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戰期間,美國是怎麼支持日本的
從1930年到1940年,美國是日本的最大戰略物資出口國。
日本有一半的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都是從美國回進口的。到答了1940年,日本從中國掠奪的財富再也無法支撐用和平的方式從美國進口戰略物資,而此時正好德國閃擊西歐大獲全勝,東南亞歐洲國家也無力防守,日本鋌而走險奪取了印度支那,直接威脅到了菲律賓,美國才開始對日禁運。
Ⅱ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為什麼會幫助中國打日本
二戰時期,日本已將領土擴張到東亞(包括東北三省及華東部分)、太平洋大部專分海域、東南屬亞大部分,尤其是佔領了太平洋大部分領海,對美國造成威脅,雖然日本在二戰後期形勢嚴峻(義大利、德國、日本先後投降),但美國還是反抗日本法西斯。
Ⅲ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什麼要打美國
國際上:
當時日本在亞太地區戰事所向無敵(菲律賓、印尼都很快成為殖民地)回,英軍投降!戰略上它可以答繼續擴張!
國內:
政府:從戰略角度來看,美國對日本時刻存在威脅。美國的火奴魯魯和中途島到日本東京。距離十分近。如果不主動襲擊珍珠港(打美國),美國隨時會從中立國變成參戰國。日本本土將受到致命打擊!
人民:全國上下被軍國主義思想的教育下,全民都有一統天下的野心!那個時期的日本慰安婦大多數都是自願的!
Ⅳ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是哪一年和美國開戰的
1941年。
日本偷襲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1941年12月8日,美國和英國內對日本宣戰。美國廣播容電台反復廣播:「珍珠港遭到偷襲!」羅斯福總統大聲疾呼:「必須記住這個奇恥大辱的日子!」接著,澳大利亞、荷蘭等二十多個國家也對日宣戰。中國的國民黨政府在中日戰爭進行了四年多以後,於12月9日也跟著對日宣戰。
Ⅳ 抗日戰爭期間,美國在日本投下兩枚彈
得道多助,世界各國人民廣泛同情和支援 毛澤東曾精闢地指出:「國際援助對於現代一切民族的革命斗爭都是必要的……我們的抗日戰爭需要國際人民的援助……這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必要條件。」中國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廣泛的支持和幫助。歐美各國以工人為主的各階層人士組織了各種協會,以遊行集會、罷工、抵制日貨等方式同情和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並向中國贈送了大量葯材等物品、派出救護隊;各國共產黨、共產國際等友好黨派。也組織力量支持中國,如,加拿大和美國共產黨聯合派來的白求恩醫療隊;印度國大黨派遣的愛德華、柯棣華援華醫療隊;著名的援華醫生還有美國人喬治·海德姆(中國名為馬海德)、德國人漢斯·米勒、朝鮮人禹鏞、澳大利亞人富萊、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醫療部醫生保爾舍克等。外國新聞界有斯諾、史沫特萊等著名記者向世界宣傳中國的抗戰,即使是日本共產黨也在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組織了「日本共產主義者同盟」、「覺醒同盟」、「反戰同盟」,直接幫助中國抗戰。 許多國家的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強烈譴責日本的侵略行徑,並向中國提供大量的物質援助。從1937年至1944年,美、蘇、英、法等國向中國貸款分別約10.478億美元,1.5億英鎊,10.3億法郎。全國抗戰的頭四年,對華主要援助國是蘇聯。蘇聯共貸給中國國民黨政府4.5億美元,以供其購買蘇式裝備,據蘇方統計,從1937年10月至1940年,蘇聯向中國提供了1235架飛機,82輛坦克,1600門火炮,14000多挺輕重機槍,86萬發炮彈,1.1億發子彈,165000顆航彈,2050輛卡車以及其它物資。蘇聯還派出了6個飛行中隊的志願航空隊,協助國民政府建設空軍和參加對日空戰,蘇聯的物質援助持續到1941年3月。在軍事行動上,蘇軍長期陳兵東北的中蘇邊境,牽制了大量日軍,便利了中國的抗戰。1945年8月9日,蘇軍發起遠東戰役,殲滅了日本數十萬精銳之師的關東軍,更是以直接的軍事行動援助了中國。美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援華最多的國家,美國的第一筆援華貸款始於1938年12月15日,大筆的援華物資和貸款是在1941年後到的。美國幫助國民黨重建了空軍,並派第14航空隊直接參加中國戰區的作戰;此外,還向國民黨軍隊提供大量的美械裝備和美式訓練。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正得益於裝備的改善和訓練水平的提高。 國際上的對華援助,對中國抗戰起了壯大抗日力量、鼓舞中國民心士氣的作用,特別是對於防止蔣介石政府的妥協投降、堅持抗戰起了良好的作用。但必須指出的是,中國抗戰的勝利並不是如一些人民說的那樣完全是國際援助的結果。一方面,是由於援助的量對於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在四年零五個月這么一段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還要長的時間里,中國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孤軍奮戰,友好的國家進行了援助。但總的來說它們在這些年裡的援助是經常太少、太遲了。」美國學者阿瑟·N·揚在《中國的外援》一書中,這樣評價中國在太平洋戰爭前的外援情況,其實在長達八年的全面抗戰中,何嘗又不是這樣?1941年至1942年,美國提供給中國的武器占其給同盟國總量的1.5%,1943年至1944年只佔0.5%。另一方面,由於蔣介石政府的腐敗,到手的援助物資和貸款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如,1944年國民黨軍隊已裝備了大量的美式武器,在豫湘桂戰場上卻出現了大潰敗。更有甚者,正如史迪威將軍和馬格魯德將軍所指出的那樣,蔣介石把大量的美援物資囤積起來,不僅不給在第一線浴血奮戰的八路軍、新四軍,而且准備留作以後打內戰之用。相反,相持階段,抗擊著64%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的共產黨軍隊卻幾乎是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在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候,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遵照「自己動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的口號,開荒種地、植棉紡紗,推動了解放區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滿足了軍需民用。
求採納
Ⅵ 抗日戰爭初期美國幫助了日本嗎
賣過鋼鐵給他們吧,但是後來美國對日本禁運石油,日本對美國不宣而戰,偷襲珍珠港。美國參眾兩院當天通過決議,對日宣戰
Ⅶ 抗日戰爭美國和日本誰強大
兩者國力相比勢均力敵吧,但是單從戰爭實力來看,美國遠遠強於日本回。美國勝在地大物答博,勝在軍隊數量。它的工業產量遠遠高於日本。幾乎是20倍,也就是說日本一個小時造出一架飛機,美國那邊就造出20架來。
日本之所以當時能在世界強國中有一席之地是因為科技發達,他有很過尖端技術,比如新型航母,艦載飛機,大型戰艦,細菌武器等等。但是由於資源貧乏導致它既是有圖紙也造不出幾個。
Ⅷ 日本與美國的戰爭
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之一,是民主力量與法西斯勢力在全球最廣闊海域的大沖撞,其驚天動地的氣勢堪稱戰爭史上的絕筆。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編輯本段]參戰國
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英屬印度帝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和蘇聯。至於軸心國則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權,包括滿洲國、汪精衛政權,以及泰國。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韓國、台灣)徵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國也有很多親日派參與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爭奪遠東殖民地,獨霸亞洲,發動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軍突然襲擊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大損失。8日,美、英對日本宣戰,11日,德、意對美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在不到半年內,侵佔了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關島、新加坡、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處於暫時的軍事優勢。在日軍佔領地區中,人民群眾發動了民族解放戰爭,打擊日本侵略者。1942年6月,美國在中途島海戰獲勝,取得海上主動權。美軍經過三年苦戰,奪回太平洋上日軍佔領各島。194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開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蘇聯出兵向中國東北出兵,中國軍隊全面反攻。8月6日和9日,美國對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了一顆原子彈。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太平洋戰爭結束。
太平洋戰爭形勢圖
[編輯本段]詳細太平洋戰爭 Pacific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這場戰爭以日本為一方,以美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反法西斯聯盟各國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背景
1938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與此同時,日本與美國爭奪亞洲及太平洋的斗爭日趨表面化。為了獨霸東亞、爭霸世界,日本統治集團早就確定了南北並進的國策方針。1940年,德國侵佔西歐 。在遠東,英 、法、荷的力量薄弱;美國又忙於支援抗德戰爭,無力東顧。日本軍國主義認為,這是南進的好機會。同年,近衛內閣拋出大東亞共榮圈計劃,妄圖建立一個包括中國、朝鮮以及東亞全區,進而包括大洋洲在內的日本殖民大帝國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 。1941年4月日美談判開始前後,日本陸續佔領整個印度支那,使之成為戰略物資供應基地和南 進 跳 板 ,這進一步加劇了美日間的矛盾。1941年10月18日 ,主戰派東條英機內閣成立。12月1日御前會議決定向美、英 、荷開戰 。8日凌晨(日本時間8日3時20分,夏威夷時間7日7時50分),日軍在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揮下,偷襲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海空軍基地棗夏威夷群島的珍珠港。同日,美、英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戰爭經過
1941年12月8日黎明,日本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由南雲忠一率領,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機場,擊沉、擊傷軍艦19艘 ,其中有戰列艦8艘 ,擊毀、擊傷飛機260餘架 。美軍猝不及防 ,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死傷3000多人。同時,由寺內壽一指揮的日本南方軍40餘萬人,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日軍還向盟國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戰略島嶼,如關島、威克島、俾斯麥群島、新不列顛島等地進攻,達到了建立空軍前進基地的目的。
1942年5~6月 ,日本為了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聯系,相繼進攻索羅門群島和東部新幾內亞以及中途島。在珊瑚海海戰(5月7~8日) 、中途島海戰(6月4~5日)中 ,日方損失慘重。同年8月7日,美軍開始局部反攻,在索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展開了長期的爭奪戰。因美方掌握了制空和制海權,日軍連受重創,死亡2.46萬人,損失艦艇30餘艘 、飛機300架 。殘兵被迫於1943年2月從該島撤走。瓜島戰役之後,戰況較為沉寂,美軍在太平洋只展開了有限的進攻(如1943年5月奪回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 ;日軍雖進行反撲 ,但徒勞無功。同年4月,日本海軍主帥山本五十六被美機伏擊斃命。1943年11月盟軍開始大反攻,分別由C.W.尼米茲和D.麥克阿瑟指揮,從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佔領區進攻。1944年春夏間,美國先後奪取由日本委任統治的馬紹爾、加羅林和馬里亞納3群島 。10月爆發萊特灣海戰 ,日本海空軍力喪失殆盡。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登陸,3月佔領馬尼拉。同年3~6月,美軍佔領硫黃島和沖繩,迫近日本本土 。5月 ,德國無條件投降。為了保住本土和朝鮮,日本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叫嚷「本土決戰」。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 。日本拒絕接受 。8月6日和9日美國把僅有的兩顆原子彈投在廣島和長崎,造成居民大量傷亡。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動157萬大軍、3400多架飛機、5500多輛坦克 ,分兵三路向中國東北挺進。9日蘇軍對日本關東軍發起總攻擊。同時進軍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對日宣戰。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其它抗日武裝力量,向日軍展開了全面反攻。由於勢窮力竭,日本被迫於8月15日宣布投降 。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簽降儀式。反法西斯聯盟各國取得了太平洋戰爭的最後勝利。
[編輯本段]太平洋戰爭重要戰斗—偷襲珍珠港
偷襲珍珠港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帝國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歐胡島上的飛機場的事件。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是繼19世紀中墨西哥戰爭後第一次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的攻擊。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珍珠港事件或奇襲珍珠港。
背景
日本從1941年中開始向東南亞的發展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十年來這些國家對日本的對外擴張的不滿頂多局限於遞交外交抗議書,但1941年7月美國、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對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運輸戰略物資,尤其是鋼和石油。這一步對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都有威脅,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東南亞的活動,回到談判桌邊。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下令讓艦隊駐扎在珍珠港(由於它離日本比美國西海岸要近得多,因此它對日本是一個直接威脅)也是這個目的。羅斯福認為這個決定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當理查遜上將對這個決定提出抗議時,他將理查遜解職。但美國和其它國家的反應似乎只是加強了日本軍方的決定,佔領和利用這個地區。日本的石油產量很小,而提煉的石油的儲藏更少,因此禁運對日本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日本政府決定占據東南亞的資源作為對禁運的回答。他們不能假設,假如他們開始行動了,美國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這是山本五十六考慮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襲擊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的計劃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他被批准開始准備這個行動。日本海軍內部有強烈的反對這樣一個行動的力量。山本威脅,假如這個行動被中止的話,他將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這個行動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出兵太平洋的決定被批准。在11月的會議上還決定,只有在美國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況下才放棄這次行動。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襲擊珍珠港計劃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勢。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此前日本佔領了滿洲。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為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日本計劃的一部分是在襲擊前(而且必須在襲擊前)中止與美國的協商。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列印這篇很長的國書。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這個延遲增加了美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它是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將似乎同意這個觀點。在日美合拍的電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說:「我恐怕我們將一個沉睡的巨人喚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這句話山本本人可能從未說過,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確如此感覺)。 日本修建的太平洋戰爭紀念碑
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緊急」標志。襲擊數小時後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將這張電報送到美軍司令部。
事件過程
11月26日,日本海軍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中艦隊保持徹底的無線電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只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8日早晨,該艦隊的飛機轟炸了歐胡島上所有的美軍機場和許多在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包括那裡的戰列艦。地面上幾乎所有飛機被摧毀,只有少數飛機得以起飛和還擊。 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 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喪亡。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
這次戰斗的第一炮和第一個犧牲者是美國一條驅逐艦對日本的一艘微型潛艇的攻擊。那艘微型潛艇被擊沉。日本一共出動了五艘微型潛艇,它們打算在空襲開始後對美國船隻施放魚雷,五艘船後來都被沉,其中只有四艘後來被找到。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倖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國在二戰中的第一個俘虜。
日本參加這次襲擊的航空母艦是赤城號(旗艦)、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這六艘航空母艦一共可以裝載441架飛機,其中包括戰斗機、魚雷轟炸機、俯沖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其中55架被毀。這些飛機分兩波攻擊。南雲中將決定放棄第三波攻擊而將主力撤回。
根據當事人報導和後來美國和日本軍方發表的軍事文件襲擊珍珠港的過程如下:
3:42:一美國掃雷艇在檀香山港前發現一個潛望鏡。
6:00:距珍珠港370海里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從370海里外派出18架偵察機飛往珍珠港。
6:10:南雲中將得到攻擊的命令後下令第一波起飛。日本艦隊此時位於歐胡島北220海里。
6:20:第一波的183架轟炸機和戰斗機起飛飛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國供給船在珍珠港外發現一艘潛艇。這個發現被傳遞給一艘美國沃德號驅逐艦,一架偵查機被遣往當地。
6:45:沃德號驅逐艦向潛艇發動攻擊。潛艇被擊沉。
6:53:沃德號驅逐艦報告攻擊潛艇。
7:02:位於歐胡島北部的一個雷達站在島被132海里處發現不明飛機。
7:10:雷達站向空防司令部報告發現不明飛機的消息。
7:15:攻擊潛艇的報告到達美軍司令部。與此同時167架第二波日本飛機起飛。
7:20:美軍空防司令部認為不明飛機是從大陸來的B-17轟炸機,他下令雷達站關閉。
7:40:第一波到達歐胡島北岸。
7:49:第一波指揮官下達攻擊令。
7:53:第一波指揮官向南雲發送「虎!虎!虎!」的消息報告偷襲成功。
7:55—8:25:由魚雷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進行的第一波攻擊。
7:58:美國海軍向所有船隻發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襲,這不是演習!」
8:00:從美國大陸來的B-17轟炸機和從企業號起飛的偵察機同時到達珍珠港,但他們毫無准備,因此無法插手。
8:02:內華達號戰列艦開始對從右舷攻擊的飛機開火。兩架飛機被擊落。內華達號在尾部受一條魚雷。內華達號是唯一試圖逃出珍珠港的戰列艦,但它多次中彈後不得不在沙灘上擱淺以防止船沉沒。
8:08:KGMB電台中止其節目號召所有軍人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
8:10: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前部彈葯庫中彈爆炸,亞利桑那號在9分鍾內沉沒,80%船員陣亡。
8:12:夏威夷最高指揮官沃爾特·肖特向整個太平洋艦隊和華盛頓報告:「與日本的戰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襲擊開始。」
8:17:美國驅逐艦海爾姆號是第一艘開始對珍珠港內潛艇攻擊的美國船隻。
8:26:檀香山的救火隊報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傷(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彈擊中)。
8:39:一架水上飛機在港內發現一艘潛艇和對它開火。
8:40—9:15:轟炸機的攻擊。
8:40:一艘美國驅逐艦與一艘日本潛艇相撞並開始投深水炸彈。潛艇受傷後上浮。一個地方電台報導日本空襲。
8:50:第二波攻擊指揮官下攻擊令。
8:54:第二波攻擊開始。 54架轟炸機和78架俯沖轟炸機進行攻擊,36架戰斗機保護制空權。
9:00:一艘荷蘭的遠洋輪是第一個參加戰爭的同盟者。
9:15—9:45:俯沖轟炸機進攻。
9:30:港外和島北的船隻受到攻擊。
從9:45開始:進攻減弱。
10:00:第一波飛機回到停在島北180海里的艦隊。
11:15:夏威夷總督在電台中宣布整個夏威夷領地進入戒嚴狀態。
11:46:有人報告日軍在歐胡島登陸。
12:10:美國偵察機飛向島北但未能發現任何敵機或敵艦。
12:40:夏威夷總督和美國總統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戰時法並建立軍政府統治。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將討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13:30:南雲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總督簽署戰時法。
太平洋戰爭全局直接結果
就其戰略目的而言,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在整個戰爭史上,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長期影響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珍珠港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徹底的災難。事實上,計劃珍珠港的山本上將本人預言即使對美國海軍的襲擊成功,它不會,也不能贏得一場對美國的戰爭,因為美國的生產力實在太高了。美國海軍主力艦四艘被擊沉,三艘受傷。日本的主目標之一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聖地亞哥維修。世界各地的海軍和其他觀察家都認為,將美國大多數戰列艦創傷擊沉是這個戰役的最大的成果。沒有了這些戰列艦,美國海軍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艦和潛艇,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只有這些艦船了,而這些艦船也是抵抗和後來反擊日本的主要力量。後來證明將戰列艦摧毀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
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它將美國團結起來,一起要戰勝日本,它可能也是後來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不論當時日本只是擊中了修理蓬還是擊中了航空母艦,對珍珠港的襲擊本身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戰敗的命運。
歷史意義
這場戰役是有歷史決定性意義的。由於日本未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它只有一個小的軍事作用。但即使日本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從長遠角度上來看它還是不能幫助日本。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此後盟軍的勝利和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對珍珠港的襲擊標志著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主力的轉折點。但世界海軍強國對這一點一直到後來珊瑚島海戰和中途島戰役後才明白過來。
[編輯本段]2.南美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1879-1884),War of the Pacific,智利與秘魯、玻利維亞的戰爭
War of the Pacific in Southern America
智利同玻利維亞、秘魯爭奪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馬荒漠硝石產地的戰爭。阿塔卡馬荒漠位於玻利維亞、智利和秘魯的交界處,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從未明確劃定歸屬。三國獨立後,玻利維亞據有阿塔卡馬荒漠中部安托法加斯塔地區,秘魯佔有荒漠北部塔拉帕卡地區,智利則取得荒漠南部地區。三國均認為對荒漠地區擁有主權。由於在阿塔卡馬荒漠中部和北部發現豐富的硝石礦藏,三國爭執更加尖銳。1866年,智利與玻利維亞簽訂邊界條約,規定以南緯24°線為兩國邊界,南緯23°線與25°線之間一切礦產品和輸出產品的關稅,由兩國平分。同年,智利和英國合資經營的硝石公司同玻利維亞簽訂合同,取得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區的開采權。1874年玻智兩國簽訂新約,規定智利政府放棄南緯24°線以北地區的全部權利,玻利維亞同意在25年內對智利公司不提高現行稅率。1878年,玻利維亞決定對智利公司增加稅額。智利公司根據1874年條約拒絕交納。玻利維亞決定沒收其全部資產並公開拍賣。1879年2月14日,智利在英國資本家的支持下,出兵佔領玻利維亞領土安托法加斯塔,南美太平洋戰爭爆發。秘魯因曾與玻利維亞簽訂一項秘密同盟條約,不久也捲入沖突。同年4月5日智利正式向玻、秘兩國宣戰。智利擁有一支兩倍於秘玻聯合艦隊的海軍,在梅希約內斯附近海戰中獲勝,取得了海上控制權。11月初,智利軍隊在秘魯皮薩瓜登陸,全殲當地守軍,迅速佔領了塔拉帕卡省全境。1880年初,智利軍隊在秘魯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陸,佔領莫克瓜,通過荒漠地帶,在塔克納和阿里卡兩次戰役中打敗了玻秘聯軍。至此,智利軍隊已佔領了玻秘兩國太平洋沿岸全部硝石產地。玻利維亞失去了繼續進行戰爭的能力,並實際上退出了戰爭。1881年1月17日智利軍隊攻佔秘魯首都利馬。1883年10月20日,秘魯與智利在利馬北部安孔城簽訂條約,結束了太平洋戰爭。根據安孔條約,秘魯將塔拉帕卡省割讓給智利,並將塔克納和阿里卡兩地區交給智利管轄10年。玻利維亞則先後於1884年和1904年與智利簽訂瓦爾帕萊索協定和「和平友好條約」。玻利維亞喪失了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沿岸之間的全部領土,變成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嚴重地影響了其經濟的發展。
Ⅸ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幾個國家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同時與美國,荷蘭,中國,英國和蘇聯開戰。
1、中國
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它完全侵佔了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 從那時起,它先後在華北和上海發生了事件,並引發了戰爭。 國民政府採取了妥協政策以避免沖突。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在日本發動後,重慶國民政府於12月9日正式向日本宣戰。
2、美國
1941年12月7日,日本襲擊珍珠港後,美國向日本宣戰,日本開始攻擊美國,菲律賓和關島。 美軍是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力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
3、荷蘭(流亡政府)
1942年,荷蘭,印度尼西亞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共和國於1950年8月成立。1963年,他恢復了被荷蘭入侵的西伊里安。
4、英國
1941年12月7日,在寺廟首都指揮下的40多萬日本南部軍隊襲擊了英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緬甸。
1942年3月,英美參謀長聯席會議達成了區域責任協議,太平洋是美國的責任,而印度洋和蘇門答臘則由英國控制。
4月,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荷蘭政府一致同意建立西南太平洋軍事司令部,同時制定和頒布總指揮官的行為守則。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的建議,麥克阿瑟將軍被羅斯福總統任命為西南太平洋劇院盟軍區的最高指揮官。
5、蘇聯
1945年8月,蘇聯在雅爾塔會議上履行了協議。 在納粹德國投降後的三個月內,它向日本宣戰。 在這次軍事行動中,蘇聯徹底擊敗了日本關東軍,佔領了中國東北部和朝鮮半島北部。 ,南薩哈林和千島群島,加入了太平洋戰爭。
(9)抗日戰爭美國日本擴展閱讀:
日本共侵略過30多個國家
亞洲國家:中國(包括香港、澳門);蒙古;菲律賓;馬來亞(包括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印度支那(包括現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包括汶萊、東帝汶、新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泰國;緬甸等國。
歐洲國家:英國(英屬香港、英屬馬來亞含新加坡、英屬緬甸、英屬印度);葡萄牙(澳門、東帝汶);法國(法屬印度支那,現越南、寮國、柬埔寨);荷蘭(荷屬印度尼西亞);蘇聯(張鼓峰事件)。
澳洲:澳大利亞(澳屬巴布亞)。
Ⅹ 抗日戰爭爆發時,美國在幹嘛,為何不出兵打日本
美國和西方諸如法國英國等國當時由於一戰的巨大破壞以及美國大蕭條的影響而回盛行孤立答主義情緒,對外採取不幹涉的態度,美國國會不同意羅斯福對軸心國的侵略採取行動。
所以即便是面對沒多大利益沖突的德國,羅斯福1940年向英國提供的援助也只能採取租借和領土換武器的形式。而美日在西太平洋存在利益沖突,美軍又遠遠沒有準備好對日作戰,於是選擇暫時不和日本對立,所以對華就只能拿出飛虎隊這樣志願者形回式的援助。直到珍珠港遭到日本襲擊,孤立主義倒台才得以參與戰爭。
另一方面來說,美國由於孤立主義的影響軍力一直有限,海軍的實力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不及日本,陸軍水平也就和日本半斤八兩,直到日本攻擊珍珠港使得美國進行總動員全力投入軍工生產,美國的軍事實力才開始突飛猛進的增長,即便如此,直到42年6月中途島大戰前美國海軍仍處於一定劣勢。至於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本來海陸軍就不行還遠隔重洋,美軍就算介入了中國戰場也不見答得打得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