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詞
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詞:
今天,9月3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是億萬中國人民都該銘記的日子;
如今,
山河日新,欣欣向榮;
國力日強,生機勃勃;
但那段硝煙彌漫的歷史,
不能忘,
也不敢忘,
緬懷歷史,吾輩自強!
(1)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科學而嚴正地表達了我們對當年那場戰爭的態度,其目的,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
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世界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
中國人民決心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貳』 看完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觀後感
今兒,我懷著振動的心情早早的等候在筆記本前等待著《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接觸。閱兵是中國向世界表態我們堅持維護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窗口。 我不知道這天讓我期待了多久,因為對閱兵有極大的興趣,建國60周年的閱兵式我也記不清看了多少遍,這次終於有機會在屏幕前近距離繼續一番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戰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人民抗戰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爆發時間最早、歷時最長。中國人民抗戰戰爭堅定了盟國與法西斯作戰的認為可靠,動機,刺激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國人民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民族犧牲。
眼看著閱兵式上的官兵們雄赳赳氣昂昂、英姿颯爽的樣子使人們倍感精神振奮、非常自豪,有這樣的軍隊、有這樣的官兵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驕傲。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呼叫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與熱愛和平的國家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創建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回首70年前,以前的中國是怎樣一種社會情況,內憂外患,貧困落後,今天可謂是截然不同了。現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設備,巨艦橫行海洋,坦克碾壓陸地,戰機翱翔長空,核武器威懾世界。現在的國家發展日新月異,這便是社會建設者立下的赫赫戰功。二十一世紀,看到了祖國的飛速進步與發展,但我們不能夠停留在別人的成果中,我們應建立起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向著我們遠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這就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做的。
自強不息,激流勇進,永不服輸,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精神。歷史表明了我們將來的路不可能一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是這條路我們會走下去,因為正是這些迎刃而解,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刻苦鑽研才成就了我們祖國的今天,成就了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
現在,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作為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更該當為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讓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奮斗吧,為我們的祖國有我們而自豪!
參觀後真可謂感慨萬千。我認為在看完《勝利日大閱兵》後每個人都會有所改變,讓我們丟掉昨天的不快與氣餒,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國繁榮昌盛,更加繁榮富強,早日成就祖國的偉大復興!中國——萬歲,中國——加油!
『叄』 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l元紀念幣值多少錢
套裝價在25000以上。 1/4盎司金幣和1盎司銀幣組合的金銀套幣的市場價已高達8000元,比發專行初屬期翻了近一倍。單枚1盎司銀幣價格已超過1400元,5 盎司銀幣的價格也直逼20000元關口。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8月20日起陸續發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包括金銀紀念幣3枚、鎳包鋼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金銀紀念幣包括7.776克(1/4盎司)金質紀念幣1枚,面額100元、31.104克(1盎司)銀質紀念幣1枚,面額10元、155.52克(5盎司)銀質紀念幣1枚,面額50元。鎳包鋼紀念幣面額1元,直徑25毫米,材質為鎳包鋼,發行數量為5億枚。 金銀紀念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沈陽造幣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只有金幣總公司在全國各地的經銷單位和特約銷售點以及合作銀行有售。 鎳包鋼紀念幣在全國各大銀行網點銷售。
『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什麼定在9月3日
1945年9月3日清晨(當地時間),日本在停泊在東京灣美艦密蘇里號上與盟國簽訂《降伏文書》;由於時差關系,美國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9月2日。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於9月3日。
『伍』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什麼現實意義
這次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目的是彰顯我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回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捍答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立場,彰顯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和重要歷史貢獻,展示我軍貫徹強軍目標、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和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動員和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陸』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是紀念什麼
我國從1949到1959年是每年國慶都有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1999年建國50周年閱兵一次,2009年建國60周年閱兵一次,如果按照10年一大慶的規律,那麼下次閱兵應該是在2019年舉行。但是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今年將舉行閱兵式並邀請外國首腦觀閱。
2015抗戰大閱兵時間:2015年9月3日。這是中國首次在10月1日國慶節以外的日子舉行閱兵式,而且並非8月15日的日本宣布投降日。
2015抗戰大閱兵地點:北京天安門廣場
從過去大閱兵的規律上看,這是大閱兵或是臨時安排的一次閱兵,或是閱兵的相關制度有所改變。但不管是哪一種,這都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大規模閱兵,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具有極強的政治意義。那麼2015抗戰大閱兵有哪些重要意義?
一、展示中國軍事實力
二、震懾日本,向世界宣示中國維持戰後世界秩序的堅定決心
三、向國人展示我軍的軍容、軍貌、軍心、軍備,凝聚國人信心,增加自豪感
四、向腐敗分子展示,除了紀委、政法系統這兩個「刀把子」外,解放軍這個「刀把子」也牢牢地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
屆時,2015抗戰大閱兵除了進行武器裝備展示、軍隊檢閱之外,群眾遊行隊伍中是否有歷代領導人頭像方陣,也備受關注。
如果今年9月3日得以實現紀念反法西斯暨抗日戰爭勝利的大閱兵,對國內外都將產生觸動。圍繞它的設計創新空間很大,它最終呈現的樣子和將形成的影響都很令人期待。
『柒』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心得體會600字
禮炮轟鳴,歌聲嘹亮;整齊的隊伍,威嚴的軍容;晴朗的天空,歡呼的人們。無不顯現出這一次慶典的隆重與壯觀,數十萬人參與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慶典,讓我們感動不已,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考,只有自強、自立,我們中華民族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閱兵式准時開始了,一對訓練有素的軍人走著標準的正步出現在前列*,伴隨著慷慨激昂的樂隊奏鳴曲,走過了群眾的視線,也升起了6那紅的耀眼的五星紅旗。
閱兵歷來被認為是展國力、揚軍威的最好方式。70周年國慶閱兵,既可以展示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又可以展示中國軍隊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信心,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力量".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這段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和抹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今年國慶閱兵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非常注重創新,無論是閱兵式、還是分列式,與以往國慶閱兵相比,將集中從內容上、形式上、編排上、組織上進行創新。
這次慶典在全國人民歡呼的響聲中結束了,它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自強不息。我深深的祝福你,親愛的祖國!
『捌』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多少周年紀念曰
2016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紀念日為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之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015年8月,中國推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幣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郵票。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地區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玖』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歷史背景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英語: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英語: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簡稱抗戰;另外一種說法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1931年11月4日,中國軍隊在時任黑龍江省代主席馬佔山指揮下,在黑龍江省泰來縣江橋鎮的哈爾戈江橋阻擊日本侵略軍的戰爭。江橋抗戰被評為有組織、有領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第一槍,也被評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簡稱)的主戰場之一。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上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是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
1939年9月1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衛星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餘萬人,損失達約5萬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世界霸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球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