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0封革命家書中聞一多給母親的信中攢的讀音
前面加v1多些給母親的現狀,他有很多的內容都是編自己的人生的,無奈還有抱負
Ⅱ 趙一曼抗戰家書為什麼遲了21年
抗戰館首次集中展出十餘封名將寫下決然赴死心 後人刻在燈櫃永留念父親"死字旗"送子上戰場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七十多年前,一封封家書成為抗戰戰場和家鄉親人之間唯一的連系。如今,戰爭遠去,家書仍在,成為歷史永遠的見證。
從今天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在《偉大勝利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中,首次集中展出十餘封珍貴的抗戰家書。
一封家書,一段歷史。重讀這些書信,依然能讀到那時的硝煙和苦難、戰士的思念和牽掛,更能讀到熱血青年以死殉國的毅然決然。
家書故事
趙一曼犧牲前留遺書21年後才被發現
寧兒: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
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摘錄)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賓一個富裕家庭。21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成為該校唯一一屆女學員中的一員。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黨組織派往東北進行抗戰工作。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負傷被俘,1936年8月犧牲。
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黨組織派往東北進行抗戰工作。趙一曼毅然拋下了還在襁褓中的幼子,奔赴東北抗日前線。她深知此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見。臨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一張僅存的合影。
1936年,趙一曼在與日軍作戰時身負重傷,被俘犧牲。在犧牲前,趙一曼給兒子寫下了這封遺書。但在唯一能留下的遺囑中,趙一曼也沒有泄露自己的真實姓名。而這份存在日軍審訊檔案中的遺囑,直到1957年才被發現。
新中國成立後,趙一曼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成為家喻戶曉的抗日女傑,女英雄的故事也被拍成電影,搬上大熒幕。
此時,她的丈夫與21歲的寧兒觀看了這部電影。但他們哪裡想得到,這熒幕上的抗日女傑趙一曼就是他們朝思暮念的妻子和母親。
1957年,當原東北抗聯組織部的工作人員到趙一曼的家鄉四川宜賓進行烈士身份核實時,寧兒才第一次知道了母親的身份。
趙一曼的孫女陳紅在《重讀抗戰家書》節目中回憶說,父親知道以後,很傷心的大哭了一場。他覺得他的母親是很偉大的母親,但是他心裡很難受。這也是為什麼父親後來連烈士證和撫恤金都沒有去領,因為他覺得那是用自己母親的鮮血換來的,他不敢去碰那個證。
知道趙一曼就是自己的母親之後,寧兒曾專程前往東北,在東北烈士紀念館,他用筆抄下了這封被翻譯成中文的遺書。
陳紅說,父親抄完後用鋼筆在自己手上刺了趙一曼三個字,直到父親去世,那三個字都仍留在他手上。
如今,家書傳到了陳紅的手上。陳紅說,自己後來也做了母親,對這封家書的感慨就越來越多。
左權戰場叱吒風雲書信展鐵漢柔情
志蘭:
希特勒"春季攻勢"作戰已爆發,這將影響日寇行動及我國國內局勢,國內局勢將如何變遷不久或可明朗化了。
我擔心著你及北北,你入學後望能好好的恢復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須(需)人照顧的。
……
想來太北長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經常去看她?來信時希多報道太北的一切。在閑游與獨坐中,有時總彷彿有你及北北與我在一塊玩著、談著,特別是北北非常調皮,一時在地下、一時爬著(到)媽媽懷里,又由媽媽懷里轉到爸爸懷里來鬧個不休,真是快樂。可惜三人分在三起,假如
在一塊真痛快極了。
……
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叔仁
五月二十二日晚(摘錄)
1942年5月25日,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山西遼縣麻田附近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機關突圍轉移時,血灑十字嶺,時年37歲。
從1940年11月到1942年5月犧牲的前三日,左權給妻子劉志蘭寫了十多封信。這些信不但談論戰爭及形勢、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字里行間飽含著他對妻子的關愛、對不滿兩歲女兒的牽掛,體現了這位抗戰將領的鐵骨柔情。
在左權將軍犧牲四十周年時,女兒左太北才第一次讀到家書。那時她42歲了,才知道,有一個多好多疼愛她的父親。
也就是在讀到父親的家書之後,左太北踏上了追尋父親足跡的旅途--她多次前往太行山,走遍了父親和戰友們當年戰斗和生活過的地方,並將父親的家書集結成冊。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表示,2005年展覽家書時,只是擱在展櫃里。這一次,採用幻燈投影的方式,把家書投放到牆上,便於觀眾閱讀。
而在展示左權將軍家書的時候,同時展出了他的話語,"我們決心與華北人民共甘苦、共生死。"據介紹,這句話也是首次展出。
家書摘錄
抗日將領吉鴻昌寫給妻子的信
紅霞吾妻鑒:
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家中余產不可分給別人,留作教養子女等用,我筆囑矣,小兒還是在天津托喻先生照料上學,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繼母已托二、三、四弟照應教(孝)敬,你不必回家可也。
抗日將領蔡炳炎寫給妻子的信
志學內子雅鑒:
連日致書諒已恭覽,先後匯帶之款前函所述辦法,務希切實作到,是為至盼。我等於本日仍在此間休息,因滬上連日勝利且戰區狹,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困難。周難於此次過漢,乘機潛逃,此人瘦弱無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國難至此已到最後關頭,國將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蘭之事時在念中,望設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顧慮。老八資質甚佳,我頗愛之,希注意保育為要,專此,敬頌。
時祺潔宜手啟八月二十二日於常州城北之洪廟上午八時半發
新四軍軍部後方醫院醫療隊長劉宗歆寫給妻子的信
舍子:
十日來信收到,我在義烏診治鼠疫病人已得五十多人,半死半活(發病後一天內服葯者多治癒,二天後服葯者多死亡),疫勢未減,很忙短時間不能走開,濤子很好,有潘家叫人何小姐照料大概還可以,家鄉雅世伯來信平安我怕不能回鄉啊。
何太太讓她同斯炎走吧!你可設法同信客回鄉轉衢,行李等物要當心,到家後就寫信給我,朋子可能時帶來較好,寄給人家總不方便,你到家來信時若疫勢平我可設法回鄉,若病人仍很多那倒困難了,且等到鄉後再說,鈺弟來信說願同來也很好!
母親勸勸她說我明年一定來看他,保重身體要緊再見!
Ⅲ 重讀抗戰家書有什麼重要意義
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從4月1日開始播出系列報道「重讀抗戰家書」,我有幸觀看了家書戴安瀾:為國戰死、事極光榮。瞬間,我們的視線被帶入到那個「祖國受侵略,母親受凌辱,人民身陷水生火熱的抗戰年代,愛國人士拋妻棄子,遠離家鄉,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把一腔熱血、青春無悔熔鑄成永遠的豐碑。
重讀抗戰家書,能讓我們得到心靈的滋養、思想的引導和精神的激勵。
為和諧社會發揮更大的正能量。讓我們一同感受赤子的愛國熱忱,感受普遍戰士的為國為家一往無前的豪情,感受親人血濃於水的柔情。讓我們一同懷念那些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奉獻的年輕生命,懷念那些為我們創造幸福生活的先烈們。讓我們一同堅守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堅守光榮傳統,堅守和平與幸福。
從戴安瀾將軍愛國中,我們應該可以體會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始終保持著愛國愛家的傳統。中華民族的愛國史中,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戚繼光抗擊倭寇,有林則徐虎門銷煙、抗日戰爭等可歌可泣的史事和無數的英雄人物。我們每個人的情感往往是和具體的人物、事件相系的,因此要在全面了解中華民族對人類世界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全面客觀地分析我國近代之所以落後的原因和未來美好藍圖,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勵自己勤政愛民、奮發有為、國之棟梁。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發揚起來,中國才真正地進步。」所以,重讀抗戰家書,可以深刻感受到:一封封家書,呈現出愛國先烈報效祖國的矢志不渝,置個人生死於不顧,面對親情時柔情似水的鏡頭,讓我們永遠緬懷,值得學習和敬仰。
在價值觀念日趨多元的今天,我們更需要緬懷烈士彪炳史冊的功績,追尋烈士們永垂不朽的精神,通過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來校正我們的價值觀取向,校準我們的人生坐標。「重讀抗戰家書」所提供的,恰恰就是這樣一種契機。
烈士遠行,英名不朽。今天,我們從抗戰家書中汲取營養,補好精神之「鈣」;家國情懷是一面震撼人心的鏡子,都應對照審視自己,照亮前進的方向。在靈魂深處有所觸動,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感受到學習和弘揚優秀家風家訓的同時,作為一名國家工作人員要擔當起應有的愛國責任義不容辭。(陳亭)
*************************************************************************************
重讀抗戰家書,走好新的長征路
文/李兆清
清明時節,是後人追思先輩的動情時刻。那些為民族解放浴血奮戰的抗戰英烈後人,重溫家書家訓,更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感懷與銘記。從他們的為人處世中體現出的好家風,也使優秀民族傳統在新時代得到薪火傳承。(4月4日中國文明網)
清明節,我們不能忘懷曾經為新中國的誕生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的抗戰英烈們。這個時候,抗戰英烈的後人重讀家書家訓,別具意義。其實,應當重溫抗戰家書的不只是抗戰將士的後人。我們都應該重溫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從抗戰將士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給自己補補道德之鈣,增強前進的動力,明晰前進的方向。
中國有著悠久的家書傳統。抗戰家書,不僅是一個家庭的記憶,更是一個國家的記憶。中國的近現代史是一段屈辱史。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大批志士仁人為了尋找符合中國的道路而艱辛求索。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局部抗戰開始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再到1945年抗戰勝利,前後十四年,中國付出了三千多萬人口傷亡的代價,才贏得了這場戰爭。
抗戰家書,能讓我們感知抗戰將士的家國情懷。抗戰將士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他們的家書讓我們感知到他們的脈搏。誰不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呢?在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仁人志士們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奔赴疆場,殺敵報國。抗日將士在戰場上殺敵,時刻面臨著生死的考驗。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我們應該以感恩的心態重讀抗戰家書。那一段段文字飽含著抗戰將士對國家、民族的愛,對父母、妻子、兒女的愛。重讀抗戰家書,我們可以感知到抗戰將士的鐵血柔腸,深刻領悟抗戰將士的家國情懷。國與家,有國才有家。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在國家面臨危險的時候,全體國民應該同仇敵愾,共同肩負起保家衛國的重任。抗戰將士為了國家的新生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要從抗戰家書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物質生活改善了很多,但有的人信仰不夠堅定,意志時有搖擺,這是因為他們精神上患上了軟骨病。今天的我們,不用面對戰火與硝煙,但不能忘卻自己的責任。實現偉大中國夢,需要每位國人肩負起自身的責任。強筋健骨需要補充道德之鈣,抗戰家書的字里行間充溢著抗戰將士的家國情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的我們,沒有犧牲生命的危險,但我們不能忘卻歷史。我們要增強家國情懷,多從國家、民族、集體、社會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讓自己的心胸開闊起來,肩負起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碰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有抗戰將士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精神,碰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不能有畏難情緒。
重讀抗戰家書,感知抗戰將士的家國情懷,我們要接過抗戰精神的接力棒,走好新的長征路,朝著實現中國夢的目標而不懈奮斗!
Ⅳ 求 抗戰時候的家書
下面有兩個你看看行不行
忝與毓棠為忘年交者十有餘年,抗戰以還,居恆相約:非抗戰結束,不出國門一步。頃者強虜屈膝,勝利來臨也。而毓棠亦適以牛津之邀,而果得挾勝利以遠游異域。信乎!必國家有光榮而後個人乃有光榮也。承命作印,因附數言,以志欣慰之情,非徒以為惜別之紀念而已也。
戰火在這頭,親情在那頭。是怎樣的信念,讓他們舍棄小家,甘願獻出生命!昨天,記者在淞滬抗戰紀念館讀到了一封特殊的家書,它是一位抗日將領在為國捐軀前寫下的絕筆信。「試看倭奴凶焰到幾時!滿弟:近未得你信,甚念想。身體好。我旅現已編為十一預備師,師長為前旅長。我已調充第一旅第一團少校團副,我連已改編為十一預備師第一旅一團一營一連,連長職交易排長接替。
十一月一日即開上海參戰,吾素志已達。此去當與敵一爭高下,試看倭奴凶焰到幾時!吾兄弟或將從此永別,此無絲毫悲慮,為國家民族爭生存,真大榮幸!家事弟當負以後完全責任,吾無積蓄,妻兒生活當有累於汝等者,此余恨事耳。
到滬後當有信告,吾體近轉健,毋為慮。手此,順叩
安好
兄學蘇手啟十月廿八日
民族氣節讓人動容
寫信人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的一名副團長,名叫方學蘇。1937年11月1日,他的部隊奉命從湖南出發,開赴上海,阻擊在金山衛登陸的日軍。就在寫完這封信的一個多星期後,該團在楓涇與日軍正面交火,方學蘇在激戰中中彈犧牲,那年他才30歲。
信開頭所稱的「滿弟」,是方學蘇的弟弟方強,湖南當地話中常把最小的弟弟叫做「滿弟」。1998年,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副館長沈建中千里迢迢趕赴湖南常德,從已是80高齡的方強老人家裡找到了這封信。「信雖簡短,但字里行間表現出來的抗日決心和民族氣節,讓人動容。在寫信時,他已經做好了犧牲的准備,所以連後事都交待好了,託付其弟照顧妻兒。」沈建中說。
從信中讀懂父輩
方強老人已在3年前過世,記者昨天聯繫到方學蘇的兒子方亞龍。
「父親犧牲的時候,我才1歲多,那時候母親正身懷六甲,妹妹是在父親犧牲一個多月後出生的。」如今已年近古稀的方亞龍說,母親非常不易,強忍著喪夫之痛,獨自將2個年幼的孩子撫養成人。「提起父親,母親總是很傷感,我也不敢多問。父親的事跡是叔叔慢慢告訴我的。」方亞龍說。
「高中的時候,叔叔就開始給我講父親,還把父親的絕筆信寄給我。雖然我的記憶中沒有父親的音容笑貌,但從信中,我逐漸認識了父親,我為父親感到自豪、驕傲,他以民族大義為重,不顧個人安危,很了不起。」
方家經過多方查找,尋到了方學蘇犧牲時的詳細史料。1937年11月8日,方學蘇所率部隊與日軍浴血搏鬥,方學蘇負傷,團長勸他退下,他堅決不肯,說:「楓涇為我戰略要地,楓涇失,浙西非我有矣,豈可因傷而退?」方學蘇從容包紮好傷口,誓與日本侵略軍血戰到底,2天後犧牲。1990年方學蘇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如今,方亞龍也給子女講述爺爺英勇抗日的故事。今年清明,他還特地帶兒子來到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緬懷先烈,告慰父輩們的在天之靈:每個中國人都將永遠記得,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將士們
Ⅳ 彭雪楓《抗戰家書》讀後感
生命不朽,軍魂不滅——讀《抗戰家書》有感有兩個字,用無限的悲壯承載著無上的光榮。有一群人,用單薄的身軀承載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筋骨迎炮火,血肉築長城。百年之後,可能再沒有人記得他們自己的名字。但全中國的人都會銘記他們共同的名字:烈士。為了腳下的這片土地,他們踏上了一生中最長的旅途。他們選擇了軍裝和長槍,離開親人和故鄉。一封封的家書,給父母,給妻子,給兒女,內容多是平淡的敘事,溫暖的問候,堅定的志向,由衷的祝願……後人讀起卻字字泣血,句句錐心。因為這一封封戰火紛飛里留存下來的家書,也許是他們留在這片用生命守護的土地上最後的痕跡。一、世間哪得雙全法,不負家國不負卿戰爭時代的愛情,往往染上一層悲情的色彩。沒有那麼多纏綿悱惻,更多的是同志間的惺惺相惜。那個時代的愛情,是戰火中開出的百合花,經過熱血的洗禮而愈加聖潔無暇。左權將軍給愛妻劉志蘭的最後一封信中寫道:「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願在黨的整頓之風下各自努力,力求進步吧!以進步來安慰自己,以進步來酬報別後衷情。」左權將軍這封給妻子的家書很短,對妻子女兒的思念,揉碎在忠誠的黨性與家國的大義里,字里行間都是溫情與豪情的融合。這封信寫完後的第五天,左權將軍壯烈殉國。而他的英魂伴著這最後一封家書護佑著這片灑滿英雄熱血的疆土。彭雪楓同志一生一共給妻子林穎同志寫過87封「戰地情書」,這87封信見證了他們互相勉勵、豪情與柔情兼備的浪漫愛情。在他們相識後的第一封情書中他寫道:「既然是終身大事,必然要格外慎重,正因為如此,我已經慎重了十年了。我心中的同志,她的黨性,品格和才能,應當是純潔,忠誠,堅定而又豪爽,軍人究竟還是軍人,我的軍衣已穿了十八年了。」他們既是革命的戰友,又是一生的愛侶。二人初識之際便有著共同的堅定信念,便是不辜負這一身軍裝。1944年9月,彭雪楓同志壯烈犧牲,他這87封「戰地情書」不僅見證了他和妻子的革命愛情,也見證了那個時代美麗而純潔的,血色的浪漫情懷。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在戰爭時代,無數的父母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國家。也許他們不能陪伴兒女成長,不能親自教育兒女成才,但他們對子女的愛卻不會減少一絲一毫。他們把自己全部的希冀寄託在兒女身上,希望自己的兒女能肩負起民族存亡的重任,替他們完成未竟的事業。「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似紅花。」這是民族英雄趙一曼的詩,每個字都表達了她為抗日不惜犧牲一切的堅定決心。她是巾幗英雄,為了國家與民族拋頭顱灑熱血;她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後給兒子的信里也滿是報國的豪情。「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你的母親趙一曼於車中1936年8月2日」這是趙一曼的絕筆,只有短短一百多個字,字字流露著對兒子的思念與愧疚,卻也滿溢著自己以身殉國的堅定意志和對兒子的熱切希冀。她遺憾卻不後悔,勇往直前毫無畏懼。臨刑前,她高唱《紅旗歌》:「民眾的旗,血紅的旗,收殮著戰士的屍體。屍體還沒有僵硬,鮮血已染紅了旗幟。」嘹亮的歌聲唱出了她堅定的斗爭意識與濃烈的愛國情懷,那最後一封信帶著滿腔的愛與希望,將她短暫而輝煌生命以另一種方式永遠延續下去。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語有雲:「忠孝兩難全」。奔赴戰場保家衛國,便勢必不能孝敬父母承歡膝下。在那個戰亂頻仍的時代,無數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自己的兒女為了抗擊外敵保衛祖國,為了給子孫後代一個和平富足的中國,只能舍小家而守大家。這些偉大的戰士又如何不想闔家團圓?可他們毅然決定犧牲自己,只為自己深愛的家人不受戰爭的侵害,自己守護的土地脫離戰火的焚燒。他們可歌可泣,雖死猶生。四川周氏健民、平民兩兄弟年紀輕輕一同北上投入抗日救國的洪流。在兄弟二人給父母的家書中,反復強調著自己的處境並不危險,同時也談些日常飲食之類的瑣事,字里行間都是寬慰父母,希望父母在家中安好,對兒子放心。國難當頭,身為兒女無奈不能陪在父母身邊侍奉左右,只希望早日驅除日寇,還祖國一片大好江山,再回家孝敬父母。然而弟弟周健民卻在魯北前線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18歲。他再也不能回到父母身邊盡孝,但他的忠誠便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戰爭殘忍地剝奪鮮活的生命,拆散幸福的家庭。一封封家書,傾訴著戰士們為人父、為人子、為人夫、為人母的責任與感情,凝聚著他們對家人的愧疚與深愛。更揮灑著他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從1937到1945,八年抗戰,無數英雄以生命為代價驅逐了瘋狂侵略的敵人,用忠誠的熱血染紅了新中國的五星紅旗。從1945到2015,七十年的風風雨雨,這片土地貧窮過,混亂過,富足過,強盛過,卻再沒有被法西斯的鐵騎染指踐踏過。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反抗法西斯壓迫剝削的偉大勝利,是中國近代史洗刷民族屈辱歷史的偉大勝利,更是中國千千萬萬的軍人用骨肉與鮮血守護家園的偉大勝利。我們銘記這段歷史,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的身邊蟄伏著一頭危險的惡狼,一個國家只有活在危機意識之中才能保持鮮活的生命力;我們銘記這段歷史,是為了在血與淚的慘痛經歷中發憤圖強,永遠記住一個國家如果不夠強大便會遭到侵略與欺侮,甚至滅頂之災;我們銘記這段歷史,更是為了銘記犧牲在那場殘酷戰爭中的無數生命,為了這些偉大的靈魂得到應有的尊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他們的子孫後代並沒有參加侵略戰爭,因此他們不應該背負著先人的罪惡活著,所以他們不需要知道那段罪惡的歷史。如此卑劣無恥的狡辯,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企圖掩蓋罪惡的歷史,不僅是對歷史真相的抹殺,更是對生命的褻瀆。歷史不容抹殺,真相不容歪曲。如果我們自身不銘記這段歷史,那百年之後,將不會有人再記得中國如今的強大是先輩們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守護的。「風帶著他走上最長的旅途。一路跟著晚霞再沒有停下。擁著溫暖星光,也吻過夜裡的花。一路肆意流浪,還記得故鄉嗎……」他們踏上的是最長的旅途,他們走過的是不能回頭的路。他們身體的每一寸在那場戰爭中砌成最堅固的長城保衛著祖國,他們的英魂直到今天依然護佑著這片深愛的熱土。軍人殉國,魂佑疆土。他們值得所有中國人永遠銘記,他們值得全世界最由衷的敬意。他們,就是軍人。他們的生命不朽,他們的軍魂不滅。
Ⅵ 鄭板橋的兩封家書的答案
作者:qqqq1130
作者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
廖沫沙(1907-1991) 作家。長沙人,早年就讀長沙師范學校。北伐戰爭時期任湖南省學聯幹事。1927年入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1930年加入共產黨,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並任出版社、報社編輯。1933年參加左翼作家聯盟,三次被捕入獄。抗日戰爭初期,參加國民政府軍委會第三廳工作,回長沙從事抗日宣傳工作,後任《抗戰日報》總編輯。1942年任重慶《新華日報》編輯主任。抗戰勝利後,任《華商報》副總編輯、中共香港工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長等職。「文化大革命」前,與鄧拓、吳晗在北京市委機關刊物《前線》發表《三家村札記》,被打成「三家村反黨集團」。1977年平反,任全國政協委員。另著有《鹿馬傳》等。
鄭板橋(1693.11.22-1765.1.22),即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
教學目標
1、了解鄭板橋其人及其教子思想。
2、了解作者廖沫沙。
過程
1.第四段「這些想法」具體指什麼?
解析:讀書、中進士、做官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個好人。
2.本文對「好人」是怎樣解釋的?這里滲透著怎樣的思想?
解析:對待家裡用人的兒女「當一般愛護」,滲透著民本思想。
3.作者為什麼還要用「今天的話」來解釋鄭板橋對兒子的教育呢?
解析:含有鄭板橋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意義的意思。
4.作者指出鄭板橋教育觀念中怎樣的「怪」處,做出了怎樣的評價?(用原文)
解析:「富貴足以愚人,而貧賤足以立志而浚慧」。「道出一個真理」。
5.你怎樣理解「這是他的『怪』處,也是他看得遠、看得大的地方」中「看得遠、看得大」的含義。
解析:評價鄭板橋的思想具有遠見,具有普及人民百姓的意義。
6.作者說,鄭板橋的「好人觀」和教子之法是有限度的,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本題在於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要發表獨立見解哦!有理即可。
小結
本文的語言明快,而含義深刻。文中引用的兩封家書十分精要,既能深刻地反映了鄭板橋的教子思想,又能鮮明地表現出鄭板橋的民主與豁達的性格特點。
Ⅶ 趙一曼家書中的抗日戰爭的地點和抗日武裝的名稱分別是
趙一曼烈士家屬中的抗日戰爭的地點和古著力的女生,她是東北抗日聯軍。
Ⅷ 看完傅雷家書的100封信你對哪方面的內容的興趣最濃,說說你的感受
看完傅雷家書,我對這父子的情意非常的感動,覺得作為一個父親能做到這樣,已經是非常了不起。
Ⅸ 百年革命三封家書中的家風有哪些
犧牲個人,獻身革命,為民族不計自己的得失
Ⅹ 感人的抗戰家書
胡孟晉20世紀30年代從師范學校畢業,抗戰爆發後參加了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從此投身抗戰,直至1947年在山東去世。其中一封家書寫於1939年,當時胡孟晉從前線回鄉和妻子張惠團聚,臨別時給妻子留下了這封情真意切、語重心長的信:「最親愛的惠呵:我們又要離別了!當你聽了離別的聲音,或者不高興吧!親愛的,誰不願骨肉的團聚,誰不留念家庭的甜蜜,要知道國家民族重要,個人前途重要,因此又要別離親人,而遠赴他鄉了……」
「惠,最親愛的人,你是婦女中先進者,對於我這次的外出,請不要依戀,要知道你愛人的走,不是故意的拋棄你,而是為著革命,為著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而努力奮斗的啊!……愛人呵,你在無事的時候,多多閱讀書報,可使你知識進步,多多想工作的方法,切不要空想,也不要太掛念在外的我……」
浙江武康的一位老人褚召南捐贈了一封珍貴的家書,是他的二哥褚定侯從中日長沙會戰的戰場上寫來的。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重兵進攻長沙,與國民黨軍隊展開第三次長沙會戰,時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四十一師一二一團排長的褚定侯奉命率部堅守瀏陽河北岸,阻敵南犯。在堅守陣地的間隙,他提筆給大哥寫了一封信:「……昨日下午,師長親自到弟陣地中偵察地形,改命弟單獨守瀏陽河北岸之村落據點,命弟一排死守此處,命弟與陣地共陣亡。又雲若在此能堅守七天,則可有辦法。因此弟於昨日(廿五)晚率部到守地,連夜趕築工事及障礙物,陣地之後五十公尺處即為大河,河擴水深,無舟無橋,此真為韓信之背水陣矣。……然吾軍各師官兵均抱視死如歸之軍心,決不讓敵渡瀏陽河南岸來。弟告部士兵「不要他渡河!」一句話,敵此次不來則已,一來則拼一拼……
寫完這封信不久,褚定侯率部孤軍與日寇晝夜血戰,直至全排官兵壯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