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結合抗戰七十周年的講話談談你對愛國主義的理解
積弱之民族,是為了提醒我們的同胞,銘記先輩們的犧牲,銘記今天和內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容是為了謳歌無數先烈浴血奮戰、窮其生命追求民族自強的精神。飽經滄桑、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更加熱愛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凝聚中國力量,為了共同夢想努力奮斗。抗日戰爭的歷史雄辯地證明,正是有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匯集起奪取抗戰勝利的磅礴力量。我們要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一心,捍衛人類尊嚴和歷史正義,維護國家主權和世界和平,我們就一定能夠開創嶄新的未來,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⑵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對當代中學生有什麼教育意義
教育意義:國家以立法形式確立紀念日,集中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表明了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隆重地舉行法定的、國家層面的紀念和悼念活動,目的是要牢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充分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貢獻,充分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的重要基礎。
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斗爭;牢記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警醒全世界人民時刻警惕日本為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翻案,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
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共同奮斗!
設立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進而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轟宛平
縣城、進攻盧溝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毅然奮起,英勇抵抗。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歷時十四年的艱苦卓絕的斗爭。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東京時間),同盟國聯合受降典禮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隆重舉行。
日本政府全權代表和大本營全權代表分別在投降書上簽字,美國、中國、英國、蘇聯、法國和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的全權代表(中國代表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徐永昌將軍)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接受日本投降,投降書即刻宣告生效。
至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宣告日本帝國主義徹底失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完全勝利。
1946年4月,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決議將慶祝勝利的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國定紀念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即公布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了「八一五抗戰勝利紀念日」。
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通告,將抗戰勝利紀念日改定為9月3日。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進行修訂,延續了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的規定。
⑶ 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愛國精神主題班會怎麼開
你應該首先去搜索一些關鍵性和重要性的抗戰歷史資料,以此作為主講題材看一專遍。然後把重點屬要說的事件和人物記下來,一些細節的可以忽略,最後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維,這樣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了。 班會的時間應該不是很長,所以濃縮講重點可以了。
不過通常這類話題會讓聽的人感覺比較沉悶,最好加入一些提問和引導的方式,或者用講故事的形式再加入一些生動的詞語和點綴,只要不扭曲歷史和曲解本意就行。
⑷ 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班會怎麼組織
百年恥辱,一戰洗雪。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以14年的艱苦抗戰和巨大犧牲,終獲全勝。抗戰勝利給我們留下了諸多寶貴遺產,給我們的現實生活留下深刻而巨大的影響。
抗戰勝利使我們徹底擺脫了淪為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命運。由於抗戰勝利,中國能夠以孱弱的國力躋身大國俱樂部,獲得聯合國創始國以及常任理事國席位,讓我們能享有大國國民的地位與榮光。這些皆賴中國軍民14年的前仆後繼,皆賴億萬同胞14年的堅持堅韌、共赴國難。這是偉大的抗日戰爭留給後人的無法用金錢估量的巨大財富,我們須臾不能忘記。
70年前的那場戰爭仍然活在今天。「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誕生在抗戰烽火中,鮮明地展示著一個民族的覺醒,70多年來,一直回盪在神州大地上。
我們走在張自忠路上,讀著王二小的故事,看著抗戰電視劇,我們為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憤怒,為是否抵制日貨爭論。雖然已經過去70年,但我們仍然強烈感到抗戰影響無處不在。然而,抗戰給我們留下的最大遺產究竟是什麼?根據本報進行的「中國青年看抗戰」大型民調,83.8%的受訪者認為最大的抗戰遺產是偉大的抗戰精神!
這種抗戰精神,傳達了一個積貧積弱的民族在民族存亡關頭所爆發出的無比的堅韌與抗爭。它是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是一種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是一種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是一種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⑸ 抗戰勝利70周年班會總結
總結:首先由主持人闡述了抗日戰爭的主要特徵: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全民參戰的一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是中國人民取得完全徹底勝利的一場戰爭。其主要特徵有五條:1、全國共同抗戰;2、主要有兩支抗日力量: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3、兩個抗日戰場:中國國民黨面對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開辟的敵後戰場;4、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主要戰場之一,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標志著第二次世界打戰徹底結束;5、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起來,浴血奮戰,前撲後繼,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第一環節的關於抗日戰爭內容的朗誦演講中,同時隨著抗日戰爭的背景視頻圖片的一陣陣震撼中,同學們激情涌動,隨著朗誦的跌宕起伏而發出來源於心靈深處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今天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憧憬未來!不忘過去,把握現在,珍惜未來!伴著對過去的沉思和對未來的期望,國防教育知識競賽順利進行。同學們積極競答,氣氛熱烈,在知識競賽的同時積極引導同學們認識國防教育和學習身邊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激發熱情和鬥志,繼承和發揚光榮傳統。通過此次知識競賽活動使同學們加深對近代歷史以及國防知識的認識,更進一步領略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壯大國防意識,使其意識到自己肩負的振興中華的偉大歷史使命,為實現民族的復興祖國的強盛而努力學習。在享受了一場競答大餐之後,我們不忘給及同學們視覺的震撼,通過播放人物紀錄片回憶當年的激情的歲月,更加堅定了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堅強刻苦,樂觀向上開拓進取,培養錚錚愛國情懷。對比今日我國國際地位的改變,使青年一代意識到今日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感恩今日,回顧昨日,展望明日!豐富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在活動中同學們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最後,本次主題班會在班主任的富有哲理的總結中徐徐落下帷幕。
⑹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這種紀念活動有什麼意義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從日本無條件投降到2020年,時間已經過去了75年。1945年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代表中國抗日戰爭全面勝利,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勝利。
四大古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都滅亡在歷史之中,他們的征服者為描繪了他們的歷史。而中國一直傳承不斷,我們的歷史應當由我們自己書寫。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讓我們吸取教訓,落後就要挨打不僅僅只是紙面上的一句話。
⑺ 結合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談談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制度。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勇於改革開放,讓黨和人民事業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7)結合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愛國教育班會擴展閱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發揚偉大的中國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不僅僅在於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更主要的在於我們這個民族,在面對各種磨難和挫折時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十月社會主義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科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光明前景,找到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
正像毛澤東所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自從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便煥然一新。
⑻ 求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演講稿,字數不要太多。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捍衛民族自尊,抗戰精神永存,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們徜徉在美麗的湖光山色,流連往返時,當你們沉醉在浩瀚的書山學海,刻苦攻讀時,當你們享用著豐盛的美味佳餚,盡享天倫時,驀然回首,是否記得,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國的舞台上上演著怎樣的一幕壯烈的歷史史詩: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了祖國的河山,如秋風掃落葉般留下滿目蒼涼,流離失所的人們在淪陷的國土上苦苦掙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紅的血色。曾記否,在中國的土地上矗立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曾記否,南京大屠殺中悲愴的呼喊讓人痛斷肝腸,難忘那戰火紛飛中一雙雙渴求和平的目光,.難忘那一批批志士仁人,赴湯蹈火,血灑疆場。我們不能忘記,在東北雪原,楊靖宇將軍最終彈盡糧絕,竟被日軍剖出枯草果腹;我們不能忘記,抗聯八女奮戰到底,向侵略者投以輕蔑的一瞥,而後毅然攜手投江。.風風雨雨六十載,.民族衰微任人欺凌的恥辱,讓我們永難忘懷,為民族復興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更讓我們慷慨激昂。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們透過歷史的硝煙,重溫民族勝利的喜悅,體察不朽的抗戰精神。這精神是什麼?,是中華兒女不畏強暴、不甘屈辱的自強精神,是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是中華兒女捨生忘死、前仆後繼的犧牲精神,是中華兒女百折不撓、奮斗到底的堅忍精神。
今天 ,我們這一代,很幸運的生活在幸福的新中國 ,不必吞糠咽菜,不必經歷炮火硝煙,可是,難道和平歲月,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嗎?不,我們應該飲水思源,在驚覺生命無比珍貴時謹記:
八年抗戰,中華民族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大國的尊嚴。中國共產黨作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更以自己的犧牲奮斗為抗戰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是我們祖輩用生命換來和平,我們父輩用艱苦換來安康,我們和所有追求和平的人們一起,更要繼續發揚彪炳史冊的抗戰精神,來捍衛這塊美麗繽紛的土地。
今天,在遙遠的東洋海岸,有某些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不但公然纂改歷史教材,而且企圖霸佔釣魚島,可是,難道朗朗乾坤,我們可以坐視不聞不問嗎? 不,我們應該義憤填膺,血寫的歷史讓我們永遠銘記:
世界容不得他們胡作非為,中國更不會容他們肆意猖狂,他們的無恥必將遭到公正的審判。我們遠離炮火,卻從未熄滅對黑暗的怒火;我們告別戰爭,卻一直持續和愚昧的戰斗。在無數場有聲無聲的斗爭中,戰後六十年,是中國贏得了戰爭卻依舊感到悲痛的六十年,是成為了戰勝國卻依舊值得不斷反思的六十年,更是要從抗戰精神中不斷汲取力量、堅定地走向未來的六十年。
五千年泱泱中華,三千里滾滾黃河,十三億炎黃子孫,六十年國仇家恨。有多少深沉的苦難,就有多少不屈的吶喊,為捍衛民族自尊,抗戰精神將永遠光昭日月,與天地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