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日戰爭初期,蘇聯派遣空軍志願隊來中國參加抗戰,誰英勇犧牲在中國的土地上
抗戰期間,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有217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中有大回隊長,也有一般機答械師,年齡最大的41歲,年齡最小的22歲,平均年齡為28歲。其中安葬在武漢的有科茲洛夫、別索茨基、巴拉莫諾夫、基吉里什登、師什洛夫、馬特維耶夫、斯圖卡洛夫、庫列申、馬爾琴科夫、多爾戈夫、斯柯爾尼亞科夫、古里耶、楚里亞科夫、泰列霍夫、古羅夫等。
㈡ 人民空軍誕生後,面臨的第一次的戰爭考驗是哪次戰爭
人民空軍剛剛誕生就面臨一次戰爭的考驗,這次戰爭是指抗美援朝戰爭。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權軍於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隨後抗美援朝戰爭就爆發於1950年,由此可知,中國人民空軍剛剛誕生就面臨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
(2)空軍抗日戰爭初期血淚史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很早就重視發展航空事業。在革命戰爭年代極端困難條件下,培養、儲備了一批航空技術人才。大革命時期,選派共產黨員進國民革命軍航空學校學習。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選調一些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到蘇聯學習航空技術。
抗日戰爭時期,選調一批共產黨員到國民黨航空學校和新疆邊防督辦公署航空隊學習;在延安開辦培養航空機械工程人才的學校。解放戰爭時期,在東北創辦人民軍隊第一所航空學校,培養航空技術人才,為建立人民空軍做准備。
㈢ 抗日戰爭銘記的血淚史精選段落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60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血火淬煉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恆。
60年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處於又一個關鍵時期。偉大的抗戰精神昭告我們: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百折不撓,敢於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不僅能擊敗任何外來侵略,而且必將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68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戰的烈火點燃。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工農紅軍不計前嫌,進行改編,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指揮,迅速開赴抗日前線。
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四萬萬同胞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起來,匯成浩浩盪盪的抗日洪流。
抗聯將士活躍在白山黑水,回民支隊讓日軍聞風喪膽;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等救亡組織紛紛成立,不同黨派、團體捐棄舊怨,共赴國難。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華僑認購國債、回國參戰……全民抗戰的大潮讓侵略者「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妄言徹底破滅。
慷慨赴死、不怕犧牲、百折不撓、艱苦奮斗,是抗戰將士留給後人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1937年,日本年產鋼580萬噸,飛機1580架、坦克330輛、大炮740門。而當時的中國,鋼的年產量只有4萬噸,軍事工業薄弱,只能生產一些輕武器……
這又是一場讓侵略者膽寒的戰爭:打完最後一顆子彈,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被敵圍困河邊,誓死不屈的8位女戰士挽臂沉江。中國以傷亡3500萬人的慘重代價,最終打垮了驕橫一世的日本法西斯……
苦的磨難,壓不垮中國人民;殘暴的敵人,只能激發起中華民族誓死抗爭的英雄氣概。
淞滬會戰、忻口太原之戰、南京保衛戰、台兒庄和徐州會戰、保衛武漢……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在正面戰場奮起抵抗。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武裝,讓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8年抗戰,中國的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共進行重大戰役200餘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殲滅日軍154萬餘人、偽軍118萬人。
抗戰的歷史證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萬眾一心,奮勇前進,就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國難當頭,方見中流砥柱。8年抗戰,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的立場始終如一;全面抗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的正確主張,貫穿風雲變幻的抗戰歷史。
勝利的旌旗,浸透烈士的鮮血。8年抗戰,敵後抗日武裝傷亡60餘萬人。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犧牲時,年僅37歲;東北抗聯將領楊靖宇犧牲後,日軍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偉大的抗戰精神,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為豐富的內涵。這是一面旗幟,迎風招展,獵獵飄揚。這是永遠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還望採納
㈣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空軍是什麼樣的
當時的空軍復體系很不完善,
許多制的學員都還得到印度或美國本土接受訓練,
在中國的訓練基地基本被日方破壞,
而且抗日時期的主要戰機是美國援助的,
所以基本是美國的方式,
當時的空軍編隊比較雜亂,
一般哪裡有飛機飛行員就到哪裡接收,
管理也比較雜亂,
當時的空軍司令不記得是誰了,
但宋美齡是以陳納德做最高顧問的,
陳納德實際上也能調動作戰。
㈤ 抗戰時期的空軍隊伍這么重金打造,為啥還是沒有打過日軍
鄙人學淺淺陋地認為,抗戰時中國空軍難敵日軍空軍的原因在許多方面,其中主要原因在於:
1、中日空軍,高下立判
眾所周知,近代中國對於日軍的對戰,延時半個世紀。雖然中國軍隊常有敗績,但是,不是將士不用命,子弟不惜死。更不是將帥不槊血滿袖。而是因為綜合國力的巨大差距。以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下,無法完成徹底的工業化。致使中國軍隊對戰日軍時,不得不用性命抵擋進攻的日軍機械化部隊的進攻。
所以中國空軍盡管不乏慷慨赴死的,技藝高超的飛行員,但是國家的積貧積弱。又怎能用雄厚的力量支撐他們,對戰那些在太平洋在用零時戰斗機打的美軍發了懵的日軍飛行員。故此沒有強大的國防工業,沒有強大的國家力量。無奈地寄希望於購買頂尖金貴的武器,來用一次少一次地,來保衛自己國家利益,也只是無奈的權宜之計了。
㈥ 抗戰期間,中國空軍的犧牲有多悲壯
抗戰打響復時,中國空軍制只有作戰飛機二百餘架。且部分為一戰後期水平的落後機型。在淞滬會戰期間頑強的抵抗日寇。擊落日機數十架。後來抗戰前戰機基本損失殆盡。蘇聯曾援助一批。但總的來說,到41年後中國空軍基本損失殆盡。直到二戰快結束時才恢復一些。整個抗戰中國空軍共共犧牲了四千餘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