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印度和中國為何鮮有戰爭沖突
古印度與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買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歷史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文化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
一、地理原因:
南亞次大陸是相對封閉的次大陸,三面環海,北面又被喜馬拉雅山隔絕,東北面有橫斷山脈和熱帶原始森林屏蔽。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如果要想進入次大陸,要麼從海上過來,像歷史上的西方殖民者。
如果走陸地,要麼從波斯走俾路支,渡過印度河進入次大陸。當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在滅了波斯帝國後走的就是這條路。還有一條路就是從中亞南下穿過阿富汗的開伯爾山口進入次大陸。
二、國力原因:
古代印度雖然是大國,但比中國還差得遠。古代中國可是世界的老大,誰不服揍誰,印度敢叫板肯定揍的它滿地找牙。唐朝時期,印度曾搶劫了中國的使團,使團副使王玄策逃出虎口,單槍匹馬滅了印度。印度想打中國主意,別說中原王朝,連吐蕃這一關都過不了,當年吐蕃可是和大唐、阿拉伯過招的狠角色,吐蕃曾兩次打到印度河流域,中國不欺負印度就不錯了,印度怎麼敢打中國的主意。
古印度文明中存在的不解之謎數量之多也是世所罕有的。關於阿拉巴文明的突然消亡同樣也比較費神,有地質劇變說,有外族入侵說、外族入侵漸滅說等等,其中最離譜的是「極致火力毀滅說」――因為莫亨焦-達羅的最後一層遺跡中有很多不正常的、無法常規解釋的現象,再加上印度史詩中對上古戰爭類似核彈爆炸的描寫,使得這種說法讓人目瞪口呆又無以應對。星移斗轉,逝者如斯,古印度的文明已成為過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猶存。
⑵ 印度和中國的戰爭是什麼戰爭最終結果是什麼
對於發生在1962年6月至11月間的中國和印度的戰爭,中國稱之為對印自衛反擊戰,外媒則稱之為中印邊界戰爭。
戰爭的結果:中國取得了局部勝利,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和遏制了印度蠶食我西南領土的野心和囂張氣焰。但在1962年11月21日,中國(單方面)宣布:從22日起在中印邊境全線停火並主動後撤。從12月1日開始,我軍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我方一側20公里以內。
雙方戰爭傷亡:
在整個對印自衛反擊作戰中,我軍共完整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擊幣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虜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繳獲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我軍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1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1524名)。
⑶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發生了幾次戰爭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因為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
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美國的古巴導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於同一時間爆發。
(3)印度與中國必有戰爭擴展閱讀:
中印戰爭發生的部分原因:
1、英國埋下中印邊界糾紛禍根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邊界,兩國人民共同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但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
2、印度獨立後的多次侵佔中國領土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
印度獨立後,西藏地方政府認為印度脫離了英國的管轄,西藏同樣也應從英國侵佔的特權下擺脫出來。為此,西藏地方政府與印度駐拉薩「代表處」進行了交涉。對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卻以大國主義的傲慢態度宣布,要繼承英帝的「麥克馬洪線」的劃定。英國侵略者雖然炮製了「麥克馬洪線」,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敢侵入中印傳統習慣線以北地區。
⑷ 中國與印度的戰爭
名義上沒有 名義上是 中國贏了 可是跟輸家一樣把地送給人家了
解放軍內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容惑》書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么被動和可憐。」
⑸ 印度是否與中國有一場戰爭
戰爭是不會隨便就爆發的
若中印開戰 印度不是中國的對手
中國在西藏的藏南建有大回量現代化的機場答,可以起降大型運輸機,重型戰斗機
中國還在西藏建有龐大的公路網和川藏鐵路線 戰時,中國可以在短時間內聚集幾十萬的兵力
盡管印度近年來軍費的增幅很大 但還是無法與中國相比。 再加上印度官僚腐敗嚴重
花了錢 卻買不到自己滿意的裝備
印度雖然有防空導彈,還有據稱「能打到上海」的導彈「烈火-5」但都處在試射階段,與中國成熟的技術無法相提並論
印度不僅不敢和中國打,它也打不起
印度有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達哈維貧民窟
貧民窟內幾乎沒什麼公共衛生設施,平均每15個家庭共用一根水管;大部分居民家裡沒有排水系統,每1440個人共用一個廁所;沒有人清運垃圾……
就連印度首都孟買有近2000個大大小小的貧民窟
⑹ 中國和印度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戰爭,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和印度發生過中印邊境戰,這是在1959-1963年發生的,期間一直都有沖突版,是因為印度不權斷的在中國的邊境挑起事端,在中國的領土上設立軍營和界碑,派出部隊駐扎,印度說要按照印度被英國殖民時期單方面劃定的邊界為主!但是此英立邊界嚴重危害了中國領土主權!印度軍方也不斷的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藏與印度邊界的駐軍發動侵擾!在1962年,毛澤東下達自衛反擊戰決定,調集數百輛解放牌卡車和數萬官兵對印度進行反擊,印軍屢戰屢敗,最後部分軍隊投降,邊境戰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在從此以後的20年間,中印還是有部分沖突!這都是因為英國單方面決定的中印邊境條約有關!但是相關條約中國並沒有簽署和承認,所以此邊境條約應為無效!此條約是英國與印度簽署的,豈能奏效?
⑺ 中國和印度之間真的會發生戰爭嗎
印度和我們國家的國抄情比較相似,均是人口大國,軍事實力不強,雖然現目前印度比較敵視中國,可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打也是印度挑起。我國現目前主要發展軍事,不會謀求地區霸權。而印度卻相反,所以中國與印度會發生摩擦是必然的,由它在邊境駐兵的規模可以看出。
⑻ 中國和印度將來會發生戰爭嗎因為什麼
這么跟你說來吧``1962年為什麼會源爆發中印邊境戰爭``?就是印度人從來都沒有拋棄過其所謂的大印度帝國``這個大印度帝國的版圖有點嚇人,包括我國的西藏,整個雲南,整個新疆,整個青海,以及甘肅西部的一部分``到了尼赫魯這一代,有了蘇聯和美國的支持,才會敢向我國挑釁```這個野心從到現在的總理身上,其實都沒有幻滅過,反而會隨著其經濟的發展的更加膨脹```中引必有一戰````我敢肯定的說是在2020年前````不僅僅印度,跟越南或與日本,都很可能爆發````中印爆發戰爭是肯定的```` 不過放心,印度啊三打仗很菜```軍事裝備也落後,尤其是在導彈技術和核潛艇,單兵作站也不如我國,經濟上就更別說了``我國去年年底超日,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⑼ 中國與印度會再次爆發戰爭嗎
俄羅斯一直利用印度在牽制中國 來完成他的安全戰略重心
同樣 中國與印度也回有很深的矛盾
一是答領土問題 不過中方在"打勝"了的情況下還把地丟了
二是紅色的中國威脅到了印度的安全
三是中國一直支持巴基斯坦 就跟美國一直支持台灣一樣
雙方爆發戰爭
是俄羅斯所期望看到的
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⑽ 中國和印度的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藏南和印度之間的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版稱為權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而印度則稱'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名 稱中印戰爭
地 點阿克賽欽、藏南地區
時 間1962年6月至11月
參戰方中國;印度
結 果中國獲勝,軍隊回撤到戰前位置
傷亡情況中國軍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
印度軍隊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
主要指揮官張國華;Brij Mohan Kaul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