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國軍抗日總是打敗仗
從經濟上來說,抗戰初期,國內剛剛經歷了中原大戰不久,國民經濟幾近崩潰,經濟拖版不起;
從軍備上來權說,國軍除了中央軍是全德式裝備外,軍閥和其他部隊軍備非常差,甚至保證一人一條槍都困難。
而且某些軍閥作戰指揮能力確實和鬼子有差距,拿打土匪的招打鬼子,吃了不少虧。
國軍也取得了一些勝利,比如樓上提到的台兒庄,赴緬遠征軍等等,主要是經濟的問題,軍力根本不對等,淞滬會戰,3個月成了抗戰時期最大的絞肉機,投入七十餘萬軍力;而且國軍的海軍也在抗日戰爭中,被打得全軍覆沒;武漢空戰的規模是二戰期間僅次於不列顛空戰的,很多我們不知道,但是不代表他沒有發生。就寫這么多,其實還有好多,朋友,手打的,選我啦...
作為四大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之一的中國,是靠小米步槍能搞定的嗎?
B. 我想知道,當年的抗日戰爭。中國那麼困難,幾乎是已經必輸的局面了。他們是怎麼贏的
我推薦一部電視劇,東方戰場這樣很詳細。開始總體形勢上是打不過的,看著像是將忘的,很多中國人持悲觀態度。但是我黨懷著絕對必勝的信心,堅持下來。我們民族歷來是創造奇跡的民族。反敗為勝,以少勝多的民族。歷史上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對外的,都有很多以少勝多。力挽狂瀾,反敗為勝的歷史事實很多,比如土木堡事變等等等。
C. 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有幾次敗給日本的戰爭
淞滬會戰 1937、南京戰役 1937、徐州會戰 1938、台兒庄戰役 1938、蘭封會戰 1938、武漢會戰 1938、廣州戰役 1938、南昌會戰 1939、隨棗會戰 1939、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桂南會戰 1939、昆侖關戰役 1939、棗宜會戰 1940、豫南會戰 1941年1月— 1941年2月
上高會戰 1941年3月— 1941年4月 、晉南戰役 1941年5月— 1941年6月、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 1941年10月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 1942年1月、香港保衛戰 1941、滇湎路戰役 1942年3月— 1942年9月、 浙贛戰役1942年5月— 1942年8月、 鄂西會戰 1943年5月— 1943年6月 、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 1943年12月 、豫湘桂會戰 1944年4月— 1944年12月 、豫中會戰 1944年4月— 1944年6月 、長衡會戰 1944年5月— 1944年8月 、第四次長沙會戰 1944年5月— 1944年6月 、衡陽保衛戰 1944、桂柳會戰 1944年8月— 1944年12月、緬北滇西戰役 1943年10月— 1945年3月 、密支那戰役 1944年5月—
1944年8月 、強渡怒江戰役 1944年6月— 1944年7月 、湘粵贛戰役 1945年1月— 1945年2月 、豫西鄂北會戰 1945年3月— 1945年5月 、湘西會戰 1945年4月— 1945年6月、桂柳反攻戰役 1945年4月— 1945年8月
八年正式戰爭大型戰役如上,國軍只在台兒庄,昆侖關,緬北反攻中算上真正勝利
D. 抗日戰爭日本人輸得慘不慘
根據日本資料提供的數據,日軍在二戰中的死亡人數,按不同統計口徑和截止時間,有185萬、212萬、232萬這三個數字。185萬,是日軍從1937年 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這八年侵略戰爭中戰死的數字;212萬,是包括二戰結束後日軍死亡的數字(如在蘇聯的西伯利亞勞改營中死亡的戰俘);232萬,是除日軍正規軍人死亡外,加上武裝平民(類似於中國的民兵)和「叛國者」的死亡數字。
二戰期間日軍戰死185萬人,資料來源是服部卓四郎的《大東亞戰爭全史》記載的日軍傷亡數,其中陸軍1439101人,海軍419710,平民658595,合計2517406。可見日本軍人戰死人數是1858811人。2001年日本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也稱:「二戰中日本死亡軍人約186萬,平民約66萬,」這已是近幾年的數據。而二戰時日本已經有著完整的戶籍制度,日軍的士兵全部都有詳細檔案,受傷陣亡均須記入檔案,一旦出現死亡更必須及時通知家屬,以便家屬辦理相應手續和領取撫恤。故意隱瞞戰斗傷亡在日軍條例里也是有極其嚴厲的懲罰措施的,說明這一傷亡數字數字是相當准確的
至於在中國大陸戰場的損失。日本方面是這么記載的。1941年12月7日後在中國大陸的死亡日軍人數:213503人
1937年7月7日開始日軍在中國死亡數字:404268人
戰後日方統計:
《日本陸海軍事典》(原書聲稱資料來源為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 月調查數據)
1937年7 月7 日到1945年8 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陸軍損失:三十八萬五千兩百人(385200 )海軍損失:一萬九千四百人(19400 )合計損失:四十萬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
從日方材料證明,抗日戰爭日軍在中國死亡40萬人
不能再往下多想啦。。。
E. 抗日戰爭輸贏問題
1,抗戰的時候國軍打的是正面戰場,而共軍是背後的游擊戰
2,共軍在抗戰時期單獨正面回作戰的次數很少答(不算國共聯合),最出名的便是百團大戰
3,在42年以後,共軍背後游擊戰的成果逐漸顯現出來,日軍的後援補給在屢屢被破壞的狀態下無法跟上前方戰線,是日軍正面戰場潰敗的重要原因,這是東條英機在給日本議會做每年年度軍事報告的時候自己寫的
F. 抗日戰爭中國真的贏了嗎
當然贏了。不贏是怎麼成為世界五大國的?本來法國都不算的,是後來為了平衡歐洲勢力,才多加了一個,不然就是世界四大國。
二戰整個東亞戰區都是中國獨身單扛日本,美國直到參戰之前的租借法案都是要你自己開船去美國拉貨的,中國哪裡來的船?而日本是因為美國不給他供貨之後,才進攻盟軍在遠東的殖民地直接用搶。
換句話說,中日戰爭8年裡,前5年美國一直在給日本供貨和中國打仗。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死撐了8年,這還不夠給力?盟軍一直到德國投降之後才開始給中國輸送武器裝備,這時候日本都快個屁了。
二戰前期直到蘇聯參戰之前,英國基本是獨自一人單扛德國佔領的大半個歐洲。在提供武器裝備的情況下磨破嘴皮子才說動希臘拒絕德軍借道,結果德軍過來一下就把希臘秒了。相比之下,像中國這樣身為一個吊絲,沒有什麼援助,卻不僅沒有投降反而死扛高帥富8年的,簡直就是稀有精英,全世界都絕無僅有。
你知道這是啥概念么,整個二戰就那幾個沒被完全佔領的大國在孤軍奮戰,都不夠一隻手數的。中國戰區則尤其慘烈,不僅得不到支援,還得幫著兵力不足的英國防守殖民地。蘇聯如果得不到美英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支援,早就被德國一波流帶走了。而中國是在小山炮都沒幾門的情況下,硬扛了日本8年,這是什麼概念。
中國戰區在這種情況下打的是慘了點,但是你也不看看對面是誰。日本對英美宣戰,南下東南亞後打的英軍、美軍都潰不成軍,麥克阿瑟都差點做了俘虜。中國這種連子彈都供應不起的純吊絲和他肉搏了8年,想想也真是吊的起飛了。你看看現在非洲,都窮成那吊樣了,又有幾個老黑說是連子彈都供不起的?回回埋路邊炸彈給美國坦克都開罐開了不知道多少輛,簡直666 。
中國當時就連這些玩意都沒有,依然跟日本死磕了8年。日本人現在回想起來估計內心也是奔潰的。
G. 為什麼抗日戰爭日軍最後輸了呢
1、國內經濟支撐不了龐大的軍事機器
2、人口,尤其是青壯年男人少了造成兵員不足
3、人心厭戰
4、中國人民特別是國民政府的拚死抵抗
5、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幫助
H. 抗日戰爭 中國輸的是什麼
政治文明、工業水平、科技實力、軍事實力、軍隊戰力、國民教育。。全方位的輸給了日本,中國能贏靠的是抱了美帝這根大腿。
I. 抗日戰爭怎麼打不過都幾次了
對中國而言,只要保持相對比較好的統一,領導人水平還夠不是太笨,或重新專充分組織屬起來,就不會會輸,就能取得勝利,無論是對遼國金國元國清國,還是後來的日本都是那呀,中國人口多,土地大,資源豐富,文化總的來說是比較好的,中國打贏抗日戰爭屬於第二個,因為組織起來由大而弱的狀態成為了世界大國強國,革命成果後,我們還要繼續進行文化建設制度建設,鞏固和發展革命果實,使不再淪落為大而弱的狀態,受人欺負。
J. 抗日戰爭日本為什麼會輸
日本沒有輸給復中國,不制是那顆原 子彈的話,早就拿下我們了,那時候德 國投降了,美國准備以150萬大軍去攻打日本,日本本土有200多萬大軍,在中 國 的關東軍只有70萬左右,如果日本只留100萬防守本土,其餘的都壓進 中 國 ,想想吧!在小日本心目中,一直沒有敗給我們,所以一直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