人的眼淚都是愉快的。
7生命、生活,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被人感覺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時往往被人忽略的內涵。其實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能夠自由地享受陽光,森林,山巒,草地,河流,在於平平常常的滿足。其它則是無關緊要的。
8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種科學——整體的科學,這科學解釋整個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獲得這種科學,就必須清滌並革新自己內心的「自我」,因此,在認識之前,必須信仰,並使自己趨於完善。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在我們心裡放進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
9一個人為他自己有意識地生活著,但他是全人類達到的歷史目的的一種無意識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為是無法挽回的,一個人的行為和別人的無數行為同時產生,便有了歷史的意義。一個人在社會的階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關系的人愈多,他對於別人的權力愈大,他在每個行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顯。
10帝王——是歷史的奴隸。
11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國人才是這種人,正因為只有德國人的自信是根據一種抽象觀念——科學,就是絕對真理的虛假知識。法國人自信,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體上,對於男人對於女人,是同樣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國人自信,是根據他是世界上最有組織的國家的人民,因此他,作為英國人,總是知道他所應做的事,並且知道,作為英國人,他所做的一切,無疑他是對的。義大利人自信,因為他是沖動的,並且容易忘記他自己和別人。俄國人自信,正因為他什麼都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因為他不相信,他能夠充分了解任何事情。德國人的自信,是最壞的,最固執的最令人討厭的,因為他以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學,這種科學是他自己發明的,但在他自己看來是絕對的真理
12好的統帥不但不需要天才或任何特殊品質,他所需要的,是缺少人類最高尚、最好的品質——愛,詩,親切,哲學的、探究性的懷疑。他應該是克制的,堅決地相信他所做的是很重要的,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是一個勇敢的統帥。上帝不許他有人性,不許他愛什麼人、同情什麼人,想到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13「是的,愛,但不是那種愛,即因為什麼東西,為了什麼目的,或者因為什麼緣故而愛,而是這種愛,即當我臨死時,我看見了我的敵人卻仍然愛他的時候我第一次所體驗到的愛。我體驗到那種愛的心情,它是心靈的本質,它不需要對象。我現在也體驗到了那幸福的心情。愛鄰人,愛仇敵。愛一切——愛有著各種表現的上帝。愛親愛的人,可以用人間的愛;但是愛敵人,只能用神聖的愛。因此當我覺得我愛那個人的時候,我感覺到那樣的快樂。他的情形怎麼樣了?他還活著嗎?
14用人間的愛去愛,我們可以由愛轉為恨;但神聖的愛不能改變。無論是死還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夠破壞它。它是心靈的本質。
15歷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總和,這是唯一的原因。只有在我們完全放棄了在個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時候,才可以發現這些我們不知道的規律,正如同只有在人們放棄了地球不動的概念的時候,才可以發現行星運動的規律

❾ 中國現代描寫戰爭的文學作品及作者

戰爭作品:
《戰爭與和平》列夫托爾斯泰;
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描寫美國南北戰爭的小說《飄》;
還有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一個人的遭遇》、《解放》和《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描寫中國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風斗古城》、
馮德英的《苦菜花》、
劉知俠的《鐵道游擊隊》、
吳強的《紅日》、
馮志的《敵後武工隊》
1.孫犁的《蘆花盪》、《荷花澱》
《蘆花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一個老頭子撐著一隻小船,在白洋淀里無數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幹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隻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在萬畝葦塘里穿梭,從未發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聯絡。但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在夜間穿越封鎖線時,撞上了敵人的小火輪,一個女孩子負了傷。這個打擊差一點使他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力量;但他發誓要為女孩子復仇,第二天,他單身智斗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這篇小說很有點傳奇色彩,人物形象鮮明,環境描寫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荷花澱》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 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的船...

作家簡介:

孫犁(1913~2002年7月11日),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 ,被譽為「荷花澱派」創始人。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1936年到安新縣的小學教書,了解到白洋淀一帶勞動群眾的生活。後任教於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澱》、《蘆花盪》等短篇小說。1945年回冀中農村,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周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等職。1956年起因病輟筆。1977年以後,又寫有不少散文和評論以及少量小說。從40年代起,孫犁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蘆花盪》、《荷花澱》、《采蒲台》、《囑咐》,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長篇小說《風雲初記》,敘事詩集《白洋淀之曲》,通訊報告集《農村速寫》,散文集《津門小集》、《晚華集》、《秀露集》、《澹定集》、《書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澤集》、《曲終集》,論文集《文學短論》,還出版了《孫犁小說選》、《孫犁詩選》、《孫犁散文選》、《孫犁文論集》以及《孫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孫犁紀念館在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淀荷花大觀園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餘萬字的《孫犁全集》。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斗情景。茅盾說過:「孫犁的創作有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於抒情味,他的小說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

2.列夫·托爾斯泰 的《戰爭與和平》
內容簡介:
《戰爭與和平》人物眾多,場面宏大,事件繁雜,結構嚴重,具有恢弘的氣勢。作家把他的人物放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和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與氛圍中加以描寫,時而是豪華優雅的貴族沙龍,時而又是硝煙彌漫的戰場;既有青年男女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又有慘不忍睹的戰斗場面。托爾斯泰注重描寫人物的復雜性,並從各方面展示人物性格的發展。所以書中幾百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獨具神韻,富有感染力。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鴻篇巨制,全書共四冊,近一百二十萬字。現根據原著,並參照同名電影,將原書業華提練出來,濃縮為十萬字,供青少年學生閱讀。相信廣大讀者從這濃縮的少年版《戰爭與和平》中,也能體味到這部偉大作品的些許魅力。
回答者:珍珠奶茶的哥哥 - 童生 一級 8-28 21:09

《戰爭與和平》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鴻篇巨制,長達130 多萬字,歷經7 年艱辛創作,受到列寧很高稱贊。
小說以1805年開始的爭奪歐洲戰爭和1812年的俄國衛國戰爭為主線,揭露俄國首都彼得堡的宮廷顯貴和官僚貴族伐西里為代表的貪婪與卑劣。作品描寫的年代跨度長達十多年,人物500 多個,歌頌了民族的英雄品質和堅強性格,多方面反映俄國一個重要歷史時期中各階級的生活面貌。

1805年7 月,拿破崙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後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巴甫洛夫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卻行為不端的女兒美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彼爾,他戴著眼鏡,剪短發,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彼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竺豪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崙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里,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包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瑪麗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裡,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彼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竺豪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伐西里早就窺視別竺豪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彼爾,一方面為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美倫嫁給彼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彼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的曖昧關系,他與多勃赫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斗就要打響了。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採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為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為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於領地。

戰爭與和平故事梗概(簡介)
這是一部製作精緻、構思嚴謹的巨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前蘇聯在拍攝歷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傳統,完美地融托爾斯泰原著精神於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影片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 根據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名著改編拍攝的美國版,論藝術成就雖不及蘇聯版,但燦燦巨星和好萊塢式敘事手法則更能讓本地觀眾接受這部通俗劇化的208分鍾長片。氣質高雅的奧黛麗.赫本飾演娜塔莎和文質彬彬的亨利.方達飾演皮埃爾都是不錯的選擇,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成為劇情的焦點。但其他有如八國聯軍的演員組合卻難以忠實地重現拿破崙揮軍進攻俄國時的大時代動盪故事,導演金.維多顯然大幅度簡化了原著的情節和內涵,但戰爭大場面還是拍得相當認真可觀

作家介紹: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
參考資料: 選自藝達的新浪博客喔!

❿ 《戰爭與和平》這個書原版是那種語言寫的

原文是俄語,中文版其實也很好啦,不過莫德夫婦翻譯的英文版也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是得到作者認可的。作者曾說如果他用英語寫就是寫成莫德那樣。所以如果買英文版就買莫德翻譯的版本。

閱讀全文

與戰爭與和平中國瑪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