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光武帝劉秀如何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漢光武帝劉來秀繼續鎮壓河北農民軍余自部,並削平各地的割據勢力,於建武五年統一了北方的主要地區。建武九年他平定了割據天水的隗囂,建武十二年平定了割據蜀地的公孫述,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屯書:東漢後期的階級斗爭是怎麼樣的?
東漢後期的階級斗爭和帝、安帝以後,東漢統治集團腐朽,豪強勢力擴張,輪流當政的宦官外戚競相壓榨農民,農民境況日益惡劣。長期戰爭加重了農民的苦難。水旱蟲蝗風雹和牛疫連年不斷,地震有時成為一種嚴重災害。沉重的賦役和癘疫、飢饉嚴重地破壞了農村經濟,迫使農民到處流亡。東漢王朝屢頒詔令,用賜爵的辦法鼓勵流民向郡縣著籍,但這不過是畫餅充飢,對流民毫無作用。流民數量越來越多,桓帝永興元年(153)竟達數十萬戶。地方官吏為了考績的需要,常常隱瞞災情,虛報戶口和墾田數字,這又大大增加了農民的賦稅負擔,促使更多的農民逃亡異鄉。
屯書:靈帝在位期間政治腐敗到什麼樣的程度?
靈帝時,宦官支配朝政,政治腐敗達於極點。光和元年(178),靈帝開西邸公開賣官,二千石官兩千萬,四百石官四百萬,縣令長按縣土豐瘠各有定價,富者先入錢,貧者到官後加倍繳納。靈帝又私賣公卿等官,公千萬,卿五百萬。州郡地方也多是豺狼當道。
『貳』 劉秀在戰爭中所採用的政治策略,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幾點
劉秀在戰爭中所採用的政治策略,簡單地加以歸納,大致有以下幾點:
1.韜光養晦
劉秀以重建漢室為自己的政治目的,他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保存自己,他不惜委曲求全。如其兄劉糹寅被殺後的表現就是如此。結果不僅未被牽連受害,而且得到去河北發展的機會。
2.務悅民心
劉秀深知人心向背對戰爭勝負有決定性影響,為發展個人實力,爭取戰爭勝利,他針對時弊,採取一切辦法去爭取社會各階層的人心。如他在河北時的作為,廢除暴政、平反冤獄,以及嚴辦貪官污吏等等,都是如此。結果,不僅獲得地主階級的擁護,而且也得到農民的一定支持。很快即發展為幾十萬大軍,成為他逐鹿中原的資本。
3.坐收漁利
劉秀深知疲敵易打的道理,為了能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他極善於利用矛盾和掌握戰機。如他在發覺綠林、赤眉開始敵對的時候,一面積極進行消滅他們的准備,一面則坐山觀虎鬥,等他們互相削弱、兩敗俱傷的時候,再發動進攻,逐次予以消滅。事實正是如此,劉秀在綠林、赤眉和自己三大主力爭奪兩京的關鍵性戰爭中,並沒有花多大力氣,就奪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4.聯隴制蜀
劉秀深知兩面作戰的危險性,為了不讓敵人聯合和最大限度地孤立主要敵人,他經常實施拉一個、打一個的策略。如對待隴、蜀的關繫上,他充分利用隗囂既想割據自立又怕劉秀勢大的心理,採取了先拉後打的方針。對隗囂封官賜爵,優禮有加,終於使隗囂暫時傾向劉秀。幾次出兵幫助馮異擊退了公孫述向關中的進攻,從而破壞了隴、蜀關系,使劉秀贏得了三年多時間,削平了關東群雄,這是劉秀政治戰略的很大的成功。
5.收攬人才
劉秀深知人才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他利用一切機會,採取一切手段去"延攬英雄",使天下人才盡為我用。在河北時,招納的一批骨幹,如馮異、鄧禹等固不待言;許多降人,也都成了他得力的戰將,如朱鮪等;他甚至以"挖人牆腳"的辦法,爭取對手的重臣,如馬援等。以致劉秀軍中文武兼備能獨當一面的將帥之多,在封建開國帝王中獨一無二。他們對東漢王朝的建立,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叄』 有關劉秀戰役
劉秀平定隗囂之隴坻戰役發生於建武六年(公元年)五月。劉秀親至長安,組織建威大將軍耿弇等7將軍所率之7萬多大軍,向隗囂之隴地進擊,劉秀軍被隗囂大將軍王元等軍擊敗,退保關中地區。隴坻戰役的起因建武四年(公元28年)冬,隗囂派馬援出使洛陽,劉秀知道馬援曾出使公孫述,受到公孫述的冷落,便對馬援格外親切,馬援深受感動。因而,馬援返回天水後,在隗囂面前盛贊了劉秀一番,將劉秀比做劉邦,並誠心勸說隗囂歸附劉秀。其後,劉秀數次派遣使者勸告隗囂入朝,隗囂均婉言拒絕。建武五年(公元29年),劉秀又派隗囂好友來歙出使天水,勸說隗囂入朝歸順,遣子入侍。此時隗囂已得知劉秀平定了劉永和彭寵,心中有些驚恐,便派遣其長子隗恂跟隨來歙入侍。劉秀任命其為胡騎校尉,封鐫羌侯。
隗囂內部對於歸附劉秀分歧很大,許多文臣謀士皆勸隗囂降服。但一些主要戰將則力主南拒公孫述,東阻劉秀集團,占據關中,三分天下,以求自立。隗囂的大將王元便向隗囂建議說:天下大局未定,南方有子揚,北方有文伯,「今天水完富,士馬最強,北收西河、上郡,東收三輔之地,案秦舊跡,表裡河山。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王元認為,即令是不佔據關中稱王,我們也應占據天水地區,養精蓄銳,據險自守,靜待四方變起。王元並比喻說:「魚不可脫於淵,神龍失勢,即還與蚯蚓同。」隗囂對王元的建議十分贊同,雖然已經遺其長子入侍,但仍抱著稱王割據的野心不放。
建武六年(公元30年),關東各割據勢力被劉秀平定後,劉秀便騰出手來,向西方和西北方向發展。不久,公孫述發兵攻取南郡,劉秀便下詔命令隗囂從天水出兵征討蜀地的公孫述,以此再次試探隗囂之心。隗囂仍以入蜀作戰,關山阻隔,大軍難行為借口,拒絕出兵。劉秀遂決心按照其「先隴後蜀、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先行征討隗囂,因而,雙方處於劍拔弩張之勢。劉秀隗囂兩軍作戰策劃劉秀對平定隗囂割據勢力,一貫採取政治招撫和武力威脅的兩手策略。他曾利用太中大夫來歙、馬援與隗囂的舊交關系,多次拉攏和穩住隗囂。在隴坻戰役前,劉秀仍然企圖以兩手策略制勝隗囂軍。他一方面通過所收買的隗囂部將馬援,去分化瓦解隗囂集團,以高官厚祿招降竇融,斬斷隗囂的西部支柱;另一方面,在取得上述政治攻勢的成功之後,便調集建威大將軍耿弇、虎牙大將軍蓋延、征虜將軍祭遵、漢忠將軍王常、捕虜將軍馬武、驍騎將軍劉歆、武威將軍劉尚等7將軍所統率的精兵,以借道天水,南下伐公孫述的名義,大軍壓境,以力求逼服隗囂。同時派出太中大夫來歙持劉秀手書,勸隗囂降服。
隗囂對劉秀的進襲,早有提防,他深知劉秀名為借道天水,進攻公孫述,實為以此奪占天水,削平自己的勢力。因而,隗囂一方面採取北結竇融,南連公孫述的戰略;一方面緊急派大將王元、行巡等,率精兵據守隴地險關要隘,阻止劉秀向隴地的進軍。隴坻戰役的作戰經過建武六年(公元30年)四五月間,劉秀親至長安,組織耿弇、蓋延等7將軍開始向隴地進軍。劉秀派出的太中大夫來歙,於大軍到達隴地之前已進見隗囂。來歙見了隗囂將劉秀手書交給隗囂,並曉以大義,說明天子很器重隗囂,而且隗囂也已遣長子入侍,這樣,就應誠心歸漢。接著便怒斥隗囂:「今反欲用佞惑之言,為族滅之計,叛主負子,違背忠信乎?吉凶之決,在於今日。」來歙說罷,便走近隗囂,欲將隗囂刺死,隗囂急退入內室。隗囂侍衛要殺死來歙,來歙不慌不忙登車而去。隗囂震怒,這時,大將軍王元勸隗囂殺掉來歙,並命部將牛邯將來歙包圍。但隗囂部將王遵,力勸隗囂不要殺死來歙,隗囂遂命人暫時囚禁了來歙。隗囂拒絕了來歙的勸降。便急令其大將王元率軍占據隴坻(今甘肅張家川)一帶的險要山川隘路,砍伐樹木,堵塞漢軍進兵之必經道路。
漢軍以祭遵為前鋒弇,沿渭北平原開始向隴山地區進攻。隗將王元率軍抵抗,祭遵軍一舉將王元軍前鋒擊退。耿弇等率大軍繼至,便與王元軍主力展開大戰,耿弇等軍戰敗,退至隴山腳下。劉秀幾乎所有精勇戰將統率的大軍均被擊敗,劉秀非常不安,深恐隗囂乘勝東進,危及長安,遂急令全軍收縮,退保關中。以大司馬吳漢率軍退保長安,耿弇軍退守漆地(今陝西彬縣),祭遵軍退保汧(今陝西隴縣南),以馮異軍進據枸邑(今陝西旬邑東北),以便堵塞隗囂軍從西、西北方向進擊長安的路線。 馮異在率軍向枸邑進發途中,突然得知隗囂大將行巡也正率兵向枸邑急進,馮異部將均勸阻馮異停止進軍。諸將領說:「虜兵盛而新乘勝,不可與爭。宜止軍便地,徐思方略。」但馮異卻堅定地認為必須盡快搶占枸邑,阻止行巡軍東進,否則將對長安造成嚴重威脅。於是馮異揮軍急馳,到了枸邑後,暗暗潛入城內,偃旗息鼓,緊閉城門,封(網路)鎖(網路)消息,以待行巡軍的到達。行巡不知枸邑已被馮異軍佔領,便大搖大擺進至枸邑城下。馮異乘其不備,突然揮軍殺出城來,行巡軍驚慌失措,紛亂逃走,馮異率軍猛追數十里,大敗行巡軍。祭遵軍也在汧地數度擊敗了王元軍,於是,北地諸豪長耿定等,皆叛離隗囂投降漢軍,戰局才得以穩定。評 析劉秀調集了幾乎全部著名戰將,以大軍壓境之勢,想一舉平定隴西的割據勢力隗囂,但卻被隗囂戰敗,造成了劉秀自發動統一戰爭以來,第一次嚴重的失敗。以穩健剛毅著稱的劉秀,為何在此次戰役中失敗,確有令人深思之處。
戰略上輕敵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隗囂這一支割據勢力,與其它割據勢力確有許多不同之點:其一是他長期占據隴地,有相當的民眾基礎,頗得民心,統治根基牢固;其二是他的兵多將廣,能征貫戰,他不僅有北地、隴西的騎兵,還有羌族部落的突騎,軍隊頑強勇敢,當年赤眉大軍西進隴地,就曾敗在隗囂軍的手下;其三是隗囂據地險要,易守難攻。隗囂軍糧軍資充溢,且處於以守待攻,以逸待勞的有利地位;其四是隗囂本人謙恭下士,深得部將擁戴,部將願為隗囂拼力死戰。劉秀面對這樣的敵人,只簡單田地想以來歙勸降,並以大軍借道的兵威,迫降隗囂,而沒有詳細的作戰策劃。因而,當隗囂拒降,便只好轉為強攻,這種戰略戰術上輕視敵人的錯誤,不能不導致戰役上的失敗。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劉秀在吃了敗仗之後,為了防備隗囂乘勝東進,立即收縮兵力,以吳漢、耿弇、祭遵、馮異等戰將,分別據守漆、汧 、枸邑、長安等戰略要地,終於防止了戰略形勢的進一步惡化,不失為戰敗中的明智之舉。古往今來,世上沒有絕對地常勝將軍,所謂能征貫戰之將,只是相對的多打勝仗而已。而在他們多打勝仗的奧秘中,重要的一著則是靠在失利中經受磨練,在敗仗中吸取教訓,從而使自己變得耳聰目明,在戰爭的汪洋大海中,成為戰勝驚濤駭浪暢游自如的高手。劉秀吞下戰敗的苦果,「吃一塹長一智」,調整戰略,暫取守勢,重新認識敵人,部署力量,為其而後徹底戰勝隗囂奠定基礎,這就是劉秀這位「常勝將軍」勝於隗囂的高明之處。
『肆』 漢光武帝劉秀在統一戰爭結束後為何不殺開國功臣,是不敢殺嗎
漢光武帝劉抄秀在統一戰爭結束後襲為何不殺開國功臣,是不敢殺嗎?朱元璋殺了那麼多開國功臣,明朝國運277年,劉秀不殺開國功臣,東漢國運才195年。
兩個朝代面對的社會環境不一樣,在隋代科舉制出現之前,當官被世家大族壟斷,士族的前身豪強地主集團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就已經擁有很強大的勢力,並且有地主武裝,劉秀的支持者有很多來自於這個集團,劉秀建立東漢後曾經想「度田」,查清田畝數和人丁數,結果引起了豪強地主們起兵反抗,劉秀不得不終止了度田。可見豪強地主勢力的強大,劉秀都不敢得罪,當然更不敢殺功臣。五代以後士族徹底消亡成為歷史,科舉制又打破了少數人壟斷國家政權的局面,皇帝只要很好的利用科舉制,獲得文人集團的支持就可以坐穩江山,開國功臣們沒有世族那種能控制整個社會的強大勢力,皇帝屠殺他們沒有任何顧忌。
『伍』 劉秀在昆陽城戰役中,是怎樣戰勝擁有四十倍兵力的新朝的
在昆陽戰役中,劉秀以一萬,戰勝了擁有四十倍,四十萬兵力的新朝。為什麼兵力相差如此懸專殊,卻能取得勝屬利?現在就由我來為大家解答。
當時,為鎮壓民變主力,當時王莽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尋為帥,帶領四十多萬士兵,浩浩盪盪向小城昆陽出發。恰巧劉秀在昆陽做副將。那時昆陽城中困守的漢軍只有數千人,劉秀還被迫出城求援。不過後來他也只帶來3000援軍。
當劉秀等人率領的昆陽大捷後,更始帝派王匡攻洛陽,申屠建、李松急攻武關,三輔震動,各地豪強紛紛誅殺新朝牧守。不久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
『陸』 光武帝劉秀參與過哪些著名的戰役
公元23年,爆發了一場對歷史影響深遠的戰爭---昆陽之戰,在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中綠林漢軍將領劉秀憑借其出色表現一戰成名,成為王莽新朝的掘墓人,更為後來開創200年東漢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柒』 劉秀為了「復漢」做了些什麼事情
王莽篡奪西漢劉氏政權後,民眾在其苛政統治下苦不堪言,反而思戀起西漢時期相對穩內定的社會生活。劉容氏皇族利益因政權易主而受到極大損害,作為皇族的庶出後裔,劉秀更是備受歧視。當他捕捉到「民心思漢」的信息後,就開始籌劃「復漢」的具體行動。劉秀聚集軍隊,征戰南北。同時義軍勢力不斷增加,特別是王朗的勢力迅速崛起,使劉秀一度憂心忡忡。有一次,他攤開地圖對心腹鄧禹說:「天下郡國這么多,今天我才得到一個,你以前為什麼說不必疑慮、定得天下呢?」鄧禹回答道;「古時國家興盛的原因,關鍵在於君王德行的厚薄,而不在一時的大小啊!」劉秀聽後堅定了統一中國的信心,於是,令鄧禹西征,自己親征燕趙。公元25年,劉秀終於定都洛陽,建立東漢,成為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之後,他更堅定地進行有計劃的全面的統一戰爭。艱苦的戰爭染白了他的發須,但他始終未曾停息。15年的疆場馳騁,終於奠定了東漢王朝近200年的基業。公元36年,統一戰爭結束。
『捌』 劉秀為什麼被稱為「最會打仗的帝王」
在中國的歷史中,不僅有一個漢武帝,還有一個漢光武帝,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他被稱為「最會打仗的帝王」,究竟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在東漢開國戰爭裡面,劉秀就表現出了特別優秀的軍事能力,他非常能夠在戰爭中把握優勢,可以集中自己的優勢,來戰勝強大的敵人。還精於各種戰術,能夠在自己出於劣勢的情況下,獲得戰爭的勝利。
要說劉秀為什麼會成為「最會打仗的皇帝」,一定饒不開昆陽之戰,那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他率領三千死士,夜襲王邑四十萬大軍,那是何等氣魄,最終在這場戰役中給王莽新政沉痛一擊。
由此可見,劉秀擁有超強的軍事能力,再加上也有帝王之志,也就能夠稱得上「最會打仗的皇帝」。
『玖』 為什麼把劉秀和王莽的戰爭,稱為「位面之子」和「穿越者」的對決
因為他們說劉秀是穿越者,而且這個是少數和多數的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