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山東的抗日戰爭十個起義

山東的抗日戰爭十個起義

發布時間:2021-03-03 04:35:34

Ⅰ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有多少人參軍抗戰

這個不好說,其實抗戰期間各地情況都差不多,先是國軍,或者名義上是國軍的軍閥抗戰,國軍跑了,或是投敵以後,共軍接著抗戰,同時還有地方義軍自發抗戰。國軍和共軍人數還能大致估算一下,但是義軍完全沒法估算,有些幾人、十幾人的小團體,甚至獨行俠都沒幾人知道他們的抗戰事跡。
抗戰期間山東國軍中央軍加上軍閥韓復榘有35萬(不排除有吃空餉的),共軍從350人發展壯大,到今天解放軍有三個集團軍是從山東抗戰戰場上走出來的。義軍就完全沒法統計了。
山東抗戰前期是軍閥韓復榘在領導,打得一塌糊塗。濟南幾乎是拱手讓給了小鬼子。
後來八路軍115師挺進山東後中共膠東黨組織堅持黨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放手發動群眾,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創建了以大澤山、昆嵛山、牙山等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為奪取膠東地區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以及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
發動武裝起義,建立抗日武裝和民主政權,創建蓬黃掖抗日民主根據地
1937年10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從國民黨獄中釋放的理琪等原中共膠東黨組織負責人,和林一山、張加洛等一批在外地的共產黨員,受山東省委的委派回到膠東,組織群眾,發動抗日武裝起義。12月24日,中共膠東特委在文登天福山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簡稱「三軍」),創建了中共膠東黨組織領導的第一支抗日武裝,揭開了中國共產黨在膠東領導武裝抗日的序幕。1938年1月,沿膠濟鐵路東犯的日軍先後佔領濰縣、青島,2月3日佔領煙台。面對日軍的大舉入侵,中共膠東黨組織毅然舉起領導膠東抗戰的大旗。2月13日,「三軍」一部在理琪、林一山的率領下,一舉攻克牟平城,摧毀了偽政權,打響了膠東武裝抗戰的第一槍。在攻克牟平城戰斗的鼓舞下,蓬、黃、掖三縣黨組織在領導發動武裝起義、建立抗日武裝的同時,開始攻打縣城,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先後成立掖縣、蓬萊、黃縣抗日民主政府。8月15日,統轄三縣抗日民主政府的政權機構———北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黃縣成立,標志著膠東第一個抗日民主根據地———蓬黃掖抗日民主根據地基本形成。
以山區為依託,開展游擊戰爭,開辟以大澤山、昆嵛山、牙山等為中心的山區抗日民主根據地
1938年9月,中共膠東特委和五支隊司政機關、軍政幹校、兵工廠等一起由掖縣城遷至大澤山區的掖縣葛城村一帶,並於12月,在葛城村召開了膠東區第一屆黨代表大會,成立了中共膠東區委,充實和加強了膠東黨的領導力量。1940年1月,中共東海地委舉行第二次武裝起義,建立了以昆嵛山為中心的東海抗日民主根據地。1941年3月,膠東國民黨頑固派糾集反共武裝,趁日偽軍「掃盪」膠東西部的時候,向昆嵛山抗日根據地大舉進攻。遵照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中共山東分局和八路軍山東縱隊與膠東部隊一起,從3月15日起,發起四個多月的反投降戰役,不僅鞏固了昆嵛山抗日根據地,而且解放了牙山,使膠東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反「掃盪」、反「蠶食」,堅持和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
從1941年開始,為加強對華北地區的統治,日軍對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實行了大規模的「掃盪」。日軍採取「梳蓖」式的「鐵壁合圍」、「拉網合圍」和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妄圖徹底消滅膠東抗日武裝。根據地軍民採取「保存有生力量,保衛根據地,分散活動,分區堅持」的方針,將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分成兩個指揮系統,以團、營為單位劃分區域,分散活動,跳出敵人的包圍圈,不斷從側背打擊敵人;群眾則實行堅壁清野,以「三空」對付敵人的「三光」,最終將日偽軍的殘酷「掃盪」徹底粉碎。日偽軍的「掃盪」失敗後,對抗日根據地由以「掃盪」為主,改為以「蠶食」為主。為保衛根據地,堅持敵後抗戰,膠東軍民以主力部隊與地方武裝相結合,充分發揮民兵的作用,積極開展群眾性的反「蠶食」斗爭,保衛和鞏固了膠東抗日民主根據地,為1944年開始的局部對敵反攻奠定了基礎。
從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發展和擴大抗日民主根據地
1944年,膠東八路軍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趁侵華日軍從華北抽兵南調、膠東日偽力量相對減弱之機,向膠東日偽軍發起一系列攻勢,使膠東的東、南、西、北海四區聯成一片。1945年6月-7月,又殲滅了盤踞平度以西、膠萊河以東地區的國民黨頑固派,迫使日偽軍只能龜縮在青島、煙台、威海等幾個港口城市和部分縣城內,作最後的垂死掙扎。1945年8月,膠東八路軍部隊向膠濟路東段、青島及沿海各城市拒不投降的日偽軍展開全面反攻。8月16日解放威海,8月24日解放煙台。至1945年9月9日,除青島市和膠縣、高密、即墨三縣縣城被國民黨軍隊佔領外,膠東其他地區被八路軍部隊全部解放。
膠東抗日民主根據地,不僅在奪取膠東地區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支援山東乃至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奪取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貢獻之一】:膠東區的解放,為山東主力部隊進軍東北、開辟東北解放區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山東分局為貫徹執行中央作出的「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和「迅速向冀東及東北出動」的命令,從各地抽調7萬主力部隊,分三批向東北進軍。膠東區的解放,為山東部隊順利渡海北上,及時安全到達東北,創造了有利條件。
【貢獻之二】: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戰、英勇頑強的人民武裝。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經過八年的艱苦抗戰,經受了各種鍛煉和考驗,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這支武裝,在解放戰爭中從膠東打到濟南,從濟南打到上海,南征北戰,屢建奇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重要主力部隊。直到現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還有三個集團軍,前身就是膠東部隊。
【貢獻之三】: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黨政幹部。在膠東抗日民主根據地的發展過程中,中共膠東黨組織十分重視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在根據地內大量發展黨員,大規模地培訓黨政幹部,普遍建立了從海區、縣到鄉、村各級黨的組織和政權機構。抗戰勝利後,膠東地區先後有7250名幹部輸送到全國各新解放區,這些幹部後來都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骨幹力量。
【貢獻之四】:膠東人民成為膠東地區和全國解放事業的堅強後盾。在膠東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膠東黨組織始終把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在黨的教育和領導下,經過抗日戰爭的洗禮,膠東人民的政治覺悟空前提高,踴躍報名參加八路軍、地方武裝和民兵組織,配合主力部隊,採取各種方式襲擾和打擊日本侵略者。
【貢獻之五】:膠東抗日根據地從經濟上和軍工生產上有力支援了山東和全國解放區。在經濟方面,創建北海銀行,發行北海幣,為打破日偽軍對根據地的封鎖和掠奪,促進根據地的經濟發展和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軍工生產方面,從1938年在黃縣圈楊家建起第一個兵工廠,到解放戰爭時期,已發展到擁有九個兵工廠,最高月產步槍400支、各種口徑迫擊炮60門、各種炮彈擲彈12.2萬發、子彈37萬發、各種高級炸葯16萬多斤,這些武器和彈葯源源不斷地供應膠東戰場、山東戰場和華東戰場,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Ⅱ 抗日時期,全國各地都發生過什麼起義

不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武裝起義,

而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發生的。

基本上集中在1927年,

這一年共產黨先後舉行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等,

開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革命斗爭歷程。

Ⅲ 發生在鄒平的抗日戰爭還有抗戰英雄和事跡

發生在鄒平的抗日戰爭有:黑鐵山起義、劉家井子戰斗。

抗戰英雄有:姚仲明、廖容標、趙明新,馬耀南、國夫、景曉村。

事跡:

黑鐵山起義

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是山東抗日戰爭歷史上三大抗日武裝起義之一。

1937年,山東省委派共產黨員姚仲明、廖容標、趙明新到長山縣長山中學以教員的身份適時發動起義。1937年12月25號,三位地下黨員就和馬躍南校長商議,學校停辦了,國難當頭,直接發出號召,召開師生大會。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姚仲明、廖榮標、趙明新三位地下黨員帶著長山中學60多名師生經過一天的奔襲,於1937年12月26號晚上在當時長山九區衛固鎮黑鐵山西坡一個太平村發動了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

黑鐵山起義之後,抗日武裝力量陸陸續續地進行了三次戰斗,分別是夜襲長山城、計伏小清河、血戰白雲山。

通過這三次戰斗,打出了聲威,越來越多的當地老百姓慕名參軍,1938年6月份,參加黑鐵山起義的部隊發展到5000多人的抗日軍隊,他們被正式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支隊,到了1938年底正式編入了八路軍的正規系列。

劉家井子戰斗

1939年5月下旬,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奉中共山東分局、八路軍山東縱隊指示,開展章丘、齊東工作,以打通清河區與冀魯邊區的聯系。為執行這一任務,第三支隊司令員馬耀南、副司令員楊國夫、清河特委書記景曉村等,率領部隊在鄒平縣劉家井子一帶集結。

在這次戰斗中,第三支隊以簡陋的武器,英勇抗擊5000餘敵的圍攻,創造了斃傷日軍井口司令以下800餘人的戰績,其中斃敵417人,成為山東抗戰史上頗具影響的一次大戰。

劉家井子戰斗是一次防禦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顯示了清河區抗日軍民不屈不撓、誓與敵人血戰到底的精神。這次戰斗,鍛煉了隊伍,推動了清河區抗日游擊戰的進一步發展。

(3)山東的抗日戰爭十個起義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的影響: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頑強奮戰和巨大犧牲,迫使日本歸還甲午戰爭以後從中國竊取的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神聖領土,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

從此,再也沒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肆虐。

中國開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抗日戰爭的勝利,改變了世界格局,為中國創造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現代國家提供了必備條件。

抗日戰爭的勝利,改變了中國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改變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歷史走向,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和中國人民的大團結,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Ⅳ 山東抗日英雄事跡

1、邢如天清水泊反掃盪。

邢如天,受到親哥哥的影響,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抗戰過程中,邢如天經歷了很多。清水泊反掃盪中,鮮血染紅了整個水窪地,邢如天很多戰友犧牲在蘆葦盪內,他僥幸撿回一條命。近日,記者來到壽光市台頭鎮邢西村邢如天的家中,聽老人回憶了他那一段烽火歲月。

2、豐太房

1947年入黨,參加孟良崮戰役、濰縣戰役等;1948年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參加渡江戰役,先後參加了解放南京、杭州、溫州、福州、廈門、泉州等200多個地方的戰斗;

1950年11月參加抗美援朝,參加了中線作戰、上甘嶺、丁字山等戰役。在朝鮮負傷後評為二等一級殘疾,抗美援朝回國後,1954年復員回家。

3、孫萬傑

1926年出生,青州市廟子鎮廟子村人,1943年參軍,參加過百餘次戰斗,其中包括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等。1945年,日軍投降後,曾參加護送日軍任務。

4、邢永生

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入伍,歷任渤海軍區特務營連長、華東野戰軍十縱28師82團副團長、三野10兵團28軍82師244團團長兼政委。在金門戰斗中受傷被俘後押往台灣,關入了台北內湖幹部集中營,1950年1月被秘密殺害,是一名戰功赫赫的抗日英雄。

5、王均坤

抗戰時期部隊的條件極其艱苦,常常吃不飽飯,穿不暖衣,他直到參軍半年後才領到軍裝、步槍和5顆手榴彈,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士,讓他高興不已。當時敵強我弱,部隊總是捕捉機會打游擊戰,殲滅小股敵人,搶奪鬼子的武器彈葯、糧食布匹。

Ⅳ 什麼起義是膠東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戰爭

天福山起義是膠東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戰爭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膠東專特委書記屬理琪領導膠東人民,在文登縣天福山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31日,起義隊伍遭到國民黨文登縣長指揮的武裝襲擊,損失慘重。1938年2月13日拂

曉,第三軍百餘人攻克牟平城, 俘偽縣長以下170餘人。戰斗結束後,部隊撤至城南三里之雷神廟休整, 被煙台襲來的日軍包圍。日步兵在飛機掩護下向雷神廟發起攻擊,起義部隊依託院牆頑強抵抗,連續打退日軍四次進攻,斃傷日軍50餘名。激戰中,第三軍司令員理琪不幸犧牲。3月,第三軍攻克福山縣城,並在萊陽花園頭村斃傷日軍75人,八路軍犧牲67人,傷33人。
天福山起義前後,膠東特委還在威海、掖縣、黃縣、蓬萊、即墨、萊陽等地發動武裝起義。3月,蓬萊、掖縣起義武裝收復該兩縣城,建立蓬萊、 掖縣抗日民主政府。4月,收復黃縣,第三軍部隊發展到7000人。

Ⅵ 抗日戰爭或解放戰爭發生在山東的歷史故事

徂徠山位於泰安城東側,抗日戰爭爆發後,山東省委於1938年1月領導徂徠山起義,這里成為山東打響抗日戰爭第一槍的地方。

6月22日,采訪團來到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前,該碑1988年立,用573塊泰山花崗岩石精砌而成。紀念碑正面鐫刻徐向前元帥題寫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12個鎦金大字;背面刻有當年參加徂徠山武裝起義的老戰士、全國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撰書的769字碑

文。仰望碑文,當年起義時英雄們的英勇壯舉猶在眼前……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平津、綏遠等地淪陷後,日本侵略軍又沿津浦、平漢、平綏鐵路入侵,華北危急!在這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根據中共中央關於開展廣泛深入敵後游擊戰爭的方針,中共中央北方局發出號召:「每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脫下長衫,到游擊隊去!」

10月3日,日軍攻佔德州,繼而平原、禹城相繼失陷,戰火燒到山東境內。國民黨各級官員和地方豪富紛紛攜眷南逃,山東局勢日益緊張。上旬,中共山東省委在濟南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再次討論了如何領導抗日游擊戰爭的問題。為了取得經驗,指導全省的抗日斗爭,省委決定在泰安徂徠山直接領導這一地區的抗日武裝斗爭。

據岱嶽區良庄鎮文化站站長張純嶺介紹,當時選擇徂徠山作為起義地點,是因為其具有很重要的戰略位置,徂徠山位於泰安縣東南端,它北靠泰山,南接蒙山山脈,東接蓮花山,四周群山環抱,成為天然的屏障。占據徂徠山,可以控制西面津浦鐵路和南、北面幾條公路等交通命脈。另外,徂徠山地處山東的腹地,在此建立根據地,便於和全省其它根據地進行聯系。

1938年1月1日,省委率領共產黨員、民先隊員及愛國志士約200人,集聚徂徠山大寺,宣布成立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任命洪濤為支隊長,黎玉為政委。不久,萊蕪、新泰、泗水、寧陽等地抗日武裝在我黨的領導下,紛紛攜帶長矛、大刀、火槍、土炮,會師於徂徠山光華寺,匯集成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裝,舉起了山東敵後武裝抗日的大旗。

第四支隊經過短期訓練,立即投入戰斗。1月中旬,起義部隊在保安庄活捉了漢奸國民黨新泰縣長朱奎聲等6人。1月26日,寺嶺伏擊,首戰告捷,斃傷日軍10人,擊毀日軍汽車1輛。2月18日,再戰四槐樹,炸毀日軍汽車兩輛,殲敵40餘人,內有日軍大佐一名。

抗日烽火在徂徠山越燒越旺,抗日民眾在齊魯大地英勇抵抗日軍,振奮了山東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震驚了不可一世的侵華日軍

Ⅶ 山東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急急急!!

重慶大復轟炸
重慶大轟炸指中國抗日戰爭制期間,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對戰時中國首都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
據不完全統計,此段期間日本對重慶實施轟炸超過200次,出動9000多架次的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重慶死於轟炸者10,000以上,超過10,0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份繁華地區被破壞。日本對重慶實施的空襲,是繼德國在1937年4月西班牙內戰中對格爾尼卡(guernica)平民實施轟炸之後,歷史上最先實行的戰略轟炸。其目的是希望透過製造大量平民殺傷,以瓦解對方抵抗的士氣。故此轟炸時不分前線及後方,亦不以軍事目標為主要對象,反而多以為居民區、繁華的商業區等為目標。之後二次大戰中德國對英國考文垂的空襲;英、美對德國的空襲,皆為同樣的手法。日本轟炸重慶時首次大量使用燃燒彈,用以燃燒市區的房屋。到了二次大戰的末期,美國亦以相同的手段對付日本,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燃燒轟炸。

Ⅷ 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山東的重大戰役除了台兒庄戰役

威海衛戰役中___全軍覆沒
北洋艦隊
威海衛戰役
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在山東半島抗擊日本陸海軍侵犯威海衛(今山東威海)的戰役。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11月下旬,日軍侵佔旅順(今屬遼寧大連)後,其大本營鑒於渤海灣即將進入冰封期,不便於登陸作戰,遂決定暫緩執行直隸(約今河北)平原作戰計劃,而將戰略進攻方向轉至山東半島,海陸配合攻佔威海衛,企圖殲滅北洋海軍。為此,陸軍在其第2集團軍基礎上組成"山東作戰軍",下轄第3、第4旅和原屬第6師的第11旅,共計2.5萬餘人。清廷因對日軍主攻方向判斷錯誤,集重兵於奉天(今沈陽)、遼陽和京津一帶,山東半島防禦薄弱。
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遙對旅順、大連,建有拱衛渤海門戶的北洋海軍基地。北洋海軍各艦艇於旅順失陷前即撤返威海港,尚有大小艦艇27艘;港區陸上築有炮台23座,安炮160餘門,守軍19營;煙台、酒館(今牟平東)、榮成(今舊榮成)等處另有駐軍41營。此時慈禧太後起用恭親王奕欣,令其與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共籌和議。當得知日軍企圖後,始作迎戰准備。李鴻章令北洋艦隊水陸相依,陸軍固守大小炮台,艦船依託岸上炮台進行防禦。
日軍為避開從威海港正面進攻,決定在榮成登陸,由陸路抄襲威海衛之背。1月20日晨,日"山東作戰軍"在聯合艦隊護送和支持下,於榮成灣龍須島登陸,占榮成。21~23日,清廷命北洋海軍乘間出擊,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守港待援,未予執行。25日,日軍分兵兩路進攻威海衛。26日,總兵孫萬齡率部2000餘人阻擊南路日軍於橋頭以東,但北路日軍已進至鮑家村、崮山後。28日,山東巡撫李秉衡令戴宗騫率所部北岸炮台守軍協同孫部夾擊北路日軍,戴軍未進,孫部孤軍力戰後退卻。南路日軍占橋頭,逼近溫泉,於30日晨同北路日軍夾攻南岸炮台。守軍奮勇抗擊,丁汝昌率"靖遠"等5艦在港內以艦炮火力支援。日軍多有死傷,少將旅長大寺安純被擊斃。戰至13時,南岸炮台失守。2月1日,日軍向威海衛以西迂迴攻擊孫萬齡部,孫率部抗擊,但因部將閻得勝臨陣脫逃,被迫撤退酒館。日軍遂占威海衛城。同日夜,丁汝昌令敢死隊登北岸破毀炮台,以免資敵。2日凌晨,日軍佔北岸炮台。坐困威海港的北洋艦隊遂陷於日軍海陸包圍之中。從4日起,南岸炮台日軍和聯合艦隊連日轟擊北洋艦隊各艦及日島、劉公島炮台;並在夜間以魚雷艇小隊連續突入港內實施襲擊,裝甲艦"定遠",巡洋艦"來遠"、"靖遠",練習艦"威遠",布雷船"寶筏"等,先後被擊沉、擊毀。7日,北洋海軍魚雷艇11艘擅自從北口突圍逃跑,遭日艦追擊,或擱淺,或被擄。洋員瑞乃爾等勸逼丁汝昌投降,丁嚴正拒絕,仍堅持戰至船沒人盡。9~11日,右翼總兵劉步蟾、提督丁汝昌、護理左翼總兵楊用霖等先後自殺殉職。陸將戴宗騫、張文宣亦自盡。洋員馬格祿等慫恿威海營務處候選道牛昶昞於12日假丁汝昌名義向日聯合艦隊投降。17日,日軍佔領劉公島,威海衛海軍基地完全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此役,日軍從側後登陸,成功地對威海衛實施水陸夾擊。清軍由於兵力單薄,陸海軍缺乏協同,北洋艦隊困守港內,終遭全殲。

Ⅸ 山東四大農民起義

1、稱作四抄大,沒有此類襲定論。湊什麼四大、十大、是中國人的習慣。

2、歷史上山東的農民起義比較多,舉例如下:

西漢末的樊崇赤眉軍

西晉時的劉伯根 王彌起義

北魏末的山東起義

隋末的王薄起義

唐末的黃巢起義

北宋的宋江起義

明初唐賽兒起義

清末的義和團運動

2、農耕社會,封建勞役地租深重,黃河改口多次,不是大旱就是水淹,官逼民反。

閱讀全文

與山東的抗日戰爭十個起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