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投入多少兵力
抗戰期間,國軍消耗極大。七七事變前,國軍僅有現役士兵170萬人,而後來國軍損失超過450萬。國軍一邊徵募新兵,一面堅持抗戰,殊為不易。但因軍官腐敗、兵制混亂,導致軍中有很大空額,甚至最高統帥部也無法確知國軍的實際兵力。
國軍中「吃空額」的問題由來已久,抗戰爆發後呈愈演愈烈之勢。宋希濂回憶,1942年,遠征軍中「有許多空缺, 入緬時各級部隊長就已冒領了許多錢。及到戰爭失敗, 許多下級幹部和士兵都病死、餓死或被敵人打死以及逃散了。正當入緬軍喪師辱國, 舉國震動,士兵的親屬得到噩耗,悲痛萬分的時候,入緬軍的許多部隊長和軍需人員卻是充滿了愉快和歡笑,因為他們可以大撈一把,領來的大批外匯再也無須發給那些死人了。死的逃的愈多,對他們就愈有利, 他們就愈高興。」
1943年戴笠在給蔣介石的電報中也披露,駐在雲南的中央軍各師長,都自稱「現有戰鬥士兵八九千人」,但實際上「師士兵缺額均甚巨大,如三十六師現在騰北一帶游擊,實數僅約四千人,八十八師現任怒江西面防務,實數僅約四千五百人,八十七師現任怒江正面防務,其戰鬥士兵有五千人,尚較其他各師為多。」國軍一個師的滿員編制大約是1.1萬人。
戴笠上報的這種情況在國軍中當屬常見。1944年9月,桂柳會戰時,楊森率第二十七集團軍參戰。該集團軍下轄第二十軍、第二十六軍和第三十一軍。張發奎說,這三個軍「全是從湖南戰場潰敗下來的部隊,都嚴重缺額」。依據當時的統計,二十軍有4567人、二十六軍有4522人、三十七軍更僅有2056人。張發奎還透露,「軍、師級單位上報長官部的兵力數字比實有數字少,因為他們害怕再被指派擔負艱難的任務。上報長官部的人數與上報中央不同,他們上報中央則是多報。」
即使是胡宗南手下的所謂「天下第一師」,同樣如此。黃埔軍校第十七期的陶萃權,曾在胡宗南軍中服役。他回憶,「在第一師『吃空名』已是公開的秘密。以連的建制約130名士兵計算,連里大概要吃一成;營長要在各連掛5名空額,那麼各連的空額就在20人左右;師直屬部隊就更有問題。據說駐在西安近郊的一個師,全師僅有3000人。」如果陶萃權的說法屬實,那第一師至少也有1/6的士兵不存在。
虛報士兵人數即有機會侵吞軍餉,所以軍中長官最怕的就是自己的部隊被中央縮編。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時,即利用一些人的這種心態,予以拉攏。1941年,「湯恩伯要吃掉一戰區六十八軍米文和部(石友三的殘部)」,迫使米文和投靠第五戰區,「李宗仁仍保留他的原建制(實只一師兵力),使米文和感激得老淚縱橫」。由此,米文和就繼續能從中央領取一個軍的軍餉了。
國軍中不管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都普遍存在「吃空額」的現象。至於具體的空額數量,因為沒有確實的資料,只能依據現有材料,大致估計一下。
從上面所舉事例來看,一個一萬多人的師,缺額三四千,乃至一半,幾乎是常事。蔣介石在1941年12月時也曾說,「我前方部隊兵額之空虛,已為全國盡知之缺點。各級層層蒙蔽,至有一師之中缺額至3000人以上者亦相率視為故常。平時領一師之餉,臨時不能作半師之用,及至事後申報戰役經過則又任意浮報,動稱一師死傷五六千人。」一個師有3000人空額,還是是情況比較好的,有的師甚至僅有2000多人。平均下來,國軍能參與戰斗的士兵人數,當只有名義上編制的一半。
陳誠在抗戰後期任軍政部長,他晚年回憶也可印證以上的推測。他說,「國軍預算員額為五百萬員名,而實際上吃軍糧者達七百二十萬人。據當局推斷,如經核實整編,能有三百萬可戰部隊就很不錯。以此而論,半數以上的軍費開支都是不實不盡的。」
國軍中士兵空額眾多,一方面固然是緣於軍官腐敗,另一面其實也是「中央政府與地方勢力之間,正通過創建新部隊或恢復舊部隊來達到某種競爭」。如齊錫生所說,抗戰開始後,「大量帶有『新』或『臨時』標志的師的出現,便可證明政府對部隊膨脹缺乏控制。這些部隊年復一年、月復一月地出現和消失,中央政府常常連這些部隊指揮官的名字都不知道。結果中央政府與地方指揮官都成了『數字幻覺』的犧牲品,創建的部隊遠遠超出了國家物力的限度。」李宗仁以一個軍的編制收納僅有一個師的米文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地方勢力的存在,在加劇國軍編制數量惡性增長的同時,也阻礙了中央政府對空額部隊的整編。這種狀況直至內戰爆發後,也沒能改變。以至後來周恩來在招降國民黨軍的演講中還需承諾,對投降部隊不裁兵,「按照原人數、原編制、原番號集中整訓」。
B.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的真正戰鬥力是什麼樣的
首先要強調一下,國軍不等於國民黨的軍隊,廣義上當時中華民國的武裝力量都是國軍。
對於狹義的國軍,也就是蔣介石的嫡系-------就是八百斤的壽桃,大號廢物點心。
你看看抗日戰爭期間有哪一場大型會戰是國民黨主動發起的?哪個不是日軍烏壓壓一片打來,國軍拚死防守?武漢、長沙、蘭封、南京、淞滬明明可以打得更好,明明可以少死那麼多人,明明可以多保護些百姓............
巧合的是國軍和八路軍曾經在山西中條山精誠合作,聯手打退了日本鬼子十三次進攻。十分英勇!結果皖南事變,蔣介石把和共產黨熟悉的第四軍統統調走,換上來的新兵不熟悉地形,甚至還抽調部隊去反共,使中條山地區兵力反下降到十七八萬人。結果蔣介石自稱「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日本鬼子大兵壓境,居然還有餘力去自戕?如此令人智熄的操作不敗才怪
1944年豫湘桂戰役,這個就真的,恥辱!國軍近100W人,在有民國空軍和美國陸航14航空隊的支援的情況下,在日軍東拼西湊的11軍僅10W人前面前一敗塗地。損兵50-60餘萬,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其中豫中會戰37天失38城)、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民。
翻遍整個戰爭史,古代中國有幾個時代找的出這樣的慘敗?還有之前跑不掉了就放洪水淹自己人?打不過了就放火燒了自己的城市?國軍是有能打仗的,不要命的,但作為一個整體,真的太不堪了,恐怕比他們爛的,也只有清朝了。
C. 國軍抗戰時期的真實兵力究竟是多少
抗戰開始的時候大概兩百多萬不到三百萬,抗戰結束的時候大概400多萬不到500萬。
當然,八路軍和新四軍其實也算國軍序列,那加一起估計六百萬左右了。
D. 國軍抗戰時的真實兵力是多少
國軍在抗戰期間兵力最多曾有300多個正規師,加上非正規部隊和機關後勤等,號稱回800萬(800萬這個數字就是這答么來的),但實員只有約530萬,其中不少是老弱病殘。
抗戰後國共和談時,國民黨軍於1946年進行過裁軍,一方面是要向馬歇爾和國內輿論有個交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對戰鬥力低下的軍隊進行整編。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時,國民黨軍兵力共430萬人,其中陸軍正規戰斗部隊有240多個師或整編旅,200萬人。
E.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有多少軍隊
1937年8月底,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開赴晉東北,利用平型關天險設伏,在月24日一舉殲滅日軍坂垣師團一部1000餘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戰鬥志。接著,第一二0師進入晉西北,取得雁門關大捷。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敵後戰場成為抗日的主戰場。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抗日武裝以無數次小的戰斗,對日軍進行襲擊。這樣的戰斗,天天進行,處處發生,使日軍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其中,重大的戰役戰斗主要有:1939年7月,八路軍一二九師在晉東南打破日偽軍14萬人的「九路圍攻」,殲敵近萬人;1939年冬季晉察冀北嶽區反「掃盪」作戰中,雁宿崖、黃土嶺之役,共殲敵1500餘人並擊斃日軍所謂「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創抗戰以來在敵後戰場上擊斃日軍高級將領的先例;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出動105個團、40萬人的兵力,連續對日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共與敵作戰1824次,斃傷日偽軍25790人,俘日軍2811人,俘偽軍18407人,破壞鐵路470公里,破壞公路1500公里。
1941年起,敵後抗戰進入了極端困難的階段。抗日軍民面對日軍野蠻、殘酷的軍事「掃盪」、蠶食、清鄉,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英勇頑強的斗爭。其中冀中軍民的反「掃盪」斗爭,尤其艱苦卓絕。敵後抗日軍民運用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打得敵人人仰馬翻,魂飛魄散。蘇北新四軍82烈士血戰劉老莊,晉察冀狼牙山五壯士捨身跳懸崖,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戰歌。從1941年6月至1943年5月,八路軍、新四軍共進行反「掃盪」戰斗4200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34萬人。
1943年開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變化,中國敵後解放區度過嚴重困難時期。到1945年4月,主力部隊發展到91萬人,民兵發展到220萬人,19個解放區共有面積95萬平方公里,人口9500萬。從5月起,八路軍、新四軍相繼發動對敵夏季攻勢,晉察冀軍民發動了察南、雁北、子牙河、大清河戰役,晉察魯豫軍民發動了東平、安陽戰役;山東軍民發動了臨沂等10個戰役;新四軍發動了宿南和睢寧戰役。這些戰役皆沉重打擊了日軍,為全面反攻創造了有利的態勢。
1945年8月上旬,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敵後各解放區軍民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了對日軍的全面大反攻。從8月11日到10月10日的兩個月中,共斃傷俘日偽軍23萬餘人,收復城市197座,收復國土31.52萬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800餘萬
F. 抗日戰爭國民黨總共投入了多少兵力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隊作戰消耗合計3227926人,其中陣亡1328501人,負傷1769299人,
G. 1945年共產黨和國民黨多少兵力
1945年,即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有430萬軍隊,擁有飛機大炮和各種先進武器,回統治全國四分之三以上答的地區和絕大部分城市。
人民解放軍只有127萬人,主要依靠「小米加步槍」,只領導局部且很分散、貧窮的解放區。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7)抗日戰爭時國軍總兵力擴展閱讀
雖然敵我力量如此懸殊,但面對中國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大決戰,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敵、奮然而起、敢於斗爭、敢於勝利。
毛澤東同志提出了「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最終在短短三年多時間里就消滅了國民黨800多萬軍隊,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政府,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這一個個重大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人哪怕有一次退縮或放棄,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就會遭到失敗,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就會完全逆轉。
H. 國民黨抗戰時期的兵力編制有什麼
國民黨抗戰時期的兵力編制:
1、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程潛
作戰地區:平漢路方面
兵力:共轄25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2個騎兵師
第21集團軍司令官商震,下轄:第32軍 軍長商震(兼),騎兵第14旅 旅長 張占魁;
第1集團軍 司令官宋哲元,下轄:第53軍 軍長萬福麟,第77軍 軍長馮治安,第181師 師長石友三,第17師 師長趙壽山,騎兵第3軍 軍長鄭大章,第68軍 軍長劉汝明(直屬),第92軍軍長李仙洲(直屬),第106師 師長沈克(直屬),第118師 師長張硯田(直屬),新編第8 師 師長蔣在珍(直屬),新編第35師 師長王勁哉(直屬),騎兵第4師 師長王奇峰(直屬)。
2、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閻錫山
作戰地區:山西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
南路前敵總司令衛立煌,下轄:第3軍 軍長曾萬鍾,第9軍 軍長郭寄嶠,第14軍 軍長李默庵,第93軍 軍長劉堪,第15軍 軍長劉茂恩,第17軍 軍長高桂滋,第19軍 軍長王靖國,第47軍 軍長李家鈺,第61軍 軍長陳長捷,第14軍團軍團長馮欽哉;
北路前敵總司令傅作義,下轄:第35軍軍長傅作義(兼),新編第2師 師長金憲章,騎兵第1軍 軍長趙承綬,騎兵第2軍 軍長何柱國,第18集團軍 總指揮朱德,第66師 師長杜春沂(直屬),第71師 師長郭宗汾(直屬),第33軍 軍長孫楚(直屬),第34軍 軍長楊澄源(直屬)。
3、第三戰區
司令長官:顧祝同
作戰地區:蘇浙方面
兵力:共轄24個步兵師,6個步兵旅
第10集團軍 司令官劉建緒,下轄:第28軍 軍長陶廣,第70軍 軍長李覺,第79師 師長陳安寶,暫編第13旅 旅長楊永清;
第19集團軍 司令官羅卓英,下轄:第4軍軍長吳奇偉,第18軍 軍長羅卓英(兼),第79軍 軍長夏楚中,第25軍 軍長萬耀煌,第73 軍 軍長王東原;
第23集團軍 司令官唐式遵,下轄:第21軍 軍長唐式遵(兼),第28集團軍 司令官潘文華,第23軍 軍長潘文華(兼),新編第4軍 軍長葉挺(直屬),獨立第6旅 旅長周志群(直屬);
寧波守備 司令王皓南,轄第194師 師長陳德法 ;
溫台守備 司令徐旨乾,轄暫編第12旅 旅長李國鈞;
游擊總司令黃紹雄。
4、第四戰區
司令長官:何應欽(兼)
作戰地區:兩廣方面
兵力:共轄9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
第12集團軍 司令官余漢謀,下轄:第62軍 軍長張達,第63軍 軍長張瑞貴,第64軍 軍長李漢魂,第65軍 軍長李振球,獨立第9旅 旅 長李振良,獨立第20旅 旅長陳勉吾,第8軍團 軍團長夏威,虎門要塞 司令陳策。
5、第五戰區
司令長官:李宗仁
作戰地區:津浦線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
第3集團軍 司令官於學忠,下轄:第51軍軍長於學忠(兼),第12軍 軍長孫桐萱,第55軍軍長曹福休,第56軍 軍長谷良民;
第11集團軍 司令官李品仙,下轄:第31軍 軍長韋雲淞;
第21集團軍 司令官廖磊,下轄:第7軍 軍長周祖晃,第48軍 軍長廖磊(兼);
第22集團軍 司令官鄧錫侯,下轄:第41軍 軍長孫震,第45軍 軍長鄧錫侯(兼);
第24集團軍 司令官顧祝同(兼),下轄:第57軍 軍長繆溦流;
第27集團軍 司令官楊森;第3軍團 軍團長龐炳勛,第59軍 軍長張自忠,海軍陸戰隊。
6、第八戰區
司令長官:蔣中正(兼),副司令長官:朱紹良
作戰地區:甘寧青方面
兵力:共轄5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5個騎兵師,4個騎兵旅
第17集團軍 司令官馬鴻逵,下轄:第81軍 軍長馬鴻賓,第168師 師長馬鴻逵(兼),騎兵第1旅 旅長馬光宗,騎兵第10旅 旅長馬全忠,寧夏警備第1旅 旅長馬寶琳,寧夏警備第2旅 旅長馬得貴,第80軍 軍長孔令恂,第82軍 軍長馬步芳,騎兵第5軍 軍長馬步青,第191師 師長楊德亮,挺進軍 司令馬佔山。
7、武漢衛戍司令部
總司令:陳誠
兵力:共轄14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
第2軍 軍長李延平,第49軍 軍長劉多荃,第54軍 軍長霍揆章,第60軍 軍長盧漢,第75軍 軍長周磊,第13師 師長吳良琛,第57師 師長施中誠,第77師 師長彭位仁,江防總司令劉興,海軍陸戰隊。
8、西安行營
主任:蔣鼎文
兵力:共轄12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
第11軍團 軍團長毛炳文,下轄:第37軍 軍長毛炳文(兼),第43師 師長周祥初;
第17軍團 軍團長胡宗南,下轄:第1軍胡宗南(兼),第8軍 軍長黃傑;
第21軍團 軍團長鄧寶珊;
第38軍 軍長孫蔚如;
第46軍 軍長樊崧甫;
第86師 師長高雙成;
第165師 師長魯大昌;
暫編騎兵第1師(直屬);
騎兵第6軍 軍長閻炳岳(直屬)。
9、閩綏靖公署
主任:陳儀
兵力:共轄2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
第75師 師長宋天才,第80師 師長陳琪,福建保安第1旅旅長陳佩玉,福建保安第2旅 旅長李樹棠,福建保安第3旅,旅長趙琳,海軍陸戰隊第2旅。
10、軍委會直轄兵團
兵力:共轄17個步兵師
第20軍團 軍團長湯恩伯,下轄:第13軍軍長湯恩伯(兼),第52軍 軍長關麟征,第85軍軍長王仲廉;
第2集團軍 司令官孫連仲,下轄:第30軍軍長田鎮南,第42軍 軍長馮安邦;
第8集團軍 司令官張發奎,下轄:第36師 師長蔣伏生,第50師 師長成光耀,第92師 師長黃國棟,第93師 師長甘麗初,第167師 師長薛蔚英;
第26集團軍 司令官徐源泉,下轄:第10軍軍長徐源泉(兼),第87軍 軍長劉膺古。
I. 當年國軍在抗戰時候的總兵力大概多少人等3個問題
1、老蔣他也不知道抄。中央軍、八路軍、軍閥軍、決死隊、民主聯軍、民兵、土匪、游擊軍什麼的!
2、有的!第五軍就是裝甲軍,昆侖關、淞滬會戰、緬北都有中國坦克參戰!
3、沒有集團軍、只有戰區,戰區下轄若干個軍、師、、騎兵團、獨立團什麼的。
4、這個沒准。早期日軍素質高,一個大隊對抗國軍一個師都有可能!
後期日軍素質下降。衡陽一戰,國軍不到2萬人打死打傷日軍10萬。
綜合來講,3個日本師團8萬人,也不一定能消滅國軍一個精銳集團軍12萬人。
5、沒
J. 一九四五時國軍有多少兵力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國軍)總兵力約170萬人,抗戰爆發後,(國軍)大幅擴編,至1945年,(國軍)共有120個軍、354個師,此外尚有獨立旅、獨立團等,兵力達5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