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軍事裝備圖片

抗日戰爭軍事裝備圖片

發布時間:2021-03-02 02:22:34

⑴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過哪些稀有武器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過哪些稀有武器?

二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過哪些稀有武器?那義大利炮必須上榜!

不過不是李團長用的那門山炮,而是高射炮。

MP-18沖鋒槍

抗戰初期,德國和蘇聯給了中國不少援助。

⑵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和日軍分別使用的是什麼武器

一、中國軍隊使用的武器:

1、7.9毫米「毛瑟」二四式步槍:中國軍隊使用的步槍有部分是由德國、捷克等國進口的7.1米「毛瑟」98式步槍,更多的是中國仿造的各型7.9毫米「毛瑟「步槍。其中以第11廠、41廠、鞏縣兵工廠、漢陽兵工廠等製造的為多。該槍初速810米/秒,標尺射程2000米。

2、7.9毫米捷克ZB-26式輕機槍。

3、7.9毫米」馬克沁「二四式重機槍。

4、7.63毫米」柏克門「沖鋒槍。

5、11.43毫米「湯姆森」M1921式沖鋒槍。

6、7.63毫米「毛瑟自來得」1898式半自動手槍。

7、漢陽兵工廠於1921年仿造過十發駁殼槍。

8、山西兵工廠造的口徑為 11毫米毛瑟自來得手槍。

9、中央修械所仿造出德國毛瑟M1932式自動手槍。

二、日本軍隊武器:

1、6.5毫米三八式步槍。

2、6.5毫米十一年式及九一式輕機槍。

3、6.5毫米三年式及7.7毫米九二式重機槍。

(2)抗日戰爭軍事裝備圖片擴展閱讀:

中日兩國軍隊武器裝備總體上的差異總結:

日本依靠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了2億3千萬兩白銀(含高額利息,相當於日本全年收入的3倍多)及大量經濟利益。

日本將賠款85%充作軍費,到1937年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完備的軍火工業、武器裝備全部自給、可為其侵略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各種軍備保障的帝國主義強國。

中國由於飽受包括日本在內的帝國主義列強的宰割及支付巨額賠款,經濟基礎薄弱,只能生產部分輕武器及子彈,而且數量遠遠不能滿足軍隊裝備及作戰需求。

在重武器方面則完全依賴向外國采購,一旦在戰爭中對外軍事補給線被切斷,武器裝備只能隨著作戰消耗而減少,從而導致了抗日戰爭中武器裝備敵優我劣、敵強我弱的基本態勢,也給中國人民留下了「落後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

兩國軍隊武器裝備彼強我弱的巨大差距,主要體現在日本雄厚的經濟基礎以及發達的軍火工業,使得日本軍隊的各種武器裝備在20世紀30年代就全部實現了自給,並可源源不斷地補充戰場的損耗。

抗戰全面爆發時,日本的鋼鐵產量是中國數十倍;輕重武器生產量也是中國的數十倍,而中國只有部分步兵輕武器包括迫擊炮可以仿造自產,還遠遠滿足不了戰場的需求,至於重型火炮、坦克、飛機、軍艦等武器裝備只能仰賴向外國購買。

以抗戰全面爆發的1937年為例,日本當年生產了大口徑火炮744門,中國連一門也造不了;日本當年製造坦克330輛,中國1輛也造不了;日本當年造了汽車9500輛,中國仍是一輛造不了;日本當年生產軍艦52400噸,中國連一噸也造不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軍網—抗日戰爭時期中日軍隊武器裝備之比較



⑶ 抗日戰爭中國軍主要裝備是什麼

國民黨的嫡系部隊,在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時候,接受了蘇聯的軍事援助,建立了黃埔軍校,武器也由蘇聯提供,第一次為俄式化。第二次,在30年代初,進行對紅軍的「圍剿」的時候是德國的軍事援助,武器裝備德式化,二戰中,爭取美國援助,武器美式化,其中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全部配備美式裝備的張靈甫74師被我軍殲滅在孟良崮。

1937年7月抗戰爆發,武器彈葯消耗巨大,國民黨戰前所積攢的家底根本支持不了多久,能否得到充足的武器裝備成為決定戰局的關鍵.當時國民黨的武器來源有兩個:進口和自己生產.由於重工業基礎薄弱,國民黨兵工廠的水平是比較低的,不僅生產不了飛機和坦克,而且連最基本的槍支和子彈的生產能力也不能滿足需求.在當時的條件下,進口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自清朝末年起德國就是中國最重要的武器進口來源地,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38年.抗戰前國民黨就通過進口德國武器裝備組建"德械師",國民黨從德國進口武器裝備所需資金主要用鎢礦砂,錫,銻,桐油等物資支付.1937年7月抗戰爆發,國民黨加大了德國武器的訂貨量.在日本的強烈抗議下,1938年5月德國宣布停止對中國出口武器,最後一批武器於8月份運抵中國.從抗戰爆發到德國停止供貨為止,國民黨從德國進口的武器裝備包括:飛機12架,105毫米榴彈炮36門,迫擊炮800門,37毫米戰防炮500門,13.2毫米高射機槍300挺,機槍1萬挺,步槍5000支,駁殼槍2萬支,手槍4400支;150毫米炮彈6000發,105毫米炮彈3.6萬發,迫擊炮彈190萬發,37毫米炮彈50萬發,子彈1.6億發.

抗戰爆發後的1937年8月21日,國民黨與蘇聯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便開始以貸款的形式向國民黨提供武器裝備,貸款由中國用礦產和農產品償還.蘇聯對國民黨的武器供應持續到蘇德戰爭爆發.在這將近4年時間里國民黨從蘇聯進口的武器裝備包括:飛機885架,坦克82輛,汽車1540輛,115毫米榴彈炮80門,76毫米野炮160門,76毫米山炮50門,高射炮270門,45毫米戰防炮50門,37毫米戰防炮380門,航空機槍120挺,重機槍1300挺,輕機槍5300挺,步槍5萬支,沖鋒槍3000支;航空炸彈3.11萬顆,115毫米炮彈12.68萬發,76毫米炮彈16萬發,45毫米炮彈7.5萬發,37毫米炮彈61萬發,高射炮彈31.44萬發,子彈1.84億發.(中國向蘇聯支付的物資包括:鎢礦砂31177噸,錫13162噸,銻10892噸,鋅600噸,汞560噸,鉍18噸,茶葉30293噸,生絲309噸,羊皮223萬張,羊毛14300噸,豬鬃6340噸,桐油8868噸)

抗戰爆發後國民黨還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了一些武器裝備(到貨量)

從英國進口:飛機36架,子彈1667萬發
從法國進口:飛機24架
從義大利進口:裝甲車101輛
從比利時進口:步槍5.4萬支,子彈3867萬發
從捷克進口:輕機槍1829挺,步槍5000支,子彈2600萬發
從瑞典進口:子彈1.18億發
從匈牙利進口:子彈1500萬發

抗戰爆發後的1937年下半年,國民黨得到了從美國運來的279架飛機和1205萬發子彈,這批貨是戰前訂購的.由於中立法案的制約,此後美國便停止了對中國的武器出口.1939年11月美國修改中立法案,可以向交戰中的國家出口武器,但必須以現金購買,自行運輸.租借法案出台前美國陸續向國民黨提供了4筆小額貸款,分別是1939年2月的桐油貸款(用桐油償還),1940年4月的錫貸款(用錫償還),1940年10月的鎢砂貸款(用鎢礦砂償還),1941年2月的金屬貸款(用鎢礦砂,錫和銻償還),這些貸款規定用於在美國購買除武器彈葯外的其他物資.國民黨買回了一些物資(汽車,油料,輪胎,汽車和飛機零件,工業器材等).1941年3月11日美國出台租借法案,向符合美國利益的國家提供援助,1941年5月6日美國宣布將中國列入援助對象,自此美國開始正式向國民黨提供軍事援助.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從美國得到的武器裝備的粗略數字:飛機1394架(包括美國駐華空軍的飛機),坦克108輛,裝甲車36輛,汽車約2萬輛,155毫米榴彈炮36門,105毫米榴彈炮約200門,75毫米野炮約100門,75毫米山炮約500門,37毫米戰防炮約300門,迫擊炮約2000門,火箭筒1030支,噴火器約150支,槍榴筒約6000支,14毫米戰防槍1269支,重機槍約1500挺,輕機槍約8000挺,步槍約15萬支,沖鋒槍約3萬支,手槍約3600支;各類炮彈約220萬發,火箭彈約6萬發,子彈約7億發.



其中DP-27輕機槍為圖中樣式

斯普林菲爾德M1903式步槍,又叫春田步槍。它的旋轉後拉式槍機仿自德國98系列毛瑟步槍,因此可以認為是毛瑟步槍的變型槍。當時中國自己製造的中正式步槍也是仿自毛瑟1924式,因此兩者外形相似,中國士兵就把M1903式稱為「花旗中正式」。但M1903有一個獨特的單發供彈裝置,利用一個操作塊限制槍機的後退距離,從而截斷下方彈倉的供彈,由射手從拋殼孔供彈。這樣能在陣地戰等情況下,打一槍壓一彈,保留彈倉里的子彈,等到與敵遭遇、近戰時,再打開操作塊,就有足夠的子彈持續射擊。

還有大量武器可以參考【網路貼吧】http://tieba..com/p/2523720902

謝謝!

⑷ 抗日戰爭時期中日的軍事裝備是怎麼樣的

由於明治維新開始日本走工業化道路,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他們已經有了完整的工業和軍工體系,日軍裝備在當時比中國強,但受到技術、資源、能源限制,跟德國、美國甚至蘇聯比就差多了。

⑸ 求國民革命軍抗日戰爭中重型武器圖片,要帶名稱

手上暫時沒圖,先發一下名稱。
IG.18 75mm步兵炮,德國製造。
Pz.kfw I 一號輕型坦克,裝備布雷達專20mm機炮,德國製造。
維克斯六屬噸坦克,37mm炮,英國製造。
維克斯Mk.I中型坦克,47mm炮,英國製造。
張學良將軍還有從法國進口的FT 17戰車隊,FT17輕型坦克,裝備APX SA18 37mm戰車炮,或ZB26輕機槍。這種火炮中國曾經仿製過,叫遼二三型步兵炮。
蘇制SB2型輕型轟炸機載彈量三噸左右。美製戰斗機霍克II型,霍克III型,霍克75M型,後來還有P40戰斧。
美軍援助的M4A1謝爾曼中型坦克。(遠征軍專用)
暫時能想起來的就是這些。望採納

⑹ 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展示的軍事武器有哪些

紅旗9地空導彈:屬第三代地面防空武器裝備,主要用於抗擊各類航空空襲目標。該武器系統主要由雷達、垂直發射車、導彈和支援保障裝備等組成,是我軍中遠程防空裝備。
紅旗6炮彈防禦系統:主要用於對突破我防禦體系中遠程攔截的空襲目標進行末端攔截摧毀,對我重點目標實施防護。該武器系統通過近程地空導彈和多管速射高炮的結合,實現末端防空攔截。
紅旗-10艦艇自衛防禦導彈武器系統,能夠在距離海面1.5米~10米的高度上摧毀敵軍目標。它可在10秒內鎖定目標,作為一種海軍點防禦導彈系統,紅旗-10對防禦系統未能攔截的低空導彈的反應速度尤其快速,這種導彈可被用於保護地面部隊和海上編隊,可有效攔截各種類型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等。
鷹擊83K空艦導彈和鷹擊12A艦艦導彈,鷹擊62A導彈
東風-15B彈道導彈,東風-16彈道導彈,長劍-10A常規導彈
紅旗-12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是我國自主設計的中高空中程地面防空武器裝備,主要用於抗擊各類航空空襲目標。該武器系統作戰裝備由天線收發車、指揮控制車、導彈、導彈發射車等組成。東風26(DF-26)中遠程彈道導彈是我國研製的先進固體中遠程彈道導彈。
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中國第二代固體洲際戰略導彈部隊的中堅力量。
核導彈第二方隊,東風-5B洲際導彈

⑺ 抗日戰爭中使用過的所有武器裝備

馬尾手榴彈

這種手榴彈比較奇怪,一個圓圓的彈體後面結著一根粗粗的麻繩,很有點中國古代流星錘的味道,我們在電影電視作品中很少看到這種武器,但實際情況是這種武器在紅軍和早期的八路軍當中相當流行,而後來看到的鬼子香瓜手雷和仿製M24的木柄手榴彈,當時可是可遇不可求的高檔品呢。

漢式(漢陽造)步槍
從1895年開始, 湖北槍炮廠開始生產此型步槍。一直到1944年21廠改造中正式步槍,本型步槍在中國前後生產了將近50年。

主要生產者為位於湖北漢陽之漢陽兵工廠,因此一般稱之為漢陽造。抗戰時其步槍廠於1938年交與21廠,因此從1939年至1944年生產的漢陽造在槍匣上印有□字廠徽及『漢式』字樣。

由於生產時間長遠,民初中國所有的戰役此槍幾乎無役不與,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內。

漢式(漢陽造)步槍
作業原理: 旋轉槍栓, 雙前栓榫鎖定, 手動
彈匣容量: 外露單排彈倉,5發, 曼里夏式彈□
瞄準具: 表尺照門, 刀片形準星
口徑: 7.92mmx57
槍管長度: 29.13"
槍重: 4.14 kg

鞏造九八式步槍

作業原理: 旋轉槍栓, 毛瑟式前栓榫鎖定, 手動
彈匣容量: 內藏式彈倉,5發
瞄準具: 表尺照門, 刀片形準星
口徑: 7.92x57mm
槍管長度: 73.8公分
槍重: 4.08 Kg

中正式步槍

抗戰期間晉冀魯豫根據地的太行兵工廠內,曾仿製過這種步槍供八路軍使用。

作業原理: 旋轉槍栓, 毛瑟式前栓榫鎖定, 手動
彈匣容量: 內藏式彈倉,4發
瞄準具: 表尺照門, 刀片形準星
口徑: 7.92x57mm

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是一種手動槍機步槍。在中國俗稱三八大蓋,是因其槍機上有一個拱形防塵蓋有如蓋子般而得名。防塵蓋在開栓拋殼和推彈關栓時,能隨槍機一起後退或前進,起到防塵作用。

1905年,三八式步槍在東京小石川炮兵工廠定型生產,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號: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為三八式步槍,從那時起三八式步槍就成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三八式步槍曾大量裝備中國軍隊,尤其是抗日戰爭結束,侵華日軍投降後,繳獲的三八式步槍在中國國共內戰期間廣泛使用。朝鮮戰爭初期三八式步槍是中國志願軍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三八式步槍
作業原理: 旋轉槍栓, 毛瑟式前栓榫鎖定, 手動
彈匣容量: 內藏式彈倉,5發
瞄準具: 表尺照門, 山字形準星
口徑: 6.5x50mmSR
槍管長度: 79.7cm
槍重: 3.95 Kg.

四四式騎槍

這種槍1909年在日本開始試制,在1910年底定型,命名為「四四式騎銃」,一直生產到1940年間。我軍部隊中的四四騎槍數量不少,在朝鮮戰爭中仍有使用。

作業原理 旋轉槍栓, 毛瑟式前栓榫鎖定, 手動
彈匣容量 內藏式彈倉,5發
瞄準具 表尺照門, 山字形準星
口徑 6.5x50mm
槍管長度 460mm
槍重 3.9 Kg
兼容性 三八短銃

C96手槍

在我國南方稱為「駁殼槍」,北方稱為「盒子炮」或「盒子槍」。

該槍因威力大、故障少,彈匣裝10發子彈,性能優於日本「王八盒子」手槍,被我國抗日軍民大量裝備。

在戰場上是「王八盒子」的死對頭,是近戰中令日本鬼子膽寒的武器。

作業原理: 起落式閉鎖槍機,短後座力作業 ,半自動
彈匣容量: 10發內置式
擊發方式: 單動式
瞄準具: 表尺照門, 刀片形準星
口徑: 7.63x25mm(7.63 Mauser)
槍管長度: 3.9吋
槍重: 2 lb.
兼容性: Mauser 1896
製造廠: Mauser
製造年代: 一次大戰之後

魯格P08手槍

俗話說盒子挎魯子,一個挎一個,我軍也裝備少量德制魯格P08手槍。

作業原理: 肘節式起落閉鎖 半自動
彈匣容量: 單行排列式彈匣8
瞄準具: 凹形照門, 刀片形準星
口徑: 9x19mm
槍管長度: 101.6 mm
槍重: 0.85 kg

ZB26輕機槍

捷克式輕機槍是抗戰名槍,該槍造型特殊,稜角分明,極有立體感。一般看過抗戰影片的網友,都應該非常熟悉這款武器。捷克式輕機槍也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大量使用的一款武器。從反圍剿時期開始,到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紅軍八路軍解放軍都大量使用這款武器,其中在抗戰期間使用這款武器的數量最多。

口徑:7.90公釐
槍全長:1,165公釐
槍身重:9.0公斤
瞄準基線長:568公釐
槍管長:602公釐
來復線數:4條
來復線方向:右旋
來復線纏度:240公釐
初速:830公尺/秒
表尺射程:1,500公尺
射速:550發/分
裝彈具式樣:彈匣
裝彈具裝彈數:20發
自動方式:汽退式
冷卻方式:氣冷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

十一年式輕機槍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非常有名。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曾經繳獲過不少日軍的十一年式輕機槍。八路軍繳獲後,裝備再用的不多。據說其供彈較卡,還有射擊很麻煩,新生難以網路家教作,需要較長時間訓練才行。

工作方式:自動,氣冷
尺寸:1.1米,全重10.2公斤
口徑:6.5mm
供彈方式:彈斗供彈
有效射程:3000米
彈夾裝彈:30發
射速:500發/分

92式重機槍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曾繳獲過不少日軍92式重機槍並裝配部隊。此槍也是我志願軍裝備的重機槍之一。

全長: 1156mm
槍重為55.3kg
槍管長為698mm
口徑7.7mm
初速為732m/s
膛線右旋4條
自動方式為氣退式(Gas Operated)
射速450發/分
30發保彈板(Strip)上彈
有效射距: 1000m

抗日戰爭我軍主要使用水冷24式馬克沁重機槍,其威力大、火力強、可靠性較高,一直為我軍所青睞。

作業原理:短後坐力式
彈匣容量:250發布彈鏈
口徑:7.92x57mm
槍管長:721.2mm
槍重:20kg
相容性:馬克辛家族
製造廠:21兵工廠
製造年代:1940年代

解放軍晉冀魯豫第4縱隊自製的炸葯發射筒 飛雷炮

飛雷炮最初叫"飛送炸葯",是一種威力極強的土製炸葯包。它是用火葯推送出去的一個6~8千克重的炸葯包,只要在它落點半徑5米內,一切生命體或工事都難以逃脫毀滅的命運。它最初是用來對付敵人堡壘的,進而用以攻城,最後在淮海戰場上大顯神通。這一威力強大的武器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在1947年晉南戰役之後研究發明的成果。

八路軍的曲射平射兩用82迫擊炮

陳列在抗日戰爭館的這門口徑為82毫米、長1.23米的曲射平射兩用迫擊炮,是八路軍第129師炮兵主任趙章成同志於1941年改造成功的,適應了八路軍近戰、夜戰的要求。

趙章成是我軍著名的神炮手。在長征路上,他曾創造過用僅有的3發炮彈,連連打中敵堡,掩護17勇士強渡大渡河的奇跡。

89式擲彈筒

1942年的冀中,新官上任的日本冀渤特區司令官坂本旅團長 帶著三百多人精銳衛隊在自己的佔領區巡視。當路過一個名叫宋庄的村子的時候,這隊日軍突然遭到了埋伏在此的八路軍戰士的襲擊。

坂本旅團長是一個久經戰陣的老兵,槍聲剛一響起他就立即跳下戰馬,躲過了數發急射而來的機槍子彈。但是一發小型炮彈准確的落在他的面前,將其頭顱炸的粉碎---這個大日本皇軍的陸軍少將當場斃命!事後,日軍檢查坂本的屍體後發現:他並不是死於中國軍隊常用的迫擊炮,而是死於日軍自己的裝備-89式擲彈筒!

這種1929年研製的武器重量輕且威力大,之前准備時間又短,非常適合八路軍展開的游擊戰。到解放戰爭時期還被解放軍使用。

口徑:50毫米
射程:360米
彈葯:91式手雷

92式步兵炮

我軍應用92式步兵炮是很有歷史的。早在百團大戰時期,八路軍就留下了使用92式步兵炮的記錄。但此時由於缺乏專業炮兵人才,彈葯補充也無法保證。所以基本是隨繳獲隨用,用完就破壞。使用時間和次數都非常有限,自然也就沒什麼大的戰果。

92式步兵炮真正大規模為我軍服務是在抗戰勝利後,東北日軍武器被蘇聯紅軍大量繳獲。對於這些武器,蘇聯紅軍自己是用不著的,因此部分轉交給了進入東北的我軍部隊。直至抗美援朝,志願軍仍然大量使用92式步兵炮。

炮管長:8.79倍口徑
炮全重:0.212噸
炮全長:2.745米
炮全高:0.62米(帶防盾)
高低射角:-10度至+75度(有資料宣稱可達80度以上)
范圍射界:左右45度
最大射程:2788米
最小射程:100米

我軍的第一架飛機

1930年,我軍的力量比較薄弱,武器裝備比較落後,沒有能力製造飛機。

1930年2月的一天,一架國民黨軍用飛機在武漢飛往開封執行任務的返航途中,由於汽油燃盡,迷失航向而迫降在大別山南部宣化店附近的陳家河河灘上。我紅軍第一師三團一營繳獲了飛機,後將這架飛機命名為「列寧號」。

1931年新集解放後,成為鄂豫皖根據地的首府,「列寧號」飛機由卡房飛到新集,軍委決定成立鄂豫皖軍委航空局,任命龍文光為局長,錢均為政委,局址設在新集普濟寺內,紅軍的第一個航空局就在這里誕生了。從此中國工農紅軍擁有了第一架飛機。

「列寧號」飛機經常從新集機場起飛,兩顆紅星閃現於巍巍大別山,到固始、潢川及武漢執行空中偵察和投撒革命傳單等任務給敵人以很大的震動。之後列寧號飛機又在黃安戰役和第四次反「圍剿」的戰斗中立下汗馬功勞。1932年,由於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列寧號」飛機曾幾次隨軍轉移,戰事頻繁,巨大的飛機只好再次被拆卸分散埋在大別山。

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的M3A3「功勛坦克」

1947年1月魯南戰役打響後,華東軍政大學炮兵大隊奉命開赴前線接收繳獲的大炮,他們卻意外地在戰場上搜集到國民黨軍隊丟棄的一些坦克美製M3A3坦克。

1948年9月,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568號M3A3坦克隨坦克大隊參加了攻打永固門和濟南外城的戰斗。濟南戰役後,568號坦克被華東野戰軍授予「功勛坦克」稱號,炮手沈許也被譽為「鐵人英雄」。此後,「功勛坦克」又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屢立戰功。1950年,炮手沈許作為戰斗英雄出席了的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功勛坦克」後來也作為功勛兵器被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

戰斗全重12.4噸
乘員4人
裝有1門37MM火炮和4挺7.62MM機槍。

⑻ 誰有日軍侵華時期的軍事裝備的詳細資料,帶照片,定名為專業術語的

我有!1、手槍
駁殼槍——中國又稱「盒子炮」「自來得手槍」,其正式名稱是毛瑟M19327.63毫米沖鋒手槍
(MauserMilitaryPistol)。德國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次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當時中國軍隊的精銳部隊中(如87師、88師),連輕機槍射手都往往配發有這種手槍。在中國又稱「快慢機」。該槍機構堅固,動作可靠,火力強大,可以單發,也可以連發。採用了可卸式供彈具,包括10發(短)彈匣和20發(長)彈匣兩種。該槍配有木質槍套,除具有保護和攜行手槍的功能外,必要時可將木槍套駁接在手槍握把上,作為槍托抵肩射擊,有效射程達150米。使用7.63×25毫米毛瑟手槍彈,初速高,槍口動能大,殺傷威力和侵徹力都非一般軍用手槍可比。

]南部十四年式手槍——由日本人南部在東京炮兵工廠設計出。到了1925年,日本陸軍為了要大量配發手槍到部隊,將簡化設計後的南部式手槍定型為大正十四年式。本槍為日軍在侵華戰中裝備的主要手槍。它使用的是日本獨有8毫米子彈。南部手槍不但樣子怪,威力也小,與中國軍隊廣泛使用的自來得手槍(即駁殼槍)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東西。總的來說,南部式手槍不是很成功的手槍。由於這槍的皮套有個圓形的蓋子,所以中國民間俗稱其為「王八盒子」。

中正式步槍——又稱二四式步槍,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主力部隊的制式步槍。該槍仿製自德國毛瑟1924式步槍,口徑7.92毫米,槍全長1110毫米,槍全重4千克,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該槍性能優良,操作簡單,結實耐用,火力強大,使用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該彈尖頭、平底、鉛心、黃銅或者覆銅鋼被甲,彈頭質量10克,初速870米/秒,膛壓304MPa。該彈的特點是:威力大,殺傷效果好,精度高,彈種齊全,用途廣泛。

三八式步槍——槍長約128厘米,使用6.5毫米有坂步槍彈。由於彈頭形狀、膛線纏度等原因,使得其飛行狀態非常穩定,彈道平直,射入人體之後,不容易發生翻轉、滾動。子彈射入口和射出口的大小基本一致,都比較小。

捷克造輕機槍——即著名的zb—26輕機槍,原產於捷克,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主要裝備的輕機槍。該槍口徑7.92毫米,全槍長1165毫米,全槍重9.0千克,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為550發/分鍾。該槍全槍重量較輕,槍管可快速更換,射擊精度也相當好。

花機關——德國的柏克門MP18I式9毫米沖鋒槍。淞滬會戰期間,中日兩軍都裝備了這種槍。早在1932年的「1.28」淞滬抗戰期間,日軍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中就有它的身影。1937年的「8.13」淞滬會戰中,日軍在上海市區的巷戰中也曾使用過它。

二四式重機槍——民國時期國造重機槍,於1935年(民國24年)研製,所以叫「二四式」。馬克沁水冷式,以德國的MG08式為基礎,同時吸取了英國Vickers式、德國1909式外銷型、俄制M1910式的部分優點,在細節上作了一些簡化(比如槍架)。總體性能不遜色於德國原版。該槍主要由當時的金陵兵工廠生產,該廠位於南京城外的雨花台附近。

]歪把子機槍——正式名稱是「十一年式輕機槍」,由於該槍細長的槍頸向右彎曲,故得名「歪把子」。它是當時侵華日軍主要裝備的輕機槍。該槍口徑6.5毫米,全槍長1100毫米,全槍重10千克,初速756米/秒,表尺射程1600米,理論射速為500發/分鍾。該槍結構怪誕,供彈系統設計復雜,人機工程性相當差。

英國的米爾斯(Mills)手榴彈——它於1915年由英國炸葯工程師Mills設計而成。它的許多設計思想(比如發火機構和延期機構),被後來數十個國家的上百種手榴彈所採用,影響深遠。米爾斯手榴彈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廣泛使用。當時中國的抗戰主力部隊並不是以米爾斯手榴彈為主要裝備,但在一些軍官的手中保有少量的該種手榴彈。比如據史料記載,南京保衛戰中,在教導總隊的連級軍官的身上,就見到過該種手榴彈。

八二迫擊炮——當時國民革命軍主力部隊,普遍裝備的是二十年式八二迫擊炮。該炮由中國的金陵兵工廠生產,由法國的Brandt八一式迫擊炮仿製而來。 該迫擊炮為曲射火炮,彈道彎曲。

擲彈筒——當時侵華日軍裝備的一種輕型支援火器,相當於一種微型迫擊炮。口徑50毫米,發射微型榴彈,無支架及瞄準具。可以用來填補迫擊炮與手榴彈之間的支援火力空白。它攜行方便,操作簡單,不佔編制。作為一種單兵面殺傷武器,它曾普遍裝備日軍一線部隊。

7、毒氣
抗日戰爭初期,日軍使用的毒氣,主要是二苯氰胛,軍用代號為「紅1號」。 這是一種噴嚏性毒氣,主要刺激黏膜,能引起噴嚏、嘔吐,也可以引起流淚。一旦中毒,在半分鍾之後便能使戰斗人員喪失戰鬥力。盡管二苯氰胛是一種刺激劑而不是致死性毒氣,但濃度過高時也能造成人員嚴重中毒,傷員口鼻出血,最後窒息而死。日軍通常用火炮、迫擊炮和毒氣筒施放此種毒氣,有時也用小型毒氣炸彈施放,使之產生一種微粒氣溶膠雲,以此來殺傷人員。在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裝備的防毒面具對此種毒氣無法進行有效防護。

⑼ 抗日戰爭的戰略圖

建議去看《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裡面有圖,網上能下到電子版的, 作者是郭汝瑰. 本書由郭汝瑰、黃玉章任主編,田昭林、王文榮、張毓清、戚厚傑任副主編,蕭克題寫書名。參加編寫和編審的有參加過抗日戰爭的國共兩黨的將領,也有研究軍事史的專家,他們查閱了大量國家和地方檔案館的抗戰原始檔案,參考了日、美、英以及我國大陸、台灣出版的300多種圖書,經6年寫作、4次修改,得以完成。本書實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戰場上的抗日歷史,既不為之「擦粉」,也不為之「抹黑」,還歷史以本來面目,讓全世界人民了解日本侵華,以及中國在正面戰場抗擊日寇的真實面貌;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審時度勢,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按事態的發展(同時也是按地域、地區),將正面戰場上開展的主要戰役、戰斗都作了介紹。每一重要戰斗,都交代背景、中日雙方的作戰指導與兵力部署、作戰經過,並對中國軍隊的得失加以評析。

這本書可算是至今為止第一本比較全面、客觀的敘述了整個抗日戰爭史(1931--1945)以前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總有這個或那個戰爭忽略不提,本書卻都很詳盡。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⑽ 關於抗戰軍事裝備

很少很少,只有幾十門,根本性的還是鋼鐵產量,中國的鋼鐵產量只有日本的千分之一,一個農業國根本無法正面對抗工業國。
當然,日本的鋼鐵產量也只有美國的二十分之一,於是被虐了。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軍事裝備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