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擊斃的日本最高指揮官是誰呀
請輸入你的答案...一、被國民黨軍隊擊斃
1、林大八,陸軍 少將,/03/01,斃於上海。
2、倉永辰治,陸軍 少將,1937/08/29,斃於上海吳淞。
3、家納治雄,陸軍 少將,1937/10/11,斃於上海。
4、淺野嘉一,陸軍 少將,1937/11/14, 戰傷斃命天津。
5、 加藤仁太郎, 海軍少將, 1938/07/ 31 斃於長江下游 。
6、杵春久藏,陸軍 少將,1938/08/02 斃於山西運城。
7、 飯冢國五郎, 陸軍 少將,1938/09/03斃於江西德安。
8、 小笠原數夫, 陸航中將, 1938/09/04 坐機於湖北孝感被擊毀。
9、飯野賢十,陸軍 少將,1939/03/22 斃於南昌。
10、山田喜藏,陸軍 少將,1939/05/12 斃於湖北 大洪山。
11、田路朝一,陸軍 中將,1939/06/17 斃於安徽南部。
12、小林一男,陸軍 少將,1939/12/21 斃於內蒙古安北。
13、中村正雄,陸軍 中將,1939/12/25 斃於廣西昆侖關。
14、秋山靜太郎, 陸軍 少將,1940/01/23 斃於山東。
15、左藤謙,陸軍 少將,1940/03/02 斃於江西潘陽湖。
16、木谷資俊,陸軍 中將,1940/03/20 斃於江西。
17、水川伊夫,陸軍 中將,1940/03/22 斃於內蒙古五原。
18、前田治,陸軍 中將,1940/05/23斃於山西晉城。
19、藤堂高英,陸軍 中將,1940/06/03 斃於江西瑞昌。
20、大冢彪雄,陸軍 中將, 1940/08/05斃於晉東南。
21、井山官一, 陸軍 少將,1940/10/16 斃於湖北宜昌。
22、大角芩生, 海軍大將,1941/02/05 坐機於廣東中山 被 擊毀。
23、須賀彥次郎,海軍中將,1941/02/05 坐機於廣東中山 被 擊毀。
24、 上田勝,陸軍 少將,1941/05/13 斃於山西中條山。
25、山縣業一, 陸軍 中將,1941/12/25 斃於安徽。
26、酒井直次,陸軍 中將,1942/05/28 斃於浙江南溪。
27、冢田攻,陸軍 大將, 1942/12/18 斃於安徽太湖。
28、藤原武,陸軍 少將,1942/12/18 斃於安徽太湖。
29、淺野克己,陸軍 少將,1943/05 斃於廣東東江。
30、仁科馨,陸軍 少將,1943/ 06/01斃於湖南。
31、黑川邦輔,陸軍 少將,1943/06/28斃於雲南。
32、布上照一,陸軍 少將,1943/11/23斃於湖南常德。
33、中畑護一,陸軍 少將,1943/11/25斃於湖南常德。
34、下川義忠,陸軍 中將, 1944/04/19 斃於湖北應城。
35、橫山武彥, 陸軍 中將, 1944/06/11斃於浙江龍游。
36、木村千代太,陸軍 中將,1944/06/11斃於河南。
37、和爾基隆,陸軍 少將 , 1944/07/21斃於湖南衡陽。
38、大橋彥四郎,陸軍 少將,1944/07/25 斃於湖南長衡會戰。
39、左治直影,陸軍 少將,1944/07/27斃於湖北荊州。
40、志摩源吉,陸軍 中將, 1944/08/06斃於湖南衡陽。
41、藏重康美,陸軍 少將 , 1944/08/16斃於雲南騰沖。
42、南野豐重,陸軍 少將 ,1944/09/08斃於雲南芒市。
43、與野山壽,陸軍 少將 , 1945/02/09斃於華中。
44、山縣正鄉,海軍 大將, 1945/03/07 斃於浙江椒江。
二、 被中國共共產黨的軍隊擊斃 1、沼田德重,陸軍 中將,1939/08/12,被八路軍擊傷斃命於山東。
2、阿部規秀,陸軍 中將,1939/11/07,被八路軍 斃於 河北淶源。
3、吉川貞佐,陸軍 少將,1940/05/17 被共產黨員刺殺於河南開封。
4、飯田泰次郎,陸軍 中將,1940/11/28被八路軍斃於華北。
5、吉川資, 陸軍 少 將,1945/05/7 被 八路軍斃於 山東 半島。
2. 抗日戰爭時我軍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
阿部規秀
日本陸軍中將,被譽為名將之花,在太行山地區被八路軍擊斃,
3. 抗日戰爭時我軍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是誰
阿部規秀(1886-1939)生於日本青森縣,1907年5月,剛滿21歲的阿部規秀躊躇滿志地從日本陸軍內士官學校19期步兵科畢業,開始容了他追逐成為真正「武士」的生涯。同年12月26日,阿部規秀被授予陸軍下士軍銜,開始在陸軍中服役,歷任步兵第三十二聯隊副官、第八師團副官、第十八師團參謀。1932年4月11日,轉任仙台陸軍教導學校學生隊隊長,次年8月1日,升至步兵大佐。1935年8月,任第八師團步兵第十六旅團步兵第三十二聯隊聯隊長。1937年8月2日,晉升為陸軍少將,並升任關東軍第1師團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駐屯黑龍江省孫吳地區。1939年6月1日,調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駐蒙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同年10月2日,晉升為陸軍中將。
阿部規秀有一種超乎普通軍人的對「榮譽」和「光榮」的執著,對戰爭的執著,因而在嗜血的戰爭角逐之中,他「脫穎而出」,屢立戰功,頗受大本營的賞識,在日本軍界享有「名將之花」的盛譽,成為擅長運用「新戰術」的「俊才」和「山地戰」專家。
4. 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死的最高將領是
左權 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著名軍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版縣人。1權924年入黃埔軍校第1期學習。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後到中央蘇區工作,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1分校教育長、新12軍軍長、第5軍團第15軍軍長兼政治委員、中革軍委第一局局長和紅1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1936年5月,任紅1軍團代理軍團長。
5.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和共產黨陣亡的最高指揮官分別是誰
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犧牲的最高級將領是左權。抗日期間,中國戰場陣亡的國民黨最高將領是張自忠將軍。
1、左權
左權(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號叔仁,原名左紀權。 湖南醴陵人, 黃埔軍校一期生,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1934年參加長征,參與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斗。長徵到達陝北後,左權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紅軍東征。1936年,他擔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率部西征並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盪」,發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斗的勝利。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犧牲後,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為其舉行追悼會,並改遼縣為左權縣。
2、張自忠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斗中,不幸犧牲。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烈士,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2014年9月, 張自忠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5)抗日戰爭死的最高指揮官擴展閱讀:
抗戰時被中國軍隊打死的日本最高指揮官
1、在中國戰場被中國軍隊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大角岑生,是被國民革命軍第12集團軍挺進第3縱隊司令袁帶組織擊斃的。
他1931年就是海軍大將,而且他還是男爵。
從職務上來看,他曾經擔任海軍大臣,高於其他被擊斃的日軍將領。
2、被共產黨軍隊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是華北方面軍駐蒙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
6. 抗日戰爭我國陣亡的最高將領是誰
張自忠。
張自忠(1891年8月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斗中,不幸犧牲。
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同時也是二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日本軍隊為其舉辦了盛大的葬禮,但蔣介石通過各種渠道將張自忠遷葬重慶,在碼頭迎接張自忠將軍時,十餘萬百姓啜泣流淚,蔣介石撫棺大慟。
從此蔣介石的辦公桌上就擺上了張將軍的遺像,後被追授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6)抗日戰爭死的最高指揮官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其他高級將領:
1、左權
左權(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號叔仁,原名左紀權。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一期生,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1934年參加長征,參與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斗。長徵到達陝北後,左權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紅軍東征。
1936年,他擔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率部西征並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盪」,發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斗的勝利。
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
犧牲後,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為其舉行追悼會,並改遼縣為左權縣。
2、佟麟閣
佟麟閣(1892-1937),漢族 ,原名佟凌閣(因犧牲後報紙誤寫為「麟閣」,此後就沿用了下來),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人。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先後隸屬北京政府、國民軍、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是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殉國的高級將領之一。
1937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授佟麟閣為陸軍二級上將。抗戰勝利後,將南溝沿大街改名為佟麟閣路,以示紀念。
3、趙登禹
趙登禹(1898—1937年),字舜誠(一作舜臣),山東菏澤縣杜庄鄉趙樓村人,抗日烈士,中國國民黨黨員。
1914年趙登禹加入馮玉祥的部隊,任馮的隨身護兵,跟隨參加北伐戰爭,後國民黨軍改編,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長。
跟隨馮玉祥參加「中原大戰」,戰敗後馮的部隊被整編,趙登禹被任命為第29軍37師109旅旅長。 1937年7月28日,對日作戰時壯烈殉國,時年39歲,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軍抗日十大名將
7. 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戰死的最高指揮官
左權(抄 1905—1942),又名左紀權字孳麟襲,號叔仁,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
1942 年 春,在於遼縣麻田一帶與日軍戰斗中不幸頭部中彈壯烈犧牲,時年 37歲,
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官。
8. 抗戰中,中國軍隊犧牲的最高指揮官是
國民黨:張自忠。共產黨:左權。
1、張自忠: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斗中,不幸犧牲。
1940年5月16日,張自忠將軍與日軍在方家集激戰,所部官兵在激烈的攻防戰斗中僅剩1,500餘人,傷亡殆盡。屬下警衛員谷瑞雪勸其向東南山口撤退,但遭張自忠將軍拒絕並親自到陣前指揮攻擊,身中5彈卻仍不退後。
未幾,張將軍又身中一彈,在彌留之際,喃喃說道:(我這樣死,對國家,對長官,對人民,良心平安)後,欲持佩槍自戕,為部下奪槍阻止;日軍隨後在大約16:00時分攻破張自忠將軍指揮部,張將軍最終壯烈殉國,其麾下之第七十四師官兵亦全部戰死。
日軍把張自忠將軍遺體審認無誤後,在方家集征調來一口棺木盛殮,並豎木牌,墓碑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當天深夜,日軍設在漢口之廣播電台插播張自忠陣亡消息。
第三十八師師長黃維綱獲報後,組織了一支敢死隊將遺體奪回,5月18日送回集團軍司令部,以上將禮服重殮,經宜昌轉送回重慶。張將軍殉國後,國府明令褒揚特予國葬,追晉陸軍二級上將。
5月28日,靈柩抵達重慶,蔣介石率軍事委員會的高級將領與國民政府五院院長親臨致祭,蔣介石更是撫棺痛哭。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烈士,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2、左權:
左權(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原名左紀傳,字孳麟,號叔仁,湖南醴陵人。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之一。
左權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回國後,擔任紅一軍團參謀長,參加長征。
1936年,他擔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後,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同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左權任副參謀長,進入華北作戰。9月,他協助朱德、彭德懷部署平型關戰役和八路軍配合忻口戰役等行動。
1938年初,率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二營在安澤阻擊日軍進攻。其後,參與指揮東路軍各部粉碎日軍的九路圍攻,消滅日軍4000餘人,收復縣城18座。
同年12月,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加強司令部工作建設。1939年7月,指揮八路軍總部機關直屬隊強渡漳河,粉碎日軍的第二次九路圍攻。
隨後,他選址在山西省黎城縣西北部赤峪西端的黃崖洞建軍工廠,後成為八路軍在抗戰期間重要的兵工廠。
1940年2月,兼任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率部進攻國軍朱懷冰部。同年8月,與彭德懷等八路軍領導人一同指揮針對日本軍隊的百團大戰,突破日軍「囚籠政策」,取得巨大戰果。
1941年11月,日軍向黃崖洞兵工廠進攻,左權直接指揮總部特務團在黃崖洞展開保衛戰,八路軍最終取得勝利。
1942年5月,日軍向太行山區發動大掃盪,對八路軍總部完成合圍;5月25日,左權率部掩護總部突圍,在山西遼縣的十字嶺戰斗中,左權被炮彈擊中而陣亡。
10月10日,公葬左權的儀式在涉縣舉行,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親筆撰寫並手書了《左權同志碑銘》。
(8)抗日戰爭死的最高指揮官擴展閱讀:
舉國送英靈
張自忠殉國當日(1940年5月16日),由38師師長黃維剛帶領敢死隊,端著輕機槍於16日夜間突襲南瓜店,奮勇搶回了張自忠的遺骸。日軍則下令停止飛機轟炸,以免傷到張自忠遺體。
張自忠的屍骨運回後方後,經檢視,張自忠身有八處傷口,其中炮彈傷二處,刺刀傷一處,槍彈傷五處。隨後,將軍遺體被運往當時的戰時首都重慶安葬,路經宜昌時,十萬軍民恭送靈柩至江岸,其間日機三次飛臨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眾卻無一人躲避,無一人逃散。
1940年5月28日晨,當靈柩運至重慶朝天門碼頭,蔣介石、馮玉祥等政府軍政要員臂綴黑紗,肅立碼頭迎靈,並登輪繞棺致哀。蔣介石在船上「撫棺大慟」,令在場者無不動容。蔣介石親自扶靈執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
國民政府發布國葬令,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將張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並列首位。28日下午,蔣介石與軍政要員和各界群眾在儲奇門為張自忠舉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儀式。
張自忠殉國時,年僅49歲,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
9. 二戰各國戰死最高指揮官分別是誰
英國
伯特倫?拉姆齊海軍上將:1883.1.20-1945.1.2。1945年1月2日,在趕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軍事會議途中,因乘坐的飛機在起飛時墜毀而遇難。
特萊弗德?利?馬洛里空軍上將:1892-1944。1944年11月調任東南亞盟國空軍總司令,偕同夫人赴任途中,因飛機失事而去世。
湯姆?菲利普斯海軍上將:1888—1941,大英帝國遠東艦隊司令。。1941年12月10日,所乘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馬來海戰被日軍擊沉而陣亡。
義大利
吉奧凡尼·梅塞 軍銜:陸軍元帥 軍職:非洲集團軍司令 1943年5月12日,率領駐扎於非洲的德意聯軍投降,被俘後不久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義大利國王隨即赦免任命其為陸軍參謀總長直至戰爭結束。
烏戈·卡瓦萊羅元帥,1941年任義大利軍隊總參謀長,1943年被解職,1943年自殺
巴爾博空軍元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1940年6月30曰,在托卜魯克上空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
艾米利奧.德.波諾元帥,1935年-12月17日任東非遠征軍司令。1942年任國務大臣。1944年因反對墨索里尼被處決。
貝尼托·墨索里尼 義大利王國首相,1945年4月,和情人克拉拉·貝塔西被游擊隊俘虜槍決
法國
弗朗索瓦·達爾朗 海軍上將,1942年12月,被刺身亡。
勒克萊爾元帥。法屬喀麥隆總督和法屬赤道非洲「自由法國」部隊司令。1944年指揮第2裝甲師解放巴黎。1946年7月任駐北非法軍總監。死於飛行事故。1952年被追授法國元帥軍銜
頓茲上將 1939年9 月出任集團軍副參謀長。1940年6 月5 日被任命為巴黎市軍事長官,14日即棄守巴黎。1940年12月維希政府委任為利凡特地區高級專員和駐軍最高司令。翌年6 月摧升上將。於1945年4月被判死刑,後改終身監禁,不久病亡。
加斯東·亨利·比洛特 法國將領。1937年任巴黎市軍事長官。大戰爆發後,調任東北方面軍第一集團軍司令。1940 年因車禍去世
賴伐爾 維希政府總理(1942—1944)。1945年8月在奧地利被盟軍捕獲。同年處死。
西班牙
聖胡爾霍(1872—1936)西班牙將領。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被叛軍推為首領。同年7月20日,從葡萄牙返國途中飛機失事身亡。
荷蘭
杜爾曼海軍上將:1889—1942,荷蘭東印度群島艦隊司令。1910年起任海軍軍官。1937年任海軍航空部隊司令。1940年任荷蘭東印度群島艦隊司令,獲海軍上將銜。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奉命指揮美英荷澳聯合艦隊防守爪哇海。1942年2月,在爪哇海海戰中車艦隊與日本艦隊激戰中陣亡。
繆塞特 荷蘭納粹黨頭目,三十年代建立法西斯組織民族社會主義運動,1940年德國入侵時公開投敵。1942年5 月在海牙就任荷蘭黨衛隊隊長。同年年底獲「荷蘭元首」稱號,1945年5月荷蘭解放後被捕,次年5月在海牙被處以絞刑。
比利時
朱爾斯·巴斯汀:1889—1944,比利時國內武裝抵抗力量總指揮。1939年獲上校銜,1940年5月指揮騎兵部隊抵抗德軍。比利時淪亡後,投身抵抗運動,1942年底被比利時流亡政府任命為國內武裝抵抗力量總指揮。1943年被捕,後在格羅斯- 羅森集中營被殺害。戰後被追授將軍銜。
挪威
吉斯林 ,首相,1942年2月1日自任代理總統。1945年10月24日處決。
波蘭
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元帥(1886—1941或1944)1935年繼畢蘇斯基出任波蘭武裝部隊總司令兼陸軍總監,1936年晉升元帥。1939年9月7日攜同參謀部人員撤退至布列斯特,17日又逃亡羅馬尼亞,被羅政府拘留。10月,被波蘭流亡政府解除軍權。1941年心臟病死於羅馬尼利茲一斯密格萊亞,另一說死於1944年
華沙起義。
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陸軍上將,波蘭流亡政府總理,1943年7月死於空難卡羅爾.斯維爾切夫斯基 蘇軍中將、波軍中將,1943年起任波蘭第1軍副軍長、第1集團軍副司令,1944.9起任波蘭第2集團軍司令,戰後歷任軍墾總監、軍區司令。1946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47年在赴巴利格魯市視察途中,被反動分子暗殺。
匈牙利
薩拉希·費優次 箭十字黨首領,1944年10月16日成為國家元首,1944年底逃亡德國。1945年5月在德國被美軍抓獲,後引渡給匈牙利人民政府。1946年被匈牙利人民法庭判處死刑並執行。
特列基 匈牙利首相(1939—1941)1941年4月2日自殺。
捷克
哈查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元首,1945年5月被蘇軍俘虜關押,在押期間於同年6月26日病死。
斯洛伐克
季索,斯洛伐克總統,德國戰敗後被美軍俘虜,後以戰爭罪判處死刑,1947年4月18日於布拉迪斯拉發執行。
南斯拉夫
澤·米哈依洛維奇陸軍上將(1893—46)祖國軍司令,切特尼克首領。曾任總參謀部軍官、駐保武官和駐捷武官。1941年4月德軍入侵時,任第二集團軍副參長(上校銜),所部潰散後在拉夫納戈拉山區組建切特尼米。初獲英國及彼得二世的支持,於1942年1 月被南斯拉夫流亡政府任命為陸軍大臣。後逃竄波斯尼亞,希圖取得薩羅共和國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的支持,未成。1946年3月被捕,7月被南斯拉夫人民法庭處死。
克羅埃西亞
帕維利奇,克羅埃西亞獨立國首相,戰後被判處死刑,但因流亡於阿根廷、西班牙等國無法執行,因1957年遭遇襲擊身受重傷並於1959年12月28日逝世於西班牙馬德里。
羅馬尼亞
揚·安東奈斯庫元帥(1882—1946) 1940年至1944年間為羅馬尼亞國家元首、實際上的獨裁者,也是軍隊最高指揮官,1946年6月1日在布加勒斯特郊區的吉拉瓦要塞監獄被處決。 同時被處決的還有其他三人:米哈伊·安東內斯庫(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喬治·阿列克謝魯(前德涅斯特河總督) ,和CZ ·瓦流將軍 (前內政副部長和憲兵頭頭) 。
保加利亞
鮑利斯三世 保加利亞國王,1941年3月加入軸心國,1943年8月在索非亞暴死(死因不明)。
希臘
科里濟斯,首相,1941年4月自殺
瑞士
古斯特洛夫,國社黨領袖,1936年2月被猶太人暗殺
烏克蘭
班傑拉(羅曼·舒赫維奇)陸軍上將 擔任烏克蘭起義軍最高指揮官,1959年10月被克格勃刺殺
澳大利亞
布魯德內爾·懷特陸軍上將,1940年任澳軍總參謀長,1940年因飛機墜毀而身亡 彼得·德拉蒙德空軍中將,任皇家空軍中東戰區副司令。1945年在海上因飛機失事而喪身
斯·伯納特空軍上將 任皇家空軍中東戰區副司令,戰後幾個月因冠狀動脈血栓症去世
紐西蘭
瑟·科寧漢空軍中將,火炬行動中為空軍指揮,在百慕大三角失蹤
埃及
艾哈邁德,首相,1945年2月對德日宣戰後被暗殺
衣索比亞
拉斯·德斯·塔德穆圖 海爾·塞拉西一世的女婿,1937年2月被義大利俘虜殺害
緬甸
昂山陸軍少將 緬甸自主國國防部長,1947年被暗殺身亡
吳素(1900—1948)緬甸總理(1940—1942),1938年創立愛國黨,1947年7月主持謀殺昂山,後以謀殺罪被處死。
印度
錢德拉·鮑斯,印度國民軍的最高指揮官。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最高長官,1945年8月18日前往日本途中,因為飛機墜毀死於台北松山機場。
美國:
讓-弗朗索瓦-達蘭,海軍上將,1942年12月24日,在阿爾及爾被暗殺
萊斯利·麥克奈爾中將:1883—1944,陸軍地面部隊司令。1904年畢業於軍事學院。1940年任美軍總司令部作戰訓練部參謀長。1942年3月任美國陸軍地面部隊司令,獲中將銜。1944年7月25日在前線視察時,被美軍戰機誤炸身亡。
西蒙·玻利瓦爾·巴克納中將:1886—1945,陸軍第10集團軍司令。1908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19年起任西點軍校教官。1939年獲少將銜,任美軍第6師參謀長。1940 年調任阿拉斯加防衛軍司令。1943年晉升中將。1944年任美國第10集團軍司令。1945年6 月18日在沖繩島戰役中陣亡。
哈蒙中將:1888—1945,太平洋地區陸軍航空兵司令。1912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41年獲少將銜,任第2航空隊司令。後任陸軍航空兵參謀長。1942年出任南太平洋地區地面與航空部隊司令,指揮對日作戰。1943年晉中將。1944年升任太平洋地區陸軍航空兵司令。主持在關島、提尼安島和塞班島建築大型空軍基地,以B-29 型轟炸機對日本本上發動空中攻勢。1945年因飛機失事身亡。
喬納森·溫萊特 軍銜:陸軍中將 軍職:菲律賓美軍司令 1942年4月6日,菲律賓戰役率領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並被關押於奉天戰俘營。厄尼·派爾 大戰期間為隨軍記者,赴北非、地中海、西歐和太平洋等戰場采訪,1943年獲普利策獎。1945年4 月18日在沖繩島戰役中陣亡。
James Leo Dalton准將:美第25步兵師副師長。1945年5月16日在菲律賓的呂宋島被日軍狙擊手擊中身亡。
日本
大角岑生,日本愛知縣人,1876年生,1931年4月晉升為海軍大將,同年12月出任海軍大臣,次年改任軍事議定官,1933年再任海軍大臣,是深受日本天皇寵愛的臣子之一。
1941年2月5日大角岑生從廣州乘日本海軍巨型運輸機「微風號」,機長為黑瀨寅雄。在6架日本戰斗機護航下,飛往海南島,在途經伶仃洋上空時遇到旋風,飛機引擎發生故障,折回珠江口西岸中山縣境內准備下降。當地中國軍隊(第12集團軍挺進第3縱隊)發現後,立即用密集的機槍火力進行掃射,日軍飛機在黃楊山墜落。兩名機上人員跳傘後,墜落於黃楊山的山坳中。另外一說關於大角的死因,是因天氣不佳而導致墜機。
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是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1943年4月18日在視察部隊途中,其座機被美軍飛機擊落而斃命。
中國
國民黨陣亡最高將領是第33集團軍司令張自忠上將和第36集團軍司令李家鈺上將
共產黨陣亡最高將領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和新四軍第4師師長彭雪楓
德國
德國陣亡的最高將領是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自殺)
蘇聯
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司令員瓦杜丁大將,和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
10.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擊斃的日本最高指揮官是誰
日本海來軍在中國被擊斃自的最高將領,是大角岑生大將,死於1941年2月5日,因在珠江口墜機而死,也有說是飛機故障返航途中,被國軍游擊隊(沒錯國軍也有游擊隊)發現擊落的。
日本陸軍在中國被擊斃的最高將領,是冢田攻大將,死於1942年12月18日,南京飛往漢口途中被國軍防空炮火擊落座機擊斃。不過這位大將是死後追授的。
八路軍擊斃的最高將領,是日本陸軍的阿部規秀中將,這位沒有死後追授大將,只是因為他剛晉升中將僅僅1個月而已,但和上面飛機墜毀撿皮夾子式的擊斃不同,八路軍是在1939年11月7日黃土嶺的激戰中擊斃阿部規秀中將的。而且這是中國在抗戰中擊斃的第一個日軍中將,且阿部規秀已內定為天皇侍從官,所以影響很大,日本報紙標題是「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