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什麼時候勝利的

抗日戰爭什麼時候勝利的

發布時間:2021-02-26 19:46:48

⑴ 什麼時候抗戰勝利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頒布抄停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5日,天皇廣播詔書。

1945年9月2日,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簽字。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2日是法律意義上的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時間

⑵ 中國的抗日戰爭什麼時候開始

1931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拓展資料:

戰爭啟示:

1.走人民國防的道路是鞏固一國之防的唯一正確的選擇

抗日戰爭之所以勝利,最根本的,就是擯棄了那種「皇家國防」、「政府國防」的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國防路線,而是走了一條「人民國防」的光明大道。全國人民把抵抗日本侵略者看成是自己的事,看成是與每一個中國人的最高利益息息相關的大事,有力出力,有錢出錢,萬眾一心,紛紛參戰,用人民戰爭戰勝了一時強大的日本侵略者。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僅僅靠政府和軍隊去抗戰,為了少數統治階級的利益去抗戰,那麼抗日戰爭是不可能勝利的。

2.只有在「三個代表」的政黨的有力領導下,人民的國防之路才能走通

在人民之中的國防能量只是潛在的,億萬民眾很難自發地投入國防。而抗日戰爭中之所以人民能成為現實的主人,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是中國共產黨通過政治、軍事的手段一次次粉碎了統治階級頑固派的陰謀,粉碎了日寇分化中華民族的企圖,堅持了全國最廣大人民的抗日統一戰線,才使抗日戰爭成為了一場人民戰爭,一場全民衛國戰爭。

3.統一戰線是人民國防的基本條件和重要形式

抗日戰爭之所以勝利,一個前提條件,便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在張學良、楊虎城及全國人民的努力下,建立了一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統一戰線。人民群眾把日本侵略者作為最大的敵人,把保衛國家作為共同的目標,攜手共進,從而使億萬中華人民的力量得到了匯集。

4.正確的戰略指導對戰爭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

抗日戰爭之所以勝利,一個關鍵的原因是戰略指導的正確性。戰爭是持久還是速決,是打陣地戰還是游擊戰,何時防禦何時反攻,這些戰略對戰爭的發展趨勢,對戰爭力量的運用,起著關鍵的作用。

而中國共產黨在全面、深入、發展地分析了戰略形勢後,確定了持久戰、山地游擊戰、從戰略防禦轉向戰略反攻等戰爭指導原則,使用了許多相應的戰法,從而充分發揮了人民戰爭的優勢、中國人民的優勢,擴大了敵人的弱點,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使戰場的力量對比逐步向有利於的方向發展,從而最終戰勝了日本侵略軍。

5.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

人民軍隊是人民國防力量的骨幹,是人民抗戰力量的標志。是人民武裝力量組織的最高形式和重要環節。它不僅具有戰勝敵人的強大戰鬥力,而且忠誠於人民;它不僅能擔負作戰任務,還能幫助人民建立政權,發展生產。如果沒有八路軍、新四軍的發展壯大,也就不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

6.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是人民戰爭的重要途徑

在根據地宣傳群眾,減租減息,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發展生產,建立人民武裝;這一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的過程,是進行人民戰爭的重要有效的途徑。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在敵後建立了100萬平方千米的根據地,動員了1.2億群眾,組織了上百萬的軍隊和數百萬民兵,形成了一支浩浩盪盪的抗日大軍。

抗日根據地是人民國防力量的聚集器,是用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與敵作戰的戰場。眾多根據地將日軍的據點、交通線包圍起來,割裂開來,犬牙交錯,出現了一種人民戰爭的戰場奇觀,成為敵人的肉磨子和「滑鐵盧」。

7.一個偉大的民族,必然會有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

抗日戰爭格外艱險,犧牲和流血時時威脅著人們。日本侵略者為了懾服中國人民,僅在南京一地,就殺害了中國三十萬人民。但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並沒有俯首甘當亡國奴,而是竭力奮戰。蔣介石令幾十萬東北軍絕對不抵抗,而東北軍將士卻求戰心切,直至以兵變逼蔣抗日。許多烈士為了保衛祖國,赴湯蹈火,血戰沙場。

在半型關戰斗中對頑抗的日軍白刃格鬥;在陽明堡戰斗中,懷抱一捆手榴彈抓住敵飛機一起在空中爆炸;八女投江決不屈服。這一切來源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不畏強暴、英勇頑強的民族傳統。雖然也有少數人由於各種原因充當了偽軍和漢奸,但這個比例是非常小的,而且偽軍中的不少人,在抗戰力量的政治攻勢下很快就覺醒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偉大的,這是外國侵略者幾千年來都不能滅亡中國的根本原因,也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

8.國防活動的實踐不僅需要人民,而且將錘煉人民

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喚醒了人民、教育了人民、鍛煉了人民。人民的武裝力量與戰爭同步發展。通過八年抗戰,在趕走侵略者的同時,人民軍隊壯大了,從戰爭初期的不到5萬人發展到戰爭結束時的120萬軍隊,260萬民兵。人民國防力量的壯大是中國國防鞏固發展的標志和前提,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從此,中國的國防走出低谷,翻開新頁。

9.國防必須以自力更生為主,同時與國際社會相協調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一部分,主動與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國家協調,互相支持,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如爭取蘇聯、美國、英國等國的支持,抓住國際上出現的對抗日戰爭有利時機等等。同時又必須堅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國戰場把百多萬日本軍牽制住,並給它以重大殺傷和損耗,這是對二戰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人民作出的重大貢獻。以上兩者相互促進,是抗日戰爭的重要特色。

⑶ 抗日戰爭勝利是幾月幾日

抗日戰爭勝利是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年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為銘記國恥九一八事變而設立。這次事件爆發後,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3)抗日戰爭什麼時候勝利的擴展閱讀

陳堅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描繪了1949年9月9日,中國戰區舉行正式的日本投降儀式。在此儀式上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隨身佩刀。圖為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接受降書。

1999年,中國政府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了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45年8月15日的重慶,人民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熱烈歡迎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

1945年8月15日的延安,軍民通宵慶祝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的廣州,人民舞獅歡慶抗戰勝利。東北慶祝日本投降,每一張臉上都寫滿勝利的喜悅。《大公報》用醒目的大字標題「日本投降矣!」並用整版報道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⑷ 中國是什麼時候抗日勝利

中國取得抗戰勝利是在1945年8月15日。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的戰略重心從中國轉變為美國。翌日,美國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並呼籲世界各國對日本實施貿易制裁。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簽署共同宣言《聯合國家宣言》,中國進入了與美英蘇共同領銜簽字的四大國之列,這標志著中國在那時就是公認的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國之一。

從1943年7月開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將予以日本「最後之打擊」。

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紅軍也根據《雅爾塔密約》,在8月8日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出兵中國東北。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與盟國一起對日本進行最後的決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4)抗日戰爭什麼時候勝利的擴展閱讀:

1945年,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窮凶極惡的日本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與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氣概。在這場民族解放戰爭中,國共兩黨救亡圖存,攜手合作,共同築起中華民族的血肉長城,掀起了一場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改變了過去的妥協態度。國共兩黨經過談判,終於達成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一方面是中國共產黨實施正確政策的結果,同時也是與國民黨政策的轉變分不開的。

在軍事上,國民黨正面戰場奮起抵抗。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抵抗在客觀上也有利於中國共產黨開辟敵後戰場。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正面戰場先後進行大會戰22次,重要戰斗1117次,小戰斗3.89萬余次,斃傷日軍85.9萬餘人,自己付出了322萬人的重大傷亡。

在政治上,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首倡者。中國共產黨不僅積極倡導和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且在整個抗戰中始終努力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軍事上,中國共產黨開辟的敵後戰場消滅和牽制了大量敵人。

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游擊縱隊在物質極端匱乏的情況下,運用劣勢武器開展游擊戰爭,累計作戰12.5萬余次,殲滅日軍52.7萬餘人,消滅偽軍118.6萬人。解放區軍民為此付出了巨大犧牲,部隊傷亡60餘萬人,平民傷亡890餘萬人。

正是因為國共兩黨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才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無疑是全民族抗戰的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的榮光!

⑸ 抗日戰爭是什麼時候取得勝利的

1945年。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將予以日本「最後之打擊」。

由於此時美國的原子彈已試驗成功,美國新總統杜魯門對於蘇聯的參戰並不抱太大興趣,所以未邀請蘇聯協商或署名,造成蘇聯頗為不滿。

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紅軍也根據《雅爾塔密約》,在8月8日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出兵中國東北。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與盟國一起對日本進行最後的決戰。

8月10日、11日,中國共產黨延安總部向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連續發布7道反攻命令,並限令敵偽向中共武裝繳械投降。

1945年8月14日,中國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5日,日本照會中、蘇、美、英四國,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5)抗日戰爭什麼時候勝利的擴展閱讀: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正式向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岡村寧次雙手捧接投降書,簽上「岡村寧次」四個字,然後蓋章。

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備註:並不是岡村寧次向何應欽呈交的投降書。而是他的參謀長小林淺三郎。而且投降儀式中,作為投降代表的岡村寧次都沒有呈繳象徵武器的佩刀。

原因是國民黨代表和其事先商量決定的。此日後入侵中國之日本軍隊向中國軍隊投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⑹ 哪一年開始抗日戰爭,哪一年抗日勝利

1、國際上公認的抗日戰爭,這個時間是從1937年7月7日開始起算的。

2、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內包括中國在內的容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3、中國人民把1945年9月3日視為抗日戰爭勝利日,這個時間是海峽兩岸公認的。

⑺ 抗日戰爭是什麼時候勝利的

1945年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

⑻ 抗日戰爭勝利是哪一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首都南京陸軍總部舉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日本駐中國侵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9月3日被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8)抗日戰爭什麼時候勝利的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後,中、美、英三國首腦於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開羅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協調對日作戰的共同軍事問題和戰後如何處置日本等政治問題,史稱「開羅會議」。其中。

政治問題主要是於23日晚和25日下午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和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兩次長談中討論。因為美、英事先已進行過商議,無需再談。中美雙方領導人就八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並達成若干共識。

其中,關於中國的領土主權問題,中美雙方同意: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東北各省、台灣和澎湖列島,戰後必須歸還中國。這也就為《開羅宣言》關於台灣回歸中國的內容打下了基礎。美國總統特別助理霍普金斯在三巨頭會談的基礎上起草了開羅宣言草案。

⑼ 抗日戰爭獲得第一次勝利是什麼時候

抗日戰爭第一次勝利平型關戰役
抗日戰爭的第一次勝利指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回平型關戰役,在答1937年兩個國家之間全面戰爭爆發了,在這一年的九月閻錫山率領中國部隊與日軍展開了戰爭,這次的戰爭持續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雖然並不是最大規模的戰役,但是卻在抗日戰爭中占據著重大作用。中共和國民政府的聯合讓日軍經受了第一次失敗,而中國則成功的阻擋了日軍的步伐,也讓他們過於囂張的氣焰受到了遏制,同時也讓世界看到日軍並不是不能被打敗的,盡管中國也損失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是從此之後中國人民的勝利信心更加強大了。
在這次戰爭之前中國一直處於被動防禦的階段,始終都是處於挨打的形式之中,而這次戰爭是抗日戰爭的第一次勝利。當時日本在攻佔了大同地區之後,將士兵分為了兩路人馬向平型關地區進發,希望通過這里進入到太原。為了戰爭能夠取得更大的成果中共和國民政府協同合作,林彪等人親自指揮,帶領部隊在平型關伏擊了敵人,成功的阻擋了日軍的攻勢。

⑽ 抗日戰爭是什麼時候勝利

1945年8月25日,蘇聯紅軍攻克虎頭要塞,抗戰正式結束!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什麼時候勝利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