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二戰勝利秩序

抗日戰爭二戰勝利秩序

發布時間:2021-02-28 15:34:38

Ⅰ 中國抗日戰爭對二戰勝利做出了哪些貢獻

第二次世界戰爭分為東方戰場西方戰場,中國是東方戰場的大陸戰場回的主戰場,牽制消耗了答日本大量兵力財力物力,日本不能使用和掠奪大陸的資源等用於對美國和之後蘇聯的戰爭,使美國蘇聯等能集中大量力量打敗德國,中國人民的力量且因在不斷的組織中朝著大而強的方向發展,具備了同敵人進行大規模運動戰打敗日本的力量,二戰的勝利是各國進行努力的結果,各國人民進行了很好的協調配合。

Ⅱ 抗日戰爭 二戰

中國主要是打擊二戰戰場上的日本,並且抗戰早於二戰。而且叫什麼完全是國家自己的事情,就像蘇聯是叫衛國戰爭

Ⅲ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

世界大戰的本質就是大國戰爭,小國只是依附大國生存,一戰崛起的德國挑版戰英國世界頭號強國地位權,結果戰敗,二戰德國重新崛起,並同義大利、日本建立軸心,再次挑戰一戰的戰勝國建立的世界秩序(英國、法國、美國、蘇聯),結果也是慘敗,可以說完全是實力懸殊太大造成的。
僅僅美國一家的國力就超過德、意、日三國總還多,美國41年12月宣戰,等於42年參戰,42年11月在阿拉曼盟軍就擊敗了軸心國,使得軸心國勢力范圍邊緣地區陷入被動防禦態勢,42年6月中途島美國就掌握了對日作戰主動權。

可以說是軸心國只維持了不到1年的優勢,即可陷入被動局面,蔣介石早就看到了這兩大集團的差距,日本入侵中國,必將破壞美英集團維護的世界秩序的利益,最後導致大國之戰,美英集團實力強大必將贏得戰爭勝利,所以利用中國土地遼闊,拖住日本,用空間換取時間,等待有利的國際形勢,隨後戰爭擴大,演變成大國之戰(世界大戰),中國最後取得了勝利,,可以說中國領導階層對於國際形勢的判斷是十分正確的,戰略上高瞻遠矚,成為戰勝國行列,贏得了聯合國席位。

Ⅳ 能否說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二戰的勝利 為什麼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促抄進了二戰的勝利。
因為中國戰場始終沒有淪陷,所以導致大量日本陸軍陷在中國戰場上無法離開,從而在戰略上無法實施北進和向南大力進攻的任務,消耗了日本的實力。
但是,中國的實力並不能依靠自己把日本趕出去,必須依靠美蘇等同盟軍。是美國大量消滅了日本的有生力量,這才是二戰對日本戰爭部分勝利的根本。所以用促進這個詞是合適的。

Ⅳ 抗日戰爭對於中國、日本、美國、蘇聯、朝鮮半島等二戰之後的國際政治、關系和秩序帶來那些影響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重新

Ⅵ 哪一年開始抗日戰爭,哪一年抗日勝利

1、國際上公認的抗日戰爭,這個時間是從1937年7月7日開始起算的。

2、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內包括中國在內的容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3、中國人民把1945年9月3日視為抗日戰爭勝利日,這個時間是海峽兩岸公認的。

Ⅶ 抗日戰爭的勝利和二戰勝利有什麼關系

抗日戰爭是二戰的一部分。是二戰中的中國戰場。抗日戰爭的勝利,實際上就意味著二戰的勝利,因為德國在日本之前就投降了。

Ⅷ 抗日戰爭後期的反攻階段階段(即1945年1月1日至二戰結束),國軍第一戰區至第十戰區(1,2,3,

1945年3月起日軍先後發動豫西鄂北會戰和湘西會戰。在河南,日本軍於3月下旬從豫中會戰之後的防線以東向西發動攻擊,其前鋒一直沖到西峽口。在湖北,3月日本軍向西北部發動攻擊,於4月8日攻陷老河口;不過之後國民政府軍隨即發動反攻,收復了除老河口之外所有被日軍佔領的地區。在湖南,日軍以空軍基地芷江為目標,於4月向湖南西部發動攻擊,但是在中國軍隊抵抗之下,日軍遭受大挫敗而退回原陣地。之後中國軍隊乘勝追擊,向廣西地區發動反攻,於5月27日收復南寧,6月29日收復柳州,7月27日收復桂林,8月收復廣西全境。此外,中國軍隊原本預定於8月收復廣州以打通中國對外運輸要道,因為日本投降而無須實行。

戰略反攻階段是指1943年後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節節失利期間,中華M國政府軍的正面做戰階段,並不是單指中國反攻日本。此階段主要分為東西兩線。

西線:收回雲南邊境騰沖等縣,並擊敗緬甸日軍。
東線:日本發動「大陸交通線」戰役,中國丟失河南、湖南、廣西三省大片領土,損失計:軍隊50—60萬;空軍基地和機場43個;淪陷城市146座;淪陷人口6000萬。

附資料:
西線:
1943年10月—1945年1月,中國滇西遠征軍、中國駐印遠征軍,在美英軍的配合下,對緬北和滇西盤踞的日軍不斷發動主動攻擊,取得節節勝利。到1945年1月底,消滅日軍5萬多人,恢復了滇緬公路外援運輸線,解除了大後方西線的威脅,有力的配合了太平洋戰場作戰。
東線: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失敗,海上交通線被美軍切斷。為援救侵入東南亞的孤軍,1944年,日軍發動了打通從中國東北到廣州、南寧「大陸交通線」的戰役,中國稱這次戰役為「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一潰千里,丟失河南、湖南、廣西三省大片領土。 在河南日軍調集14萬餘人向河南進攻,國民黨駐河南的40萬大軍,不戰而逃。僅一個多月,河南全部失陷。日軍又相繼佔領長沙、衡陽、桂林等軍事要地。同年,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南寧。為了擴大戰果,日軍僅以3000多人,追擊國民黨軍隊。國民黨軍幾十萬人望風而逃,一直被追到貴州的獨山鎮,連地處大後方的貴陽、重慶都驚慌不安。

抗戰反攻階段,東線大敗是有一定原因的。簡略說來有這樣幾點:
1、國軍在長期戰爭中消耗嚴重,相比相持階段已經實力大減。
2、日本集中了在華主要力量,是中日戰爭中日本唯一一次全力進攻。
3、1942年日本控制緬甸後,援華物資大為減少,國軍戰略物資不足。長沙之戰甚至出現無炮彈可打的情況。
4、國軍各地將領良莠不其,戰前儲備的前線指揮人材(特別是黃浦系)早已損失殆盡。

Ⅸ 請分別寫出中國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勝利的最重要原因是什麼

世界大戰的本質就是大國戰爭,小國只是依附大國生存,一戰崛起的德國挑戰英國世界頭號強國地位,結果戰敗,二戰德國重新崛起,並同義大利、日本建立軸心,再次挑戰一戰的戰勝國建立的世界秩序(英國、法國、美國、蘇聯),結果也是慘敗,可以說完全是實力懸殊太大造成的。
僅僅美國一家的國力就超過德、意、日三國總還多,美國41年12月宣戰,等於42年參戰,42年11月在阿拉曼盟軍就擊敗了軸心國,使得軸心國勢力范圍邊緣地區陷入被動防禦態勢,42年6月中途島美國就掌握了對日作戰主動權。

可以說是軸心國只維持了不到1年的優勢,即可陷入被動局面,蔣介石早就看到了這兩大集團的差距,日本入侵中國,必將破壞美英集團維護的世界秩序的利益,最後導致大國之戰,美英集團實力強大必將贏得戰爭勝利,所以利用中國土地遼闊,拖住日本,用空間換取時間,等待有利的國際形勢,隨後戰爭擴大,演變成大國之戰(世界大戰),中國最後取得了勝利,,可以說中國領導階層對於國際形勢的判斷是十分正確的,戰略上高瞻遠矚,成為戰勝國行列,贏得了聯合國席位。

Ⅹ 為什麼說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西斯勢力為德國,日本,義大利,整個世界大戰分為四大內反法西斯戰場,
中國戰區,容中日之戰。
歐洲戰區,俄德之戰。
北非戰區,德英之戰。
太平洋戰區,美日之戰。
日本在中國投入了大量兵力,大約300萬陸軍,占日本陸軍三分之二,中國牽制了日軍大量兵力,使日軍與美軍在島嶼爭奪戰時無法有效補充大量兵員,使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減少了大量傷亡,加快了進攻速度,最後使日本投降(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國共兩黨)消滅了日軍150多萬人)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二戰勝利秩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