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3伊拉克戰爭時世界各主要大國的態度是怎樣的
單極是否就是「一超+X強」。
有的學者認為,「單極世界也可能是由一超伴X強共同建立的」。有的學者則斷言:「單極已經收攏了多極化中的若干『極』(如德國、法國和英國)」,「日本也被收攏於單極之內」,「擁有19個成員國的北約是單級的有效載體」。其主要理由是:歐洲、日本與美國的「經濟利益、安全利益、以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有著廣泛的、根本的一致性」,不是抗衡美國的力量。這種看法顯然欠妥。
(1)從本質上看,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存在根本的利益沖突和非一致性。
資本的本性就是增殖和擴張,由此導致了資本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利益對抗。競爭和對抗,不僅表現在國內,也表現在國際上。國家作為政治代理人無疑為這種競爭和對抗服務。從而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成為國際社會基本矛盾之一。這種矛盾的激化導致它們之間無數次戰爭,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戰後,它們之間盡管無戰事,當前經濟全球化又密切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資本性質的改變以及它們之間矛盾和利益的消失。列寧在批判考茨基的「將以實行國際聯合的金融資本共同剝削世界來代替各國金融資本的相互斗爭」、「超帝國主義論」時,指出「考茨基掩蓋帝國主義的最深刻的矛盾,就必然會美化帝國主義」。(《列寧選集》,3版,第2卷,678、68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我們分析當前國際形勢時,應當重溫列寧這一論述。
(2)從現實發展趨勢上看,美國與西歐、日本的關系,並非在「收攏」。
經濟全球化密切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但也加劇了它們的競爭。美、日、歐在經濟上的激烈競爭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摩擦、糾紛、對抗,有目共睹。1999年12月,世貿組織西雅圖會議無果而終,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它們之間矛盾的尖銳性。我們在分析國際問題時,當然應看到兩種政治制度和多種意識形態的對抗性,以及美、日、歐內在的一致性,但也不應當忘記: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國家現實利益成為影響國際關系發展的主導因素。美國為了控制歐洲,強調新大西洋主義和北約的作用,但西歐大國卻主張歐洲自主防務,並加緊組建「歐盟快速反應部隊」。日本早在戰後就與美國結成軍事同盟,而最近美日安保體制擴大化,既反映了美日聯合加強亞太防務的意圖,但更表現出冷戰後日本急於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獨立發揮軍事作用的動機。在日本的對外戰略中,美日安保體制擴大化是其最終擺脫美國束縛、稱霸東亞的跳板。
(3)從西方大國和重要力量的戰略來看,都沒有提出「一超伴X強」共同組建單極世界的主張。
美國政府制訂的「新世紀的美國安全戰略」,以及美國的政界要人、戰略家們的言論,都非常明確地指出,美國的戰略目標就是要領導整個世界,建立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新秩序,把21世紀建成為「美國世紀」,歐洲、日本均在其領導之列,它決無與之共同組建單極世界的打算。法國公開主張世界格局的多極化。德、英、日以及歐盟不僅沒有同美國相伴共同組成一極的表示,相反都反對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一超伴X強」共同建立單極世界,恐怕是缺乏現實依據的主觀意斷。
『貳』 中國對伊拉克會怎樣
中國表面上對伊拉克的態度是不冷不熱的,但是暗中卻是一直支持伊拉克的,回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答為了石油,同時可以牽制美國。伊拉克戰爭中,有些武器就是我國支援它的。
伊戰後到美國撤出伊拉克前,中國應該持觀望態度
至美國撤出伊拉克後,有些小動作,幕後就不清楚。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對伊拉克肯定還是支持和幫助的。不管是獲得石油資源,還是抗衡美國,也或是與我國的外交政策都是暗暗相合的。
遠交近攻,這是春秋戰國是秦國的策略,對於今天的我們也很有啟示的。對於伊拉克,伊朗要交。當然我國不搞霸權主義,對於鄰國也要交好。只是有些癟三有時候也要適時地教訓一下,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
『叄』 中國為什麼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
1.經濟利益。伊拉克是產油國,戰爭會讓原油持續上漲,成品油也會上漲,造成專輸入性物價上漲,會給國內屬帶來壓力,不利於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2.政治主張。自萬隆會議後,我國向來對外都是聲稱和平,反對戰爭。
3.我國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有責任去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
『肆』 伊拉克戰爭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好處和壞處
買了許多中國武器,給中國軍火公司好處。
在伊拉克重建工作中,我國工程隊發揮了不回可磨滅的作用。現在答那裡許多房屋與道路都是我們援助建成的。
這場戰爭是美國扶持了一個親美政權。但是它使美國經濟走向衰落。不得不全球性戰略收縮。
中國則在這10年裡奮勇向前,蒸蒸日上。
『伍』 伊拉克戰爭給中國到來哪些好處
買了許多中國武器,給中國軍火公司好處。
在伊拉克重建工作中,我國工程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現在那裡許多房屋與道路都是我們援助建成的。
這場戰爭是美國扶持了一個親美政權。但是它使美國經濟走向衰落。不得不全球性戰略收縮。
中國則在這10年裡奮勇向前,蒸蒸日上。
『陸』 伊拉克戰爭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不管戰爭如何結束抄,可襲以肯定的是,從近期來看,戰爭會對中國的國家利益產生一定的直接損害:1中國主張的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的立場被美國的戰爭取代,這是中國不願看到的,是對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大國利益的損害;2 油價上漲因素對中國經濟發展不利,現在油價已經上漲到30多美元一桶,開戰後油價如何走勢,取決於戰爭結束的時間,時間越長,油價上漲的幅度可能越大,再加上其他重要的產油國如委內瑞拉局勢不穩,如果伊拉克再把戰火引向中東地區科威特、沙特等其他重要的產油國,對中國的損害會更大;3中國在伊拉克現有的利益會遭到損害,其中包括中國在伊拉克開採石油的協定和投資,中國在伊拉克的使館和其他設施可能遭到損害等。從更長的時期看,戰爭對中國國家利益的間接和可能的情況有:1如果戰爭對美國和西歐經濟、東亞經濟產生較大的消極影響,會使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惡化,可能影響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2美國控制中東石油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在中美關系出現重大矛盾的情況下,會對中國形成一定的戰略壓力。
『柒』 各國政府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
美國政府宣稱有49個國家支持該軍事行動。但真正參戰的國家只有美國、英版國、澳大利權亞和波蘭四國,丹麥政府宣布對伊拉克宣戰,並派遣了兩艘軍艦支援美軍。日本等多個國家提供後勤支援。
這場戰爭遭到俄羅斯、法國、德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盟、不結盟運動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宣稱,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由於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已經違反了國際法。埃及籍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布特羅斯•加利譴責該軍事行動,認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奧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聯軍戰機飛越其領空,沙烏地阿拉伯禁止美軍導彈通過其領空襲擊伊拉克。
全球普遍的反戰情緒最終導致了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
『捌』 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哪個對中國軍事的震撼影響大
對中國軍事影響大。
『玖』 談談自己對伊拉克戰爭的看法
2003年3月21日,布希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以「解放」「民主」內為幌子,對一個有著近容6000年文明史的主權國家發動了戰爭。誰都知道這是
師出無名。布希說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查了幾年都連個毛都沒查出來。雖然核查結果讓布希失望,但是他的骯臟的、沾滿鮮血的手終究還是伸向了伊拉克。
美國總是那我們中國的人權說事,但是自己做了什麼呢?在毫無開戰理由的情況下,布希發動伊戰,有65萬伊拉克人死亡。這是反人類罪行!這是對人權的野蠻踐踏!我個人認為,這世界上沒有恐怖分子,我們聽到的恐怖分子,那些開著飛機去撞樓的,都是敢於對霸權主義說「不」的勇士!中東國家發生的爆炸是對美國頻頻發動戰爭,破壞和平的反抗,是對自己的家園遭到蹂躪的吶喊!
我個人認為,布希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有這么幾點:
1.石油,說廣泛點就是資源;
2.深層原因是對穆斯林文化的仇視,對穆斯林的排擠!
3.中東的戰略地位。這是布希打的多米諾牌。也許後面就是朝鮮、伊朗、敘利亞。或許,這多米諾牌的最後兩張就是俄羅斯和中國。
伊戰是人類的恥辱!戰爭中摧毀的人類文明不只是伊拉克的損失,是全人類文明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