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發生的故事200字

抗日戰爭發生的故事200字

發布時間:2021-03-02 01:54:54

『壹』 求一個抗日戰爭的故事 200字左右

河北省淶源來縣,位於河北西部源,與山西交界,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根據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長在這里.關於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說.
鬼子發現上當後,先是殘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頭上。八路軍一舉全殲此股日寇,戰斗結束後,幾個戰士沖向二小,當時他還活著,和另外兩名受傷八路軍戰士一起送到劉家莊,可惜傷重無治,為國犧牲,三位戰士永遠長眠在劉家莊的深山老峪里。當時來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寫了王二小在反"掃盪"斗爭中,把敵人引進埋伏圈而自己壯烈犧牲的材料,報道給邊區青救會的。《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在1942年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很快在邊區,直至全國傳唱開來,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們來到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秋日的太陽暖融融掛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蘋果掛滿枝頭。山坡上羊兒成群,牛兒悠閑地甩著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誰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個東洋倭國賊寇窺我中華,在這條美麗的山谷中殘殺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聲中永遠記住十三歲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貳』 抗日戰爭的故事100字--200字

抗戰時期,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在子彈打光了的情況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1941年,日軍對河北易縣的狼牙山地區抗日根據地進行了連續的「掃盪」,製造了田崗、東婁山等多起慘絕人寰的慘案,妄圖以兇殘的「三光」政策,「蠶食」我抗日根據地。日軍分三路向易縣進軍,妄圖包圍楊城武司令員指揮的晉察冀軍分區一分區。

24日,3000名日偽軍突然包圍了狼牙山地區,將邱蔚團、易縣、定興、徐水、滿城四個縣的游擊隊以及周圍人民群眾共2000多人圍住,形勢十分嚴峻,邱蔚團長急速將此情報告楊城武司令員,為解救游擊隊員與當地百姓,楊城武司令員制定了「圍魏救趙」的作戰方案,命令3團、20團佯攻管頭、松山、甘河一帶日軍,促使日軍從狼牙山東北方向調兵增援,以便於被圍的游擊隊員與人民群眾從狼牙山東北方向突圍。邱蔚團長根據此作戰方案將掩護部隊轉移的任務交給7連。

午夜,邱蔚團長指揮部隊及當地群眾從盤陀路安全地轉移到了田崗、牛崗、松崗一帶。清晨,日偽軍誤以為邱蔚團已經被包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500多日偽軍兇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來。7連戰士早就在敵人必經的路上埋下地雷,炸的日偽軍丟下五十多具屍體慌忙地逃了回去。日軍指揮官深信邱蔚團已被圍住,命令部隊再次瘋狂地向狼牙山方向進攻。激戰中,7連戰士大部分犧牲,連長劉福山身負重傷。為了讓大部隊再走遠些及7連受傷的戰士能安全地轉移,指導員蔡展鵬命令馬寶玉班留下堅守。

為了拖住並吸引日偽軍,馬寶玉帶領葛振林、宋學義等5名戰士邊打邊向棋盤陀方向撤退,把日偽軍引向懸崖絕路。當他們退到棋盤陀頂峰時已經剩下5個人了,並且子彈已經全部打光,他們只好舉起石塊向日偽軍砸去。日偽軍發現他們已經沒有子彈了,蜂擁向山頂沖來,並叫到「捉活的,捉活的!」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與武器落到日偽軍手中,提著槍縱身跳入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馬寶玉等五名戰士的英雄壯舉迅速傳遍全軍全國,被譽為「狼牙山五壯士」,1942年5月,晉察冀軍區舉行了「狼牙山五壯士」命名暨反掃盪勝利祝捷大會,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授予3名烈士「模範榮譽戰士」稱號,並追認胡德林、胡福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通令嘉獎葛振林、宋學義,並授予「勇敢頑強」獎章。狼牙山五壯士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受到聶榮臻司令員的高度評價,他說:「他們身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優秀品質,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這個不錯.

『叄』 抗日戰爭時期的小故事200

你去找一個歷史事件,說明你的看法就行。

『肆』 抗戰英雄故事 100,200字

1、佟麟閣

1937年7月28日,日軍向北平發動總攻擊,進犯南苑,時任第29軍副軍長的佟麟閣與師師長趙登禹指揮29軍死守南苑,佟麟閣被機槍射中腿部。

部下勸其退下,他執意不肯,仍帶傷率部激戰。與日軍從拂曉戰至中午,頭部又再受重傷,終因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時年45歲。

(4)抗日戰爭發生的故事200字擴展閱讀:

抗戰精神的內涵特徵:

1、形式上的多樣性。從其構成上抗戰精神是由多種具體的民族精神和優秀精神品質所構成,諸如愛國主義精神、民族奮斗精神、民族堅韌精神等。

2、內涵上的深刻性。抗戰精神內涵上的深刻性,一方面,是由於抗戰精神所依託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底蘊的深厚性;

另一方面,是由於抗戰精神經過了血與火的考驗且在實踐中不斷地得到現實的深化,是中華民族付出沉重代價後換來的。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的抗戰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精神所具有的深厚歷史底蘊。

3、面貌上的新穎性。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抗戰時期的時代體現,同時也是抗戰時期的歷史產物。

4、本質上的民族性。抗戰精神所反映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是中華民族各族同胞的精神品質和精神風貌在抗戰中的集中體現。

『伍』 抗日故事(100-200字)

最佳答案
北平被日寇侵佔後,京西一帶便成了鬼子的根據地,但在永定河西岸的老八區(當時屬宛平縣),活躍著一支小小的游擊隊,人數雖不多,根據地在齋堂、靈水地區,活動范圍卻達到了永定河邊的壩房子、稻地和侯莊子一帶。
小小的游擊隊在當時可是做了不少大事。隊員們喬裝打扮到河東探聽日寇的動向,與麻峪村韓×、王×有過聯系,同時,了解到麻峪橋梁小學的劉靜軒老師是八區人,並與他取得了聯系。針對鬼子搞的「中日親善」、「大東亞共榮圈」等有意奴役中國人民思想的侵略宣傳,游擊隊展開反日宣傳,編印揭露敵人侵略陰謀的宣傳品,請劉老師幫助刻印,那個時候,劉老師都等夜深人靜,在昏暗的油燈下以刻印測驗試卷為掩護,刻印宣傳品。這些宣傳品再由游擊隊員秘密取走,分發到老百姓手中。
當時,敵寇在麻峪修碉堡,小小游擊隊 還教大家巧妙地跟鬼子斗爭,「出工不出力」,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在幹活時,村民們都在磨洋工,游擊隊的宣傳作用又得到了較好的發揮。期間也發生了不少抗戰小故事。

游擊隊巧捉鬼子官

在麻峪村東西兩個碉堡修好後,雖然日夜有鬼子兵站崗放哨,但也阻擋不住在村民們掩護下的游擊隊河東河西自由地往來。日寇在其既有武裝駐防,又搞了「連環保甲制」的情況下認為萬無一失,便在永定河東一些村子隨便出行。
孰不知在抗日情緒高漲的村莊里,老百姓、游擊隊已成一家,同時下地幹活,頻頻出現在街頭巷尾。一天下午(大圈兒)一名叫菊本的軍曹和一個叫白連碧的特務從河邊碉堡下來,去了保公所,村民看見了立刻通知了正在麻峪村工作的游擊隊長杜鋼和隊員李英。兩人迅速背上背筐,帶上除草的小薅鋤,化妝成農民,尾隨敵人其後。當鬼子和特務走到麻峪南「武道廟」時,杜鋼隊長從後面用沒把的小薅鋤頂住了鬼子菊本的腰,令其舉手繳械,李英同志健步飛奔過去下了特務白連碧的手槍。抓住鬼子和特務後,將他們押在村中的進步戶中。第二天,在過河幹活的人群掩護下,把敵人押送到河西遊擊隊根據地。
事過兩天鬼子發覺菊本和白連碧失蹤,便派兵到各村尋找,他們把老百姓集中起來詢問,人人都說「不認識,也沒看見有一個日本官和一個中國人在一起」。無可奈何的日本鬼子最後也只得不了了之了。

===============
游擊隊員
活捉敵人翻譯官

1943年春夏相交的一天下午,鬼子的翻譯官潘××身穿鬼子軍裝,頭戴鬼子牛皮帽,腳下一雙黑色牛皮大馬靴,騎著一輛自行車來到麻峪村,到保公所找到保長王××,帶他到一家吸鴉片的人家吸足鴉片後,又騎車回保公所。游擊隊安排的老鄉發現了潘××的行蹤,立刻報游擊隊的煉星海同志。
當天下午,太陽快落山時,日本翻譯官騎車走出東街要過大影壁時,被藏在影壁後的游擊隊員用河流石打了來,潘××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游擊隊員抓住,並奪下了他的手槍,帶回了「安全戶」,換了農民的衣服押送到河西去了。第二天,日本鬼子來麻峪村,把人們都集中到西街一個叫「西口兒」的地方,臨時找來北街楊某人的姑爺當翻譯,說明翻譯官失蹤之事,讓大家舉報,眾人全說不認識那個翻譯官,也不知道他來之事,敵偽保長說他在下午太陽下山時已經回去了。敵人無法只得作罷。
==================
步槍打飛機

步槍打飛機,聽起來簡直就是神話,但這的確是傳揚在平西抗日根據地齋堂川的一段抗擊日寇的佳話。

1939年10月某天,我平西抗日根據地挺進軍十團八連在門頭溝齋堂川青白口永定河畔與日軍展開激戰。挺進軍隱蔽在河邊山林中占據有利地形打擊來犯之敵,日軍匍匐在河北岸光禿禿的河灘上,目標暴露無遺。戰鬥打響後,水面上,河灘上日軍屍體橫七豎八,傷亡很大。不甘失敗的敵人,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調來飛機,妄圖以空中優勢遏制挺進軍火力,挽回敗局。

頭上敵機猖狂呼嘯,硬拼就中了敵人的圈套。看看手中頂不上勁的步槍,戰士們攥緊拳頭眼裡噴出仇恨的火焰。敵機在八連陣地上空時而盤旋時而俯沖,戰士們的武器裝備與敵人懸殊太大,如果跟敵人拼火力肯定吃虧。地面的日軍得到空中支援後,乘勢又向八連陣地逼了過來,情況萬分緊急。

這時候,十團的徐存洋等20名戰士奉命趕來增援八連戰士。徐存洋和戰友們很快隱蔽好,等待戰斗時機。他觀察後發現,由於八連陣地在山谷之中,敵機投彈轟炸就必須盡可能接近地面俯沖,才能對陣地造成威脅。所以,敵機俯沖下來的時候距離地面很近,就好像就擦著戰士們的耳朵飛。而且,俯沖一次,敵機就得趕緊拉升,不然就會撞到山石上機毀人亡。敵機不能連續轟炸,攻擊力就減弱不少。得到這樣的結論,徐存洋心裡有了數。

徐存洋發現不遠處有棵大樹,就趁敵機拉升的空檔迅速奔到大樹下隱蔽好,待敵機俯沖迫近的時候,他噌地閃出身體,抬起手中的蘇制水連注步槍「啪」的就是一槍。敵機翅膀一抖,直奔徐存洋藏身的大樹橫沖而來,「嗒嗒嗒」一梭子子彈打在石頭上火星四濺。徐存洋機智地就地十八滾,藏到一塊巨石後面。說時遲那時快,趁敵機還沒顧得上拉升喘息,徐存洋抬手對准敵機又是一槍。這一槍,小日本的飛機吃不住勁了,只見飛機左右亂擺,尾巴拖著長長一道黑煙,一個猛子就扎在塔嶺溝中。戰士們歡騰了。日軍飛行員至死恐怕也不相信,自己的飛機會被挺進軍戰士的普通步槍給打了下來。

挺進軍戰士徐存洋用步槍打下日軍飛機的消息,很快在平西抗日根據地傳揚開來,鼓舞著抗日軍民更加頑強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者。

一塊狗肉的故事
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時期。當時我們部隊所在太岳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收成只有30%,有的地方甚至顆粒無收。有一段時間部隊幾乎是以野菜充飢。戰士們風趣地說:「撿野菜是我們的軍事課,縫襪子是我們的政治課。」

這年秋季的一天,我們2連的一個排受命去轉移傷病員。我當時是2連的指導員。

連呂司務長考慮到連隊即將進入反「掃盪」斗爭,就想辦法從老鄉家買回一條狗,給大家改善伙食。炊事班王喜則老班長一夜沒合眼,一直坐在爐灶旁燉狗肉。天快亮時,輪到我查哨,路過伙房門口,我拿起筷子夾了紅棗大的一塊肉吃了,並說真好吃。老班長沒吭聲,但狠狠瞪了我兩眼。

部隊起床後,老班長把4班長張青春同志叫去說:「指導員查哨時進炊事班吃了一塊肉,你是他的小組長(我在2排過黨組織生活),你去問他,一晚上有七八個人查哨,大家都像他一樣,每人吃一塊肉能行嗎?」出操後張青春同志叫住我,我就主動說:「我犯了個錯誤,請你批評吧。」他說:「你知道錯了就好,不能認為吃一塊肉是小事,就馬馬虎虎。」我說:「好吧,我向大家作檢討。」

開飯時,連隊集合起來後,我主動在全連同志面前做了自我批評。開飯了,4班長張青春給連部送來兩塊肉,並說「這不是統一分的,是我們班送給指導員的。」接著機槍班、5班、6班等也都送來了。不大一會兒,足足湊了小半盆狗肉。我沒有吃,連部的其他同志也不好意思吃。

當天下午4點鍾,我帶2排的同志趕到傷員駐地,把狗肉給3個重傷員和兩個女同志吃,他們還相互推讓著。吃完飯後,我們連夜出發,把傷病員安全送到了目的地

『陸』 有關抗日戰爭的故事(200zi)

步槍打飛機

步槍打飛機,聽起來簡直就是神話,但這的確是傳揚在平西抗日根據地齋堂川的一段抗擊日寇的佳話。

1939年10月某天,我平西抗日根據地挺進軍十團八連在門頭溝齋堂川青白口永定河畔與日軍展開激戰。挺進軍隱蔽在河邊山林中占據有利地形打擊來犯之敵,日軍匍匐在河北岸光禿禿的河灘上,目標暴露無遺。戰鬥打響後,水面上,河灘上日軍屍體橫七豎八,傷亡很大。不甘失敗的敵人,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調來飛機,妄圖以空中優勢遏制挺進軍火力,挽回敗局。

頭上敵機猖狂呼嘯,硬拼就中了敵人的圈套。看看手中頂不上勁的步槍,戰士們攥緊拳頭眼裡噴出仇恨的火焰。敵機在八連陣地上空時而盤旋時而俯沖,戰士們的武器裝備與敵人懸殊太大,如果跟敵人拼火力肯定吃虧。地面的日軍得到空中支援後,乘勢又向八連陣地逼了過來,情況萬分緊急。

這時候,十團的徐存洋等20名戰士奉命趕來增援八連戰士。徐存洋和戰友們很快隱蔽好,等待戰斗時機。他觀察後發現,由於八連陣地在山谷之中,敵機投彈轟炸就必須盡可能接近地面俯沖,才能對陣地造成威脅。所以,敵機俯沖下來的時候距離地面很近,就好像就擦著戰士們的耳朵飛。而且,俯沖一次,敵機就得趕緊拉升,不然就會撞到山石上機毀人亡。敵機不能連續轟炸,攻擊力就減弱不少。得到這樣的結論,徐存洋心裡有了數。

徐存洋發現不遠處有棵大樹,就趁敵機拉升的空檔迅速奔到大樹下隱蔽好,待敵機俯沖迫近的時候,他噌地閃出身體,抬起手中的蘇制水連注步槍「啪」的就是一槍。敵機翅膀一抖,直奔徐存洋藏身的大樹橫沖而來,「嗒嗒嗒」一梭子子彈打在石頭上火星四濺。徐存洋機智地就地十八滾,藏到一塊巨石後面。說時遲那時快,趁敵機還沒顧得上拉升喘息,徐存洋抬手對准敵機又是一槍。這一槍,小日本的飛機吃不住勁了,只見飛機左右亂擺,尾巴拖著長長一道黑煙,一個猛子就扎在塔嶺溝中。戰士們歡騰了。日軍飛行員至死恐怕也不相信,自己的飛機會被挺進軍戰士的普通步槍給打了下來。

挺進軍戰士徐存洋用步槍打下日軍飛機的消息,很快在平西抗日根據地傳揚開來,鼓舞著抗日軍民更加頑強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者。

『柒』 抗戰英雄故事、200字

1 人民的好總理 周恩來 名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堂上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劉胡蘭的故事 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連續兩天刊登的消息,使一個女共產黨員的名字在華北大地不脛而走。隨後,毛澤東又為她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這個光輝的名字,就是後來聞名全國的劉胡蘭。

生平

■10歲參加兒童團,不到14歲便入黨,當上了區的婦女幹事。躺在鍘 刀上時,尚未滿15周歲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捌』 抗日戰爭的小故事,大約200字左右,要快哦!

您自己挑一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趙一曼
趙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奮好學,從小就向封建習俗示威。她逃脫了裹小腳的惡習,她還帶頭把長辮子剪了,從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趙一曼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東山省。在這緊急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派出大批優秀幹部到東北發動人民抗日戰爭。趙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員。在復雜的對敵斗爭中趙一曼經受了種種挑戰。為了便於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鄉下,一直到犧牲,她一直沒見過自己的孩子。
1935年趙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敵人用用盡了殘酷的手段,也無法使趙一曼開口。1936年8月2日,敵人用子彈取了趙一曼年輕的生命。
左權(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之一。
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國民政府針對陳炯明的東征,不久前往蘇聯留學,1930年返回中國,任紅一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時期升任八路軍副參謀長,與彭德懷一同指揮針對日本軍隊的百團大戰,取得巨大戰果。1942年日本軍隊出動大兵團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左權負責斷後,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的十字嶺突圍戰爭中被炮彈擊中身亡。他本人也成為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官。
王二小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歲。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的血染紅了天!!!
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

『玖』 抗日英雄的故事200字左右,急!!!謝謝合作

1、戰斗英雄楊小根

在河北趙縣王西章村,老人們還記得1944年8月發生的那場慘烈的反「掃盪」戰斗。在這場戰斗中,名聞冀中的「繳槍英雄」楊小根,血灑這片熱土。

楊小根,原名楊名哲,1922年出生於河北博野,1940年3月參加八路軍,1941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隨部隊穿過平漢鐵路到達太行山後,楊小根在晉察冀軍區警備旅2團3營9連9班當戰士。他作戰勇敢,1941年底升任9班班長,1941年、1942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模範戰士,《子弟兵報》專門刊登楊小根的事跡。

1942年底調任冀中6分區44區隊1大隊2小隊6班班長。1944年擔任冀中軍區第6軍分區44區隊2小隊副隊長。他先後參加了趙縣城西傅家莊戰斗和河渠戰斗。

在戰斗中,沖鋒在前,不怕犧牲,5年間,親手俘虜偽軍6名,繳獲步槍6支,機槍3挺和大量戰利品,成為6分區戰士們學習的榜樣。

1944年8月初,楊小根受冀中軍區通令表彰,被授予「戰斗英雄」稱號。8月9日,日偽軍到趙縣大西章村(現名「王西章村」)「掃盪」。楊小根帶領區小隊參加反擊「掃盪」的戰斗,在追趕潰逃日軍時中彈犧牲,年僅22歲。

2、呂公良:鐵骨柔情、視死如歸的硬漢將軍

呂公良,原名呂周,1903年2月20日出生,浙江開化人。呂公良自幼聰穎好學,平時喜愛去茶館聽說書,尤其喜歡聽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好學的他練就了一手遒勁端莊的好字,時常幫左鄰右舍寫對聯。在開化縣華埠鎮的「七七亭」上,至今還留有呂公良題的對聯。

1923年,呂公良在衢縣第八中學師范部讀書,他追求進步,經常以革命思想為主題為同學們題詞。

1926年,他目睹國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後,決定投筆從戎。父親呂雲章勸他為家業和妻兒著想,不要去部隊。但他矢志不移,最後隻身跑到廣東,尋找岳父的朋友、在黃埔軍校工作的張育夫。

在張育夫的鼓勵下,呂公良集中精力備考,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因崇拜孫中山先生,故以其題詞「天下為公」而正式改名為呂公良。

1928年畢業後,呂公良分配在國民黨軍第89師任見習排長、連長。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呂公良以其出色的作戰指揮能力得到快速升任:1937年10月升任第89師參謀長,後參加台兒庄會戰,並升任第85軍參謀長;

1941年春升任第31集團軍高級參謀,後任華中抗日總隊第5縱隊司令、周家口警備司令等職。1943年冬呂公良任第15軍新編29師師長,1944年兼任河南許昌警備司令。

1944年春,日軍集結大部隊大舉進犯豫中,全面打通平漢鐵路,攻取洛陽和豫西廣大地區。4月29日,日軍全麵包圍許昌城。

3000名中國將士對8萬日軍,裝備上更是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但新編29師打得堪稱英勇頑強,寸土不讓,給日軍以重創。

當時呂公良身著整齊的黃呢將軍服,在部隊中十分顯眼,部下苦勸他更換便衣,但呂公良凜然正色道:「我身為堂堂中國軍人,沙場捐軀,雖死猶榮,豈能喪失民族氣節為人恥笑!」

因敵我力量懸殊,5月1日,日軍攻佔許昌城,呂公良壯烈犧牲。1986年,呂公良被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3、堅貞不屈的女區長王光:為掩護群眾轉移英勇犧牲

王光,1920年出生在山西運城一個貧苦家庭,從小便被賣到地主家做丫頭,因不堪屈辱而逃離虎口。後被一家好心人收為養女,並有了讀書的機會,先後就讀於運城女師附小和運城中學,接受進步思想。

全面抗戰爆發後,王光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散發傳單,書寫標語,自編自演文藝節目,進行抗日宣傳,經常出現在抗日遊行隊伍的前列。

養母擔心她的安全,勸她待在家裡。她耐心地解釋說:「我做的是大事、是好事,不會出事的。」後來,她在離家幾十里外的羅村參加抗日宣傳工作團。

在革命工作中,王光經過鍛煉和學習,並受戰友馬保珍、浦安修等革命青年的影響,抗日信念更加堅定,並於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開始她負責羅村、翟村一帶的婦女救亡工作,鼓勵她們勇敢地沖破舊的封建家庭觀念的束縛、參加抗日,使這一帶的婦女救亡工作開展得轟轟烈烈。王光也被婦女們親切地稱為「革命的大姐姐」。

由於她的出色工作,1941年黨組織派她到冀氏縣(今山西安澤縣)擔任一區區長、區委書記等職。面對更加艱苦復雜的工作環境,她積極發動群眾開展生產,組織婦女紡線、織布,做軍鞋,支援八路軍在前線作戰。

1943年10月,日軍對岳南根據地進行殘酷的「鉗型合圍」「鐵滾掃盪」,揚言要變根據地為「無人區」。

在一次敵人的「大掃盪」中,身為冀氏縣一區反「掃盪」總指揮的王光,為了掩護群眾轉移,途中被敵人抓獲,受盡酷刑,仍堅貞不屈,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3歲。

4、魯寶琪:抗日先鋒身陷「虎穴」壯烈死

魯寶琪,1913年出生於山東省泰安城關一個富裕的家庭里。學生時代的魯寶琪,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激發了他救國救民的責任感。

17歲時魯寶琪考入山東省立高中。1931年3月,魯寶琪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7月,受中共山東省委委派,魯寶琪、王心一等人到膠東海陽、牟平一帶開展黨的工作。同年8月,王心一、魯寶琪等根據山東省委的指示,建立了牟平、海陽兩縣第一個中共縣委——中共牟海縣委,王心一任書記、魯寶琪任宣傳委員。

魯寶琪當時的公開身份是瑞泉中學教員。在瑞泉中學期間,他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到附近各村指導黨的工作,檢查督促發展黨員、開展黨的活動。

各村黨的負責人也常常到學校向他匯報工作,接受指示。通過他卓有成效的工作,附近的黨組織發展迅速。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魯寶琪按省委指示,組建中共泰安縣臨時縣委並任書記。參與組織「泰安縣各界抗敵後援會」「泰安縣民眾抗日總動員委員會」「泰安縣抗日救亡劇團」及「泰安人民抗敵自衛團」,並任自衛團政治部主任。

日軍侵佔泰安城後,魯寶琪帶領60餘人參加了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起義武裝組成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他任一中隊指導員。

起義初始,部隊吃住條件極差,人員思想不穩定,魯寶琪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努力做好中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對起義部隊的鞏固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1938年2月,山東省委派魯寶琪回泰安組建泰安獨立營。魯寶琪回泰安後,發展武裝近百人,於5月中旬建立了四支隊泰安獨立營,灑海秋任營長、魯寶琪任教導員。

1939年魯寶琪調山東縱隊政治部任科長。1942年他被派到泰山一帶敵占區,任八路軍魯中軍區敵工部部長,負責搜集日、偽軍情報和交通工作。魯寶琪整頓了泰安地下情報交通站,搜集了大量情報,完成了對過路幹部的接應護送等任務。

魯寶琪具有很強的自我犧牲精神。他的腳有病,走路困難,組織上給他配了一匹馬,可是他的工作性質不允許騎馬去完成,要求隱蔽迅速地去完成,因此,在執行任務時,他比起別人就更加困難。

他常詼諧地說:「我是無產階級的身子,資產階級的腳,能吃苦不能跑路。」調侃過後他仍是不歇腳地工作。

1943年10月,魯寶琪帶通信員到泰安城東布置工作,由於奸細告密,偽軍數百人於半夜包圍了魯寶琪的住處。拂曉時,敵人開始射擊,密集的槍聲驚醒了魯寶琪等人,魯寶琪猛然察覺到已陷入敵人的包圍之中。

他不甘束手就擒,向敵人猛烈還擊。但因寡不敵眾,他的腹部、大腿和手臂多處中彈。在危急時刻,他想到的首先是黨的機密,為了不給敵人留下一點黨的秘密,他忍著劇痛,把一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嚼碎吞到肚子里,便昏迷過去,不幸被俘。

被俘後,魯中軍區積極組織營救。魯寶琪在獄中堅貞不屈,為嚴守黨的秘密拒絕飲食和治療,堅持斗爭,因傷情急劇惡化,於10月20日犧牲。

5、奮戰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太行女傑黃君珏

黃君珏,原名黃維祐,1912年生,湖南湘潭人。1927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在長沙從事婦女工作。

馬日事變後,面對嚴重的白色恐怖,她離開長沙,隻身來到上海,轉入上海中學學習,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後就讀於復旦大學經濟系。在校期間,她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被選為學生會委員,曾組織領導復旦學生到南京請願和營救被捕學生的運動,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黃君珏參加了遠東情報局的工作。遠東情報局是第三國際派駐上海的秘密情報工作機構,主要搜集國民黨政府和日本帝國主義的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各種情報。黃君珏機智勇敢,膽大心細,工作很有成效,受到情報局領導人的信任和器重。

1935年,由於叛徒出賣,該組織受到破壞。黃君珏機警地掩護另外兩名同志脫險後,自己卻不幸被捕,被判7年徒刑。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將黃君珏保釋出獄。在黨組織安排下,黃君珏回長沙開展抗日救亡工作,領導籌辦了一所難民婦女工廠。這一工廠成了流亡婦女的避難所,也為抗日救亡做出了貢獻。

1939年,黃君珏被派到太行根據地工作,先後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華北《新華日報》社任總會計兼管委會秘書主任等職。

1942年華北新華書店成立,兼任審計室主任,為華北新華書店起草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和經濟核算制度。為了便於工作,她將出生才三天的獨生子送到老鄉家寄養,從此孩子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

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山根據地發動殘酷的「五月大掃盪」。3萬多敵人實行所謂「鐵壁合圍」戰術,用數十架飛機配合,作梳篦式的掃盪,妄圖消滅太行山根據地。黃君珏和華北新華書店的同志在轉移途中與敵遭遇,經過戰斗後化整為零,分散隱蔽。

在危急時刻,黃君珏對大家說:「我們決不當俘虜。我有一支槍,三發子彈,起碼打死兩個鬼子。」6月2日,又有幾個同志被日軍發現,全部不幸犧牲。

黃君珏和兩個女同志隱蔽在遼縣莊子嶺的一個山洞裡,被日軍包圍。狡猾的敵人不敢進洞搜索,卻在洞口架柴放火,濃煙頓時彌漫了整個山洞。

危急關頭,黃君珏毅然沖出洞口,舉槍打死兩個敵人,然後飛身跳下懸崖,壯烈犧牲,這一天正是她30歲的生日。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英雄烈士事跡

『拾』 近代或者抗戰時期的小故事200字左右 謝謝

你好
趙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奮好學,從小就向封建習俗示威。她逃脫了裹小腳的惡習,她還帶頭把長辮子剪了,從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趙一曼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東山省。在這緊急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派出大批優秀幹部到東北發動人民抗日戰爭。趙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員。在復雜的對敵斗爭中趙一曼經受了種種挑戰。為了便於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鄉下,一直到犧牲,她一直沒見過自己的孩子。
1935年趙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敵人用用盡了殘酷的手段,也無法使趙一曼開口。1936年8月2日,敵人用子彈取了趙一曼年輕的生命。

左權(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之一。
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國民政府針對陳炯明的東征,不久前往蘇聯留學,1930年返回中國,任紅一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時期升任八路軍副參謀長,與彭德懷一同指揮針對日本軍隊的百團大戰,取得巨大戰果。1942年日本軍隊出動大兵團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左權負責斷後,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的十字嶺突圍戰爭中被炮彈擊中身亡。他本人也成為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官。
王二小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歲。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的血染紅了天!!!

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
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發生的故事2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