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世界如何看待中國人
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回。7月7日,聯合答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
我們幫助了發動戰爭的侵略者,你覺得世界會如何看待中國
㈡ 二戰後中國地位如何
二戰後中國地位 不太受關注 但時間到達1950年後 慘烈的朝鮮戰爭後 簡直令人刮目相看 當然不是描述的所謂對美戰爭勝利(是否勝利不必研究 關鍵是有勇氣 毅力 資源和美軍死纏爛打 恐怕在當時是唯一的 這個必須明白) 是讓全世界一改中國百年印象!就是任何國家在東亞大陸 中南半島 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中國的看法!因為美蘇對持 已經勢均力敵 實在不想再和這種國家產生矛盾!
後來使中國成為美蘇拉攏的目標 因為在南亞大陸 中國力量可以輕而易舉的實際干涉任何周邊小國……這種能力不是美蘇的其他盟國可以做到的!而美蘇雙方不可能騰出有效力量打壓中國!又怕被對方利用!(朝鮮戰爭就是蘇方利用中國不計成本咬住美國)當然蘇方自己也吃驚這種現像
美蘇對壘 造成對中國有利的環境!所以中國變成了美蘇天平秤上的大一點的籌碼 至少和至關重要的英國差不多!!
所以後面的什麼中印戰爭 中蘇糾紛 還有抗美援越問題 美蘇都再三退讓!後來還是富饒的西方吸引了中國 中國偏向西方 頭10年 西方也在 改革開放 香港問題上支持中國 中國也幫助西方 像為美國擺脫美越戰爭這種談判中 還有阿富汗(蘇伊入侵) 問題背後都有中國影子 這種無不和兩大陣營有關 他們都不想得罪中國!(這樣中國在美蘇之間過了40年)後來蘇方崩潰了 西方又板起臉來了!剛想打壓 可是薩達姆竟然赤裸裸的進入科威特 讓西方不得不首先解決薩達姆 完了10年就過了 小布希剛剛想……本拉登又跳出來宣布要打擊美國 美國又回頭消滅本拉登又一個10年 結果中國就搖搖擺擺的走到今天 算是強大了吧!
每個10年應該是這樣度過的
49-59 接受蘇聯幫助
59-69 自己玩 清理疑似親蘇勢力
69-79 清理完畢 漸漸地接受西方
79-89和西方有強大的友好交流
89-99 感謝薩達姆
99-09 感謝本拉登
09-19感謝外匯
㈢ 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為什麼
因為戰勝了美國啊,在加上蘇聯的因素
㈣ 抗美援朝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凝聚力,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這是此後中國發展尤其是在當時國際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難能可貴的精神支柱,也是此後所有經歷的中印、中越、台海等大風大浪的底氣和精神支柱。
依此,中國維持了國家的團結和統一,更重要的是,獲得了發展的時間,為之後的發展爭取了空間,才有了中國的今天。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歷史背景:
1、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入侵朝鮮,並向朝中邊境推進、轟炸中國丹東地區,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 這是中國出兵朝鮮的根本原因。
2、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對中國的國內統一戰爭進行武力干涉。
3、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結果: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並吞全朝鮮的企圖,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
㈤ 美國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是怎樣的我國的軍事地位與此有多大關系
「在錯抄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襲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布萊德雷的那段話是在1951年5月15日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外交關系委員會前作證的聲明。
美國戰史學家描述道:「在陸戰隊歷史上,從未經歷過如此悲慘的艱辛和困苦。這簡直是一次地獄之旅。」
據美軍統計,長律湖一戰,陸戰1師傷亡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戰斗減員,這是陸戰1師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慘敗。許多年以後,該師作戰處的鮑澤上校心有餘悸地寫道,「陸戰1師不過是僥幸生還」。
美國陸軍歷史學家貝文·亞歷山大所著《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Korea the first war we lost
...麥克阿瑟認為:共軍三野的戰鬥力在四野...將陸戰隊頑強堅韌之傳統發揮到極致。
美國人說「月亮是中國人的」
㈥ 朝鮮戰爭,中國到底是受到了制裁還是贏得了尊重
一:我們國家收到了全面經濟封鎖。
二:但抗美援朝戰爭我們贏得了世界大國地位,和後100年的和平發展環境。
三:1、意義
①抗美援朝不僅給予朝鮮人民以有力的支援,而且對於保衛新中國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②抗美援朝對於中國恢復國民經濟和開展各項建設事業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③抗美援朝戰爭給予美國的干涉主義以有力的打擊和嚴重的警告,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
④抗美援朝戰爭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
2、簡介
抗美援朝戰爭是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戰爭,後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美國、蘇聯、中國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在經歷了長期矛盾和沖突積累後,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支持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8月中旬,北朝鮮人民軍將韓國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領土。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盧森堡)在仁川登陸,直接介入朝鮮戰爭,並將戰火擴大至中國鴨綠江邊。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㈦ 抗美援朝後,各國都是怎麼評價中國的
一個國家想要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必須用足夠強大的綜合實力,讓別人不敢輕舉妄動,否則的話,很容易就會因為實力弱小,遭到其他國家的侵略,連自己的土地和資源,都沒有辦法保住,中國近代就因為清政府的種種錯誤政策,落後於西方國家。鴉片戰爭爆發後,西方列強看清楚了清政府外強中乾的真面目,越來越多的西方列強跑到中國,用戰爭的方式肆意收割土地,腐朽無能的清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對抗這些國家,只能喪權辱國的簽訂不平等條約,將自己的土地和資源拱手讓給西方列強。
而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卻用實際行動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當時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中國用武力的方式打敗了美國,確實非常厲害。日本高層有必要重新評估一下中國,放棄那些愚蠢的想法,不要再試圖侵略中國。
㈧ 朝鮮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有什麼
國內經濟
朝鮮戰爭開始之前,中國曾計劃用3年—5年時間恢復生產,將軍費從1950年占預算支出的43%減少到年的占預算支出的30%,以全部預算的70%投入經濟建設、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和改善人民的生活。[21-22]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後,1950年11月15日,中財委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經中央同意,確定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後,國內經濟建設准備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突出和加強,1952年明確了「邊抗、邊穩、邊建」 的方針。[22]
1950年國防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41.1%,次年增至43.0%,為建國後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經濟建設費才略微超過了國防費。至1952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827.2億元,比 1949年增長77.5%,鋼產量135萬噸,居世界第18位,糧食產量3088億斤,居世界第一位。[22][23]
抗美援朝對於中國恢復國民經濟和開展各項建設事業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24]
軍事建設
1950年8月26日,周恩來在檢查東北邊防軍工作的國防會議上強調,各軍兵種都要有深刻的戰爭思想,並立即著手擬定三年建設計劃。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隨即確定了自身的發展規劃,開始大規模擴編或改裝部隊。海軍於10月下旬形成了三年發展規劃。[25]
1952年1月,根據朝鮮戰場的戰局發展情況,人民解放軍在進行大規模精簡整編的基礎上,著手擬定新的發展規劃。7月,中央和軍委批准了總參謀部擬定的1953~1957年五年軍事建設計劃綱要。到1958年,在人民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中,空軍占總員額的12.2%,海軍佔5.8%,炮兵佔4.8%,裝甲兵佔2.3%。[25]
1951年10月,中蘇兩國簽訂協定,確定蘇聯向中國提供60個步兵師的裝備
抗美援朝有關照片(21張)
,同時提供各種兵器與彈葯首先是陸軍輕武器與彈葯的製造藍圖。從1950年開始,中國先後從蘇聯接收和進口各種火炮4000餘門,觀測指揮器材也初步配套,並新組建了防坦克殲擊炮兵師、火箭炮兵師。1950年11月到1955年4月,中國從蘇聯共購入3000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到1954年初,人民空軍有28個航空兵師70個航空兵團,各型飛機3000餘架。到1955年底,人民解放軍用進口和仿製的蘇式武器,共換裝和裝備了106個步兵師,9個騎兵、守備、內衛師,17個地面炮兵師,17個高炮師,4個坦克、機械化師,33個航空兵師和9個艦艇支隊。[25-26][27-29]
部隊合同作戰能力大幅提高,戰略戰術更加豐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通過輪番作戰和輪換作戰,人民解放軍先後赴朝鮮參戰的部隊共有:步兵27個軍又1個師、空軍12個師、野戰炮兵10個師又18個團、高射炮兵5個師又13個團和50多個獨立營、坦克3個師9個團、工兵15個團、鐵道兵10個師,以及大量擔負後勤保障任務的後勤分部、兵站、醫院、汽車團、輜重運輸擔架團、警衛團等部隊和擔負後方剿匪、警衛、押運、裝卸與防空任務的公安部隊。到抗美援朝戰爭停戰時,先後參戰的志願軍部隊已經達290多萬人。[30]至1953年8月,經受過抗美援朝戰爭鍛煉的部隊佔全軍部隊的比例,步兵為70%以上,空軍為41%,炮兵為73%,裝甲兵30%以上,高射炮兵為60%以上,工兵為57%,鐵道兵為100%,公安部隊為11.7%。[25][31]
對台關系
根據華東軍區頒發的訓練大綱:1950年7月至1951年3月,各軍兵種部隊分別訓練;1951年4月至5月,進行陸海空協同登陸進攻合練,然後三軍協同解放台灣。朝鮮在加緊進攻南方的戰役准備,莫斯科減緩和壓縮了對中國的軍事援助,轉而支持朝鮮。
美國迅速作出反應。6月27日杜魯門拋出了「台灣地位未定」論,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借機進駐台灣海峽。此舉表明,美國的對華政策已經出現了根本轉變,也徹底中斷了解放台灣的戰役。
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