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古代戰爭的成語(加主人公,二十個)
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戰爭或災難所造成的悲慘景象
兵戈擾攘 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盪混亂
兵無常勢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採取靈活對策
刀槍入庫 沒有戰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痹,解除武裝,不作戒備
兵戎相見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兵荒馬亂 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連禍結 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赤地千里 赤:空。形容天災或戰爭造成大量土地荒涼的景象。
楚界漢河 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春秋無義戰 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大動干戈 大規模地進行戰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倒載干戈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放牛歸馬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風塵之變 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烽火四起 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烽火連年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歸馬放牛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化干戈為玉帛 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
禍結兵連 結:相聯;兵:戰爭;連:接連。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金戈鐵馬 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龍血玄黃 比喻戰爭激烈,血流成河。
連天烽火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形容戰火燒遍各地。
窮兵黷武 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戰爭期間臨時招募的士兵。原指沒有統帥的逃散士兵。現有指沒有組織的集體隊伍里獨自行動的人。
休養生息 休養:何處保養;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盪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以戰去戰 用戰爭消滅戰爭。
以逸待勞 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准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枕戈寢甲 枕著戈、穿著鎧甲睡。形容經常生活在戰爭之中。
兵慌馬亂 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伐罪弔民 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干戈載戢 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載:虛詞。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來。比喻不再進行戰爭動用武力了。
鼓衰力盡 鼓:戰鼓聲。衰:微弱。戰鼓聲音微弱,力量已經用盡。形容戰爭接近失敗時的慘狀,也形容文章的末尾鬆懈無力。
來好息師 招致和好,停止戰爭。
龍戰魚駭 喻戰爭激烈。
磨盾之暇 暇:閑暇,餘暇。指在戰爭的餘暇。
破斧缺斨 《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後以「破斧缺斨」形容戰爭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上兵伐謀 上:上等,引申為最好的。兵:指戰爭,引申為用兵。伐:討伐,攻打。伐謀: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
矢石之難 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戰的武器。難:不幸的遭遇。指戰爭中的危難。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偃甲息兵 甲:古代作戰時穿的護身服。兵:兵器。停止戰爭。
偃武息戈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以戰養戰 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有事之秋 指戰爭或多事故的年頭。
止戈散馬 停用兵戈,放還戰馬,意謂結束戰爭。
止戈興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鑄甲銷戈 銷熔鐵甲兵器。借指結束戰爭,實現和平。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解釋】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示例】但是「~」,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游擊戰爭將表現其很
戎馬倥傯 〖解釋〗指在戰爭中軍務緊迫繁忙。
破釜沉舟
❷ 出自中國古代楚漢戰爭中的成語有哪些
韓信來投奔劉邦,沒有被重用,險些被殺,韓信失望便想離開劉邦,是蕭何深夜專追回韓信,勸劉邦屬重用韓信,任命韓信為大將軍,又是蕭何,在劉邦出征平叛時,與呂後一起,誘騙韓信,把韓信殺死。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❸ 形容古代戰爭場面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古代戰爭場面的成語有:
戰鼓雷鳴 千軍萬馬 浩浩盪盪 白刃相接 槍林彈雨
金鼓連天 勢如破竹 腥風血雨 硝煙彌漫 赤膊上陣
❹ 源自於中國古代戰爭的詞語要四字詞語的
退避三舍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圍魏救趙
十面楚歌
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版人、以逸待勞、趁火打權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途伐虢、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顛、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草木皆兵、馬革裹屍、 赤膊上陣 、烏合之眾、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無謀、 全民皆兵、 聲東擊西、 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 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 圍魏救趙、 四面楚歌、 作壁上觀、 暗渡陳倉、 城下之盟、 五十步笑百步、 殺身成仁、 紙上談兵、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 步步為營、 望梅止渴、 運疇帷幄、 一鼓作氣、 再衰三竭、 破釜沉舟
❺ 出自中國古代戰爭的成語及其含義
--
--
--
(
(
)
--
--
--
--
(
)
(祖狄
--
.
(
)
(曹操 )
--
--
--
--
-
-
-
❻ 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戰爭及其相關成語
破釜沉舟:巨鹿之戰
官渡之戰:1,知人善用,唯才所宜.
2,推誠取信,用人不疑.
3,令行禁止,賞罰分明.
4,虛懷若谷,見賢思齊
赤壁之戰:草船借箭,
淝水之戰:風聲鶴唳
❼ 與戰爭有關的成語
【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戰爭或災難所贊成的悲劇景象。
【兵戈搶攘】:兵戈:武器,指戰爭;搶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盪混亂。
【兵戈擾攘】: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秩序的動盪混亂。
【兵革互興】: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戰爭;興:發起,發動。互相發動戰爭,戰亂相繼發生。形容時局不安定,戰亂頻繁。
【兵革之禍】:兵革:兵器戰甲,引申為戰爭。指發生戰爭。
【兵荒馬亂】: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慌馬亂】: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連禍結】: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兵連禍深】:兵:指戰爭。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
【兵拏禍結】:戰爭、災禍連續不斷。同「兵連禍結」。
【兵戎相見】: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兵猶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戰爭就象玩火,不在適當情況下及時止息,就會把自己燒掉。
【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災或戰爭造成大量土地荒涼的景象。
【楚河漢界】:楚(項羽)、漢(劉邦)相爭時,雙方對峙的河界。後來中國象棋盤的雙方分界處寫有「楚河漢界」。也比喻一般戰爭的前線。也作「楚界漢河」。
【楚界漢河】: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春秋無義戰】: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大動干戈】:干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大規模地進行戰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刀痕箭瘢】:刀砍箭擊的傷口治癒後留下的疤痕。形容戰爭留下的創傷。
【刀槍入庫】:沒有戰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痹,解除武裝,不作戒備。
【倒載干戈】: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倒戢干戈】: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同「倒載干戈」。
【黷武窮兵】:黷:隨便,任意;窮:竭盡。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伐罪弔民】: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伐罪吊人】: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人」當作「民」,因避太宗諱改。同「伐罪弔民」。
【放牛歸馬】: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非戰之罪】:不是戰爭本身的罪過。一般用來作為戰爭失敗開脫罪責之辭。
【風塵之變】: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風塵之警】:指戰爭或騷亂的警報。
【烽火連年】: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烽火四起】: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鋒鏑之苦】:鋒:刀或劍的尖端;鏑:箭頭。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戰爭的苦難。
【甘為戎首】:甘:情願,甘願;為:做;戎:軍事,征伐;戎首:挑起戰爭的人。甘願當戰爭的主謀。
【干戈滿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戰爭。形容到處受到戰爭的摧殘。
【干戈滿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戰爭。形容到處受到戰爭的摧殘。
(7)中國古代戰爭的成語擴展閱讀:
形容戰斗激烈的成語:
[槍林彈雨]槍桿象樹林,子彈象下雨。形容戰斗激烈。
[肉薄骨並]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並。形容戰斗的激烈。
[戰火紛飛]形容戰斗頻仍、激烈。
[金鼓齊鳴]金鍾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斗氣氛緊張激烈。
[肝髓流野]形容戰斗激烈殘酷、屍橫遍野。
[槍林刀樹]猶言刀槍林立。形容激烈戰斗的場面。
[血戰到底]血戰:非常激烈地拚死地戰斗。指激烈戰斗到最後時刻。
[赤壁鏖兵]鏖:激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於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戰。泛指激烈的戰斗。
[硝雲彈雨]硝煙如雲,子彈像雨。形容激烈的戰斗。
[金鼓連天]金鼓:古時作戰,用金鉦和戰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鳴金錶示後退;連天:響徹雲霄。形容軍威盛大或戰斗激烈。
[狼煙四起]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磨刀霍霍]現多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
[刀光劍影]隱約顯現出刀劍的閃光和影子。形容環境充滿了凶險的氣氛。
[殺氣騰騰]殺氣:凶惡的氣勢;騰騰:氣勢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要殺人的兇狠氣勢。
❽ 古代戰爭的成語典故
出自古代戰爭的成語:
[sì miàn chǔ gē]
四面楚歌
漢語成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典故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楚,不能讀作「cǔ」。
成語辨形:楚,不能寫作「觸」。
成語辨析:見「腹背受敵」。
成語謎面:烏江岸上困霸王
歇後語:九里山前擺戰場;烏江岸上困霸王
近義詞:腹背受敵、山窮水盡
反義詞:安然無恙、旗開得勝
成語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❾ 關於戰爭的成語
潰不成軍、一敗如水、人仰馬翻、頭破血流、丟盔棄甲
一、潰不成軍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釋】:潰:潰敗,散亂。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隊伍。形容慘敗。
【出自】:近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著敵人的銳氣開始衰落時,抓住要害猛力一擊,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
二、一敗如水 [ yī bài rú shuǐ ]
【解釋】:形容軍隊打了大敗仗,象水潑到地上那樣不可收拾。
【出自】:近代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第一時期,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如水,蔣介石打傷了腳,坐飛機回廣東去了。」
三、人仰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解釋】: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慘敗。也比喻亂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五回:「賈璉家下無人,請了王仁來在外幫著料理。那巧姐兒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榮府中又鬧得馬仰人翻。」
四、頭破血流 [ tóu pò xuè liú ]
【解釋】: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照道士臉上一刮,可憐就打得頭破血流身倒地,皮開頸折腦漿傾。」
五、丟盔棄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解釋】:盔、甲:頭盔和鎧甲。跑得連盔甲都丟了。形容打敗仗後逃跑的狼狽相。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譯文】:戰鼓咚咚地一敲響,兩軍士兵的刀槍一接觸,丟盔卸甲,拖著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後停下來,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後停下來
❿ 哪些成語源自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一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統治,點燃起我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烈火。一時間,"天下從者如流水"。項梁、項羽起兵於江東,立楚懷王的孫子心為帝,也稱作楚懷王,定都於盱眙。張耳、陳余參加了起義,立趙歇為王,在信都(即邢台市附近)定都,建趙國。秦朝統治者對農民起義進行殘酷鎮壓。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率軍北上擊趙,軍於邯鄲。趙軍不支,退保巨鹿,為秦將王離部所圍困。當時,在河北攻趙的秦軍,不下三十萬之眾。而這時在巨鹿城中的兵力不多,糧草將盡。趙將陳余雖領兵數萬屯巨鹿之北,但不敢出兵,築營壁自保。其它援趙的齊、燕諸軍,也震懾於秦兵的聲勢,皆築壘固守,不敢出戰。
巨鹿被圍之際,趙使求救於楚。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軍北上救趙。但宋義為秦軍的氣焰所嚇倒,在妄陽(今山東曹縣)逗留四十六天而不敢前進。項羽憤而殺宋義,楚懷王便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先遣英布和蒲將軍率兵二萬渡漳攻秦。繼而親率主力渡河,為了表示與秦決一死戰的決心,他命令士兵把船隻沉沒,把飯鍋砸破,燒掉營舍,只帶三天的干糧。項羽先以雷霆之勢包圍王離,經過往返九次沖殺,切斷秦軍通道,獲得巨大戰果。秦將蘇角被打死,王離作了俘虜,涉聞自焚而死。在交戰中,楚軍"以一當十"、"呼聲震天"。而援趙的其它諸軍則在營壁上觀看,驚恐而不敢出戰。之後,項羽又不斷擊敗秦軍,章邯不得不豎起降旗,項羽聲威從而大振。
巨鹿之戰,全殲了秦軍主力三十萬人。這對最後推翻暴秦統治起了決定性作用。大文學家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詳細地描述和記裁了這一巨大戰役,成為名傳千古的不朽之筆。"破釜沉舟"、"作壁上觀",漸漸成為流傳極廣的兩個成語。
二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爆發於更始元年(23年),它是綠林起義軍推翻王莽政權的一次戰略性 決戰,也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個典型戰例。在這次決戰中,劉秀等人領導的農民 起義軍,以大無畏的勇敢精神和靈活機動的戰法,一舉全殲王莽軍的主力,撞響了新莽 王朝徹底覆滅的喪鍾。它在歷史上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西漢末年,政治腐朽,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危機四起。 外戚王莽利用這一形勢,玩弄權術,奪取政權,建立新朝。但王莽上台後「托古改 制」的做法,不僅沒有使情況有所起色,反而導致階級矛盾更趨激化。廣大民眾在忍無 可忍的情況下,紛紛揭竿而起,以武力反抗新莽的統治。一時間起義烈火燃遍黃河南北 和江漢地區,新莽王朝完全處於眾叛親離、風雨飄搖的境地。
在當時的眾多農民起義軍隊伍中,尤以綠林、赤眉兩支聲勢最為浩大。他們在軍事 上不斷打擊新莽勢力,逐漸向王莽統治腹心地區推進。新莽王朝不甘心退出歷史舞台, 拚湊力量進行垂死的掙扎,農民起義於是進入了最後進攻階段。昆陽之戰正是這一歷史 背景下的產物。
新莽地皇四年(23年)初,綠林軍各部乘王莽主力東攻赤眉,中原空虛之際,揮兵 北上,在沘水(今河南泌陽境)擊滅莽王荊州兵甄阜、梁丘賜部。接著又在淯陽(今河 南新野東北)擊敗嚴尤、陳茂所部,勢力迅速發展到十餘萬人。在勝利進軍的形勢下, 農民軍開始萌發了建立政權的要求,於是在二月間,推舉漢室後裔劉玄為帝,恢復漢制, 年號更始。 更始政權的建立,標志著農民起義進入新的階段,王莽在政治、軍事各個方面日益 趨於被動。
更始政權建立後,即以主力北上圍攻戰略要地宛城(今河南南陽),並開進到滍川 一帶。為了阻止王莽軍的南下,保障主力展開行動,更始政權另派王鳳、王常和劉秀等 人統率部分兵力,乘敵嚴尤和陳茂軍滯留於潁川郡一帶之際,迅速攻下昆陽(今河南葉 縣)、定陵(今河南舞陽北)、郾縣(今河南郾城南)等地,與圍攻宛城的主力形成犄 角之勢。這為下一步進擊洛陽,與赤眉軍會師以及經武關西入長安,消滅王莽政權創造 了有利的條件。
王莽政權對更始農民起義軍的戰略動向十分不安,於是就慌忙改變軍事部署,將主 力由對付赤眉轉而對付更始軍。三月間,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奔赴洛陽,在 那裡征發各郡精兵42萬,號稱百萬南進攻打更始軍,企圖以優勢的兵力與農民軍進行決 戰,一舉而勝,以確保宛城,安定荊州,保障長安、洛陽的安全。
五月間,王邑、王尋率軍西出洛陽,南下潁川,在那裡與嚴尤、陳茂兩部會合,並 迫使先期進抵陽關(今河南禹縣西北)的更始軍劉秀部撤回昆陽。爾後,繼續推進,迫 近昆陽。
當42萬王莽軍逼近昆陽之時,昆陽城中的更始軍僅有八九千人。如何對付氣勢洶洶 的強敵,更始農民軍意見開始時並不統一。有的將領認為敵我兵力眾寡懸殊,不易取勝, 因而主張避免決戰,化整為零,先回根據地,再圖後舉。但劉秀則反對這種消極做法, 主張集中兵力,堅守昆陽,遲滯、消耗王邑軍的兵力,掩護主力攻取宛城,然後伺機破 敵。這時王邑的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