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那個地方第一個投降

抗日戰爭那個地方第一個投降

發布時間:2021-03-01 08:04:28

⑴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中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准確的說,回在這次世界大戰期答間中國是主要的戰場之一,並且拖住了法西斯軍隊的一大部分兵力,所以在其他戰爭相繼結束戰爭之後,作為二戰的同盟軍,蘇聯出動軍隊在中國東北,並且迅速的殲滅了戰場上大部分的關東軍,這是日本願意撤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美國當時在日本投下了兩顆重量級的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直接使得日本國內軍隊的兵力補給大大下降,同時還使得其國內的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從而迫使日本天皇不得不下令撤兵。再次,在中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分分合合,建立統一抗日戰線,共同抗敵。同時日軍在中國的戰線耗時太長,兵力物資上的補給越發艱難,長期的戰爭也使得日本的經濟開始停滯不前。在這樣的情況下,華夏戰場出現了大逆轉,日軍連連敗退。
最後,法西斯同盟瓦解,其他占場上德國和義大利相繼戰敗,宣告認輸,並且撤出了戰場,這使得日本在後來的戰爭中孤立無援,而其他的國家則於華夏同仇敵愾,在歷史大趨勢下,日本只能投降。

⑵ 抗日戰爭是多少年日本才投降的

1945年8月抄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襲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

⑶ 抗日戰爭是哪天開始,在什麼地方,幾點鍾開戰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簡稱)的主戰場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⑷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向日本投降會是什麼結果

不會降低。實際上日軍已經佔領了中國的主要經濟區,大量資源已經源源不斷的供給各條戰線。
先考慮蘇德戰場局面不變的情況: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利跟中國是否投降關系不大,中國佔領區主要是陸軍,而當時日本最強大的是海軍,敗給美國海軍反而是情報和運氣是最主要的因素。
日軍失去太平洋之後,面臨的依然是美軍直接威脅日本本土的情況,接下來將有有兩種可能性:
1、日軍死守本土,但是將有大量中國軍人、甚至平民被輸送到日本各島嶼來當炮灰。當然輸送過程中是頂著美軍的軍艦和飛機硬著頭皮上的。但是日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沒,已經確定了戰爭的走向,這樣做只是給雙方增加大量傷亡而已。
2、日本放棄本土,大本營遷到中國大陸。這樣中國大陸將成為主戰場,接受美軍和蘇軍的兩面夾擊,無數中國軍人和平民將被投入這個巨大的絞肉機。但是面對美蘇兩國,戰爭結果不會改變。
不過根據日本人的性格,放棄本島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所以第一種可能性最大。戰後中國也成為戰敗國,接受制裁。

更加實際的一種情況,即日本參與蘇德戰爭:
如果戰爭初期中國就投降,那麼日本陸軍將不受牽制,直接與德國夾擊蘇聯,蘇聯很可能戰敗,導致二戰結果完全相反。那麼日本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成立,中國和其它東、南亞國家滅國,完全成為日本的奴隸,這個結果是最悲慘的,國都沒了,何談代價?

⑸ 抗日戰爭中日本是什麼時候投降的

1945年8月15日。。。

⑹ 抗日戰爭和法西斯戰爭最後是在哪個地方勝利的

抗日戰爭是隨著日本天皇的停戰詔書而結束的。
納粹德國是隨著希特勒的自殺和柏林被完全佔領而結束

⑺ 抗日戰爭第一槍是在哪裡打響的

原創 賈祝文 2020-07-29 18:32:33

是誰,在哪裡打響八路軍抗日作戰的第一槍

山西省人大常委、省級領導范昌標同志

謹以此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范昌標同志參加紅軍90周年。

賈祝文 2020年7月29日於太原

參考及引用的文獻和資料

《劉忠將軍與雅安的三次緣》(作者劉蒨)

《狹路相逢勇者勝——革命英雄主義在歷史重要關頭的經典展示》(作者雙石)

《晉察冀軍區騎兵團史略》(晉察冀人民抗日斗爭編委會三分會編)

《楊成武回憶錄》(楊成武撰)

《鮮為人知的「倒馬關」之戰》(作者王思達,河北日報)

《平型關大捷應該包括腰站阻擊戰》(作者趙志強)

《關於腰站(包括倒馬關之戰)阻擊的日軍文獻記錄》(作者姜克實)

《腰站戰斗的經過》(作者鍾蛟蟠)

《長征途中福建長汀「彪字軍」竟然全部出自同一個鄉鎮》(作者王堅)

《回憶晉察冀軍區騎兵團》(范昌標撰《山西文史資料》第26輯)

感謝范昌標子女等家人提供的珍貴資料

(作者:賈祝文 軍旅作家 中國唐史學會會員,)

⑻ 抗日戰爭期間 在中國有多少投降的日本人

戰爭期間,不到一萬吧,當時八路軍俘虜較多,國軍不是太多,當然在緬甸那是境外是例外。

八路俘虜日軍六千人多人(1942年-1945年,1941年包括以前的俘虜都交給國軍了,八路軍日軍俘虜僅限作戰人員,日軍家屬和慰安婦不算)。八路軍俘虜的日軍中,有一千多接近兩千經過教育等加入八路軍,組成八路軍管轄下的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軍,參加對日軍作戰和宣傳工作,其中數十人犧牲在抗日戰場上。

國軍俘虜到抗戰結束,國軍三個主要日軍戰俘營俘虜人數加一起大概兩千多不到三千人,其中包括八路軍轉送的以前多人和日軍家屬,日籍韓籍慰安婦等。即便加上緬甸日軍俘虜一千多人(遠征軍和美軍突擊隊共同俘虜沒有詳細數據統計遠征軍單獨俘虜),也不到四千。
加一起不到一萬人。

這個不能怪國軍,國軍打陣地戰,雙方都在自己陣地里,所以很難俘虜,而且國軍一隻撤退,主動進攻的戰役較少,所以俘虜不多。
而八路一直在敵後,一般作戰前都要抓舌頭啥的,而且破襲戰,伏擊戰比較多,還有對日軍炮樓的圍困,都比較容易抓到俘虜。

總體說抗戰期間抓到俘虜不多。這個情況在其他戰場也有發現,除了蘇軍打關東軍那次一下子弄了十餘萬日軍俘虜(日本宣布投降前),其他地方,美軍,英軍等也很少俘虜日軍。美軍俘虜的日軍大概不到兩萬人,英軍越千餘人。

⑼ 日本在什麼地方向中國投降的

應該是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在南京正式舉行的投降儀式。

請看有關報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發表廣播詔書,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而此時,侵華日軍總司令部的全體人員,在岡村寧次的帶領下,中午12時整均集合在廣場前,按平時遙拜式隊形聆聽天皇「玉音」廣播。從司令官到士兵,每一個人都如木樁似地站在空闊的廣場上,靜靜地聽著,他們的表情似乎很平靜,但天皇的每一句話,都使他們震驚、絕望,直到廣播結束,一個個還目光呆滯地站在烈日下。就在天皇發布投降詔書的當天,岡村寧次收到了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的電令:要求侵華日軍放下武器,接受投降。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駐華日軍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受命飛往湖南芷江洽降。
今井武夫到達芷江後,同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參謀長蕭毅肅及美軍有關人員經過兩天的緊張會談,基本完成了洽降的准備。
8月27日,中國陸軍副參謀長冷欣一行,首先由芷江飛往南京,進行受降和接收的准備工作。9月5日,新六軍坐美國運輸機飛往南京。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大禮堂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典禮。
上午8時52分,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的特派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一級上將何應欽步入會場,在受降席就座。8時57分,中國戰區日本投降代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陸軍大將岡村寧次率領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副參謀長今井武夫等人,脫帽由正門走進會場。
岡村解下所帶佩刀,交由小林參謀長雙手捧呈何應欽,以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此時正是上午9時。這一時刻,是日本人認為最吉利的「三九良辰」。然後,岡村呈交日本大本營授予代表簽降的全權證書及有關文件,何應欽閱後,即把日軍《降書》中文本兩份交岡村用毛筆簽名蓋章,然後送呈何應欽簽字蓋章,歷時15分鍾的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至此全部結束。

⑽ 抗日戰爭結束後全國十五個受降點分別在哪裡

第一受降區(越南河內)、第二受降區(廣州)、第三受降區(汕頭)、第四受降區(長沙)、第五受降區(南昌)、第六受降區(杭州)、第七受降區(上海、南京)、第八受降區(漢口)。

第九受降區(徐州)、第十受降區(北平、濟南)、第十一受降區(洛陽)、第十二受降區(郾城)、第十三受降區(太原)、第十四受降區(歸綏)、第十五受降區(台北)。

(10)抗日戰爭那個地方第一個投降擴展閱讀:

受降區接收人及接收區域:

1945年8月21日,日本乞降使節今井武夫一行4人飛抵芷江。同日,國民黨陸軍參謀長蕭毅召見今井武夫,指示投降准備事宜。爾後,國民黨將中國戰區劃為15個受降區,以何應欽為全權代表。

除東北規定由蘇軍受降外,受降區域如下劃分:

第一方面軍盧漢: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

第二方面軍張發奎:廣州、香港、雷州半島及海南島。

第七戰區余漢謀:曲江、潮仙。

第四方面軍王耀武:長沙、衡陽。

第三戰區顧祝同:杭州、廈門。

第三方面軍湯恩伯:京、滬地區。

第六戰區孫蔚如:武漢、沙市、宜昌。

第十戰區李品仙:徐州、安慶、蚌埠、海州。

第十一戰區孫連仲、孫延年:北平、天津、保定、石家莊和青島、濟南、德州。

第一戰區胡宗南:洛陽地區。

第五戰區劉峙:鄭州、開封、新鄉、南陽、襄樊。

第二戰區閻錫山:山西。

第十二戰區傅作義:熱察綏地區。

第二十五集團軍陳儀:台灣、澎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1945年8月21日國民政府宣布受降區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那個地方第一個投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