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中國攻打日本有那幾場戰爭
1 中日第一次戰爭(唐朝-日本)
唐朝聯合新羅繼續對不肯臣服的高句麗、百濟用兵,百濟將軍鬼室福信誓死抵抗唐軍。同時,鬼室福信為迎回以前赴日本為人質的王子扶余豐回國即王位,譴使去日本,同時向日本乞師求援,並獻上戰爭中俘虜的唐軍百餘人,日本天皇決定救援百濟,發兵數萬進攻新羅,公元663年八月二十七日,唐日交戰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新唐書》記載:唐軍與日軍海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唐滅百濟,五年之後滅亡高句麗,並使新羅成為聽話的臣子,沒有吞並它。這是中日間第一次沖突,以日本失敗告終,但是這次戰爭的本質是中日兩國對朝鮮半島控制權的爭奪,雙方並無直接侵略的意圖。
2 第二次中日戰爭(元朝-日本)
至元六年七月,高麗王派金有成送還同年二月在對馬島上所捕的兩名日本人,並攜有蒙古中書省諭日本牒狀和高麗致日本國書。由於這次是中書省牒,與過去的國書體裁不同,所以朝廷決定由菅原長成草《贈蒙古國中書省牒》作答復,牒中寫道:「凡自天照皇大神耀天統,至日本今皇帝受日嗣,聖明所覃,莫不屬左廟右稷之靈。得一無二之盟,百王之鎮護孔昭,四夷之修靖無紊。故以皇土永號神國,非可以智競,非可以力爭,難以一二,乞也思量。」如果這個牒狀被送到忽必烈手中,那可以說這是日本第一次正式向中國自稱是「神國」。由於當時幕府還是認為沒有必要向蒙古回書,所以此牒被擱置。朝廷得知幕府不讓作復、拒退使者之後,就遣人到伊勢大神宮和京都附近的二十二個神社、寺廟,祈禱「異國之降伏」。對於沒有實力、又無法調兵遣將的朝廷來說,除此之外恐怕也真別無良策。後來在至元八年(1271年)和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又兩次派秘書監趙良弼出使,也均被滯留於日本太宰府,未能進入其京都。5次通使不成,忽必烈決心使用武力。
1274年,元軍第一次入侵日本即「甲戌之役」,出動32000人,先佔領對馬島再登陸日本本土。日本天皇徵集藩屬兵10萬餘人迎戰。元軍攻佔對馬、一岐兩島,在肥前松浦郡、築前博多灣(今福岡附近)登陸。但在日軍堅決抵抗下,首戰只獲小勝,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風將大部分戰船毀壞,加上已兵疲箭盡,元軍只得倉促撤回。因該年是日本龜山天皇文永十一年,故這場戰役在日本史上被稱為"文永之役"。
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禮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鐮倉幕府處死。這一消息直到至元十七年(1280年)才傳到元朝。於是,忽必烈決心再次征討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軍兵分兩路遠征日本。五月,征東行省右丞忻都、洪茶丘和都元帥金方慶率蒙、漢、高麗軍4萬人組成東路軍,乘戰船900艘,仍從高麗合浦出發,在築前去駕島登陸,遇到台風,大敗而歸。元軍大部分將士背水戰死;數萬士卒被俘。戰俘們被日軍押往八角島做奴隸。此次背水大戰生還者概不足五分之一。此年為日本俊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日本史志稱這一戰役為"弘安之役"。兩次台風都幫了日本大忙,故日本人謂之「神風」。
這次戰爭是中國發動的,可以算作中日間第2次沖突,以日本獲勝而告終,捍衛了自己的民族主權和尊嚴。
❷ 中國和日本有過戰爭嗎
如果十年對你來說就是沒趕上的歷史,那確實沒打過。
中日之間的戰爭內,大規模的,起碼有三容次,很不幸的,最近的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我們損失很大。但最終是勝利了。那就是融入全球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的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
❸ 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爭究竟打了多少年
1894年8月1日日本對中國宣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這次戰爭是由於日本用武力侵佔朝鮮,並於7月偷襲中國海陸軍而引起的。
1894年9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與中國清朝北洋艦隊在黃海交戰,中國海軍在海戰中受挫。
1894年10月26日日軍在遼東半島花園口登陸,並相繼攻佔大連、旅順、營口,牛庄等地。
1894年11月22日清政府通過美國公使向日本提出媾和。
1895年2月日軍攻佔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4月17日中國戰敗,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下關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條約共11款,主要內容:(1)中國承認朝鮮完全"自主";(2)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3)賠償日本軍費銀二萬萬兩;(4)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對日通商口岸;(5)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投資設立工廠;(6)日本享有單方面最惠國待遇和領事裁判等特權。
1895年5月4日日本因俄、德、法等國的干涉,決定"放棄"遼東半島。1895年11月8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簽訂了《交還遼南條約》。條約規定,清朝政府以白銀三千萬兩"贖回"遼東半島,日本軍隊從遼東半島撤出。
1900年6月15日日本內閣決定向中國派遣25000名官兵,作為對義和團運動進行武裝干涉的八國聯軍的主力。
1900年8月14日由日本等組成的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1900年8月24日日艦"和泉號"的陸戰隊在廈門登陸。28日,又從台灣派兩個步兵連侵佔廈門。
1901年4月3日日本在南京設立領事館。
1901年9月7日清朝政府與日本等11國在北京簽訂《辛丑條約》,同意外國軍隊駐扎在北京到天津、山海關沿線的12個地區,賠款白銀4 .5億萬兩,日本從中分得3479.31萬兩。
1904年2月8日日本突然襲擊俄國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10日,日俄戰爭爆發。12日,清朝政府宣布對日俄戰爭保持中立。俄國戰敗,1905年9月5 日簽訂朴茨茅斯和約。根據和約規定,俄國將遼東半島的租惜權和"南滿"鐵路(長春至旅順)的干線、支線及其沿線屬地上一切特權轉讓給日本。
1927年5月28日日政府發表出兵山東的聲明。從旅順調遣陸軍約2000人到青島。上海等地掀起反對日本侵佔山東、抵制日貨運動,9月,日本被迫從山東撤軍。
1928年4月19日日本政府決定第二次出兵山東,並向第六師團發布動員會。2日,發表向山東再次出兵的聲明。
1928年5月3日日軍向濟南發動進攻,與中國軍隊發生沖突,日軍在濟南姦淫擄掠,屠殺中國軍民5000多人,造成"濟南慘案",亦稱"五三慘案"。同年10月,中日就此慘案舉行談判,1929年3月29日達成協議:由中日雙方組成調查委員會,就地調查解決,南京政府負責保護在華日本人之生命財產安全;協定換文兩個月後,日軍撤出山東。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郊外柳條湖的"南滿"鐵路,反誣是中國軍隊乾的,悍然對附近的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進攻,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由於蔣介石採取不抵抗政策,命令東北軍"絕對不得抵抗",並撤至山海關內。19日,日軍侵佔沈陽。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日軍更加得手,迅速進攻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至1932年1月,東北全境淪陷。
1932年1月28日日本軍隊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又稱上海事變)。28日夜間,日軍向上海閘北發動進攻。駐防上海的中國十九路軍奮起反擊,開始了淞滬抗戰。日軍遭到沉重打擊,死傷萬餘人,4度更換司令。由於南京國民政府堅持不抵抗政策,淞滬抗戰遭到破壞。3月初,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十九路軍被迫撤離上。3月24日,在美、英、法、意等國的干預下,日本與中國國民政府在上海開始停戰談判。5月5日,雙方在上海簽訂了《上海停戰協定》(又稱《淞滬停戰協定》)。協定規定上海為"非武裝區",中國不得在上海至安亭、崑山、蘇州一帶地區駐軍,而日本可進駐"若干"軍隊。
1932年3月9日日本製造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長春宣告成立。溥儀為"執政",年號"大同"。10日,溥儀致函關東軍司令,"委託"日軍維持國防和治安、管理鐵路,並聘請日本顧問。
1933年3月日軍攻佔熱河省後,大舉進攻長城各口。東北軍曾在長城一帶抗擊日軍,後因蔣介石鎮壓抗日運動,使日軍長驅進犯灤平地區,直逼平津。
1933年5月31日中國國民政府和日本政府簽訂《塘沽協定》。根據協定,中國軍隊撤退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通州(今通縣)、香河、寶抵林亭鎮、寧河蘆台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並劃上述地區以北以東至長城沿線地區力非武裝區,這樣,中國國民政府承認日本佔領東三省和熱河,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區,便利於日本進一步控制整個華北。
1933年7月-10月中國國民政府和日本密謀聯合"圍剿"灤東抗日武裝力量,進攻方振武、吉鴻昌率領的抗日同盟軍。
1935年10月-12月日本製造"華北事變"。10月22月,日本在河北香河指使漢奸暴動,占據縣城。11月7日,策動宋哲元等進行"華北五省自治運動"。11月25日,策動殷汝耕等漢奸在通州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宣布脫離南京政府。12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反而指派宋哲元等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由宋哲元任會長,以適應日本關於"華北政權特殊化"的要求。
1936年5月6日日本和偽冀察政委會秘密簽訂華北防共協定"。協定規定。中國軍隊不得進駐冀察兩省,日軍駐扎華北鐵路沿線,日本派人擔任偽軍的政治和軍事顧問。
1936年5月12日在關東軍的支持下,以錫林郭勒盟副盟長德穆楚克棟魯普(德王)為首的內蒙少數上層分子,成立偽蒙古軍政府。
1936年11月23日綏遠駐軍傅作義等部奮起抗擊侵犯綏遠省東北區的日本侵略軍,收復百靈屆(今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這一事件被稱為"綏遠事件"。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在中共中央的努力調停下和平懈決,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7日,關東軍發表聲明,要求南京國民政府實行反共防共政策。
1937年7月7日日軍悍然炮攻宛平城和進攻城外的盧溝橋,挑起盧溝橋事變。即"七·七"事變。在全國人民抗日浪潮的影響下,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奮起抗戰。從此,中國人民展開了全面抗成。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表了號召抗戰的宣言。7月19日蔣介石在廬山舉行軍事委員會會議,決定對日作戰。7月28日日軍開始對華北發動全面進攻。宋哲元等退出北平,日軍侵佔北平。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日本官兵2人在上海虹橋軍用機場被擊斃一事為借口,出動大批海陸軍和飛機進攻上海,是為"八·一三"事變。上海守軍在上海人民積極支援下奮起抵抗。8月15日日本政府發表嚴懲南京政府的聲明。日本海軍首次出動飛機轟炸南京。年8月15日中國政府頒布對日抗戰總動員會。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與日軍板垣師團4000餘人作戰,殲滅日軍三千多人,俘戰一千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軍用品,是為"平型關戰役"。這一勝利打擊了日軍的氣焰。1937年11月11日日軍攻佔上海。12月13日日軍侵佔南京,在南京進行大屠殺,被殺害者達三十萬人之多。
1938年3月下旬日軍第10師團向台兒庄發動進攻。4月3日,中國軍隊以40萬優勢兵力,包圍進攻台兒庄之敵,並擊退由臨沂增援之敵第5師團一部,至4月6日,取得了殲滅日軍兩萬餘人的勝利。10月21日日軍佔領廣東。10月27日日軍佔領武漢三鎮。11月26日日軍佔領深圳。12月18日汪精衛從重慶逃到河內。20日,汪在河內發表聲明向日本投降。
1939年2月10日日軍在海南島登陸。
1941年8月岡村寧次任日軍華北方面軍總司令,集中13萬以上兵力進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5000群眾被殺,15刀間房屋被燒,5000萬斤糧食被焚。12月25日日本佔領香港。
1943年10月日軍3萬人進犯冀魯豫解放區,被我粉碎,敵偽5000人被斃或被俘。岡村寧次採用"鐵篦式的三層陣的新戰術"掃盪晉東南抗日根據地,慘殺我群眾5000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6日日本天皇向日軍發出停戰令。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9月9日何應欽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岡村寧次代表侵華日軍簽署的日軍投降書。1945年9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1945年10月17日中國軍隊進駐台灣省。1945年10月25日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兼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向中國方面投降。被日本侵佔50年之久的台澎諸島,從此在法律上和事實上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❹ 中國對日本發動過幾次戰爭
1271年以後當時統治中國的元朝政府曾經以日本拒絕向蒙古稱臣和納供而從1274年起三次入內侵日本,雖然初戰告容捷,但是最後因為長途遠征和台風的阻擋最後被日本所敗。元朝以後都是日本來侵略中國而中國則從來沒有侵略日本。
❺ 中國與日本的戰爭
第一次中(唐)日戰爭
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戰爭是663年8月進行的白江村之戰。
白江村之戰的慘敗,使日本意識到自己的實力尚不足以與中國抗衡,於是此後的幾百年間,他們一直與中國修好,並派遣十幾批「遣唐使」,全面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和政治、經濟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技術,而其國內了經歷了天皇集權、攝關統治(由權臣擔任攝政、關白,實際掌權)、院政(由天皇讓位於子弟,自己稱「上皇」、「法皇」,實際仍行使政治權利)、戰國大名紛爭等時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續九百餘年,其間雖有蒙元入侵,但和平基本上被維持,直到豐臣秀吉一統日本。而這一切,都是由於白江口中日一戰,創建了全新的朝鮮半島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經戰爭失敗後而對唐朝尊敬有加的雙重原因。
第二、三次中(元)日戰爭
元朝入侵日本之戰(公元1274年、1281年、元至元十一年、十八年,日本天皇文永十一年,弘安四年)。
從亞洲體系的角度來看,元朝侵日的失敗,使日本始終游離於東亞大陸體系之外,並保持著相應的入侵大陸的力量,蒙古入侵失敗後,很快發生的日本對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的入侵,都從另一個角度證實忽必烈有必要全面征服日本,以消除對元帝國秩序的威脅。而元朝的快速衰落,使其試圖建立大陸主導的東亞統一帝國秩序未能完成,而在中華帝國秩序外的日本、最終證明了是中國的心腹大患。
第四次中(明)日戰爭
明朝出兵援助朝鮮對豐臣秀吉之戰(公元1592年、1597年,明萬曆十九年,萬曆二十五年,日天皇文祿元年,慶長三年),所以日本方面稱為「慶長·文祿之役」,朝鮮稱「壬辰衛國戰爭」。
由於豐臣秀吉無法滿足於當時明朝中國在華夷體系內預留給日本的地位,此後兩年多的明日和談最終失敗。1597年1月,日軍再次進攻,黑田長政在稷山被明朝軍隊擊敗,海軍也被李舜臣在鳴梁海面重創,明朝援軍繼續入朝,進擊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部隊。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憂郁而死,日本撤軍,到12月全部撤出朝鮮,第二次侵朝徹底失敗。另一位日本封建領主德川家康也了取代豐臣秀吉的勢力,建立統一的日本戶幕府。這次侵略戰爭的失敗,使日本又意識到與中國作戰的時機不成熟,於是江戶幕府馬上又採取對中國表面上睦鄰友好的政策,直到明治維新後,中日間又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第五次中日戰爭。
第五次中(清)日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農歷甲午年),日本以突然襲擊清朝陸海軍的方式挑起了第一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史稱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必然產物。
甲午戰爭爆發後,由於清政府和清軍部分將領的腐敗無能,無論在朝鮮戰場還是在中國國內戰場,總是屢戰屢敗。早在日軍佔領遼東半島後,清政府便開始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本請和。威海衛失陷後,清政府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承認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賠償軍費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開辟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等地為商埠。由於沙俄等國出面干涉,日本把遼東半島歸還中國,但中國給日本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作補償。《馬關條約》是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條約,日本從中國掠奪的數億金錢,為其進一步發動侵華戰爭奠定了物質基礎,割佔台灣使得台灣寶島離開祖國長達半個世紀,台灣同胞從此陷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殖民統治。
第六次中日戰爭
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根據遠東軍事法庭裁判:「中日戰爭」應從1928年皇姑屯事件開始)中國人民進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抗戰。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❻ 中國對日本的戰爭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1937.7.7盧溝橋事變 歷史老師說 對於日本而言叫「侵華戰爭」對於中國而言叫「抗日戰爭」是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
❼ 中國與日本一共有哪些戰爭
第一戰:唐高宗龍朔三年白江之役:勝利
http://post..com/f?kz=85120594
第二戰:1274年,1281年忽必烈的元朝兩次征倭大戰
http://post..com/f?kz=86776169
第三戰:十六世紀慘烈的抗倭援朝戰爭
http://post..com/f?kz=85113766
第四戰: 1882年,甲申朝鮮一役,也是最後一次勝利
http://post..com/f?kz=85426404
第五戰: 北洋水師的甲午海戰
http://post..com/f?kz=87078649
第六戰: 中華民族死傷三千多萬人的抗日戰爭
http://post..com/f?kz=87091973
四敗兩勝。
真正對日本有威脅的元朝那的進攻,其他的都在朝鮮或者中國的國土。
--------------------------------
第一戰:唐高宗龍朔三年白江之役
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曾在朝鮮半島的白江(今韓國錦江)打過一個漂亮勝仗,使得倭寇偃旗披靡、一蹶不振。
-----------------------------------------
第二戰:忽必烈功虧一簣的元朝征倭大戰
1274年(至元十一年)派忻都、洪茶丘率兵出征日本,因矢盡船毀而還。1281年(至元十八年),又分兩路進攻日本,由唆都率蒙古、漢軍、高麗軍從高麗東渡對馬海峽,範文虎率新附軍(元政府收編的南宋軍隊)從慶元(今浙江寧波)浮海北進。元軍在日本鷹島遇颶風,戰船多壞,將卒溺死者眾,又遭日軍掩殺,幾乎全軍覆沒。
關於十三世紀元帝國兩次入侵日本的慘重失敗,當時從東亞到歐洲的許多史籍都有記載,不過最原始的紀錄來源不外三處:一為元帝國的記載;一為朝鮮的記載;一為日本的記載。這三種記載都有偏,相互矛盾處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證,又有考古發現作旁證,互相比較之後我們不難發現真相。其中朝鮮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戰爭沒有太多利害關系,因此他們的記錄更可信些。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起因於日本不肯臣服於蒙古帝國。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高麗國王也致書日本人要求他們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冒犯,君臨天下的蒙古大汗當然不能容忍,於是武裝攻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次進攻日本時,南宋尚未滅亡,忽必烈僅控制了北方中國,當時元帝國正集結重兵准備南征,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並不多,漢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執意要控制日本,除了顯示大可汗的權威外,還有許多更實際的考慮。蒙古大汗雖富甲四海,可因為蒙古貴族對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於理財,蒙古帝國的財政時常捉襟見肘。忽必烈之前的兩位大可汗貴由和蒙哥都以揮霍無度著稱,他們購買奢侈品主要以貴金屬支付,對部分拖欠的債務甚至以未來的戰利品做抵押。
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爭奪汗位激戰四年,這場蒙古人之間的內戰無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國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而日本在過去數百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生產地和出口國,這個富裕的島國在急需硬通貨的蒙古貴族眼裏無疑是塊肥肉。
西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 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鐮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斗進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戰術較為落後,在開始的戰斗中蒙受巨大傷亡,但他們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軍的推進。在相持了幾天後,日本人漸漸適應了蒙古人的戰術,於是開始反擊。主要 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沖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 勢失效。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望,他們的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
此次戰役日本史稱「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斗中主要負責近戰,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沖擊而損失慘重。故而高麗人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戰刀印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劍與日本刀一碰即斷。相對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小一些,在他們看來,日本人的弓箭雖威力強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
這裏再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戰刀: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中國最好的鋼(鑌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 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中國最好的刀劍一般由 進口的馬來鋼製造。大馬士革鋼為高級合金鋼,冶煉技術復雜,成本高昂,具體製造技術已失傳。在古代,大馬士革鋼刀一般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最頂級的大馬士革鋼刀為烏茲鋼刀,位於印度,其次為波斯切爾彎刀,位於波斯。斯切爾彎刀的做工和裝飾極盡精緻奢華,是蒙古貴族的愛物。相比之下,日本鋼其實並無太大特色,日本戰刀的優良性能主要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大馬士革鋼刀性能固然卓越,但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日本的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
平心而論: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這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因此日本人的戰術可謂十分高明,當然這也需要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做後盾。
第一次侵日戰爭結束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已領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乾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國之後,他便著手准備第二次海上入侵。軍隊由中國各地,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糧秣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國東南沿海的造船廠也晝夜趕工,製造大小戰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遠征准備自然無法保密,日本人嚴密偵視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的戰爭准備。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北條時宗對鐮倉幕府和日本各藩 的控制遠勝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布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斗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西元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 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毀。六月上旬,南方艦隊抵達,兩支龐大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後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日本軍隊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還伺機組織反沖鋒。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擊擊潰了高麗軍主力,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時無論蒙古人還是日本人大概都以為這次戰爭的結局將和上次相同,會以元軍的撤退收場。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失大半。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此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日軍的防線,現在只得等死。三天後,日本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攻擊。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萬多人作了俘虜。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標准把俘虜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為部民(賤民)。今天的博多灣還有一座名為「元冠冢」的小山,據說是當年元軍將士的集體墓地。
在這次慘敗中,南方軍只有三名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一艘小船,幸運地漂回中國。忽必烈透過這三位倖存者終於知道了戰敗的真相,此次戰爭的副統帥範文虎被斬首,其他官員也 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日本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弘安之役」,此次戰爭日本人投入的軍隊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過「文永之役」。
元軍第一次征日,日軍野戰打不過元軍,只好據守要塞與元軍僵持,元軍因糧食消耗殆盡只有撤退,
第二次征日,元軍因為台風造成人員船隻損失慘重,喪失鬥志,正要撤退被日軍圍殺,說真的,日本就只能靠神風打敗蒙古人,雙方武器與戰術而論就差了一大截,元軍的弓箭射程遠超過日本弓,火器更不必說了,日本從未見過,蒙古馬耐力與體力也優與日本武士的座騎,日本武士擅長單打獨斗,卻在元軍的隊形戰術下招架不住,
元軍的水師大部分是南宋降軍,水師是南宋的專長,南宋水師曾讓蒙古人吃了不少虧,而且南宋的遠洋航行與造船技術在當時是屬一屬二的,元朝統一了江南繼承南宋造船技術與航行技術,因此水師並不亞於日本水軍 在地形上,日本地形崎嶇加上地勢不熟悉對於習慣於平原作戰蒙古人造成劣勢,但是仍然把日軍逼進要塞僵持不下,要是在平原決戰日本可能全軍覆沒了 我個人覺得神風的確帶給日本一個奇跡身,風吹垮了敵人,如果沒有神風,實在難以看出日本能以其他條件勝利
--------------------------------------
第四戰: 1882年,甲申朝鮮一役
1882年,在大清帝國的屬國朝鮮發生的「壬午兵變」,就是這樣一件不起眼卻影響深遠的事件。在這場發生在海外異國的兵變中,卻令人驚異地出場了好幾位在此後三十年的中國政局中呼風喚雨、顛倒乾坤的大人物:袁世凱,在平定這場兵變中一役成名,更加意義深遠的是,這一場事變其實是中日這一對百年冤家真正的民族和國家較量的開始,在這一場沖突中展示和逐漸形成的兩國不同的國家對外戰略深刻影響到此後兩國的命運.
甲午戰爭中中日兩國不同的命運實多肇端於此役。
此時的朝鮮還是大清帝國的藩屬國,向中國稱臣納貢,內政自理而接受中國保護,對外沒有獨立主權。
1884年,這時中國南疆果如袁世凱所預言,中法在越南開戰,戰事往北蔓延,5月,吳長慶率三營淮軍回防中國北方,僅留三營軍隊駐防朝鮮漢城,袁世凱是駐軍的三
位長官之一,任軍務幫辦,幫助朝鮮訓練軍隊。處心積慮欲吞並朝鮮的日本這時候看到機會了,日使和朝鮮國內親日派勾結發動政變,劫持國王,處決親華派。這就
是朝鮮的「甲申政變」。這時中國駐軍領袖提督吳兆有急忙請示北洋大臣李鴻章,欲待北洋定奪對策。袁世凱一看,這等緊急時刻,哪裡還等得及國內研究之後發指
示,力請出戰,救出國王。那兩位軍事長官不肯「擅作主張」,怕承擔責任,最後經不住袁世凱嚴厲要求,決定出兵干涉。袁世凱一人帶隊直沖王宮,苦戰一日一夜,將朝鮮國王救出帶往清軍大營。日使和朝鮮親日派看大勢已去,再不可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了,連忙狼狽出逃。 甲申朝鮮一役。這一次勝利,是中國在朝鮮和日本交鋒的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勝利。
❽ 中國對日戰爭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戰役
第一戰役:淞滬會戰(先後兩次,中日雙方參戰部隊累計高達100萬人次,戰爭場面規模宏大,號稱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方幾乎出動了國民革命軍的所有精銳部隊,蔣介石親自指揮全局作戰。由於雙方均是大兵團作戰,武器以重裝備為主,故雙方均傷亡慘重,故戰場被稱為人血磨房和絞肉機)
第二戰役:徐州會戰(雙方參戰兵力達幾十萬人,在魯南和蘇北地區反復拉鋸作戰,其中,國軍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揮下取得了著名的台兒庄大捷,一戰擊潰日軍兩大精銳師團的合圍)
第三戰役:太原會戰(包括忻口戰役、太原戰役、娘子關戰役和平型關戰役等一系列戰事,國民黨部隊損失極為慘重,兩名軍長陣亡,最後太原失守,但卻堅持貫徹了國民政府以時間換空間的戰略意圖)
第四戰役:武漢會戰(先後兩個階段,中日雙方參戰部隊高達100萬人次,日軍糾集十二個師團,配合海軍陸戰隊及飛機五百架分四路進攻武漢。國民政府則調集陸海空三軍,計有戰艦40餘艘,飛機100餘架,陸軍110個師總兵力約120萬人。)
第五戰役:長沙會戰(先後進行了三次,中日雙方參戰兵力達幾十萬人次,戰斗空前慘烈,雙方均動用了飛機、大炮和坦克,雙方均損失慘重,在會戰前夕,意外地發生長沙大火,使「焦土抗戰」 不幸成為了嚴酷的現實)
第六戰役:上高會戰(總指揮薛岳,副總指揮羅卓英,參戰主力74軍王耀武、張靈甫部隊取得萬家嶺大捷,幾乎全殲日軍松蒲106師團,是一次完勝日軍的大戰役,為74軍贏得抗日鐵軍的稱謂)
第七戰役:滇緬會戰(1944年初,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在滇緬邊境、即緬北進行反攻,全殲日軍兩個師團,重創日軍兩個師。同年春月,為打通中印公路,以中國駐印軍指揮官鄭洞國、孫立人、廖耀湘、黃伯韜、邱清泉率新一軍、新六軍反攻緬北,越崇山峻嶺,進擊新平洋,與日軍戰於太白家。三月五日,克孟關,後又克孟拱,密支那,發動滇西攻勢策應駐印軍作戰。同時,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指揮五個軍強渡怒江,發動滇西攻勢,策應駐印軍作戰,疊克日軍堅固據點龍陵、騰衡,直搗畹町。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國滇西軍與駐印軍會師芒友,完全打通中印公路,旋協同盟軍收復了緬北。)
第八戰役:桂南會戰(白崇禧指揮以杜聿明率領的第五軍為首的四個集團軍與南下日軍主力激戰,取得昆侖關大捷,摧毀日軍號稱「鋼軍」的精銳師團,殲滅日軍官兵達上萬人之多)
第九戰役:湘西會戰(抗日鐵軍74軍在此戰役中與其他中國部隊合圍痛擊西犯日軍主力,把幾萬日軍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狼狽逃竄,取得一次戰役殲滅日軍達2萬餘人之多的雪峰山大捷)
第十戰役:百團大戰(八路軍彭德懷部發動的共產黨部隊規模最大的一次對日作戰行動,又稱「正太線破襲戰」,參戰部隊多達105個團,幾乎佔了八路軍總兵力的80 %,共發動了上百次大小戰斗和襲擊,共殲滅、俘虜日偽軍3萬餘人,彭德懷因此受到國民政府的嘉獎,成為共產黨部隊中名副其實的抗戰第一名將)
另外,還有:棗宜會戰(張自忠將軍在此戰役中英勇殉國)、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常德會戰、浙贛會戰、中條山會戰、鄂豫湘西戰役、豫南會戰、鄂西會戰、隨棗會戰等著名大會戰。
補充說明:除了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和1933年長城抗戰——即榆關、熱河、長城三大戰役外,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八年間,國民革命軍先後發動大型會戰22次,重要戰斗1117次,小型戰斗28931次,陸軍陣亡、負傷、失蹤3211419人,空軍陣亡4321人,毀機2468架;海軍艦艇損失殆盡;其中壯烈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國民革命軍將軍即達200餘
❾ 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有幾次敗給日本的戰爭
1933年1月,日軍進占抄山海關,開始向中國關內進攻。熱河省會承德遭到襲擊,僅10餘天即告陷落,駐守熱河的國軍主要是東北軍萬福麟等部,抵抗意識極差。駐守平津的西北軍第二十九軍宋哲元率部抵抗,中央軍第十七軍軍長徐庭瑤率所部3個師北上參戰。同年5月,日本軍閥向察哈爾進攻,並一度佔領察北重鎮多倫,然而不久馮玉祥和吉鴻昌發起組織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經過5天的激烈戰斗,奪回多倫,並成功將日本軍閥驅趕出察哈爾,保證了長城一線戰事的基本穩定。二十九軍、十七軍等部隊雖然奮勇抵抗,終不敵裝備精良的日軍和偽「滿洲國」部隊,長城抗戰失利。5月31日,中日簽署《塘沽協定》,國民革命軍退出熱河和冀東,日本打開了通往華北的大門。 1933年12月,福建蔡廷鍇、李濟深及其十九路軍組織「中華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與紅軍簽署《抗日停戰協定》,力圖挽救危局,史稱「福建事變」。但由於蔣介石勾結日偽軍對這支革命武裝進行血腥鎮壓,加之當時中共領導人奉行的「左」傾關門主義政策,福建事變最終失敗,蔣介石撤銷了十九路軍的番號,十九路軍這支名揚四海的抗日部隊的歷史到此結束了。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