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包括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陣亡的少將以上軍官有哪些
一共有206位
以下是八年全面抗戰時期國軍陣亡師級以上將軍名單及其陣亡的時間、地點:
佟麟閣,陸軍上將(追授),29軍副軍長,1937年7月28日,北平
趙登禹,陸軍上將(追授),132師師長,1937年7月28日,北平
張本禹,陸軍少將,4師12旅副旅長,1937年8月12日,北平
黃梅興,陸軍中將(追授),88師264旅旅長,1937年8月13日,上海
張樹楨,陸軍少將(追授),72師416團團長,1937年8月22日,河北
尉遲鳳崗,陸軍少將,21旅副旅長,1937年,河北保定
蔡炳炎,陸軍中將(追授),67師201旅旅長,1937年8月26日,上海
梁鑒堂,陸軍少將,69師203旅旅長,1937年9月29日,山西
楊傑,陸軍少將,1師1旅副旅長,1937年10月11日,上海
姜玉貞,陸軍中將(追授),66師196旅旅長,1937年10月11日,山西忻口
龐泰峰,陸軍少將,22旅副旅長,1937年10月11日,河北
郝夢齡,陸軍上將,9軍軍長,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
劉家麒,陸軍中將(追授),54師師長,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
鄭廷珍,陸軍中將(追授),25軍獨立5旅旅長, 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
秦霖,陸軍中將(追授),173師521旅旅長,1937年10月23日,上海
劉眉生,陸軍少將(追授),510團團長, 1937年10月28日,山西忻口
官惠民,陸軍少將,90師270旅旅長,1937年10月28日,上海
吳克仁,陸軍中將,67軍軍長,1937年11月9日,上海
龐漢楨,陸軍中將(追授),137師519旅旅長,1937年11月,上海
吳繼光,陸軍少將,58師174旅旅長,1937年11月11日,上海
路景榮,陸軍少將,98師583團團長,1937年11月,上海
謝鼎新,陸軍少將,176師團長,1937年11月,上海
雍濟時,陸軍少將,33師195團團長,1937年11月,上海
李忠,陸軍少將,63師361團團長,1937年11月,上海
張空逸,陸軍少將,62師367團團長,1937年11月,上海
謝志恆,陸軍少將,170師508團團長,1937年11月,上海
高志航,空軍少將(追授),驅逐司令兼4大隊隊長,1937年11月21日,河南周家口
夏國璋,陸軍中將(追授),172師副師長,1937年11月21日,浙江湖州
吳國璋,陸軍中將,75師副師長,1937年11月26日,浙江湖州
饒國華,陸軍上將(追授),145師師長,1937年11月30日,安徽廣德(自殺)
蕭山令,陸軍中將(追授),憲兵副司令兼任南京警備司令,1937年12月12日,江蘇南京
高致嵩,陸軍中將(追授),88師264旅旅長,1937年12月12日,江蘇南京
朱赤,陸軍少將,88師262旅旅長,1937年12月12日,江蘇南京
姚中英,陸軍少將,156師參謀長,1937年12月12日,江蘇南京
司徒非,陸軍少將,160師參謀長,1937年12月12日,江蘇南京
李蘭池,陸軍少將,112師副師長,1937年12月,江蘇南京
易安華,陸軍少將,87師259旅旅長,1937年12月,江蘇南京
韓憲元,陸軍少將,團長,1937年12月,江蘇南京
李傑,陸軍少將,團長,1937年12月,江蘇南京
華品章,陸軍少將,團長,1937年12月,江蘇南京
林英燦,陸軍少將,152師副師長,1938年1月13日,廣東清遠
趙錫章,陸軍中將(追授),251旅旅長,1938年2月21日,山西
劉震東,陸軍中將(追授),第5戰區第2路游擊司令,1938年2月22日,山東莒縣
王銘章,陸軍上將(追授),第41軍代理軍長,1938年3月17日,山東藤縣
鄒紹孟,陸軍少將,124師參謀長,1938年3月17日,山東藤縣
趙渭濱,陸軍少將(追授),122師參謀長,1938年3月17日,山東藤縣
范庭蘭,陸軍少將,豫北別動隊第5總隊總隊長,1938年3月28日,河南修武
楊懷,陸軍少將(追授),60師180旅359團團長,1938年4月5日,安徽省戴埠
扈先梅,陸軍少將,102師306旅旅長,1938年4月,山東
劉桂五,陸軍中將(追授),騎兵第6師師長,1938年4月22日,內蒙黃油乾子
陳鍾書,陸軍中將(追授),183師542旅旅長,1938年4月24日,山東
周元,陸軍少將,171師副師長,1938年5月9日,山東蒙城
李必蕃,陸軍中將(追授),23師師長,1938年5月14日,山東菏澤(自殺)
黃啟東,陸軍少將,23師參謀長,1938年5月14日,山東菏澤(自殺)
方叔洪,陸軍中將,114師師長,1938年6月,山東馮家場
毛岱鈞,,陸軍少將(追授),9預備師35團團長,1938年9月2日,江西朱家山
付忠貴,陸軍少將,魯北游擊司令,1938年9月23日,山東
雷忠,陸軍少將,皖北軍事聯絡委員兼任游擊副總指揮,1938年9月28日,安徽
薩師俊 ,海軍上校(追授),中山艦長, 1938年10月24日,湖北金口
馮安邦,陸軍中將,42軍軍長,1938年11月3日,湖北襄陽
范築先,陸軍少將,山東省6區游擊司令,1938年11月5日,山東聊城
徐積章,陸軍少將,205旅旅長,1938年11月15日,山西溫喜
胡文臣,陸軍少將(追授),33師游擊3團團長,1938年,江蘇宿遷
韓炳宸,陸軍少將,山東第13區保安副司令,1939年1月9日,山東萊陽
林英燦,陸軍少將,152師副師長,1939年1月13日,廣東清遠
楊家騮,陸軍少將(追授),60師180旅360團團長,1939年2月,江西麒麟峰
李國良,陸軍中將,陸軍軍訓部輜重總監,1939年3月7日,重慶
張胥行,陸軍中將,第1戰區副參謀長,1939年3月7日,陝西西安
王禹九,陸軍少將,79軍參謀處長,1939年3月27日,江西高安
陳安保,陸軍上將(追授),29軍軍長,1939年5月6日,江西龍里
唐聚五,陸軍少將,東北游擊司令,1939年5月16日,河北平台山
馬玉仁,陸軍中將,江蘇第1路游擊司令,1940年1月3日,江蘇望鄉台
丁炳權,陸軍中將,197師師長,1940年1月25日,江西武寧
鄭作民,陸軍中將,2軍副軍長,1940年2月3日,廣西昆侖關
鍾毅,陸軍中將,173師師長,1940年5月9日,湖北蒼台(自殺)
戴民權,陸軍中將,豫南遊擊第5縱隊司令,1940年5月,河南遂平
張自忠,陸軍上將(追授),33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5月16日,湖北南瓜店
張敬,陸軍少將,33集團軍高參,1940年5月16日,湖北南瓜店
燕鼎九,陸軍少將(追授),游擊22縱隊副司令,1941年1月28日被俘,壯烈犧牲
張雅韻,陸軍少將(追授),新編15師44團團長,1941年3月24日,江西
蔣志英,陸軍少將,浙江台州守備司令,1941年4月19日,浙江海門
謝晉元,陸軍少將(追授),88師524團團長,1941年4月24日,上海
王竣,陸軍中將(追授),新27師師長,1941年5月9日,山西台寨
梁希賢,陸軍少將,新27師副師長,1941年5月9日,山西台寨(自殺)
陳文杞,陸軍少將,新27師參謀長,1941年5月9日,山西台寨
徐輯障,陸軍少將,205旅旅長,1941年5月,山西
唐淮源,陸軍上將,3軍軍長,1941年5月12日,山西縣山(自殺)
寸性奇,陸軍中將(追授),12師師長,1941年5月13日,山西毛家灣(自殺)
陳中柱,陸軍少將,魯蘇皖邊區游擊4縱隊司令,1941年7月1日,江蘇武家澤
劉世焱,陸軍少將,暫8師團長,1941年9月,河南東流
石作衡,陸軍中將(追授),70師師長,1941年9月6日,山西絳縣
金崇印,陸軍少將,17軍參謀長,1941年9月16日,山西橫水鎮
賴傳湘,陸軍中將(追授),190師副師長,1941年9月24日,湖南梁家段
朱實夫,陸軍少將,新3師副師長,1941年9月25日,甘肅
李翰卿,陸軍中將(追授),57師步兵指揮官,1941年9月27日,江西上高
武士敏,陸軍中將,98軍軍長,1941年9月29日,山西東峪
朱實夫,陸軍少將,新編第3師副師長,1941年11月13日,甘肅
朱士勤,陸軍中將(追授),暫30師師長,1942年5月4日,山東潘庄
郭子斌,陸軍少將,暫30師副師長,1942年5月4日,山東潘庄
戴安瀾,陸軍中將(追授),遠征軍200師師長,1942年5月26日,緬甸茅邦村
王鳳山,陸軍少將,暫45師師長,1942年6月28日,山西萬泉
胡義賓,陸軍少將,遠征軍96師副師長,1942年7月,緬甸埋通
張慶澍,陸軍少將,魯蘇戰區高參,1942年8月,山東唐王山
周復,陸軍中將,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1943年2月21日,山東城頂山
張少舫,陸軍少將,113師參謀長,1943年2月21日,山東城頂山
高道先,陸軍少將,山東鐵道破壞總隊長,1943年5月,山東
江春炎,陸軍少將,114師參謀長,1943年7月4日,山東鄒縣
許國璋,陸軍中將(追授),150師師長,1943年10月21日,湖南常德(自殺)
彭士量,陸軍中將,暫5師師長,1943年11月15日,湖北石門
孫明瑾,陸軍中將(追授),預10師師長,1943年12月1日,湖南常德
盧廣偉,陸軍少將,騎8師副師長,1944年5月5日,安徽蒙城
李家鈺,陸軍上將,36集團軍總司令,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
陳紹堂,陸軍少將,104師步兵指揮官,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
周鼎銘,陸軍少將,36集團軍副官處長,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
王劍岳,陸軍少將,8師副師長,1944年6月10日,河南靈寶
王甲本,陸軍中將(追授),79軍軍長,1944年9月7日,湖南東安
闞維雍,陸軍中將,131師師長,1944年11月10日,廣西桂林(自殺)
陳濟恆,陸軍中將(追授),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1944年11月10日,廣西桂林(自殺)
呂旃蒙,陸軍少將,31軍參謀長,1944年11月10日,廣西桂林
胡厚基,陸軍少將,170師副師長,1944年11月,廣西桂林
史蔚馥,陸軍少將,廣西綏靖公署高級參謀,1944年被俘,壯烈犧牲
胡旭盱,陸軍少將,第3戰區第1突擊隊司令,1945年6月,浙江孝豐
齊學啟,陸軍中將,遠征軍新38師副師長,1945年5月13日,緬甸仰光
饒中英,陸軍少將,156師參謀長
范廷蘭, 陸軍少將,豫北別動第5總隊總隊長
黃啟東, 陸軍少將,23師參謀長
金崇印, 陸軍少將,17軍參謀長
張植桴, 陸軍少將,113師參謀長
付忠貴, 陸軍少將
陳德磬, 陸軍少將
盧尚秀, 陸軍少將
王自衡, 陸軍少將
韓炳宸, 陸軍少將
袁聘之, 陸軍少將
戴民權, 陸軍少將
張慶澍, 陸軍少將
高道先, 陸軍少將
江春炎, 陸軍少將
周鼎銘, 陸軍少將
張景南, 陸軍少將
B. 國民革命軍五大主力部隊
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第七十四師、第十一師
五大主力是抗日勝利版後的說法。因為原部權多是最早的德械師,抗日戰爭功大,而且接收了大量的美式裝備,甚至是全盤美械。兵員往往有多大七八年的戰斗經驗,都是在戰火中活下來的好手。五大主力的戰鬥力,很多共產黨老兵說,是他們見過的最強的,要強過抗美援朝的美軍好幾個層次,都超過佔領縣城的日軍部隊。
C. 求二戰抗日國共兩軍傷亡列表
1946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發布了國民革命軍在1937年7月至抗戰結束期間的傷亡數字,其中陸軍:
陣亡 1319950人
失蹤人
負傷1761335人
中國空軍損失:
死亡、失蹤4321人(其中軍官241人,失蹤14人)
負傷347人(軍官243人)
以上國民政府軍事力量死傷總數為3216079人。
其中:
陣亡、死亡1324271人
失蹤130126人
負傷 1761682人
除了國民政府軍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正規軍事力量還損失了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的損失,但不包括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中共武裝力量的損失。具體損失構成如下:
陣亡160603人
失蹤87208人
被俘45989人
負傷290467人
根據以上資料,中國正規武裝力量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死傷總數為3800346人,其中:
陣亡 1484874人
失蹤、被俘 263323人
負傷2052149
在以上統計數字當中,陣亡一項一般僅計算因戰斗原因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空軍例外,其死傷人員中包括訓練中的損失),而且也不一定包括受傷後死亡在後方的戰傷人員。
在非戰斗傷亡方面,從1938年-1944年,國民革命軍各級醫院一共收容了病員1378526名(同時收容的傷員為665353人),其中因病死亡的人數不詳。根據各種資料估測,同時考慮到戰時醫療條件的極端惡劣,中國正規軍隊在8年抗日戰爭期間的死亡人數包括傷死和病死人員在內,至少在200萬左右。其中不包括尚未送到軍隊便已凍餓而死的壯丁和各種非正規武裝力量的損失。
除各種作戰和非作戰損失外,還需考慮到抗戰期間大量投敵叛國的部隊。按建國後文史部門的估計,在1937年-1944年,國民黨方面共有黨政要員62人,高級將領67人,軍隊50餘萬人(以上包括少數被俘人員)叛國投敵,而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同村寧次也提出過類似的數字。這部分損失顯然不包括在國民政府所統計的失蹤人數當中。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物質損失如下(不包括中共軍隊):
步槍858645枝
手提機槍 2610挺
輕機槍 52866挺
重機槍12233挺
火炮1451門
追擊炮5998門
槍擲彈筒 27272個
反坦克槍56枝
火箭筒29具
飛機925架(僅統計戰斗損失)其中被擊毀458架,重創467架
D. 抗戰期間國軍軍銜
是的,上圖確實為國軍軍官軍銜,左側為少校軍官,為營職軍官,右側竹節標志為「參謀」標志,也就是說這位軍官是正營職的參謀軍官。
E. 國民革命軍編制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軍
代表人物:鄭洞國/孫立人
[1]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軍是中國駐印軍主力「天下第一軍」。新1軍的前身為新38師。該師的底子就是財神爺宋子文大名鼎鼎的財政部稅警總團改編而來。
特別說明稅警總團自組建之後在1932、1937年的兩次上海大戰中傷亡殆盡,1940年重組之後由孫立人將軍任指揮。所以新38師與「一二八」、「八一三」沒有什麼關系。
1941年底隨66軍進入緬甸作戰,仁安羌一戰中,孫將軍僅率領一個113團前往解圍,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了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甚至被媒體稱為「東方隆美爾」,同時113團也傷亡過半。隨後由於遠征軍指揮混亂,孫立人未隨大部隊北撤,而是完整撤退到印度。過境時英國軍隊竟要求新38師解除武裝,以「難民」身份入境!孫將軍當即回絕,下令加強警戒、准備戰斗,後來英軍參觀了新38師營地,軍裝雖破卻干凈齊整,槍械雖差但擦得鋥亮,還帶來2門迫擊炮4挺重機槍。與那些連褲子都扔在逃跑路上的英軍絕對天壤之別。英國人一下被折服了,第二天就奏樂鳴炮歡迎。大快人心!
---------------------------------------------------------
太長了!請點擊參考資料那個網址查看詳細的!
F. 抗戰期間國民黨軍官有多少是混蛋
不多 中國近代歷史跟全世界的版本都不一樣的 你可以網路下「趙侗」「趙洪文國」「國民革命軍」 網路這三個詞條 再網路下「人民日報說琉球群島是日本的」「中國夜鶯島是如何變越南領土的」
G. 有沒有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師以上軍官的名單
***國民黨抗戰時期殉國將士一覽表(師級以上)*** *********************************
姓名 職銜 殉國時間 地點
佟麟閣上將, 29軍副軍長 1937 07 28 北京南苑
趙登禹上將, 132師師長 1937 07 28 北京南苑
郝夢齡上將, 9軍軍長 1937 10 16 山西忻口
劉家麒中將, 54師師長 1937 10 16 山西忻口
吳克仁中將, 67軍軍長 1937 11 09 上海松江
高志航少將, 驅逐司令 1937 11 21 河南周家口
夏國章中將, 172師副師長 1937 11 21 浙江湖州
吳國璋中將, 75師副師長 1937 11 26 浙江湖州
饒國華上將, 145師師長 1937 11 30 安徽廣德(自殺)
肖山令中將, 憲兵副司令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姚中英少將, 156師參謀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司徒非少將, 160師參謀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劉震東中將, 5戰區2路游擊司令 1938 02 22 山東莒縣
王銘章上將, 122師師長 1938 03 17 山東騰縣
鄒紹孟少將, 124師參謀長 1938 03 17 山東騰縣
趙渭濱少將, 122師參謀長 1938 03 17 山東騰縣
范庭蘭少將, 豫北別動隊5總隊長 1938 03 28 河南修武
劉桂五少將, 騎兵第六師師長 1938 04 22 內蒙黃油乾子
周元中將, 173師副師長 1938 05 09 山東蒙城
李必蕃中將, 23師師長 1938 05 14 山東菏澤(自殺)
黃啟東少將, 23師參謀長 1938 05 14 山東菏澤(自殺)
方叔洪中將, 114師師長 1938 06 山東馮家場
付忠貴少將, 魯北游擊司令 1938 09 23 山東
馮安邦中將, 42軍軍長 1938 11 03 湖北襄陽
林英燦少將, 152師副師長 1938 01 13 廣東清遠
李國良中將, 軍訓部輜重總監 1939 03 07 陝西西安
張諝行中將, 第一戰區副參謀長 1939 03 07 陝西西安
王禹九少將, 79軍參謀處長 1939 03 26 江西高安
陳安保中將, 29軍軍長 1939 05 06 江西龍里
張唐聚五少將,東北游擊司令 1939 05 18 河北平台山
韓炳宸少將, 山東13保安區副司令1939 01 09 山東萊陽
馬玉仁中將, 江蘇1路游擊司令 1940 01 03 江蘇望鄉台
丁炳權中將, 197師師長 1940 01 25 江西武寧
鄭作民中將, 2軍副軍長 1940 02 03 廣西昆侖
關鍾毅中將, 173師師長 1940 05 09 湖北蒼台(自殺)
張自忠上將, 33集團軍總司令 1940 05 16 湖北南瓜店
張敬少將, 33集團軍高參 1940 05 16 湖北南瓜店
戴民權中將, 豫南遊擊5縱隊司令 1940 05 河南遂平
王竣中將, 新27師師長 1941 05 09 山西台寨
梁希賢少將, 新27師副師長 1941 05 09 山西台寨(自殺)
陳文杞少將, 新27師參謀長 1941 05 09 山西台寨
唐淮源上將, 3軍軍長 1941 05 12 山西縣山(自殺)
寸性奇中將, 12師師長 1941 05 13 山西毛家灣(自殺)
金崇印少將, 17軍參謀長 1941 09 16 山西橫水鎮
石作衡中將, 70師師長 1941 09 06 山西絳縣
賴傳湘中將, 190師副師長 1941 09 24 湖南梁家段
朱實夫少將, 新3師副師長 1941 09 25 甘肅
李翰卿中將, 57師步兵指揮官 1941 09 27 江西上高
武士敏中將, 98軍軍長 1941 09 29 山西東峪
朱士勤中將, 30師師長 1942 05 04 山東潘庄
郭子斌少將, 30師副師長 1942 05 04 山東潘庄
戴安瀾中將, 200師師長 1942 05 26 緬甸茅邦村
王鳳山少將, 45師師長 1942 06 23 山西張翁村
胡義賓少將, 96師副師長 1942 07 緬甸埋通
張慶澍少將, 魯蘇戰區高參 1942 08 山東唐王山
周復中將, 魯蘇戰區主任 1943 02 21 山東城頂山
張少舫少將, 113師參謀長 1943 02 21 山東城頂山
高道先少將, 山東鐵道破壞總長 1943 05 山東
江春炎少將, 114師參謀長 1943 07 04 山東鄒縣
彭士量中將, 5師師長 1943 11 15 湖北石門
許國璋中將, 150師師長 1943 11 21 湖北諏市(自殺)
孫明瑾中將, 預10師師長 1943 12 01 湖南常德
盧廣偉少將, 騎8師副師長 1944 05 05 安徽穎上
李家鈺上將, 36集團軍總司令 1944 05 21 河南秦家坡
陳紹堂少將, 104師步兵指揮官 1944 05 21 河南秦家坡
周鼎銘少將, 36集團軍副官處長 1944 05 21 河南秦家坡
王劍岳少將, 8師副師長 1944 06 10 河南靈寶
王甲本中將, 79軍軍長 1944 09 07 湖南東安
闞維雍中將, 131師師長 1944 11 10 廣西桂林(自殺)
陳濟恆中將, 桂林司令部參謀長 1944 11 10 廣西桂林(自殺)
呂旃蒙少將, 31軍參謀長 1944 11 10 廣西桂林
齊學啟中將, 38師副師長 1945 05 13 緬甸仰光
胡旭盱少將, 3戰區1突擊隊司令 1945 06 浙江孝豐。
H. 抗日戰爭是的年輕軍官有誰
1904~1942年),又名戴炳陽,原名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無為練溪鄉旗桿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將。黃埔系骨幹將領。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
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安徽公學高中部。
1924年投奔國民革命軍。
1926年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歷任國民黨軍隊排長、連長、營長、團長。
1926年參加北伐。
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古北口抗戰,榮獲五等雲麾勛章。
1937年8月升任第25師73旅旅長。
1938年3月,在台兒庄戰役中,戴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戰郭里集,迫使台兒庄之敵後撤,得華胄勛章(一說寶鼎勛章)1枚。
1938年5月,在徐州會戰中,曾率部在中艾山與日軍激戰4晝夜,因戰功卓著,升任第89師副師長兼第31集團軍總部干訓班教育長。
1938年8月,率部投入武漢會戰,被第31集團軍記大功1次。
1939年1月5日升任第200師師長,接替杜聿明。該師是新建的第五軍的主力師。
1939年5月,率部參加抗擊日軍進犯的隨(縣)棗(陽)之戰。
1939年9月,參加長沙保衛戰。
1939年11月,參加桂南昆侖關戰役。
1940年1月,在堅守昆侖關的戰斗中,戴部確保441高地,斃敵百餘人,毀敵坦克2輛、炮4門,繳獲槍械百餘支。11日,戴安瀾身負重傷。國民黨政府頒授四等寶鼎勛章(一說青天白日勛章)1枚嘉獎之。
1941年12月16日,第200師開赴緬甸協同英軍作戰。
1942年3月,參加東瓜保衛戰。在沒有空軍協同作戰的情況下,同4倍於己、配備有步兵特種兵和空軍的日軍苦戰12天,掩護了英軍的安全撤退,並殲敵5000餘人。4月25日,又率部克復棠吉。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斗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甸北部茅邦村殉國。
1942年10月16日,國民黨政府追贈戴安瀾為陸軍中將。29日,美國國會授權羅斯福總統追授戴安瀾1枚懋績勛章。
1943年4月1日,國民黨政府在廣西全州香山寺隆重舉行有1萬多人參加的國葬。國共兩黨領袖均親撰輓詞。毛澤東的輓詩是:「海鷗將軍千古,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殉命,壯志也無違。」周恩來題寫了輓詞:「黃埔之英,民族之雄。」蔣介石的輓詞是:「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勛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
1948年5月3日,安葬於故鄉安徽省蕪湖市小赭山。
1956年9月2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追認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