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時期創作的作品話劇

抗日戰爭時期創作的作品話劇

發布時間:2021-03-01 10:51:15

『壹』 吳曉邦先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創作的作品有哪些

吳曉邦在抗戰時期共創作了近百個具有強烈時代精神和藝術感召力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員之歌》。

『貳』 重慶抗戰時期的文學作品名字

戲劇與戲曲
郭沫若
創作了《屈原》《虎符》等話劇,成為中國現代話劇的經典。
夏衍
參與《新華日報》的工作,並創辦「中國藝術劇社」,創作出進步劇《藝術春秋》《芳草天涯》等。
張瑞芳
演出話劇《屈原》《家》等,引起轟動。
川劇《台兒庄大捷記》
用川劇的形式表現出台兒庄戰役的勝利。
厲家班
抗戰期間,先後在重慶演出了《抗金兵》《岳飛》《第一忠臣》等許多鼓舞士氣的劇目。
電影
趙丹
導演並參演了《阿Q正傳》《上海屋檐下》等多部影片及話劇。
白楊
參加拍攝了電影《中華女兒》《長空萬里》,演出話劇《屈原》等。
陽翰笙
創作與拍攝電影《塞上風雲》等。
小說
老舍
寫出小說《四世同堂》(前兩部)等。
茅盾
創作小說《走上崗位》《過年》,還翻譯了大量外國進步作品。
艾蕪
創作了許多與抗戰有關的小說,如《故鄉》《鄉愁》。
馮雪峰
積極開展文化統戰工作,主持《抗戰文藝》編務。
詩歌與報告文學
艾青
寫出大量進步詩歌,比如《抬》,為死難同胞祭奠。
臧克家
寫出《泥土的歌》等詩歌,對黑暗現實給予批判。
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
1938年3月30日,范長江聯合徐邁進、惲逸群等人在漢口成立了「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並在上海、重慶、香港等地建立分會,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美術與攝影
徐悲鴻
創作出不少以重慶生活為原型的畫作,如《巴人汲水》等。
豐子愷
創作《漫畫日本侵華史》《劫餘漫畫》等。
毛松友
拍攝了大量難童逃亡、敵機濫炸、大隧道上千人悶死等照片,彌足珍貴。
音樂與舞蹈
劉雪庵
創作了鋼琴曲《中國組曲》和《出發》《前進曲》等抗日歌曲,以及《中華兒女》《保家鄉》等電影歌曲。
戴愛蓮
號稱「中國的舞蹈之母」的她,在重慶創作了大量舞蹈,並在重慶國立歌劇學校任教。

『叄』 自建國以來有過哪些紅色經典的話劇、歌舞劇啊

1、《江姐》

為紀念建黨90周年,重溫革命先輩的崢嶸歲月,緬懷他們的革命精神,廣東潮劇院一團復排了經典潮劇《江姐》,並於18日上午進行連排。該劇再現了革命先驅江姐的英勇事跡,把她為革命理想獻身的精神傳遞給了新一代的年輕人。

作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江姐為革命事業英勇就義的真實故事曾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她的英勇事跡也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江姐》由潮劇著名劇作家鄭文風、王菲、謝吟、何苦根據小說《紅岩》創作於20世紀60年代,由陳華、張伯傑、楊廣泉作曲,吳峰、麥飛導演,廣東潮劇院一團首演,70年代由汕頭地區青年實驗潮劇團復演。

後有廣東潮劇院二團、潮州潮劇團演出《江姐》,先後多次的復排,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該劇歷經幾代藝術家的錘煉而成為潮劇經典劇目。

2、《紅旗譜》

2014年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編排大型紅色經典話劇,該劇由北方演藝集團副總、天津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國家一級編劇鍾海先生親任執導,邀享有「中國第一農民」之稱的著名演員、電視劇版《紅旗譜》朱老忠的扮演者吳京安傾力加盟,並且還有十餘位國家一級演員的演出。

3、《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是由同名電影改編而成的革命現代芭蕾舞劇。1964年由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首演成功,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在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的直接關注下誕生的。

《紅色娘子軍》將西方芭蕾的技巧與中國民族舞蹈的表現手法相結合,在芭蕾藝術領域融合了中西文化。《紅色娘子軍》中的音樂有《娘子軍連歌》、《萬泉河水清又清》等。

4、《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5、《大別山人》

楚劇《大別山人》是由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精心打造的中國第八屆藝術節(簡稱「八藝節」)獻禮劇。寫的是革命戰爭時期,一對戀人桂英、王福信守一句「不死就回,不死就等」的生死諾言,演繹了一曲革命老區大別山人在愛情、親情和友情等感情糾葛上的傳奇故事。

『肆』 艾青在抗日戰爭時期發表了代表作什麼

從1937年至1945年,是艾青來詩源歌創作的高潮期。1937年抗戰爆發後,艾青從上海到武漢、西安、桂林等地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到重慶,任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1941年春「皖南事變」後奔赴延安,被選為陝甘寧邊區參議員,並主編《詩刊》。1939 年出版詩集《北方》,至1945年共有《向太陽》、《火把》、《獻給鄉村的詩》等詩集12部。作品從滾滾烽煙中汲取詩情,表現了進取、樂觀、昂奮的戰斗精神 。

『伍』 老舍在抗戰時期創作的第一部話劇是

應該是《殘霧》,創作於1939年。

『陸』 在抗日戰爭時期爆發的作品代表都有哪些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歷史轉變的重要關頭,他們的抒情詩多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抒情詩在他們的創作中佔有很大比重,其格調大都接近《給戰斗者》。這些詩往往表達愛國主義的激情。冀汸出過《躍動的夜》等詩集,他的《曠野》、《夏日》歌唱祖國遼闊的原野、豐收的田地。詩人筆下祖國的天空、土地、陽光和水,都顯得那麼可親、可愛。彭燕郊出過《春天———大地的誘惑》、《戰斗的江南季節》等集子。杜谷的《泥土的夢》、《江》也是寫對土地和長江的愛。《寫給故鄉》則表現對被敵人佔領的土地的懷戀,想像它正躺在血泊里伸出傷殘的手臂,呼喚兒子歸去。這一類詩是借著歌唱山川來表達愛國主義精神的。「七月」詩人也努力地表現中國人民的頑強、堅韌的抗敵意志。亦門(S·M),出過詩集《無弦琴》,他的《纖夫》一詩則用逆水頂風中行舟,來比喻民族解放斗爭的艱險、危難。但纖夫拉的古老破舊的船上,載著「大地的第二次的春的胚胎,酵母」。詩歌唱出了民族復興的希望。「七月」詩人自然也把眼光向著解放區,他們也有一些歌頌解放區新天地的詩,而揭露國統區黑暗的詩也不少。在解放戰爭時期「七月」詩人寫的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詛咒蔣家王朝的末日,表現迎接新中國的無限欣喜與歡樂的詩就更多了。在抗戰時期,亦門的《霧》就是揭露「霧重慶」的「不明不白的世界」:「暗中的嘉陵江和長江,無日無夜地低哭著,象從被剜的兩眼傾溢的兩行苦淚」。1947年,在《去國》一詩中,他又用沉鬱的調子,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妄加罪名剝奪人民的自由。

『柒』 艾青在抗日戰爭時期發表了代表作( )( ...

我愛這土地 大堰河。。。我也不大清楚。。

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發表後引起轟動,一舉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後陸續出版詩集《北風》、《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陽》(1947年)《黎明的通知》《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春天》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後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獄,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的深摯感情,泥土氣息濃郁,詩風沉雄,情調憂郁而感傷。抗日戰爭爆發後,艾青在漢口、重慶等地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任《文藝陣地》編委、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等職。 從1936年起,艾青出版詩集達20部以上,還著有論文集《詩論》《新文藝論集》《艾青談詩》,以及散文集和譯詩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譯成10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並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 1941年赴延安,任《詩刊》主編。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時代的精神,汲取了詩情,抗戰期間成為他創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陽》、《曠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鑽》等9部詩集。詩作傾訴著民族的苦難,歌頌了祖國的戰斗,滲透著時代氣氛,筆觸雄渾,氣勢壯闊,情調奮發昂揚,到了延安以後,創作風格所起的明顯變化。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副院長,負責行政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艾青擔任《人民文學》副主編、全國文聯委員等職。著有詩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春天》、《海岬上》。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時期創作的作品話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