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圖:抗戰時期中國各大戰區分布圖
一、蔣介石於1937年8月20日,按照戰斗序列,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
1、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蔣介石親自兼任司令長官。
2、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山西王閻錫山擔任司令長官。
3、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馮玉祥擔任司令長官。
4、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何應欽擔任司令長官。
5、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李宗仁擔任司令長官。
二、1938年2月,隨著戰事的進展,蔣介石重新劃分戰區。
1、第一戰區,在平漢路作戰,程潛擔任司令長官。
2、第二戰區,在山西作戰,閻錫山擔任司令長官。
3、第三戰區,在蘇浙作戰,顧祝同擔任司令長官為。
4、第四戰區,在粵桂作戰,何應欽擔任司令長官為。
5、第五戰區,在津浦路作戰,李宗仁擔任司令長官。
6、第六、第七戰區撤銷,增設第八戰區,守備甘寧青地區,蔣介石兼任司令長官。
7、1938年6月14日,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武漢會戰後,抗戰轉入相持階段。1938年11月,蔣介石再次劃分戰區。
1、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為衛立煌。
2、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陝西一部,司令長官為閻錫山。
3、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顧祝同。
4、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張發奎。
5、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李宗仁。
6、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為朱紹良。
7、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為陳誠(由薛岳代理)。
8、第十戰區,轄陝西省,司令長官為蔣鼎文。
(1)抗日戰爭中國淪陷區地圖擴展閱讀:
全面抗戰開始時,實力最強的當屬於第三戰區。這里集結了國軍的主力部隊,包括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
因此,當淞滬會戰打響後,第三戰區頑強堅守三個月之久,讓日軍損傷慘重,打破了日本「三月亡華」的狂言妄語。
1938年3月—4月,徐州會戰中,第五戰區在李宗仁率領下,奮起作戰,取得了台兒庄大捷,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取得了是抗日戰爭以來最大勝利。
1938年的武漢會戰從6月打到10月,中國軍隊第五、第九戰區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與日軍英勇作戰,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
1938年11月後這八大戰區中,第九戰區實力最強。著名的長沙會戰,就發生在這里。當時,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持續近一年。
雙方總共投入兵力達到160多萬(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特別是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岳率部斃傷日軍56000餘人,俘虜139人,取得了輝煌勝利。
Ⅱ 求二戰時期日本佔領區地圖
炮兵轟步兵沖,步兵沖完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沖,步兵沖完炮兵轟,就這倆戰術硬是啃了你半個中國你說氣人不氣人
Ⅲ 日本侵略中國時,中國淪陷區有26省,具體是哪些
中國淪陷區省市:
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上海,江蘇,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內山西,熱河,容察哈爾,河南,安徽,福建,廣西,浙江,山東,北京,天津,香港,澳門,雲南,內蒙,貴州。
八年抗戰中國陸續被日寇侵佔的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
全中國只有四川、甘肅、新疆、西藏等西部沒被淪陷,後來四川成為抗戰大後方,所以將介石避難於重慶,並將其作為陪都。
(3)抗日戰爭中國淪陷區地圖擴展閱讀:
1931年至1945年的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者在廣大的中國佔領區,扶植諸多偽政權,實施殖民統治,從而形成了近代中國歷史上特有的淪陷區。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偽政權與淪陷區,是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並實施殖民統治的必然產物。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由此開始了從局部到全面、歷時14年的侵華戰爭。
日軍侵佔中國的領土之後,為達到滅華、亡華之目的,轉而實行了不同於台灣殖民統治的「以華治華、分而治之」的侵華政策。
在中國關內外的廣袤的佔領地區,扶植中華民族的各色漢奸與敗類,組建了一系列在日寇刺刀之下的傀儡政權,以繼續實行其對於中國佔領區的殖民統治。
Ⅳ 二戰期間日軍在中國佔領區的范圍
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華北的綏遠、察哈爾、熱河、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南方的湖北湖南貴州雲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如果算上日本佔領區那就加上台灣。
http://..com/question/22360532.html?si=1
統計日軍淪陷區數量時,不能只籠統地提「日軍侵佔了多少個省」。因為:日軍雖曾經侵入中國許多地區,但是,幾乎完整佔領的省份很少;在它侵入的多數省份里,由於我國軍民的抵抗、加上日軍兵力不足等原因,日軍一般只是佔領該省的部分區域。
日軍幾乎完整佔領的當時省級行政區有 6 個: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熱河 北平 上海
(如果加上早期佔領的台灣,則有 7 個)
被日軍局部佔領的當時省級行政區有 16 個:
河北 察哈爾 山西 綏遠
山東 江蘇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含海南) 廣西
雲南(滇西局部)
被日軍短暫侵入、僅一小片被佔領的當時省級行政區有 1 個:
貴州
以上累計起來:
淪陷區涉及當時的 23 個省級行政區(如算台灣,則有24個)。
[其中,幾乎被日軍完整侵佔的有 6個,加上台灣則有7個;16個為部分淪陷;1個為短暫、很小一部分淪陷。]
Ⅳ 日本侵華所佔面積最大時期的中國地圖。
日本侵華戰爭佔領面積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
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除了四川,西藏,新疆,寧夏,甘肅,雲南,貴州西部省之外,幾乎所有省都有大片土地或全部被日軍佔領。日軍還侵入了外蒙,但被駐守在那裡的蘇軍擊敗。
拓展資料:
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侵華戰爭,霸佔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則是掀開了日軍全國侵華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協議,自此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前後共計十四年。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侵佔大片國土,實施「以華治華」的毒計,扶植漢奸傀儡賣國政權,殘酷奴役、殺害中國人民,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和財產,嚴重的侵犯、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嚴重的分裂了中國,使中國國家的統一程度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日本在侵華戰爭中製造了一系列令人發指的暴行,比如在佔領區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製造南京大屠殺;用中國人進行「活體解剖」細菌試驗;製造平頂山慘案等;日軍殺害中國平民數千萬,並造成千萬中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從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國其它省份皆遭日軍鐵蹄蹂躪,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620多億美元,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從1874到1945日本侵華時期,中國非正常死亡累積人數至少達2.8億,經濟損失50萬億美元。
Ⅵ 求二戰中中國淪陷區和未淪陷區的圖
1945年7月19日
日軍從江西攻陷萬安縣城。
7月20日
日軍攻陷福建專詔安縣城。屬
7月21日
日軍攻陷國府江西吉水縣城
7月24日
日軍攻陷國府廣西憑祥縣城和鎮南關。
7月27日
日軍攻陷江西萬載縣城。
7月29日
日軍占江西吉安縣城
7月30日
日軍攻陷國府江西上高縣城.
8月1日
日軍攻陷國府江西奉新縣城、高安縣城。
8月2日
日軍攻陷國府江西峽江縣城。
8月3日
日軍陷國府江西新淦縣城。
8月6日
日軍攻陷國府江西清江縣樟樹鎮
8月7日
日軍攻陷國府江西清江縣城。
8月8日,
江西省豐城縣陷落,這是中國大陸最後一個被日寇攻克的縣城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Ⅶ 請提供日軍侵華的地圖佔領了那些地方
1937年,日本已侵佔了我國的台灣省、東北省、熱河省、察哈爾省和冀東地區。
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到1945年8月無條件投降。在八年中,它侵佔了半個中國(參見《日軍歷年侵佔中國領土略圖》)。
一.「七七事變」到1938年10月,侵略者氣焰囂張,大舉進犯,是其戰略進攻階段。在16個月中,攻佔了一大批縣城,9個省會和北平、天津、上海、武漢和廣州等大城市,直到首都南京。
日軍鐵蹄踏遍了平漢、津浦、平綏鐵路沿線和長江下游沿岸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控制了華北、華中和華東廣大富庶地區。其侵略魔爪向西以深入到綏遠省的歸綏(今呼和浩特)、包頭、山西省的原平、陽曲和太原等地。
二.侵略軍由於佔地太多,戰線過長,兵力分散,1938年10月轉入戰略相持階段,直至1942年。其間,日軍實施有限目標進攻,又侵佔了南昌、隨縣、棗陽、金華和奉化等城市地區。向西進佔到湖北省的宜昌市,向南深入到福建省的閩侯(今福州)、廈門、廣西省的邕寧、綏淥、廣東省的汕頭和雷州半島直至海南島全島。還侵佔了香港。我國西南大後方方雲南省西部的騰沖和龍陵也被侵佔。
三.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迅猛發展,中國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日軍優勢盡失,於1943年轉入戰略防禦階段。它為了扭轉被動局面,並確保本土安全。1944年春,發動了豫湘桂戰役。
在八個月中,攻陷城市146座,空軍基地7個,飛機場36個,打通了縱貫中國南北的交通線、湘桂線和中越交通線,侵佔了豫、湘、桂、粵四省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這是中國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一次大潰敗,蔣介石不得不承認:這是中國戰場最艱危的時期。通過這次戰役,日軍向西侵佔了河南省的陝縣、盧氏縣、靈寶市,湖南省的邵陽市,廣西省的宜山,貴州省的獨山,逼近貴陽,致使重慶陷於混亂。
四.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重大勝利,日軍處境更加孤立。但它垂死掙扎,在中國戰場又發動了一些攻勢,侵佔了江西省的遂川、贛州,廣西省的南雄、新城、海豐及老河口、芷江等飛機場。
還侵佔了河南省西部的淅川、西峽口,並於4月4日攻佔了豫、陝交界河南省的重陽店。這是日軍1945年「在中國大陸向西前進得最遠的地點」。
Ⅷ 抗日戰爭中國淪陷區地圖!!
Ⅸ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哪些地區淪陷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抗戰期間,中國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另外,在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有6個直轄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分別是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島市。
(9)抗日戰爭中國淪陷區地圖擴展閱讀:
1895年,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台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擁兵50萬的東北邊防總司令張學良不戰而退,日軍強占我國東北,在3個多月時間里佔領我東北全境,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處橫屍遍野,使三千多萬名同胞淪為日軍鐵蹄下的奴隸。
1932年1月,日製造事端,進犯上海。日軍與奮起抵抗的駐上海十九路軍激戰33天,中國軍民死傷達1.6萬餘人,財產損失達20億元以上。3月,日本扶植溥儀成立偽「滿洲國」。
1933年1-5月,日軍先後佔領了熱河、察哈爾兩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進逼北平、天津,並於5月31日,迫使國民黨政府簽署了限令中國軍隊撤退的《塘沽協定》。
1937年7月7日,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之後日以重兵三路進攻華北。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開啟了淞滬會戰。11月12日,日軍佔領上海,在南市放火連燒9日,軍民死傷無數,上海5255家中國工廠被占,損失超過8億元。12月13日,日軍攻下首都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6周內燒殺淫掠,殺死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軍民,燒毀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造成了城內幾乎無中國人的驚人局面。
1938年5月,日軍佔領徐州並在城外製造數起屠村事件,其中有數名五歲小女孩被奸殺掏心生吃,令人駭然。 6月,日軍攻佔開封,導致蔣介石決定花園口放水,豫、皖境內17個縣成為一片汪洋,140萬人無家可歸,數十萬人被淹死。日軍還在蘇北決運河大堤,致使蘇北數縣成為澤國。10月日軍佔領武漢、廣州。
1939年2-6月,日軍相繼攻佔海南島、南沙群島和汕頭等地。11月,日軍攻陷南寧。從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軍逐步把主力轉移到解放區戰場,動用50多萬兵力對我華北根據地進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規模的掃盪,再次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導致我八路軍官兵傷亡10餘萬人。1944年4月,日本發動豫湘戰役,至8月先後佔領鄭州、長沙、衡陽等地。9月,日軍發動柳桂戰役。
Ⅹ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有哪些地區淪陷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抗戰期間,中國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另外,在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有6個直轄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直轄市也劃入了部分淪陷的范疇。
(10)抗日戰爭中國淪陷區地圖擴展閱讀
日軍侵華部分歷史進程:
1894年7月,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突然襲擊在豐島海面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軍艦,重創「濟遠」號和「廣乙」號;擊沉「高升」號運輸艦,造成700多中國官兵死亡,由此爆發中日「甲午戰爭」。
10月,日軍分兩路侵犯我國遼寧省。
11月,日軍佔領大連、旅順。
1895年2月,日軍從水陸兩路夾攻駐威海衛中國海軍。
11月,日佔領台灣全島。
1901年9月,清政府與日、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交出稅務、使館區管理權,並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組織。
1905年1月,日軍再度佔領旅順。3月,日軍佔領奉天(今沈陽),並與俄為爭奪中國領土在我東北進行大規模廝殺。
1914年8月,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把山東黃河以南地區劃為對德「作戰區」。
10月,日軍佔領濟南和膠濟鐵路全線。
1918年日軍開抵哈爾濱,攫取哈爾濱至長春的鐵路管理權。
1928年5月,日軍製造「濟南慘案」,打死中國軍民1000多人,並佔領濟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擁兵50萬的東北邊防總司令張學良不戰而退,日軍強占我國東北。
1932年1月,日製造事端,進犯上海。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抗日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淪陷區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日本侵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