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黨員數量增加

抗日戰爭黨員數量增加

發布時間:2021-03-02 15:22:41

㈠ 九一八事變前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人數 以及抗日戰爭後中國共產黨及國名黨的人數

九一來八事變時割據,共產源黨中央政府正在井岡山割據,全國其他地方還有大大小小像牛皮癬一樣一塊塊的大小不等的根據地,據統計約三十萬左右。國民黨當時占統治地位,黨員發展不嚴格,人員泛濫,但總體上在300萬左右。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的人馬確實發展壯大了,加上民兵約230萬人。國民黨的人數大約在430萬,不是我們經常講的800萬。

㈡ 共產黨在抗戰時期共有多少兵力

從抗戰開始時的不足五萬人,迅速發展到中期的十幾萬、幾十萬人,後期的專一百二十萬人。他們成了堅屬持抗戰、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堅力量,「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主力軍」。

在八年全國性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對敵作戰12.5萬余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餘人,其中日軍52.7萬餘人,收復國土100餘萬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約1億。他們為堅持抗戰、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偉大的彪炳史冊的貢獻。

(2)抗日戰爭黨員數量增加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是在全國各黨各界各軍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條件下進行的。中國共產黨把堅持、鞏固、擴大這個統一戰線,視為抗日戰爭堅持和勝利的一個基本條件,並以之作為自己的重大責任。

遵循著獨立自主的原則,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採取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

黨堅決沖破國民黨的限制,放開手腳,廣泛地去發動人民群眾主要是農民群眾,發展革命武裝和開辟、擴大抗日根據地,為堅持抗戰、爭取勝利奠定了基礎,也為阻止時局逆轉、阻止投降和分裂創造了條件。

㈢ 抗日是戰爭時期黨員人數持續增長可以得出哪些結論

抗日戰爭時期黨員人數增長,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以游擊戰為主版的人民戰爭,使中國人民權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是全民族的抗日,是有成效的抗日,是人人都能參與的抗日,是能夠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深受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

㈣ 抗日戰爭完共產黨共有多少人

它們的部隊在抗戰前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在內正規部隊不足4萬,抗戰之後號稱達到抗戰前兵力的四十倍,150萬。如果不是彭德懷百團大戰暴露兵力,可能更多,而彭德懷也因為這個給毛寫了檢討,毛還是氣不過,特別是把它毛太子蛋炒飯給炒死,所以後來你應該知道了。
(當年西安事變前,匪徒即將被包餃子,可惜張學良這個張家的逆子白痴,居然聽信楊虎城的共產黨老婆和秘書-----它們都是周公公的手下,對老蔣下黑手。)

㈤ 抗日戰爭中共產黨軍隊由多少發展到多少

八年抗戰,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總兵力由一開始的不到三萬,到了抗戰結束時已經發展到了150萬正規軍,和240萬的民兵游擊隊。

㈥ 過去的地下黨都是什麼成份中國在抗戰時,有多少地下黨都是干什麼的時間發展上,黨員數量如何

地下黨可以說是三教九流都有的,但基本不會找那些有「污點」的人,工作也是以宣傳共產主義思想為主,完全不是現在電視劇里那種一提地下黨就是特工,但地下黨里有特工,人數是沒法統計的

㈦ 1937年和1945年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出現一低和一高,出現這種現象的原

1937年正值長征結束不久,黨員數量劇減.新的黨員還沒有發動起來.1945年正值抗日戰爭結束,原來的敵占區成了解放區,共產黨隊伍迅速擴大.

㈧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的勢力為什麼得以大幅擴張

抗日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一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的抗日戰爭之所以能夠取得完全勝利。最主要的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倡導、推動、組織和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高揚全民族抗戰的偉大旗幟.深入敵後。廣泛發動群眾,在爭取抗戰勝利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一、積極倡導、推動和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和組織者。九一八事變後的六年中,經歷了曲折復雜的斗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堅持,是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工作的重大成果。是抗日戰爭勝利的一大法寶。(一)共產黨最早倡導,積極推動和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自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中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高舉起抗日救國的旗幟.倡議建立全民族的反日統一戰線,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領導全國抗日斗爭的重擔,經過十分曲折艱難的道路,推動全民族抗日救亡運動一步步地向前發展。「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多次發表宣言、決議,號召工農紅軍和被壓迫民眾「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後,共產黨即發動上海市各階層人民,積極援助國民黨十九路軍,抵抗日本侵略軍對上海的進攻。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工農民主政府發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號召全國同胞和國民黨愛國將士,同共產黨和工農紅軍一起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路線。此後,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同全國各黨各派各軍各界商談聯合抗日事宜,1935年末至1936年春,共產黨領導了北平的「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強烈要求,推動全國抗日斗爭走向高潮。1936年,中共中央和工農紅軍,同張學良將軍率領的東北軍和楊虎城將軍率領的十七路軍,簽署了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協定,並和平地解決了「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停止了「剿共」戰爭。接著,國共兩黨即正式開始合作抗日的談判。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五項國策和四項保證。為抗日救國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方針,並且對國民黨做了重大讓步。盧溝橋事變後,特別是日本大舉進攻上海後.蔣介石迫於全國壓力。發表了「自衛宣言」。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陝北洛川召開擴大會議,提出了一文,進一步系統闡述了抗日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第一,分析了中日雙方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四個基本特點,指出這四個基本特點決定了「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第二,科學地預見了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指出相持階段是整個戰爭轉變的樞紐。這個階段我們的作戰形式主要是游擊戰,輔之以運動戰。第三,系統地闡述了一套具體的戰略戰術方針,這就是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等等。第四,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指出廣泛深入地發動群眾,是爭取抗戰勝利的最基本的條件。三、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在八年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戰場在極其艱險困難的條件下,進行英勇卓絕的斗爭,抗擊著侵華的大部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為全國抗戰的偉大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一)深入敵後努力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堅持敵後游擊戰爭。抗戰爆發時,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先後開赴華北、華中前線之後。在戰區和敵後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援下,打了許多勝仗,從日軍手中收復了國民黨所喪失的廣大國土,開辟了敵後解放區戰場。到1938年12月,敵後解放區軍民共殲滅日偽軍5萬多人,牽制日軍40多萬人,抗日根據地已遍於華北、華中和華南九省,總面積約200餘平方公里,人口達6000餘萬。共產黨員從抗戰開始時的4萬人,發展到50餘萬人,八路軍、新四軍正規部隊已增至近20萬人。敵後解放區戰場的開辟,有力地支援和配合正面戰場友軍的作戰,拖住了日軍的後腿,穩定了全國的戰局;廣泛開展人民抗日游擊戰爭,把敵人的後方變成了前線,粉碎了日本的「速決戰略」,使抗日戰爭成為持久的戰爭。(二)愈戰愈強的敵後戰場逐漸成為中國抗戰的主要戰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日本帝國主義改變了對華政策,對國民黨採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迫使蔣介石政府投降。日軍逐漸將侵華的主要兵力,從正面戰場轉移到敵後戰場,妄圖迅速消滅八路軍、新四軍,摧毀敵後抗日根據地,國民黨頑固派便逐漸把斗爭矛頭,由抗日轉向反共反人民,基本上停止了正面戰場的作戰行動,使正面戰場呈現每況愈下的局面,與此同時,從思想上、政治上和軍事上加緊向共產黨進攻,殘酷鎮壓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的愛國民主運動,派遣數十萬反共軍積極配合日偽軍包圍、封鎖人民解放區、妄圖以此逐漸消滅或削弱人民革命力量,鞏固其反動統治。在敵、偽、頑突擊的嚴重形勢下,共產黨正確領導解放區軍民英勇奮戰,克服困難,渡過了難關,中國人民革命力量不但未被敵、頑消滅或削弱,而是更加強大和鞏固了。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軍民。不僅堅持和保衛了敵後原有的抗日革命陣地,而且擴大和發展了新的陣地。敵後戰場愈戰愈強,成為中國抗戰的主要戰場。八年抗戰中,八路軍、新四軍同敵作戰12.5萬余次,斃傷俘日偽軍共計171.4萬餘人,其中日軍52.7萬餘人,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軍隊傷亡指戰員印余萬人,收復了大片國土,創建了近1億人口的十九塊解放區。(三)總攬全局,科學判斷形勢,及時發動全面反攻。在抗日爭後期,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德、意法西斯已遭到慘敗,本帝國主義也已處於衰敗過程中。在中國戰場上,敵後解放軍民已對日本侵略者了全面的進攻,消滅了大批敵偽,收復了大片國土,華北、華中和華南各抗日根據地逐漸連成一片,正加緊准備迎接全國對日大反攻的到來。(四)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加強根據地建設。抗日根據地是全面貫徹和實現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堅強陣地。為克服敵後抗戰的嚴重困難,黨採取多種有力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抗日根據地建設。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根據地建設的楷模。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頒布<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全面地體現了黨的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基本方針。四、堅持人民戰爭的思想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日本侵略者深入國土的嚴重關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打敗日本侵略者。共產黨由於始終站在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最前列,密切聯系群眾,這就使中國廣大人民從實踐中逐步認識了共產黨,並決心跟著共產黨走。而共產黨一旦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它就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勝利地走向自己確定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黨員數量增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