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時期南方局

抗日戰爭時期南方局

發布時間:2021-03-01 09:05:35

A.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哪些活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共中央打火機點或等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同馬姐抗日戰爭的中流地址,嗯,共同嗯,洗臉光通電目標。

B. 抗日戰爭時期長江以南分布的主要抗日部隊是

抗日戰爭時期長江以南分布的共產黨領導的主要抗日部隊,歷史上統稱為「華南抗日游擊縱隊」。他們主要有:

  1. 東江縱隊——廣東東江地區發展到3000餘人的游擊總隊,於1943年12月2日在惠陽坪山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1946年6月,根據國共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東江縱隊主力以及包括珠江縱隊、韓江縱隊及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等部分骨幹北撤山東省解放區,解放戰爭時期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

  2.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中共南路特委根據南方局指示,於1944 年8月在遂溪縣老馬村舉行武裝起義,於10月間成立「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1945年1月擴編成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部隊人數3000人左右,加上地方游擊隊、地下武工隊總人數超過一萬人。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不承認這支抗日隊伍進行圍剿。部隊被迫轉移到十萬大山、進入越南休整,參加越南抗法斗爭。從越南出來後部隊的人數超過一萬人,轉到廣西、雲南、貴州邊區堅持斗爭,發展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等部隊。

  3. 瓊崖縱隊——是以1927年9月海南島農民起義隊伍為基礎組建的抗日隊伍。於1938年12月5日在瓊山縣雲龍圩將瓊崖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以下簡稱獨立隊),馮白駒任隊長。改編時約300人,編為3個中隊。

  4. 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於10月將在江南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軍部及所屬皖南部隊大部被俘、失散或犧牲,軍長葉挺談判時被扣,副軍長項英遇害。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是以戰區劃分,1938年後長江以南的戰區有:

  1. 第三戰區:蘇南,皖南,浙江,福建,司令長官:顧祝同。

  2. 第四戰區:兩廣,司令長官:張發奎。

  3. 第九戰區:江西,鄂南,湖南,司令長官:陳誠。

C. 抗戰時期中共南方局在什麼地方

重慶

D.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

中共歷史存在過多個北方局。 (1)1924年12月7日 中共中央、青年團中央和共產國際代表聯席會上,決定成立「常設性」、「享有全權」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李大釗任書記、譚平山為副書記。北方局負責直隸、山西、山東、河南、內蒙、滿洲等地黨的工作。1925年初即撤銷。 (2)1927年八七會議後,中央臨時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並派王荷波、蔡和森赴北方局,張太雷赴南方局工作。9月初,中央北方局在北京成立,書記王荷波,秘書長蔡和森,委員有彭述之、張昆弟、劉國庄、楊善南。負責領導順直、山東、滿洲、山西及內蒙的黨組織。9月下旬,北方局從北京遷駐天津。10月18日王荷波在北京被捕,不久犧牲。由蔡和森主持北方局工作。11月11日,中央決定撤銷北方局。 (3)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在北方各省的代表機關。 1930年8月,由順直省委改組而重建北方局。書記賀昌,組織部長阮嘯仙,宣傳部長余澤鴻,秘書長陳復,軍委書記張兆豐。1933年3月孔原任書記。1935年5月高文華任書記。1936年4月,劉少奇任書記,彭真任組織部長,陳伯達任宣傳部長,林楓任秘書長。抗日戰爭時期,楊尚昆、彭德懷、鄧小平先後任書記,領導華北敵後抗戰、根據地建設及敵占區黨的組織。1945年8月20日,改稱晉冀魯豫中央局。

滿意請採納~

E. 抗戰時期中共地下黨南方局書記是誰

王明

F. 簡述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貢獻

當然是發展壯大了新四軍,壯大了抗日根據地,

G. 抗戰時期川東黨組織實行了南方局的什麼要求

中共歷史上存在過多個南方局。其中有1927年"八七會議"後建立的以張國燾為書記的南方局(10月23日撤銷)、1930年7月13日建立的以羅登賢為書記的南方局(隨後撤銷)以及1939年1月16日建立的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南方局。

H. 抗戰時期中共代表南方局書記長期駐國民黨政府的是誰

周恩來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書記,並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長期在駐國民黨政府所在地武漢、重慶進行黨的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

I. 誰是抗戰期間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的主要領導者

938年9-11月,復中共擴大的制六屆六中全會,全面分析抗戰爆發以來的形勢變化,系統地批評了王明的右傾錯誤,再次強調要把黨的工作重心放在戰區和敵後,確定了「大力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為適應新階段新任務的需要,全會在組織上作了重大調整,決定撤銷以王明為書記的中共中央長江局,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南方局,任命劉少奇和周恩來分別擔任中原局書記和南方局書記。

1939年6月至1940年5月,周恩來離渝期間, 秦邦憲代理南方局書記

J.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貢獻

1939年1月16日,根據黨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的決定,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正式成立,直接領導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蘇、江西、福建以及香港、澳門地區的黨組織。
南方局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貫徹黨中央「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三大政治口號,維系國共合作,堅持抗戰。1941年3月,在南方局的支持幫助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成立。民主黨派堅決抗日的主張,對中國政治局勢的發展,特別是對國內階級關系的變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41年底,南方局在重慶召開會議。周恩來根據中共中央的有關指示精神,提出了「要使五千黨員成為隱蔽的、堅強得力的、與群眾有聯系並善於影響和推動群眾的幹部」等七條原則,對黨員進行堅持共產主義信念不動搖的教育,使黨的組織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事件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力量對比,並對當時中國的局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此,以周恩來為首的南方局領導人和工作人員經常同外國駐華使節、援華機構人員和新聞記者會晤,廣交外國朋友,以大量事實和文字資料說明共產黨在抗戰中的貢獻。在南方局的努力下,1944年中外記者團和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表明中國共產黨已經打破了國民黨壟斷外交的局面,把影響擴大到了國際社會中。
在周恩來等人領導下,南方局還以黨的機關報《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為陣地,積極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有力地揭穿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陰謀。中共中央南方局鞏固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為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時期南方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