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七事變觀後感
[七七事變觀抄後感]今天,我和媽媽看了電影《七七事變》,它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國蘆溝橋上丟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國挑釁,七七事變觀後感。之後,抗日戰爭爆發了……奮力抵抗的是中國國民黨第29軍。其中,有一個趙姓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觀後感《七七事變觀後感》。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他不願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在這抗日戰爭里,死傷無數,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屍體,但為了不讓中國亡國,戰士們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與鬼子同歸於盡。現在日本為了掩蓋真相,在他們的教肓書上寫了許多歪曲的事實。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日本的孩子,一進門就吼著要殺光中國人,他媽媽問他為什麼,他回答:中國人殺了很多日本人!今年日本又想擔當理事國,我們反對,他們又說是我們的錯,難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們自己的過錯?!
② 抗日戰爭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讀(復觀)後感的題目制有一定的要求,可以直接寫「《XXX》觀後感」「觀《XXX》有感」,也可以寫上一個題目再以「《XXX》觀後感」「觀《XXX》有感」為副標題,例如:
純潔清澈的友誼
——讀《我飛了》有感
我舉的例子是讀後感,當然,讀後感和觀後感都一樣,都是這個格式。
正文就沒什麼特殊要求了,內容上要求介紹書(電影)的內容篇幅少,寫自己的感想篇幅多(可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最好不要泛泛而談)。要語句通順,中心突出,盡量用詞恰當、優美(切記不可堆砌過多華麗辭藻),表達准確。
③ 《七七事變》觀後感
在「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東北三省,接著又蠶食華北,妄圖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國。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東、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於北平西南郊的盧溝橋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在日軍無理要求遭到拒絕時,竟向中國駐軍開始攻擊,守橋士兵們以橋上的望柱、欄板為掩體,向敵人射出仇恨的子彈,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從此,中國人民經過了8年的流血犧牲,艱苦抗戰,以死亡數千萬軍民、耗資千萬億美元的代價,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奮力抵抗的是中國國民黨第29軍。其中,有一個師長叫趙登禹。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這位師長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趕跑侵略者。讓自己的祖國又恢復和平。戰士們越戰越勇,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和小鬼子同歸於盡。日本人把自己國家的國旗插在橋上,中國戰士把他們的國旗砍下來,全都扔到河裡。29軍的戰士們懷著憤怒的心情,英勇殺敵。顯現出了中國人的那種不低頭折節,不向敵人所屈服的優秀品質。
日本帝國主義早就對中國進行侵略,但中國對帝國主義地反抗從七七事變後才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當時的中國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敵人交鋒,只是想通過談判、忍讓的方式得到一點和平。想不到日本帝國主義不但沒有讓步,反而得寸進尺,變本加厲,這便有了後來的七七事變。在日本對盧溝橋一代進行挑釁的時候,中國戰士毅然選擇了反抗,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小鬼子開火。第二天晚上,戰士們懷著同仇敵愾的心情向敵人發起了猛攻,雙方一直激戰到凌晨,侵佔橋頭的日軍全部被殲,盧溝橋重又回到了中國軍隊的手中。中國人從此知道了一味退讓是絲毫沒有作用的,這只能讓敵人更加的囂張,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日寇依然不死心,繼續向平津一帶調集兵力,不斷對中國軍隊發起攻擊。中華民族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就通電全國,大聲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號召全國軍民團結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這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落後就要挨打。俗話說:「弱國無外交」,一個國家只要落後,就會被帝國主義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作為戰勝,參加了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和會,這時候,中國享受的不是勝利者的榮譽,而是莫大的恥辱。國聯向作為勝利者的中國提出了21條不平等條約,其中規定了把德國以前在中國的特權,轉讓給日本。這就充分說明了一個國家只要落後,他的權益就無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但在弱小的國家收到欺凌時,選擇逃避,是沒有一點作用的,退讓,只會讓敵人更加囂張,他們永遠都不會滿足。哪怕國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進行斗爭,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這樣,才能維護自己以及國家的尊嚴。這使我想起了發生在明朝那場保衛北京城的故事。當時,明英宗親征,卻在土木堡被瓦剌打敗,明朝的精銳部隊幾乎全部陣亡,瓦剌乘虛而入,一舉包圍了北京城。這時擺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三條路,投降,逃跑和反抗。當時的兵部侍郎於謙決定要和瓦剌決戰與北京城下。在他的帶領下,明軍最終取得了勝利,把瓦剌趕出了北京城。
如今中國已經強大了,我們的軍事力量也越來越強大了,沒有那個國家再來侵略我們。雖然是這樣,但我們這一代仍然應該好好學習,把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讓和平之光,永照這塊大地!
④ 電影七七事變觀後感
小學復三年級作文要不
「七制.七事變」觀後感
清明節前夕,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一部革命電影——「七.七事變」。
我在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中國軍民勇敢抗擊日本鬼子的那一幕幕,那一幕幕都使我非常的傷心,因為在這場日本發動的戰爭中,中國傷亡了很多人。
當我看到那一幕幕的鮮血布滿大地的時候我更生氣且淚水充滿眼眶,因為這些鮮血是中國人的鮮血,是那些革命英雄奮不顧身為了保護祖國而留下的。這里還有一些高級將領的鮮血如佟麟閣、趙登禹等,這些軍人在關鍵時刻捨身、舍家,都勇敢的沖在最前線,用血肉之軀去拼搏。
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才真正的知道戰爭是多麼的可怕,戰爭對人民的傷害是多麼的深。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難道不應該懂得不應該珍惜現有的美好生活,去維護和平反對戰爭嗎?
⑤ 抗日戰爭電影讀後感三百字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
抗日戰爭讀後感。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常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拚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准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台兒庄」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國進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戰爭,而日本則進行的是一次國民戰。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同學們,
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革命戰士永垂不朽!(求採納)
⑥ 《七七事變》觀後感300~400左右
昨天看了電影七七事變,感慨良深,我進一步了解了抗日戰爭的事發原因,那是多麼的無恥和可笑!當時的大日本帝國就像一個無賴,無理取鬧;就像一個強盜,強搶中國;就像一個竊賊,深夜行事……可惡至極!
影片內容大致如此1937年的北平陰雲籠罩。日本侵略者在華北擴張有恃無恐,平津危在旦夕.為了打通盧溝橋這一軍事要道,日軍不斷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挑釁。7月7日深夜,日軍以尋找一名士兵為借口,強行要求進入宛平城,被我守城部隊拒絕,日軍不斷製造事端。引起雙方交戰。日軍遂大舉進攻盧溝橋,並進一步擴大戰事,直逼北平城,華北十分危急。平津各界愛國人士,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紛紛奮起聲援29軍。蔣介石也發表講話「無論何人皆有抗戰守土之責任」表明了抗日的態度。 29軍軍長宋哲元,雖然上下逢源,但他有反抗日本的民族自尊,決定全面抗戰。
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親臨戰場,指揮戰斗,給日軍以重大打擊。日軍動用飛機、大炮,控制了中國軍人的戰斗能力,二位將軍率軍以死相拼,先後戰死疆場,以身殉國,表現了一代中國軍人「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英雄氣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 29軍在日軍的強攻下傷亡慘重,宋哲元為了保存實力,決定撤出宛平城。在29軍處境最艱難之時、張自忠挺身而出,隻身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北平的各界人士紛紛奮起抗戰。
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人民團結一致,中華民族煥發出空前的覺醒,此等民族氣節是中國人民堅持8年抗戰,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根本力量。
⑦ 《七七事變》的觀後感
1.1937年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國蘆溝橋上丟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國挑釁。之後,抗日戰爭爆發了……
奮力抵抗的是中國國民黨第29軍。其中,有一個趙姓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他不願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在這抗日戰爭里,死傷無數,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屍體,但為了不讓中國亡國,戰士們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與鬼子同歸於盡。
現在日本為了掩蓋真相,在他們的教肓書上寫了許多歪曲的事實。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日本的孩子,一進門就吼著要殺光中國人,他媽媽問他為什麼,他回答:「中國人殺了很多日本人!」今年日本又想擔當理事國,我們反對,他們又說是我們的錯,難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們自己的過錯?!
2. 日本侵華的歷史,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無法平復的傷口。電影<<七七事變>>,使我了解了這段無法讓華人忘記的歷史,體會到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日本為了吞並中國,發動「七七事變」,我國的29軍與日軍在盧溝橋展開激烈的戰斗,29軍的戰士們懷著憤怒的心情,英勇殺敵。
我的心中兗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怒,但我更感謝英勇的中國軍隊,是他們不畏強敵,英勇抵抗,為民族解放獻出年輕的生命。
這一段不能忘懷的歷史,讓我懂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會加倍努力,學好本領,做個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⑧ 有關抗日戰爭的電影的觀後感的作文
《地道戰》觀後感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期間,日軍對版翼中抗日根據地發權動大掃盪。日軍常常襲擊老百姓,讓老百姓吃了不少苦頭。
高老莊群眾在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指導下,把家家戶戶的地窖連在一起,組成地道,並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會發現,並告訴老百姓下地道,讓鬼子白跑一趟。
有一天,高傳寶接到上級的通知,說有武工隊要來,這話傳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讓漢奸打扮成武工隊的樣子,去打聽地道。漢奸到了那,被高傳寶一眼就認了出來,殺死在地道里。
敵人出了炮台,走進村子,沒發現什麼人,但是,高傳寶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備,敵明我暗,打了鬼子一個措手不及。最後還活捉了鬼子小隊長。
六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過著八路軍打來的生活,我想起高老莊人民和高傳寶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鬼子。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⑨ 抗日電影觀後感
《舉起手來》觀後感
作者/來源:初二(4)章曦園
發布時間:2005-11-11
今天,我看完影片《舉起手來》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僅因為它的內容可笑至極,更因其歷史根源令人深思,發人深省。
影片《舉起手來》講的是八路軍從日本軍手中搶回金塑觀音頭像而展開的故事。一位迫不得已鑽進裝有觀音頭像的女大學生,一個位八路軍送東西的老大爺,和一群滑稽搞笑的日本兵展開了斗爭。影片從頭到尾都貫穿著喜劇元素,導致我們從頭笑到尾。笑到肚子痛,笑完之後大家是否想過影片所具有的教育意義,給我們傳達些什麼?其實影片最後交待了當年日本兵的後裔,如今紛紛前往中國謝罪,懺悔當年家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看過之後我的心情很激動,思考了很長時間。
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是文明進步的最鮮明...《舉起手來》觀後感
作者/來源:初二(4)章曦園
發布時間:2005-11-11
今天,我看完影片《舉起手來》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僅因為它的內容可笑至極,更因其歷史根源令人深思,發人深省。
影片《舉起手來》講的是八路軍從日本軍手中搶回金塑觀音頭像而展開的故事。一位迫不得已鑽進裝有觀音頭像的女大學生,一個位八路軍送東西的老大爺,和一群滑稽搞笑的日本兵展開了斗爭。影片從頭到尾都貫穿著喜劇元素,導致我們從頭笑到尾。笑到肚子痛,笑完之後大家是否想過影片所具有的教育意義,給我們傳達些什麼?其實影片最後交待了當年日本兵的後裔,如今紛紛前往中國謝罪,懺悔當年家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看過之後我的心情很激動,思考了很長時間。
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是文明進步的最鮮明的標志,因為只有歷史,才會有現在。我們每個人都要牢記歷史,因為只有這樣才知道自己民族的興衰榮辱,才會更努力的建設國家。關於影片中提到日本兵的子孫後代來向中國人民謝罪的事,我認為這些人是進步的,是文明的,雖不能洗去當年滿身的罪惡,但他們至少良心發現,知道他們的家人給中國帶來了多大的災難,所以他們用他們真誠的心與實際行動來請求中國人民的原諒。
歷史的真實性不容詆毀!記憶的證明會永遠留在心中
。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⑩ 誰給我寫一篇電影《七七事變》的觀後感
1.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國蘆溝橋上丟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國挑釁。之後,抗日戰爭爆發了……
奮力抵抗的是中國國民黨第29軍。其中,有一個趙姓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他不願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在這抗日戰爭里,死傷無數,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屍體,但為了不讓中國亡國,戰士們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與鬼子同歸於盡。
現在日本為了掩蓋真相,在他們的教肓書上寫了許多歪曲的事實。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日本的孩子,一進門就吼著要殺光中國人,他媽媽問他為什麼,他回答:「中國人殺了很多日本人!」今年日本又想擔當理事國,我們反對,他們又說是我們的錯,難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們自己的過錯?!
2. 日本侵華的歷史,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無法平復的傷口。電影<<七七事變>>,使我了解了這段無法讓華人忘記的歷史,體會到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日本為了吞並中國,發動「七七事變」,我國的29軍與日軍在盧溝橋展開激烈的戰斗,29軍的戰士們懷著憤怒的心情,英勇殺敵。
我的心中兗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怒,但我更感謝英勇的中國軍隊,是他們不畏強敵,英勇抵抗,為民族解放獻出年輕的生命。
這一段不能忘懷的歷史,讓我懂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會加倍努力,學好本領,做個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