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子彈

抗日戰爭子彈

發布時間:2021-03-01 20:11:35

Ⅰ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般用什麼子彈

沒有槍,沒有炮鬼子給我們造。對於抗戰時期那個年代的事情,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聽老一輩人給自己講述的。那麼在抗戰時期,八路軍到底使用怎樣的子彈呢?今天咱們就來一探究竟。

也就是說在那個年代想要繳獲日軍的武器,裝備顯然是比較困難的,如此一來,使用的子彈,也當然並不是7.7毫米或者是6.5毫米。而是被稱為老套筒的漢陽造,而這種槍械一般使用的彈葯則是7.9mm。並且大多數彈葯都是復裝的,因為那個時候使用的主要材料主要為黃銅,而黃銅的延展性比較高,所以復裝起來並沒有那麼困難。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那個時候黃銅比較稀缺。

Ⅱ 抗日戰爭時期步槍和機槍的子彈可互相使用嗎

平常所說的7.62mm 5.56mm是指子彈的口徑,即彈頭的直徑。
武器能不能發射這種彈葯,還要看該彈葯的其它尺寸。
比如彈殼的長度就是很關鍵的一個尺寸,同樣是7.62mm口徑,就有
7.62X39mm、7.62X51mm、7.62X54mm、7.62X63mm很多種尺寸(X後面的數字是指彈殼的長度),彈殼長度不同,根本就無法裝填,更無從發射了。
如果是同系列的槍械,或者班用機槍,在設計時就考慮了彈葯的通用,那步槍和機槍的彈葯還是可以通用的。如美軍當年裝備的M-14自動步槍,就是考慮和M-60班用機槍搭配使用的,都使用7.62X51mm NATO步槍彈,可以互換使用,只是彈種可能有區別,步槍一般使用普通彈,而機槍是用穿甲彈和弋光彈。
而蘇聯的AK-47使用7.62X39mm M43彈,機槍使用7.62X54mm機槍彈,就不能通用,後來裝備的RPK班用機槍使用7.62X39mm彈才能和步槍通用。
補充:即使是同種彈葯,不同彈種使用也有區別,如果步槍長期發射弋光彈,槍管內燒灼會很嚴重,影響槍的壽命;用穿甲彈時過高的膛壓也會使步槍故障頻發,所以一般步槍和機槍的彈葯還是分開使用的,緊急情況才通用。
你可以比較一下,2種彈葯都是7.62mm口徑的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 抗戰時中國使用的步槍和機槍

中國部隊普遍裝備的是中正式和漢陽造

其原型分別為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和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他們使用的都是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

而中國部隊普遍裝備的機槍為zb26捷克式輕機槍其的口徑也為7.92毫米 其使用的也是7.92×57毫米步槍彈

而日本使用的步槍和機槍分別是 三八式和大正十一式(歪把子)

其使用的都是6.5×50毫米步槍彈

所以其都是可以通用的

望採納!!

Ⅲ 抗日戰爭使用的長槍的子彈尺寸

抗戰時期中國的步槍號稱「萬國牌」,從這個名稱就可以知道當時中國步槍的兩大專特點----一主要是從屬外國進口或仿造自外國的產品,二進口來源很雜!這都是那個時代中國的政治環境所造成的。粗略估算,主要有來自10個國家的14款步槍,口徑從5.56mm到11mm不等,彈葯尺寸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好給你一個確定值。

Ⅳ 抗日戰爭用了多少子彈

我記得有一份統計,是說在二戰時,每陣亡一個人,平均消耗2萬發子彈。這樣算來,日本死亡183萬,中國死亡2300萬,那就是將近5000億了!如果剔除中國的平民死亡人數,那也將近2700億發子彈!

Ⅳ 抗日戰爭八路軍怎樣製造子彈

1939年5月,三廠,工廠的主要任務是復裝子彈和製造手榴彈。當時,既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又沒有原材料這樣十分簡陋的條件下,團結工人,克服各種困難,孜孜不倦地工作,先小型試制,再擴大生產雷汞、硫化銻、拉火葯、子彈底火葯,復裝子彈和手榴彈。1940年9月,朱德總司令到茶坊視察工作,號召三廠職工多生產槍彈支援前線。為了提高復裝子彈和製造手榴彈的能力,積極採取措施,修造設備,依靠工人,迅速提高了產量,復裝子彈由日產三四百發提高到千發以上。之後,又籌建紫芳溝化學廠即軍工局一廠分廠,用錢志道的話是「一切從零開始」。盡管沒有見過火炸葯工廠,但強烈的事業心和邊區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促使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並在軍工局局長李強的領導和軍工局一廠機械總工程師沈鴻的密切合作下,群策群力,共同奮戰。終於把生產工藝和工藝流程設計出來了。它既適合邊區的物質條件,又適應發展邊區軍事工業的要求。建設軍火化工廠需要材料和關鍵器材,陝甘寧邊區又受國民黨的嚴密封鎖,每前進一步都困難重重。1940年11月,戰友冒著極大的危險,赴國民黨控制下的西安采購,使工廠得到部分補充。組織下,與職工們一道投入施工,僅用了一年多時間,便在貧困的黃土高原上建起一座從基本化工產品到火葯和炸葯的製造工廠。而且在技術水平上,特別是主持設計和安裝的硫酸(鉛室法)、硝化甘油(硝化噴射分離器法)、硝化棉(湯姆遜法)等工藝裝置等在當時的國內是先進的。紫芳溝化學廠建成後,開始生產了硝化甘油、硝化棉以及黑炸葯、木粉吸收硝化甘油的高級炸葯、單基發射葯和雙基發射葯,並創造性的在手榴彈中裝入強棉(含氮量13%左右)。使槍彈、手榴彈、擲彈筒彈和迫擊炮彈的威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戰斗中起到了震懾敵人的作用。

Ⅵ 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士兵能有幾發子彈

現在戰爭都是拼的火力,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子彈帶的越多越好,回但是考慮到士兵們的負重能力答,以及保證行動的靈活性,所以一般都只攜帶250發子彈左右,因為一套裝備下來就差不多有20公斤了,所以子彈並不是帶的越多越好的。

現在我們分發子彈的時候完全不會心疼子彈,因為完全夠用,我們只要考慮如何讓戰士們更好的作戰就行了,但是在抗戰年月,中國的士兵么卻完全不敢想這樣的問題,他們只要槍中有一顆子彈心中就有底了。

當時中國國內的軍資武器匱乏的厲害,很多八路軍甚至連槍都沒有,有的八路軍端著槍和日軍滿山的打游擊,卻不射擊,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槍中並沒有子彈。

當時普通士兵沒人只能分到5顆左右的子彈,只有前線的精英部隊才會有30顆子彈,有些士兵會將高粱桿削成子彈大小塞在身上的子彈袋中,看起來好像滿滿的子彈,實際上,只有槍里的四五顆子彈

Ⅶ 抗戰時期4.2mm子彈用什麼槍

4.6mm子彈的彈頭實際是4.5mm,彈頭規格是4.6x30mm,目前除了德國列裝(MP7沖鋒槍配用4.6×30mm槍彈,彈道低伸,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其他國家還不普遍。

Ⅷ 抗日戰爭,多少顆子彈能夠消滅一個敵人

一、在1943年的常德會戰中,中國軍隊,包括步槍和機槍,共消耗子彈內1700餘萬顆,當時公布日軍容傷亡數字為3萬左右,大約需要500多顆子彈方能擊中一名日軍,而當時日本公布的傷亡數字為萬餘人,則需要1000多顆子彈才能擊中一名日本鬼子。

二、在1939年末,第第一次長沙會戰的贛北戰場,步槍子彈消耗99萬顆,輕機槍子彈消耗72萬顆,重機槍子彈消耗92萬顆,手槍子彈消耗2萬顆,日軍傷亡1萬人,據此估算,大約需要250顆子彈方能擊中一名鬼子。
據有關數據顯示,抗戰期間,我各抗日部隊共消耗子彈18億顆,日本傷亡240餘萬人,戰死48萬人,而日本數據顯示,共戰死40萬人。

所以,粗略一算,抗日期間,每600顆子彈方能打中一個鬼子,3700顆子彈才能打死一名鬼子。

Ⅸ 抗日戰爭中,需要多少顆子彈消滅一個日軍

看那支部隊嘍。
中條山戰役國軍消耗子彈400萬發,國軍公布擊斃日軍9900,而日軍公回布死了673名,傷了2292名。答就按國軍的數字計算吧,再把炮彈殺的鬼子也算給子彈了,400發子彈殺死一個鬼子。
平型關戰役,八路軍12000人參戰,沒有炮兵。據說洪崖洞兵工廠成立前八路軍每人不足3發子彈,(記不清出處了),那麼滿打滿算只有三萬五千發子彈,殲敵逾千。三十餘發子彈消滅一個日寇。

Ⅹ 抗日戰爭時一顆子彈的價格

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各地貨幣使用比較復雜,在東北地區,版是滿洲國的貨幣,權而其他地方也有銀元, 白銀,銅幣, 法郎,部分地區也有使用軍票,如果是革命根據地也有自己的貨幣在流通,而你說的子彈的價格,在當時很難有確定額個價格,作為軍需用品,在不同地區價格也不一樣。
現在的子彈價格例如:普通步槍子彈7.62毫米的價格在5.3美元--7.6美元。KA-47步槍的價格在伊拉克和索馬里的價格在400--700美元之前,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子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