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國人.稱我們國家為"CHINA"是不是因為以前我們國家的{瓷器}很有名啊
參考:http://ke..com/view/4806.htm
china
開放分類: 中國、文化、英語、瓷器、國家
China, C大寫, 這是中國的意思。
china, c小寫, 則是瓷器的意思。任何地方生產的瓷器都可以叫 china,並不一定代表中國瓷器。
CHINA與中國的關系
1、與瓷器的關系
進入十七世紀,西歐皇室和宮廷開始興起收藏中國瓷器之風。現藏德國卡賽爾(Keisel)郎德博物館的一件青瓷碗,上有卡澤倫博格伯爵(1435-1455)的紋章圖案,是現存歐洲最早有年代標識的明朝瓷器,幾百年來一直是黑森家族的傳家寶。葡萄牙開辟新航路之後,瓷器也成歐洲社會最珍貴的禮物。瓦斯伽·達·伽馬、阿爾曼達都曾以瓷器博取葡王曼紐埃爾一世的歡心。現存里斯本科特斯陳列館(Jose Cortes)中印有曼紐埃爾一世(1469-1521)紋章的青花執壺,是中國最早為西歐特殊訂貨製造的外外銷瓷。正德、嘉靖年間,這類訂貨大多經葡萄牙販往歐洲。1604年荷蘭人洗劫了裝載瓷器返回歐洲的葡萄牙大帆船聖·卡特林號(Santa Caterina),將這批中國瓷器取名Kraaksporeleint,運往阿姆斯特丹拍賣,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也參與購買,於是中國陶瓷的影響在歐洲不脛而走。
發端於十七世紀末,延續至十八世紀末葉的歐洲洛可可式(Rococo)藝術風格,以生動、優美、輕倩、自然為特色,其倡導的藝術作風與中國藝術風格中的精緻、柔和纖巧和幽雅殊途同歸。<U>[font color=#0000cc]洛可可[/font]</U>風格盛行於法國,法國人對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尤為偏愛。那時法國正是歐洲文藝、美術、戲劇、禮節、服飾、裝潢仿效的中心,所以具有「中國風格」的物品流傳整個歐洲社會。
瓷器初入歐洲,法國人用當時社會流行的小說《牧羊女愛絲坦萊》中的男主人公賽拉同(Celadon)來稱呼青瓷。法王路易十四命令首相馬扎蘭創辦中國公司,到廣東訂造標有法國甲胄紋章的瓷器,凡爾賽宮內列有專室收藏中國陶瓷;而十七世紀的英國人直接用「中國貨」(Chinaware)指稱來自中國的瓷器。英國女王瑪麗二世也醉心華瓷,在宮內專門設置許多玻璃櫥以陳列各式瓷器。於是英國社會以華瓷裝飾和日用的風氣便流行起來,瓷器漸成客廳和內室必不可少的陳設。
China一詞也隨著中國瓷器在英國及歐洲大陸的廣泛傳播,轉而成為瓷器的代名詞,使得「中國」與「瓷器」成為密不可分的雙關語。
另據《英漢詞海 The English-Chinese Word-Ocean Dictionary》(王同億 主編譯,國防工業出版社,1987年)China詞條介紹,China做為瓷器的涵義,是源於波斯語chini(中國的或中國人),由於受到China表示中國這種表示法的影響,產生了母音音變,由chini變為china,成為瓷器的專有名詞。
至於這種變化最終在何時最後確定下來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基於中國古代陶瓷的輝煌成就,以及由此而引發的陶瓷傳播之路,使得這種獨具中國特色的物品被世界人民所喜愛,將中國與瓷器永遠地結合在了一起。還有因為當時生產瓷器地方是昌南。所以叫china。
2、與古梵文的關系
二十世紀之初,China一詞起源問題,學界曾經討論,眾說紛紜,未定一是。文僧蘇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認為China起源於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來指我華夏。他研讀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發現支那一詞最早見於這兩部著作,其原義為「智巧」。他認為,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羅多王朝時彼邦人士對黃河流域商朝所治國度的美稱。「智巧」與慧苑所說之「思維」內涵略有不同,想系詞義因時代而演變所致。
外邦對我華夏稱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後曰拓跋Tabac,最後曰契丹Kitai。今之China即支那,先是國名。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販瓷器到歐洲,稱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漢譯應該是「支那瓦」。陶瓷產品,古稱瓦器。此處ware應是瓦之譯音。支那瓦者,中國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國名,初無瓷器一義。後來省掉ware,簡稱為China,才小寫其字頭,獲得瓷器之義。這已經是晚近的事了。
3、與絲綢的關系
從西方語言演變歷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進行考證,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絲綢。
按照歐洲語言的演變歷史,對絲綢與「CHINA」一詞之間的關聯作了解釋。在希臘文明時期,中國的絲綢已經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歐洲,於是希臘文中也出現了「絲」這一詞彙,希臘文中「絲」的發音與中文相近。隨後,在拉丁文中,「絲」的發音已經基本與以後「CHINA」的發音相近,在法文中,「絲」的拼寫則為「CHINE」,與英文「CHINA」的發音與拼寫已經非常接近,最後再從法文正式「過渡」到了現在的「CHINA」一詞。
英文在對「中日甲午戰爭」的翻譯中,中國被譯成「SINO」,這與拉丁文中的「絲」比較接近,而在印度語中,「絲」被稱為「CINA」,後來口譯成「支那」。
絲綢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種載體,在西方人眼裡,絲綢是中華古代燦爛文明的象徵,因此,英文中「中國」的翻譯「CHINA」源自絲綢就順理成章了。
⑵ 外國人眼裡的,中越戰爭是什麼樣的
1979年2月22日,中國新華社匯總了各國對中國進攻越南的態度:
譴責中國,支持越南,並要中國撤軍及停火:蘇聯、 波蘭、 東德、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保加利亞、 阿爾巴尼亞、 蒙古國、 阿富汗、 衣索比亞、 安哥拉、 莫三比克和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柬埔寨親越的韓桑林政權),包括了蘇聯及其大部分衛星國。
對中國表示遺憾,要中國撤軍:寮國、 印度。
反對中國及越南的軍事行動:瑞典、 加拿大、 紐西蘭。
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越南從柬埔寨撤軍:日本、 泰國、 馬來西亞、 新加坡、 印尼、 菲律賓、 伊拉克、 北葉門、 丹麥、 芬蘭、 挪威、 英國、 荷蘭、 義大利、 南斯拉夫、 羅馬尼亞、 美國、 澳大利亞。
對中國和越南都表示遺憾、希望越南和柬埔寨都能支配自己命運:西德、 奧地利、 瑞士、 比利時、 盧森堡、 法國、 西班牙、 希臘。
呼籲談判解決問題:孟加拉國、 塞普勒斯、 冰島、 愛爾蘭、 埃及、 利比亞、 馬里、 馬達加斯加。
公開聲明不表態:葡萄牙。
支持中國,譴責越南:民主柬埔寨、朝鮮
⑶ 歷史上外國是怎麼稱呼中國的
歷史上,各國以對某一時期中國事物的具體印象為基礎,對中國有過多種稱謂,其中不乏偏見與歧視。當然,這些稱謂如今多已棄用,但其中所包含的歷史,卻值得後人記取。
震旦Sinian,古印度對中國的稱謂。過去曾認為震旦是一種鴉雀,是中國特有的鳥。其實,震旦紀是5.7億年前到18億年前的地質年代,這段時間在生物演化歷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在震旦紀之後,寒武紀的生物大爆發創造了地球上美麗絢爛的生命世界。
絲國Seres,也稱塞里斯,古希臘和羅馬對中國西北地方及其居民的稱謂,意思是「絲的」或者「絲來的地方」。當時,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製作輕柔美麗絲綢的國家,漢代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曾向世界各國輸出大量絲綢。據記載,古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愷撒大帝曾穿著中國絲綢袍子去看戲,引起轟動,被認為是空前豪華的衣裳。
契丹Cathe,俄語稱中國為「契丹」。遼代時期,當時的北方民族如女真、蒙古等都把中原地帶叫做「契丹」。隨著這些民族和北方或西方的交流融合,「契丹」的名字逐漸表示中國的土地。
陶瓷China,18世紀以前,中國昌南鎮(今景德鎮)的精美瓷器在歐洲很受歡迎,人們以能獲得一件昌南鎮瓷器為榮。歐洲人因此把「昌南」作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
清國人Chink,源於清朝的「Ching」,在英文的俚語中意指「中國人」,帶有貶義。這是因為中國在清末時是最受人欺負的國家,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因此成了清國奴。
中國風Chinoiserie,18世紀中期,法語中專指一種非常流行的藝術風格。當時,很多設計師和工匠大量採用中國題材,如中國服飾、龍、寶塔,結合藝術家的想像創造出各種新形象。後來演化為「中國風格」,也有「中國的」、「中國人」的意思。
西內遜Chinees,荷蘭語中專指華人的詞,含有貶義,因為那時的中國給人的印象是老弱、保守和落後。現在,「西內遜」僅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到中國餐館里去吃飯」,
Cina(支那國):梵文對中國的稱呼,漢文古書中多音譯為「支那」或者「脂那」。原意指「智慧」,印度古代著名的《摩奴法典》曾將Cina與希臘並列,同稱為文明富強之國度。日本從江戶時代中期到19世紀中期,也用「支那」稱中國。中日甲午戰爭後,「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帶上了戰勝者對失敗者的輕蔑的情感和心理,並由中性詞轉變為貶義詞。當時荷蘭的字典中,「支那」則被解釋為「愚蠢的中國人」,「精神有問題的中國人」等。
Taugast(桃花石國):一般音譯作「桃花石國」,最早見於拜占庭歷史家西摩卡塔的著作。(剩餘962字)
二是指「中國人」。
掌櫃19世紀初,韓國用「掌櫃」一詞來稱呼那些到朝鮮的中國人,意思是中國人精於算計,善於做生意,並稱中國人是「守財奴」,認為中國人會掙錢但不會花錢。
船國Nuoc Tau,越南民間把中國說成「船國」,把居住在越南的華人稱為「三船」,意思是中國人是坐船來到越南的,中國的船舶製造業讓越南人羨慕。
支那Cina,日本從江戶時代中期到19世紀中期,用「支那」稱中國。中日甲午戰爭後,隨著清政府的失敗及《馬關條約》的簽訂,「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帶上了戰勝者對失敗者的輕蔑的情感和心理,並由中性詞轉變為貶義詞。當時荷蘭的字典中,「支那」則被解釋為「愚蠢的中國人」, 「精神有問題的中國人」等。
⑷ 為什麼外國人稱中國為 東亞病夫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來,中國申報了近源三十個參賽項目,派出了140餘人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復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在奧運五環旗下,一群頭蓄長辮、長袍馬褂、形容枯瘦的中國人,用擔架扛著一個大鴨蛋,題為「東亞病夫」。從此,「東亞病夫」就成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貶稱。
這個事件是「東亞病夫」這個名稱形成的導火索,主要原因還是一個國外人對中國近代認識的一個量化過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近代中國軍隊腐敗,在對外戰中中屢戰屢敗。
二、近代中國經濟實力差,政局腐敗,綜合國力與我們的人口和資源不相配。
三、近代中國人民群眾缺乏體育鍛煉,女人裹腳,有很多男人吸食鴉片。
四、近代西方人有比較強的民族歧視思想,有嘲笑發展落後民族病夫的習慣。
⑸ 中國人稱謂自己國家的軍隊是解放軍,但在國外,外國人稱中國軍隊仍是解放軍還是中軍(中國軍隊的簡稱)呢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人民 解放 軍隊 組合在一起就是人民解放軍, 簡稱PLA 一般老外都是說PLA 台灣人說共軍 中軍是一個回軍隊中的中部 主要部分答 不是中國軍隊的簡稱 你說中軍是中文的想法 英語就不簡寫了
⑹ 外國人是怎麼稱呼咱們中國的
北京奧運將到來,四海之內的朋友雲集北京,那麼外國人是如何稱呼咱們中國的呢?「中國」的國名內涵就是「中央之國」,但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並不把「中國」作為國名使用,而是使用自己獨特的名稱,如唐、宋、元、明、清等,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才將「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正式使用,使其首次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其英文標准譯名為Republic of China),並被漢文化圈內地鄰國所逐步接受。這樣說來,「中央之國」作為國名還是個新名詞,即便在漢文化圈國家,把中國稱為「中國」也是近代以後的事。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大清國,改國號為「中華民國」,自此中國正式的國號簡稱「中國」;新中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為「中國」。
一是把「中國」按其內涵稱為「中央之國」。如日本人使用漢字,日語的中國就是「中國」,與中國簡體字完全一樣,發音為ちゅうごく(chūgoku)。韓國把中國稱為중국,寫出漢字是「中國」,發音為jungguk(Chungguk)。越南已經廢棄漢字,但從發音「TrungQuốc」可以看出這就是「中國」。蒙古語分外蒙、內蒙,國內蒙古語可用意譯「中央之國」表示中國(mdaulus,mda=middle,ulus=country)。包括對「中國」意譯或者音譯。
日本人對中國的稱呼,隨著時代更迭,幾度改變,是中日關系的象徵。一些日本人卻認為「中國」二字帶有世界中心的優越感,加之日本已經有「中國地方」,所以依然常常使用「支那」來稱呼中國,引發中國方面的極大不滿。直到甲午戰爭中國人落敗,作為者日本人不再使用「唐」稱呼中國,代之以「支那」,口氣上已經帶有了明顯的貶義,所以引起中國人的憤懣。
晚清秀才、教育家王拱璧在1919年出版的《東游揮汗錄》就譴責日本不稱我國為「中華民國」,而稱之為「支那共和國」,是「不以國家視我」,「是我中華民國成立八年而倭人尚不承認也」。1930年,當時的中華民國中央政治會議通過一項決議,認為「支那」一詞意義極不明顯,與現在之中國毫無關系,要求外交部從速通知日本政府,「今後稱呼中國,英文需寫NationalRepublic of China,中文須寫大中華民國。倘若日本公文使用支那之類的文字,中國外交部可斷然拒絕接受」。
二是在馬來、印尼語中,因為當地華人不喜歡Cina的說法(令人想起日本人蔑視中國人所說的「支那」), 所以把「中國」說成Tiongkok,這是借用了閩南語「中國」的發音。所以,在世界上把中國稱為「中央之國」的國家屈指可數,而且都是周邊深受漢文化圈影響的國家。他們之所以把中國稱為「中國」,是因為中國人自己把自己叫「中國」,直接借用了漢字的發音和寫法。
三是在西方國家中,中國另有別稱。從歐洲一些國家角度看,俄羅斯及東歐(斯拉夫語系)至今把中國稱為Kitay,用漢語表達就是「契丹」。也就是遼代時契丹國的稱呼,以此來稱謂中國;從西方的角度看,屬於印度以及西歐(印歐語系)的國家普遍把中國稱為China(或Cina,Kina, Chin等),其實就是「支那」。有專家研究說,「契丹」應該是「支那」的淵源,也就是契丹和支那同源。
⑺ 老外們都怎麼稱呼中國
1、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漸開始用「支那」一詞稱呼中國;維新變法運動時期主張學習西方的人士中,也出現了以「支那」自稱的一部分。
雖然這個詞最早來源於梵文,但在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口中的「支那」便開始帶有辱華的色彩。日本戰敗後,「支那」這一詞從日本的政府公文、教科書中消失,重新稱呼我國為「中國」。
2、契丹:來源於我國古代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契丹。12世紀,遼國被金所滅,遼國貴族在西北地區建立了西遼,並與中亞、西亞甚至歐洲國家有文化交流,這些國家也將契丹當成了整個中國的代表。
在英文的古詩中,也有意為「契丹」的「Cathay」一詞出現,代指中國。後來,隨著蒙古人的西征,「契丹」這個稱呼傳到了中亞、東歐的部分地區。因此,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國家,今天仍將中國稱為「契丹」。
3、如今比較普遍的稱法為China,中國人則為Chinese。China其實來自「秦」(chin)的發音,加上的a是表示地域,China其實是指秦朝,同理Chinese則為秦人。名字的來源於我國古代影響力相當大的大秦帝國。
4、越南稱中國人為船夫,船夫是尊稱,在宋明時期,中國人常常乘坐大船,越南人羨慕中國有這么多船,更羨慕中國先進的造船技術,於是用船夫稱呼中國人。
5、印度則稱中國人為震旦人,有可能是在翻譯「支那」,即china的時候帶一點自己的口音,所以就翻譯成為了「震旦」。
⑻ 為什麼西方人稱中國為china它反映了什麼問題
china有瓷器的意思,中國的瓷器在歐洲很流在行,歐洲人不會制瓷,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瓷器在歐洲的價值都堪比黃金,瓷器和絲綢是古代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奢侈品,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稱呼中國叫「絲國」,china是後來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稱呼。
西方國家對起名字這種事情都挺不用心的,看看他們的姓氏就知道了,說幾個比較有名的,比如格林(green)是綠色的意思,伍德(wood)是木頭的意思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名字更是有一堆直接加son尾綴的,意思是某某的兒子。
西方人對自己起的名都不用心,更不用說給其他國家了,比如說日本(japan)有漆器的意思,印度和印第安在英語里好像一直是一個詞,但實際上一個在南亞,一個在北美。
西方國家除了給自己國家起名時稍微正式點,對其它國家的起名都挺隨意的,不像我們中國,每一個外國名字都是慎重考慮過的。
中國的名稱自古就有,很長一段時間意為「世界的中央」,而古人給其它國家起名都是看對方國力和友好程度的,比如說安息,比如說身毒,一看就不是什麼好名字,而像羅馬,漢朝人則稱呼其為大秦,這是對羅馬實力的肯定,而同樣強大但關系不好的匈奴,你把它拆開看,都不是好字。
但到了近代,中國有一段時間被列強打殘了,對外國的稱呼也變得正式起來,大多是通過音譯加意譯的方式,而且用詞頗為講究,這是國力弱小時的自保手段而已,反正好名字與壞名字的區別只是叫法,到時候影響國家政策的還是得看自身的國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保持著「中國」的簡稱,也是國家對我們國民的期望,期望著我們共同努力,讓祖國重新成為世界的中央。
⑼ 外國人怎麼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遠征中國戰爭,實際上聯軍總共才一萬多人,清軍和聯軍比除了沒有足夠的機槍,其他裝備相差無幾,人數是聯軍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