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戰地2抗日戰爭八路軍

戰地2抗日戰爭八路軍

發布時間:2021-02-05 04:24:20

A. 八路軍以少勝多的戰役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冀中地區因其富庶向來被日軍視為八路的衣糧庫,在地理上是四戰之地,連通平、津、堡、石諸地。日軍在使用聲東擊西之計,對周邊地區發動佯攻掃盪後(亦為建立對冀中可靠的包圍網),於1942年5月1日由岡村寧次大將親自指揮華北方面軍三個師團叉兩個獨立旅團突然也圍冀中**根據地。八路軍冀中軍區正規部隊(著名的呂正操將軍所部)、軍區機關全部陷入敵軍"鐵壁合圍"。由於日軍在人數及火力上佔有絕對優勢,冀中八路軍主力不得不化整為零,也括軍區機關在內的所有部隊均分散咸連、排級單位行動,開始突圍作戰。在空前慘烈的戰斗中,雖然傷亡慘重但仍英勇作戰的八路軍相繼取得了幾次奇跡般的勝利,宋庄戰斗就是一次在當時乃至後世都備受稱頌的戰斗。

宋庄是個位於河北省深譯縣東北約15里的普通小村莊,該村有300多戶人家,分為南北兩部;北部較大,南部較小 (只有30來戶人家),兩部相距不到50米。從地理位置來看,深澤左鄰無極(日偽的確保區),右接安平 (冀中八路軍的中心區),在掃盪前屬於八路軍的控制范圍(當然縣城除外)。雖然宋庄戰斗之前以日軍為主力的掃盪己歷一月有餘,周邊地區亦遭相當破壞,但該地群眾基礎依舊良好,新建的偽地方政權根木不能有效運作。1942年6月8日夜,八路軍冀中軍區第七軍分區22團的2個連 (一連、二連)在團政委梁達三的帶領下擺脫"日軍追蹤之後,輾轉數日從無極方向轉移至宋庄駐扎休整。由於時值日軍氣焰最囂張之時(從地圖上看,冀中軍區已全部淪陷了),八路軍一到駐地便開始修築工事:把路口堵死,把每個院落打通,迅速從村裡到村外築起了三道工事 (均以房屋為依託,無野戰工事),把宋庄變成了處處相聯、交又火力密布的防禦堡壘。同時按照當時的作戰原則,將該村的老弱婦孺連夜轉移到了其他村子。當時22團首長提出了"誰多挖一鋤頭,誰就少挨一炸彈皮"的口號,事後看來這絕對是個英明至極的決定。

6月9日,天剛拂曉22團指揮人員便會同2個連的幹部觀察地形,布置應急的·作戰方案,以防日軍的突然襲擊。布置完畢之後,八路指揮人員剛剛返抵各自陣位,便傳末警戒哨跑步帶末的口訊:"村東北發現日軍騎兵。"此時是6月9日晨7時30分,半個小時前宋庄工事剛剛修築完畢。向宋庄前進的日軍並非是騎兵部隊,而是日軍冀渤特區司令官坂木旅團長的警衛部隊。有趣的是,這個坂木上任不久,此行的目的並非是要親自含擊宋庄的八路,而是帶著一個由參謀軍官組成的"戰地參觀團"(日軍常搞這種東西)前往宋庄以西地區考察前幾日掃盪戰斗的戰場地理情況。5月下句和6月初,在無極、深澤一帶的八路軍屢次在突圍過程中和日軍接火,但日軍最終均未能捕獲住這些八路部隊.

在獲知日軍突然出現的情況後,22團的這2個連立即進入剛築好的工事,做好了戰斗准備。1連主守北部,2連負責南部。連里命令戰士們進入陣地之後隱蔽待機,預備近距離伏擊這股日軍。此時日軍雖然距離宋庄不過一公里之遙,卻絲毫未能察覺出前方的小村實際是八路的一個伏擊陣地。領頭的日軍騎兵在繞過村外的樹林之後,沒有派遣斥候小隊前出偵察,依舊領著扳木和參觀團徑直往宋庄東北方的入口而未。防守該處的1連戰士大膽沉著地將日軍放近,直至日軍騎兵進至我陣地僅30米處才按照連長的開火口令猛烈開火。剎那之間,1連的1挺重機槍、3挺輕機槍、1個擲彈筒 (以這種武備看,1連應是22團主力連隊)和上百丈瞄準多時的步槍同時向日軍先導騎兵和隨後的參觀團猛烈開火。毫無准備的日軍受到如此強烈的火力突襲,頓時被打得人仰馬翻、亂作一團。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接近村口的日軍先頭分隊幾乎完全被消滅。坂木旅團長在戰斗剛一開始之際,便受了頭部中彈的致命傷,伴隨的先導騎兵小隊和參觀團亦大部被擊斃,而此時在參觀團之後步行的兩個步兵中隊剛剛轉過離村約500米處的小樹林。不過該部日軍反應較快,眼見護衛的主官遭到伏擊,立即向周邊日軍據點發報求援,同時分成兩路向前增援。一個中隊向村東進攻,另一個則直接撲向村北。這些擔任護衛的日軍步兵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武器裝備較為精良,武士道精神尤為頑強。其進攻時,以班為單位發起多路突擊,由輕機槍在後火力支援,突擊速度很快。但甫一接近八路陣地,便遭到我軍的"手榴彈幕"的轟擊,沖得較猛的幾個班全部被消滅。餘下的日軍卻依舊執迷不悟,雖不斷遭到我軍機槍的掃射,仍不斷重整,不顧傷亡地反復沖擊我軍陣地,企圖突入村內,後來甚至連輕機槍手也端著機槍參與沖鋒。不問斷的戰斗持續了整整兩個半小時左右,日軍衛隊的進攻每次均在八路軍陣地之前被打垮,人員損失慘重。在連續五次沖鋒之後,坂本的衛隊已傷亡了200人以上,若不是此時日軍增援已到,這些步兵必定在武士道精神的驅使下打得全軍覆沒。不過,這丈衛隊的反復沖鋒也不是沒有任何成果,好歹他們也搶回了重傷的旅團長 (坂本沒挨多久就死了),只是整個部隊已經徹底垮了,全天戰斗結束之後該部僅存50餘人。

在宋庄戰斗激烈進行之際,周圍的日軍據點陸續派出了強大的增援部隊。無極、深譯、定縣、安國、饒陽等地的日偽部隊均大舉出動,因為從最初的戰斗判斷,日軍認為膽敢在己方主力眼皮底下的宋庄設伏的八路絕不會是股小部隊。當時的冀中平原已被日軍完全 "網格化",在6萬多平方公里8千多個村莊的地面上,密布著日偽的1500個大小據點,另有700多輛汽車經常在工萬多公里長的網狀公路上穿梭巡邏。因而日軍的增援來得很快,到上午10點左右,除了仍在進攻的扳木衛隊之外,宋庄東北、西南、和東面均出現了大批日軍,其隨即展開了進攻。這樣一來,宋庄八路軍的處境變得相當危險,有被日軍吃掉的可能。我方指揮員原來打算在重創板木衛隊之後,脫離與日軍的接觸,未曾料想增援的日軍來得如此之快,不得不當即調整部署:決定不管敵人的兵力如何強大,我軍在第一、二道工事無論如何要與敵周旋八小時,第三道工事要堅持到天黑,然後待機突圍。由於進攻的日軍人數眾多,戰鬥力較強,22團首長要求連隊能充分利用宋庄的村落工事進行主動靈活的戰斗,井提出"誰能節省子彈,誰就能堅持勝利"的口號,要做到敵人不進入火力圈不打,瞄不準也不打,發揮每一粒子彈的效能。

上午11點過後,日軍已陸續集中了約1700人的部隊,在經過追擊炮和步兵炮近一個鍾點的猛烈轟擊之後,從宋庄的東西南三面同時發動了進攻。八路軍所依託的第一道工事,一道矮矮的土圍牆,此時已是多處被日軍·炮火夷早。在這一敵眾我寡的危急時刻,22團的特等射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1連有位班長,伏在被打塌的工事下面,面對逼近的日軍毫無懼色,連續射擊7槍,擊斃日軍7人。二連的副連長則親手一槍擊斃了500米開外的日軍機槍手。但日軍憑借優勢火力和人數優勢,不顧傷亡,依舊逼近了八路軍的陣地。此時八路軍戰士們索性跳出房屋和工事,將密集的手榴彈投向日軍,同時與敵展開肉搏。日軍的火力掩護因雙方一再近戰而大打折扣,而八路的手榴彈在混戰申卻顯得威力無比。從12點到下午2點,22團又打退了敵人三次沖鋒。日軍在全面進攻屢屢受挫之後,便改變策略,在保持對宋庄四圍陣地的全面壓力之外,集中優勢兵力猛攻較小的南部宋庄。駐守在飫鐧氖?連的一個班,經過上午的苦戰之後彈葯消耗很大,加之圍牆已毀,不得不轉移到院落和房頂之上堅持作戰。日軍進攻開始之後以一部從西側翻越了圍牆廢墟,隨即與前來堵截的八路軍展開肉搏,與此同時其主力迅速從正面發起沖鋒,終於湧入了宋庄南部。在激烈的肉搏之中,2連的這班戰士大部犧牲,少數幾人用手榴彈殺開一條血路突回了北部的我軍陣地。

宋庄南部失守之後,北部陣地顯得更為孤立,第一、二道工事基本全毀,彈葯也消耗很多,而村外日軍的增援仍在不斷到來。此時八路軍指揮人員和政工人員經過討論,把嚴重的形勢告訴了全體戰士,讓大家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備,同時要求所有人在任何情況下必須堅守陣地,直至天黑突圍。村外的日軍在得到兵力和火力的補充之後,很快又向北部宋庄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這一次日軍的炮火特別兇猛,夾雜在各型火炮中的還有三、四十個步兵擲彈筒。在炮擊停止之後,步兵沖鋒之前,日軍甚至施放了大量的瓦斯筒。頓時,八路軍的陣地被一股瓦斯氣句圍,不少戰士被嗆得失去了戰鬥力。趁此時機,日軍發起了進攻 (這應該是日軍的總攻)。在2連陣地,待毒霧快散去時,副連長發現一股日軍已佔據了村邊的幾棟房子,立即率領十幾個戰士沖進屋內,便是用手榴彈和刺刀把這些日軍全部消滅。在日軍主攻的下連陣地,敵人在連續沖鋒受阻之後,再次施放了瓦斯,接著趁我軍戰士暫時不能射擊之機,組織了一些帶著輕機槍的突擊小隊搶上村邊的屋頂;A路軍發現這一情況之後,也立即組織小分隊攜帶手榴彈和短槍反突擊這些立足未穩的日軍。經過激烈的白刃搏鬥之後,日軍的突擊小隊被八路軍的手榴彈驅離了這些屋頂。雖然隨後日軍再三攻擊,但在夜幕降臨前終未能突入宋庄一步。在最後的總攻之中,甚至有一名日軍小隊長完全失去了再沖鋒的勇氣和信心,遲遲不敢前進,被上級當場槍決。

22團的首長在9日17時30分左右擬訂了當夜的突圍計劃,為分散日軍注意力,增加突圍的成功可能性,決定1連向北,2連向南分頭突圍。到當日19時過後宋庄外的日軍已完全停止了進攻,開始准備夜間防禦。6月9日這一天??們的突擊部隊已經沖入了宋庄的街道,卻沒??,但卻已經傷亡近半,面對著小村之前恐怖的屍場,精疲力竭的日軍只得點燃火堆,開始過夜,同時等待將於明早到來的新的援兵。但宋庄的八路軍沒有給日軍來日再戰的機會,當夜深之後,兩連八路同時開始了突圍行動。2連的突圍行動在行將成功之際,突然被日軍發現,後者當即發射曳光彈並用機槍封鎖道路。但2連戰士用手榴彈開路,沿著村邊的溝道朝正南急進,一口氣跑出6里地之後擺脫了日軍。1連的突圍更為驚險,部隊在穿越火堆之時與日軍巡邏哨相遇,幸虧大部日軍因疲勞而處於酣睡之中,1連僅用一陣快速的刺刀格鬥便結束了戰斗。安全地突出了重圍。

從睡夢中驚醒的日軍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剛剛突出去的兩小股八路就是與他們激戰了一天的全部對手,仍然緊緊也圍著宋庄,也圍著想像中的八路大部隊,一夜沒有睡好。只是當第二天真正進村之後,敵軍才無比驚訝和懊喪地理解了這次戰斗的對手的實力。到此為止,宋庄戰斗可說是落下惟幕了。在6月9日一天之內,八路軍的兩個連依託村落工事血戰16小時,給予了掃盪含擊的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僅日軍即有扳木旅團長以下官兵600餘人被打死,負傷人數為300餘人;配合日軍作戰的偽�送鱸?00人;合計敵方傷亡超過1200人(另一說為860人)。而八路軍的傷亡情況如下:陣亡32人 (突圍時9人),負傷41人 (突圍時14人),總計73人,也括4名連級幹部。

這次戰斗不僅是八路軍一次在軍事上的重大勝利,也在精神上給日軍以重創。"如由馬壘據點出擊的日軍100多人,第二日生還者僅28人。其中隊長在精神上完全垮掉,用手槍自殺;另有7名士兵在向東方頂禮膜拜之後,亦集體上吊自盡;剩餘殘敵因為思想苦惱至極點,竟至互相埋怨、扭打達一個多小時。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於篤信武士道的日軍官兵在親歷了如此一場戰斗之後,實在不能接受八路軍只是如此一支小部隊而已,這是對他們的信仰的一次沉重打擊。

B. 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重大戰役有那些再加上這些戰役的簡單意義。。謝謝。。

正面戰場有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敵後戰場有平型關大捷 、雁門關大捷等。

1、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2、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

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斗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3、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又稱為「長沙保衛戰」。是指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

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國民黨正面戰場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軍隊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是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軍回到原戰略態勢的戰役。

長沙會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作戰,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地位。有力地保衛了湖南廣大地區和我國西南大後方的安全,穩定了湖南局勢,並使之成為支持全國長期抗戰的重要基地。

4、平型關大捷

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斗、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

該戰是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率領所部,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臨危出征,與日本號稱「鋼軍」的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戰勝利。

有力配合了閻錫山負責的第二戰區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遲滯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打亂了敵人沿平綏鐵路右翼迂迴華北的計劃,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5、雁門關大捷

雁門關大捷,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6團在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地區對日軍汽車運輸隊進行的伏擊戰斗。兩次伏擊戰斗,共斃傷日軍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一度切斷繁峙至忻口間交通,配合了國民黨軍的忻口防禦作戰。

八路軍第120師切斷了日軍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補給線,同時第115師打擊了蔚縣至代縣的日軍交通補給線,使進攻忻口日軍的彈葯、油料供應瀕於斷絕,攻勢頓挫。

忻口會戰前敵總指揮衛立煌在戰役結束後曾對周恩來說:「八路軍把敵人幾條後路都截斷了,對我們忻口正面作戰的軍隊幫了大忙。」

毛澤東主席在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中、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對此也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游擊戰爭還有其戰役的配合作用。

C. 抗日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有哪些戰役

偉大的抗日戰爭,分為兩大戰場,一個是正面戰場,一個是敵後戰場,兩個戰場共同努力,才打敗了日寇。

兩個戰場的區別在於戰略地位不同,正面戰場由中國軍隊與日軍在正面發生碰撞,延緩日軍對於中國入侵的腳步,而敵後戰場則主要採用游擊戰的方式,擾亂日軍的後方,對正面戰場形成強而有力的支援。如果主要就是破壞日軍漫長而又脆弱的補給線,從而降低日軍的進攻動能,緩解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的壓力。

正面戰場容易產生大型戰役,由於是對日軍進行正面狙擊,中國軍隊往往會聚集大批的主力部隊於一點與日軍進行鏖戰,一般來說是由中國軍隊雲集重兵與日軍進行對抗,戰爭的規模非常大。而在敵後戰場,雖然也有百團大戰這樣的大規模戰役,但是總體來說,戰斗的規模都相對較小。

敵後戰場最著名的戰役莫過於百團大戰。這場戰役是有一代名將彭德懷親自指揮的,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最大的一次戰役,對華北日軍產生了巨大的鉗制,戰役結束之後,迫使日軍從華中抽調重兵增援華北,從而減輕作為抗日主戰場的華中戰場的壓力。

在敵後戰場上還有奇襲陽明堡戰斗,也是非常有名,通過一次小規模的戰斗,端掉了日本一個野戰機場,在一定程度上消彌了日軍的空中優勢。

中國軍人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

D. 抗日戰爭時期的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戰役分別有哪些

抗日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形成原因:日本大舉侵略中國,中國大部分領土淪陷,中華民族危亡。抗戰路線:國民黨單純依靠軍隊和政府進行正面戰場上的進攻,進行陣地戰(代表:淞滬會戰,鬆口會戰)共產黨開辟的敵後戰場依靠廣大人民和軍隊抗戰。進行游擊戰。互相關系: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一起對抗日本侵略者。作用:結束中國多年內戰,中國軍隊槍口一致對外,開辟了抗日戰場的新局面,為日後的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E.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參加正面戰場的戰役

第一:平型關戰役
1937年9月中旬,由於沿平綏路西進的侵華日軍佔領大同後,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進攻,企圖進逼太原。為了配合友軍作戰,阻擋日軍的攻勢,中國共產黨第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奉命開抵平型關地區集結待機。最終以八路軍取得勝利告終。此次戰役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給日軍最精銳的部隊板垣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殲滅性打擊。平型關戰役消滅日軍1000多人,從整個抗日戰爭的歷史看,不是大仗,但它震動全國,意義深遠。
第二:雁門關大捷
中國共產黨第八路軍第120師切斷了日軍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補給線,同時第115師打擊了蔚縣至代縣的日軍交通補給線,使進攻忻口日軍的彈葯、油料供應瀕於斷絕,攻勢頓挫。忻口會戰前敵總指揮衛立煌在戰役結束後曾對周恩來說:「八路軍把敵人幾條後路都截斷了,對我們忻口正面作戰的軍隊幫了大忙。」毛澤東主席在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中、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對此也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游擊戰爭還有其戰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忻口戰役時,雁門關南北游擊戰,破壞同蒲鐵路、平型關汽車路、陽方口汽車路,所起的戰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列舉了包括賀廖支隊對大同雁門關問敵主要運輸道路的截斷、雁門關的兩次奪回在內的諸多勝仗,說明「八路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雁門關伏擊,作為120師抗戰之初有代表性的一仗載人了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光榮史冊。
第三:陽明堡機場之戰
1937年10月初,日軍華北方面軍一部向太原發動進攻。第二戰區部隊在太原以北忻口一線抵抗,八路軍務部隊在晉北廣大地區展開游擊戰配合其作戰。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奉命向山西省原平東北山區挺進,執行側擊南犯日軍後方的任務。
第769團經偵察後,決定襲擊陽明堡機場。19日夜,該團以第3營2個連秘密接近機場,其中1個連襲擊日軍警衛部隊,另1個連猛烈襲擊日軍機群,機群頓時爆炸起火。經1小時激戰,毀傷日機24架,殲日軍警衛部隊100餘人。八路軍傷亡30餘人。
第四:神頭嶺伏擊戰
我八路軍第129師,於1938年3月16日,在山西省潞城縣至涉縣之間,邯、長公路上進行的一次伏擊戰,殲滅了侵華日軍第16師團、第108師團、第14師團各一部,共一千五百餘人,擊(燒)毀汽車百餘輛,沉重地打擊了入侵晉東南地區日軍的囂張氣焰,破壞了敵之交通運輸線,有力地策應了我第115師在晉西地區的作戰行動,鉗制了日軍向黃河南岸和西岸的進攻。
第五: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第一二九、第一二零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八路軍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此為「百團大戰」。
從1940年8月20日到12月5日,在歷時三個半月的「百團大戰」中的戰果據八路軍總部12月10日發表的戰績記載:據《百團大戰各階段作戰概述》中說:斃傷日軍12645人、偽軍5153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407人,日軍投誠7人,偽軍反正1845人;攻奪敵人據點293座。現今多宣傳的數字據《百團大戰總結戰績》中說八路軍共進行戰斗1,824次,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日軍投誠47人,偽軍反正1845人,王人廣的《關於百團大戰戰績統計的依據問題》一文清楚地說明了這兩者是同一套數字因不明原因變成了兩套,也就是都是統計的12月5日前戰果;破壞鐵路900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壞橋梁、車站260多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17,000餘人,共產黨所控制的華北抗日根據地也隨之大幅度擴大為華北437個縣中的10個縣。

F. 在抗戰時期 八路軍 進行的著名戰役、戰斗有哪些

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取得了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回,粉碎了日軍不可答戰勝的神話。八路軍方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有力配合了閻錫山負責的第二戰區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遲滯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打亂了敵人沿平綏鐵路右翼迂迴華北的計劃,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打響了忻口會戰。抗戰初期,在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戰役,也是國共兩黨軍隊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戰役是忻口會戰。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八路軍在華北敵後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盪」的戰役,由於參戰兵力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G. 抗日戰爭當中,中國戰場最重要的一場戰役應該是哪一個

絕對是長沙會戰。長沙會戰是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

H. 《戰地風雲2》的抗日戰爭模組的完整版在哪裡下載啊我看到了截圖,裡面有中日美蘇四方,

你說的應該是老瓦做的戰爭回憶模組,在戰地2模組資源網下載

I. 舉例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各發生的一次著名戰役名稱

一、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著名戰役: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二、抗日戰爭中敵後戰場著名戰役:平型關大捷

又稱平型關戰斗、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

(9)戰地2抗日戰爭八路軍擴展閱讀:

抗戰初期,作為國家主力部隊的國民黨軍隊承擔了正面戰場的作戰任務,但難以抵禦日軍兇猛的進攻勢頭,日軍很快佔領了中國的大片國土。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揮師挺進敵軍後方,硬是在敵後打出了一片新天地,開辟出一個個抗日根據地,使日軍的「後方」變成了令其寢食不安的「前方」。日軍不得不多次調集重兵對敵後根據地進行反復「掃盪」。

敵後軍民頂住了日軍的殘酷掃盪,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游擊戰,使日軍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超過半數以上的日軍及幾乎全部的偽軍被牽制於後方進行針對敵後抗日武裝的所謂的「治安戰」。

可見,敵後戰場的開辟和發展,大大地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沒有敵後戰場,正面戰場是很難抵禦住日軍進攻的。

J. 介紹抗戰期間八路軍與日軍軍官團的戰斗

八路軍全殲侵華日軍軍官觀戰團

許多看過熱播電視劇《亮劍》的人,都會對劇中李雲龍率領獨立團全殲滅日軍戰地觀戰團的精彩戰斗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這個雖以虛構人物李雲龍指揮的戰斗故事,卻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
1943年10月,正當敵酋岡村寧次對我太岳抗日根據地發動「鐵滾掃盪」之際,我129師386旅16團部隊在太岳軍區司令員陳賡將軍和第二軍分區司令員王近山將軍的指揮下,一舉殲滅了日軍大本營部精心組織的所謂「皇軍軍官戰地觀戰團」,在我軍革命戰爭的歷史舞台上演繹了一幕精彩奪目的戰斗活劇。

敵酋新戰術東京組團捧場

1943年10月,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糾集日軍第69、62、37師團和偽「皇協軍」第1、2師等部共3萬餘人,對我太岳根據地區發動了空前規模的殘酷大「掃盪」,企圖一舉摧毀我抗日根據地,圍殲我軍有生力量。岡村寧次這個被日寇譽為三傑之一的劊子手,鑒於其以往發動的歷次掃盪均被我抗日軍民粉碎的經驗教訓,在這次掃盪中精心策劃制訂了一個窮凶極惡的新戰術——「鐵滾掃盪」。

他將全部兵力分三線擺開,第一線兵力以日軍為主,配屬部分漢奸特工隊,採取分路合擊戰術,尋找我軍主力決戰;第二線兵力由日偽軍混編而成,實行「抉剔清剿」,在我根據地燒毀村莊,搶掠物資運往敵占區;第三線兵力仍以日軍為主,負責分散「清剿」,捕捉我突圍小股部隊和零散人員。

敵人將整個作戰行動稱之為「大滾」和「小滾」。「大滾」即先由北向南橫掃,將我軍擠壓到黃河北岸予以全殲,爾後再由南向北滾掃回來,殲滅我可能突圍的部隊;「小滾」是擔任「抉剔」、「清剿」的部隊,每天前進20公里,再後退5公里進行反復清剿」。為防止我軍突圍轉移,敵軍還在我軍可能突圍的地區構建了多道嚴密的封鎖線。

岡村寧次對自己的傑作自鳴得意,特將這一新戰術命名為「鐵滾式三層陣地新戰法」,親自擔任了這次「鐵滾掃盪」的總指揮,同時命令日軍第69師團師團長清水中將為前線總指揮,並派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親抵臨汾督戰「指導」,叫囂要通過此次「掃盪」,徹底摧毀我太岳抗日根據地,剿滅我軍主力。

他還向東京大本營誇下海口說:「要迫使共產軍在黃河岸邊背水作戰,不降即亡!」並聲稱他將在太行山區建立一個「山嶽剿共實驗區」。日軍大本營原本對岡村寧次在中國戰場的連連失利頗有微詞,對岡村推出的這一新戰術雖談不上十分欣賞,但也樂見其成。為了給這位岡村大將給足面子,大本營還特地從中國各戰場抽調了120餘名中隊(連)以上「優秀」軍官,加上「支那派遣軍步兵學校」的學員,組成了一個規模可觀的「皇軍軍官觀戰團」前往太岳前線,實地觀戰見學「鐵滾掃盪」的新戰法,也算是給岡村建立「剿共實驗區」「捧捧場子」。

早在9月中旬,我太岳根據地就通過秘密情報站獲得了日寇即將發動大「掃盪」的准確情報。9月20日,太岳區黨委和軍區司令部發出緊急指示,號召全體軍民立刻行動起來,堅壁清野,破壞交通,在敵必經之路埋設地雷,以英勇頑強的斗爭徹底粉碎日寇的大「掃盪」。

10月1日,日寇對我根據地的「鐵滾掃盪」拉開了黑幕,我太岳區全體軍民立即投入了緊張嚴酷的反「掃盪」斗爭之中。我軍各主力部隊首先在內線以積極靈活的作戰,不斷打擊遲滯敵人的「掃盪」行動,隨後抓住有利時機迅速擺脫敵人,轉移到外線敵占區狠很打擊敵留守部隊,使敵人首尾不得相顧。我各縣區武裝則以班排為單位,採取分散游擊戰術,掩護縣區機關和群眾向安全地帶轉移。

10月3日,日軍在由北向南「滾進」中遭我洪趙支隊層層阻擊,在傷亡數十人後剛剛拉起包圍圈,我軍卻經小路巧妙地跳出包圍不見了蹤影。同日,我38團主力在阻擊「滾進」之敵時遭到敵偽軍的合擊,我軍與圍攻之敵奮戰至半夜,給敵人以重大殺傷後成功「消失」在靈空山區,使日軍圍攻部隊在茫茫黑夜中進行了一番自我「血戰」。

5日,我59團在渡口伏擊了南下「滾進」之敵,擊斃日軍近百人後乘夜突破了敵軍包圍圈,使日軍突然失去了「圍攻目標」。

11日,我25團主力遭敵合圍,我軍與敵軍激戰半日後再次成功跳出了敵人的合擊點,使日軍合圍消滅我軍的企圖頻頻落空。岡村寧次寄以「厚望」的「鐵滾掃盪」剛剛開場就連連碰壁。

10月17日,當敵人的「腹地掃盪」部隊「滾進」到臨屯公路兩側時,我太岳軍區司令部突然接到了臨汾地下諜報站送來的一份緊急情報。對敵諜報工作是太岳解放區的一大優勢,其觸角已伸到敵人的核心內部,我出色的情報戰使日軍經常干吃「啞巴虧」。

解放後曾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員的李懋之將軍在以後的回憶錄中記載了我軍捕捉的這次戰機:「太岳軍區司令部情報科長劉桂衡半夜收到臨汾傳來的情報:東京日軍參謀本部,從各地抽調旅團長、聯隊長和少佐百餘人,還有軍官學校學員共180餘人,組成『軍官戰地觀戰團』,由旅團長服部直臣少將率領,乘汽車沿臨屯公路進入太岳區,作戰場實地觀戰,領略岡村寧次的軍事傑作。」「情報科劉桂衡科長得到這個重要情報後,立即報告給陳賡司令員。陳賡當機立斷,用十萬火急的電報,命令在臨汾附近的386旅旅長王近山帶領16團秘密轉進到臨屯公路西端設伏,一定要徹底消滅這個『觀戰團』,不能讓他跑掉一個,並指示要速戰、速決、速撤。」

戰將抓戰機果敢虎口拔牙

386旅旅長兼太岳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的王近山,是紅4方面軍出來的一員猛將,打仗素以「猛撲、猛沖、猛打、猛殺」四猛而聞名,曾被敵我雙方指揮官戲稱為「王瘋子」。他帶領的16團是我129師386旅最善打近戰、夜戰和伏擊戰的部隊,紅軍底子多,人員戰斗素質強。抗戰初期,這支部隊在陳賡司令員率領下轉戰豫北和晉南平原,在響堂鋪和香城固殲滅過日軍的精銳部隊,恨得日軍在以後的作戰中提出一個口號:「專打386旅!」通過與日軍長時間作戰「磨合」,我16團指戰員早已摸透日軍欺軟怕硬的脾氣:我越勇猛、敵越「拉稀」,我越猛沖,敵越害怕。

此時的王近山正奉命率領16團趕赴延安擴編部隊,以對付日寇可能突破黃河防線,對我陝甘寧邊區發動的進攻,同時還要「應付」奉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的「最高統帥」「蔣委員長」的進攻。10月22日,王近山帶領部隊從長子縣橫水村出發,穿過同蒲路和汾河兩道敵人的封鎖線,到達了洪洞縣古羅鄉的韓略村西南地區。韓略村是臨(汾)屯(留)公路上靠近縣城的一個村莊,其周圍敵人的據點密布,處於敵寇統治的核心腹地。然而就在敵人的「王道樂土」上,我們黨卻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組織了民兵武裝,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部隊一到,老百姓就熱情為部隊燒水做飯、站崗放哨、封鎖消息,使周圍據點里的敵人始終蒙在鼓裡。

接到陳賡司令員十萬火急的電令後,王近山立即找當地黨組織了解敵情。地方黨的同志向王近山詳細介紹了當前的敵情動態,並補充說,目前敵人的機動兵力都抽調到根據地腹地「掃盪」去了,這里沒有大的兵力可以調動,正是打擊敵人的絕好良機。

王近山從匯報中又得知韓略村西南一帶的地勢十分險要,公路兩側是兩丈多高的陡壁,易下不易上,是打伏擊的理想地段。於是當即決定:就在韓略村附近打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吃掉鬼子的「觀戰團」。

然而定下這個決心也是有很大風險的:韓略村離敵人縣城很近,在敵人眼皮底下打敵人的寶貝疙瘩「觀戰團」,敵人必拚死前來救援,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或走漏消息,則敵人迅速趕至韓略村後我軍「不僅無便宜可撿,而且還要面臨被敵合圍極大的危險」。

但王近山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形成的剛毅性格決定了他只要有戰機、有繳獲能「發財」,即使困難再多,他也絕對不會輕易放過。王近山在韓略村打伏擊戰的決心,得到16團幾位領導的一致贊成。

經過持續了近一個半小時的激烈戰斗,我軍民僅以傷亡50多人的代價,取得此次伏擊戰的勝利。180多人的日軍「軍官觀戰團」,除兩個「學生官」鑽在公路下的狼窩洞里得以逃脫外,其餘全部葬身於韓略村南的公路道溝之中。

上午10時,我參戰部隊剛剛撤離戰場,隨之而來的5架敵機便飛臨了戰場上空,但所能看到的只是13輛被燒毀的汽車殘骸和180多具奇形怪狀的屍體,最後只得像發瘋般地亂投了一陣炸彈之後怏怏離去。此次戰斗,我軍繳獲手槍60餘支,戰刀100餘把,步槍60餘支,輕重機槍6挺,燒毀汽車13輛。

戰後,從繳獲的日軍文件和我諜報站的消息證實,這次伏擊戰,被我軍打死的共有敵少將級軍官9人;大中少佐級軍官99人;「支那派遣軍步兵學校」第5、6中隊學員60多人;汽車司機15名。日寇哪裡料到,當其臨汾的「掃盪」指揮部正在電告東京「觀戰團」已抵達太岳戰區觀摩「赫赫戰果」時,這個「觀戰團」還沒有走到戰地就全軍覆滅了。

韓略村伏擊戰對日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鬼子臨汾「指揮部」聞訊驚得慌了手腳,急報其華北最高司令部。敵酋岡村寧次得知消息後頓時暴跳如雷,他的「鐵滾掃盪」的好戲剛剛開場,前來「看戲」的「觀眾」卻沒了,這叫他如何收場?他痛心疾首地嚎叫:「再犧牲兩個聯隊也要吃掉這一股**!」於是,他把擔任戰地支援的6架飛機,全部調來追尋「**」的蹤跡,在韓略村附近各村濫炸了一通,並從「清剿」安澤、沁源、翼城等縣的日軍中抽調了幾千人,星夜趕來合擊我軍。

然而如此一來,敵人的「掃盪」兵力被分散,部署被打亂,岡村寧次親手策劃的「鐵滾掃盪」像一幕自我嘲諷的鬧劇,不得不提前結束。那些被調來合擊我軍的大批日軍,也被我軍拖得疲於奔命,結果一無所獲,空受了多日的風霜之苦和奔波之累。而我軍在王近山帶領下,利用夜暗分三路成功突出了敵人的包圍圈,迅速揮師西去。

據史料記載,戰後,岡村寧次惱羞成怒,在內部大搞「整肅」,將清水師團長予以撤職,將駐臨汾偽翼寧道道尹罷官摘去了「烏紗帽」。對戰前當「睜眼瞎」、戰中不敢增援行動緩慢的韓略村及周圍據點的日軍指揮官,岡村寧次盛怒之下,將守軍中隊長予以槍斃,並把負有直接責任的小隊長砍頭向天皇「謝罪」。其餘日偽軍大小官兒均被打了一氣耳光,可謂人人「有份」,個個鼻青臉腫。

這次成功的伏擊戰,我軍在敵人的巢穴附近,以幾百兵刃一舉殲滅日軍精華的「皇軍軍官觀戰團」,在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次戰斗的重大勝利受到八路軍總部的專電表彰,我臨汾情報站也受到了特別嘉獎。

當時的延安《解放日報》在1944年1月3日發表專題文章,稱贊129師386旅16團部隊全殲日軍服部直臣少將為首的整個「軍官戰地觀戰團」的重大勝利,「創造了在敵占區伏擊戰的光輝範例。」那位躲在峨眉山消極抗戰的「蔣委員長」,此時也言不由衷地發來了電報,對王近山這位從黃安走出來的老對手錶示「嘉獎」。

王近山率部轉戰到達延安後,受到了毛主席等黨中央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毛主席握著王近山的手說:我早就聽說四方面軍有個「王瘋子」,了不起啊!革命就需要這樣的瘋子!毛主席表揚了王近山勇敢果斷,在韓略村抓住戰機打了個漂亮仗。

閱讀全文

與戰地2抗日戰爭八路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