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山海關戰役

抗日戰爭山海關戰役

發布時間:2021-03-02 04:08:47

㈠ 山海關以前經歷過什麼戰爭

歷史上山海關曾發生過百餘次戰爭,其中明末以後有5次大戰血染雄關:
1644年,甲申石河大戰,吳三桂在威遠城跪迎多爾袞,引清兵入關擊退李自
成;1900,八國聯軍火燒老龍頭,留下座座侵略軍的營盤;1933年日
寇入侵,中國軍民在榆關打響了長城抗戰第一槍;1945年山海關保衛戰,解
放軍成功阻擋了國民黨軍隊向東北進犯的攻勢……
清兵的五入中原皆是繞過山海關 而清軍雖雖然穿過燕山 透入河北 但卻未能打下北京 扼守河北與遼東之間的主要咽喉——山海關,清軍就算穿越燕山險要,透入河北,也不能站穩足跟。 滿清入主中原,決定性的一步也是山海關的打開。清興自遼東,進入中原的主要通道是遼西走廊。雖然明朝在遼東的軍事行動頻頻敗北,但憑 借山海關及寧遠、錦州等據點,始終控制著遼西走廊。清軍雖然數度自西北迂迴入邊,但效果主要是擾掠性的。李自成進入北京後,沒有及時 處理好對吳三桂的安撫和山海關的防禦等問題,吳三桂舉關降清,使清軍爭奪了幾十年夢想打開的遼西走廊通道為之洞開,清軍遂得以長驅直 入。農民軍無法抵擋清兵之鋒銳,一再敗退,中原遂落滿清之手。明清多次戰爭均未在山海關也是因為 山海關是明朝最後也是最堅固的防禦所以但有可能都要御敵於關外,這樣才能占據主動,袁崇煥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於寧遠御敵。至於資料歷史書中很多都有的。

㈡ 日本人先佔領山海關,還是先佔領盧溝橋

先是山海關,後面再是盧溝橋。

1、山海關戰斗是1933年1月2日至日在山海關一帶中國國軍東北邊防軍第九旅阻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是抗日戰爭初期的一次主要戰斗。一營營長及二、三、四、五連連長均犧牲。日軍佔領山海關。

2、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2)抗日戰爭山海關戰役擴展閱讀:

盧溝橋事變的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軍挑起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並一手炮製了偽「滿洲國」。日軍佔領東北後,將魔爪伸向華北,陰謀策動「華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國國防方針》及《用兵綱領》,公然宣稱要實現控制東亞大陸和西太平洋,最後稱霸世界的野心。

8月7日,日本五相會議通過了《國策基準》,具體地規定了侵略中國,進犯蘇聯,待機南進的戰略方案。同時,還根據1936年度侵華計劃,制定了1937年侵華計劃。

從1936年5月起,日本陸續增兵華北,不斷製造事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華北局勢日益嚴峻。當時,守衛平津地區的中國守軍為第29軍,軍長宋哲元兼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㈢ 誰知道山海關保衛戰是怎麼回事,最好詳細點

為了擋住沿北寧線北上的國民黨軍登陸部隊,10月19日,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我黨方針是集中主力於錦州、營口、沈陽之線,次要力量置庄河、安東之線,堅決阻止蔣軍登陸及殲滅其一切可能的進攻,首先保衛遼寧、安東,然後掌握全東北,放棄過去分散的方針。」據此,東北局調整軍事部署,遂將主力部隊迅速集中於錦州、沈陽一線。
到了10月下旬,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從各戰略區調到東北的部隊和幹部,除少數在北滿、東滿地區配合東北抗日聯軍部隊執行開辟新區工作外,主要分布於沈陽、安東、錦州為中心的南滿、西滿各地,並以位於錦州附近之冀熱遼部隊和冀中第31團,迎擊國民黨軍從山海關或葫蘆島沿北寧路的進攻;由山東軍區渡海前來之第6 師、第5 師兩個團及部分地方武裝負責營口、安東方面的防務。
陸續集結於秦皇島的國民黨第13軍,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及其航空兵的掩護下,搶修通往山海關的鐵路,逐步逼近山海關。
此時,山海關周圍的中共武裝計有:冀熱遼軍區第19旅之46團、47團;第22旅之64團駐防山海關;第15軍分區第17團,第52團約2000人及3 個游擊隊1500人,共3500人圍困遵化;16軍分區2 個團(系收編的討伐隊)約1800人,加3 個游擊隊約2000人,共約3800人在豐潤以東鐵路沿線活動;17軍分區第14團約1100人活動於豐潤、唐山線;第49團約600 人在灤縣一帶活動;18軍分區第56團約1000人,另3 個游擊隊活動於灤縣以南鐵路線。李運昌部雖然人數多,但多為進入東北後才擴編的新部隊,戰鬥力很弱。另3 個小團在唐山附近活動。詹才芳部6000人由玉田調到撫寧。11月2 日,經由承德增援的山東解放軍第7 師1 萬餘人趕到山海關。綜合實力為2.7 萬人。擔任山海關防禦任務的也只有萬餘人,而需要防禦的陣地,從東南海邊到西北九門口、田家崗、黃土嶺計有50餘公里。因此,困難重重。
而國民黨方面的兵力截至11月4 日,塘沽至秦皇島段有美海軍陸戰隊第3 師1.8萬人;國民黨第13軍、第94軍之53師、121 師等部5 萬餘人;另有日軍9500人,偽軍1.7 萬人,總兵力達8 萬餘人。占絕對優勢。
蔣介石海運第13、第52軍這一招著實厲害。是其在沿平綏、同蒲、平漢、津浦、4 條鐵路線進兵受阻、「行政接收」東北計劃受挫後,所走的第一步「好棋」。此著企圖在於向東北大門山海關進攻,破關後再大舉進兵東北,以實現其武力接收東北的新計劃。
而此時,中共中央決定調往東北的大批部隊和幹部尚在北進途中。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人民自治軍遵照中共中央關於「堅決拒止蔣軍登陸」。「放棄過去分散的方針」、「守住東北大門」、「竭盡全力霸佔全東北,萬一不成亦造成對抗力量,以利將來談判」的指示,改變過去分散布置的部署,依靠已進入東北的部隊,集中主力對北寧路榆錦段來犯之敵作戰,以節節抗擊敢於踏上黑土地的國民黨軍。
坐陣延安的毛澤東,在此前後不斷接到國民黨軍北上的情報,憑著政治家的敏銳洞察力,他感到了一場大戰將在東北爆發。11月4 日,他以中共中央名義電告東北局羅榮桓等,指出:「戰爭中心將轉入東北,必有一場惡戰。」同日,中央軍委給林彪、彭真的指示電也提出:「11月至12月中旬將是蔣與我武裝爭奪東北的另一次高峰,戰場是在遼寧南部、錦州、熱河、冀東地區。我必須集中可能的力量,爭取這次戰略性質的決戰勝利,奠定我鞏固的大根據地。」
毛澤東此時把扼守山海關關門堵截蔣軍的希望寄託在李運昌及其冀熱遼部隊身上。因為,第一,李運昌部最早進入東北,發展又最快,兩個月時間部隊擴軍達8 萬人之多,而且又是新槍新炮。直到10月上旬,李運昌還徵用了不少馬車運送武器,支援北上的各解放區來的八路軍部隊呢。第二,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地勢險要,長城在此依山傍海,蜿蜒而上,經義院口、九門口、角山寺形成一條防線,易守難攻。正因為如此,10月下旬,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將山海關、錦州一線防禦交給李運昌負責。
11月1 日,中共中央還直接致電李運昌日:你即在彭真、林彪指揮下擔任山海關、錦州地區指揮作戰、整編部隊,運輸幹部等項任務。而以作戰為中心任務,堅決殲滅北進之敵,不要回冀東。詹才芳編成之野戰軍及在山海關、錦州地區之一切軍隊及地方工作統歸你指揮,而你則接受彭、林指揮。此時的李運昌心理壓力很大。雖說現在手上兵強馬壯,但兵力並不集中,大部分分散在遼西各個地區,現有的幾個團目前仍在山海關至錦州一線擺開,真正守在山海關的部隊僅有沙克的兩個團。此外,冀東的八路軍部隊雖參加過八年抗戰,但打游擊戰多,打正規的陣地防禦戰的機會卻較少,部隊能否戰勝美械裝備的正牌「國軍」是他所擔心的。
因此,在10月30日,李運昌電告中共中央:秦皇島美軍掩護頑軍向我山海關駐軍進犯,在石河發生沖突,該地情況不明。山海關只有新編……約2300人,戰鬥力不強,情況危急。速告楊國夫率部到山海關增援,此間部隊分散沿岸,調不動。不少部隊缺武器彈葯,不能應戰。
10月30日上午,美軍和國民黨軍一部進攻海陽鎮。
10月31日,美軍和國民黨軍侵佔北戴河。同日晚,另一部美軍和國民黨軍向山海關以西的石河進攻,占據范家營、西富店、南李村、鐵庄、東鹽務、王家嶺、太和寨等8 個村莊。
11月五日晨7 時,美軍14人和國民黨軍300 人向昌黎東北之北寧路上留守營車站進攻,該地為國民黨軍佔領。
同日,中共中央電示李運昌並告彭真:由李運昌在彭真、林彪指揮下擔任山海關、錦州地區指揮作戰、編整部隊。運輸幹部等項任務,而以作戰為中心任務。堅決殲滅北進之敵。
同日午後,國民黨第13軍兩個連兵力犯海陽東北5 里之纓庄、張庄,另有美軍乘數輛汽車率領蘆台偽軍一部向守軍山海關前沿陣地作試探性進攻,被擊退。
11月2 日,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親到秦皇島督戰。在這關鍵的時刻,為策應山海關自衛阻擊戰,山東軍區第7 師師長楊國夫率領第19、第20、第21團,以強行軍進抵山海關,並立即投入戰斗,接管了山海關正面防禦陣地。楊7 師是步行一個余月從山東趕到山海關的。楊國夫是安徽霍丘人,1929年參加紅軍,紅軍時期擔任過團長,文化雖然不高,但為人精明強干,能征善戰;是真正的軍事指揮家。其所率的7 師是山東八路軍的主力部隊。當時是在長途跋涉,異常疲憊的情況下,硬憑著一些有限的輕武器抗擊國民黨軍的。
山海關戰役打響後,出現一個怪現象:由於國共雙方彼此都缺乏了解,因此交手時都十分謹慎。當時據李運昌部估計由秦皇島登陸之敵兵力有5 萬人,加上美軍和偽軍達8 萬人;國民黨方面估計中共軍隊也有5 萬之眾,並且裝備了東北日軍的武器,戰鬥力很強。其實是蔣軍過高地估計了守軍的戰鬥力,所以行動謹慎,不輕易發動進攻,而是加緊構築工事,擺開了正規、持久作戰的架勢。
11月4 日,國民黨軍第13軍繼續擴展佔領北到石門寨南6 里之大王莊、小王莊一帶,南至海岸,西到海陽,東至山海關八里處之石河地區。
同日11時,美軍7 人乘汽車一輛駛進山海關47團陣地,被阻擊,擊傷、俘獲美軍7 人,繳短槍7 支。
此後,國民黨軍向山海關守軍送出通碟稱:限6 日退出山海關,撤出鐵路100 里,否則,其第89師將大舉進攻。
11月5 日晨7 時,國民黨軍向山海關以西之娘娘廟、二郎廟的守軍陣地發動大舉進攻。守軍發揚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奮起反攻,奪回已失之陣地,將進攻之敵趕出山海關。
11月6 日,身經百戰的楊國夫決定主動突擊一下,於是利用是日夜暗,突襲山海關以西之孟家店和前後七里寨敵軍,激戰徹夜,斃、傷敵300 餘人,俘敵50餘人。
11月7 日,中央軍委電示李運昌、詹才芳:美軍直接向我作戰,助頑向我進攻,我應堅決抵抗。所俘之美軍7 人,應暫扣留,並向美軍抗議,將二切情形及美俘之供詞公開發表,速由新華社告延安,延安亦向美軍總部抗議。但不應虐待美俘,應做爭取工作。
同日,中共中央軍委又給李運昌、黃克誠、詹才芳等發電指示:山海關附近已發生戰斗。3 師部隊到達冀東了解當前情況後,即取捷徑向錦州前進,但是必須隱蔽,不要使頑軍發現我軍大部隊進入錦州,可以從山海關以西以北離頑軍作戰地帶數十里以外的地區,繞過頑軍進入山海關以東的鐵路線上前進。
11月8 日,山東第7 師又以2 個營兵力出擊,奪回古城。黑河庄、紅瓦店村等陣地。
打了勝仗後,就有了發言權。楊國夫向上級報告說,頑軍特點是射擊准確,火力強,指揮靈活,通信聯絡極好,每個陣地都安有電話。但害怕八路軍刺刀見紅,只要八路軍一沖,該敵就後退。
李運昌是山海關戰役的總指揮員,這時其擔心才一掃而光。11月9 日,他向彭真。林彪致電說:目前頑軍三個軍已在秦皇島登陸,數度企圖進佔山海關,均被我打回。應於目前固守山海關、九門口,而以助守石門寨、海陽鎮,灤河鎮,局限頑於狹小范圍內。並不斷以夜摸襲擊動作消滅其分散駐守之敵,增加其物資生活困難,消滅其士氣。頑大軍久駐狹小范圍,人地生疏,不能展開,吃燒均較困難,後兵艦撤走則等於瓮中之鱉,不難全部殲滅,東北可無大憂矣。
山海關前線的樂觀情緒傳到延安後,毛澤東於門月門日在給梁興初的電報中也認為「頑軍火力盛,士氣低。」「最怕沖鋒,一沖即潰。」並認為山海關一線如能堅持一個月兩個月,於大局極有利。「然而山海關的實際戰況與想像完全不是一回事。
11月8 日,國民黨軍最驍勇善戰的將領之一的杜聿明來到秦皇島,秉承蔣介石打出山海關,武力佔領東北的旨意,立即召集13軍將領會議。在會議中,當杜聿明聽到13軍軍長石黨所謂共軍火力強大,不可輕易進攻,建議加強工事,穩固防守等的匯報後,十分驚訝,他根本不相信石覺等的匯報。經實地勘測後,他召開營以上軍官會議,專門布置了進攻事宜。
11月9 日,國民黨軍繼續向山海關鎮和撫寧進攻。山海關守軍頑強反擊。第13軍重新調整部署,將其主力一部轉向石門寨至九門口方向進攻,形成對山海關的迂迴態勢,但仍無大的進展。
11月10日,中共中央電示東北局:目前只爭半個月,半個月內黃永勝、文年生兩部5000人,梁興初、黃克誠兩部4 萬多人必能到沈陽、錦州線。望今山海關我軍堅持半個月,即有辦法。
11月11日,在杜聿明等指揮下第13軍在美軍飛機掩護下,再次向山海關發動猛烈進攻。守軍各部隊在南自海邊,北至九門口、城子峪、黃土嶺的百里防線上,頑強阻擊,戰斗異常激烈。各陣地與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浴血苦戰,打退其多次進攻。
11月12日,國民黨軍一個營攻佔山海關南龍腰陣地。
11月14日14時,中央軍委給山海關前線指揮官李運昌。沙克發電指示:山海關、綏中、興城之線,必須堅守,掩護主力黃梁集中錦州,時間至少三星期,多則兩個月,望動員民眾,構築多道防禦工事。
11月15日,中央軍委給林彪、彭真、羅榮桓回電:你們11月15日給黃梁、楊國夫電已轉去,並令他們依照你們電令以先頭一部,配合楊國夫,打擊山海關、義院口方面之頑軍,主力迅速轉到綏中、興城之線。
11月30日,由越南海防海運至秦皇島的第52軍趙公武部全部登陸。14日,杜聿明重新下達了進攻命令。他重申了蔣介石的「連坐法」規則,嚇得各級軍官誰也不敢消極怠慢了。
15日,以第13軍全部及第52軍主力共5 個師,在炮兵和飛機配合下,猛攻守軍陣地,並以第52軍之25師和第13軍之89師出九門口,經角山寺東麓對山海關守軍側背的薄弱部位進行包圍。
杜本人也親自督戰。由於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太大,楊國夫的7 師盡管全力阻擊,但也攔不住強大敵人的全力沖擊。
楊7 師頂不住了。他及全師從山東由陸路長途行軍至山海關,沒經休整即投入戰斗。當時幻想到東北後能拿到新槍新炮,但到了山海關才發現根本不可能。戰斗中與山東地區完全不同,沒人送飯送水,甚至連傷員都找不到人抬。左右配屬的部隊,大多是臨時「擴軍」湊合起來的部隊,一聽見炮響就四下潰散。當楊國夫得悉九門口、義院口均已失守,如再不轉移,全師將有被合圍的危險情況後,沒等李運昌的命令,於16日早撤出山海關,沿北寧路後退,僅留下少數部隊擔任掩護。
16日早晨,國民黨第13軍向山海關正面發起總攻,然而得到的回答是一片寂靜。
後來,杜聿明才知道,守衛山海關的中共主力已於16日晨撤出了山海關。
對於撤退的原因,李運昌這樣說:「從11月8 日至16日,敵以7 萬人向山海關九門口正面進攻,激戰多次均被我軍擊退,乃以三個團出城子峪口,迂迴山海關和九門口側後,企圖包圍我軍。我因兵力不足,無預備隊阻擊敵人,在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下,不得已於11月16日撤出山海關。是日下午,13軍與52軍一部在山海關以東地區會合,蔣軍終於佔領了山海關城,打開了陸路通向東北的大門。」
山海關阻擊戰,前後激戰半月余,遲滯了國民黨軍進攻,有效地掩護了新四軍3 師、山東解放軍等主力部隊進入東北,並為日後戰勝國民黨軍積累了經驗。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山海關戰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