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概述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要簡潔)
……第一,中國的抗日戰爭發動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先鋒。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國人民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凝聚下,展開了英勇壯烈的全面抗戰,中國軍民在沒有多少外援的情況下,在長達數千公里的戰線上與日軍對峙,牽制了日本陸軍70%以上的兵力。
……第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粉碎了遠東慕尼黑陰謀,挫敗了國際綏靖主義的企圖,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最後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
……第三,中國戰場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戰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是消滅日本法西斯軍隊的主要力量。
……第四,中國抗日戰爭支援了其他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有力地配合了歐洲戰場的勝利。
八年抗戰中,中國戰場抗擊和牽制了70%以上的日軍,使得日軍不能輕易南下,打亂了法西斯軸心國的整體戰略部署,破壞了德、意、日法西斯結盟的計劃。羅斯福說過:「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可見,中國抗日戰爭有力地推進了世界反法西斯正義戰爭取得最後的勝利。
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貢獻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中國人民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在世界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形成法西斯侵略戰爭策源地的國家。早在19世紀末,日本由資本主義發展成為帝國主義國家時,即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並把「大陸政策」定為它的基本國策。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和東北部分愛國官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和影響下,激於民族義憤,沖破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奮起抵抗,組成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抗日游擊戰爭,遍布遼寧、吉林、黑龍江省的70多個縣。
到1933年,東北抗日武裝發展到30多萬人。東北三省的抗日游擊戰爭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殖民統治。在局部抗戰和全國抗戰的整個14年裡,東北抗日聯軍等部共殲滅日軍25萬餘人。
二、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打破了日德意法西斯瓜分全球、稱霸世界的侵略圖謀,中國戰場成為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
德日意從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起,就一心追求在政治、軍事和技術情報方面進行「廣泛的緊密合作」。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後,它們進一步勾結,急切謀求戰略上的協同配合,加緊籌建軍事同盟。
然而,整個二戰歷史表明,軸心國的政治軍事同盟是極其脆弱的,特別是一度雄踞歐洲和東方的德日兩國,未能實現其預定的戰略協同計劃。
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各懷鬼胎,互蓄異志。簽訂條約和協定,只是要求對方支援,卻不肯為對方著想,有時則是只顧己方的需要,不承擔履約的責任;
二是中國戰場堅持持久抗戰,始終抗擊和牽制日本陸軍主力,從而打破了日本的「北進」計劃,遏制和遲滯了日本「南進」的侵略步伐,使日本不能在德軍需要戰略配合之時採取必要的軍事行動,從而使德國企圖勾結日本東西夾擊蘇聯和德日兩軍會師中東的計劃無法達成。
三、中國軍隊與中國戰場是亞太地區盟軍重要的戰略支柱和後方基地
中國戰場不僅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而且中國軍隊是亞太地區盟軍重要的戰略支柱。二戰中,中國曾直接派兵入緬,與盟軍共同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很快席捲了菲律賓、馬來亞、香港、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
由於盟軍在這一地區接連失利,喪失了太平洋沿岸一系列戰略據點,從而使緬甸成為盟軍與日軍必爭的戰略要地。英、美在遠東的軍事力量十分薄弱,為此,丘吉爾、羅斯福都親自出馬,吁請澳大利亞將正從中東調回澳大利亞本土的澳軍2個師改調增援仰光,均遭拒絕,於是急切請求中國派兵支援。
中國在國內抗戰正處於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以第5、第6、第66軍等部共約10萬人組成中國遠征軍,緊急入緬支援英軍作戰。
四、中國是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為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和聯合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也是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為了爭取抗戰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不僅促成並始終堅持國內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且一貫致力於世界各國和各民族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並將建立廣泛的國內外統一戰線作為抗戰勝利的基本條件。
早在局部抗戰階段,在東北即形成了中朝聯合對日統一戰線。1936年7月至9月,毛澤東在同美國記者斯諾的多次談話中明確指出,日本的大陸政策和海洋政策不僅指向中國,而且也指向美英法蘇等國家,日本帝國主義不僅是中國的敵人,也是美英法蘇等國人民的敵人。因此,這些國家應該結成反對日本的統一戰線。
1937年3月1日,毛澤東在同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談話中又指出:我們主張中、美、英、蘇、法建立太平洋聯合戰線,否則有被敵人各個擊破的危險。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最早開始、持續時間最長、規模巨大的戰爭,是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亞洲主戰場。
中國抗日戰爭束縛了日本法西斯向蘇聯進攻的手腳,也削弱了它對太平洋戰區的進攻,中國遠征軍出師緬甸,更直接參與盟國軍隊的反攻。中國長達14年的持久抗戰拖垮了日本法西斯的經濟,導致其政局動盪、民眾厭戰。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積極倡導和推動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並為創建聯合國、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作出歷史性的貢獻。
完全可以說,中國自始至終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中堅力量。中國抗日戰爭不僅使中國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同時也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了難以磨滅的重大貢獻。
Ⅲ 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哪些貢獻
中國抗戰抵制了西方綏靖政策,推動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豫湘桂戰役歷時8個月,是中日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日軍雖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國持久戰,反而影響了在太平洋戰場的對美作戰,宣告了日本「長期戰」戰略的破產。進入1945年後,日軍在華全面收縮戰線,處於中國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的包圍之中,直至戰敗投降。
中國抗戰制約了日本北進戰略,有力支援蘇聯衛國戰爭。北進是日本世界戰略的重要內容,目標是佔領蘇聯遠東地區。但日本要進攻蘇聯,就必須先佔領中國,由於中國的頑強抗擊,日本不得不將陸軍主力投入中國戰場。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為日本北進配合德國夾擊蘇聯提供了最佳時機,但日本陸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戰場,無力北進。
中國抗戰牽制了日本的南進戰略,有力支援美英在太平洋戰場作戰。南進是日本世界戰略最重要的內容,主要對手是美英等國,目標是佔領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地區。直到德波戰爭爆發,日本遲遲不能實施南進戰略,根本原因是中國戰場對日本的牽制。正是由於中國抗擊著日本陸軍主力,美軍才能順利地在太平洋地區發動反攻作戰。
中國為戰後國際秩序的重建作出重要貢獻。戰時中國雖然只參加了開羅會議,但四個會議公告的發表都有中國參與或徵得中國同同意。戰後中國參加了聯合國籌劃、籌備和成立的全過程。1945年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聯合國制憲大會,美英蘇中四國代表團團長輪流擔任會議主席。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宣告成立。聯合國是二戰後維護國際秩序最重要的國際組織。
(3)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擴展閱讀
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標志著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斗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
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及其隨從人員在埃及首都開羅會晤,簽署了《開羅宣言》。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蘇、美、英、法、中五國通過大西洋會晤、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維護戰後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和諒解,確立了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國際制度。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Ⅳ 抗日戰爭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國抗日戰爭這個是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爭由中國軍民獨立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開始,發展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融為一體,始終把日本陸軍主力牢牢地牽制在中國戰場,造成了日軍的重大傷亡。中國抗日戰爭為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作用: 1、中國人民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在世界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七七事變」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起點。 2、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稱霸世界的侵略圖謀 。 3、 中國戰場牽制和斃傷日軍主力最多、持續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地位: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因外敵入侵而割地、賠款、出讓國家主權的屈辱歷史;使中華民族空前覺醒和團結,愛國主義精神得到極大弘揚;光復了自甲午戰爭以來的失地,台灣、澎湖列島等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廢除了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長達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國之一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地位。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燦爛篇章,為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解放樹立了光輝的旗幟,極大地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使第二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它對中國革命的發展、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響。
Ⅳ 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起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反法西斯戰場。
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啟後,中國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密切配合,日軍在中國被迫進行兩線作戰,深陷於中國持久戰的之中,導致其「速戰速決」戰略破產。以武漢會戰為標志,中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2、中國戰場始終抗擊著日本陸軍主力,是亞洲反法西斯主戰場。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亞洲主戰場。1945年1月6日,羅斯福在國情咨文中曾贊揚說,「我們也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里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人」。
3、中國抗戰有力地制約了日本的世界戰略,有效地支援了蘇美英等盟國的作戰。
毛澤東同志指出:「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世界各國從來都是互相支援的,世界支援了中國,中國也支援了世界。
(5)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擴展閱讀:
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
中國在二戰中敢於奮起反抗強大的日本法西斯,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反法西斯戰場,也始終是亞洲主戰場,堅持持久抗戰,有力地支援了美英蘇盟國在各個戰場的作戰,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並在戰後國際新秩序的構建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創建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雄辯地證明,中國與美英蘇並稱為反法西斯四大國是當之無愧的。二戰的勝利來之不易,是中國和世界各國千百萬人的犧牲換來的。為此,捍衛二戰勝利的果實,維護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的大好形勢,是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
Ⅵ 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貢獻有哪些
牽制住了日軍的陸軍主力,並對其進行有效的殺傷。
據說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如專果中國因孤立而屈服屬,你知道這將意味著發生什麼?這意味著日本人不僅可以從中國騰出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軍隊,而且還會再武裝起五百萬到八百萬中國人來。這些黃種人的大軍會像蝗蟲,不,像獅子一樣撲向白種人的澳洲,撲向印度和俄國,佔領埃及,然後和德國人在中東會師。那時候美國人還能指望幹些什麼呢?噢,上帝才知道。」也有一種說法是「假如沒有中國……日軍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沖向西……和德國配合起來。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吞並埃及,斬斷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
Ⅶ 中國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有哪些貢獻
中國抗戰抵制了來西方綏靖政策,自推動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豫湘桂戰役歷時8個月,是中日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日軍雖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國持久戰,反而影響了在太平洋戰場的對美作戰,宣告了日本「長期戰」戰略的破產。進入1945年後,日軍在華全面收縮戰線,處於中國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的包圍之中,直至戰敗投降。
中國抗戰制約了日本北進戰略,有力支援蘇聯衛國戰爭。北進是日本世界戰略的重要內容,目標是佔領蘇聯遠東地區。但日本要進攻蘇聯,就必須先佔領中國,由於中國的頑強抗擊,日本不得不將陸軍主力投入中國戰場。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為日本北進配合德國夾擊蘇聯提供了最佳時機,但日本陸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戰場,無力北進。
中國抗戰牽制了日本的南進戰略,有力支援美英在太平洋戰場作戰。南進是日本世界戰略最重要的內容,主要對手是美英等國,目標是佔領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地區。直到德波戰爭爆發,日本遲遲不能實施南進戰略,根本原因是中國戰場對日本的牽制。正是由於中國抗擊著日本陸軍主力,美軍才能順利地在太平洋地區發動反攻作戰。
Ⅷ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貢獻是什麼
……第一,中國的抗日戰爭發動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先鋒。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國人民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凝聚下,展開了英勇壯烈的全面抗戰,中國軍民在沒有多少外援的情況下,在長達數千公里的戰線上與日軍對峙,牽制了日本陸軍70%以上的兵力。
……第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粉碎了遠東慕尼黑陰謀,挫敗了國際綏靖主義的企圖,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最後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
……第三,中國戰場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戰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是消滅日本法西斯軍隊的主要力量。
……第四,中國抗日戰爭支援了其他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有力地配合了歐洲戰場的勝利。
八年抗戰中,中國戰場抗擊和牽制了70%以上的日軍,使得日軍不能輕易南下,打亂了法西斯軸心國的整體戰略部署,破壞了德、意、日法西斯結盟的計劃。羅斯福說過:「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可見,中國抗日戰爭有力地推進了世界反法西斯正義戰爭取得最後的勝利。
以下鏈接是本人以前類似問題的回答,供參考:
Ⅸ 中國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怎樣的貢獻
第一: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內抗日戰爭由中國軍容民獨立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開始,發展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融為一體,始終把日本陸軍主力牢牢地牽制在中國戰場,造成了日軍的重大傷亡。中國抗日戰爭為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第二: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稱霸世界的侵略圖謀。
第三:中國戰場牽制和斃傷日軍主力最多、持續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