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一進門雕像的介紹
「獨立自由勛章」雕塑。基座正面是一枚巨大的獨立自由勛章,質地為鍛版銅,長4米,寬權3.2米,前高0.27米,後高0.57米,以獨立自由勛章為主體,底座鑲嵌「1937.7.7」、「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紀念地」中英文字樣。整座雕塑寓意中國人民為追求和平正義、捍衛民族獨立自由而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斗爭精神。
㈡ 修建二戰紀念館廠的意義
意義:來1.對市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自。建立抗日戰爭紀念館,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中華民族抗擊外侮的歷史,有助於增強國家觀、民族觀,市民通過參觀可以知曉愛國的首要意義是民族的獨立和自強。
2.為熱愛歷史者、為旅遊者提供多層次、多角度、多功能的服務。在世界范圍內,還有非常多的人對歷史文化相當關注,對抗戰歷史相當關注。為這批歷史愛好者服務,也是宣傳武漢、記錄歷史的極好的方法。
3.增強提升城市文化水平。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作為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突出地位的特大城市,通過旅遊全方位宣傳本地的歷史也是不可缺少的。針對越來越熱火的歷史旅遊,建立一個內容豐富、資料詳實的抗戰紀念館也是適應社會的需要。
㈢ 抗戰紀念館意義是什麼
意義:1,對市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建立抗日戰爭紀念館,真實而全面地反專 映中華民族抗擊外侮的歷屬史,有助於增強國家觀、民族觀,市民通過參觀可以知曉愛國的首要意義是民族的獨立和自強。
2,為熱愛歷史者、為旅遊者提供多層次、多角度、多功能的服務。在世界范圍內,還有非常多的人對歷史文化相當關注,對抗戰歷史相當關注。為這批歷史愛好者服務,也是宣傳武漢、記錄歷史的極好的方法。
3,增強提升城市文化水平。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作為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突出地位的特大城市,通過旅遊全方位宣傳本地的歷史也是不可缺少的。
㈣ 北京抗日戰爭紀念館里的銅牆鐵壁表達什麼意思
這表明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就是鋼鐵長城,銅牆鐵壁。
這個問題不是什麼問題,只要是有知識的中國人都知道。
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網上紀念館的目的意義
網上紀念館的推出,具有明確的目的指向。2014年距抗日戰爭勝利已將近70年了(2015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但是日本始終存在著一股美化侵略戰爭、否認侵略暴行的逆流,不僅嚴重傷害了中國和有關亞洲各國的感情,更甚的是,日本政要更是屢屢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屢屢發出歪曲歷史的言論。歷史問題已經成為現實中日關系發展中繞不過的重大政治障礙,日本到了必須認真反思和真誠解決侵略歷史問題的關頭。作為中國全面反映抗日戰爭歷史的綜合性專題紀念館,抗戰館肩負著記錄和體現真實的歷史的使命,擔負著反對和揭露所謂「靖國史觀」「皇國史觀」、反映正確歷史認識的責任。
中國全國人大以立法形式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表達了國家意志和人民意願,體現了偉大的抗日戰爭在中華民族歷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為此,抗戰館與首都互聯網協會一起,藉助互聯網這一平台,推出了網上紀念館。希望通過多渠道的網路平台,共同保存中華民族萬眾一心不畏強敵,百折不撓走向復興的集體記憶,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向世人展示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保衛和平的信念和決心。 向社會廣泛傳播日本侵華和中國人民抗戰的歷史事實,表達中國人民永誌不忘偉大抗戰民族精神的樸素情感,體現中國人民在以史為鑒基礎上開創未來的明確認知和真摯願望,引起日本人民乃至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民正義訴求的關注。 發起者希望通過多渠道的網路平台,體現中國人民在以史為鑒基礎上開創未來的明確認知和真摯願望。 在國家設立了抗戰勝利紀念日和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的今天,廣大民眾也需要匯集我們民間的抗戰記憶,紀念我們民族在偉大抗戰中的犧牲和勝利的地方。值此,我們在網上開通紀念館,除了回顧歷史,公祭英烈,更是為了呼喚長久的和平。
㈥ 建立抗戰紀念館有哪些意義
1,對市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建立抗日戰爭紀念館,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中華民族抗擊外侮的歷史,有助於增強國家觀、民族觀,市民通過參觀可以知曉愛國的首要意義是民族的獨立和自強。
2,為熱愛歷史者、為旅遊者提供多層次、多角度、多功能的服務。在世界范圍內,還有非常多的人對歷史文化相當關注,對抗戰歷史相當關注。為這批歷史愛好者服務,也是宣傳武漢、記錄歷史的極好的方法。
3,增強提升城市文化水平。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作為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突出地位的特大城市,通過旅遊全方位宣傳本地的歷史也是不可缺少的。
針對越來越熱火的歷史旅遊,建立一個內容豐富、資料詳實的抗戰紀念館也是適應社會的需要。
(6)抗日戰爭紀念館醒獅意義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現佔地面積3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6100多平方米,陳列面積13590多平方米,歷經1997年、2005年、2015年三次改造,實現了三次大的飛躍,現有館藏文物近30000餘件(套),其中,一級藏品117件(套)。
2015年舉辦的「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大型主題展覽,以歷史圖片和實物為主,輔以景觀、油畫、雕塑、幻影成像、影視片等展示手段,
全景式展現全國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各界愛國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英勇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光輝歷史,突出表現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的巨大歷史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㈦ 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的觀後感200字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年...月...日,我們參觀了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
在這場展覽中,我們首先感受了在那個危難時刻,中華民族一致抵禦外敵的那種「團結」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四萬萬同胞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起來,匯成浩浩盪盪的抗日洪流....
隨著緩緩移動的參觀人流,楊靖宇,佟麟閣,左權,張自忠……一個個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簾。國難當頭,英雄輩出。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犧牲時,年僅37歲;東北抗聯將領楊靖宇犧牲後,日軍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打完最後一顆子彈,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被敵圍困河邊,誓死不屈的8位女戰士挽臂沉江……「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是無數抗日先烈的愛國奉獻精神凝聚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可以說,沒有數不清的仁人志士為國奉獻的崇高精神,中國抗戰的勝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也絕不會是在1945年。
走出展覽館,大家的心中充滿著崇高與悲壯的情懷,但是卻沒有多少作為「勝利者」的喜悅。傷亡3500餘萬人,財產損失6000億美元,這一個個鮮明的數字讓我們不能有絲毫的輕松和愉快。在這場戰爭中,由於國家的孱弱,民族承載了更多的苦難,付出了更高的代價。從來不會有人懷疑抗戰史是一部勝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復興的軌跡清晰地勾勒出回歸大國的坐標時,我們才可能最終體驗到「勝利」的完整涵義。
今天,當我們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時,我們應當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憤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因為,我們都不能忘記那段歷史:落後就要挨打!
㈧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數字博物館的建成有哪些重要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在北京豐台區盧溝橋畔宛平城內,距市中心約15公里。中國人回民抗日答戰爭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截止至2014年)。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國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是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秘書處所在地、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歷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為主,同時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來侵略和佔領台灣的各類文物,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歷史側面。截至2014年,館藏各類文物達兩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達百餘件(套)。
㈨ 參觀中華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感800字
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感
參觀坐落在盧溝橋畔宛平城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館內陳列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處處復原景觀真實再現了中國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進行英勇斗爭的光輝歷程與艱苦卓絕的抗戰之路。9.18抗日戰爭開始,7.7事變日軍全面侵華,1932年2月5日東北三省全部淪陷,人們終於曉得了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的道理,是的,為了抗日救國、為了保住尊嚴,胸中澎湃著激情的中華兒女們將抗日定位了神聖天職,從民族危機的那一刻起,人們終於明白了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抵禦外強,才能打倒法西斯同盟,取得勝利。當再次驀然回首楊靖宇的壯烈殉國、八女投江的故事,當眼前再次浮現趙一曼英勇就義的場面,正是由這些大無畏的犧牲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即使我們匍匐在重機槍的槍林彈雨之下,中華人民也不會屈服,這種知難而進的精神不正是印證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名句嗎?
銘記國難,發憤圖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是面鏡子,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而且中國抗戰用了八年之久,完全是因為國弱民窮、經濟落後。「落後就要挨打」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正是總結了歷史的經驗,在取得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在經過了一段曲折之後,中國把經濟建設作為全國工作的著重點,把改革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通過改革,中國加速了經濟發展、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強了綜合國力,使中國更加堅強地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事實證明,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方向,抓住當前國內外的大好時機,採取既大膽進取又慎重穩步的部署,中國的改革必將成功。中華民族也勢必崛起。 銘記慘痛,提高警惕。有一句名言:寬恕,但不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關繫上,恩怨之事無所不在,如無寬恕之心,就會化為冤冤相報。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歷史不會簡單重復,新的國際關系構架下,國界集團式的意識形態對抗不可能再在21世紀重演,法西斯主義和帝國主義所追求的經濟壟斷和單極政治因二戰的勝利和冷戰的消解,被證明它不可能成為國際政經關系的主流形態。然而,60多年前的戰爭離我們並不遠,導致戰爭和災難的文化基因、利益驅動仍然存在,國人還需提高警惕。
今天,當我們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時,我們應當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憤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因為,我們都不能忘記那段歷史:落後就要挨打!
㈩ 讓日本學生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有什麼意義
不讓日本學生重上老路
讓日本學生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也告訴日本學生中國和日本友誼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